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文學>> 小说评论>> 馬瑞芳 Ma Ruifang   中國 China   現代中國   (1942年)
解讀奇書《聊齋志異》
  本書是山東大學教授、中央電視臺百傢講壇主講人之一馬瑞芳對《聊齋志異》的通俗解讀。書中講述了《聊齋志異》作者作者蒲鬆齡的生平和命運,揭示了《聊齋志異》中一個個狐鬼故事中所包含的現實人間的道理,解析了聊齋人物的性格和命運,宣傳了真善美,揭露了假惡醜。
第1節:黃狸黑狸,得鼠者雄
  第一章 聊齋先生蒲留仙
  黃狸黑狸,得鼠者雄
  文學作品因時代變更而喪失魅力者,屢見不鮮,《聊齋志異》卻隨着時間的推移越來越受到不同國傢、不同民族、不同層次讀者的喜愛。當代拉美的兩位文學巨匠馬爾剋斯和博爾赫斯都是《聊齋志異》的忠實讀者和忠實模仿者。《聊齋志異》對世界文學影響巨大,從來沒有爭議。而我認為很值得註意的是,中國當代偉大人物,鄧小平酷愛《聊齋志異》。
  我過去也沒想到鄧小平和聊齋會有聯繫,當我發現鄧小平不僅和聊齋有聯繫,而且聊齋居然給鄧小平的著名論點提供了藉鑒,我驚訝而興奮。因為我發現了古典名著《聊齋志異》生命力的重要表現。
  "黑貓白貓,抓住老鼠就是好貓",和《聊齋志異》中的"黃狸黑狸,得鼠者雄"(白話譯文:黃貓黑貓,抓住老鼠就是好貓),如出一轍。鄧公和聊齋的關係,需要從《紅樓夢學刊》說起。
  香港回歸不久,《紅樓夢學刊》來了位慈眉善目的老太太,要求購買創刊以來全部《紅樓夢學刊》。
  《紅樓夢學刊》經常有各種各樣的人來信來訪,要求補購全部學刊。
  學刊編輯部主任孫玉明教授接待了老人。他說:現在僅僅有部分過去的學刊,要想補齊,不可能。
  老太太有些失望,繼續跟孫玉明聊,好奇地問《紅樓夢》研究和《紅樓夢學刊》的現狀。孫玉明一一回答,無意中說到,《紅樓夢學刊》現在非常睏難,有關部門"斷奶",以後要自負盈虧,刊物面臨能不能辦下去的睏境。老太太聽着這些話,若有所思。
  不久,《紅樓夢學刊》接到有關部門通知:卓琳同志請《紅樓夢學刊》的人到傢裏談一談。學刊的人如夢初醒:原來,那天那位像一般《紅樓夢》熱愛者一樣,要求購買全部《紅樓夢學刊》的普通老太太,是鄧小平夫人!
  我知道此事後,問:"玉明,我也給你打電話,要補學刊,你衹說'門兒都沒有',一點兒解釋的耐心都沒有。你怎麽有興致跟個'普通老太太'聊個沒完?"
  孫玉明調侃道:"因為老太太帶了個很漂亮的保姆啊。"
  玉明誤認為"保姆"者,其實是卓琳身邊的工作人員。
  《紅樓夢學刊》副主編張慶善教授應邀來到卓琳傢。卓琳在鄧小平的書房接待了他,問起學刊辦刊經費睏難一事。慶善如實回答。
  卓琳說:"《紅樓夢學刊》辦刊有睏難,小某該管。"
  慶善愣了,一時想不起來,這位應該管學刊、又被卓琳稱"小某"的是何方神聖?
  "衹怕小某顧不過來。"卓琳又說,"怎麽辦呢?小平同志的稿費已經全部捐給教育了,不能拿《鄧小平文選》的稿費幫你們。"
  用《鄧小平文選》的稿費給《紅樓夢學刊》辦刊,是慶善連想都不敢想的,何況小平的稿費已經捐出。慶善衹是聽着,沒法答話。
  "那就讓胖子幫《學刊》想想辦法吧。"卓琳又說。
  張慶善知道,"胖子",指鄧小平長子鄧樸方。
  讓中國殘疾人協會頭頭幫《紅樓夢學刊》籌措辦刊經費,未免有點兒尷尬。
  卓琳接着問:"學刊大概需要多少錢?"
  慶善猶豫着,沒有馬上回答。後來他親口告訴我:"當時我想,能給我五萬塊錢,就燒了高香了。"
  卓琳問:"××萬怎麽樣?"
  慶善嚇了一大跳。喜出望外,可是,有這可能嗎?
  慶善看到書房裏有個書櫥全部是紅學的書,特感親切,好奇地問:"您這兒有這麽多紅學的書,是小平同志喜歡《紅樓夢》嗎?"
  "不是他。是我喜歡《紅樓夢》。"
  "小平同志喜歡什麽書?"
  "他喜歡看寫鬼的書。"
  "《聊齋志異》?"
  卓琳回答,是的,鄧小平喜歡《聊齋志異》。他不僅在北京時經常看《聊齋志異》,到外地也帶《聊齋志異》。他讓工作人員把《聊齋志異》拆成活頁,外出時帶幾篇,閑暇時看。
  不久,卓琳打電話告訴慶善:上次說的數目,"胖子"籌措有點兒睏難,減半吧。於是,《紅樓夢學刊》收到了鄧樸方給他們募來的辦刊經費,成為純學術刊物中日子好過者。拖欠許久的稿費也都發了。
第2節:苦行僧轉世蒲留仙(1)
  鄧小平,這位一心搞改革開放,謀經濟發展的偉人能從聊齋中得到什麽啓發?自從聽說鄧小平喜歡聊齋後,我常琢磨,鄧小平為什麽喜歡聊齋?
  因為鄧公是富有想象力、創造性的人。聊齋天馬行空的想象,瑰麗的三界,符合他的審美情趣?
  因為聊齋筆下的時代巨變、商品經濟對當今社會有可資藉鑒之處?
  因為聊齋幽默諧趣的故事啓發了鄧公的哲理性思考?……
  踏破鐵鞋無覓處,得來全不費功夫。
  恰好,我在寫《馬瑞芳評點〈聊齋志異〉》,一些平時不太註意、並非名篇者須一一細讀並點評。點到《聊齋志異》手稿本捲三《驅怪》篇末,看到"異史氏曰"前八個字,我眼前一亮:
  "黃狸黑狸,得鼠者雄"!
  狸者,貓也。翻譯成白話就是:
  "黃貓黑貓,抓住老鼠就是好貓!"
  和當代偉人的著名理論"黑貓白貓,抓住老鼠就是好貓",何其相似乃爾!
  更有意思的是:鄧小平說"白貓黑貓",實是一種誤傳。其實,鄧小平原來說的就是"黃貓黑貓"。1962年,鄧小平講了這樣一番話:"生産關係究竟以什麽形式為最好,恐怕要采取這樣一種態度,就是哪種形式在哪個地方能夠比較容易比較快地恢復和發展農業生産,就采取哪種形式;群衆願意采取哪種形式,就應該采取哪種形式,不合法的使它合法起來……黃貓、黑貓,衹要抓住老鼠就是好貓。"①
  把鄧小平這段話恢復成文言,就是:"黃狸黑狸,得鼠者雄",和聊齋的原話,一字不差!
  蒲鬆齡原來擬的篇名是《秀纔驅怪》,後來將"秀纔"二字輕輕勾掉,但"秀纔"仍清晰可見。這個七百多字的故事,寫一位"巨公"知道徐秀纔有對付妖怪的辦法,將他請到傢裏,但是不告訴他緣由,衹將徐安排在花園裏。半夜時妖怪來了,徐某將被子蒙到妖怪的頭上大叫,妖怪嚇跑了,不再出現。巨公"吃了泰山不謝土",設好了局,令人上鈎,別人驅怪,他坐享其成。但不管怎麽說,誰驅走了怪,功勞就該是誰的。所以蒲鬆齡在"異史氏曰"用"黃狸黑狸,得鼠者雄"說明小說的寓意。
  蒲鬆齡當年在窮睏的情況下寫聊齋,曾擔心沒知音,沒人讀懂《聊齋志異》。曾感嘆:"知我者,其在青林黑塞間乎?"
  當年窮秀纔苦求知音,現在他的知音遍及各角落,包括中南海。
  鄧公點鐵成金,將志怪故事的哲理,用到發展經濟、不拘一格降人才上。我的《鄧公和聊齋》文章發表後,引起廣泛關註,有一天中宣部原副部長翟泰豐打電話告訴我:他聽小平同志講過,劉伯承講"黃貓黑貓,抓住老鼠就是好貓"比他早。
  對古典名著,一萬個人有一萬個人的讀法,一萬個人有一萬個人的欣賞角度,一萬個人有一萬種接受方式。延安文藝座談會前夕,毛澤東主席約見文藝界何其芳、陳荒煤等時曾談道:聊齋可以做清朝的歷史來讀,鬼故事《席方平》其實寫的就是官官相護、殘害人民。這是一位從事政治變革和社會革命的偉人對聊齋的部分解讀。而鄧小平這位改革開放的總設計師,他讀聊齋的結果是在一定程度上催生了著名的、影響到中國社會發展的"黃貓黑貓抓住老鼠就是好貓"論斷。實在太神奇了。
  苦行僧轉世蒲留仙
  《聊齋志異》是部神奇的小說,而《聊齋志異》作者本身的出生就帶有幾分神奇的色彩。
  明代崇禎十三年(1640年)農歷四月十六日夜間,山東淄川蒲傢莊的商人蒲槃做了個奇怪的夢,他看到一個身披袈裟、瘦骨嶙峋、病病歪歪的和尚,走進了他妻子的內室,和尚裸露的胸前貼着塊銅錢大的膏藥。蒲槃從夢中驚醒,聽到嬰兒的哭聲。原來,他第三個兒子出生了,"抱兒洗榻上,月斜過南廂",在明亮的月光照耀下,蒲槃驚訝地看到,新生兒胸前有塊銅錢大的青痣,跟他夢中所見病和尚胸前的膏藥大小、位置完全符合。
  說自己是苦行僧轉世,是蒲鬆齡在《聊齋自志》杜撰的故事。
  中國古代作傢喜歡把自己的出生蒙上神奇色彩。李白是母親夢太白金星入懷而生,取名"白",字"太白"。陸遊是母親夢到秦觀(少遊)後出生的,取名"遊",字"務觀"。而蒲鬆齡是父親夢到苦行僧入室出生的。
首頁>> 文學>> 小说评论>> 馬瑞芳 Ma Ruifang   中國 China   現代中國   (1942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