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文學>> 小说评论>> 楊鴻儒 Yang Hongru   中國 China   現代中國  
細述金瓶梅
  《金瓶梅》一書,真是一部名副其實的"奇書"。一方面,作者直面人生,洞達世情,暴露社會的腐敗,透析人性的善惡,其深其細其廣,在中國古代文學史上罕有其匹。另一方面,作者在涉筆飲食男女之時,特多穢詞.驚世駭俗,這就被人目之為"古今天下第一淫書",長期列名於禁書的黑名單上。種種的淺薄與僵化,使這樣一部傑作,始終被雲鎖霧繞。因此,當前《金瓶梅》研究的一個重要任務,就是要讓廣大的群衆去檢驗它、理解它、批判它、接受它。楊老先生有感於此,不辭辛苦,撰此《細述(金瓶梅)》,以深入淺出之筆,去"撥開迷霧,照射陽光",引導廣大青年去正確閱讀這部名著,正確認識它的價值,藉用明人《金瓶梅序》中的一詞,這就叫做有"菩薩心者也"。
序 言
  黃 霖
  楊鴻儒老先生是一位博學前輩,視域極廣,著述良多,今又以八十高齡的不老之筆,撰成《細述〈金瓶梅〉》一書,不恥問序於我這個後生小子,真使我有點誠惶誠恐,一時不知何處下筆。躊躇再三,衹能據先生奉寄的《前言》、《目錄》及第一章《〈金瓶梅〉是一部什麽樣的書》,略書一二,勉強復命。
  《金瓶梅》一書,真是一部名副其實的“奇書”。一方面,作者直面人生,洞達世情,暴露社會的腐敗,透析人性的善惡,其深其細其廣,在中國古代文學史上罕有其匹。在藝術上的創造,也使一部中國小說史走上了一個新的臺階。另一方面,作者在涉筆飲食男女之時,特多穢詞,驚世駭俗,這就被人目之為“古今天下第一淫書”,長期列名於禁書的黑名單上。時至今日,儘管歷經明、清、近代、現代諸多哲人的辨析呼號,但還是有不少“正人君子”帶着黃色的眼鏡將它另眼相看。或許他在私底下衹是盯着黃處看,可是在臺面上卻就是盯着黃處批。種種的淺薄與僵化,使這樣一部傑作,始終被雲鎖霧繞。因此,當前《金瓶梅》研究的一個重要任務,就是要讓廣大的群衆去檢驗它、理解它、批判它、接受它。楊老先生有感於此,不辭辛苦,撰此《細述〈金瓶梅〉》,以深入淺出之筆,去“撥開迷霧,照射陽光”,引導廣大青年去正確閱讀這部名著,正確認識它的價值,這真是功德無量,藉用明人《金瓶梅序》中的一詞,這就叫做有“菩薩心者也”。
  展開目錄,全書十章,從版本、作者等“外學”,到文本中的人物、內容、思想、藝術,以及詩詞韻麯、社會風俗、難解之謎,再到20世紀的傳播、研究等學術動態,面面俱到,對《金瓶梅》這部百科全書式的作品,做了全景式的掃描。我相信,隨着作者的細心引導,讀者一定能對《金瓶梅》有一個全面的瞭解,在這裏能學到知識,得到啓迪,能更深入地認識中國的腐敗社會是什麽樣的?以及為什麽會腐敗?腐敗的社會又為什麽遲遲不會僵死?蕓蕓衆生,在這樣的社會中,怎樣去把握自己的命運?同時,《金瓶梅》作為一部小說,它在寫人、敘事、造景、用語,在空間建構、時間梳理、修辭技巧等等方面也出手不凡,我們隨着作者的細述,自然會在這裏更切實地體味到小說的藝術奧秘。當然,對於小說中涉及的諸如性描寫等有爭議的問題,相信《細述〈金瓶梅〉》也會做出一個比較恰當的分析,拭去塵垢,剔除糟粕,讓中國古代文學寶庫中的這顆明珠閃出應有的光彩來。總之,我相信,寶刀不老的楊先生,一定會滿足我們的願望,為《金》學的普及,譜寫出精彩的篇章。是權為序。
  2006年12月12日
一 關於《金瓶梅》創作之傳說(1)
  中國文學名著《金瓶梅》,四百多年來魅力不減,世界為之矚目,迷倒了無數飲食男女,可書中的男男女女,奢侈荒淫,日以繼夜,夜以繼日,難填情天欲海。“白日消磨腸斷句,世間衹有情難訴!”這是明代湯顯祖《牡丹亭》之名句,但我們可以增補兩句:“情真情假自可分,人善人惡難評論。”
  2003年7月12日下午在國傢圖書館舉行的北京萬隆古籍拍賣會上,拍品四百餘件,全場成交77件,成交金額135萬元,其中最為搶眼的拍品是——明代崇禎刻本《金瓶梅》,它是明代萬歷丁巳年(公元1617年)刻本《金瓶梅詞話》的標準插圖本,有插圖200幅。原題“明?蘭陵笑笑生撰”。此書早在清初就被查禁,不見諸傢著錄,為海內外孤本(摘自《中國剪報》之《讀書時報》)。
  《美國大百科全書》的專條就曾指出《金瓶梅》是“中國第一部偉大的現實主義小說……對中國16世紀社會生活和風俗作了生動而逼真的描繪”(見蔡國梁著《金瓶梅社會風俗》天津百花文藝出版社2002年版)。一幅明代中葉的社會風俗圖,一部形象的嘉靖、萬歷時代的社會生活史,這就是《金瓶梅》的價值。
  從文學、小說、藝術、歷史的角度而論,《金瓶梅》都稱得上是一部大書,是一部文學名著。因為它的內容,不惟涵蓋廣,而且藴藏深。雖前人已將之與《三國演義》、《水滸傳》及《西遊記》並列為明代四大奇書,但《金瓶梅》應該說是中國第一部古代封建社會百科全書式的開放型小說,打破了在它之前小說結構單純發展的格局。它同《三國演義》、《水滸傳》、《西遊記》等以帝王將相、英雄好漢、神魔鬼怪為主角和題材的小說相比,它和今天的讀者無疑更為接近,具有明顯的時代色彩。同時,它又是我國第一部以市井人物、反面人物為主角的長篇小說。
  《金瓶梅》是一部現實主義古典長篇名著,小說對明代中晚期的社會現實生活和風俗民情進行了全面、真實、生動的描繪,堪稱明代社會風俗的壯麗畫捲。
  關於《金瓶梅》創作之傳說
  《金瓶梅》即《金瓶梅詞話》,據欣欣子所載序文說,作者是蘭陵笑笑生,但其真實姓名卻不瞭解。古蘭陵是今山東嶧縣(棗莊市境內)的舊稱。作品中又多用山東方言,因此作者可能是山東人。根據瀋德符在《萬歷野獲編》中說是出於嘉靖間大手筆、大名士之手,前人因疑為王世貞(公元1526—1590年,明文學家,號鳳洲,弇州人,嘉靖進士,官至南京刑部尚書)。但不可信。全書一百回,藉《水滸傳》西門慶、潘金蓮故事為綫索,描寫商人西門慶勾結官府,剝削窮人,蹂躪婦女,荒淫無恥,由發跡到滅亡的歷史。書中暴露了明代社會的黑暗面貌和官商惡霸的殘暴荒淫,而作者又缺乏進步的社會思想,不能對此黃色描寫做出深刻批判,並且宣揚了封建迷信、因果報應之說。
  到底《金瓶梅》是如何創作的,因傳說較多,綜合諸種材料,略述如下。
  中國明代中葉的一位清官王忬,偶然得到一幅名畫——《清明上河圖》,作者是宋代的張擇端,這不僅是一幅藝術珍品,而且也是一件重要的歷史文獻,因為它畫的是當時開封府繁華的景象。開封府為北宋的首都,公元1127年被金人所毀。這幅名畫使當時極具權勢的姦臣嚴嵩(公元1480—1567年,江西分宜人,嘉靖二十一年任武英殿大學士,入閣專政二十年,官至太子太師)極為垂涎,他費盡心機企圖將這件藝術珍品攫為己有,但謙恭善良的王忬不肯割愛,不願巴結權貴,堅持許久不願交出,嚴嵩便利用手中大權壓迫王忬交出此畫,否則人頭落地,全家性命難保。
  此後,嚴嵩在一次宴席上嚮嘉賓——當時著名的政治傢、文學家唐順之顯示其《清明上河圖》。誰知唐順之並不感興趣,嚴嵩感到很奇怪,便藉故追問“為什麽”?唐便告訴嚴嵩這是一幅贋品,嚴嵩大為震驚與惱怒。其實,中國古代名畫贋品是比較多的,作為高層大人物的嚴嵩遇到一件復製品並不是什麽了不起的大事。但是,這個陰險狡詐的權臣卻懷恨在心,處心積慮地伺機對王忬進行報復。他肯定王忬還保留着原畫,而以一件復製品敷衍他。事有湊巧,不久(公元1550年)蒙古人首領俺答衝破直隸邊境及防綫,而這段防綫恰恰又是在薊遼總督王忬負責的防區之內。嚴嵩就乘機嚮朝廷誣奏王忬戍邊失力,上奏本殺死。從此王、嚴兩傢結下了冤仇,不過這僅僅是兩傢世仇的開端。
首頁>> 文學>> 小说评论>> 楊鴻儒 Yang Hongru   中國 China   現代中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