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摩宝传释氏遗文。通达之谓广大之称。括尽要道至德。不外三教正理。锄完异端邪术以及四果旁门。乃修性了命之至道。至在有情下种。为返本还源之真经。道在顺死逆生。实无愧。西天廿八菩提尊遵奉天命。兹以为东林第一达摩祖接续道根。口授心法。不在文字经中论。性悟神运。勿许形色身外寻。三皈五戒。作修道之把柄。一花五叶。留收圆之定凭。初度武帝不识。由宿孽以未尽。次指神光大悟。幸续灯而有人。受胭脂以偈言。因钓坎阳。必用离阴为遵引。收宗横而改正。凡度后全赖先生以曲成埋履。过江。设殿。一切变端本老祖神通显应。受辱。含齿。拜师。几番忍耐。喻后世低心化人。纵有不明度人之师尊。不知访道之学人。莫不以此为见识。而有灵机巧性生。真传道妙用。真求道良箴。望读是书。身体力行。句句芟心中之荒芜。言言破天下之迷津。揣辞拨开迷人网。求道悟透死与生。无尘无垢。功圆预知时至。有道有德。果满自觉期临。诚为救命仙丹。度世佛艇。真正辅世道书。惜无善锓。仆本迂拙。缺少见闻。初越陕西。始获上册残篇。继游填南。复得下卷简文。不堪鄙意补正。汇集一部刊成。以期同登道岸。共出迷津。是幸。
岁甲寅夏悟真子叙于退省所。
岁甲寅夏悟真子叙于退省所。
尝思性根命蒂。道有体用。木本水源。道有由来。无极以生太极。老君而化释迦。即先天大道根也。然达摩为西二十八祖者。然释迦佛一脉流传。世世承接其统。代代仔肩其绪耳。夫佛出自西城竺干国。父白净梵王。后摩耶氏。秉性慈善。老子见爱。分性放光。国母见光。感而有孕怀二十二载。于周昭王二十四年四月初八日午时降世。姓刹劫。名悉达多太子。自幼大有威德。专务清净。时游四门。见生老病死苦绝。欲出家修道。父母苦阻不从。诚格神人指示。逾城而出。其年一十九岁。居檀持山中。修道三载。心知有形非道。遂复学于阿蓝迦叶处三年。不得定静。又便往蔚头蓝参学一年。亦不明其性宗。自伤叹不已。又得闻号。燃灯古佛。颇有至道。时至中夏。周穆王二十一年。访至东梁山。拜见燃灯。讲道十三日。语下彻悟。始明万法归一至善之道。辞别燃灯。走滕泗二水。留雪山一宿。思其尼山灵秀所钟。知中国文彩方盛。遂归西方兴教。自号释迦牟尼。始舍卫国。大开法门著经说法。觉悟群生。称名曰佛。阐道说法。三十一年法付。
一祖 摩诃迦叶尊者姓婆罗门。孝帝五年持僧袈沙衣,入云南鸡足山开道。
二祖 佛从弟阿蓝尊者。
三祖 商那阿修。姓毗舍多。于周昭王六年生宣王三十二年化。
四祖 优波彩多。姓首陀。年七十出家平王十一年逝。
五祖 提哆迦。
六祖 弥遮迦。
七祖 婆波蜜。
八祖 佛陀难提。姓瞿昙。景帝十三年寂。
九祖 伏驮蜜多。
十祖 胁尊者。多难生处昭六年寂。
十一祖 富那夜舍。
十二祖 马鸣。
十三祖 迦毗摩罗。行四三千法。度龙众五百。赧王四十一年化。
十四祖 龙树。至南印度。
十五祖 迦那提婆。始皇三十五年寂。
十六祖 罗淹罗多。汉武二十八年寂。
十七祖 僧伽难提。罗筏成国王太子。生而能言七岁出燕寂。
十八祖 伽夜舍那。
十九祖 鸠摩罗多。月氏婆罗门子。
二十祖 闇夜多。新峰十四年寂。
廿一祖 婆修盘头。
廿二祖 摩拿罗。
廿三祖 鹤勒那。姓婆罗化中邦工说法。
廿四祖 师子。比丘尊有姓婆罗门至眉宾国多拳生手曰年还我珠处问拳珠众惊示偈。
廿五祖 婆金斯多。
廿六祖 不如蜜多。
廿七祖 般若多罗。
廿八祖 菩提达摩。
菩提达摩尊者。为西天二十八心印之祖。作东林初代道统之尊。
聊记来历。明贤再证。
一祖 摩诃迦叶尊者姓婆罗门。孝帝五年持僧袈沙衣,入云南鸡足山开道。
二祖 佛从弟阿蓝尊者。
三祖 商那阿修。姓毗舍多。于周昭王六年生宣王三十二年化。
四祖 优波彩多。姓首陀。年七十出家平王十一年逝。
五祖 提哆迦。
六祖 弥遮迦。
七祖 婆波蜜。
八祖 佛陀难提。姓瞿昙。景帝十三年寂。
九祖 伏驮蜜多。
十祖 胁尊者。多难生处昭六年寂。
十一祖 富那夜舍。
十二祖 马鸣。
十三祖 迦毗摩罗。行四三千法。度龙众五百。赧王四十一年化。
十四祖 龙树。至南印度。
十五祖 迦那提婆。始皇三十五年寂。
十六祖 罗淹罗多。汉武二十八年寂。
十七祖 僧伽难提。罗筏成国王太子。生而能言七岁出燕寂。
十八祖 伽夜舍那。
十九祖 鸠摩罗多。月氏婆罗门子。
二十祖 闇夜多。新峰十四年寂。
廿一祖 婆修盘头。
廿二祖 摩拿罗。
廿三祖 鹤勒那。姓婆罗化中邦工说法。
廿四祖 师子。比丘尊有姓婆罗门至眉宾国多拳生手曰年还我珠处问拳珠众惊示偈。
廿五祖 婆金斯多。
廿六祖 不如蜜多。
廿七祖 般若多罗。
廿八祖 菩提达摩。
菩提达摩尊者。为西天二十八心印之祖。作东林初代道统之尊。
聊记来历。明贤再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