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国今何处?一望时,连天烽火,遍郊征戎。宗社丘墟叹禾黍,只有铜驼如故。四百兆生灵共怒。天启英雄思自立,把中原失鹿擒将住。乘风涛,展驹步。颠连困苦何能顾。但愿将一阵雄风,破帆飞去。挽得狂澜存故物,尽此一身义务。但无奈英雄末路。空剩有荒岛苍凉,把热心死党齐来铸,待铸得,金城固。
金缕曲
咳,看官,也晓得中国将亡吗?也晓得亡国的苦楚吗?这中国将亡,种种的衰败情形,大约各人也都晓得了。但是亡而存之,方是中国的幸福;不然就亡了,各人有什么好处呢?然而,晓得将亡的很多,想要救亡却没有,这什么缘故?不过是不晓得亡国的苦楚,随他去罢了。咳,这亡国的苦楚,须是不好吃的呢!不用讲将来瓜分的苦楚,就是从前朝代改革的苦楚,也尽够吃了。不用讲远,就只看明末清初的兵革,扬州十日,杀得八十几万;嘉定一县城,也杀得四五万;此外无记载可考的,全天下算起来,就不知几千千万万。你道亡国是容易的吗?
有的说:“这是抗拒的缘故,若随到随降,就没有这个事体。”咳,这想错了。据我还以为死得太少呢!西哲有言,要大建筑,必先要大破坏。如果人人肯死,拼个你亡我存,人杀一个,杀人一个,到底不肯给别人占了便宜,还有谁敢正眼觑他?就是因为怕死,被人看轻了,人人都晓得夺城容易,杀人也容易,这个也来争争,那个也来夺夺,到后来就也死得不少。倒不如拼着一死,一个斗一个,也教人不敢侵犯的好。就如五胡五代的时候,天下无主,暮楚朝秦,哪个去守节?不过是城破一投降,城复一投降罢了。然而因为这个缘故,破城也多,复城也多;复时也杀,破时也杀;移过一姓,杀过一遍;五代五胡的丧乱,就为中国数千年历史中所没有的惨剧,这岂不是肯降不肯死之祸的明证吗?至于泰西各国朝代的年龄,长以千计,短以百计,从没有三五十年、二三十年代的朝代,这什么缘故?也不过是泰西的人肯死不肯降,被人杀也要杀人,所以人家一望而怕,就也不敢来争人的家国了,这岂不是肯死不肯降之福的明证吗?中国明末的时候,肯死的也有,不肯死的也有;肯降的也有,不肯降的也有,纷纷不能尽述。这部书单表内中一个极怕亡国、极不肯降,却极肯出力以救国的英雄,也教列位晓得肯死肯出力的好处。
闲话少提,却说明神宗皇帝万历年间,福建泉州府南安县底下有一个东石村,村里有一家人家,姓郑名习,号天寿,从祖父手里便是漂洋为生,家里有家财万贯,良田千顷。到得天寿手里,仍旧还是做漂洋的贸易,时常来往日本、台湾各处,挣的家私就也不少。只有一件缺恨,看看年将半百,膝下无儿。原来天寿他虽然家财万贯,却是勤俭成性,自从年轻时候,娶过一房妻子,娘子又极其贤明,所以两人和气无间。虽然为子嗣缘故,娘子苦劝了几回,娶了一个偏房,但是仍旧不曾生育得一个,所以天寿就也绝望不想再娶了。
有一日,天寿无事,在家同娘子闲谈了一歇,提起儿子的话。他娘子说道:“官人,你年纪看看转眼就要五十岁了,我也老了,娶来的姨娘又不生育,这后嗣一事,还是空虚,如何是好呢?”天寿道:“罢了,我生来命该孤单,有什么法子。”娘子道:“据我看来,还是再娶一个为是。我们家里又不少这几个钱,能够生得一男半女,岂不是郑氏门中的香烟也不断了吗?”
天寿道:“娘子,你这话不用讲了。我并不是不为郑氏香烟打算,实是我不会生育,再娶也只空误了人家女儿,又何苦呢?”他娘子道:“官人年纪虽大,也还不至于老,怎么样晓得再不会生育了?”天寿道:“要生时早生了,转眼五十岁的人,难道还会胜过从前年轻时候?”娘子道:“儿子迟早也有前定。命该有儿,六十多岁生子的也有。若照官人这样,再不会生育,再不肯娶,难道这一副人家就是这样了当吗?”天寿道:“我本想歇过两年再打算,如果实在没法,就抱一个养儿也使得。如今想起来,人生难测,难定几时生,难定几时死。明天我索性把这事办清楚,省得临时忙乱。”娘子听了,就也无法,只好罢了。
过得几天,天寿果然叫人去抱人家小孩子,有愿意的送来看。人家一听郑家官人要抱做儿子,就多半愿意。过了一日,就送了十几个来。天寿看看都不中意,只赏了些钱,叫抱了回去罢了。
有一日早起,只见家人带着一个乡人和一个衣裳褴褛的人抱了一个小儿走进来。天寿正在厅上,一看时认得乡人是种田的吴一心,天寿便问道:“吴一心你来了吗?这人是谁?这小孩子可是他的儿子吗?”一心忙答道:“正是,这小儿便是他的儿子。他姓李,因家里难过,人口又多,所以把儿子想送了这里来。”天寿命家人抱来一看,虽然浑身尘垢,衣裤不全,却偏生得方面大耳,虎目豹眉。天寿心下倒也有点欢喜,就叫人抱了进去给娘子看去,天寿便问吴一心道:“小儿几岁了?叫什么名字?”一心道:“小儿三岁了。”
随问姓李的道:“名字什么?”姓李的道:“名字叫作芝草的芝字。”天寿点头不语。等老婆子把小儿抱了出来,道:“娘子看过了,叫官人自做主吧。”
天寿便向一心道:“小儿且留下,你到外面坐去吧。”一心答应了,同得姓李的一同出去了。
这里天寿回转头来向老婆子道:“你把小儿去洗个干净,再把两件衣裳给他穿好了来。”老婆子答应着抱了小孩子去。天寿当下走到里面,向娘子道:“你看这小孩子如何?”他娘子道:“很好,你是不是把他留下?”天寿道:“已留下了。”说着闲谈了一歇,老婆子把小儿浴好抱了进来,天寿一看,果然一貌堂堂,心下大喜,随叫人赏姓李的二百两花银,吴一心也赏了二十两。当下替他改名叫作郑芝龙,家人仆妇等都只称他公子,当儿子一般看待。众亲戚朋友闻知,也都来贺喜,热闹了几天。
正是福无双至,祸不单行,谁晓得芝龙来了郑家,几月之后,天寿的姨娘也有了身了,到得明年,就生下一个儿子,天寿这一喜恰好天外飞来一般,
正是:
无官一身轻,有子万事足。
当下做三朝,做周月,亲生子自然又比养子热闹点,一直忙个不了,这且不提。
却说光阴似箭,转瞬芝龙年已六岁,天寿便把他送去读书。读了几时,他虽然资质聪明,无如性不在书,每日只欢喜跟着村里小厮打杂。天寿因他年纪小,也不十分去督责他。过了几年,自己儿子年纪也大了,就把他送入书塾,取名叫作郑鸿逵。谁晓得鸿逵看芝龙的样子,每日也只跟着小厮们打架耍子。天寿只有这个亲儿,如何肯去难为他?只好把芝龙诫训了几次。无如江山易改,秉性难移,芝龙听了,只如耳旁风一样,随过随忘。
到得十余岁上,天寿一想道:“罢了,既然如此,你也不是读书种子,我也不是读书人家,你只跟着我做海外的生意去吧。”芝龙听了,倒十分高兴。于是天寿把他带到海上,从此芝龙便跟着他父亲在海上学些行船的法子,占候的工夫,又到日本、台湾各处做贸易。天寿一看海上的生涯倒可以来得,便叫他只管在海上做生意,自己却安坐家中过老去了,不提。
却说芝龙有一回做贸易到得日本,却逢着一个同伙的朋友也在日本,问起芝龙年纪,很觉得敬慕,便替芝龙作媒,娶了一个日本女子。芝龙完婚之后,便把她带了回来,一家团聚。一看时,那时鸿逵年纪已大了,天寿便要他跟着阿哥芝龙也去学航海去。芝龙道:“爹爹啊,近来海盗极多,做贸易的十分不稳,孩儿想各船上防贼的弓箭、火炮、刀枪等件都要多备才好。”
天寿道:“你说哪里的话,船上的家伙难道还不够用吗?而且多备也防禁。”
芝龙道:“怕什么,只要出口之后,便坦然拿出来了。”天寿一定不肯,芝龙无法,只好罢了。
光阴荏苒。那年正是万历四十七年,郑天寿一病不起,芝龙、鸿逵忙赶了回来,侍养了几天,服药无效,居然一命呜呼。芝龙忙着发丧殡殓,还未做了,接着天寿娘子因痛夫过甚,就也一病归天。芝龙兄弟守孝在家,到得明年,已是一周年。芝龙在家无事,便时常和几个亲戚故旧闲谈,恰好有一个海客,也是姓郑的,要和芝龙拼股往日本做大贸易。芝龙大喜,约了明年服满同去。
到得第二年,芝龙、鸿逵同了姓郑的郑老,还有一伙的朋友伙计,就满装了八号大船的货物,择日起行。大家都高高兴兴的出去,谁晓得去了两日,只见芝龙同得鸿逵带了两只船慌慌张张的逃了回来。郑老的儿子郑虎、郑豹闻知,连忙赶到芝龙家中,一问才晓得被海盗夺了去,连他父亲也不知死活。
郑虎、郑豹大哭了起来,芝龙安慰了一番,郑虎遂说道:“海盗去向谅必也可探得出来,我不报此仇,誓不为人!”芝龙道:“很好,就我也好替你令尊报仇。我已遣人去探令尊的消息和贼人的巢窟了,且待回来时再看如何。”
郑虎道:“我想:要报仇,报官是不相干的,还是我们自己来好。”芝龙道:“好是很好,但自己怎么样来法?”郑虎道:“我们先去借十余只大夹板船,再借几十只小夹板船,每船配上三十个人,去雇了五六百个人,连我们自己的伙计,算来就也不下一千,再请两个名教师来教两个月,就可以同贼拼个死活存亡了。你道如何?”芝龙大喜道:“如此甚好。你既有此意,我愿助你。”二人听了也大喜。谈到投机,芝龙见二人人物轩昂,就想结为兄弟,向二人说了,二人也都愿意。叙年齿时却是芝龙顶大,次下郑虎、郑豹,三人设盟立誓,结为兄弟。芝龙便叫郑虎、郑豹都加个“芝”字,以见得和亲兄弟一样。二人也答应了,就改作芝虎、芝豹,从此以后,不称名字只称兄弟了,不提。
却说过得两日,探信的人回来报道:“郑老不知下落。只听得说贼人约有五六百,都藏在出口一百里地名沙港的地方,为首只一个,名颜振泉。无事时在港内住家,捕鱼过活,有事便上船作贼。所用船约有一百号,都是三号小夹板船,就有抢得大的也都不用,卖给别处的海客罢了。”芝虎、芝豹听了,咬牙切齿骂了一回,只得想报仇的法子了,便和芝龙各拨家私,招募丁壮。又请了两个教师,一姓朱,名一宁;一个姓吴,名同德,就在出口三十里地名东乡的地方训练起来,练了有三个月之久。正是天启元年六月的时候,芝龙看已训练好,便定那日大家拔碇起行,乘着风势潮流,转瞬已到沙港口外。芝豹对芝虎道:“此刻潮退时候,我不利进,彼又利出,不可不防。”
芝虎道:“不怕,潮已过时,他此刻如出来,等刻难道不想退入不成?但也不可不防他冒险而来。”说着,芝龙恰好走了来。芝虎便将此话告知芝龙,芝龙道:“我也是这样子想,已早调部好了。你看着吧。”说着,小号船已先到,便一齐下篷抛碇作一排,随后大号船也到,便到小号船前面下碇,专等潮涨入口,不提。
却说颜振泉那日正在村中饮酒,听得手下哨探的进来道:“今天从里面开几十只夹板船出来,此刻都下碇对岸,不晓得可用不可用。”颜振泉道:“油水多不多?”哨探道:“看船身不重,恐怕没有什么油水。”振泉把酒杯一摔,道:“不好了!旗号怎么样呢?”哨探道:“旗号都只平常吧,不过却系一色。”颜振泉道:“不好了!一定官里来剿捕了。但我上去时也有探听,并没有什么大案发作,如何忽然大动刀兵起来?也罢,明天和他开仗便了,料官兵也无能为。”说着,便传命村中,明日准备上船开仗。
到得夜里五更时候,颜振泉在家中睡觉,忽听得村中大哗了起来。颜振泉从梦中惊醒,还只道准备上船,所以喧闹;及仔细一听,只听得求饶呼醒之声不绝于耳,这才晓得捕兵到来,当下大惊,一骨碌爬了起来,穿好衣甲,只听得“嘡”的一声,自己的大门也被人冲倒了。说时迟,那时快,颜振泉喊声:“不好!”正要去摸刀时,不提防朦胧中“飕飕”的几条大汉从窗中跳了进来,手里都拿着旱柄挠钩,向振泉身便搭。振泉正欲解开时,只见窗外又有一条大汉扑地跳了进来,直奔振泉面前,举手就是一刀,把振泉右手砍断跌落,随起一脚,把振泉踢倒,命众人把他捆起。你道此人是谁?原来不是别人,正是郑芝虎。当下芝虎命人带到厅上,自己坐在旁边看守,专等芝龙来时商量处置的法子。
原来芝虎报仇心切,一到得村中时,众人都分头去杀人,自己却和芝豹带了十几个敢死的大汉,在村中劫了一个小贼做向导,叫他一直引到颜振泉家中,随后冲倒大门,直杀进去,果然一网便被他打着了,所以专在那里等众人来会议,这且不提。
却说郑芝龙、朱一宁分头去杀人,杀了一歇,天已亮了,死的死,逃的逃,躲的躲,村中几十家海盗都以为官兵到来,直杀得形影全无了。当下天已大亮,大家会齐到颜振泉家里,芝虎便向芝龙道:“这颜振泉畜盗,你看如何处置?”芝龙道:“这听凭贤弟的意,但且把他带来看。”芝虎便命人把颜振泉提了过来。振泉一看,上面坐的也不是官,旁边立的也不是兵,心下大怒,便喝道:“咄!你们鼠辈竟敢强劫杀毙一村人命,王法不怕吗?”
芝龙冷笑道:“我也不用多讲,你可记得三月间有八号大夹船的生意吗?我们今日非别,就是八只之中逃出的两只船上的人,今日特来报仇!谁叫你那时斩草不除根,致令今日萌芽依旧发呢?我看你既到今日,还有何言!”
振泉听了,才晓得是为报仇而来,连忙改口道:“原来壮士是来报仇的。小人有眼不识泰山,罪该万死,只求壮士饶命。”芝虎大喝道:“哧!要强索性强到底,何必讨饶!三月间所得的船和人都到哪里去了!”振泉道:“船卖了。”芝虎道:“人呢?”振泉不敢答应。芝虎道:“都杀了吗?”振泉道:“是。”芝虎大怒道:“尸首都埋在哪里?”振泉道:“尸首都埋在大洋底了。”芝虎一急,晕了过去,众人忙叫了醒来;芝豹也对着大哭,众人又劝了一番。
芝虎道:“罢了,这畜盗害的人也不止一个,今日天假我手。你们去把刀拿来,就在我面前细剐起来,不可剐死,留个活头让我亲杀。”众人答应一声,就把刀在振泉臂上、腿上各处细剐了起来,剐到半路,又故意把刀尖在肉里剜了几剜,那振泉便杀猪也似的喊。芝虎却一声也不作,只眼睁睁的看着罢了,看看声音微弱,芝虎道:“好了!”众人止住了手。芝虎右手提刀,左手揪住振泉的头发,大声喊道:“颜振泉,饶了你了!”振泉把眼强张开一看,芝虎手起刀落,头已两断,尸首跌翻地上。芝虎把头提在手里,看了一看,道:“总算开眼的,罢了!”随命把尸首收拾过,大家到各处去寻些食物过饥。
芝龙向芝虎道:“我们杀了这许多人命,却怎么样办法才好?”芝虎道:“我本拼着一死,自首去便了。”芝龙道:“不能,你一人自首不要紧,须防连累别人。这事非一人做得到,牵连起这许多人,如何是好?”芝虎道:“你看怎么样呢?”芝龙道:“我看且在这里落草。”芝虎道:“这如何使得,这样时我们也是一个颜振泉了。”芝龙道:“不是,我们且在这里住下,也不杀人,也不抢物,捡个要紧地方去抽商贾的捐。那时官府得知,一定要捕的,我们再把官兵杀退。他一定来招安,那时去投降,不但前罪尽免,而且将来还可图个出身。你道好不好?”芝虎一听不错,就答应了。
芝龙又去叫齐了众人,问道:“你们一伙儿杀了这许多人,明天官府若来捕治,却如何是好?”众人齐道:“官府敢来时,也把来者杀了。”芝龙道:“你们大家不是都要回去吗?到回去时各人散开,官来拿时,却如何呢?”
众人听了,倒没主意起来,你看我,我看你。芝龙道:“我替你们想,除非大家只管在这里,永远不散去,官府才没奈何你。”众人听了,乖的早已会意,都道:“很好。”那呆的却还问道:“在这里哪里来得吃呢?”有的就笑道:“你不看从前他们哪里来得吃呢,我们为什么会没有得吃?”芝龙又说道:“我们并不同他们一样。”随把不杀人、不强抢的话说了一遍。众人一齐大喜,答应过了。
当下芝龙便命人把船只都收进口来,过了几日,便到港外各处去巡逻去。
只见有商船,便要抽捐;不肯时,把船一齐围了来,吓得一吓,就也肯了。
半月间不曾杀过一人,已得了不少的财帛。果然官府得知,派了二十只大船来捕芝龙。芝龙命把船排了出去,血战一日,官军大败而逃。芝龙也不追赶,仍旧收船进口。从此纵横海上,官军再也不敢来觑上一觑,人就把他号作“郑氏三雄”,不提。
话分两头。却说芝龙虽然在沙港落草,却时常乘便回家,有时候无事,便在家里歇下,习以为常。到得那年天启四年,芝龙娘子身怀六甲,便向芝龙道:“我自从有身之后,时常梦中乘空登天,看见天上东南方有一道白光,阔几十丈,长几百丈,闪闪的乱动,因而惊醒,不晓得什么缘故。已经好几次了,每次看时必小了一点,又近了一点,那光却又亮一点,现在只有一匹布的大了。”芝龙笑道:“我明天替你请一个圆梦的先生,替你圆圆看就明白了。”他娘子笑道:“圆梦固然不必,只不晓得什么缘故,真的有点稀奇。”
芝龙道:“有什么稀奇,顶好的吉兆,不过是主生贵子罢了。”说着,他娘子也好笑。
到得天启五年四月间,芝龙娘子的怀身已是十月满足,有一日夜里,正在睡觉,忽听得空中似放爆竹的一声响亮,忙睁眼看时,正是平时的样子;仍旧乘空的立在云中,白光一匹,正在东南方闪闪的乱动;心里诧异道:“罢了,难道我又入梦了?”再一看时,白光却离身不远,那光直射人目,不能正看。芝龙娘子心里想道:“既然如此,我这回索性看个真,到底什么东西?”
想罢,方欲抬头看时,只见白光忽然缩小,却如一条带一般,如飞的直奔过来。芝龙娘子走避不及,那白光便直奔了她身上,一围围了起来。芝龙娘子大惊,要喊却喊不出声,正在危急时,那白光却越围越紧,肚里被他围得极痛了,只得竭力一喊,却把隔房的老婆子惊醒了,忙问:“什么?”芝龙娘子却还在那里道:“肚里捆得好痛!”老婆子忙走起来,道:“娘子要临蓐了。”芝龙娘子被他一提,才记起是要临蓐的缘故,一时心里把梦中事情也忘记了,便只顾得腹痛。老婆子忙起来烧热水冲汤,叫人去叫收生婆伺候。
到了第二日早起,才生下一个孩子,稳婆抱了起来,道:“恭喜!是一位小公子。”随即洗浴净洁,把衣裳穿好,抱了放在床上。这里一面料理产内事情,一面叫人去给芝龙通信,正是:今作人间佳子弟,昔为天上玉麒麟。
要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金缕曲
咳,看官,也晓得中国将亡吗?也晓得亡国的苦楚吗?这中国将亡,种种的衰败情形,大约各人也都晓得了。但是亡而存之,方是中国的幸福;不然就亡了,各人有什么好处呢?然而,晓得将亡的很多,想要救亡却没有,这什么缘故?不过是不晓得亡国的苦楚,随他去罢了。咳,这亡国的苦楚,须是不好吃的呢!不用讲将来瓜分的苦楚,就是从前朝代改革的苦楚,也尽够吃了。不用讲远,就只看明末清初的兵革,扬州十日,杀得八十几万;嘉定一县城,也杀得四五万;此外无记载可考的,全天下算起来,就不知几千千万万。你道亡国是容易的吗?
有的说:“这是抗拒的缘故,若随到随降,就没有这个事体。”咳,这想错了。据我还以为死得太少呢!西哲有言,要大建筑,必先要大破坏。如果人人肯死,拼个你亡我存,人杀一个,杀人一个,到底不肯给别人占了便宜,还有谁敢正眼觑他?就是因为怕死,被人看轻了,人人都晓得夺城容易,杀人也容易,这个也来争争,那个也来夺夺,到后来就也死得不少。倒不如拼着一死,一个斗一个,也教人不敢侵犯的好。就如五胡五代的时候,天下无主,暮楚朝秦,哪个去守节?不过是城破一投降,城复一投降罢了。然而因为这个缘故,破城也多,复城也多;复时也杀,破时也杀;移过一姓,杀过一遍;五代五胡的丧乱,就为中国数千年历史中所没有的惨剧,这岂不是肯降不肯死之祸的明证吗?至于泰西各国朝代的年龄,长以千计,短以百计,从没有三五十年、二三十年代的朝代,这什么缘故?也不过是泰西的人肯死不肯降,被人杀也要杀人,所以人家一望而怕,就也不敢来争人的家国了,这岂不是肯死不肯降之福的明证吗?中国明末的时候,肯死的也有,不肯死的也有;肯降的也有,不肯降的也有,纷纷不能尽述。这部书单表内中一个极怕亡国、极不肯降,却极肯出力以救国的英雄,也教列位晓得肯死肯出力的好处。
闲话少提,却说明神宗皇帝万历年间,福建泉州府南安县底下有一个东石村,村里有一家人家,姓郑名习,号天寿,从祖父手里便是漂洋为生,家里有家财万贯,良田千顷。到得天寿手里,仍旧还是做漂洋的贸易,时常来往日本、台湾各处,挣的家私就也不少。只有一件缺恨,看看年将半百,膝下无儿。原来天寿他虽然家财万贯,却是勤俭成性,自从年轻时候,娶过一房妻子,娘子又极其贤明,所以两人和气无间。虽然为子嗣缘故,娘子苦劝了几回,娶了一个偏房,但是仍旧不曾生育得一个,所以天寿就也绝望不想再娶了。
有一日,天寿无事,在家同娘子闲谈了一歇,提起儿子的话。他娘子说道:“官人,你年纪看看转眼就要五十岁了,我也老了,娶来的姨娘又不生育,这后嗣一事,还是空虚,如何是好呢?”天寿道:“罢了,我生来命该孤单,有什么法子。”娘子道:“据我看来,还是再娶一个为是。我们家里又不少这几个钱,能够生得一男半女,岂不是郑氏门中的香烟也不断了吗?”
天寿道:“娘子,你这话不用讲了。我并不是不为郑氏香烟打算,实是我不会生育,再娶也只空误了人家女儿,又何苦呢?”他娘子道:“官人年纪虽大,也还不至于老,怎么样晓得再不会生育了?”天寿道:“要生时早生了,转眼五十岁的人,难道还会胜过从前年轻时候?”娘子道:“儿子迟早也有前定。命该有儿,六十多岁生子的也有。若照官人这样,再不会生育,再不肯娶,难道这一副人家就是这样了当吗?”天寿道:“我本想歇过两年再打算,如果实在没法,就抱一个养儿也使得。如今想起来,人生难测,难定几时生,难定几时死。明天我索性把这事办清楚,省得临时忙乱。”娘子听了,就也无法,只好罢了。
过得几天,天寿果然叫人去抱人家小孩子,有愿意的送来看。人家一听郑家官人要抱做儿子,就多半愿意。过了一日,就送了十几个来。天寿看看都不中意,只赏了些钱,叫抱了回去罢了。
有一日早起,只见家人带着一个乡人和一个衣裳褴褛的人抱了一个小儿走进来。天寿正在厅上,一看时认得乡人是种田的吴一心,天寿便问道:“吴一心你来了吗?这人是谁?这小孩子可是他的儿子吗?”一心忙答道:“正是,这小儿便是他的儿子。他姓李,因家里难过,人口又多,所以把儿子想送了这里来。”天寿命家人抱来一看,虽然浑身尘垢,衣裤不全,却偏生得方面大耳,虎目豹眉。天寿心下倒也有点欢喜,就叫人抱了进去给娘子看去,天寿便问吴一心道:“小儿几岁了?叫什么名字?”一心道:“小儿三岁了。”
随问姓李的道:“名字什么?”姓李的道:“名字叫作芝草的芝字。”天寿点头不语。等老婆子把小儿抱了出来,道:“娘子看过了,叫官人自做主吧。”
天寿便向一心道:“小儿且留下,你到外面坐去吧。”一心答应了,同得姓李的一同出去了。
这里天寿回转头来向老婆子道:“你把小儿去洗个干净,再把两件衣裳给他穿好了来。”老婆子答应着抱了小孩子去。天寿当下走到里面,向娘子道:“你看这小孩子如何?”他娘子道:“很好,你是不是把他留下?”天寿道:“已留下了。”说着闲谈了一歇,老婆子把小儿浴好抱了进来,天寿一看,果然一貌堂堂,心下大喜,随叫人赏姓李的二百两花银,吴一心也赏了二十两。当下替他改名叫作郑芝龙,家人仆妇等都只称他公子,当儿子一般看待。众亲戚朋友闻知,也都来贺喜,热闹了几天。
正是福无双至,祸不单行,谁晓得芝龙来了郑家,几月之后,天寿的姨娘也有了身了,到得明年,就生下一个儿子,天寿这一喜恰好天外飞来一般,
正是:
无官一身轻,有子万事足。
当下做三朝,做周月,亲生子自然又比养子热闹点,一直忙个不了,这且不提。
却说光阴似箭,转瞬芝龙年已六岁,天寿便把他送去读书。读了几时,他虽然资质聪明,无如性不在书,每日只欢喜跟着村里小厮打杂。天寿因他年纪小,也不十分去督责他。过了几年,自己儿子年纪也大了,就把他送入书塾,取名叫作郑鸿逵。谁晓得鸿逵看芝龙的样子,每日也只跟着小厮们打架耍子。天寿只有这个亲儿,如何肯去难为他?只好把芝龙诫训了几次。无如江山易改,秉性难移,芝龙听了,只如耳旁风一样,随过随忘。
到得十余岁上,天寿一想道:“罢了,既然如此,你也不是读书种子,我也不是读书人家,你只跟着我做海外的生意去吧。”芝龙听了,倒十分高兴。于是天寿把他带到海上,从此芝龙便跟着他父亲在海上学些行船的法子,占候的工夫,又到日本、台湾各处做贸易。天寿一看海上的生涯倒可以来得,便叫他只管在海上做生意,自己却安坐家中过老去了,不提。
却说芝龙有一回做贸易到得日本,却逢着一个同伙的朋友也在日本,问起芝龙年纪,很觉得敬慕,便替芝龙作媒,娶了一个日本女子。芝龙完婚之后,便把她带了回来,一家团聚。一看时,那时鸿逵年纪已大了,天寿便要他跟着阿哥芝龙也去学航海去。芝龙道:“爹爹啊,近来海盗极多,做贸易的十分不稳,孩儿想各船上防贼的弓箭、火炮、刀枪等件都要多备才好。”
天寿道:“你说哪里的话,船上的家伙难道还不够用吗?而且多备也防禁。”
芝龙道:“怕什么,只要出口之后,便坦然拿出来了。”天寿一定不肯,芝龙无法,只好罢了。
光阴荏苒。那年正是万历四十七年,郑天寿一病不起,芝龙、鸿逵忙赶了回来,侍养了几天,服药无效,居然一命呜呼。芝龙忙着发丧殡殓,还未做了,接着天寿娘子因痛夫过甚,就也一病归天。芝龙兄弟守孝在家,到得明年,已是一周年。芝龙在家无事,便时常和几个亲戚故旧闲谈,恰好有一个海客,也是姓郑的,要和芝龙拼股往日本做大贸易。芝龙大喜,约了明年服满同去。
到得第二年,芝龙、鸿逵同了姓郑的郑老,还有一伙的朋友伙计,就满装了八号大船的货物,择日起行。大家都高高兴兴的出去,谁晓得去了两日,只见芝龙同得鸿逵带了两只船慌慌张张的逃了回来。郑老的儿子郑虎、郑豹闻知,连忙赶到芝龙家中,一问才晓得被海盗夺了去,连他父亲也不知死活。
郑虎、郑豹大哭了起来,芝龙安慰了一番,郑虎遂说道:“海盗去向谅必也可探得出来,我不报此仇,誓不为人!”芝龙道:“很好,就我也好替你令尊报仇。我已遣人去探令尊的消息和贼人的巢窟了,且待回来时再看如何。”
郑虎道:“我想:要报仇,报官是不相干的,还是我们自己来好。”芝龙道:“好是很好,但自己怎么样来法?”郑虎道:“我们先去借十余只大夹板船,再借几十只小夹板船,每船配上三十个人,去雇了五六百个人,连我们自己的伙计,算来就也不下一千,再请两个名教师来教两个月,就可以同贼拼个死活存亡了。你道如何?”芝龙大喜道:“如此甚好。你既有此意,我愿助你。”二人听了也大喜。谈到投机,芝龙见二人人物轩昂,就想结为兄弟,向二人说了,二人也都愿意。叙年齿时却是芝龙顶大,次下郑虎、郑豹,三人设盟立誓,结为兄弟。芝龙便叫郑虎、郑豹都加个“芝”字,以见得和亲兄弟一样。二人也答应了,就改作芝虎、芝豹,从此以后,不称名字只称兄弟了,不提。
却说过得两日,探信的人回来报道:“郑老不知下落。只听得说贼人约有五六百,都藏在出口一百里地名沙港的地方,为首只一个,名颜振泉。无事时在港内住家,捕鱼过活,有事便上船作贼。所用船约有一百号,都是三号小夹板船,就有抢得大的也都不用,卖给别处的海客罢了。”芝虎、芝豹听了,咬牙切齿骂了一回,只得想报仇的法子了,便和芝龙各拨家私,招募丁壮。又请了两个教师,一姓朱,名一宁;一个姓吴,名同德,就在出口三十里地名东乡的地方训练起来,练了有三个月之久。正是天启元年六月的时候,芝龙看已训练好,便定那日大家拔碇起行,乘着风势潮流,转瞬已到沙港口外。芝豹对芝虎道:“此刻潮退时候,我不利进,彼又利出,不可不防。”
芝虎道:“不怕,潮已过时,他此刻如出来,等刻难道不想退入不成?但也不可不防他冒险而来。”说着,芝龙恰好走了来。芝虎便将此话告知芝龙,芝龙道:“我也是这样子想,已早调部好了。你看着吧。”说着,小号船已先到,便一齐下篷抛碇作一排,随后大号船也到,便到小号船前面下碇,专等潮涨入口,不提。
却说颜振泉那日正在村中饮酒,听得手下哨探的进来道:“今天从里面开几十只夹板船出来,此刻都下碇对岸,不晓得可用不可用。”颜振泉道:“油水多不多?”哨探道:“看船身不重,恐怕没有什么油水。”振泉把酒杯一摔,道:“不好了!旗号怎么样呢?”哨探道:“旗号都只平常吧,不过却系一色。”颜振泉道:“不好了!一定官里来剿捕了。但我上去时也有探听,并没有什么大案发作,如何忽然大动刀兵起来?也罢,明天和他开仗便了,料官兵也无能为。”说着,便传命村中,明日准备上船开仗。
到得夜里五更时候,颜振泉在家中睡觉,忽听得村中大哗了起来。颜振泉从梦中惊醒,还只道准备上船,所以喧闹;及仔细一听,只听得求饶呼醒之声不绝于耳,这才晓得捕兵到来,当下大惊,一骨碌爬了起来,穿好衣甲,只听得“嘡”的一声,自己的大门也被人冲倒了。说时迟,那时快,颜振泉喊声:“不好!”正要去摸刀时,不提防朦胧中“飕飕”的几条大汉从窗中跳了进来,手里都拿着旱柄挠钩,向振泉身便搭。振泉正欲解开时,只见窗外又有一条大汉扑地跳了进来,直奔振泉面前,举手就是一刀,把振泉右手砍断跌落,随起一脚,把振泉踢倒,命众人把他捆起。你道此人是谁?原来不是别人,正是郑芝虎。当下芝虎命人带到厅上,自己坐在旁边看守,专等芝龙来时商量处置的法子。
原来芝虎报仇心切,一到得村中时,众人都分头去杀人,自己却和芝豹带了十几个敢死的大汉,在村中劫了一个小贼做向导,叫他一直引到颜振泉家中,随后冲倒大门,直杀进去,果然一网便被他打着了,所以专在那里等众人来会议,这且不提。
却说郑芝龙、朱一宁分头去杀人,杀了一歇,天已亮了,死的死,逃的逃,躲的躲,村中几十家海盗都以为官兵到来,直杀得形影全无了。当下天已大亮,大家会齐到颜振泉家里,芝虎便向芝龙道:“这颜振泉畜盗,你看如何处置?”芝龙道:“这听凭贤弟的意,但且把他带来看。”芝虎便命人把颜振泉提了过来。振泉一看,上面坐的也不是官,旁边立的也不是兵,心下大怒,便喝道:“咄!你们鼠辈竟敢强劫杀毙一村人命,王法不怕吗?”
芝龙冷笑道:“我也不用多讲,你可记得三月间有八号大夹船的生意吗?我们今日非别,就是八只之中逃出的两只船上的人,今日特来报仇!谁叫你那时斩草不除根,致令今日萌芽依旧发呢?我看你既到今日,还有何言!”
振泉听了,才晓得是为报仇而来,连忙改口道:“原来壮士是来报仇的。小人有眼不识泰山,罪该万死,只求壮士饶命。”芝虎大喝道:“哧!要强索性强到底,何必讨饶!三月间所得的船和人都到哪里去了!”振泉道:“船卖了。”芝虎道:“人呢?”振泉不敢答应。芝虎道:“都杀了吗?”振泉道:“是。”芝虎大怒道:“尸首都埋在哪里?”振泉道:“尸首都埋在大洋底了。”芝虎一急,晕了过去,众人忙叫了醒来;芝豹也对着大哭,众人又劝了一番。
芝虎道:“罢了,这畜盗害的人也不止一个,今日天假我手。你们去把刀拿来,就在我面前细剐起来,不可剐死,留个活头让我亲杀。”众人答应一声,就把刀在振泉臂上、腿上各处细剐了起来,剐到半路,又故意把刀尖在肉里剜了几剜,那振泉便杀猪也似的喊。芝虎却一声也不作,只眼睁睁的看着罢了,看看声音微弱,芝虎道:“好了!”众人止住了手。芝虎右手提刀,左手揪住振泉的头发,大声喊道:“颜振泉,饶了你了!”振泉把眼强张开一看,芝虎手起刀落,头已两断,尸首跌翻地上。芝虎把头提在手里,看了一看,道:“总算开眼的,罢了!”随命把尸首收拾过,大家到各处去寻些食物过饥。
芝龙向芝虎道:“我们杀了这许多人命,却怎么样办法才好?”芝虎道:“我本拼着一死,自首去便了。”芝龙道:“不能,你一人自首不要紧,须防连累别人。这事非一人做得到,牵连起这许多人,如何是好?”芝虎道:“你看怎么样呢?”芝龙道:“我看且在这里落草。”芝虎道:“这如何使得,这样时我们也是一个颜振泉了。”芝龙道:“不是,我们且在这里住下,也不杀人,也不抢物,捡个要紧地方去抽商贾的捐。那时官府得知,一定要捕的,我们再把官兵杀退。他一定来招安,那时去投降,不但前罪尽免,而且将来还可图个出身。你道好不好?”芝虎一听不错,就答应了。
芝龙又去叫齐了众人,问道:“你们一伙儿杀了这许多人,明天官府若来捕治,却如何是好?”众人齐道:“官府敢来时,也把来者杀了。”芝龙道:“你们大家不是都要回去吗?到回去时各人散开,官来拿时,却如何呢?”
众人听了,倒没主意起来,你看我,我看你。芝龙道:“我替你们想,除非大家只管在这里,永远不散去,官府才没奈何你。”众人听了,乖的早已会意,都道:“很好。”那呆的却还问道:“在这里哪里来得吃呢?”有的就笑道:“你不看从前他们哪里来得吃呢,我们为什么会没有得吃?”芝龙又说道:“我们并不同他们一样。”随把不杀人、不强抢的话说了一遍。众人一齐大喜,答应过了。
当下芝龙便命人把船只都收进口来,过了几日,便到港外各处去巡逻去。
只见有商船,便要抽捐;不肯时,把船一齐围了来,吓得一吓,就也肯了。
半月间不曾杀过一人,已得了不少的财帛。果然官府得知,派了二十只大船来捕芝龙。芝龙命把船排了出去,血战一日,官军大败而逃。芝龙也不追赶,仍旧收船进口。从此纵横海上,官军再也不敢来觑上一觑,人就把他号作“郑氏三雄”,不提。
话分两头。却说芝龙虽然在沙港落草,却时常乘便回家,有时候无事,便在家里歇下,习以为常。到得那年天启四年,芝龙娘子身怀六甲,便向芝龙道:“我自从有身之后,时常梦中乘空登天,看见天上东南方有一道白光,阔几十丈,长几百丈,闪闪的乱动,因而惊醒,不晓得什么缘故。已经好几次了,每次看时必小了一点,又近了一点,那光却又亮一点,现在只有一匹布的大了。”芝龙笑道:“我明天替你请一个圆梦的先生,替你圆圆看就明白了。”他娘子笑道:“圆梦固然不必,只不晓得什么缘故,真的有点稀奇。”
芝龙道:“有什么稀奇,顶好的吉兆,不过是主生贵子罢了。”说着,他娘子也好笑。
到得天启五年四月间,芝龙娘子的怀身已是十月满足,有一日夜里,正在睡觉,忽听得空中似放爆竹的一声响亮,忙睁眼看时,正是平时的样子;仍旧乘空的立在云中,白光一匹,正在东南方闪闪的乱动;心里诧异道:“罢了,难道我又入梦了?”再一看时,白光却离身不远,那光直射人目,不能正看。芝龙娘子心里想道:“既然如此,我这回索性看个真,到底什么东西?”
想罢,方欲抬头看时,只见白光忽然缩小,却如一条带一般,如飞的直奔过来。芝龙娘子走避不及,那白光便直奔了她身上,一围围了起来。芝龙娘子大惊,要喊却喊不出声,正在危急时,那白光却越围越紧,肚里被他围得极痛了,只得竭力一喊,却把隔房的老婆子惊醒了,忙问:“什么?”芝龙娘子却还在那里道:“肚里捆得好痛!”老婆子忙走起来,道:“娘子要临蓐了。”芝龙娘子被他一提,才记起是要临蓐的缘故,一时心里把梦中事情也忘记了,便只顾得腹痛。老婆子忙起来烧热水冲汤,叫人去叫收生婆伺候。
到了第二日早起,才生下一个孩子,稳婆抱了起来,道:“恭喜!是一位小公子。”随即洗浴净洁,把衣裳穿好,抱了放在床上。这里一面料理产内事情,一面叫人去给芝龙通信,正是:今作人间佳子弟,昔为天上玉麒麟。
要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诗曰:
英雄潦倒困天涯,海上风涛便是家。
一片布帆挂将去,桃源深处话桑麻。
却说芝龙每日在沙港无事,便教这手下许多喽罗操演战法,又和芝虎、鸿逵、一宁等讲究些行兵布阵的功夫。自己的船虽然还了人,他却有颜振泉的一百多号,又加上自己从前的商船和芝虎从前的商船,十足总有二百号的船,每日便来海上习行船使风功夫,又不时将船来摆阵,叫这许多喽罗来操演。他虽然捐了商人的财帛,倒也替国家练成一股劲旅,以备他日招安后为国家驰驱效力,这且不提。
那日芝龙正和芝虎、鸿逵操演这许多喽罗,恰好芝龙家里的家人王老和一个喽罗摇了一只小舢板过来,正遇着芝豹在那里巡哨,看见便喝住问道:“你来做什么?”王老忙答道:“家爷家里有事,差遣小的来送信。听说家爷在这里,所以小的也摇到这里来。”芝豹道:“此刻你家爷在此地办正事,不能够讲家事的地方。你有事也要等操完,如何冒冒失失的冲来?”王老听了,不敢作声。芝豹随指着喽罗骂道:“你这该死的,他自然不懂这里的军令,你难道也不晓得吗?”小喽罗忙答道:“小的因为他是爷家里的人,只道不要紧,所以送了来,不知也犯令的,下次不敢了。”芝豹道:“若有家里的情面,军令可以不立了。”说着,又向王老道:“你今天幸而遇着我,若遇着你家爷时,碍着军制不能顾自己,只怕也要以军法处治你了!”吓得王老面如土色,诺诺连声。芝豹随又说道:“你跟着我来。”说罢,把自己坐船一摆,往前而去。王老的小舢板也竭力摇着,跟了过去。
走有一里多路,只见水中露出一个石台,方围三尺,比水高有二尺;上面竖着一根大桅杆,桅杆上挂着一面大旗,写着“左巡哨座”四字。芝豹命王老把船泊在石台下,却拿一面小小的巡哨旗,付与王老道:“你在此等着罢。有人来查时,你把旗给他验着,便没事了。”王老接过旗来,芝豹仍旧一摆坐船,八桨齐开,如飞的去了。
看官,原来芝龙军令最严,每遇操演时,半里内不使一船走人,都派着四个巡哨员,领着小快船,分哨巡逻;有误走进去时,打了四十军棍,还要插耳箭游营,故违的斩首,巡哨员失查的打棒,路远或急事不能到村中去等的,巡哨员发一面巡哨的号旗给他,叫他到巡哨座里等去,等操完之后便可带入。他这号令是一向严明的,就是他自己,有时充巡哨员时,也是这样办法,所以人人畏令。这且不提。
却说王老等芝豹去后,果然有一只船,同芝豹一样的,船上坐着头目,来查问。王老把号旗给他验过,才鼓着桨走了。随后又有几只,也都是一样,王老这才晓得军令的森严。等了约二个时辰,才有一只照样的快船到来,向王老道:“爷已操完,命你村中去见吧。那支号旗你把来给我,我代你到巡哨爷里消差去。”王老听了,把号旗给了他之后,把舢板仍旧摇到村里去。
原来芝龙自得了沙港之后,便把颜振泉的住屋作为聚会公所,所以当下王老的船摇到村口之后,上岸便一直走到公所中。芝龙正在厅上和众兄弟闲谈,一见王老,便问道:“你来做什么?有家信没有?”王老道:“没有家信,主母派奴才来给主人报喜,主母前天生了一位小主人了。”芝龙道:“原来为此,你下去歇息去吧。”王老答应着走了下去。众人齐给芝龙道喜邀酒食,闹了一番。到了次日,芝龙就办了几桌酒席,请众兄弟头目痛饮。各喽罗听见,也都来叩喜。芝龙向各头目道:“烦各位兄弟遣他回去,我等到自赏他酒肉吧。”各头目答应了出去,外面各吩咐各领的喽罗散去。然后芝龙命人杀了十几口的猪,再发了几十坛的酒,拿来分与各喽罗,大家欢呼痛饮去了。
到了次日,芝龙同鸿逵别了众人,回到家中,一看小儿生得虎头燕颔,真是将门之后,便也十分欢喜,当下取名叫作郑森。看官,书中所说的郑成功如何此刻忽作郑森呢?这个缘故且不多言,只看到第三回就明白了。——闲话少提,却说当下亲戚故旧闻知芝龙回来,也都赶来道喜,直忙了几日,正想在家歇息几天,偏是沙港村中又有信来催着速去,有要紧之事,芝龙吓了一跳,心里想道:“一定是和捕兵开仗了,所以才这样要紧。可恶,偏不迟几日,也好教我歇息两天。索性早几天我不回来时也罢了,不迟不早正在这个时候!”只好别了家中人等,同鸿逵二人急忙来到沙港。一看,却静悄悄的一船也没有,连自己几只巡船也不见了。
鸿逵道:“哥哥,不好了!我们巡船哪里去了?”芝龙道:“正是,我也正在这样想。”鸿逵道:“里面不晓得怎么样?”芝龙道:“外面如此,里面可知,咳,众兄弟不晓怎么样,这许多喽罗和这许多船也不晓得怎么样了。”说着,仰天叹气。鸿逵道:“或者巡船偶然走开,也未可知。”芝龙道:“他信中要紧的事体是什么事体?如何到了此地,反没船了?这岂不是凶兆吗?”鸿逵道:“不要管他,且到村中再讲。”说着,催摇船的人拼命的摇了进去。
不一歇,进了港,只见两旁边自己的旗号都没有了,芝龙垂泪向鸿逵道:“不好了!你看我们的旗号呢?这岂不是被狗官坑了吗?众兄弟恐怕都休了!”鸿逵咬牙切齿道:“可恶!我们快点赶进去,若狗官们还在时,我们手刃几个,也和众兄弟报得此仇;就死,也要同众兄弟一处死!或者鼓得动人心时,能把众兄弟夺回也讲不来。如狗官已经回去,我们只好再作他图,替众兄弟复仇罢了。”芝龙也点头称是。说着,只见两边岸上各喽罗都在,但却不穿号衣,见芝龙二人来了,仍旧走来请安。芝龙心中少安,便问道:“各位爷都在哪里?”喽罗道:“都在公所里,正等着爷来呢。”说着,船已摇过。芝龙便向鸿逵道:“各喽罗都在,并不说起什么,恐怕没有什么凶事吧?”鸿逵道:“虽是如此,但为何号衣都不穿呢?不是我多疑,只怕也是狗官的计,来哄我们罢了。但我们今天既来了,就要置生死于度外,拼个死活罢了,有什么怕他!”芝龙称是。
说罢,船已摇到村口。芝龙、鸿逵二人把衣带束紧,身边各带一把单刀,离船登岸,一直扑奔公所而来。一路上,虽有许多喽罗迎接,但都不穿号衣,也辨不出真假。芝龙二人也不细问,直走了上去,心里只管想厮斗。走了不远,看看公所已在前面,只见一个喽罗看见二人来了,忙跑了进去。鸿逵一看,眼中出火,向芝龙道:“事无可疑了,哥哥不看见此刻去报信的喽罗吗?我们快拔刀,免被他攻其不备。”说着,自己刀已拿在手中了。芝龙就也把刀拿了出来,直奔了上去。刚刚离公所有一百步光景,只见芝虎、芝豹、一宁、同德还有许多头目,都迎了出来。芝龙大喜,远远便喊道:“你们都在吗?”一面说,一面跑过去了。鸿逵却心中一愣,几乎连步都停了,自己想道:“难道我所想的都虚了,不然还是他们也跟着哄我?”心下这团疑闷,真不知怎么样才好,只得勉强赶了过去,大家相见。
众人一看二人,又是笑,又是骇。芝豹便笑问道:“你们每人手里都握着一把刀,却是何意?要杀哪个,等兄弟效劳去吧。”二人听了,才记起手里还拿着刀,连忙插入鞘内。大家一同走入公所坐下,芝龙便先开口问道:“你们为何港口巡船也不巡了,港内旗号也不挂了,喽罗也不穿号衣了,这是什么缘故呢?”芝虎道:“如今港口可以不用巡船了,旗号也不用挂了,号衣也不用穿了。”芝龙道:“为何呢?”芝虎还未答应,鸿逵接着问道:“我且问你:来书所说的要紧的事体到底是件什么事体?”芝虎道:“就是因为这个缘故,所以巡船、号衣、旗号都可以不用了。因为你去过几日,这里接着兴泉兵备道蔡善继的一张招安谕帖,所以我们想这许多东西都可以收拾了起来。”芝龙、鸿逵二人大喜道:“原来为此!何不写明信上,也省得我两人受得半日的虚惊。”芝虎道:“你受了什么虚惊?”鸿逵便把如何疑没有巡船,如何疑没有旗号,如何疑没有号衣,如何想报仇的法子,所以提刀上岸的话说了一遍,众人一齐大笑了起来。芝豹道:“原来如此,怪道上来时脸都气紫了。但是你也是多疑,你只想:人家要哄你,也装个象;难道一点没有,也可以骗得人吗?”鸿逵想着,也好笑起来。芝虎便说道:“本来我也想写个明白,因为里头还有点不妥,诚恐怕张扬出来时,明天有个弄翻时倒成个笑话,被人说我们反复小人,所以宁可商定了再行吧。”芝龙道:“什么不妥?”芝虎道:“一则因为不是劝书是谕帖,二则说话也倨傲,所以我们想还要商量好了再行。”芝龙道:“这个是你们不晓得,官府办事,原是如此。他还算好,譬如他用告示来,你难道不去理他吗?至于说话倨傲,你且拿来,我看看就晓得了。”芝虎便命人去取了来。一看时,略云:“夫识时之士,择势而趋;识道之士,守义不变;识时者杰,识道者圣,二者虽不同要,皆不外乎明之为怀也乃者。本道忝膺斯土,职司武防,落事以来,即已风闻汝等寄迹僻港,浮家海中,招集无赖,劫夺行侣,巧借抽捐之名,以行劫夺之实,种种不法,罪难逭诛;而又屡拒官军,目无纲纪。方谓非有大义之不可去,亦必有大势之足以恃,乃再四访查,实无一着。论大义则皇恩如沛,而汝等无纤憾之遗;言大势则圣武如天,而汝等又无一城之倚。势义未哲,徒逞螳臂,若以挡车,此不过盗弄潢池,祸及身上耳。本道本当肆讨,姑念汝等或系无职之故,非狡诈者比,因是暂楫兵戈,特行招抚。苟明于事机之所在,限一月内即自投戈,不惟逭免前诛,本道且代为申奏,量予录用。如再怙恶不悛,即当以兵戈加汝,恐悔之无及矣。所有缘由,为此特谕。”
芝龙道:“这也难怪他,他哪里晓得我们的心思,而且官府的癖气原是如是。不然,难道交臂失之,我们还终身做海上的生涯不成?”芝虎道:“也是,既然如此,我们禀复他吧。”当下遂写了一张复禀,叫人递了去。这里芝龙命这许多人都收拾了起来,或是归田,或是替皇上去效力,都叫各人自己情愿,各人也都准备着投降去。正忙乱时,鸿逵却向芝虎道:“官府的癖气难测,你们不可都去。我想:只我和我哥哥两个去也就够了,等没有变时,再大家都去不迟。你道是不是?”芝虎道:“不错,是这样子。但你不用去,只我同得哥哥去好了。”朱一宁道:“我也去。”芝虎道:“三人去也可以。”
当下收拾好了。到了次日,便坐了一只船,直奔泉州府而来。
不一歇,已到了。三人便走到蔡善继营里,说明了姓名。中军官通报进去,蔡善继大喜,道:“果然被我一片话说降了,这功劳就也不小。”遂问道:“他什么打扮?”中军官道:“他壮士打扮。”蔡善继道:“这厮还不知王法呢!强盗来投降,若不折挫他一番,明天如何管得下?不怕他,他既然来降了,自然是我手中物。”遂对中军官道:“你对他说,要改作囚装来见吧。”中军官答应了出来,向三人发话道:“我道你们有什么来历,原来是强盗来投降的!既然投降,规矩总应该也晓得,偏不对我说明。我此刻进去回了一回,倒惹大人生气。快去换了衣服来吧!”芝龙道:“换什么衣服?”
中军官大喝道:“唗,换囚衣!还不晓得吗?”芝虎、一宁大怒,回转身便走。芝龙也诺诺连声的退了下来。
芝虎向芝龙道:“咳,快回去吧,原来强盗投降也不容易,要先做过囚徒的。只是他不该对我们说奏准录用,难道等保举的人还要做囚徒吗?还是囚徒可以保举呢?今天来投降就先受了一场恶气,以后还了得吗?今天可惜喽罗们不曾带来,要带来时,便把他这座营踏平了,看他怎么样奈我何!”
一宁也是这样说。于是三人仍旧出来,上船回去,告诉众人。大家也都忿忿不平,只好再把旗号挂起来,仍旧照从前的样子罢了。芝虎向芝龙道:“我们既然招安一事做不到,改业又不好改,只有做一世的强盗罢了。”芝龙道:“但凭贤弟,我们横竖总不肯分开罢了。”芝虎大喜道:“如此很好,一不做,二不休,索性到各洋面去做大贸易,也不必专守在这里。你道如何?”
朱一宁道:“你们既有此志,我有一个地方极好。这地方在广东惠州海丰县东南,名字叫作嵌头村,那里环山抱水,潮来时二等夹板船可以直抵村中,如换了河船,更可以旁通各处。村中有一千余家的住户,柴米鱼盐件件都有。若把这地方拿来时,进可战,退可守,围有食,逃有路,不似沙港穷苦扼塞。你们以为如何?”众人齐道:“既有这个地方,很好。明天去夺他去吧!”
芝龙道:“既然如此,明天就请你和鸿逵、同德一起去,带了六十号大船,去打嵌头村。我这边和芝虎、芝豹也带了六十号船,去打漳浦一带,抢一点油水,以润行色。你有信来,仍旧还是到沙港去,我自会得知。”大家商量妥当。
到了次日,一宁三人带了八百喽罗先自去了。芝龙和芝虎三人也就动身去打漳浦,命各头目守村。不一日,到了漳浦,果然就打了个胜仗,夺了无数的财帛。朱一宁那边也派人来报信,说已夺了嵌头村。芝龙大喜,回到沙港,把金钱财帛一起收拾了起来,满装了八十号大海船。芝虎道:“这许多东西,路上不好带,若遇着官兵截了去,岂不可惜!不如且藏在你家,有用时再来拿不迟。”芝龙应允,就把八十船中分了五十船载到家里去,只把三十船的东西和许多喽罗都带去海丰。
不几日,来到嵌头村,前面一看,只见自己两面的旗已高悬于空中,随风飘飏,当下大喜,把船泊在村外,换了小舟先进去。一看果然丰富如一宁所说,一点不差;再看时,自己六十号船一字排在前面,芝龙便拢了船跳上去。一宁等看见,忙迎了进去。大家坐下,商量定了,借了一座大庙作个公所,然后和许多百姓交结。众百姓见他和善,也就大家相安。然后命人到各处巡查,凡海上商船,每船捐三百两银子,给了一面旗,许以永不扰害,从此大家相安无事,郑氏的家产便日加一日了,不提。
却说芝龙横行海上,已非一日,虽有官兵前来剿捕,无如总敌不过芝龙。
芝龙也只把他打退便好,不肯十分去难为他,以为日后招安地步。光阴荏苒,那年正是崇祯元年。有一日,巡船头目送进一个人来,芝龙一问,才晓得是福建巡抚派来的一个巡捕官王坤。芝龙忙接见之后,那王坤呈上福建巡抚沈犹龙的一封信。芝龙拆开一看,晓得是招安的话,当下大喜,把众兄弟一齐集了来,将信一一说了。众人大喜,然后芝龙款待王坤歇息。芝虎便私向芝龙道:“我只怕又是前回的蔡善继吧?我们这回不可上当,要和他先讲明。”
芝龙也道“是”,随即写了一张复禀,要约明不许诈变,不作囚装,及另外各事,拿给王坤看过。王坤答应着把禀带去,随后芝龙办酒席送行。
过了几日,沈犹龙的复函到来。大家一看,已件件都依了。众人大喜,这才把东西收拾了起来,一齐上船,开往福建。
不日来到省中,芝龙便领着众兄弟见过了沈犹龙。沈犹龙大喜,一见之后,便授芝龙一个游击的虚衔,芝虎各人也都授千总、把总,仍在海口听用,待申奏之后,再授实职。又叫他把喽罗的花名册呈上,待奏准改作水军时,发给粮饷。事有凑巧,刚刚沈犹龙替芝龙出奏之后,却调往别处去了。接着福建巡抚便是熊文灿,芝龙只得再领着众兄弟去见去。熊文灿接见之后,便问芝龙各人现有何实职,芝龙便把前抚沈犹龙申奏还未奉旨的话说了一遍。
熊文灿也欢喜芝龙,便应允明天再为代奏。又过几时,圣旨着芝龙授为游击实职,芝虎、芝豹、鸿逵、一宁、同德都授为千总实职,其余各头目也都授为把总;所领之众,着改编水师。芝龙遂率领各兄弟朝旨谢恩,然后在省供职。恰好那时海中出了几处的海盗,是李魁奇、刘香老等,熊文灿就叫芝龙平盗。他是海盗出身的,海上风涛那一样不熟?自然不过几时,就都平定了。
芝龙论功一直升到总兵之职,其余各人也都升级。倒是平刘香老时,香老在船上指挥兵卒,被芝虎看见,还隔有两船之远,芝虎一跳便跳了过去,立在船舷上。说时迟,那时快,芝虎跳到时脚还不踏稳,香老已是一刀砍来。芝虎把他手一接,顺势一拖,两人同跌落海中,不知下落去了。芝龙虽然流泪,但是因平盗而死,而且香老就也因此而平,所以就也替他欢喜。后来朝命震悼,追赠总兵衔,荫了一子。这是后话,不提。
当时芝龙把几起海盗都平了之后,熊文灿十分欢喜,就订为密交。有一日,芝龙因会宴在巡抚衙中,熊文灿便向芝龙说道:“这几年福建大旱,粒米无成,老兄有什么办赈的好法子没有?”芝龙笑道:“法子是有,只要能听小弟所为,不来掣肘,小弟便能办到。”熊文灿道:“什么法子?你倒说说看。”芝龙笑道:“原说不必管,如说时是又要来管了。”熊文灿也笑道:“既如此说,小弟一概不管,老兄几时可以开赈呢?”芝龙道:“秋季收成后,可以济荒。”熊文灿道:“可以,如此全仗老兄吧。”芝龙当下答应着出来。
原来芝龙未做海盗之先,因做贸易,时常来往日本、台湾各处,他晓得台湾除荷兰人之外,一概是生番,是不做事的;就荷兰人也不事耕种的。每每看见,便道:“可惜一片好土地,没人收拾。”所以今天熊文灿一说赈荒,他便想台湾。当下出来,便叫人去贴了一张告示,招人开垦,每人给三两银子,带到台湾去。不几日,果然就招了五六万人。芝龙便拨了三四十万的家私,买了二万余只的牛,五万余副耕田的家伙,然后把这许多人都载到船上,又带了一切日用家伙,不一日来到台湾。
芝龙率领众人登岸。生番一看见,都逃往山中去了。只有荷兰人在那里,一看人多,就也把城门紧闭,不敢出来。芝龙命这许多人砍树的砍树,割草的割草,搭架的搭架,一日工夫,就起了几千间的草屋。不几日工夫,早已起完。然后将日用一切家伙,都搬了上去。芝龙命众人只捡平荡的地方,便分头去开垦去。开了约一月之久,早开好八万亩的良田。及试一种时,果然极其肥沃。芝龙大喜,便把众人的粮食留下,带了一万石白米回到福建,开市平粜。不一月的工夫,早已粜得精光。幸而台湾土地肥沃,每年可以熟谷三次,所以芝龙回来不两月,那边又把新谷运来了。从此福建靠台湾的米,米价才平了下来,不至闹荒了。芝龙因台湾是他一人开辟的,所以命全台湾的粮都纳在他那里。正是:莫道人间无福地,谁知海外有桃源。
要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英雄潦倒困天涯,海上风涛便是家。
一片布帆挂将去,桃源深处话桑麻。
却说芝龙每日在沙港无事,便教这手下许多喽罗操演战法,又和芝虎、鸿逵、一宁等讲究些行兵布阵的功夫。自己的船虽然还了人,他却有颜振泉的一百多号,又加上自己从前的商船和芝虎从前的商船,十足总有二百号的船,每日便来海上习行船使风功夫,又不时将船来摆阵,叫这许多喽罗来操演。他虽然捐了商人的财帛,倒也替国家练成一股劲旅,以备他日招安后为国家驰驱效力,这且不提。
那日芝龙正和芝虎、鸿逵操演这许多喽罗,恰好芝龙家里的家人王老和一个喽罗摇了一只小舢板过来,正遇着芝豹在那里巡哨,看见便喝住问道:“你来做什么?”王老忙答道:“家爷家里有事,差遣小的来送信。听说家爷在这里,所以小的也摇到这里来。”芝豹道:“此刻你家爷在此地办正事,不能够讲家事的地方。你有事也要等操完,如何冒冒失失的冲来?”王老听了,不敢作声。芝豹随指着喽罗骂道:“你这该死的,他自然不懂这里的军令,你难道也不晓得吗?”小喽罗忙答道:“小的因为他是爷家里的人,只道不要紧,所以送了来,不知也犯令的,下次不敢了。”芝豹道:“若有家里的情面,军令可以不立了。”说着,又向王老道:“你今天幸而遇着我,若遇着你家爷时,碍着军制不能顾自己,只怕也要以军法处治你了!”吓得王老面如土色,诺诺连声。芝豹随又说道:“你跟着我来。”说罢,把自己坐船一摆,往前而去。王老的小舢板也竭力摇着,跟了过去。
走有一里多路,只见水中露出一个石台,方围三尺,比水高有二尺;上面竖着一根大桅杆,桅杆上挂着一面大旗,写着“左巡哨座”四字。芝豹命王老把船泊在石台下,却拿一面小小的巡哨旗,付与王老道:“你在此等着罢。有人来查时,你把旗给他验着,便没事了。”王老接过旗来,芝豹仍旧一摆坐船,八桨齐开,如飞的去了。
看官,原来芝龙军令最严,每遇操演时,半里内不使一船走人,都派着四个巡哨员,领着小快船,分哨巡逻;有误走进去时,打了四十军棍,还要插耳箭游营,故违的斩首,巡哨员失查的打棒,路远或急事不能到村中去等的,巡哨员发一面巡哨的号旗给他,叫他到巡哨座里等去,等操完之后便可带入。他这号令是一向严明的,就是他自己,有时充巡哨员时,也是这样办法,所以人人畏令。这且不提。
却说王老等芝豹去后,果然有一只船,同芝豹一样的,船上坐着头目,来查问。王老把号旗给他验过,才鼓着桨走了。随后又有几只,也都是一样,王老这才晓得军令的森严。等了约二个时辰,才有一只照样的快船到来,向王老道:“爷已操完,命你村中去见吧。那支号旗你把来给我,我代你到巡哨爷里消差去。”王老听了,把号旗给了他之后,把舢板仍旧摇到村里去。
原来芝龙自得了沙港之后,便把颜振泉的住屋作为聚会公所,所以当下王老的船摇到村口之后,上岸便一直走到公所中。芝龙正在厅上和众兄弟闲谈,一见王老,便问道:“你来做什么?有家信没有?”王老道:“没有家信,主母派奴才来给主人报喜,主母前天生了一位小主人了。”芝龙道:“原来为此,你下去歇息去吧。”王老答应着走了下去。众人齐给芝龙道喜邀酒食,闹了一番。到了次日,芝龙就办了几桌酒席,请众兄弟头目痛饮。各喽罗听见,也都来叩喜。芝龙向各头目道:“烦各位兄弟遣他回去,我等到自赏他酒肉吧。”各头目答应了出去,外面各吩咐各领的喽罗散去。然后芝龙命人杀了十几口的猪,再发了几十坛的酒,拿来分与各喽罗,大家欢呼痛饮去了。
到了次日,芝龙同鸿逵别了众人,回到家中,一看小儿生得虎头燕颔,真是将门之后,便也十分欢喜,当下取名叫作郑森。看官,书中所说的郑成功如何此刻忽作郑森呢?这个缘故且不多言,只看到第三回就明白了。——闲话少提,却说当下亲戚故旧闻知芝龙回来,也都赶来道喜,直忙了几日,正想在家歇息几天,偏是沙港村中又有信来催着速去,有要紧之事,芝龙吓了一跳,心里想道:“一定是和捕兵开仗了,所以才这样要紧。可恶,偏不迟几日,也好教我歇息两天。索性早几天我不回来时也罢了,不迟不早正在这个时候!”只好别了家中人等,同鸿逵二人急忙来到沙港。一看,却静悄悄的一船也没有,连自己几只巡船也不见了。
鸿逵道:“哥哥,不好了!我们巡船哪里去了?”芝龙道:“正是,我也正在这样想。”鸿逵道:“里面不晓得怎么样?”芝龙道:“外面如此,里面可知,咳,众兄弟不晓怎么样,这许多喽罗和这许多船也不晓得怎么样了。”说着,仰天叹气。鸿逵道:“或者巡船偶然走开,也未可知。”芝龙道:“他信中要紧的事体是什么事体?如何到了此地,反没船了?这岂不是凶兆吗?”鸿逵道:“不要管他,且到村中再讲。”说着,催摇船的人拼命的摇了进去。
不一歇,进了港,只见两旁边自己的旗号都没有了,芝龙垂泪向鸿逵道:“不好了!你看我们的旗号呢?这岂不是被狗官坑了吗?众兄弟恐怕都休了!”鸿逵咬牙切齿道:“可恶!我们快点赶进去,若狗官们还在时,我们手刃几个,也和众兄弟报得此仇;就死,也要同众兄弟一处死!或者鼓得动人心时,能把众兄弟夺回也讲不来。如狗官已经回去,我们只好再作他图,替众兄弟复仇罢了。”芝龙也点头称是。说着,只见两边岸上各喽罗都在,但却不穿号衣,见芝龙二人来了,仍旧走来请安。芝龙心中少安,便问道:“各位爷都在哪里?”喽罗道:“都在公所里,正等着爷来呢。”说着,船已摇过。芝龙便向鸿逵道:“各喽罗都在,并不说起什么,恐怕没有什么凶事吧?”鸿逵道:“虽是如此,但为何号衣都不穿呢?不是我多疑,只怕也是狗官的计,来哄我们罢了。但我们今天既来了,就要置生死于度外,拼个死活罢了,有什么怕他!”芝龙称是。
说罢,船已摇到村口。芝龙、鸿逵二人把衣带束紧,身边各带一把单刀,离船登岸,一直扑奔公所而来。一路上,虽有许多喽罗迎接,但都不穿号衣,也辨不出真假。芝龙二人也不细问,直走了上去,心里只管想厮斗。走了不远,看看公所已在前面,只见一个喽罗看见二人来了,忙跑了进去。鸿逵一看,眼中出火,向芝龙道:“事无可疑了,哥哥不看见此刻去报信的喽罗吗?我们快拔刀,免被他攻其不备。”说着,自己刀已拿在手中了。芝龙就也把刀拿了出来,直奔了上去。刚刚离公所有一百步光景,只见芝虎、芝豹、一宁、同德还有许多头目,都迎了出来。芝龙大喜,远远便喊道:“你们都在吗?”一面说,一面跑过去了。鸿逵却心中一愣,几乎连步都停了,自己想道:“难道我所想的都虚了,不然还是他们也跟着哄我?”心下这团疑闷,真不知怎么样才好,只得勉强赶了过去,大家相见。
众人一看二人,又是笑,又是骇。芝豹便笑问道:“你们每人手里都握着一把刀,却是何意?要杀哪个,等兄弟效劳去吧。”二人听了,才记起手里还拿着刀,连忙插入鞘内。大家一同走入公所坐下,芝龙便先开口问道:“你们为何港口巡船也不巡了,港内旗号也不挂了,喽罗也不穿号衣了,这是什么缘故呢?”芝虎道:“如今港口可以不用巡船了,旗号也不用挂了,号衣也不用穿了。”芝龙道:“为何呢?”芝虎还未答应,鸿逵接着问道:“我且问你:来书所说的要紧的事体到底是件什么事体?”芝虎道:“就是因为这个缘故,所以巡船、号衣、旗号都可以不用了。因为你去过几日,这里接着兴泉兵备道蔡善继的一张招安谕帖,所以我们想这许多东西都可以收拾了起来。”芝龙、鸿逵二人大喜道:“原来为此!何不写明信上,也省得我两人受得半日的虚惊。”芝虎道:“你受了什么虚惊?”鸿逵便把如何疑没有巡船,如何疑没有旗号,如何疑没有号衣,如何想报仇的法子,所以提刀上岸的话说了一遍,众人一齐大笑了起来。芝豹道:“原来如此,怪道上来时脸都气紫了。但是你也是多疑,你只想:人家要哄你,也装个象;难道一点没有,也可以骗得人吗?”鸿逵想着,也好笑起来。芝虎便说道:“本来我也想写个明白,因为里头还有点不妥,诚恐怕张扬出来时,明天有个弄翻时倒成个笑话,被人说我们反复小人,所以宁可商定了再行吧。”芝龙道:“什么不妥?”芝虎道:“一则因为不是劝书是谕帖,二则说话也倨傲,所以我们想还要商量好了再行。”芝龙道:“这个是你们不晓得,官府办事,原是如此。他还算好,譬如他用告示来,你难道不去理他吗?至于说话倨傲,你且拿来,我看看就晓得了。”芝虎便命人去取了来。一看时,略云:“夫识时之士,择势而趋;识道之士,守义不变;识时者杰,识道者圣,二者虽不同要,皆不外乎明之为怀也乃者。本道忝膺斯土,职司武防,落事以来,即已风闻汝等寄迹僻港,浮家海中,招集无赖,劫夺行侣,巧借抽捐之名,以行劫夺之实,种种不法,罪难逭诛;而又屡拒官军,目无纲纪。方谓非有大义之不可去,亦必有大势之足以恃,乃再四访查,实无一着。论大义则皇恩如沛,而汝等无纤憾之遗;言大势则圣武如天,而汝等又无一城之倚。势义未哲,徒逞螳臂,若以挡车,此不过盗弄潢池,祸及身上耳。本道本当肆讨,姑念汝等或系无职之故,非狡诈者比,因是暂楫兵戈,特行招抚。苟明于事机之所在,限一月内即自投戈,不惟逭免前诛,本道且代为申奏,量予录用。如再怙恶不悛,即当以兵戈加汝,恐悔之无及矣。所有缘由,为此特谕。”
芝龙道:“这也难怪他,他哪里晓得我们的心思,而且官府的癖气原是如是。不然,难道交臂失之,我们还终身做海上的生涯不成?”芝虎道:“也是,既然如此,我们禀复他吧。”当下遂写了一张复禀,叫人递了去。这里芝龙命这许多人都收拾了起来,或是归田,或是替皇上去效力,都叫各人自己情愿,各人也都准备着投降去。正忙乱时,鸿逵却向芝虎道:“官府的癖气难测,你们不可都去。我想:只我和我哥哥两个去也就够了,等没有变时,再大家都去不迟。你道是不是?”芝虎道:“不错,是这样子。但你不用去,只我同得哥哥去好了。”朱一宁道:“我也去。”芝虎道:“三人去也可以。”
当下收拾好了。到了次日,便坐了一只船,直奔泉州府而来。
不一歇,已到了。三人便走到蔡善继营里,说明了姓名。中军官通报进去,蔡善继大喜,道:“果然被我一片话说降了,这功劳就也不小。”遂问道:“他什么打扮?”中军官道:“他壮士打扮。”蔡善继道:“这厮还不知王法呢!强盗来投降,若不折挫他一番,明天如何管得下?不怕他,他既然来降了,自然是我手中物。”遂对中军官道:“你对他说,要改作囚装来见吧。”中军官答应了出来,向三人发话道:“我道你们有什么来历,原来是强盗来投降的!既然投降,规矩总应该也晓得,偏不对我说明。我此刻进去回了一回,倒惹大人生气。快去换了衣服来吧!”芝龙道:“换什么衣服?”
中军官大喝道:“唗,换囚衣!还不晓得吗?”芝虎、一宁大怒,回转身便走。芝龙也诺诺连声的退了下来。
芝虎向芝龙道:“咳,快回去吧,原来强盗投降也不容易,要先做过囚徒的。只是他不该对我们说奏准录用,难道等保举的人还要做囚徒吗?还是囚徒可以保举呢?今天来投降就先受了一场恶气,以后还了得吗?今天可惜喽罗们不曾带来,要带来时,便把他这座营踏平了,看他怎么样奈我何!”
一宁也是这样说。于是三人仍旧出来,上船回去,告诉众人。大家也都忿忿不平,只好再把旗号挂起来,仍旧照从前的样子罢了。芝虎向芝龙道:“我们既然招安一事做不到,改业又不好改,只有做一世的强盗罢了。”芝龙道:“但凭贤弟,我们横竖总不肯分开罢了。”芝虎大喜道:“如此很好,一不做,二不休,索性到各洋面去做大贸易,也不必专守在这里。你道如何?”
朱一宁道:“你们既有此志,我有一个地方极好。这地方在广东惠州海丰县东南,名字叫作嵌头村,那里环山抱水,潮来时二等夹板船可以直抵村中,如换了河船,更可以旁通各处。村中有一千余家的住户,柴米鱼盐件件都有。若把这地方拿来时,进可战,退可守,围有食,逃有路,不似沙港穷苦扼塞。你们以为如何?”众人齐道:“既有这个地方,很好。明天去夺他去吧!”
芝龙道:“既然如此,明天就请你和鸿逵、同德一起去,带了六十号大船,去打嵌头村。我这边和芝虎、芝豹也带了六十号船,去打漳浦一带,抢一点油水,以润行色。你有信来,仍旧还是到沙港去,我自会得知。”大家商量妥当。
到了次日,一宁三人带了八百喽罗先自去了。芝龙和芝虎三人也就动身去打漳浦,命各头目守村。不一日,到了漳浦,果然就打了个胜仗,夺了无数的财帛。朱一宁那边也派人来报信,说已夺了嵌头村。芝龙大喜,回到沙港,把金钱财帛一起收拾了起来,满装了八十号大海船。芝虎道:“这许多东西,路上不好带,若遇着官兵截了去,岂不可惜!不如且藏在你家,有用时再来拿不迟。”芝龙应允,就把八十船中分了五十船载到家里去,只把三十船的东西和许多喽罗都带去海丰。
不几日,来到嵌头村,前面一看,只见自己两面的旗已高悬于空中,随风飘飏,当下大喜,把船泊在村外,换了小舟先进去。一看果然丰富如一宁所说,一点不差;再看时,自己六十号船一字排在前面,芝龙便拢了船跳上去。一宁等看见,忙迎了进去。大家坐下,商量定了,借了一座大庙作个公所,然后和许多百姓交结。众百姓见他和善,也就大家相安。然后命人到各处巡查,凡海上商船,每船捐三百两银子,给了一面旗,许以永不扰害,从此大家相安无事,郑氏的家产便日加一日了,不提。
却说芝龙横行海上,已非一日,虽有官兵前来剿捕,无如总敌不过芝龙。
芝龙也只把他打退便好,不肯十分去难为他,以为日后招安地步。光阴荏苒,那年正是崇祯元年。有一日,巡船头目送进一个人来,芝龙一问,才晓得是福建巡抚派来的一个巡捕官王坤。芝龙忙接见之后,那王坤呈上福建巡抚沈犹龙的一封信。芝龙拆开一看,晓得是招安的话,当下大喜,把众兄弟一齐集了来,将信一一说了。众人大喜,然后芝龙款待王坤歇息。芝虎便私向芝龙道:“我只怕又是前回的蔡善继吧?我们这回不可上当,要和他先讲明。”
芝龙也道“是”,随即写了一张复禀,要约明不许诈变,不作囚装,及另外各事,拿给王坤看过。王坤答应着把禀带去,随后芝龙办酒席送行。
过了几日,沈犹龙的复函到来。大家一看,已件件都依了。众人大喜,这才把东西收拾了起来,一齐上船,开往福建。
不日来到省中,芝龙便领着众兄弟见过了沈犹龙。沈犹龙大喜,一见之后,便授芝龙一个游击的虚衔,芝虎各人也都授千总、把总,仍在海口听用,待申奏之后,再授实职。又叫他把喽罗的花名册呈上,待奏准改作水军时,发给粮饷。事有凑巧,刚刚沈犹龙替芝龙出奏之后,却调往别处去了。接着福建巡抚便是熊文灿,芝龙只得再领着众兄弟去见去。熊文灿接见之后,便问芝龙各人现有何实职,芝龙便把前抚沈犹龙申奏还未奉旨的话说了一遍。
熊文灿也欢喜芝龙,便应允明天再为代奏。又过几时,圣旨着芝龙授为游击实职,芝虎、芝豹、鸿逵、一宁、同德都授为千总实职,其余各头目也都授为把总;所领之众,着改编水师。芝龙遂率领各兄弟朝旨谢恩,然后在省供职。恰好那时海中出了几处的海盗,是李魁奇、刘香老等,熊文灿就叫芝龙平盗。他是海盗出身的,海上风涛那一样不熟?自然不过几时,就都平定了。
芝龙论功一直升到总兵之职,其余各人也都升级。倒是平刘香老时,香老在船上指挥兵卒,被芝虎看见,还隔有两船之远,芝虎一跳便跳了过去,立在船舷上。说时迟,那时快,芝虎跳到时脚还不踏稳,香老已是一刀砍来。芝虎把他手一接,顺势一拖,两人同跌落海中,不知下落去了。芝龙虽然流泪,但是因平盗而死,而且香老就也因此而平,所以就也替他欢喜。后来朝命震悼,追赠总兵衔,荫了一子。这是后话,不提。
当时芝龙把几起海盗都平了之后,熊文灿十分欢喜,就订为密交。有一日,芝龙因会宴在巡抚衙中,熊文灿便向芝龙说道:“这几年福建大旱,粒米无成,老兄有什么办赈的好法子没有?”芝龙笑道:“法子是有,只要能听小弟所为,不来掣肘,小弟便能办到。”熊文灿道:“什么法子?你倒说说看。”芝龙笑道:“原说不必管,如说时是又要来管了。”熊文灿也笑道:“既如此说,小弟一概不管,老兄几时可以开赈呢?”芝龙道:“秋季收成后,可以济荒。”熊文灿道:“可以,如此全仗老兄吧。”芝龙当下答应着出来。
原来芝龙未做海盗之先,因做贸易,时常来往日本、台湾各处,他晓得台湾除荷兰人之外,一概是生番,是不做事的;就荷兰人也不事耕种的。每每看见,便道:“可惜一片好土地,没人收拾。”所以今天熊文灿一说赈荒,他便想台湾。当下出来,便叫人去贴了一张告示,招人开垦,每人给三两银子,带到台湾去。不几日,果然就招了五六万人。芝龙便拨了三四十万的家私,买了二万余只的牛,五万余副耕田的家伙,然后把这许多人都载到船上,又带了一切日用家伙,不一日来到台湾。
芝龙率领众人登岸。生番一看见,都逃往山中去了。只有荷兰人在那里,一看人多,就也把城门紧闭,不敢出来。芝龙命这许多人砍树的砍树,割草的割草,搭架的搭架,一日工夫,就起了几千间的草屋。不几日工夫,早已起完。然后将日用一切家伙,都搬了上去。芝龙命众人只捡平荡的地方,便分头去开垦去。开了约一月之久,早开好八万亩的良田。及试一种时,果然极其肥沃。芝龙大喜,便把众人的粮食留下,带了一万石白米回到福建,开市平粜。不一月的工夫,早已粜得精光。幸而台湾土地肥沃,每年可以熟谷三次,所以芝龙回来不两月,那边又把新谷运来了。从此福建靠台湾的米,米价才平了下来,不至闹荒了。芝龙因台湾是他一人开辟的,所以命全台湾的粮都纳在他那里。正是:莫道人间无福地,谁知海外有桃源。
要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