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文學>> 中国经典>> 沈复 Shen Fu   中国 China   清代   (1763年1825年)
浮生六記
  《浮生六記》是清朝長洲人瀋復(字三白,號梅逸)著於嘉慶十三年(1808年)的自傳體小說。清朝王韜的妻兄楊引傳在蘇州的冷攤上發現《浮生六記》的殘稿,衹有四捲,交給當時在上海主持申報聞尊閣的王韜,以活字板刊行於1877年。“浮生”二字典出李白詩《春夜宴從弟桃李園序》中“夫天地者,萬物之逆旅也;光陰者,百代之過客也。而浮生若夢,為歡幾何?”。
  
  版本
  聞尊閣板《浮生六記》是最早的鉛印板,有楊引傳序和“尊聞閣王”王韜跋。楊引傳序言中說“六記已缺其二”。王韜曾說少時(公元1847年前)曾讀過這本書,可惜沒有抄寫副本,流亡香港時,常常懷念它。王韜在1877年為尊聞閣版所寫的的跋中沒有說少時曾見過全本。
  1936年林語堂將《浮生六記》四篇翻譯成英文,分期連載於《天下》月刊。後來又出版漢英對照單行本,並作長序言。林語堂在序言中寫道“蕓,我想,是中國文學上一個最可愛的女人。”還猜想“在蘇州傢藏或舊書鋪一定還有一本全本”。
  過後不久蘇州冷攤上便來出現“全抄本”,有捲五捲六,實為後人偽作。
  俞平伯曾根據《浮生六記》的前四篇作《浮生六記年表》。
  《浮生六記》目錄
  捲一 《閨房記樂》
  捲二 《閑情記趣》
  捲三 《坎坷記愁》
  捲四 《浪遊記快》
  捲五 《中山記歷》
  捲六 《養生記道》
  瀋復的《浮生六記》被人教版初二語文教材所收錄。
  瀋復的《浮生六記》的部分篇章被人教版初一語文下册教材所收錄。
  瀋復的《浮生六記》的部分篇章也同時被人教版初一語文上册教材所收錄,名為《幼時記趣》。
  
  世界各國譯本
  此書有多種文字的譯本。可查有三種英譯本,還有德、法、丹麥、瑞典、日本、馬來譯本各一。
  英譯本
  最早的英譯本是1936年林語堂的漢英對照本,後來英國牛津大學出版社 在1960年出版《浮生六記》英譯本。八十年代又有企鵝出版社的白倫和江素惠的英譯本。該譯本將由江蘇南京譯林出版社作為“大中華文庫”之一種出版。
  Six Chapters of a Floating Life;林語堂譯。
  CHAPTERS FROM A FLOATING LIFE The Autobiography of a Chinese Artist. tr. Black, Shirley M.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60
  Six Records of a Floating Life: Shen Fu; Pratt, Leonard; Su-Hui, Chiang。New York: Viking Pr, 1983;ISBN 0140444297
  德譯本
  Shen Fu:Sechs Aufzeichnungen über ein unstetes Leben.Müller & Kiepenheuer, 1989 ISBN 3783380464
  法譯本
  Shen Fu: Six secrets au fil inconstant des jours;Bruxelles,Éditions F.Larcier,Traduit du chinois par P. Ryckmans. 1966
  丹麥譯本
  Kapitler af et flygtigt liv. SHEN FU. Omstag, 1986
  瑞典譯本
  Pilblad i strömmen.En kinesisk konstnärs självbiografi,Shen Fu,1961。
  日譯本
  《浮生六記:うき世のさが》瀋復作,佐藤春夫·鬆枝茂夫譯,東京:岩波書店,1938年9月
  馬來文譯本
  Hidup Bagaikan Mimpi. (Fou Sheng Liu Chi). Riwayat Hidup Sa-orang Pelukis Dan Sasterawan Tionghoa. SHEN FU; DRS LI CHUAN SIU.
  
  ★瀋復與妻子陳蕓
  陳蕓為瀋復表姐,長瀋復十月,二人幼即無猜,蕓生而聰慧,刺綉之餘漸通吟詠,瀋復眷其才思雋秀,締姻。及長,花燭之夕,比肩調笑,恍同密友重逢。自此耳鬢廝磨,親如形影,常寓雅謔於談文論詩間。二人琴瑟和鳴二十三年,年愈久情愈密,家庭之內,同行同坐,初猶避人,久則不以為意。
  瀋復曾於七夕鎸“願生生世世為夫婦”圖章二方,瀋復執朱文,陳蕓執白文,以作往來書信之用。二人又曾請人繪月下老人圖,常常焚香拜禱,以求來生仍結姻緣。陳蕓於珠寶不甚愛惜,於破書殘畫反極珍視。蕓嘗着瀋復衣冠與夫一同出遊,知音相得。後蕓失歡於公婆,夫妻幾度受逐於家庭,二人癡情一往,略無怨尤,患難之間感情益深,然蕓終因血疾頻發不止,魂歸一旦。因貧睏,蕓至死不肯就醫,彌留時惟心心念念緣結來生。蕓雖亡,而瀋復對她的深情卻無止境。瀋復與陳蕓的事跡在瀋復的自傳《浮生六記》中有詳細的記述。
  瀋復夫婦為家庭所不容,固然還有傢族內部財産爭奪以及小人撥弄是非、蓄意陷害等因素,但最本質的原因還是他們夫婦二人率真任情的個性作風與封建禮法相衝突。以傢長和傳統的眼光來看,瀋復就是一個“不思習上”的敗傢子,而陳蕓則是助紂為虐的壞媳婦。儘管因此遭遇種種變故,但瀋復始終不曾因自己的品行而懺悔,他自信與陳蕓相親相愛是夫妻應有之義,自信個人才性無可指責,所以他敢於敞開胸懷,坦然相陳。他或許算不上偉男子,卻絶對是一位奇男子。
分題瀋三白處士浮生六記
  劉樊仙侶世原稀,瞥眼風花又各飛;
  贏得紅閨傳好句,“秋深人瘦菊花肥”。
  煙霞花月費平章,轉覺閑來事事忙;
  不以紅塵易清福,未妨泉石竟膏肓。
  坎坷中年百不宜,無多骨肉更離披;
  傷心替下窮途淚,想見空江夜雪時。
  秦楚江山逐望開,探奇還上粵王臺;
  遊蹤第一應相憶,舟泊胥江月夜杯。
  瀛海曾乘漢使槎。中山風土紀皇華;
  春雲偶住留痕室,夜半濤聲聽煮茶。
  白雪黃芽說有無,指歸性命未全虛;
  養生從此留真訣,休嚮嫏環問素書。
浮生六記序
  是編合冒巢民《影梅盦憶語》、方密之《物理小識》、李笠翁《一傢言》、徐霞客《遊記》諸書,參錯貫通,如五侯鯖,如群芳譜,而緒不蕪雜,指極幽馨。綺懷可以不刪,感遇烏能自已,洵《離騷》之外篇,《雲仙》之續記也。嚮來小說傢標新領異,移步換形,後之作者幾於無可著筆,得此又樹一幟。惜乎捲帙不全,讀者猶有遺憾;然其凄豔秀靈,怡神蕩魄,感人固已深矣。
  僕本恨人,字為秋士。對安仁之長簟,塵掩茵幬;依公瑕之故居,種尋藥草(餘居定光寺西,為前明周公瑕藥草山房故址)。海天瑣尾,嘗酸味於蘆中;山水邀頭,騁豪情於花外。我之所歷,間亦如君;君之所言,大都先我。惟是養生意懶,學道心違,亦自覺闕如者,又誰為補之歟?浮生若夢,印作珠摩(餘藏舊犀角圓印一,鎸“浮生若夢”二語);記事之初,生同癸未(三白先生生於乾隆癸未,餘生於道光癸未)。上下六十年,有鄉先輩為我身作印證,抑又奇已。聊賦十章,豈惟三嘆。
  豔福清纔兩意諧,賓香閣上鬥詩牌。
  深宵同啜桃花粥,剛識雙鮮醬味佳。
  琴邊笑倚鬢雙青,跌宕風流總性靈。
  商略山傢栽種法,移春檻是活花屏。
  分付名花次第開,膽瓶拳石伴金罍。
  笑他瑣碎板橋記,但約張魁清早來。
  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雲。
  守此情天與終古,人間鴛牒衹須焚。
  釁起家庭劇可憐,幕巢飛燕影凄然。
  呼燈黑夜開門去,玉樹枝頭泣杜鵑。
  梨花憔悴月無聊,夢逐三春盡此宵。
  重過玉鈎斜畔路,不堪消瘦瀋郎腰。
  雪暗荒江夜渡危,天涯莽莽欲何之?
  寫來滿幅徵人苦,猶未生逢兵亂時。
  鐵花岩畔春多麗,銅井山邊雪亦香。
  從此拓開詩境界,湖山大好似吾鄉。
  眼底煙霞付筆端,忽耽冷趣忽濃歡。
  畫船燈火層寮月,都作登州海市觀。
  便做神仙亦等閑,金丹苦煉幾生慳。
  海山聞說風能引,也在虛無縹緲間。
  同治甲戌初鼕,香禪精捨近僧題。
首頁>> 文學>> 中国经典>> 沈复 Shen Fu   中国 China   清代   (1763年1825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