話說廣東廣州府屬,永樂年間時,有一人姓秦名閏,年方二十四歲。在於三灣海岸傍,開一小器鐵爐,終日打些小鐵器,早年父母俱亡,止有孤身。其人不顧前後,亦無傢室,衹是以飲食為名。雖然無倚,其人為有一德,每逢飲食,先祀河邊。每則用紙錢數頁,心香三炷,請動三灣海岸諸衆鬼神,祀完然後飲食。亦有一年餘矣,不題。
且說三灣海,一日巡江河道遊察邊隅,遇一水鬼,姓丘字雲瑞,沉落波潭有二百餘年。河道喚審:“你是何方水怪,一一訴上來。”其鬼且吟且詠,有詩為證。
詩曰:太陽出躍海拋球,日永長安對水流。生長不占塵俗事,三灣海島任優遊。
巡江道:“依你之言卻是何人?——再訴。”其鬼又詠。
詩曰:墜落江河二百年,每逢好事可人憐。遇危救急逃生路,不致沉軀赴水眠。
水鬼沉吟一番,巡河道又問:“你既為水鬼,屢行善念,何不超生去處?”其鬼再哦。
詩曰:我在三灣二百秋,亦無煩惱亦無愁。巡江指示超生去,衹恐為人不到頭。
河道又問:“你既不去為人,在此長江亦無了日。”其鬼哦。
詩曰:教我為人不願,免得翻覆展轉。雖是海角天涯,勝似蓬萊閬苑。
那時,巡江河道說了一遍:“咱奉天敕巡遊四海,察其禍端,剿滅水怪。咱今封你為三灣河道,統轄水怪,不得擾亂方隅。”雲瑞叩首謝恩,巡江已去,不題。卻說秦閏祝鬼亦有年餘,衹吊得一鬼姓丘字雲瑞。其鬼原有二德,此所謂老鬼有靈。一日搖身變化,每四更時分,秦閏輕身打鐵。其鬼叫門討火,在於爐邊烘火。日日如常。一朝秦閏問曰:“老丈朝朝附火,你住在何處,姓甚名誰?領教。”其鬼答曰:“老拙姓丘表字雲瑞,就在本埠捕魚為生。”秦閏又問:“幾位公郎?”其鬼又答:“衹是孤身。”閏曰:“你是孤身,我又獨自,不若拜為父子,意下何如?”鬼曰:“既不見意,老拙從命。”即看皇歷,明日吉期。雲曰:“待老拙今日捕一尾鮮魚,明早備辦。”又是一別而去。閏見瑞辦魚,“今日我亦要買豬肉等候,來時纔是道理。”不期就是明朝,瑞輓鯉魚一尾,又叫閏,閏又開門:“昨見契仔之言,老夫留下一尾鮮魚,今朝敘話。”閏即將魚肉美熟。瑞雲:“拜拜鋪頭土地。”秦閏答曰:“鋪中淺窄,未曾安神。每逢酒饌,都在河邊供奉。”自此拜契,亦有年長。休題。
不期一日,有一婦人,丈夫何大倫有病在床。衹是傢中貧乏,沒處尋思。止有一對公雞、婆雞,市上賣之一,實賣銀一錢四分。衹是天殺的冤傢,沒良心的狼漢,即將銅銀買之。其時汪氏賣雞的銅銀歸傢,不能使用。自忖自思,越思越煩。也是出於無奈,夜半三更,走出河邊投水身亡。水鬼丘雲瑞見此婦人投水,速忙便救,即將木幹一根與之扶住。說道:“俺非比別人,咱乃三灣河道加封海島大仙。因見婦子赴水身亡,特來救你。”暗中囑咐雲,有詩為證。
詩曰:堪推世事細參詳,幸勿尋思出海傍。他日孕中生貴子,解元進士探花郎。
囑雲:“你可緊扶其木,不可放手。待至天明,自然有人答救。”那時天明,水上行舟瞧視,見有一婦人溺於水面,速忙救之。急用薑湯蠟丸灌人喉內,不一時蘇醒。舟中人問其故,汪氏歷說前事一遍,舟中喝駡曰:“這沒天理的事,險些誤了人的性命。”其時舟人將婦送回丈夫傢中,那時病者在床,千聲相感,萬聲謝謝。不在話下。
不期一日,瑞到鐵鋪說道:“契仔今日與汝一別,未知何日相逢。”閏曰:“契爺何往?”鬼曰:“我有一言,說出你莫驚慌,衹是時時暗中護佑與你。”閏曰:“何事?”瑞雲:“我非別者,吾乃本埠一水鬼也。衹因沉落波中有二百餘年,前百年之上,幸有巡江河道,見我屢屢有德,封我為三灣河道,受轄三灣水怪。前受河道之職,去年又加封海島大仙,專以救人性命為要。昨又江中救得一婦人,乃何大倫之妻也。”閏曰:“怎麽救他?”瑞曰:“那時我將木與之扶着,囑他不要放手。待至天明,自然有人答救。此事契仔你可知?”閏曰:“此亦鄉人共知,原是契爺恩德相救,天必知之,必有好處。”鬼曰:“然今惠州府城隍轉升天府,以致城隍缺陷。上天見我有此三德,待至甲辰旬丙午日,即有夫馬迎接我去赴任。衹是一別,未知與你何日再逢。”閏雲:“上天見你有此大功,今升惠州城隍,乃是雲開見日,枯木逢春。為兒的衹是雖剖難分,怎忍相離割義。”瑞雲:“吾雖與汝拜為父子,勝如親的一般,豈有二乎。自我上任之日,你亦不要打鐵,隨任到了惠州府城,我自然與汝一個念頭,一生安樂果係無虞。我便先去赴任,你可收拾行李即速到來,不然有誤。”自此兩下相分。
閏亦打疊行程,身到惠州,就在城隍廟安歇。亦有數日,虔備寶燭,跪下稟告前事,告了一番。城隍夜謂:“秦閏,待我一夢,示知紳士,另邀廟祝,不論諸釋人等,但連祈七勝與之侍神。你可在傍亦禱亦祈。此時與汝七勝,你可用心侍神,自然與汝一個白水事不用忙。”
且聽下回分解,便見明白。
且說三灣海,一日巡江河道遊察邊隅,遇一水鬼,姓丘字雲瑞,沉落波潭有二百餘年。河道喚審:“你是何方水怪,一一訴上來。”其鬼且吟且詠,有詩為證。
詩曰:太陽出躍海拋球,日永長安對水流。生長不占塵俗事,三灣海島任優遊。
巡江道:“依你之言卻是何人?——再訴。”其鬼又詠。
詩曰:墜落江河二百年,每逢好事可人憐。遇危救急逃生路,不致沉軀赴水眠。
水鬼沉吟一番,巡河道又問:“你既為水鬼,屢行善念,何不超生去處?”其鬼再哦。
詩曰:我在三灣二百秋,亦無煩惱亦無愁。巡江指示超生去,衹恐為人不到頭。
河道又問:“你既不去為人,在此長江亦無了日。”其鬼哦。
詩曰:教我為人不願,免得翻覆展轉。雖是海角天涯,勝似蓬萊閬苑。
那時,巡江河道說了一遍:“咱奉天敕巡遊四海,察其禍端,剿滅水怪。咱今封你為三灣河道,統轄水怪,不得擾亂方隅。”雲瑞叩首謝恩,巡江已去,不題。卻說秦閏祝鬼亦有年餘,衹吊得一鬼姓丘字雲瑞。其鬼原有二德,此所謂老鬼有靈。一日搖身變化,每四更時分,秦閏輕身打鐵。其鬼叫門討火,在於爐邊烘火。日日如常。一朝秦閏問曰:“老丈朝朝附火,你住在何處,姓甚名誰?領教。”其鬼答曰:“老拙姓丘表字雲瑞,就在本埠捕魚為生。”秦閏又問:“幾位公郎?”其鬼又答:“衹是孤身。”閏曰:“你是孤身,我又獨自,不若拜為父子,意下何如?”鬼曰:“既不見意,老拙從命。”即看皇歷,明日吉期。雲曰:“待老拙今日捕一尾鮮魚,明早備辦。”又是一別而去。閏見瑞辦魚,“今日我亦要買豬肉等候,來時纔是道理。”不期就是明朝,瑞輓鯉魚一尾,又叫閏,閏又開門:“昨見契仔之言,老夫留下一尾鮮魚,今朝敘話。”閏即將魚肉美熟。瑞雲:“拜拜鋪頭土地。”秦閏答曰:“鋪中淺窄,未曾安神。每逢酒饌,都在河邊供奉。”自此拜契,亦有年長。休題。
不期一日,有一婦人,丈夫何大倫有病在床。衹是傢中貧乏,沒處尋思。止有一對公雞、婆雞,市上賣之一,實賣銀一錢四分。衹是天殺的冤傢,沒良心的狼漢,即將銅銀買之。其時汪氏賣雞的銅銀歸傢,不能使用。自忖自思,越思越煩。也是出於無奈,夜半三更,走出河邊投水身亡。水鬼丘雲瑞見此婦人投水,速忙便救,即將木幹一根與之扶住。說道:“俺非比別人,咱乃三灣河道加封海島大仙。因見婦子赴水身亡,特來救你。”暗中囑咐雲,有詩為證。
詩曰:堪推世事細參詳,幸勿尋思出海傍。他日孕中生貴子,解元進士探花郎。
囑雲:“你可緊扶其木,不可放手。待至天明,自然有人答救。”那時天明,水上行舟瞧視,見有一婦人溺於水面,速忙救之。急用薑湯蠟丸灌人喉內,不一時蘇醒。舟中人問其故,汪氏歷說前事一遍,舟中喝駡曰:“這沒天理的事,險些誤了人的性命。”其時舟人將婦送回丈夫傢中,那時病者在床,千聲相感,萬聲謝謝。不在話下。
不期一日,瑞到鐵鋪說道:“契仔今日與汝一別,未知何日相逢。”閏曰:“契爺何往?”鬼曰:“我有一言,說出你莫驚慌,衹是時時暗中護佑與你。”閏曰:“何事?”瑞雲:“我非別者,吾乃本埠一水鬼也。衹因沉落波中有二百餘年,前百年之上,幸有巡江河道,見我屢屢有德,封我為三灣河道,受轄三灣水怪。前受河道之職,去年又加封海島大仙,專以救人性命為要。昨又江中救得一婦人,乃何大倫之妻也。”閏曰:“怎麽救他?”瑞曰:“那時我將木與之扶着,囑他不要放手。待至天明,自然有人答救。此事契仔你可知?”閏曰:“此亦鄉人共知,原是契爺恩德相救,天必知之,必有好處。”鬼曰:“然今惠州府城隍轉升天府,以致城隍缺陷。上天見我有此三德,待至甲辰旬丙午日,即有夫馬迎接我去赴任。衹是一別,未知與你何日再逢。”閏雲:“上天見你有此大功,今升惠州城隍,乃是雲開見日,枯木逢春。為兒的衹是雖剖難分,怎忍相離割義。”瑞雲:“吾雖與汝拜為父子,勝如親的一般,豈有二乎。自我上任之日,你亦不要打鐵,隨任到了惠州府城,我自然與汝一個念頭,一生安樂果係無虞。我便先去赴任,你可收拾行李即速到來,不然有誤。”自此兩下相分。
閏亦打疊行程,身到惠州,就在城隍廟安歇。亦有數日,虔備寶燭,跪下稟告前事,告了一番。城隍夜謂:“秦閏,待我一夢,示知紳士,另邀廟祝,不論諸釋人等,但連祈七勝與之侍神。你可在傍亦禱亦祈。此時與汝七勝,你可用心侍神,自然與汝一個白水事不用忙。”
且聽下回分解,便見明白。
卻說海島大仙丘雲瑞,轉升惠州府城隍,秦閏侍神。秦閏今改字秦大有。一日,陰司冥府地藏王菩薩議論雲雲:“今有惠州府新任城隍,自莅任之日;陰陽判斷,秉政公私。”即差陰司冥使,上賫法旨。法旨到,跪聽宣讀:“即有海島大仙轉升惠州府城隍,地藏王菩薩賜汝禮符一道。日管陽,夜管陰。陰陽兩界,秉正公私,正直為神。又賜汝符節一桿,出方入徑,神欽鬼伏。叩首謝恩。”城隍接了法旨,大有侍神,不題。
卻說惠州府城南,有一富翁尹恆升,四十無兒,其妻莫氏。一日,夫婦坐下談論雲雲。恆升道:“自古有話:四十無兒方納妾。今積下許多金銀産業,亦是無用之物。終日心煩如之奈何?”莫氏回言:“丈夫何必憂慮,世人尚有三妻五妾,既然夫君無子,妾身亦是虛守空房。不若丈大旱納一妾,倘生三男二女亦未可知。我勸你早日方算,事不宜遲。”自此納得一妾,過後六年亦無生養。莫氏謂夫曰:“人生無嗣者,尤恐前生之過失。丈夫行些好事,再納一妾。倘得上天見憐,亦未可定。”自納第三房妾氏,所生得一子,名喚奇友,年方二八。
一日,師生放學,正欲回歸早膳。不期路過六人,有高的、有矮的、肥的、瘦的、老的、嫩的,手拿鮮果。奇問:“諸位吃的是甚的果子?”其中一人說:“兄未逢此果,敬奉一枚與汝嘗嘗。”奇接此果自嘗,撲鼻清香,吃之美味無窮。歸到傢中,見父母說吃果之事,說了一遍。自覺身子睏倦:“我去瞌睡片時。”自此睡熟,叫也不答應,喚也不醒。父母呆了,不知何故。一連請了幾個醫生,診奇脈,說是中風之病。服藥亦不得入口,連睡數日不醒。衹是氣息如常,亦不死亦不活。捱至第六日,復請一醫生察之。說:“不是中風,若謂中風者,其脈必浮細。察其脈,衹在半表半裏,總在肝肺二經。有病書云,肝藏魂,肺藏魄,魂魄失散,是以數日不醒。你衹可做一張牒文,在城隍告訴因由,城隍主宰乃正直之神,可能查察陰陽,判斷公私,昭然顯見,與汝可分,事不可遲。”尹恆升聽醫生之言有理,夜作牒文一張。牒曰:投訴牒人尹恆升,為子失魂,伏乞城隍主宰,查察陰陽追究事。升原籍浙江杭州府比新關人氏。今居廣東惠州府城南,行年六十三歲。三房傢室,單生一子,名奇友,年方二八。於六月十二早,師生放學,路遇六人與果吃之。不明是甚麽果,吃了自覺身子睏倦,瞌睡片時,連眠七日不醒。懇哀主宰,細察緣由。看是河方妖怪,攪亂庶隅,早早除害,萬民遵仰。子民尹恆升、妻莫氏一傢五口,哀哀上告。
自尹恆升燒了此牒,城隍即命本司內役付了符節,速召城廂內外四方土地。不一時,四方土地聚集,齊入廟宇,跪在丹墀。稱說:“都爺呼召我們小神有何吩咐?”城隍吩咐:“今有城南門外,尹恆升子奇友,避(被)妖所侵,急急找尋,休得遲疑。”城南土地稟上:“城南有六個野鬼,三年一現,魔滅人間。此是三年,又替一個,自宋朝以來有之。”城隍即差內役,速速勾拿六個野鬼,到來審勘。不一時勾到,六個野鬼跪下:“爺爺拿我六鬼何事?”城隍厲聲駡道:“你還不知死,今有恆升之子尹奇友,被你六鬼侵害,是何道理?”其鬼:“稟上都爺爺,我們六鬼乃天地運化,三年一替,又替一個超生。自宋朝以來,周而復始,皆係定數,何得不是。”城隍駡道:“你這鬍混的鬼,自不知悔問,不察自己緣由。爾知己之受,何得與人受之。今本司不比前時之司,不許害人。”吩咐衆將:”將此六個野鬼,收入黑鬼洞中。待至一十八年,罪滿之日,一齊放出超生。”此話不題。
且說秦大有侍神數月,一日思道:“曾記當日契爺有言,與我一個白水,今日如何不應其言。”城隍夜夢謂知:“明日有一醫生,買還魂丹。你可同他背負藥箱,自有三百兩之金謝你,即是白水。”不期明日,城隍即喚本司都土地:“你可辦扮作醫士,將此藥箱合着尹奇友的魂魄,手拿靈丹一顆,到城南外稱說賣還魂丹。尹恆升聽其言,必然請你入門。將此一顆靈丹,用淨水一盅,送入中黃。開箱放出魂魄,不一時蘇醒。你可隱匿其形。”土地領了法旨,大有背着藥箱,一同竟往城南,稱說賣還魂丹。那時恆升忽聽其言,忙步出門。覿見醫士;鞠躬請入廳堂。坐下茶畢,言及情由,請師同入臥室。醫生一看,那時土地依法送入中黃,開箱放出奇友魂魄,不一時蘇醒。主人忙取謝金,一霎時不見了醫士,卻剩下一個背藥箱的道童,乃是城隍廟祝。廟祝接轉謝金道:“足的三百兩麽?”主人道:“怎麽你已知之?”廟祝領了謝金,升送出門去矣。以致一傢人知是城隍救護,望空叩謝畢。那時尹恆升知是城隍降醫,心懷大德。即將皇歷卜定吉期。乃七月初一,上上吉日。虔備金豬、匾額,五生五熟,五果五菜,諸般等物。金爐錫貢,一切等寶。其匾額曰:“察理陰陽”四字,彩旗鼓樂,香花送貢。自此之日,城隍興鬧遠布傳開。
且聽下回,便見明白。
卻說惠州府城南,有一富翁尹恆升,四十無兒,其妻莫氏。一日,夫婦坐下談論雲雲。恆升道:“自古有話:四十無兒方納妾。今積下許多金銀産業,亦是無用之物。終日心煩如之奈何?”莫氏回言:“丈夫何必憂慮,世人尚有三妻五妾,既然夫君無子,妾身亦是虛守空房。不若丈大旱納一妾,倘生三男二女亦未可知。我勸你早日方算,事不宜遲。”自此納得一妾,過後六年亦無生養。莫氏謂夫曰:“人生無嗣者,尤恐前生之過失。丈夫行些好事,再納一妾。倘得上天見憐,亦未可定。”自納第三房妾氏,所生得一子,名喚奇友,年方二八。
一日,師生放學,正欲回歸早膳。不期路過六人,有高的、有矮的、肥的、瘦的、老的、嫩的,手拿鮮果。奇問:“諸位吃的是甚的果子?”其中一人說:“兄未逢此果,敬奉一枚與汝嘗嘗。”奇接此果自嘗,撲鼻清香,吃之美味無窮。歸到傢中,見父母說吃果之事,說了一遍。自覺身子睏倦:“我去瞌睡片時。”自此睡熟,叫也不答應,喚也不醒。父母呆了,不知何故。一連請了幾個醫生,診奇脈,說是中風之病。服藥亦不得入口,連睡數日不醒。衹是氣息如常,亦不死亦不活。捱至第六日,復請一醫生察之。說:“不是中風,若謂中風者,其脈必浮細。察其脈,衹在半表半裏,總在肝肺二經。有病書云,肝藏魂,肺藏魄,魂魄失散,是以數日不醒。你衹可做一張牒文,在城隍告訴因由,城隍主宰乃正直之神,可能查察陰陽,判斷公私,昭然顯見,與汝可分,事不可遲。”尹恆升聽醫生之言有理,夜作牒文一張。牒曰:投訴牒人尹恆升,為子失魂,伏乞城隍主宰,查察陰陽追究事。升原籍浙江杭州府比新關人氏。今居廣東惠州府城南,行年六十三歲。三房傢室,單生一子,名奇友,年方二八。於六月十二早,師生放學,路遇六人與果吃之。不明是甚麽果,吃了自覺身子睏倦,瞌睡片時,連眠七日不醒。懇哀主宰,細察緣由。看是河方妖怪,攪亂庶隅,早早除害,萬民遵仰。子民尹恆升、妻莫氏一傢五口,哀哀上告。
自尹恆升燒了此牒,城隍即命本司內役付了符節,速召城廂內外四方土地。不一時,四方土地聚集,齊入廟宇,跪在丹墀。稱說:“都爺呼召我們小神有何吩咐?”城隍吩咐:“今有城南門外,尹恆升子奇友,避(被)妖所侵,急急找尋,休得遲疑。”城南土地稟上:“城南有六個野鬼,三年一現,魔滅人間。此是三年,又替一個,自宋朝以來有之。”城隍即差內役,速速勾拿六個野鬼,到來審勘。不一時勾到,六個野鬼跪下:“爺爺拿我六鬼何事?”城隍厲聲駡道:“你還不知死,今有恆升之子尹奇友,被你六鬼侵害,是何道理?”其鬼:“稟上都爺爺,我們六鬼乃天地運化,三年一替,又替一個超生。自宋朝以來,周而復始,皆係定數,何得不是。”城隍駡道:“你這鬍混的鬼,自不知悔問,不察自己緣由。爾知己之受,何得與人受之。今本司不比前時之司,不許害人。”吩咐衆將:”將此六個野鬼,收入黑鬼洞中。待至一十八年,罪滿之日,一齊放出超生。”此話不題。
且說秦大有侍神數月,一日思道:“曾記當日契爺有言,與我一個白水,今日如何不應其言。”城隍夜夢謂知:“明日有一醫生,買還魂丹。你可同他背負藥箱,自有三百兩之金謝你,即是白水。”不期明日,城隍即喚本司都土地:“你可辦扮作醫士,將此藥箱合着尹奇友的魂魄,手拿靈丹一顆,到城南外稱說賣還魂丹。尹恆升聽其言,必然請你入門。將此一顆靈丹,用淨水一盅,送入中黃。開箱放出魂魄,不一時蘇醒。你可隱匿其形。”土地領了法旨,大有背着藥箱,一同竟往城南,稱說賣還魂丹。那時恆升忽聽其言,忙步出門。覿見醫士;鞠躬請入廳堂。坐下茶畢,言及情由,請師同入臥室。醫生一看,那時土地依法送入中黃,開箱放出奇友魂魄,不一時蘇醒。主人忙取謝金,一霎時不見了醫士,卻剩下一個背藥箱的道童,乃是城隍廟祝。廟祝接轉謝金道:“足的三百兩麽?”主人道:“怎麽你已知之?”廟祝領了謝金,升送出門去矣。以致一傢人知是城隍救護,望空叩謝畢。那時尹恆升知是城隍降醫,心懷大德。即將皇歷卜定吉期。乃七月初一,上上吉日。虔備金豬、匾額,五生五熟,五果五菜,諸般等物。金爐錫貢,一切等寶。其匾額曰:“察理陰陽”四字,彩旗鼓樂,香花送貢。自此之日,城隍興鬧遠布傳開。
且聽下回,便見明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