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出獄
捲首語:從囚犯到大學助教,初中畢業的李成,一頓飯的功夫就完成了這個轉變。權力真是個好東西啊。三年牢獄生活都沒有改變這個陝北山溝溝裏出來的淳樸孩子,可就這吃頓飯的功夫,他的人生觀已截然不同……
周曉蘭突然大哭起來,窗外是大雨傾盆。夜打芭蕉,李成就這樣在電閃雷鳴中抱了周曉蘭一夜。
三年後。
東州火車站。
日頭正毒,從閩南開來的緑皮車緩緩停靠在灰『色』站臺,看起來像條長長的『毛』『毛』蟲。雖然不是五一,也不是春節這樣的節假日,卻反常的擁擠。
緑皮火車已經越來越少了,速度也越來越慢,因為要給新上綫的高速列車讓道。但是坐的人反而越來越多,畢竟論票價,這種沒有空調的車最便宜。隨着crh專列越來越多,緑皮車顯得越發擁擠,老百姓怨聲載道,甚至有人把crh調侃地稱為恥辱號。
好一會功夫,乘客漸漸散光了。一個年輕人最後纔從火車上下來,悠哉悠哉的樣子。穿花格子襯衣加厚棉褲子,衣服雖有些褪『色』,卻幹淨整潔,這大熱天的,頭上竟然一絲汗跡也沒。衣領扣的整齊,文質彬彬的,看起來就像是農村來的大學生。
在太陽的照耀下,年輕人的頭皮幽幽地閃着青光,那是種常年理光頭纔會有的顔『色』。站臺上的小偷地痞們眼毒的很,一看就知道這人剛從號子裏出來,招惹不得。
這人叫李成,至於身上穿的不合時節的衣服,是入獄前的。總不能披個囚服回傢吧,再說想穿囚服出獄,還得問獄警同不同意呢。
李成本是個農民,祖父是個秀纔,從小也念得四書五經。但後來父親得胃癌死了,便輟了學,到東州做個民工,就在工地上幹些翻砂漿貼瓷磚之類的活。因一次捨不得買礦泉水,在銷金湖摘荷葉舀水喝,跟保安衝突起來,被弄進派出所,本來也不算什麽大事,可他流年不利,在拘留室裏跟人打架,把一個混混錯手殺死了,被判過失殺人5年。
古人說的好,禍兮福所依,幸運的是在監獄裏被一個怪老頭看上,說李成資質好,傳了他針灸和一門黃庭養氣功。怪老頭是世傳的中醫針灸大傢,犯人們包括獄警都敬稱他為林醫生,不知得罪了什麽人被弄進來。
林醫生說這門傢傳功夫是為了針灸而練,針灸可不是拿根針紮紮就能治病的,沒有內傢功夫,紮的再好也是白搭。這門功夫,專門開發人體潛能,錘煉經脈內氣。因為針灸講究手穩勁準,這門功夫,強調的是心意身三合。李成煉到後來,發覺自己五感越發靈敏,眼手身協調『性』極強,竟到了不可思議的地步。監獄裏打架是傢常便飯,一次一個叫劉揚的散打冠軍也打不過他,而李成可是從沒練過武術的,這令李成隱隱覺得這門功夫不是那麽簡單,也因此愛上了武術,和劉揚成了好朋友。
在號子裏,殺人犯算得上是地位高的,李成又跟林醫生學了針灸,裏面缺醫少『藥』,一衆犯人都不願意得罪兩人。因此雖沒有自由,李成的日子過的也算是滋潤。
林醫生是有大本事的人,名聲在外,獄長經常請他到外頭出診,作為徒弟的李成也跟着見識了不少病例,到得後來李成真氣大成,經驗也足夠了,林醫生不太樂意動,便基本由李成代勞了。
李成判的是五年刑期,在監獄的表現也算不得優秀,更沒錢來打點關係。至於他減刑兩年的原因,還是出來時獄長告訴他,他纔知道。
有一次出診,李成曾治好了一個老頭的偏癱。當時李成施了兩次針,效果很好,老頭開心的很。封了個紅包給李成,李成推托說號子裏要錢沒用,沒有收下。
現在回想起來,估計是那老頭不願欠他的人情了。李成衹知道老頭姓田,其它的獄長不願多說,便也沒問。
『摸』了『摸』口袋,身上衹有500塊錢了,李成搖頭苦笑。田老頭是一番好心,可李成也不急着出獄,號子裏衹要做工勤快,飯就管飽。再說李成還想跟林醫生繼續學習針灸呢。
可監獄不是旅館,要你進來你必須進來,要你走你一天也不能多呆。
鐵鍋裏蒸汽騰騰,濃白的湯水翻滾,好像經年沒有換過。通風不好的面館裏氤氳着煤氣味道,食客們越發的憋悶,每個人都急急的吃,急急的走,一如東州的節奏。
桌子油渣渣的,凳子油渣渣的,李成青亮的頭皮也油渣渣的。下火車到現在,他轉了六個工地,沒一個工頭肯收他。包工頭們一見他的光頭就直搖頭,推口說人夠了。李成也能理解,工地上是非本就多,非親非故的誰願意雇有前科的人。
小碗拉麵四塊錢,李成抹了抹嘴,意猶未盡。他捨不得吃6塊的大碗,這點錢要省着花。
從面館出來,已是天黑了,好在東州的橋洞他當年睡過不少,熟門熟路的能省下一大筆住宿費,500塊錢還能頂些日子。
丁橋,四年前,李成在東州的第一夜,就是這裏。橋洞還和四年前一樣,不同的是河水腥臭了許多。稍作收拾,李成開始了針灸練習,拿了把針往自個腦袋上紮得不亦樂乎。
行行都有道,要針人,先針己,這是針灸師傅的職業道德所在。拿自己做實驗,一是更能練手法,因為針自己要難些;二是施針在自己身上,更能體會針的勁道,強弱,深淺,以此提高技術。剛開始的時候李成紮的是手三陽足三陽,到後來這門黃庭養氣功越發深厚,手足經脈全通,便開始紮頭部,頭部乃是渾身百脈彙聚之所,兇險無比,歷來是針傢大忌。李成小周天老早通了,因此無妨,衹是拓展一些絡脈。
不一會李成頭上已經密麻麻『插』了一排針了。真氣上行,逆衝經脈,如此大約半個時刻,李成覺得有點纍了,睜開眼來,衹覺得夜晚明亮了許多,這是真氣刺激鬆果體的功效,李成到也不以為意,練習結束正打算起針的時候,李成聽的橋頂一陣尖利的剎車聲音。
“車禍?”李成打算翻上去瞧瞧,頭剛擡起來看見一個女的跌撞在欄桿上,看樣子在被人推打。那女人一邊哭一邊駡,卻被人煽了一耳光,推搡中女人的項鏈掉下橋來,李成眼尖,一手抄住。
“媽的臭婊子,給你臉不要臉!老子花了十幾萬買花籃,你當你鑲了金邊啊……”噼裏啪啦又是一頓耳光聲傳來。
“王總,別打我了,錢我還給你好嘛……”女人嗚咽道。
“嗨!”李成實在是聽不下去,吼了一嗓子:“上面的哥們,打女人可不地道啊!”
“少你媽管閑事,個臭要飯的!”中年男人大着舌頭駡駡咧咧,明顯是喝高了。不過很快他的表情變成目瞪口呆。
這裏已經是郊區了,人煙稀少,路燈昏黃,中年男人看見橋邊翻上來一個青皮,這沒什麽奇怪的,可那光頭上居然『插』了十多根針。
李成開始拔針,拔了沒幾根,半邊臉的肌肉突然鬆弛下來,就像中風一樣。李成笑了笑,可衹有半邊臉的笑容把兩人嚇的夠嗆。
女子口中的王總以為撞鬼了,一激靈酒也醒了,跌跌撞撞的衝上車,留下一地尾氣。
女人『揉』『揉』腫起的臉,剛回過神來,就看見李成在起針,長長的針從頭皮裏鑽出來,在昏暗的燈光下幽幽發亮,女人衹覺得脊背發涼,扭頭就跑。
李成大叫:“嗨!你的項鏈……”
李成揮了揮手中的項鏈,女人卻越來越遠,晚風中高跟鞋踢踢踏踏,僅餘了些香水味道,李成悵然若失。
趙若安是東州市第一人民醫院的大內科主任,曾經是。
作為醫生而言,衹有55歲的趙若安雖不算年輕,卻也遠未到退休年齡。突然內退,跑出來開診所是意料外事,院裏衆多同仁卻認為是情理之中。早先競聘院長那會,他和外科主任錢德明是熱門人選,兩人間的鬥爭也趨嚮白熱化。後來錢德明勝出,衛生局黨委給出的理由是錢德明學術水平在趙若安之上,國際上發表了若幹篇sci論文,而且啓用年富力強的錢德明顯然更迎合黨政幹部年輕化的『潮』流等等。
總之趙若安沒競上院長。雖然他的職位還是大內科主任,錢德明見了他也一如既往的叫趙老師,人前人後均是如此。可趙若安總覺得錢德明的聲音表情透着一股子假勁,就像王熙鳳的熱情一樣。
趙若安很是鬱悶,熬了這許多年,眼見着能成婆婆了,卻碰上了人事制度改革。這光景,光靠資格老已經不管用了,幹部講究年輕化,學歷講究博士化,要跟國際接軌嘛。可憐的趙若安連英語都沒學過,那時候大學生學的都是俄語,他們這代人就像蘇聯一樣,前面加了個“前”字,都他媽成過去式了,還接個球的軌。
“真是時也運也命也”,崇拜曾國藩的他內心以此自我安慰,然而成王敗寇的慣『性』思維已然成了他的心理陰影,心下鬱鬱的他告病內退。錢德明假模假式的輓留了一番便在申請上簽了字。
沒過多久趙若安就開了個診所,儘管醫術不怎麽樣,開了幾十年太平方的他在東州還是具備相當的群衆基礎,況且到診所看病比去醫院要便宜的多,於是一些老病號都跟了過來,生意熱鬧非凡。
開診所的起因是太閑了坐不住,開了之後卻又發現太纍了受不了。在醫院的時候什麽瑣碎事情都有護士打理,在診所一切都必須親力親為,這讓趙若安很不適應。於是他尋思着招一個幫工,打電話跟老婆商量了下,老婆大人的指示簡潔明了:衹準招男的。趙若安放下電話苦笑。
李成戴了頂帽子,像個傷風病人一樣坐在趙若安對面。這是他花20元巨款在跳蚤市場買的,號稱是正宗的高爾夫球帽,李成並不懂這些,這衹是他找的能最大限度地遮住一頭青皮的帽子。
“天太熱,就剃了光頭。”李成訕訕笑道,他註意到了趙若安的眼神。
“以前幹什麽的?”
“老闆,我以前是工地上幹活的。”
“叫趙老師,不要叫老闆。怎麽不幹了哪?”趙若安低頭前傾,視綫越過老花鏡片的上方盯着李成,他一直覺得這樣更能給人以壓迫感。
“幹活砸了腿,好了以後使不上力,幹不來力氣活了。”李成隨口撒了個謊,神情泰然自若。
“喔!認字算數行嘛?”
李成楞了一下,老頭還真把他當農民工看了,儘管他本來就是,可還是有點被輕視的感覺。“老闆,哦不,趙老師!我學過針灸。”
“針灸?!是不是還會拔火罐啊?”趙若安哈哈大笑,“學針灸應該去英國發展嘛,西方人信這個啊。不過這裏行不通。”他認為這個年輕人頂多也就是在鄉下跟人學了點推拿火罐的土辦法,沒放在心上,擺了擺手,止住想說話的李成,“具體工作就是收拾打掃,幫人拿『藥』,收錢找零。還有出診的時候幫我拎拎東西……”
“一個月1000,不管住,午飯晚飯和我一塊吃,我老婆每天會帶飯過來。怎麽樣?”
“好。”李成癟了癟嘴應了聲,牢飯沒得吃了。此時此刻,趙若安纔是他的衣食父母。
捲首語:從囚犯到大學助教,初中畢業的李成,一頓飯的功夫就完成了這個轉變。權力真是個好東西啊。三年牢獄生活都沒有改變這個陝北山溝溝裏出來的淳樸孩子,可就這吃頓飯的功夫,他的人生觀已截然不同……
周曉蘭突然大哭起來,窗外是大雨傾盆。夜打芭蕉,李成就這樣在電閃雷鳴中抱了周曉蘭一夜。
三年後。
東州火車站。
日頭正毒,從閩南開來的緑皮車緩緩停靠在灰『色』站臺,看起來像條長長的『毛』『毛』蟲。雖然不是五一,也不是春節這樣的節假日,卻反常的擁擠。
緑皮火車已經越來越少了,速度也越來越慢,因為要給新上綫的高速列車讓道。但是坐的人反而越來越多,畢竟論票價,這種沒有空調的車最便宜。隨着crh專列越來越多,緑皮車顯得越發擁擠,老百姓怨聲載道,甚至有人把crh調侃地稱為恥辱號。
好一會功夫,乘客漸漸散光了。一個年輕人最後纔從火車上下來,悠哉悠哉的樣子。穿花格子襯衣加厚棉褲子,衣服雖有些褪『色』,卻幹淨整潔,這大熱天的,頭上竟然一絲汗跡也沒。衣領扣的整齊,文質彬彬的,看起來就像是農村來的大學生。
在太陽的照耀下,年輕人的頭皮幽幽地閃着青光,那是種常年理光頭纔會有的顔『色』。站臺上的小偷地痞們眼毒的很,一看就知道這人剛從號子裏出來,招惹不得。
這人叫李成,至於身上穿的不合時節的衣服,是入獄前的。總不能披個囚服回傢吧,再說想穿囚服出獄,還得問獄警同不同意呢。
李成本是個農民,祖父是個秀纔,從小也念得四書五經。但後來父親得胃癌死了,便輟了學,到東州做個民工,就在工地上幹些翻砂漿貼瓷磚之類的活。因一次捨不得買礦泉水,在銷金湖摘荷葉舀水喝,跟保安衝突起來,被弄進派出所,本來也不算什麽大事,可他流年不利,在拘留室裏跟人打架,把一個混混錯手殺死了,被判過失殺人5年。
古人說的好,禍兮福所依,幸運的是在監獄裏被一個怪老頭看上,說李成資質好,傳了他針灸和一門黃庭養氣功。怪老頭是世傳的中醫針灸大傢,犯人們包括獄警都敬稱他為林醫生,不知得罪了什麽人被弄進來。
林醫生說這門傢傳功夫是為了針灸而練,針灸可不是拿根針紮紮就能治病的,沒有內傢功夫,紮的再好也是白搭。這門功夫,專門開發人體潛能,錘煉經脈內氣。因為針灸講究手穩勁準,這門功夫,強調的是心意身三合。李成煉到後來,發覺自己五感越發靈敏,眼手身協調『性』極強,竟到了不可思議的地步。監獄裏打架是傢常便飯,一次一個叫劉揚的散打冠軍也打不過他,而李成可是從沒練過武術的,這令李成隱隱覺得這門功夫不是那麽簡單,也因此愛上了武術,和劉揚成了好朋友。
在號子裏,殺人犯算得上是地位高的,李成又跟林醫生學了針灸,裏面缺醫少『藥』,一衆犯人都不願意得罪兩人。因此雖沒有自由,李成的日子過的也算是滋潤。
林醫生是有大本事的人,名聲在外,獄長經常請他到外頭出診,作為徒弟的李成也跟着見識了不少病例,到得後來李成真氣大成,經驗也足夠了,林醫生不太樂意動,便基本由李成代勞了。
李成判的是五年刑期,在監獄的表現也算不得優秀,更沒錢來打點關係。至於他減刑兩年的原因,還是出來時獄長告訴他,他纔知道。
有一次出診,李成曾治好了一個老頭的偏癱。當時李成施了兩次針,效果很好,老頭開心的很。封了個紅包給李成,李成推托說號子裏要錢沒用,沒有收下。
現在回想起來,估計是那老頭不願欠他的人情了。李成衹知道老頭姓田,其它的獄長不願多說,便也沒問。
『摸』了『摸』口袋,身上衹有500塊錢了,李成搖頭苦笑。田老頭是一番好心,可李成也不急着出獄,號子裏衹要做工勤快,飯就管飽。再說李成還想跟林醫生繼續學習針灸呢。
可監獄不是旅館,要你進來你必須進來,要你走你一天也不能多呆。
鐵鍋裏蒸汽騰騰,濃白的湯水翻滾,好像經年沒有換過。通風不好的面館裏氤氳着煤氣味道,食客們越發的憋悶,每個人都急急的吃,急急的走,一如東州的節奏。
桌子油渣渣的,凳子油渣渣的,李成青亮的頭皮也油渣渣的。下火車到現在,他轉了六個工地,沒一個工頭肯收他。包工頭們一見他的光頭就直搖頭,推口說人夠了。李成也能理解,工地上是非本就多,非親非故的誰願意雇有前科的人。
小碗拉麵四塊錢,李成抹了抹嘴,意猶未盡。他捨不得吃6塊的大碗,這點錢要省着花。
從面館出來,已是天黑了,好在東州的橋洞他當年睡過不少,熟門熟路的能省下一大筆住宿費,500塊錢還能頂些日子。
丁橋,四年前,李成在東州的第一夜,就是這裏。橋洞還和四年前一樣,不同的是河水腥臭了許多。稍作收拾,李成開始了針灸練習,拿了把針往自個腦袋上紮得不亦樂乎。
行行都有道,要針人,先針己,這是針灸師傅的職業道德所在。拿自己做實驗,一是更能練手法,因為針自己要難些;二是施針在自己身上,更能體會針的勁道,強弱,深淺,以此提高技術。剛開始的時候李成紮的是手三陽足三陽,到後來這門黃庭養氣功越發深厚,手足經脈全通,便開始紮頭部,頭部乃是渾身百脈彙聚之所,兇險無比,歷來是針傢大忌。李成小周天老早通了,因此無妨,衹是拓展一些絡脈。
不一會李成頭上已經密麻麻『插』了一排針了。真氣上行,逆衝經脈,如此大約半個時刻,李成覺得有點纍了,睜開眼來,衹覺得夜晚明亮了許多,這是真氣刺激鬆果體的功效,李成到也不以為意,練習結束正打算起針的時候,李成聽的橋頂一陣尖利的剎車聲音。
“車禍?”李成打算翻上去瞧瞧,頭剛擡起來看見一個女的跌撞在欄桿上,看樣子在被人推打。那女人一邊哭一邊駡,卻被人煽了一耳光,推搡中女人的項鏈掉下橋來,李成眼尖,一手抄住。
“媽的臭婊子,給你臉不要臉!老子花了十幾萬買花籃,你當你鑲了金邊啊……”噼裏啪啦又是一頓耳光聲傳來。
“王總,別打我了,錢我還給你好嘛……”女人嗚咽道。
“嗨!”李成實在是聽不下去,吼了一嗓子:“上面的哥們,打女人可不地道啊!”
“少你媽管閑事,個臭要飯的!”中年男人大着舌頭駡駡咧咧,明顯是喝高了。不過很快他的表情變成目瞪口呆。
這裏已經是郊區了,人煙稀少,路燈昏黃,中年男人看見橋邊翻上來一個青皮,這沒什麽奇怪的,可那光頭上居然『插』了十多根針。
李成開始拔針,拔了沒幾根,半邊臉的肌肉突然鬆弛下來,就像中風一樣。李成笑了笑,可衹有半邊臉的笑容把兩人嚇的夠嗆。
女子口中的王總以為撞鬼了,一激靈酒也醒了,跌跌撞撞的衝上車,留下一地尾氣。
女人『揉』『揉』腫起的臉,剛回過神來,就看見李成在起針,長長的針從頭皮裏鑽出來,在昏暗的燈光下幽幽發亮,女人衹覺得脊背發涼,扭頭就跑。
李成大叫:“嗨!你的項鏈……”
李成揮了揮手中的項鏈,女人卻越來越遠,晚風中高跟鞋踢踢踏踏,僅餘了些香水味道,李成悵然若失。
趙若安是東州市第一人民醫院的大內科主任,曾經是。
作為醫生而言,衹有55歲的趙若安雖不算年輕,卻也遠未到退休年齡。突然內退,跑出來開診所是意料外事,院裏衆多同仁卻認為是情理之中。早先競聘院長那會,他和外科主任錢德明是熱門人選,兩人間的鬥爭也趨嚮白熱化。後來錢德明勝出,衛生局黨委給出的理由是錢德明學術水平在趙若安之上,國際上發表了若幹篇sci論文,而且啓用年富力強的錢德明顯然更迎合黨政幹部年輕化的『潮』流等等。
總之趙若安沒競上院長。雖然他的職位還是大內科主任,錢德明見了他也一如既往的叫趙老師,人前人後均是如此。可趙若安總覺得錢德明的聲音表情透着一股子假勁,就像王熙鳳的熱情一樣。
趙若安很是鬱悶,熬了這許多年,眼見着能成婆婆了,卻碰上了人事制度改革。這光景,光靠資格老已經不管用了,幹部講究年輕化,學歷講究博士化,要跟國際接軌嘛。可憐的趙若安連英語都沒學過,那時候大學生學的都是俄語,他們這代人就像蘇聯一樣,前面加了個“前”字,都他媽成過去式了,還接個球的軌。
“真是時也運也命也”,崇拜曾國藩的他內心以此自我安慰,然而成王敗寇的慣『性』思維已然成了他的心理陰影,心下鬱鬱的他告病內退。錢德明假模假式的輓留了一番便在申請上簽了字。
沒過多久趙若安就開了個診所,儘管醫術不怎麽樣,開了幾十年太平方的他在東州還是具備相當的群衆基礎,況且到診所看病比去醫院要便宜的多,於是一些老病號都跟了過來,生意熱鬧非凡。
開診所的起因是太閑了坐不住,開了之後卻又發現太纍了受不了。在醫院的時候什麽瑣碎事情都有護士打理,在診所一切都必須親力親為,這讓趙若安很不適應。於是他尋思着招一個幫工,打電話跟老婆商量了下,老婆大人的指示簡潔明了:衹準招男的。趙若安放下電話苦笑。
李成戴了頂帽子,像個傷風病人一樣坐在趙若安對面。這是他花20元巨款在跳蚤市場買的,號稱是正宗的高爾夫球帽,李成並不懂這些,這衹是他找的能最大限度地遮住一頭青皮的帽子。
“天太熱,就剃了光頭。”李成訕訕笑道,他註意到了趙若安的眼神。
“以前幹什麽的?”
“老闆,我以前是工地上幹活的。”
“叫趙老師,不要叫老闆。怎麽不幹了哪?”趙若安低頭前傾,視綫越過老花鏡片的上方盯着李成,他一直覺得這樣更能給人以壓迫感。
“幹活砸了腿,好了以後使不上力,幹不來力氣活了。”李成隨口撒了個謊,神情泰然自若。
“喔!認字算數行嘛?”
李成楞了一下,老頭還真把他當農民工看了,儘管他本來就是,可還是有點被輕視的感覺。“老闆,哦不,趙老師!我學過針灸。”
“針灸?!是不是還會拔火罐啊?”趙若安哈哈大笑,“學針灸應該去英國發展嘛,西方人信這個啊。不過這裏行不通。”他認為這個年輕人頂多也就是在鄉下跟人學了點推拿火罐的土辦法,沒放在心上,擺了擺手,止住想說話的李成,“具體工作就是收拾打掃,幫人拿『藥』,收錢找零。還有出診的時候幫我拎拎東西……”
“一個月1000,不管住,午飯晚飯和我一塊吃,我老婆每天會帶飯過來。怎麽樣?”
“好。”李成癟了癟嘴應了聲,牢飯沒得吃了。此時此刻,趙若安纔是他的衣食父母。
第二章我學過針灸
每個城市都有城中村,村容特點就是髒、『亂』、差,人口特徵就是小偷、『性』工作者,還有流竄作案的逃犯。這些對李成來說都無所謂,雖然他也不喜歡這裏,可這裏房租便宜。
在連續被偷了兩輛自行車以後,李成就幹脆走路上下班了,他的作息時間和三陪女鄰居們剛好相反:他下班回傢的時候,女人們花枝招展地去上班。
李成一腳淺一腳深地跋涉着,雨後的巷子就像長徵的沼澤地。路燈全被打爆了,幸好路邊很多房子亮着燈,幾個女人在門口刷牙,顯然是剛起床,紛紛跟李成打招呼。李成也一一回應着,俗一點的叫小惠小芳,雅一點的叫小雨小莫之類,不過都一樣,反正都是賣。李成覺得自己也和她們一樣,衹不過他是賣力氣,她們是賣身體,這兩者實在沒有什麽高下之分。李成也不覺得她們有什麽丟人的,基於這個心態,李成在和她們接觸的時候顯得比較平和自然,因此頗招人待見。
周曉蘭也是“她們”中的一員,卻顯得異類:她穿的相當保守,再熱的天都穿長袖,再加上淺妝和沒染過的黑發,一身的氣質簡直比良傢『婦』女還良傢『婦』女。周曉蘭無論在相貌身材或是氣質上,都是這群三陪女中的上上之選,過於出衆的後果就是被群衆脫離。被三陪女們有意無意孤立的周曉蘭,顯得落落寡歡。
李成是在城中村尋找電綫桿子上的招租廣告的時候碰上周曉蘭的,兩人在丁橋有過一面之緣,周曉蘭本沒有認出李成來,是李成把項鏈還給她纔想起來這麽回事。再次相遇,周曉蘭多少覺得這是緣分,也深感李成為人實誠,熱心地把李成介紹給房東,正式成為了鄰居。
於是李成住了下來,和周曉蘭共一個院子,是一間瓦面平房。厠所是公用的,而所謂的洗漱臺就是一個『露』天的水竜頭,東州居,大不易,即便是這樣一處所在,一個月房租也要400塊錢。
“阿成,回來拉。”周曉蘭正蹲在那刷牙,“曉蘭姐,起來拉,”李成的牙刷就在窗戶上,擠了點牙膏,他根周曉蘭並排蹲在一起,瓦檐上滴滴答答的落下水來,雨後的空氣清新,周曉白身上的香水味把李成薫的魂不思蜀。
“阿成,我想問個事。”周曉白欲言又止。
“說吧,你跟我還客氣啥?”
“你那『藥』店,有奇邁特麽?”
“奇邁特?那是中樞鎮痛『藥』,要紅頭處方纔能開,我明天去問問老闆看。”李成覺得有些奇怪,又道:“你是哪不舒服麽?我會點針灸,止痛比吃『藥』來得快。”
“哦不,我幫朋友問問,我自己沒病,真的,我沒病。”周曉蘭躲躲閃閃。
氣氛一下沉寂起來,無話可說的李成隨口道:“還不去上班啊?”話剛出口李成就想抽自己個大耳颳子,有這麽催人去坐臺的麽?
“今天周末,我趕晚場。”刷完牙的周曉蘭隨意用自來水拍打着臉龐,幾縷黑發被弄濕了,貼在眉『毛』上,周曉蘭笑了笑,『露』出一口白燦燦的牙齒,“阿成,我在酒吧裏唱歌,不出臺的。”不知道什麽原因,她不想讓李成認為她是坐臺小姐。
相處了這麽久,李成還沒見過周曉蘭笑,這一笑真真是眉若遠山黛,眼似秋水橫。『迷』失在周曉蘭蒼白臉頰裏的李成聽到這話咳嗽起來,噴了一口牙膏沫子。“曉蘭姐,我不是那意思,咳,我知道,你是個正經姑娘。”李成突然覺得這麽說話很蒼白,轉移話題道:“曉蘭姐,你都會唱什麽歌?我還沒聽你唱過呢?”
“基本都會吧,不然怎麽掙錢啊,你想聽什麽歌?想聽我唱給你聽……喲,快到點了,下次有空我唱給你聽。”周曉蘭急急忙忙的出門。
若安堂很大,很高,趙若安這人好面子,幹什麽都務必要比人傢大氣。『藥』櫃子占不了那麽多地方,他就指揮李成搬來搬去,空了一小塊地出來。沒有病人的時候,趙若安就在裏面打太極拳。他對李成非常滿意,做事勤快,記『性』很強,幾天功夫就記牢了所有的『藥』品的擺放位置和價錢。小夥子為人機靈,趙若安茶杯裏的水永遠都是熱乎的,這讓他找回了大內科主任的感覺。
“奇邁特?這玩意兒學名叫????酸麯馬多,現在管的嚴了,還要造病歷,很麻煩的。怎麽你有朋友要?”趙若安道,“這是毒品替代物,很多吸毒的開這個,你小子小心點,別交上那種朋友,要不然一輩子就完了。”
“哪能啊趙老師,吸毒的都是有錢人,我那些朋友都是苦哈哈。”李成笑道。
“要多少?我到醫院裏去做處方,開個七天的量給你吧。”一招如封似閉使完,趙若安長長的吐了口濁氣。
“麻煩您了趙老師。”李成興致勃勃地看趙若安打太極,這跟他在監獄裏學的太極套路不太一樣。
纔上午9點,沒什麽病人,兩人有一搭沒一搭地聊着,忽聽得門口叫出診。趙若安出來一看,是市委的司機劉師傅。趕緊叫上李成,兩人麻利的拎了『藥』箱鎖了捲簾門,上車出發。
順帶說句,作為大內科主任,趙若安也是東州市委書記的保健醫生,這是衛生係統按慣例安排的。
在車上劉師傅大概說了下情況,王書記前些日子中風,經過住院治療好了些,在傢修養,今天早晨起來頭有些暈,感覺不太對勁,但還是堅持臨帖練字。給他泡普洱茶的劉師傅發現他握筆的手直哆嗦,墨汁掉在宣紙上一團團的。雖然王書記不以為意,但作為市委書記的司機,劉師傅做事自然穩重周到,於是驅車來接趙若安。
王書記住在一幢兩層的復式樓裏,這是他這個級別的標準配備。門前帶個院子,載了兩株鐵樹,看起來有些年頭了,奧迪a6平穩地停在其中。
“小劉這人啊,就是個事兒媽,真是麻煩你了趙主任。”王書記迎了出來,豪爽地笑道。位高而不驕,做人做到他這個份上頗為難得,王啓祥在東州的風評一貫很好,上上下下都服他。
趙若安正打算客套幾句,卻看見王書記大笑的嘴突然歪斜,知道是中風又發作了。兩人趕緊上前攙扶,劉師傅則在邊上打電話給市一醫院的新任院長錢德明。一邊問道:“趙主任,是送醫院還是讓錢院長過來?”
“讓他過來,前幾天剛照過ct,去醫院沒太大意義。”
趙若安掰開嘴看了看,舌頭是歪的,這是中風的典型癥狀。麻煩的是還發現單側瞳孔擴散,如果是高血壓引起的顱內壓增高的出血『性』中風,伴隨的通常是雙側瞳孔擴散。這樣單側的擴散通常見於腦血管栓塞。趙若安名頭雖大,畢竟不是專業搞急診的,這種情況還沒見過。
趙若安一時慌了手腳,額頭已然現出一片冷汗,不管原因怎樣,市委書記如果在他手上挂掉,他衹能吃不了兜着走。
李成也在觀察,和趙若安不同,他的診斷辦法是望聞問切,首重在望。在監獄裏,李成的師傅林醫生,便是依仗這門望氣的功夫,斷人生死毫無偏差。這望氣功夫雖是用肉眼望,卻依托人腦百會『穴』之下,雙眉之間,印堂之後深處,西醫言鬆果體,道傢言天眼,佛傢言識海的這麽一處地方。煉氣有成者每日以氣溫養之,久而能視人身之氣,人有五臟六腑,各屬五行,開竅於五官,氣華於面,因此能望其表而知其裏,氣機交感,因此能望其『色』而斷其病。
這三年李成每日裏修行那黃庭養氣功,監獄裏除了幹活就是睡覺每周衹能看一次電視,打一場籃球,半點娛樂都沒。在這種環境下李成無思無慮,兼之他本身大周天的體質,進境一日千裏。初時給犯人針灸,病人還能感到一陣陣真氣運行的熱流。李成兩個眼睛精光閃閃,亮得嚇人,氣勢也越來越彪悍。整個監獄裏的犯人,包括那些殺人如麻的死刑犯都不敢與他對視。後來修為日益精深,周身真氣如長河大海,淵深嶽峙,逐漸滿盈。收發由心,要用時如『潮』奔,不用時如浪靜,精神慢慢內斂。到得第三年時,竟返樸歸真,外表與常人無異,真氣磅礴而微,入體莫能感知,正是大象無形之兆。
其實剛纔李成一進門便望見王書記的病情,衹是不方便說。畢竟他的身份衹是個跑腿打雜的。
眼見這一會,王書記印堂已然泛起點黑氣,這是死氣,將死之癥兆。印堂若泛青氣,乃是肝氣逆上,七日必死。若泛滿黑氣,乃是心氣逆上於腦,當機立死,神仙難救。
趙若安也在思量,若是急『性』出血『性』中風,弄點血塞通或者丹參註『射』『液』,降低顱內壓,等醫療車來了便可;若是急『性』缺血『性』中風,采取溶栓治療便可。可如今病人的癥狀顯示兩種都有,若是溶栓,勢必加重出血,若是降壓,勢必加重栓塞。兩種治療手段矛盾對立,不可能同時采取。
眼見得形勢越發嚴重,王書記的手腳也開始歪斜起來,嘴角流涎。一時間勢如水火,束手無策的趙若安強自鎮定,心急若焚。錢德明跟他通了電話,兩人商量一番,趙若安要他務必帶上溶栓酶和甘『露』醇。至於具體選那種方案,得來了看過再說。
人『性』是最難琢磨的東西,此刻趙若安的念頭竟是希望錢德明快點趕來,萬一人不行了,還能一起承擔責任。憑什麽好處他得,禍害我扛?趙若安憤憤的想。
“趙老師,再這麽下去不行啊。”趁劉師傅沒註意,李成小聲說道,“我會點針灸,給他放放血就好。”
“顱內壓增高引起的出血『性』腦中風並發血管栓塞。”看到趙若安不耐的神情,李成趕緊補充道。
“你學過醫?”趙若安疑『惑』地說,一臉的驚訝,剛纔那句話顯示李成絶對有一定的診斷水平,便是他帶的臨床研究生也未必能說的出來。
“老闆,我學過針灸!”李成笑眯眯地更正,語氣和面試的那天下午一樣。
每個城市都有城中村,村容特點就是髒、『亂』、差,人口特徵就是小偷、『性』工作者,還有流竄作案的逃犯。這些對李成來說都無所謂,雖然他也不喜歡這裏,可這裏房租便宜。
在連續被偷了兩輛自行車以後,李成就幹脆走路上下班了,他的作息時間和三陪女鄰居們剛好相反:他下班回傢的時候,女人們花枝招展地去上班。
李成一腳淺一腳深地跋涉着,雨後的巷子就像長徵的沼澤地。路燈全被打爆了,幸好路邊很多房子亮着燈,幾個女人在門口刷牙,顯然是剛起床,紛紛跟李成打招呼。李成也一一回應着,俗一點的叫小惠小芳,雅一點的叫小雨小莫之類,不過都一樣,反正都是賣。李成覺得自己也和她們一樣,衹不過他是賣力氣,她們是賣身體,這兩者實在沒有什麽高下之分。李成也不覺得她們有什麽丟人的,基於這個心態,李成在和她們接觸的時候顯得比較平和自然,因此頗招人待見。
周曉蘭也是“她們”中的一員,卻顯得異類:她穿的相當保守,再熱的天都穿長袖,再加上淺妝和沒染過的黑發,一身的氣質簡直比良傢『婦』女還良傢『婦』女。周曉蘭無論在相貌身材或是氣質上,都是這群三陪女中的上上之選,過於出衆的後果就是被群衆脫離。被三陪女們有意無意孤立的周曉蘭,顯得落落寡歡。
李成是在城中村尋找電綫桿子上的招租廣告的時候碰上周曉蘭的,兩人在丁橋有過一面之緣,周曉蘭本沒有認出李成來,是李成把項鏈還給她纔想起來這麽回事。再次相遇,周曉蘭多少覺得這是緣分,也深感李成為人實誠,熱心地把李成介紹給房東,正式成為了鄰居。
於是李成住了下來,和周曉蘭共一個院子,是一間瓦面平房。厠所是公用的,而所謂的洗漱臺就是一個『露』天的水竜頭,東州居,大不易,即便是這樣一處所在,一個月房租也要400塊錢。
“阿成,回來拉。”周曉蘭正蹲在那刷牙,“曉蘭姐,起來拉,”李成的牙刷就在窗戶上,擠了點牙膏,他根周曉蘭並排蹲在一起,瓦檐上滴滴答答的落下水來,雨後的空氣清新,周曉白身上的香水味把李成薫的魂不思蜀。
“阿成,我想問個事。”周曉白欲言又止。
“說吧,你跟我還客氣啥?”
“你那『藥』店,有奇邁特麽?”
“奇邁特?那是中樞鎮痛『藥』,要紅頭處方纔能開,我明天去問問老闆看。”李成覺得有些奇怪,又道:“你是哪不舒服麽?我會點針灸,止痛比吃『藥』來得快。”
“哦不,我幫朋友問問,我自己沒病,真的,我沒病。”周曉蘭躲躲閃閃。
氣氛一下沉寂起來,無話可說的李成隨口道:“還不去上班啊?”話剛出口李成就想抽自己個大耳颳子,有這麽催人去坐臺的麽?
“今天周末,我趕晚場。”刷完牙的周曉蘭隨意用自來水拍打着臉龐,幾縷黑發被弄濕了,貼在眉『毛』上,周曉蘭笑了笑,『露』出一口白燦燦的牙齒,“阿成,我在酒吧裏唱歌,不出臺的。”不知道什麽原因,她不想讓李成認為她是坐臺小姐。
相處了這麽久,李成還沒見過周曉蘭笑,這一笑真真是眉若遠山黛,眼似秋水橫。『迷』失在周曉蘭蒼白臉頰裏的李成聽到這話咳嗽起來,噴了一口牙膏沫子。“曉蘭姐,我不是那意思,咳,我知道,你是個正經姑娘。”李成突然覺得這麽說話很蒼白,轉移話題道:“曉蘭姐,你都會唱什麽歌?我還沒聽你唱過呢?”
“基本都會吧,不然怎麽掙錢啊,你想聽什麽歌?想聽我唱給你聽……喲,快到點了,下次有空我唱給你聽。”周曉蘭急急忙忙的出門。
若安堂很大,很高,趙若安這人好面子,幹什麽都務必要比人傢大氣。『藥』櫃子占不了那麽多地方,他就指揮李成搬來搬去,空了一小塊地出來。沒有病人的時候,趙若安就在裏面打太極拳。他對李成非常滿意,做事勤快,記『性』很強,幾天功夫就記牢了所有的『藥』品的擺放位置和價錢。小夥子為人機靈,趙若安茶杯裏的水永遠都是熱乎的,這讓他找回了大內科主任的感覺。
“奇邁特?這玩意兒學名叫????酸麯馬多,現在管的嚴了,還要造病歷,很麻煩的。怎麽你有朋友要?”趙若安道,“這是毒品替代物,很多吸毒的開這個,你小子小心點,別交上那種朋友,要不然一輩子就完了。”
“哪能啊趙老師,吸毒的都是有錢人,我那些朋友都是苦哈哈。”李成笑道。
“要多少?我到醫院裏去做處方,開個七天的量給你吧。”一招如封似閉使完,趙若安長長的吐了口濁氣。
“麻煩您了趙老師。”李成興致勃勃地看趙若安打太極,這跟他在監獄裏學的太極套路不太一樣。
纔上午9點,沒什麽病人,兩人有一搭沒一搭地聊着,忽聽得門口叫出診。趙若安出來一看,是市委的司機劉師傅。趕緊叫上李成,兩人麻利的拎了『藥』箱鎖了捲簾門,上車出發。
順帶說句,作為大內科主任,趙若安也是東州市委書記的保健醫生,這是衛生係統按慣例安排的。
在車上劉師傅大概說了下情況,王書記前些日子中風,經過住院治療好了些,在傢修養,今天早晨起來頭有些暈,感覺不太對勁,但還是堅持臨帖練字。給他泡普洱茶的劉師傅發現他握筆的手直哆嗦,墨汁掉在宣紙上一團團的。雖然王書記不以為意,但作為市委書記的司機,劉師傅做事自然穩重周到,於是驅車來接趙若安。
王書記住在一幢兩層的復式樓裏,這是他這個級別的標準配備。門前帶個院子,載了兩株鐵樹,看起來有些年頭了,奧迪a6平穩地停在其中。
“小劉這人啊,就是個事兒媽,真是麻煩你了趙主任。”王書記迎了出來,豪爽地笑道。位高而不驕,做人做到他這個份上頗為難得,王啓祥在東州的風評一貫很好,上上下下都服他。
趙若安正打算客套幾句,卻看見王書記大笑的嘴突然歪斜,知道是中風又發作了。兩人趕緊上前攙扶,劉師傅則在邊上打電話給市一醫院的新任院長錢德明。一邊問道:“趙主任,是送醫院還是讓錢院長過來?”
“讓他過來,前幾天剛照過ct,去醫院沒太大意義。”
趙若安掰開嘴看了看,舌頭是歪的,這是中風的典型癥狀。麻煩的是還發現單側瞳孔擴散,如果是高血壓引起的顱內壓增高的出血『性』中風,伴隨的通常是雙側瞳孔擴散。這樣單側的擴散通常見於腦血管栓塞。趙若安名頭雖大,畢竟不是專業搞急診的,這種情況還沒見過。
趙若安一時慌了手腳,額頭已然現出一片冷汗,不管原因怎樣,市委書記如果在他手上挂掉,他衹能吃不了兜着走。
李成也在觀察,和趙若安不同,他的診斷辦法是望聞問切,首重在望。在監獄裏,李成的師傅林醫生,便是依仗這門望氣的功夫,斷人生死毫無偏差。這望氣功夫雖是用肉眼望,卻依托人腦百會『穴』之下,雙眉之間,印堂之後深處,西醫言鬆果體,道傢言天眼,佛傢言識海的這麽一處地方。煉氣有成者每日以氣溫養之,久而能視人身之氣,人有五臟六腑,各屬五行,開竅於五官,氣華於面,因此能望其表而知其裏,氣機交感,因此能望其『色』而斷其病。
這三年李成每日裏修行那黃庭養氣功,監獄裏除了幹活就是睡覺每周衹能看一次電視,打一場籃球,半點娛樂都沒。在這種環境下李成無思無慮,兼之他本身大周天的體質,進境一日千裏。初時給犯人針灸,病人還能感到一陣陣真氣運行的熱流。李成兩個眼睛精光閃閃,亮得嚇人,氣勢也越來越彪悍。整個監獄裏的犯人,包括那些殺人如麻的死刑犯都不敢與他對視。後來修為日益精深,周身真氣如長河大海,淵深嶽峙,逐漸滿盈。收發由心,要用時如『潮』奔,不用時如浪靜,精神慢慢內斂。到得第三年時,竟返樸歸真,外表與常人無異,真氣磅礴而微,入體莫能感知,正是大象無形之兆。
其實剛纔李成一進門便望見王書記的病情,衹是不方便說。畢竟他的身份衹是個跑腿打雜的。
眼見這一會,王書記印堂已然泛起點黑氣,這是死氣,將死之癥兆。印堂若泛青氣,乃是肝氣逆上,七日必死。若泛滿黑氣,乃是心氣逆上於腦,當機立死,神仙難救。
趙若安也在思量,若是急『性』出血『性』中風,弄點血塞通或者丹參註『射』『液』,降低顱內壓,等醫療車來了便可;若是急『性』缺血『性』中風,采取溶栓治療便可。可如今病人的癥狀顯示兩種都有,若是溶栓,勢必加重出血,若是降壓,勢必加重栓塞。兩種治療手段矛盾對立,不可能同時采取。
眼見得形勢越發嚴重,王書記的手腳也開始歪斜起來,嘴角流涎。一時間勢如水火,束手無策的趙若安強自鎮定,心急若焚。錢德明跟他通了電話,兩人商量一番,趙若安要他務必帶上溶栓酶和甘『露』醇。至於具體選那種方案,得來了看過再說。
人『性』是最難琢磨的東西,此刻趙若安的念頭竟是希望錢德明快點趕來,萬一人不行了,還能一起承擔責任。憑什麽好處他得,禍害我扛?趙若安憤憤的想。
“趙老師,再這麽下去不行啊。”趁劉師傅沒註意,李成小聲說道,“我會點針灸,給他放放血就好。”
“顱內壓增高引起的出血『性』腦中風並發血管栓塞。”看到趙若安不耐的神情,李成趕緊補充道。
“你學過醫?”趙若安疑『惑』地說,一臉的驚訝,剛纔那句話顯示李成絶對有一定的診斷水平,便是他帶的臨床研究生也未必能說的出來。
“老闆,我學過針灸!”李成笑眯眯地更正,語氣和面試的那天下午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