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文学论坛>> 地记>> 佚名 Yi Ming   中国 China   清代  
台湾府舆图纂要
  本书(三册三六二面二一七、二○○字)不分卷,不着撰人。原书府县厅各自成帙,为台湾省立台北图书馆所藏写本;计八册,分「台湾府舆国纂要」、「台湾县舆图纂要」、「凤山县舆图纂要」、「嘉义县舆图纂要」「彰化县舆图纂要!、「淡水厅舆图纂要」、「噶玛兰厅舆图纂要」及「澎湖厅舆图纂要」。今据以合编,即用「台湾府舆图纂要」概之。按清代台湾行政区划至嘉庆十五年增置噶玛兰厅后,成为台湾一府与所属台湾、凤山、嘉义、彰化四县及淡水、噶焉兰、澎湖三厅;迄于同治十三年日兵侵台以后再一次改革止,中间延续六十余年。
弁言
  台湾省立台北图书馆藏有「台湾府舆图纂要」(封面题笺「舆」书作「总」)及台湾、凤山、嘉义、彰化、淡水、澎湖、噶玛兰等七县厅的「舆图纂要」写本各一册,合计八册。各册除了盖以省立台北图书馆「藏书章」以外,尚连续盖有「临时台湾旧惯调查会图书印」、「台湾总督府图书」、「台湾总督府图书馆藏」等印章以及「大正十年六月十八日台湾总督府彐■〈丨丿〉保管转换」之戳记(年月日数字系填写)。凡此,可资说明这八册「舆图纂要」初为日据时期的临时台湾旧惯调查会所得或所抄以及随后入藏的经过。其在日据时期所编的书号,八册同为「汉四三九号」,并各注明「八册」字样;这又可证各册名称虽不同,实际即为一套完整的文献。按台湾的行政区划,当清康熙二十三年正式收入版图以后,初设台湾府(隶福建省),下分台湾、凤山、诸罗三县(澎湖隶台湾县);至雍正年间,先后柝增彰化一县及淡水、澎湖二厅。后至嘉庆十五年,又增置噶玛兰厅,成为台湾一府与所属台湾、凤山、嘉义(乾隆五十二年林爽文乱后,诸罗改称)、彰化四县及淡水、噶玛兰、澎湖三厅。此一行政区划,迄于同治十三年日兵侵台以后再一次改革止,中间延续六十余年。这套一府七县厅的「舆图纂要」,洵可谓这一阶段的台湾「地理志」。
  顾名思义,「舆图纂要」自以地图为首;各县厅的舆图分别见于卷端,惜「台湾府」的「总图」付诸阙如(按「例言」,似应有图;疑已失)。所纂文字部分,约各分为「表」、「册」、「说」三种(但「台湾府」无「表」,「彰化县」与「淡水厅」无「说」);先列以「表」,而以「说」为殿。「说」系概括的说明「地方的形势与险要」(因亦有题称「险要说」者),「表」与「册」大体各分疆界、坊里、山川、桥渡、城池、衙署、防汛、道里诸目分别列叙(澎湖因地理特殊,分目略有变更)。此外,在「表」以前,间亦加有「凡例」性质的例言。「嘉义县」的「凡例」末尾,并附有『余例与龙溪同』一语;足见这套「舆图纂要」成为福建通省的一部分,非仅台湾一府所独具。至其编纂的动机与旨趣,未见说明;但每见有「履勘所及」以及「造报」、「以呈」、「以闻」等辞句,似为一次有计划、有规模的「测勘」所作的「报告文献」,殆属无疑。又,在各「册」或「说」中颇多叙及嘉庆、道光、咸丰年间以及同治元年「戴案」与各国洋艘收入鸡笼海口、远赴沪尾完税诸事,推究其纂辑时间,当在同治初年不久。台湾自乾隆二十九年余文仪续修「台湾府志」后至光绪建元,其间罕见有通府「地理志」的编纂;自此以降,虽有夏献纶着「台湾舆图」一书(「文丛」第四五种),然时在光绪五年行政区划再度变革之后,情形已各不同。因此,这套「舆图纂要」,亦可谓前继「余志」、后逮「夏图」上下相承的舆地文献。
  兹将这套文献略为整理编次,汇印一书,即名之曰「台湾府舆图纂要」。(知非)
台湾府舆图纂要
  例言
  台湾府舆图识
  台湾府舆图册
  台湾府舆图险要总说
  ·例言·
  一、总图方寸无几,就中所有难以图写者详具于册。其疆域用□、坊里用■、衙署用○、铺舍用△、汛塘用■,凡皆遵例标明,以便观览。
  一、各属舆图有表、有册;总册于疆域、坊里各门汇列条贯,第纪总目,不复立表。
  一、「府志」续修于乾隆二十九年,所载山川支分发脉之处类多失详,道里亦多差错;更有今昔殊形,称名互异,厅县攸分界限淆混者。各属图册,尤不免有此失。爰加详细采访,逐一订正,以成信说。
  一、屯番与戍兵相辅,必须补入。至各属所载桥梁、古井不免纷繁,且与险要无关;概为删削。
  一、淡水、噶玛兰具载防番、隘寮。今查番性日驯,所有隘丁、隘寮均为虚设,甚有名存实废者;各属既未全录,故亦不载。
  一、内山虽属界外,然分界禁垦为一时之权宜;究之今日之厅县,即昔日之禁地。附论所及,亦以志要。
  ·台湾府舆图识·
  台湾府四面皆海,绘舆图者或于闽之东南绘为一圈,固已失其形势;或绘一弯而不知其藩蔽全省地方起止之处,亦差毫厘而谬千里。盖自五虎门而台山,波涛汹涌之中屹立关潼、白畎;至鸡笼与五虎门对峙,至八里坌与福宁府沙埕、烽火门对峙,鹿港与泉州之蚶江对峙,南路凤山县之旗后、东港与铜山、南澳对峙。惟鹿耳门居郡治西北,澎湖对峙笨港,又居鹿耳门西北;则与同安县之厦门,东南斜对。不明乎此,固难形似而概绘一弯。又不知袤延千里,只论山前西、南、北一带;其自噶玛兰南下,万山重迭,悉皆化外。中间山谷之纡回、平地之宏敞,一仅遥际一抹,郡邑志图其可名而去其不可知。今则征之故老、参以闻见,详所名而及其可知;虽尚有不可知、不可名者,较其形势已异畴昔。由此化■〈棘上火下〉筰为良民,举前此所不知之处而益详其所知,又当进斯图而更议之矣。
  图成,并将各厅县山川、方向、道里、保属备载条下,详及册说,以便观览。
  ·台湾府舆图册·
  疆域
  坊里
  山水
  城池
  衙署
  铺舍
  营制
  屯番
  道里
  ·疆域
  台湾府,在福建东南大海中。自省会抵泉州同安之厦门,陆程六百里;横渡澎湖水程七更,抵府治水程四更,每更六十里,计六百六十里:共计水程一千二百六十里。领台湾、凤山、嘉义、彰化四县、淡水、噶玛兰、澎湖三厅,东西广四百五十里、南北袤一千一百七十一里;东不尽山、西不尽海。
  台山,由福州五虎门蜿蜓渡海(「彰化志」以为由福宁府)。海岛澎湖,距郡城西北;则闻老船户云:『北礁一道沙线,直通泉州崇武澳东南洋面;或寄椗其上,水比他处较浅』。因悟形家云「泉州清源山一支趋向东南入海」说,盖有据。或以吉贝与金门之料罗对面,谓湖岛发源于太武山者,又属一说。要其千里奔腾,神州拱卫。凡盘旋屈曲,起伏结注之地可造郡邑、置村落者,皆西向内地;水出于山,亦随向归于海:地理固有不忘本欤!
  潮流,只分南北。舟人以罗盘按定子午横流而渡,抵厦干向、抵台巽向。其中黑水二沟:一在澎湖之东,广可八十余里,为台、澎分界处,名曰小洋。一在澎湖之西,亦八十余里,澎、厦分界处,名曰大洋;风静时,尚可寄椗。小洋则不可寄椗;湍激悍怒,险过大洋逾甚。
  旧载:『东至罗汉门庄内门六十五里,西至安平七里』。今查东至善化里内中股老农庄一百二十里;西至赤嵌城西大港口十里,至澎湖水程二百四十里,澎湖纵、横又皆八十里(「台邑志」云:『海洋行舟,以筒漏实细沙悬之,沙从筒眼渗出,复承以〔筒〕;上筒沙尽、下筒沙满为一更,每更舟行四十余里。计鹿耳门至澎湖四更。「樵书二编」以日夜为十更,定焚香几枝为度。船在大洋,风潮有顺逆、船制有利钝,法以木片投于船首海中,人从船首疾至船尾,木片与人齐至为准;先后则皆未合。夫大海洪涛之中,难以里计;六十、四十以数,亦约言而非确据矣』。或又云:鹿耳门至澎湖五更。今依「府志」所载)。
  志载:『沙马矶头,在凤山县西南三百七十里』。盖谓遶道陆行。合之凤治北至郡八十里,计四百五十里。若由郡治北至噶玛兰厅治六百七十一里,则由西绕东、由北而南迄苏澳又五十里;程途弯转,不能以袤长论,并计之已耳。
  台湾县(附郭),东至老农庄一百二十里、西至赤嵌城西大港口十里、南至二层行溪凤山界一十三里、北至曾文溪嘉义界三十里;广一百三十里、袤四十三里。
  凤山县,东至弥浓山麓七十里、西至旗后港十五里、南至沙马矶头三百七十里、北至二层行溪台湾界六十七里。广八十里、袤四百三十七里;距府八十里。
  嘉义县,东至大武峦山麓三十里、西至笨港三十里、南至曾文溪台湾界七十里、北至虎尾溪彰化界四十里。广六十一里、袤一百一十里;距府一百里。
  彰化县,东至平林仔庄七十五里、西至鹿港海岸二十五里、南至虎尾溪嘉义界六十里、北至大甲溪淡水界四十里。广一百里、袤一百里;距府二百里。
  淡水厅,东至南山十里、西至大海八里、南至大甲溪一百零五里彰化界;北至大鸡笼山一百九十五里,由三貂(三貂距鸡笼较近五里)转远望坑噶玛兰界五十里。广十八里、袤三百五十里;距府三百四十五里。
  噶玛兰厅,东至过岭仔十五里、西至枕头山后大陂山十里、南至苏澳五十里、北至大三貂溪远望坑八十一里淡水界。广二十五里、袤一百三十一里;距府六百七十一里。
  澎湖厅,东至阴阳屿水程三十里、西至西屿水程三十里、南至八罩水程八十里、北至吉贝水程八十里;距府水程二百四十里
  ·坊里
  台湾县
  在城
  东曰东安坊、西曰西定坊、南曰凝南坊、北曰镇北坊。
  村野
  东曰保大东里:城东二十里起,庄九;保大西上、下里:城东九里起,庄二十一;新丰里:城东二十里起,庄二十八;长兴里:城东四里起,庄十;永康上、中里:城东三里起,庄十八;永康下里:城东一里起,庄十八(建城后,有收入城内者);仁和里:城东三里起,庄十二;罗汉内门庄:城东五十五里起,庄四十;罗汉外门庄:城东六十里起,庄二十二。
  南曰依仁里:城南十三里起,庄七;文贤里:城南十一里起,庄十;新昌里:城南一里起,庄五。
  西曰效忠里:距县治十里(即安平镇。康熙六十一年改今名)。
  北曰武定里:城北三里起,庄二十;新化里西保:城北十九里起,庄一十三(内四庄原属嘉义,道光十五年改归本邑);善化里东保:城北二十二里起,庄十九(由嘉义改归)。
  东南曰崇德东里:城东南十七里起,庄二十二;崇德西里:城东南十四里起,庄六;归仁南里:城东南十里起,庄十;归仁北里:城东南十六里起,庄十六;永丰里:城东北十五里起,庄九;仁德南里:城东南六里起,庄九;仁德北里:城东南五里起,庄十四。
  西南曰永凝里:城西南六里起,庄六。
  东北曰新北东里:城东北二十八里起,庄六;新化西里:城东北二十里起,庄二;广储东里:城东北十三里起,庄九;广储西里:城东北十二里起,庄十二;新化南里:城东北二十里起,庄三十二;善化里西保内中股,城东北四十八里起,庄三十七,又城西北二十四里起,庄十四(嘉义改归);大穆降东、西庄:城东北二十五里起,庄五;安定里东保:城西北十六里起,庄二十由(嘉义改归)。
  ——右坊里三十六、庄四百七十七。
  凤山县
  兴隆里(即旧县治):距县城西北十五里。
  长治里(分一、二图):距县城北七十里。
  维新里:距县城北五十五里。
  仁寿里:距县城北三十里。
  嘉祥里:距县城东北五十五里。
  文贤里:距县城西北六十七里(北隶台邑)。
  港东里:距县城东南五十里。
  港西里:距县城东南三十五里。
  观音里:距县〔城〕东北二十里。
  半屏里:距县城东北一十里。
  赤山里:距县城东南十五里。
  大竹桥里:距县城东南二十里。
  小竹桥里:距县城东南三十五里。
  凤山里:距县城西南三十里(分上、中、下三庄)。
  ——右里一十四(村庄围聚,不分小庄名目)。
  嘉义县
  哆啰嘓东上保:庄十七。
  哆啰嘓东下保:俱城东三十里起,庄四十。
  嘉义东保:城东四里起,庄四十三。
  大目根保:城东六里起,庄三十九。
  打猫东上保:城东二十三里起,庄三十六。
  打猫东下保:城东六里起,庄三十一。
  果毅后保:城东四十里起,庄十。
  白须公潭保:城东四十里起,庄四十四。
  嘉义西保:城西三里起,庄三十二。
  鹿仔草保:城西二十五里起,庄十三。
  龙蛟潭保:城西四十里起,庄二十二。
  柴头港保:城西三里起,庄二十三。
  大槺榔保:城西三十里起,庄十七。
  大坵田东保:城西三十三里起,庄二十二。
  白沙墩保:城西三十里起,庄一十二。
  茅港尾保:城南五十二里起,庄二十。
  铁线桥保:城南四十里起,庄二十二。
  下茄苳南保:城南八里起,庄二十八。
  下茄苳北保:城南十五里起,庄三十九。
  打猫西保:城北十八里起,庄十八。
  打猫北保:城北八里起,庄二十四。
  他里雾保:城北二十五起,庄五十七。
  善化里东保:城东南六十五里起,庄八。
  善化里西保:城东南七十里起,庄十。
  赤山保:城东南五十里起,庄二十二。
  打猫南保:城西南六里起,庄四十。
  安定里西保:城西南八十里起,庄二十二。
  麻豆保:城西南六十七里起,庄二十四。
  佳里兴保:城西南六十三里起,庄十三。
  太子宫保:城西南四十五里起,庄四。
  盐水港保:城西南四十里起,庄二十二。
  安定里西港仔保:城西南八十里起,庄二十四。
  斗六门保:城东北三十四里起,庄五十四。
  鲤鱼头保:城东北六十里起,庄十三。
  尖山保:城西北四十里起,庄四十八。
  大坵田西保:城西北三十二里起,庄二十二。
  ——右保三十六、庄九百八十四。
  彰化县
  沙连保:城东南隅,距城九十余里;庄五十一。
  西螺保:在南极边与嘉义界,距城五、六十里;庄五十三。
  布屿保(分东、西保)、海丰保:西南沿海交界,距城七十里;庄四十六。
  大武郡保(分东、西保):在东螺保之北,距城三十余里;庄六十一。
  二林保(分上、下保):在西南极边,距城四十余里。
  深耕保:在东螺交界处,距城五十余里。二保共庄一百零六。
  燕雾保(分上、下保):在大武郡东北,距城二十余里;庄五十二。
  大肚保(分上、中、下三保):在正北,与淡水交界,距城二十里至四十里;庄六十五。
  马芝保(分上、下保,附鹿港半保):在西南沿海一带,距城二十余里;庄九十一。
  半线保(分东、西保):周围城厢;庄一百一十七。
  南北投保、猫罗保:在县东南与沙连交界,距城三、四十里;庄一百四十一。
  猫雾@保(分上、下保):在东北隅,与内山淡水交界,距城十五里,周六、七十里;计一百四十庄。
  东螺保(分东、西保):在西螺、大武郡二保交界,距城四十里;庄七十二。
  ——右保一十五、庄九百九十五。
  淡水厅
  城以外周围六乡:东,二十五庄。西,一十庄。南,近山;一庄。北,一十七庄。东北,一十六庄。西北,一十庄。
  又南北一十二保:
  北兼东曰桃涧保:庄二十九;兴直保:庄一十九;芝兰保:庄三十二;大加腊保:庄一十六;石碇保:庄一十四;拳山保:庄一十四;摆接保:庄一十七。
  南曰中港保:庄二十六;后垄保:庄三十三;苑里保:庄一十五;大甲保:庄二十九。
  ——右乡六、保十二、庄二百四十四。
  噶玛兰厅
  东曰民壮围堡:城东三里起,庄三。
  南曰罗东堡:城南十五里起,庄二;那美堡:二十二里起,庄七。
  西曰员山堡:城西七里起,庄七。
  北曰淇武兰堡:城北五里起,庄七。
  东南曰茅仔寮堡:城东南十五里起,庄三;利泽简堡:二十六里起,庄三。
  西南曰溪洲堡:城西南十五里起,庄三;清水沟堡:十四里起,庄三。
  东北曰头围堡:城东北十二里起,庄四。
  ——右堡十、庄四十二。
  澎湖厅
  厅治在大山屿,屿有五澳。曰东西卫澳,社十;嵵里澳,社一十二;林投澳,社十;奎璧澳,社九;鼎湾澳,社九:以上五澳,至厅治陆路可通。
  大山屿之北为北山屿,有四澳。曰瓦硐澳,社九;镇海澳,社四;赤嵌澳,社二;通梁澳,社一:以上四澳,中隔一港,潮退则路可通。又北,吉贝澳;社一。
  大山屿之西,为西屿澳;社十。南为网埯澳,社六;水埯澳,社三。
  ——右澳十三、社八十二(屿可泊舟曰澳,社则人民里居)。
  ·山水
  台湾县
  大乌山:在县东北百余里。中支注结县治,为邑祖山。
  分水山:距县治五十里。稍下西行为分水仑,水分西、北。
  草山:由分水仑西行,逶迤耸起;为邑少祖山。
  内乌山:在新丰里,距县治四十里。高峰雄伟,〔为〕邑第三重屏障。
  一峰尖山:在大乌山西南,孤峰挺拔。西下起伏,为三凸仑;迤仑西行,平列天马峰、蚝镜窗、飞鸢巢、猴晒日、接云峰、山猪路、獐子、壁尾等八峰。自南而北,连亘二十余里;为邑第二重屏障。
  老鹞岭:距县治二十八里。由蚝镜窗西下,中间南北诸峰星罗碁布、蚕丛鸟道,多不知名。
  马鞍山:由老鹞岭西下。
  香洋山:距县治四十三里。由马鞍山西下,平畴二十余里。
  嵌顶山:距县治七里,在香洋西;小阜嵚■〈山上〈音欠〉下〉。亘南北二十余里,横遶邑背;为邑第一重屏障。
  石屏山:由分水仑西落脉。
  翁子上天山:〔在〕石屏山之南。
  雁门山:在县治东五十里。从前由此入罗汉内门,今改由大坪山后。
  土楼山:〔在〕县治东二十余里。下有大坪社。又曰大坪山,亦名险山。峭壁横径,险不容趾。
  茅草埔山:距县治三十五里,大坪山西南;为邑左臂。
  九囵圈山:距县治三十二里,在茅草埔山之南;为邑左臂外辅。
  户凳岭:〔在〕九囵圈西北。
  弯崎山:距县治三十四里户凳岭西北。
  虎头山:距县治五十五里弯崎山西北。
  猴洞山:距县治东南三十二里虎头山西北;为邑左臂拱卫。
  角带围山:距县治东南二十六里。过此则冈山,属凤山界。
  番子湖山:在大乌山西北,距县东北八十里。西为刚仔林大、小尖山,地极危险。
  左镇山:距县治东北五十里番子湖山北。
  木冈山:由左镇北逾溪,距县治东北五十里。
  卓猴山:由木冈西下,距县治东北三十二里。
  猪母耳山:在卓猴山西南,距县治东北二十一里。
  柳仔林山:在猪母耳南,山势若合若离;为邑治右臂。
  唝唝哩山:距县治二十四里柳仔林山南。
  草潭山:在唝唝哩山北过溪。
  湖子内山:山势蜿蜓;为邑右臂拱卫。
  马房山:距县治北一里许,迤下为柴头港。回环而西,势皆内抱。
  魁斗山:县治南三里许。脉由东南营盘埔等仑而来;陡起三峰,朝拱府学,蜿蜓内抱。
  南马仙山:距县治东七十里,在淡水溪东;重冈复岭。北接嘉义、南抵凤山,亘延数十里。
  目眉徽山:罗汉内门北山,距县治六十五里。
  苏远埔岭:在目眉徽之南。踰岭为内、外湖。
  石门山:西有烧灰山,下为石门坑。
  赤竹岭:在石门南。
  三峰仑:在赤竹岭东。
  小东方木山:在三峰仑南。
  大东方木山:〔在〕内门正东生番界。东上,即南马仙山。
  大叶林山:大东方木南上。
  龙潭山:〔在〕大叶林之南。下为龙潭。
  金交椅山:距县六十里。
  大崎越岭。
  鼓山。
  以上皆内门东壁,至此出罗汉外门。
  将军山:由鼓山折西而起。
  银锭山:距县治六十二里;为内门南壁,地易藏奸。溪东旗尾山,即凤山界。
  外乌山:距县治五十五里,在银锭南。自西徂东亘数十里,为南壁外屏。
  獐子壁山:〔在〕外乌山之南。
  大杰巅山:南壁外屏。
  虾蟇林山:内门西壁。
  目眉徽以下,皆内门山。查内门在县治东北六十五里,四壁皆山;中开平畴,东、西可二十余里,南北可三十里。北山只有分水仑,西行至内乌山止。
  老农山:〔在〕善化里内中股,距县治一百二十里。下有老农庄,近火山界。
  甲仙山:〔距〕县治东北九十六里。下为甲仙埔、芎蕉脚、匏仔寮等社。
  内加拔山:〔距〕县治东北七十里。台、嘉相错,民番互界;亦阨要地。
  东西烟山:〔距〕县治东北六十五里。
  骆驼山(「府忘」作鹿驭山):〔距〕县治东北六十五里。
  虎头山:〔距〕县治东北六十三里。
  大武垄山:〔距〕县治东北六十里。台、嘉牙错之区,亦厄要地。
  以上内中股等山。
  新庄山:〔在〕新化西里,距县治东北三十一里。
  唪仔内山:〔在〕广储东〔里〕,距县治东北三十六里;环山苍翠。下为槺榔脚。
  七鲲身屿:由东南连贯而来,西转入海;环抱台江。一鲲身地广,安平镇水师驻此;为阨要地。
  鹿耳门屿:在县治西北三十里大海中。浮沙横亘,形如鹿耳。北为北汕尾;亦沙屿横亘,与鹿耳门南北遥接。中一港颇宽,而港道纡回,须小舟以导;隙□插竹为标,记明深浅。从前正口由此,今时潮涨水二、三尺。
  四草屿:在鹿耳门屿之末,迤南与安平对峙,出安平大港,即四草湖;冬、春可以系舟。南为公界仔,洋船泊此通商。
  福安坑:源出大南门内,由小西门西流入海(城内左分水)。
  德庆溪(俗名坑子底):源出小东门外;入县城至竹仔行,会板桥头水经县署右出北厂,西流于海(城内右分水)。
  溪仔墘溪:源出小东〔门〕外太爷蔀前,南转盐场,西入于海(城外左分水)。
  柴头港溪:源出石头坑。经海会寺前大桥水西,由柴头港入海(城外右分水)。
  喜树港溪:源出鲫鱼潭。由菅林潭南流经盐水埔,出喜树港入海(第二条左分水)。
  新港溪:在县治西北二十里。受分水山及刚子林大、小尖山之水,经左镇南汇本藩溪,与新围溪合;又受唝唝哩旧社咬狗寮许宽溪之水,西入茑松,与新围溪汇于柴头港入海(第二条右分水)。
  二层行溪:距县治一十三里台、凤、嘉〔界〕。源出马鞍山;经打鹿洲北,受深坑仔之水,南流入角带围;又受红毛寮溪之水入海(第三条左分水)。
  曾文溪;距县三十里,台、嘉界。源出内山,经大武垄;其一西入蚝壳港,其一南入界内新浮埔出安平港(第三条右分水)。
  安平大港:距县治西一十里。港以内为台江;汇聚各山溪之水,皆极宏深。今台江变成陆地,港亦淤浅;小潮水深五、六尺,大潮水深八、九尺。
  新打港:在三、四鲲身之间。道光二十二年,溪流冲开,可容小舟。
  喜树港:县西南一十里。仅容竹筏。
  ——右山屿六十二、溪港一十一。
  凤山县
  崇爻山:山极高大,在傀儡山后人迹不到之地。时常云雾迷蒙,晴时乃见。
  大柴高山:距县治东三百里。
  大乌万山:距县治东二百七十里。背立傀儡山后。
  二山唯和番民人偶至其地。
  卑南觅山:距县治东二百余里,与崇爻相连。峰峦重迭,中开平畴,可辟良田万顷。为生番地。
  大龟文山:距县治东七十里。由卑南觅腾掷而来。
  芋匏山:距县治东七十里,与台属内优山连界。
  弥浓山:距县治东七十里。山冈平衍。
  傀儡山:距县治东六十五里。高耸云霄,为野番地。内地舟至澎湖,即见此山。南为蜈蚣岭,北岭山后矣。
  旗尾山:距县治东六十五里,与台邑分界。
  赤山:距县治东一十里。陂陁平衍,时有火出其上。
  琅峤山:距县治东南一百四十里。山高而险,虽有民人其间,然野番时出,防守维艰。
  霄马干山:距县治东南三百三十里。和番民人偶至其地。
  沙马矶头山:距县治东南三百七十里。巃嵷海上,吕宋往来船视以为准(「志」谓『接连琅峤』者误)。
  老龟佛山:距县治东南三百八十里。由沙马矶回转而东。
  凤山:距县治南三十里,以形得名;县学之拱案山也。南为东港,漠漠平沙,得此足以扼塞。
  小琉球山:距县治南水程一百八十里,为邑水口。山巉岩,四面无可泊舟之处;蜑户亦寥寥数十家。
  观音山:距县治东北一十七里。
  小滚水山:距县治东北十五里,与大滚水山相连。
  大滚水山:距县治东北二十里。层峦起伏,顶有温泉。
  七星山:距县治东北三十里。七峰错落皆圆。
  兰坡岭:距县治东北三十五里。
  尖山:距县治东北三十五里。
  北叶山:距县治东北八十里;傀儡之分支也。
  龟山:距县治北十五里。近接半屏,旧城围之城内。
  小冈山:距县治北三十五里。山不甚高;巅有巨石,圆秀如冠。
  大冈山:距县治北四十里,与小冈山对峙;东北与台属之猴洞口、南马仙相连。内地舟至澎湖,即见此山;阨要处也。
  打鼓山:距县治西南一十五里。由县东北迤抵海岸,为旗后口要隘;通商洋人,盖屋其地。
  旗后山:距县治西南二十里,与打鼓对峙。洋人盖屋某地;皆要隘也。
  半屏山:距县治西北一十二里。由冈山迤■〈辶里〉而来,突起一峰;山背磠■〈石国〉磷磷,其面如削成片玉,逼旧县城。
  漯底山:距县治西北一十五里。突起平原,顶宽而平。
  石塔屿:距县治西一十二里。
  石佛屿:距县治西一十五里。
  凉伞屿:距县治西一十七里。
  三屿屹立海中,为旗后水口关锁。
  淡水溪:距县治南三十里。源由台、嘉内山旗尾山下;经大泽机,受巴六溪水西出,与赤山之冷水沟合流入海。
  力力溪:距县治南五十里。源由内山。
  冈山溪:源出冈山北;西流为二赞行溪,与台邑分界。
  巴六溪:距县治东南五十里。源出山猪毛后山;下为淡水溪。
  浊水溪:距县治东北三十五里。源由大滚水山;合小冈山受二滥之水,汇弥陀港入海。
  大泽机西溪:距县治东北四十七里。源由大泽机西南内山;合北溪之流,注于淡水溪入海。
  大泽机北溪:距县治东北五十里。源由大泽机内山;出罗汉门,经搭楼社阿猴溪,西入淡水溪汇于东港入海。
  关帝港:距县治东五十五里。源出内山。
  茄藤藤:距县治东五十五里。
  鳌兴港:距县治东七十里。
  放索港:距县治东南六十五里。源出内山;汇关帝、茄藤二港,西达鳌兴港入海。
  弥陀港:距县治西北二十里。
  万丹港:距县治西十里。北为竹保港,又北为蛲港。
  以上港为浅淤。
  东港:距县治南三十里。港口水深六、七尺,大潮深七、八尺;每当溪流暴涨,不免舟楫有冲触之患。
  中港:距县治南五十里。可受渔舟寄泊。
  旗后港(即打鼓港。今名旗后):距县治西十五里。港分南、北:南为前镇港,再入凤山港。北为硫磺港,港口小,潮水深一丈二尺,大潮一丈四、五尺;当流巨石,劈分二门:一由打鼓、一由旗后。打鼓浅而石,洋人填塞之。凡舟出入,皆由旗后门;沙汕暗伏,必须渔船引导。先是,此港淤塞;自鹿耳门不容巨舰,此港遂深,洋人出此通商。
  ——右山屿三十三、溪港一十六。
  嘉义县
  玉山:县治东,内山。郡城及淡、兰、彰化皆见;嘉义则当后屏。三峰挺立,终岁云封。晴霁乃得远望;有顷,则云雾复合。偶有至其近者,谓即水晶;其说不谬。
  大武膋山:距县东一百二十里。峰峦耸拔,人迹罕到。
  后大埔山:距县治东十里十八重溪以内。四山环绕,仅开一路。中为大埔庄;南为内加拔,台邑界。
  鹿埔山:距县治东六十五里。
  鹿楮山:距县治东六十五里。
  大利山:距县治东六十里。
  小龟佛山:距县治东四十里;为邑治后屏。
  大武峦山:距县治东三十里;为邑主山。
  马椆山:距县治东南二十里,在赤山之东。
  阿里山:在县治东南一十七里。地极辽阔,内有顶四社、下四社熟番。
  嵌头山:距县治东南四十里。
  赤山:距县治东南四十里。
  粪箕湖山:距县治东南五十里;为邑治左肩。
  笔架山:距县治东南八十里。五峰秀削。
  消离山:距县治东南九十里。山极巉岩,为邑边界。
  半月岭:距县治南一十二里。
  玉案山:距县治南三十五里。俗名枕头山,为县学供案;地最阨塞。
  火山:距玉案山后五里。石罅泉涌,火出水中;俗传火熄,则时事有变。
  覆鼎金山:距县治东北一十里。与大福兴山为邑治右肩。
  奇里岸〔山〕(「志」作奇冷岸):距县治东北二十三里。
  梅子坑山:距县治东北三十五里。
  尖山:距县治东北四十里。
  鼎盖梁山:距县治东北六十里叶林山之东北。
  叶林山:距县治东北七十里。接连大武峦,为邑治右肩。
  大福兴山:距县治东北七十里。又名大目根山。
  牛塭辘山:在县〔治〕东北,与彰化水沙连内山界。
  香炉烛台山:在东北万山之中八同关地界。三峰高插,若隐若见,奇幻不测。
  牛椆山:距县治北八里。西迤少山,为邑治水口关栏。
  打猫山:距县〔治〕北一十二里。平冈回环,为邑治外护。
  荷包屿:距县治西南三十五里。受鹿仔草、大槺榔各处之水汇而为潭,周可三十里。潭中小屿即名荷包屿,人家在焉。
  北门屿:距县治西南五十里马沙沟之右。
  南岑鲲身:距县治西南七十里。堆成沙阜,与七鲲身同。
  青峰阙:距县治西南八十里。西临大海,上有炮台。
  青鲲身:距县治西南八十五里。面临大海。
  九重溪:距县治东南三十二里。
  十八重溪:距县治东南五十里。一溪曲折,遶道跋涉十八重。
  白水溪:距县治南二十五里。源由玉案山。
  八奖溪:距县治南一十八里。源由内山,经青峰阙入海。
  急水溪:距县治南四十四里。源发内山,由内连桁口入海。
  牛椆溪:距县治八里。源由大武峦山。
  三迭溪:距县治北一十五里。源由阿里山;经双溪口庄之南为笨港,由楫仔寮庄入海。
  石龟溪:距县治北三十里。源由奇里岸;与三迭溪合流。
  虎尾溪:嘉、彰交界处,距县治四十里。源由水沙连内山;合清、浊二水西流,过牛相触北,分为东螺;又南汇阿拔泉之流,为西螺。中为三条圳,出白沙墩之北,至番仔挖入海;泥沙涨漫,水浊而迅。先是,嘉庆七年间风雨暴涨,他里雾北复冲一溪,由本港入海;又名新虎尾。
  笨港(即北港):距县治西三十里。商旅辐辏,为海口要地;商船均在下湖。
  下湖港:距县治西三十里。四围淤浅,中一道水深六、七尺,潮长深一丈零;商船泊此。
  树苓湖:距县治西九十里;下湖之外澳也。
  盐水港:距县治四十里;为西南要地。港已淤塞。
  茄定港:距县西南三十里。沿双溪口经笨港入海。可泊渔舟。
  朴仔脚港:距县治西南三十里。港已淤塞。
  井水港:距县治西南三十三里。由盐水港分流;水深三、四尺,小船运盐出港。
  猴树港:距县西南三十里。由牛椆溪,南经青峰阙入海。可泊渔舟。
  布袋嘴港:距县治西南〔六十〕里;与北门屿对峙,面临大海。港可泊船。
  土地公港:距县〔治〕西北三十里,仅容小舟。
  ——右山屿三十四、溪港一十九。
  彰化县
  大乌山:在县治东北猫雾捒保东隅七十余里。势极高大,邑治之祖山也。西折大员山、横山、红头圳山、朴仔篱山、蓬山、鳌头、沙辘、龙目井诸山,为邑治外卫;南下为阿里史山。
  大员山:在县治东北六十余里。由大乌山发脉。又名熬酒桶山。西下为猫雾捒山、大肚山。猫雾梀平原沃野,产米最多。
  阿里史山:在邑治东北四十余里。山势欹侧,南行至黄竹坑山、华盖山再起高峰。贼匪林爽文滋事,以此山为老巢。
  华盖山:在阿里史山之南,距县治六十里。诸山势皆南趋,惟此山西向。由西北折下为大里杙、万丹、火焰诸山,西下为内木栅山、茭荖山,偏南为大哮山;正南为水沙连,再耸为集集山。
  集集山:在水沙连内,距县治东南七十里;县治少祖山也。山势险阻,内山番界锁钥;大将军福公破贼于此。西下为八娘坑山、虎仔坑山;南起牛相触山,为清、浊溪水口;北为南投诸山。
  南投山:距县治东南四十里。山麓即县丞署。山势平衍。
  北投山:由南投分支;〔距〕县治东南三十余里。山势平衍。
  大武郡山:由牛相触山西北而下;距县治三十余里。势皆平衍。
  红涂崎山:由南、北投山来脉,至猫罗山同安岭,特起峰峦。距县治东南十余里。左分支为燕雾山,右分支为快官庄山;中一支由北而南,为白沙坑山、观音山、望寮山。
  望寮山(一名定军山,又名八卦山):在邑治东门外;为邑主山。顶有镇番亭改寮寨,日定军寨。亦嫌逼治。
  大半天山:在县治东南水沙连内民番交界之区。势极险厄;林爽文负隅处也。西下即水沙连、溪洲仔诸山。
  小半天山:与大半天山相连。皆番界要害。
  大坪顶山:与大、小半天山相连。山高大而顶平坦;大将军福公攻克大、小半天,驻营于此。
  阿拔泉山:在水沙连保清水溪之间。
  内外触口山:在阿拔泉山之下,距县治六十余里。
  浊水溪:源出内山番界。由大、小半天山背迤西北集集山之南,受大顺寮、清水沟诸水,至外触口水色皆浊;北分为虎尾、东螺、西螺、三条圳,西出番仔挖入海。土人云:『虎尾、东螺水清,则时事有变』。
  大顺寮溪:源出水沙连内山。至隙仔山下,与浊水溪合流。
  阿拔泉溪:源由阿里史山西北。过竹脚寮,合虎尾溪入海。
  东螺溪:由虎尾溪分出,距县治四十里;西北至王功港入海。遵海而北,即鹿港、二林港也。溪宽二里,深五、六尺;北岸深八、九尺。王功港沙汕丛杂,只容渔舟;鹿港以北之海,今亦淤塞。
  西螺溪(即茂利干溪):源出浊水溪。在虎尾溪北,距县五十里;至番挖入海。溪门沙壅,不能泊舟;八、九里外之番挖澳,亦难泊舟。
  三条圳:在东、西螺二溪之中。至嵌顶,仍与西螺溪合流。
  大武郡溪:源由大武郡山。西出马芝遴,又西至鹿港。
  大肚溪:源出埔里社内山;南合猫罗、北收猫雾捒诸水,汇于双溪口。西由大肚山南岸出六块寮,顺流入海;潮涨至溪一里许,浅淤不能泊舟。
  大甲溪:阔三里许;距县治北四十里,淡、彰交界处也。源由沙里社后。西折红圳头南,分为寓鳖头圳;西北至高密口入海。艰险为诸溪第一;汹流悍急,石头层列。渡船趋势牵缆,方能抵岸。每值雨水汪洋,则不能渡。或外虽晴霁而内山云暗,则内山有雨,倏忽奔腾,亦不可渡;停渡有至数日者。
  万斗六溪:源由县东南华盖诸山;即大肚溪之上流。沿西北火焰山至乌溪,迄双溪口与大肚溪合。
  蛮丹溪:由集集内山,迤西北入大肚溪。
  梧栖港(即五■〈氵义〉港):在沙辘庄北。居民由大甲溪开成圳道,流入港内。距港七、八里沙汕,内为梧栖澳;可以泊舟。
  鹿港:通大武郡溪。前设正口,今已淤浅,商船移泊鹿港口外之冲西港;沙汕外远,港道宏开,亦要口也。
  ——右山一十五、溪港一十三。
  淡水厅
  五指山:由堑城东南内山分出。转西北十余里,额起高峰;为厅治太祖山。
  金面山:由五指山第三峰分出。为厅治少祖山。
  虚头山:由金面山西下,近城五里许;为厅治坐山。
  大崎山:由金面山南分出。西下碎仑山,北为隙仔山;转南为南隘山,又西下香山、虎仔山、鼻尾山。
  宝斗仁山:亦由金面山出。在〔大〕崎山之南。
  对换枰山:在宝斗仁之南。西下礲钓崎,稍北老衢崎。
  三湾山:在对换枰东南。西下鹿厨坑山、南仔港山;稍南西潭山,西下新港山,至北埔为后垄保。又西马龙潭山、山顶仔山,为邑治左护。
  牛寮仔山:由金面山北分支;西下为架梳山,复西埔仔顶、黄金洞。
  南河山:由五指山北分出。西下九芎林山、犁头尖山。
  咸菜瓮山:五指山分支,在南河山之北。
  铜锣圈山:五指山分支,在咸菜瓮之北。西出为八张犁山,南折三合水;又西南新埔山、枋寮山。
  凤山崎山:由枋寮山西下;距厅北一十二里。山腰峻削;顶则一片平原,可屯千军,亦要地也。西下员仔山,西南凤鼻尾。
  大湖口山:由铜锣圈分出;在八张犁山西南。
  杨梅枥山:由铜锣圈西北;西为长岗岭。
  头重溪山、中枥山:皆杨梅枥山西北;为厅治右之外护。
  以上中路山。
  桶盘山:在三湾南。由内山分支两行,为獐树林、芎蕉湾;北折龟头山、猫里大坪山、加志阁山,均属高阜。
  铜锣湾山:在芎蕉湾西南。北出为打那叭崎山、白沙墩山,稍南吞霄内湖山。
  火焰山:在三■〈氵义〉河之南,由内山分支。西北为金面山、苑里山,南沿角口溪为石壁山;西出铁砧山下,为大甲溪北岸拥护。
  以上为〔南〕路山。
  大鸡笼山:淡厅极北之区,为全台祖山。盘据海滨,势极高峻。东五里即三貂岭。
  三貂岭、大坪山:由大鸡笼发脉,两山夹峙。三貂为淡、兰必由之路,稍下复起大
  坪山;一由远望坑入兰、一为狮球岭、一为锡口山、一为猴山尖、一为小熬酒桶山、一至咬狗寮,地极险要。
  远望坑山:淡、兰界。
  狮球岭:由三貂岭西南分出,在暖暖、鸡笼街交接处;为艋舺至大鸡笼要路。
  大遯山:由关渡门西北分出。势极高大,与观音山南北对峙,为关渡门户。西南沪尾山、炮台山,北转小鸡笼。
  小鸡笼山:由大遯北分出。北沿金包里山、圭柔山,转为大鸡笼拥护。
  大磺山:由大遯山东北分出,杂出竹仔湖、冬瓜湖;又由狮球岭西向,分土地公岭、大小纱帽、七星墩等山,素产硫磺。
  锡口山:由三貂岭西南分出,在狮球岭之南。西下六张犁山、观音亭山。
  猴山尖:由三貂岭南分出。复南为内湖山、拳山,在锡口东。
  小熬酒桶山:由三貂岭东南分出。南为咬狗寮尖,北出暗溪仔,西为冷水坑尖、摆接保各处。
  咬狗寮尖:由小熬酒桶山东折而南,层峦迭嶂,直至三角涌、大姑崁山、三坑仔;西为尖山,又西北龟仑岭。
  龟仑岭:由尖山西向分出。势极高峻,南北冲要处也。过岭北向直兴保;又西大坪顶山,南为南嵌;又西北观音山。
  观音山:由龟仑西北分出。矗立云霄,与北岸大遯山为关渡门最要门户。别一支西迤狮头山、八里坌山。
  以上北路山。
  鸡笼屿:在大鸡笼山北。
  桶盘屿:在鸡笼西南,为鸡笼口关锁。
  烛台屿、山寮屿、香炉屿、扛轿屿:在桶盘屿左右。
  隙仔溪:距县城南五里。源由金面山而入于海。
  打那叭溪:在后垄港南,距城南六十〔里〕。源由铜锣湾,绕打那叭入海。
  吞霄溪:在打那叭溪之南,距域七里。源由内湖,受吞霄街后之水入海。
  苑里溪:在吞霄溪南,距城八十里。源由大坑、铜锣湾西面诸山,遶蓬嵌山入海。
  杨梅枥溪、头重溪、中坜溪:在红毛溪北,距城四十里。均由附近各山发源,至大溪墘入海。
  南嵌溪:在中坜溪北。源出铜锣圈,由桃仔园入海。
  磺溪:自大磺山绕出,距城一百二十里。在关渡旁。
  磺港:在金包里;源由磺山。距城一百九十余里。
  顶双溪:在三貂岭东南;亦由东面诸山发源。距城一百二十五里。
  远望坑溪:在顶双溪东南。源由噶玛兰东面诸山,迤东南至兰界入海。
  香山澳:在隙仔溪南。源通内溪。溪以外为澳,阔二十余丈,水深一丈二尺;三、五百担商船可以乘潮出入,大船不能收泊。
  中港:在香山澳之南,距城二十五里。源通内溪,阔三十五丈,水深一丈五尺;三、五百担商船可乘潮出入,大船不能收泊。
  后垄港:在中港口之南,距城四十里。源通内溪,阔二十丈,水源八、九尺;两、三百担海船可乘潮出入,大船不能收泊。
  三处设有汛兵、口书、澳甲,随时稽查。
  大安港(附房里溪、土地公港):在苑里溪南,距城九十里。源由火焰山北铜锣湾内山;过鲤鱼潭西下角山口,以下分歧杂出:北近房里街者,为房里溪;稍南土地公港,今已淤浅。又南大安港,宽二十余丈,水深七、八尺;春、夏可泊二、三百担小船。设有汛兵、口书、澳甲。
  竹堑港:距城北一十里。其源有二:一为金门厝溪,由五指等山,至船头庄入海;一由铜锣圈、咸菜瓮等山,汇金门厝溪入海。原属商船要口,近以浅淤,改由香山口;然一、二百担之船尚可随潮出入。设有汛兵、口书、澳甲。
  红毛港:在竹堑北,距城二十余里。源由羊矢窝,迤入于海;渔舟有停泊者。
  沪尾港(一名内港):在艋舺西,距城一百四十里。港通南、北、中三溪:南溪源田大坝尖山,沿大姑崁、三角涌、新庄汇艋舺溪至大稻埕,西折关渡,与北溪合流;北溪源由三貂岭,南至水返脚、锡口、剑潭汇磺溪而至关渡,与南溪合流;中为艋舺溪,源由狮头山,入拳山保大坪林西折艋舺,汇南、北二溪,皆入于港。港周百余里,航樯云集。关渡则在艋舺、沪尾适中,两山夹峙。是为淡水正口。
  鸡笼澳:在淡属极北,距城一百六十五里。外为八尺门,有鸡笼、桶盘等屿;大小船只不时可以进出。同治元年,洋船通商,收泊澳内;遂增鸡笼子口。
  ——右山屿三十九、溪港二十。
  噶玛兰厅
  冬瓜山:在厅治南三十里。
  马赛山:在厅治南四十里。群峰攒列,为厅治屏障。通生番界。
  苏澳岭:在厅治南五十里。岭下即从前议建南关处,设有营汛。
  枕头山:在厅治西五里许。以形得名。
  大陂山:在厅治西十里。通生番界。
  摆燕山:在厅治西二十八里。通生番界。
  外员山:在厅治西二十五里。通生番界。
  白石山:在厅治〔□〕二十里。通生番界。
  凤头山:在厅治北二十三里。俗呼圹仔山。
  金面山:在厅治北二十五里。山有二峰,又号大、小金面。通生番界。
  头围后山:在厅治北三十五里。连冈迭嶂,北走嶐嶐、南连金面。后通头围外澳石空岭,有快捷方式可通艋舺。
  鼻头山:在厅治北水程九十里。俗呼泖鼻;道穿海陂十余丈,与淡水洋面交界。舟行至此,南北异风、潮汐反■〈日卂〉;必停候风顺,转驶而行。
  嶐嶐岭:在厅治北七十八里。下设汛防。
  草岭:在厅治北六十六里。脉由大三貂;山路崎岖,虽行旅维艰,而实入兰孔道。
  圳头山:在厅治南十二里。即厅治过脉处。
  大湖山:在厅治西南二十里;为厅治少祖山。别有路,可通艋舺、大坪林。
  大叭哩沙喃山:在厅治西南五十余里。层峦迭嶂,鸟道纡迥;虽盛夏,必炀裘而入。通溪,即额刺「王」字生番界。南去一、二日,即玉山。别有路,可通淡水咸菜瓮、九芎林。
  小叭哩沙喃山:在厅治西南二十里。其严寒、险仄,与大叭哩沙喃同。
  龟山:在厅治东北六十里。耸立海中,为厅治门户。
  五方旗山:在厅治西北二十里。极为险侧。
  清水沟溪:在厅治南十二里。由鹿埔发源,汇众水出溪洲尾,与浊水溪合。
  马赛溪:在厅治东南三十里。由马赛武荖山发源,经苏澳岭下入海。
  大湖溪:在厅治西南二十里。由大湖山发源,经小叭哩沙喃至溪洲南,与浊水溪合。
  西势大溪:在厅治西南三十里。源由玉山,汇乌石港入海。
  浊水溪:在厅治西南三十里。亦从玉山下发源,经大叭哩沙喃汇乌石港入海。
  苏澳:在厅治南五十里;为兰境东南尽界。澳口排列三屿,曰三仙台。其澳左避北风、右避南风,水深六、七丈;可容巨艋出入。惟石礁险阨,故船来甚少。相传:前明林道干海寇踞此数月。嘉庆年间,海逆蔡牵、朱濆皆谋占踞。道光五年,设弁汛巡防其门。
  加礼远港:在厅治东南二十八里。三、四百担之船可以直收海岸;内通苏澳、外达头围,为兰中最要门户。
  马赛港:在厅治东南三十五里。港口水深五、六尺。
  乌石港:在厅治东北十里。口窄礁多,水深五、六尺;仅容三、四百担小船。道光六年起,为噶玛兰正口;免其配运。
  ——右山二十、溪港九。
  澎湖厅
  大城山:在大山屿之中,距厅治五里;澎山之最高者。延袤七、八里。凡台、厦船往来,以此山为圭臬;厅治之少祖山也。
  太武山:在大山屿林投澳太武社后,距厅治一十四里。三峰圆秀,俗以大太武、二太武、三太武名之。东北舟来,先见阴、阳屿,后见此山。
  奎璧山:在大山屿奎璧澳北寮社后,距厅治三十三里。
  小案山:在大山屿东西澳案山社西,距厅治四里;为书院朝山。
  狮山:在大山屿嵵里澳石泉社后,距厅治四里。
  鸡舞坞山:在大山屿嵵里澳鸡舞坞社,距厅治一十六里。
  观音山:在大山屿嵵里澳猪母落水社前,距厅治一十七里。澳与社,北风皆可泊舟。
  纱帽山:在大山屿嵵里社西北,距厅治一十九里;为厅治、协署及书院朝案。上建石塔。
  风柜尾山:在大山屿嵵里澳风柜尾社,距厅治二十八里。山势嵚■〈山上欹下〉,〔山〕北一带绕如长蛇,为妈宫左卫。社南有洞,不时风浪喷出。
  瞭望山:在北山屿瓦硐澳后寮社,距厅治水程三十里。高千余丈,周一、二里。传自泉郡清源山发脉至此,为澎湖诸山之起处。北来商船,先望此山;故名。
  内堑山:在西屿澳内堑社西北,距厅治水程三十里。
  天台山:在八罩屿水埯澳南,距厅治水程八十里;为八罩最高处。渔人远归,视此以为准的。
  大山屿:距澎湖之中,协营各官署及厅仓、街市在焉;幅■〈巾员〉百余里。商哨湾泊,皆在妈祖宫口。嘉庆九年,石筑炮城;嵵里澳井埯社西南,亦筑炮城,皆扼要处。
  阳屿、阴屿:内有汛,礁要险。
  香炉屿:距厅治水程俱三十里。
  鸡膳屿:水程三十五里。
  鼓架屿:水程三十里。
  锭钓屿:水程四十五里。
  以上厅治东。
  长岸礁屿:水程一十九里。
  湾贝屿:水程二十里。
  雁净屿:水程二十里。屿门最险。
  笨屿、屈瓜屿:水程俱三十里。
  鸟屿:水程四十里。
  白沙仔屿:水程四十五里。
  以上厅东北。
  大仓仔屿:水程一十五里。
  凉伞礁屿:水程一十八里。
  中墩屿:水程二十里。
  北山屿:中分四澳。
  金屿、险礁屿、土地公屿:水程俱四十里。
  吉具屿:水程八十里。屿有礁,浮沉屈曲,形如「吉」字;最险。
  以上厅治北。
  大烈屿、小烈屿:二屿斜对,水程俱三十五里。内沉水礁,即吼门;最险。
  空壳屿、北铁砧屿:水程俱四十里。
  姑婆屿:水程五十里。
  目屿:水程六十里。
  以上厅西北。
  狮公礁屿:水程二十里。
  牛心湾屿:水程二十六里。
  西屿:水程三十里。有丁字门,最险。台、厦往来船,视此标准。北风时,屿可泊舟。有文武汛口。
  小门屿:水程三十五里。
  以上厅治西。
  四角仔屿:为大山屿水口,妈宫往来船必由之处。水程一十里。
  鸡笼屿:水程一十五里。
  花屿:水程六十里。
  草屿:澎湖唯二屿青苍,故以花、草名。水程七十里。
  大猫屿、小猫屿:二屿斜对,中分一水。俱水程八十里。
  以上厅西南。
  虎井屿:虎井头怒涛相触,俗名上霾;最险。
  桶盘屿:水程俱四十五里。
  狗沙屿、马鞍屿:俱水程六十五里。
  船路礁屿(一名布袋屿):凡台、厦船出入八罩,必由于此;水口仅容一舟。水程七十里。
  金鸡屿、挽门屿:俱水程七十里。
  将军屿(即网埯澳):南风时,可泊舟。屿与挽门对峙;船帆屿即在屿东,非两屿也。水程八十里。
  钟仔屿、头巾屿、南铁砧屿:俱水程九十里。
  南屿:广、袤三十里。水程一百四十里。
  以上厅治南。
  东屿坪、西屿坪:俱水程七十里。
  东吉屿:水近落漈。
  西吉屿:二屿对峙。厦船来台,视为标准。水程一百二十里。
  斧头增屿:屿极险阨。水程一百二十里。
  以上厅东南。
  ——右山十二、屿五十五。
  ·城池
  台湾府,筑土为城。身高一丈八尺,顶宽一丈五尺,底宽二丈;堞三千九百六十八,卡房十六座,看守兵房八座。八门,俱用石砌;门皆有楼。经始于乾隆五十三年十月,竣于五十六年八月。周计二千五百二十丈,弧其东南北而弦其西。道光十五年,添砌子城;唯「大东」围植莿竹。「大西」逼于市肆,则由「小西」圜土至老右石(?)外遶「小北」门为外郭;别开三门:「小西」曰「奠坤」、「大西」曰「兑悦」、「小北」曰「拱干」。
  台湾镇,竹城。在郡治镇北坊。砖砌「镇东」、「镇南」二门,顶护矮堞。周三百三十丈。建始于乾隆年间。
  凤山县,竹城。原在兴隆庄;南面打鼓、北负龟山。乾隆五十一年,移驻距城十五里之埤头地。道光五年,就兴隆基址移向东北,围龟山于其内。更筑以石门楼,水洞、炮台皆具。而安土重迁,且逼近半屏、蛇山二处,不免俯瞰之虞;治民仍驻埤头,遂以兴隆为旧城矣。埤头城亦植竹,周一千零七十九丈。设炮台五、火药局一。
  嘉义县城,道光十五年砌石为之。周八百丈有奇;内垣高一丈六尺,外高一丈八尺。堞一千二百座,炮台四、堆房九,水洞亦四。濠宽三丈六尺,深一丈二尺;周九百四十三丈。添设月城,空以炮眼。
  彰化县城,砖。围九百二十二丈二尺八寸;高一丈五尺,基厚一丈五尺,顶宽一丈。建城楼四、炮台十二、水洞六、堆房十六;堞七百八十有三垛。于城东八卦山建寨设兵,以为犄角之势;名曰定军寨。
  淡水厅城,周八百六十丈,墙皆以石。基宽一丈六尺,而宽一丈二尺;高一丈五尺,堞高三尺二寸,共高一丈八尺二寸。城楼及看守兵房、水洞如式。濠宽八尺,深七尺;南门外较阔,一丈二尺。
  八里坌山下,红毛时设有炮城。雍正二年重修,东、西二大门,南、北二小门;今昔殊形。嘉庆年间,外口门北岸东,建一台。
  噶玛兰厅治为五围适中要地,植竹为城,环以九芎树;城坐北、向南。周三里许,长六百四十丈;南、北相距一百八十丈,东西亦如之。四门各具吊桥。城中旧有流水两道,自西而东,因以为濠,计深七尺、广丈有五尺;上接内山之水,下达溪流。
  北关在厅东北四十里头围堡,高山险峻;由山麓至海滨约两百步,巨石邻列,天生门户。嘉庆二十四年,建关其间。横、直各十二丈,城楼、垛坎、马道、阶级俱备;营弁带兵防守。
  澎湖厅,入版图来尚未建城。
  附载
  赤嵌楼一名红毛楼,在郡镇北坊;荷兰筑也。周方四十五丈三尺,高三丈六尺有奇南、北两隅瞭亭挺出,仅容一人站立;雕楼凌空,灰饰精致。郑氏以储火药、军器。今渐倾圮。
  赤嵌城,在安平;亦荷兰筑。与鹿耳门相犄角,为郡城海口最要地方。城有两层;上层缩入丈许,楼台曲折,风洞、机井鬼工奇绝。今渐倾圮。
  鸡笼城,在鸡笼屿。西、南两门,荷兰时筑以防海;亦要处北。城垣虽颓,而澳口舶停收澳内。
  澎湖新城,周约里许。门二,南设炮台。城在妈宫澳之西逼近海岸。城垣用糖水调灰迭砖,与安平城一样坚致;的系红毛所筑。「郡志」以为康熙五十六年造,恐非。
  暗澳城,明嘉靖四十二年都督俞大猷建(「郡志」具载)。今已无存。
  瓦硐城,明天启二年荷兰据澎湖筑;明年,毁其城。未几,复筑。明时属同安辖,分金门哨兵驻防于此。今瓦硐澳之港尾社西南里许,有红砖一片;基址丛残,不可辨矣。
  红毛城,在澎湖厅治西北二里许。周围一百二十丈。城垣半颓。其一在大城山顶,遗迹尚存。
  右附各城虽多倾圮,然皆阨要处所;爰备录之。
  ·衙署
  巡道署:在府治西定坊。
  府署:在东安坊。
  台防厅署:在西定坊。
  府经历署:在府署东南。
  教授署、训导署:在凝南坊府学(兼辖澎湖学务)。
  台湾县署:在镇北坊赤嵌楼右。
  典史衙:在县署右。
  罗汉门巡检署:在城东罗汉外门番薯寮街。今署塌。
  大武垄巡检司署:在湾里街。
  教谕署、训导署:在县学。
  凤山县署:在城东畔。
  下淡水县丞署:在港西里。
  典史署:在县署左。
  兴隆里巡检司署:在兴隆庄旧城。
  教谕署、训导署:在县学。
  嘉义县署:在城东门。
  笨港县丞署:在大槺榔保。
  斗六门县丞署:在斗六保。
  典史署:在县署右。
  佳里兴巡检署:在盐水港保。
  教谕署、训导署:在县学。
  彰化县署:在城东偏。
  理番厅署:在鹿仔港粟仓南。
  南投县丞署:在南北投保。
  典史署:在县西偏。
  猫雾捒巡检司署:在犁头店街。
  教谕署:在县学。
  淡水厅署:在竹堑城内。
  艋舺县丞署:在新庄街。
  大甲巡检司署:在大甲土堡内。
  竹堑巡检司署:在竹堑城内。现兼司狱。
  训导署:在城东南(兼辖噶玛兰学务)。
  噶玛兰厅署:在城东门。
  头围县丞署:在头围保(管理乌石港口挂验)。
  罗东巡检司署:因兼司狱,暂驻城内。
  澎湖厅署:在大山屿文澳。
  武营:详具「营制」。
  ·铺舍
  台湾县铺四:府前铺、二层行溪〔铺〕、三嵌店铺、曾文铺。
  凤山县铺七:县前铺、下淡水铺、楠仔坑铺、中冲铺、鲫鱼潭铺(俗呼二滥)、冈山铺、府前铺。
  嘉义县铺七:本城南门铺、下茄苳铺、铁线桥铺、大仑脚铺、笨港铺、朱晓陂铺、盐水港铺。
  彰化县铺七:县口铺、员林铺、东螺铺、鹿场铺、龙目井铺、寓鳖头铺、鹿仔港铺。
  淡水厅铺一十四:大甲铺、猫盂铺、吞霄铺、后垄铺、老衢崎铺、竹堑铺、南嵌铺、艋舺铺、锡口铺、水返脚铺、暖暖铺、柑子濑铺、灿光寮铺、三貂岭铺。
  噶玛兰铺五:兰城铺、沙仑铺、乌石港铺、北关铺、嶐嶐铺。
  澎湖厅,海屿回环,向无铺舍。
  台属亦谓之「站」。所有铺司、铺兵,现奉文拟裁。
  ·营制
  挂印总兵官,驻札府城;统辖本标中、左、右、城守四营及台、澎水陆一十三营官兵。
  镇中营游击,驻防府城中路口;管辖本营官兵,随防兼管中军事。中军守备一员、千总二员、把总四员、外委五员、额外外委三员,马步战守兵八百二十六名。
  镇左营游击,驻防府治北路口;管辖本营官兵,随防。中军守备一员、千总一员、把总二员、外委四员、额外外委三员,马步战守兵七百四十六名。
  镇右营游击,驻防府治南路口;管辖本营官兵,随防。中军守备一员、把总三员、外委五员、额外外委二员,马步战守兵六百四十六名。
  以上镇标三营,向无分管汛塘。
  城守营参将,驻防府治;管辖左、右军官兵。
  左军守备一员,驻防凤邑冈山。千总一员,与把总递年轮防罗汉门冈山。把总二员,一员随防府治、一员与千总轮防冈山。外委四员,递年轮防盐水埔、猴洞口、茂公、罗汉门。额外外委一员,随防府治。马步战守兵四百九十五名,以八十五名随防府治、一百五十五名分防冈山、七十七名分防罗汉门、八十一名分防猴洞口、二十八名分防茂公、一十九名分防盐水埔等汛,以五十名分防涂墼埕、南炮台、港冈、埤仔头、角带围、大湖、半路竹等塘。
  右军守备一员,驻防嘉邑下茄苳。千总二员,一员随防府治、一员协防下茄苳。把总二员,递年轮防目加溜湾、大武垄。外委六员,递年轮防旧社、大穆降、萧垄、麻荳、茅港尾、下茄苳。额外外委一员,协防旧社。马步战守兵六百零二名,以一百五十三名随防府治、四十六名分防大穆降、四十名分防旧社、五十三名分防大武垄、三十五名分防加溜湾、二十名分防萧垄、三十名分防麻荳、二十五名分防茅港尾、一百三十六名分防下茄苳等汛,以六十四名分防柴头港、茑松、木栅、溪边、西港仔、下水窟头、铁线桥、急水溪、八奖溪、北势埔等塘。
  南路营参将,驻防凤山县治;管辖本标并下淡水营官兵。
  中军守备一员,协防县治。千总三员,分防旧城、水底寮,轮防石井。把总三员,随防县治,分防攀桂桥、石井。外委六员,轮防坪仔头、芋蓁林、兰坡岭、番薯寮及随防县治。额外外委四员,随防县治。马步战守兵一千零一十九名,以五百名随防县治、一十名分防坪仔头、二十名分防枋寮、九十名分防水底寮、一百一十六名分防旧城、一百名分防石井、四十五名分防芋蓁林、十名分防兰坡岭、五十一名分防攀桂桥兼土地公崎、四十二名分防番薯寮等汛,以三十五名分防打鹿潭、苦苓门、观音山、小店、二滥、溪边等塘。
  下淡水营都司,驻凤属山猪毛口;管辖本营汛官兵。千总一员,驻防新园。把总三员,分防阿猴、阿里港、万丹。外委三员,随防山猪毛,分防东港、潮州庄。额外外委二员、随防山猪毛,分防九块厝。马步战守兵三百八十九名,以一百九十名随防山猪毛、六十九名分防阿猴、八十名分防阿里港、五十名分防万丹、三十名分防东港、九十五分防新园、二十名分防九块厝、四十名分防潮州庄等汛,以一十五名分防茄藤、放索、大昆麓等塘。
  嘉义营参将,驻防嘉义县治;管辖本营汛官兵。守备一员,协防县治。千总一员,分防笨港。把总三员,随防县治及轮防城外汛、盐水港汛。外委二员,分防朴仔脚、店仔口。额外外委四员,随防县治。马步战守兵六百五十一名(统斗六门都司管辖汛塘兵四百八十七名,共马步战守兵一千一百三十八名),以四百名随防县治、七十四名分防笨港、一十五名分防朴仔脚、九十名分防盐水港、四十名分防店仔口等汛,〔以〕三十二名分防城外、外西山、牛椆溪、打猫、水窟头、八奖溪等塘。
  都司一员,驻斗六门;管辖嘉、彰八汛四塘。千总二员,一员协防斗六、一员分防水沙连。把总一员,轮防西螺。外委八员,随防斗六一员,分防嘉属六员、彰属一员。马步战守兵四百八十七名,以一百五十名随防斗六门汛、十名随防水沙连、五十九名随防西螺、二十名随防大黄林、四十名分防他里雾、一十九名分防虎尾溪、三十四名分防土库、三十名分防林圮埔、一十名分防集集等汛,以三十五名分防中路头、三条圳、虎尾溪、大仑脚等塘。
  北路副将,驻防彰化县治;统辖本标二营官兵。
  中营都司一员,兼管中军事。千总二员,一员随防县治、一员分防葫芦墩。把总四员,递年轮防南北投、燕雾、寓鳌头、许厝埔。外委九员,一员随防县治,八员递年轮防大墩、八卦山、嵌顶、大里杙、四张犁、二林、东螺、内木栅。额外外委五员,三员随防县治,二员轮防触口、大肚。马步战守兵一千二百二十四名,以六百名随防县治、五名抵塘、四十名分防八卦山、四十名分防□□、八十九名分防南北投、三十五名分防燕雾、五十名分防嵌顶、五十名分防大里杙、□十五名分防葫芦墩、三十名分防四张犁、三十名分防触口、二十五名分防寓鳌头、十五名分防大肚、十五名分防二林、十名分防东螺、十名分防内木栅、六十名分防许厝埔等汛,以三十五名分防沙辘、溪口寮、大武郡、枋桥头、赤涂崎、燕雾等塘。
  北路右营游击,驻防淡水竹堑城;管辖本营官兵。守备一员,驻防大甲。千总三员,一员随防堑城、一员随防大甲、一员分防后垄。把总六员,一员随防大甲,五员分防大安港口、铜锣湾、中港、杨梅坜、桃仔园。外委九员,二员随防堑城,二员随防大甲、中港,五员分防吞霄、白沙墩、加志阁、斗换枰、南嵌。额外外委三员,二员随防堑城、一员分防海口。马步战守兵一千零一十六名,以二百八十八名随防堑城、二百名分防大甲、七十四名分防大安海口、三十名分防吞霄、十名分防白沙墩、五十三名分防后垄、三十八名分防加志阁、六十名分防铜锣湾、五十八名分防中港、四十八名分防斗换枰、十二名分防海口、六十七名分防杨梅坜、二十五名分防桃仔园、三十六名分防南嵌等汛,以六十五名分防大甲、猫盂、香山等塘。
  艋舺营水师参将,驻防艋舺;管转水陆守备二员并兰营官兵。
  中军陆路守备一员,随防艋舺。千总一员,轮防大鸡笼。把总二员,一员随防艋舺、一员轮防三貂港。外委五员,随防艋舺,轮防海山口、水返脚、三瓜仔、马鋉。额外外委二员,随防艋舺。马步战守兵七百名,以三百一十五名随防艋舺、九十名分防海山口、三十五名分防水返脚、一十名分防三瓜仔、三十名分防三貂港、一百五十名分防大鸡笼、四十名分防马鋉等汛,以三十名分防龟仑岭、暖暖、灿光寮等塘。
  艋舺营水师守备,驻防沪尾炮台;管辖水师官兵。千总一员,协防沪尾。把总二员,随防沪尾,轮防金包里。外委四员,递年轮防炮台、石门、八里坌、金包里。额外外委三员,随防。战守兵七百名,以五百八十名随防沪尾、三十名分防石门、五十名分防金包里、三十名分防八里坌等汛,以十名分防北港、小鸡笼等塘。
  噶玛兰营都司,驻防五围城汛;管辖本营官兵。守备一员,驻防头围。千总二员,随防五围,轮防嶐嶐岭。把总二员,分防溪洲、苏澳。外委四员,二员随防五围,二员轮防头围、北关。额外三员,二员随防五围、一员分防加礼远港。战守兵六百九十五名,以三百六十名随防五围、四十名分防溪洲、三十名分防加礼远港、五十名分防苏澳、一百名分防头围、四十名分防北关、五十名分防嶐嶐岭等汛,以二十五名分防三围、炮台等塘。
  台湾水师协副将,驻防安平;管辖本标三营汛水师官兵。
  中营游击,驻防安平;管辖本营水师官兵兼管中军事。守备一员,随防安平。千总二员,一员随防安平、一员轮防鹿耳门。把总四员,二员随防安平,二员轮防鹿耳门、蚊港。经制外委千总二员、经制外委把总三员,端防各汛塘。额外三员。战守兵七百七十三名,以六百二十八名备配船巡哨逻军局添防等项、二十名轮防鹿耳门、五十名分防大港、三十名分防蚊港等汛,以四十五名分防鲲身、喜树仔、茄藤仔、鲲身头、蛲港、南鲲、北门屿、马沙沟、青鲲身等塘。
  台协左营游击,驻防鹿港涂城,管辖本营水师官兵。中军守备一员,驻防嘉属笨港口。千总二员、把总四员、外委六员、额外二员,协防水里、海丰,端防王功港口、新店,配防三林。战守兵七百三十四名,以四百零四名分配哨船并随防鹿港、二十名分防水里、四十名分防王功港口、二十名分防三林、二十名分防海丰、一百八十名分防嘉属笨港、二十名分防新店等汛,以二十名分防猴树、嘉属番仔挖、鲢仔挖等塘。
  台协右营都司,驻防安平;管辖本标水师官兵。中军守备一员,随防安平。千总二员,一员随防安平、一员轮防鹿耳门。把总四员、外委五员、额外三员,分防打鼓、东港。战守兵七百七十三名,以六百二十八名随防安平、三十名分防鹿耳门、三十名分防打鼓、三十名分防东港等汛,以五十五名分防蛲港、赤嵌、万丹仔、旗后、大林蒲、西溪、下淡水、茄藤、放索、大昆麓等塘。
  澎湖水师协副将,驻防澎湖妈宫;管辖本标左、右营水师官兵。
  澎湖左营游击,驻防妈宫;管辖本营水师官兵兼管中军事。中军守备一员,随防妈宫。千总二员、把总四员,轮防妈宫、将军澳。外委六员、额外三员,随防。战守兵九百一十九名,以五百八十四名随防妈宫看守炮位轮流巡防分配哨船、二十八名分防妈宫新城、二十八名分防新城东港口、五十名分防妈祖宫港口、五十八名分防将军澳、二十八分防挽门屿、二十八分防水埯澳、四十五名分防嵵里澳、四十名分防文良港、十名分防风柜尾等汛、二十名分防澎湖厅库。
  澎湖右营游击,驻防妈宫;管辖本营水师官兵。中军守备一员,随防妈宫。千总二员,轮防妈宫、新城、西屿头。把总四员,随防妈宫,轮防妈宫港口、北山澳。外委六员、额外三员,随防。战守兵九百一十九名,以五百二十名随防妈宫看守炮位轮流巡防分配哨船、二十八名分防妈宫新城、二十八名分防新城西港口、五十名分防妈宫港口、七十八名分防西屿内堑、六十五名分防外堑、三十名分防小门、五十名分防北山、五十名分防吉贝等汛、二十名分防澎湖厅库。
  右台、澎水陆一十七营,内水师战守兵四千八百零八名、陆路马步战守兵九千六百九十六名,共兵一万四千五百零四名。
  ·屯番
  南路屯千总一员,统辖台、凤二属三屯弁丁;南路屯把总一员,兼辖台、凤二属三屯弁丁。台属新港屯外委一员、屯丁三百九十六名(原设三百名。道光十五年,划嘉属四保归台邑管辖;萧垄屯九十六名原住芒仔茫等社,亦归台辖);凤属放索屯外委一员、屯丁四百名;凤属搭楼屯外委一员、屯丁三百名。
  北路屯千总一员,统辖嘉、彰、淡三属九屯弁丁。北路屯把总一员,兼辖嘉、彰二属东、萧、柴三屯弁丁;北路屯把总一员,兼辖淡、彰二属麻、阿、北三屯弁丁;北路屯把总一员,兼辖淡属竹、日、武三屯弁丁。嘉属萧垄屯外委一员、屯丁二百零四名;嘉属柴里屯外委一员、屯丁三百名;彰属东螺屯外委一员、屯丁四百名;彰属阿里史屯外委一员、屯丁三百名;彰属北投屯外委一员、屯丁三百名;淡属麻薯屯外委一员、屯丁四百名;淡属竹堑屯外委一员、屯丁四百名;淡属日北屯外委一员、屯丁三百名;淡属武朥湾屯外委一员、屯丁三百名。
  查番屯起于乾隆五十三年。大将军福公削平台乱,以社番随军着绩,议照四川屯练之例,挑募番丁四千名,南北二路分为十二屯。将内山界外丈溢田园归屯纳租,由地方官征收,按照二、八两月支放口粮;仍给未垦埔地,以为自耕瞻养。旋改议:着理番同知会同监放造报。拔补员缺,南由台防同知、北由鹿港同知出具考语,送台湾道考验。自来地方有事,无不令其冲锋御敌;近且赴内地随讨发贼,诚悫亦属可靠。
  ·道里
  台湾府出小南门五里至赤竹仔、五里至营盘仔、三里至二层行溪(凤山界)、七里至大湖、十里至二滥(即鲫鱼潭铺)、十里至阿公店、十里至小店塘(俗呼桥仔头)、十里至楠仔坑、十里至大众庙、十里入凤山县北门,计八十里。
  凤山县东门十里至芎蕉脚、十里至新园、十里至东港、十里至林仔边、十里至茄苳脚、十里至枋寮、十五里至加洛堂,迄琅峤逼近傀儡番界。琅峤在凤山极南,距县百四十里;至沙马矶,又二百余里。
  台湾府北出镇海门三里至柴头港、二里至漯仔底、二里至洲仔尾、三里至三嵌店、五里至看西、五里至木栅塘、三里至洪卯官、四里至拍土垄、三里至曾文溪(嘉义界)、十五里至茅港尾、五里至查亩营、六里至急水溪、七里至铁线桥、七里至下茄苳、五里至上茄苳、七里至八奖溪、六里至水窟头、十二里入嘉义城,计程一百里。
  嘉义〔县〕出北拱极门五里至埤仔头、七里至打猫、三里至三迭溪、五里至大莆林、五里至打猫北保、五里至他里雾、五里至菁仔园、五里至虎尾溪塘(彰化界)、五里至鹿场、五里至西螺、十里至东螺、五里至茉莉庄、五里至关帝庙、五里至大莆心、五里至巩固桥(员林站)、五里至燕雾保、五里至茄苳脚、五里至五里口庄、五里入彰县南门,计一百里。
  彰化县出北门十里至大肚街、十里至龙目井、五里至沙辘、五里至牛骂头(即寓鳌头)、八里至青埔、二里至大甲溪南岸(淡水交界)、五里至大甲、十五里至房里、五里至猫盂铺、十里至吞霄、十里至白沙墩汛、二十里至后垄、十五里至中港、十里至老衢崎、七里至香山塘、八里入淡水厅歌熏门,计一百四十五里。
  淡水〔厅〕北出拱宸门十二里至凤山崎、十里至大湖口、十五里至杨梅坜、十八里至中坜、二十里至桃仔园、十里至龟仑岭顶、十五里至海山口、十里至艋舺、十里至锡口(由艋舺转西至关渡十五里、关渡至海口十五里)、十五里至水返脚、二十五里至暖暖(由暖暖转西北过狮球岭至大鸡笼街五里)、三十里至三貂岭脚(东向五里至岭顶)、东南向二十里至顶双溪、二十五里至远望坑(淡、兰交界),计二百四十里。
  噶玛兰厅远望坑三里至嶐嶐汛、十里至草岭脚、二里至草岭头、五里至大里简、五里至番薯寮、七里至大溪、五里至硬枋、四里至北关、五里至乌石港、五里至头围街、五里转北至二围、十里至礁溪、三里至沙仑、二里至四围、八里至新店、二里至厅治坎兴门,计八十一里。南出离顺门转西南三里至民壮围、七里至奇立板、转南五里至溪洲渡、五里至罗东街、再转东南六里至利泽简、六里至猴猴庄、三里至马赛港、五里至冬瓜山、十里至苏澳,计五十里。
  以上南至沙马机、北至大鸡笼并由淡界至噶玛兰苏澳,共一千一百七十一里;由三貂迄噶玛兰苏澳,则一千一百六十六里(其余乡庄四远,杂见各条;不载)。
  澎湖厅东出文澳社八里至双头挂,一里至乌嵌社(即界大海),西二里至樾荫亭、一里至妈宫(即界内港)、南三里至石泉社、一十三里至井仔埯社、三里至嵵里社(即界大海)、四里至东卫社、二里至蚱脚屿、一里至港仔尾社、二里至潭边社、五里至中墩社、五里至港尾社、三里至镇海社、二里至港仔社、五里至大赤嵌社(即界大海)。
  ——右陆程。
  安平港南至凤山县之沙马矶头山水程七更、北至鸡笼鼻头山水程一十九更。转鼻头而东,即噶玛兰界;南北异风、潮汐反■〈日卂〉。舟行到此,必停候风顺竟日,乃至乌石港。
  澎湖东西吉屿、旗后港干巽相对,至旗后水程四更;八罩与大屿丑未相对,至大屿二更;大屿与猫屿干巽相对,至猫屿三更;猫屿与花屿子午相对,至花屿一更半;与西屿头癸丁相对,至西屿头三更;西屿与目屿癸丁相对(目屿西南有卤■〈石国〉石一片),至目屿二更;与花屿丑未相对,至花屿三更;花屿与屿坪铁砧屿干巽相对,至铁砧屿一更;与八罩西势三圈尾乙辛辰戌相对,至三圈尾二更。
  郡港往福州,望北直去闽安镇水程一十五更,不用湾泊澎湖;若从北路淡水西渡,仅水程七更。鹿港至蚶江九更、獭窟八更、厦门十一更。由郡港至澎湖四更,又厦门七更。
  舟行以四、八、十月为顺。凡往内地,皆于黎明时出安平港放洋,南风从南、北风从北,约行百里望见东、西吉,便抵澎湖,大约午后可到;南风宜泊水埯澳,北风宜泊网埯、内外堑等澳。自澎往厦,悉以黄昏为期;越宿,而内地之山隐现目前:此为顺风(南风时,驾驶近南,先见镇海之南太武;北风时,驾驶近北,先见金门之北太武)。
  由郡港放南风洋,水涨八分,用辛戌针;见吉屿,转单戌及干针,对虎井南边过洋;正南风,用辛戌对东椗;转单戌,收入厦门:此为顺风。
  由八罩上、下放洋,东南风用单干;三更转干戍,见太武。由花屿近处放洋,东南风用干戌对大担;若北流,多必至东椗。若用辛酉虽南风,亦妨碇索(东碇下沙汕);宜用单戌转辛针,而趋东椗:斯为有准。
  ——右水程。
  纪琅峤
  琅峤在凤山县之极南,去县百四十里;负山面海,周计里二百有奇。山径陡绝,为生番巢窟;闽人、粤人与土生囝(闽人纳番妇生子,曰土生囝)参居焉。路由东港至大昆麓,经两小溪,皆履险而涉;溪尽即水底寮,又涉溪至枋寮,历加洛堂、朋山、刺桐脚、狮头山、顶下、风港、大小尖山。生番嗜杀,路不易达。由枋寮,海道约行七十里,可抵琅峤之狮窟港。
  南为社寮港,在龟山阴。阻溪结栅,皆土生囝聚居。其俗结发短衣,手约银环。削竹作弓,弛弦为仗;竹箭无羽而镞铦,速发善中,不能及远。淬腰刀于清泉,使廉利;佳者一刀直数牛。
  鸟铳亦精绝,鲜虚发;一人一铳,倚以为命。寮西种藷、豆殆遍,畜牛亦蕃孽山外。海■〈氵义〉可泊舟,采螺蚌。近山之东西,平埔、猴洞、龙涎诸番地。龙涎有潭,广三十里,悉种荷花;鱼虾之利,不可胜食。土生囝千余辈,分二十一庄联络;西南建十五炮台以守。社寮,其总名也。
  经清浊溪三里许,至柴城。城有市,皆闽人;东南九炮台。又鲮鲤溪南为澳庄,庄负保力山;亦〔建〕炮台以守。陂水护耕;水发源于番山、汇于鲮鲤溪,分绕闽、粤二庄,引而成濠溉田,复合入海。一望田畴绣错,流水回环;青嶂白云,尘氛远绝。第土生囝与十四社番,每不能相安无事。
  十四社者,旧有社十八,今存十四。社分四股,界以水道,皆有头人。〔头股头人〕曰笃己笃,管猪勒索社、牡丹社、佳诸来〔社〕、蚊卒社、龟仔律社、高士佛社。二股头人曰龙龁,管猴洞社、刺林格社、拔蛲社、谢不溢社、小麻利社。三股头人曰甲丁,管麻仔社、快仔社。四股头人曰郎仔郎,管龙涎一社;地最小,复为土生囝侵夺,故与龙龁社番逃居小麻利、蚊卒之间。统十四社,番丁七百余。男子状率凶丑,剪发去髭;裸上体,断尺布围腰,曰「抄阴」。男妇皆穿耳,塞螺壳令垂,可至肩;有皮裂流血,亦忍痛为之。妇服长衫,无袴,以首载重;视男貌特妍。其言:相见呼甲甲,谓兄弟也;打玛嘓,吸烟也;麻麻,饮酒也。性愚拙,不知姓名、年岁。筑石室,依岩洞;多植槟榔,种芋艺黍。牡牛(?)捕鹿以生。病则撷姜为药;嗜酒为命。织树皮为麤布,曰达戈纹。男女弹嘴琴,唱和山麓间;意合,自为婚配。更有内山别种徙居琅峤,为亚眉番。
  东为傀儡山,北接卑南觅。南过龟仔律、龙涎为海,远瞩海山,为沙马矶;「志」谓此山接连琅峤者,误也。
  窃谓东港一隅地当僻处,琅峤亦隶邑,不设官目征正供,但集匠首(采修战舟木料)与耆老、通事相董率,其于民番衅隙卒不能止。衅隙深则慓悍生,地方远则稽察难;此则官斯土者,所亟宜措置者也。
  纪埔里社
  埔里社者,彰化之归化生番社也。去县东南百余里,与田头、水社、猫兰、审鹿、眉里五社毗连,统在水沙连二十四社之内;例禁越垦。
  其地南由集集、北由北投,两路入山。由集集东行十里为风谾口、五里为水里坑;由水里坑南行三里折西登鸡胸岭,过岭五里为芊蓁林,又五里为竹林子。一路悬崖仄磴,树林阴翳。又五里田头社,越社南之峦丹岭五里为水里社。社有日月潭,长可十里,阔三分之一;水色红绿平分,四围层峦迭翠。中一屿为珠山,番仓数十间依山绕架;水边艋舺纵横(艋舺,番舟名;刳独木为之):「志」所谓『青嶂白波,云水飞动;海外别一洞天』者也。东北行五里为猫兰,又五里审鹿。二社旧有汉民占垦,徙去。由审鹿而东,穿密林,行水里坑口,险窄几于一丸可封。二十里至埔里社,北十余里为眉里社。一望陂原沃野,局势天开;东有观音之山、西有铁砧之岭,史老、万雾二溪环绕南北,可辟良田数千甲。田头、水里诸社,亦数千甲(台湾以长戈丈量地亩,每一丈二尺二寸为一戈,积一百戈为一甲。台田一甲,当内地十一亩三分零)。第番不能深耕、灌溉,招佃熟番亦不能如汉人之尽地力;是其拙耳。
  顾其地为全台之腰腹、前后之关键,六社环连,高山四面;山以外所与接界者,曰决里、曰毛碎、曰猫丹、曰社仔、曰木武郡、曰子黑、曰佛子希、曰倒咯、曰蛮蛮、曰里仔、曰恩顺、曰挽兰、曰内外斗截、曰平了万、曰致雾、曰哆咯郎、曰福骨;皆二十四社。更外野番,东则扣大社、平达万等社,东北哒哪吗社、问那兴等社,东南依物物社,正南治卯社、柑子林、大哮万等社,西南社仔社;再南,则嘉义县属之阿里山等社。唯北面至眉社,则沙连之界已尽;踰赤嵌以北,为沙里兴各社。计六社南北直长一百三十四里,东西横长约六、七十里;山后平埔直长四、五百里。北由眉里社,五日可至兰境。中由南雾社,四日可至奇来。南由郡社、丹社,两日可至泗波澜;接卑南觅,出琅峤而至山前。
  先是,嘉庆十九年民人郭百年潜入埔〔里〕社开垦。道光初年,商人林至谋为业户。二十一年及二十七年,亦两次议开。总以与番争利,后患难防;止之。夫自台湾开辟以来,生齿日众,山前无旷土矣。往者,噶玛兰之开,乾隆年间亦先有民人潜入;嘉庆元年,吴沙率众占夺。十余年大局已定,乃为设官经理。六社自被汉人侵扰以后,社衰力弱,亦若有数。会有其时,前人所谓「气运将开,非人力所能遏抑」者,殆不爽欤!
  ·台湾府舆图险要总说·
  台郡周环皆海,为江、浙、闽、粤之外界。内则万山盘结,生番阻绝;外则厅县接连,广袤一千余里,吕宋、日本直吭嗌制之。形势之雄,中原未有也。
  康熙二十二年,始入版图为台湾府。属邑附郭曰台湾,屏罗汉内、外门。南八十里当郡城左翼者,为凤山;北一百里当郡城右翼者,为诸罗(即今嘉义)。雍正元年,增彰化并淡水厅,地已极北。至五年,设澎湖厅,远处海中。噶玛兰在淡水山后,设始于嘉庆十五年。
  自昔分南、北、中三路:中路罗汉门,南控岗山、北为嘉属捍蔽。而十八重溪以内之后大埔山皆峻绝,亦有径可通大武笼,直达郡城;未可以羊肠而忽之。凤治设于埤头,宽阔爽敞,上下适中要地,可以控制全邑。旧城压于半屏、打鼓二山,城形如釜;兵家之所忌也。琅峤在南路极南,民番互错;而防守寥寥,奸宄之所便也。嘉以北为北路,去嘉城四十里之斗六门,山阨触口、水阻虎尾,最为嘉、彰二邑关键。猫雾捒、南北投二保素多跳梁;接连水沙连内山,又长鞭之马腹也。触口、集集二处扼绝沙连内外,林圮埔人烟丛聚,设守足为声援,且与南北投为犄角;策之善也。淡水厅田畴平广,南唯大甲溪最险。北一十二里为凤山崎,下险上平,可屯千军;龟仑岭则高峰环耸,入山一路备极奥折,伏戎之区也。三貂近接鸡笼,为淡、兰关捩;蚕丛鸟道,实为「一夫当关、万人莫敌」之势。草岭,山险亦如之。北关则全兰锁钥,头围则兰治辅居;由山后土地坑有小路达艋舺,可一日而至。南为南关,距苏澳五里,则兵可兼防;要害之在山者,止于此矣。
  海滨重地,以安平为最要。安平距郡城西七里,右挹鹿耳、左环鲲身,帆樯坌集,舟师防之。旗后港原亦浅狭,今则洋船竟趋;旗、鼓二山之隘正当其冲,南艇、白底艍群聚。东港歧汊入于枋寮,又当其僻;丛奸之澳也。下湖稳固足恃,鹿港商贾辐辏;陆去彰化县治二十里,抵泉州之蚶江水道九更、獭窟八更:山海要区,在在设险。北至沪尾,炮台巍峙,水师战舰之所守。鸡笼口则新增矣,洋人关税在沪尾而停泊在鸡笼;地去福州五虎门七更、去艋舺营五十里,水陆之所兼营也。转鸡笼泖鼻为噶玛兰界,险在南北异风、潮汐反■〈日卂〉。正口乌石港,门窄礁多。苏澳宽敞而少弯泊之处,从前海寇林道干、蔡牵曾来窥伺于此。要之,壮全台之门户、作内地之屏藩,综其要枢,自在澎湖一屿。若其余小港水浅风飞,无庸覼缕。要害之在海者,又止此矣。
  夫台山重迭之区,即野番盘踞之地。番性嗜杀,故设隘寮以守。而后山东去,波澜壮澜。自沙马矶东折二百余里为红头屿,再上东北为火烧屿、官爷屿、麻丹屿;火烧屿近有居民。西转,可入琅峤山背之卑南觅崇爻大山。西北行百余里,即彰化县界之外埔里社,踞全台腹地;山高土肥,奸民混入,虽厉禁不能止也。由崇爻而直加宣、泗波澜、奇莱,即接噶玛兰界。台、凤洋船值北风时,每由山后抵福州;为商船未至之境,所谓「别开生面」也。
  盛平化洽,岛屿风清;全台形势之胜,亦等之海上画图。然闲暇绸缪,圣人以为知道(?);山海筹防,不可不一日讲也。阨要备陈,则披卷了然,庶几补于治乎!
首页>> 文学论坛>> 地记>> 佚名 Yi Ming   中国 China   清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