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內和有田在日本議會宣佈他們的對華政策,仍然是以全力支持所謂“汪政權”。我現在要告訴米內有田和日本國民,“汪政權”是什麽?我也希望我們中國國民,看清楚所謂“新政權”的內容。中日兩國國民,要想取得真正的和平,必須一腳踢開所謂“日支新關係調整要綱”,以及這種條件之下樹立起來的所謂“新中央政府”。
◎一、日汪條件之苛酷與虛偽
日汪協定的內容,無論文字上怎樣修改和裝飾,簡單率直的說,日本對於中國,想要並吞滿蒙,獨占華北,封鎖華中,控製華南,換句話說,日本對中國全部的希望,就是北由黑竜江,南至海南島,上達天空的氣象,下抵地裏的礦藏,中則由東以至西北,由領海以至於內河,無不占有,無不控製,由一方面看,日本要以內蒙控製華北,以華北控製華中,以華中控製華南。由地方面看,他要化華南為華中,化華中為華北,化華北為內蒙,化內蒙為滿洲,化滿洲為朝鮮。
日本對於太平洋上的列強,則以長城綫,正太膠濟綫以至於隴海綫為對俄作戰的三道防綫,駐華日軍,他又占用海南島、三竈島,東沙島,西沙島、南鵬島,大隗島,廈門以為日本海軍根據地,控製廣閩,包圍香港,壓迫廣州灣,對抗海防與新加坡,窺伺菲律賓。
其經濟的手段,則對於中國資源與各種企業,以獨占、合辦、協力的方法,不論中國人願意不願意,一律加以支配。其經濟的力量,並不來自日本;他的辦法是搜括中國財政的收入,以為日本在中國經營各種事業的投資。
在思想方面,日本恐怕中國人感覺他敲骨吸髓的痛苦,將來必起反抗,乃對文化教育加以統製,他要從生理到心理,徹底統治中國的國民。
日方已經由汪兆銘先生之手,提出他對於中國的全部要求。比之於今日以前及今日以後,日本軍隊及特務人員已經造成或將要造成的“事實”,萬一有些讓步,他在“要綱”的前面:鄭重聲明兩點:第一點是普通的既成事實,應依“要綱”所定的原則,慢慢調整。第二點是特殊事態,必須至和平恢復,依情勢的發展,再加調整,這就是說,假如“既成事實”比照原則應當讓步,日方仍要堅持“既成事實”,不使變更,最多衹能將普通的事實慢慢的調整一下。除這兩點原則規定之外,在附件之中處處申述“既成事實”應當繼承或繼續,於是所謂“要綱”,雖經過多月的談判簽字立約,依然是一個虛偽的條文,在日方的本意,不外乎要“汪政權”承認既成事實,化為條約及國內法。一月三日,我離開上海時,留信給汪先生說道:“今日組府,不過使不平等不獨立不自由之條件化為法律,不過使亡國之既成事實化為條件,此外有何意義?”這幾句話,正點明日本提出所謂“要綱”而促成汪先生“組府”的一片用心。
◎二、“新政權”之割裂與空虛
日本軍人尋不着結束中日戰爭的方法,為了欺瞞日本國民,乃欲造一個“中央政府”而與之締結和約。日本仍然沒有比他們製造“滿州國”的手段不同的新手段。汪先生在他們手段之下,不過是一個溥儀,周佛海去年四月間也曾對我說過:“日本要找一個溥儀,那有比汪先生再好的溥儀?”換句話說,日本軍人並沒有雅量,讓所謂“汪政權”有自存的力量,乃至於有執行和約的能力,他們一方面天天宣傳所謂“樹立新中央政權”,一方面天天加強華北的特殊化,加強“湖北省政府”的組織,加強“廣州維持會”並保障“維新政府”的人事和政務,不許變更;他們務必使汪即上臺,依然是赤手空人,毫沒有權,沒有力,沒有餘地,來取得“要綱”給與的一點便利,一點優惠,假如其中有一點便利和優惠。
一個政府,有兩種現實的物質的基礎,一種是經濟財政,一種是軍事力量,有謂“新中央政權”的經濟財政基礎在那裏呢?華北的經濟行政,由所謂“華北政務委員會”主持而得以便宜處置,華北的經濟事業,操在“華北開發公司”這一類獨占組織之手,“新政權”都不能過問;華中的經濟行政,受“中日經濟協議機關”的影響,而經濟事業操在“華中振興公司”一類獨占組織手裏,沒有一點經濟力量留給中國人。自財政金融政策,全要日方“協助”,不能自主的規定,華北的關口統稅,規定全部或大部為“華北政委會”充作日本對華北的投資。華中的財政收入,現在全在日人掌握之中,要“新政權”履行並允諾許多條件之後,纔可以用藉款方式發還一點。“新中央”的新財政部長的新猷,據我個人截至一月三日正午搭船為止所知,不過是希望日方撥還關餘四千萬元,日方又說關餘不多,他衹得要求日方五千萬元的藉款,其實藉款仍舊是羊毛出在羊身上,但是一切財源都在日人手中,除了仰其鼻息之外,“新政權”連開張也不能開張,至於開張以後,拿什麽過日子,那就要看“新財長”去年五月早已答應“欣然要請”的日人財政顧問的無邊的法力了!
說到軍事力量,汪先生初出重慶的時候,據梅忠平報告,日方允許撥給軍械讓汪先生訓練軍隊四十個師團,後來汪先生及其幹部從沒有再見日方說過這樣慷慨的話;去年九月,王剋敏告訴汪先生幹部某君道:“當初日本請我們出來,也答應過可以訓練十師軍隊,上臺以後,這話就沒有了。”可想的所謂“中央軍官團”,即他們認為可以統一中國的基本武力者,千難萬難,纔招了一批,再沒有第二批可招。其槍械則不發,有製服則不許穿着出團部之門,其青天白日旗則不許竪立,其青天白日帽章則製成之後,鎖進箱籠,不許戴,其教練用器,衹有步槍,即二xFC笨誥兜男∨詼疾恍磽旁奔xFB面,一切團務都要受一位日人少佐教官的支配,那中將教育長,每次要低首下心於此少佐公指示之下,這麽“受友邦協助令人感激”的軍事訓練機關,據說那所謂第一集團軍,連步槍都是希世奇珍,而其支配者,乃是日人“軍曹”地位的憲兵,軍曹與中國之上士同級,是大傢都知道的。
將來“新中央”成立之後,守衛及警備,仍仰仗日本軍隊和憲兵,除非能夠死心塌地,把日本軍隊當做自己的親軍,把日本憲兵看做自己衛士,誰能否認這個“政府”是日本槍桿之下的政府?任援道本有幾千衛隊,陳群手下也有些警察,因為他們要作“軍政部長”“內政部長”一度為周(佛海)丁(默村)所阻礙,他們便離心離德,汪先生進京,衹好仍然請教日本憲兵了。
日本允許於“和平”恢復後,隨治安之確立、於二年內撤兵:假定“新中央”成立之後,一年而“和平”認為恢復,兩年而治安認為確立,則此“新中央”已由日軍看守至三年之久,何況日本要求南京為維持治安駐兵地點之一,此“新中央”即令再過三年,成為“舊中央”,也不能離開日本軍憲一步。日本軍憲挾持之下的政府,還講什麽“獨立自由”?這不是上欺祖宗,下瞞兒孫的話麽?
現在“臨時”和“維新”政府行政實況,可以供我們參考,“政府”不能指揮省政府,省政府不能指揮縣政府。上級機關不能指揮下級機關,甚至長官不能支配僚屬,日方各級特務機關有聯絡有控製,中國人無聯絡無控製,一科之中有一個日人,一科便受其指揮;一部中有一位日籍官員,一部便受其牽製;日人的名義叫做顧問,叫做聯絡專員,叫做什麽都不相幹,所謂“新中央”不過是一“維新政府”的擴大,當然不能把這種實況改革一新,何況在密約上還有多種多樣的日籍顧問職員!
負責的長官傢裏,駐有日本憲兵,出門一步都有憲兵陪坐,到了上海,衹可以住虹口,如果這位長官要到公共租界法租界去,都要憲兵知道,每天晚上,憲兵把他的言行往來作成三份報告,一份到憲兵司令部,一份到特務機關,一份到軍司令那兒去,重要的長官總有兒子或近親“留學”日本,我那兩位十幾年老友,雖還沒有上南京任部長,兒子已由一位日本少尉陪往東京了;他們以為日本優待他們的子弟,當做“王子”一樣的待遇,他們不知道北平南京許多要人的子弟,一樣的都在東京作質子。
◎三、日本的交捲主義
這種條件之下,成立這樣的“政府”,於中國固然有損,於日本卻也無益;我現在說明日本方面受不着實益這一點。
依國民的常識,政治的常理,外交的常道,日本對於中國衹有兩條路:一條路是澈底的徵服,一條路是及時的講和。日本要徵服全中國,是不可能的,他要北自黑竜江,南至海南島,東自東海,西到西藏,都駐兵,都遣吏:姑無論他現在有沒有充分的國力,即令把國力用盡,勉強做到,他再拿什麽力量以與列強角逐於世界,這不是很明白的事情?
日本明白不能徵服中國,日本國內,充滿了“結束事變”的要求,日本國民切望中日戰爭及早停止,及早解决,他們消極的想節省更大更多,以致日本國力不能支持的消耗,他們積極的想趁歐戰未停的今日,了結中日事變,發展國外貿易,擴大國外市場。這樣迫切的要求,已使日本朝野各方改變了過去兩年半以來的觀感。日本的政黨,産業界,以至於海軍,陸軍的統製派都感染了這種迫切要求的影響。
擺在他們面前的問題,是延長戰爭呢,還是結束戰爭呢?當然,他們都想結束戰爭,都不願意延長戰爭,什麽“一一六宣言”,什麽“近衛聲明”在日本國內漸漸無人感覺興趣,都漸漸無人理會。“汪政權”究竟能不能結束事變呢?這個很容易看透的問題,在日本國內漸漸被人看透了。
很明白的,“汪政權”並不能下一度有效的命令,叫中國任何一師一團軍隊停止戰鬥行為,如此這般的“政府”,怎能夠與日本政府商量結束戰爭?從日本方面看來“汪政權”,不獨不能助成日本少出一師團,或多撤一聯隊的軍隊,並且成為日本的一種多餘的負擔。日本人嚮來把錢看得大的,汪派未上臺以前,日本要供給活動費,早有不少的日本人說是“不經濟”,還有一些日本人說“錢用得不得法”。上臺時,日本如不藉款,便開張也是睏難,走路要日人預備飛機車輛船衹,出門要日人佈置哨兵崗位,住居要他們占房屋騰房屋,日人這樣的服侍他們,是為了什麽?他們無非要汪派拉軍隊,找名流。到如今,軍隊沒有一支,名流沒有一個,已來的人普遍的怠工――國民良心未泯滅――再加以不斷的渙散!國民良心發動的渙散,這樣的集團組府以後,自存的能力都沒有,那有力量結束中日戰爭!日本豈不明知他們如果以全力支持這個“新政權”,不外乎延長戰爭,於是乎去年九十月間,日本社會裏面已出現有力的“汪政權不必要論”,自今年一月起,日本言論界已從捧汪一變而為輕汪了。
日本果然要延長戰爭,打下去好了,無需乎任何傀儡,更無需乎“新中央政權”。日本果然要結束戰爭,任何傀儡不獨無益,而且有礙。“新中央”也並不比“臨時”或“維新”更有用場。現在,日本軍人已經吹響了法蠃,組府也不好,不組也不好,日本對於“新中央”的無可奈何,反映為汪先生及其集團在滬西的不生不死。
然而板垣派,尤其板垣之下影佐一支,為什麽要汪先生上臺呢?他們在近衛聲明的時候,進了場闈,抄了題目,到現在,他們無論是黑捲也好,白捲也好,總免不了一套,捲雖要交,日期卻有問題。如若交捲有礙於日本的外交,或有害於和平前途,他們也衹好延宕。去年十月十日,十一月十二日,今年一月一日,都是影佐周佛海擬下的交捲之期,可是一期延一期,今年二月二十二日研究如何,仍然衹有天曉得。影佐以“新政權”導演的資格,當然不能自己開口叫他們延期,他衹有運用喜多原田促使王、梁橫生阻礙;這個事實,任何人當下可以看得明白,不明白的衹有汪周梅三人而已。
板垣一派以外,各方面的日本人都知道,這本捲子還沒有交上去,已經無用,要結束事變,必須另想途徑。就在板垣一派裏面,一樣的在另尋途徑,在參謀本部內,接任影佐職務的某人對人說道:“汪派極好辦,新政府不成問題,可是解决中國問題,還須另找辦法。”聽這句話的人趕緊告訴我,我卻不願告訴汪先生,因為不明白日本人真實的心境。
板垣之下;影佐總是全力支持“汪政權”的吧,但是影佐也沒有準備在汪派失敗之時切腹自殺,他也在預備第二本捲子,他正在製造一個青年團以與汪派對立,他的機關之內,某人正在支持陳中孚的“新同盟會”以與汪派為難,周佛海問他為什麽幫助陳中孚,影佐答復是“他糊塗”。猶之乎周問影佐說:“喜多原田昨晚為什麽叫王、梁反對中政會?”影佐答道:“昨晚喜多原田喝醉酒。”周相信,汪先生也會相信。
日本各方面都在另尋途徑,不過另外的途徑暫時尋找不出來,日本一面要結束戰爭,一面又不肯放棄侵略政策及徵服夢想,其結果衹有自造夢境,指着某某為中國政權,而與之締結全部包含日本軍人理想的和約,名之曰“日支新關係調整要綱”。他們先交這一捲,以後再交別的捲,衹可惜汪先生一輩子的政治生命以及天賦的自由權,都隨着這一捲交進去了。
◎四、汪派的心境
在這樣勉強又勉強,無賴又無賴的狀況之下,周梅諸君,以至於汪先生夫婦的心境,是不是還有很高的興致去到南京成立其所謂“國民政府”呢?我很痛心,很率直的說:“他們的興致不好,尤其是汪先生的興致甚低。”
中日之間,現在繼續民族國傢生死存亡的鬥爭,在民族鬥爭裏,無論是戰是和,必須保我森嚴的壁壘、堅強的陣容。在民族壁壘的後面,戰可以堅持,和可以對等,為了民族的壁壘,我們要保持自己的軍事力量,要保持自己的經濟力量.又要保持自己獨立自主的政治立場和民族國傢的政治的理想。因此“戰則全面戰,和則全面和”。如果一人一派,失落了民族的壁壘,不獨妨害民族國傢,抑且終為民族鬥爭中的犧牲者,國傢對於這種犧牲永不會有一點兒同情。
汪先生及周梅諸君的錯誤,就是失去了民族的壁壘,他們走進了日本軍隊憲兵的後方;想在日營裏面和日帥講和,且幻想可以得到獨立自由的條件。成立自由的政府,一念之差,遂至於不可救藥。
由於一念之差,便發生心境上各種的變態,在四個月出生入死的生活中,我窺察他們一群的心理,有時寫下一些筆記,下一段是寫傀儡的構成:
“其始也覺日人之易與,其繼也覺日人之可親,其終也始發見日人之可畏,而已晚矣;則亦惟有順從之惟恐不及,極其所至,不用思想,不用考慮,衹以日方之結論,不復念及其所以達此結論之理論與理由。”
他們往往笑王梁俯首聽命於喜多原田,殊不知他們自己也一樣聽影佐的話,下面一段專寫此事:
“影喜則喜,影憂則憂,影偽喜而彼則真喜,影偽憂則彼真戚然以憂矣,彼等今日感於影之淚,他們上臺,則影臉一變,或被召回國而繼之以為特務長者,必較喜多原田對待王梁有過之而無不及也。”
久而久之,他們的修養就到了,“從影所欲小路矩”的上乘的境界,反之,其對於中國人則不然,我曾記過:
“由於羞見畏見中國人,乃浸假而惡見中國人,其終乃恨見中國人,久之,乃衹信日方,衹信日方,所引見之中國人,以為非此無以為友也。乃至於醫師、衛士、記者、妓女,惟日籍者始為可信可親可愛,反之,其對於愛國之同胞,不肯或尚未臣奴於日人之下,尤其不肯同流而‘下水’者,衹有一念曰“殺”,於是乎堂皇之偉大人物,一化而為丁默村,除丁默村之賊殺行為以外,吾不復發見周梅有何種之政策與政術,彼以為天下人有錢可買,而有槍可伏,彼不知今日之事,乃民族鬥爭,一般人雖為生活或人事之拖牽而受錢,然良心未泯者,莫不怠工,良心已泯者,本無工可作,至於槍,則老子有雲:‘人不畏死,奈何以死懼之’,彼乃不知也?”
丁默村及其部下,也並不是居心殺人,他們曾屢次建言於周佛海說過:“殺人要適可而止,否則國人的反感可怕”,我曾寫此事道:
“彼用有淚之人也,而亦有血,彼惟缺骨而已,基於骨之缺乏,乃至於事事以日人為可信可親,不復記憶日本軍隊現正在戰場之上嚮我同胞之軍民開炮,於是送子為質於東京,留傢為質於滬西,再欲自異於王梁。或欲自拔於儕類,而亦無由拔起,則惟有鼓起自殺自戕之心理,一不做二不休,衹恐朋友之不同流,惟恐同胞之不下水,尤恐妻孥子女不甘心為日本之臣奴,於是其初則頽唐浪漫怠工,其終則鼓勇以邁進,此其中有多少之血淚以與其工作相拒,吾至今始知石敬塘、張邦昌、劉豫、史天佐皆並無快樂逍遙之心境,未必由於不得已,以至於得已亦不得已也。”
我痛心的希望國人能夠揮淚救出他們來,我相信他們總有一天澈底的悔恨,我相信他們總有一天轉一念以脫離日本軍人的役使。
◎五、條件與政權
總之,我們對於所謂“新政權”,一方面要看敵人條件之苛酷與廣泛,在這條件之下,“新政權”衹是化既成事實為條件,再使條件為法律的一具助人亡我的機器。
他方面,我們要看清楚,縱令日方的條件好,這樣不能自存不能自立的“政府”,在日方軍隊憲警扶持之下,他衹能夠“送”,不能夠“取”,即令日方的條件好,他們也無力量收得回來。
日本方面看見“新政權”决無能力,以結束事變,在國際外交上,在對華政策上,“新政權”是一個障礙,至少也絲毫沒有裨益,“日支新關係調整要綱”以及“新政權”終必為日方所廢棄。
即令現在的時機很晚,我仍然揮我的血淚,希望汪先生及周梅諸君懸崖勒馬,放棄如此條件之下的一切活動。
◎一、日汪條件之苛酷與虛偽
日汪協定的內容,無論文字上怎樣修改和裝飾,簡單率直的說,日本對於中國,想要並吞滿蒙,獨占華北,封鎖華中,控製華南,換句話說,日本對中國全部的希望,就是北由黑竜江,南至海南島,上達天空的氣象,下抵地裏的礦藏,中則由東以至西北,由領海以至於內河,無不占有,無不控製,由一方面看,日本要以內蒙控製華北,以華北控製華中,以華中控製華南。由地方面看,他要化華南為華中,化華中為華北,化華北為內蒙,化內蒙為滿洲,化滿洲為朝鮮。
日本對於太平洋上的列強,則以長城綫,正太膠濟綫以至於隴海綫為對俄作戰的三道防綫,駐華日軍,他又占用海南島、三竈島,東沙島,西沙島、南鵬島,大隗島,廈門以為日本海軍根據地,控製廣閩,包圍香港,壓迫廣州灣,對抗海防與新加坡,窺伺菲律賓。
其經濟的手段,則對於中國資源與各種企業,以獨占、合辦、協力的方法,不論中國人願意不願意,一律加以支配。其經濟的力量,並不來自日本;他的辦法是搜括中國財政的收入,以為日本在中國經營各種事業的投資。
在思想方面,日本恐怕中國人感覺他敲骨吸髓的痛苦,將來必起反抗,乃對文化教育加以統製,他要從生理到心理,徹底統治中國的國民。
日方已經由汪兆銘先生之手,提出他對於中國的全部要求。比之於今日以前及今日以後,日本軍隊及特務人員已經造成或將要造成的“事實”,萬一有些讓步,他在“要綱”的前面:鄭重聲明兩點:第一點是普通的既成事實,應依“要綱”所定的原則,慢慢調整。第二點是特殊事態,必須至和平恢復,依情勢的發展,再加調整,這就是說,假如“既成事實”比照原則應當讓步,日方仍要堅持“既成事實”,不使變更,最多衹能將普通的事實慢慢的調整一下。除這兩點原則規定之外,在附件之中處處申述“既成事實”應當繼承或繼續,於是所謂“要綱”,雖經過多月的談判簽字立約,依然是一個虛偽的條文,在日方的本意,不外乎要“汪政權”承認既成事實,化為條約及國內法。一月三日,我離開上海時,留信給汪先生說道:“今日組府,不過使不平等不獨立不自由之條件化為法律,不過使亡國之既成事實化為條件,此外有何意義?”這幾句話,正點明日本提出所謂“要綱”而促成汪先生“組府”的一片用心。
◎二、“新政權”之割裂與空虛
日本軍人尋不着結束中日戰爭的方法,為了欺瞞日本國民,乃欲造一個“中央政府”而與之締結和約。日本仍然沒有比他們製造“滿州國”的手段不同的新手段。汪先生在他們手段之下,不過是一個溥儀,周佛海去年四月間也曾對我說過:“日本要找一個溥儀,那有比汪先生再好的溥儀?”換句話說,日本軍人並沒有雅量,讓所謂“汪政權”有自存的力量,乃至於有執行和約的能力,他們一方面天天宣傳所謂“樹立新中央政權”,一方面天天加強華北的特殊化,加強“湖北省政府”的組織,加強“廣州維持會”並保障“維新政府”的人事和政務,不許變更;他們務必使汪即上臺,依然是赤手空人,毫沒有權,沒有力,沒有餘地,來取得“要綱”給與的一點便利,一點優惠,假如其中有一點便利和優惠。
一個政府,有兩種現實的物質的基礎,一種是經濟財政,一種是軍事力量,有謂“新中央政權”的經濟財政基礎在那裏呢?華北的經濟行政,由所謂“華北政務委員會”主持而得以便宜處置,華北的經濟事業,操在“華北開發公司”這一類獨占組織之手,“新政權”都不能過問;華中的經濟行政,受“中日經濟協議機關”的影響,而經濟事業操在“華中振興公司”一類獨占組織手裏,沒有一點經濟力量留給中國人。自財政金融政策,全要日方“協助”,不能自主的規定,華北的關口統稅,規定全部或大部為“華北政委會”充作日本對華北的投資。華中的財政收入,現在全在日人掌握之中,要“新政權”履行並允諾許多條件之後,纔可以用藉款方式發還一點。“新中央”的新財政部長的新猷,據我個人截至一月三日正午搭船為止所知,不過是希望日方撥還關餘四千萬元,日方又說關餘不多,他衹得要求日方五千萬元的藉款,其實藉款仍舊是羊毛出在羊身上,但是一切財源都在日人手中,除了仰其鼻息之外,“新政權”連開張也不能開張,至於開張以後,拿什麽過日子,那就要看“新財長”去年五月早已答應“欣然要請”的日人財政顧問的無邊的法力了!
說到軍事力量,汪先生初出重慶的時候,據梅忠平報告,日方允許撥給軍械讓汪先生訓練軍隊四十個師團,後來汪先生及其幹部從沒有再見日方說過這樣慷慨的話;去年九月,王剋敏告訴汪先生幹部某君道:“當初日本請我們出來,也答應過可以訓練十師軍隊,上臺以後,這話就沒有了。”可想的所謂“中央軍官團”,即他們認為可以統一中國的基本武力者,千難萬難,纔招了一批,再沒有第二批可招。其槍械則不發,有製服則不許穿着出團部之門,其青天白日旗則不許竪立,其青天白日帽章則製成之後,鎖進箱籠,不許戴,其教練用器,衹有步槍,即二xFC笨誥兜男∨詼疾恍磽旁奔xFB面,一切團務都要受一位日人少佐教官的支配,那中將教育長,每次要低首下心於此少佐公指示之下,這麽“受友邦協助令人感激”的軍事訓練機關,據說那所謂第一集團軍,連步槍都是希世奇珍,而其支配者,乃是日人“軍曹”地位的憲兵,軍曹與中國之上士同級,是大傢都知道的。
將來“新中央”成立之後,守衛及警備,仍仰仗日本軍隊和憲兵,除非能夠死心塌地,把日本軍隊當做自己的親軍,把日本憲兵看做自己衛士,誰能否認這個“政府”是日本槍桿之下的政府?任援道本有幾千衛隊,陳群手下也有些警察,因為他們要作“軍政部長”“內政部長”一度為周(佛海)丁(默村)所阻礙,他們便離心離德,汪先生進京,衹好仍然請教日本憲兵了。
日本允許於“和平”恢復後,隨治安之確立、於二年內撤兵:假定“新中央”成立之後,一年而“和平”認為恢復,兩年而治安認為確立,則此“新中央”已由日軍看守至三年之久,何況日本要求南京為維持治安駐兵地點之一,此“新中央”即令再過三年,成為“舊中央”,也不能離開日本軍憲一步。日本軍憲挾持之下的政府,還講什麽“獨立自由”?這不是上欺祖宗,下瞞兒孫的話麽?
現在“臨時”和“維新”政府行政實況,可以供我們參考,“政府”不能指揮省政府,省政府不能指揮縣政府。上級機關不能指揮下級機關,甚至長官不能支配僚屬,日方各級特務機關有聯絡有控製,中國人無聯絡無控製,一科之中有一個日人,一科便受其指揮;一部中有一位日籍官員,一部便受其牽製;日人的名義叫做顧問,叫做聯絡專員,叫做什麽都不相幹,所謂“新中央”不過是一“維新政府”的擴大,當然不能把這種實況改革一新,何況在密約上還有多種多樣的日籍顧問職員!
負責的長官傢裏,駐有日本憲兵,出門一步都有憲兵陪坐,到了上海,衹可以住虹口,如果這位長官要到公共租界法租界去,都要憲兵知道,每天晚上,憲兵把他的言行往來作成三份報告,一份到憲兵司令部,一份到特務機關,一份到軍司令那兒去,重要的長官總有兒子或近親“留學”日本,我那兩位十幾年老友,雖還沒有上南京任部長,兒子已由一位日本少尉陪往東京了;他們以為日本優待他們的子弟,當做“王子”一樣的待遇,他們不知道北平南京許多要人的子弟,一樣的都在東京作質子。
◎三、日本的交捲主義
這種條件之下,成立這樣的“政府”,於中國固然有損,於日本卻也無益;我現在說明日本方面受不着實益這一點。
依國民的常識,政治的常理,外交的常道,日本對於中國衹有兩條路:一條路是澈底的徵服,一條路是及時的講和。日本要徵服全中國,是不可能的,他要北自黑竜江,南至海南島,東自東海,西到西藏,都駐兵,都遣吏:姑無論他現在有沒有充分的國力,即令把國力用盡,勉強做到,他再拿什麽力量以與列強角逐於世界,這不是很明白的事情?
日本明白不能徵服中國,日本國內,充滿了“結束事變”的要求,日本國民切望中日戰爭及早停止,及早解决,他們消極的想節省更大更多,以致日本國力不能支持的消耗,他們積極的想趁歐戰未停的今日,了結中日事變,發展國外貿易,擴大國外市場。這樣迫切的要求,已使日本朝野各方改變了過去兩年半以來的觀感。日本的政黨,産業界,以至於海軍,陸軍的統製派都感染了這種迫切要求的影響。
擺在他們面前的問題,是延長戰爭呢,還是結束戰爭呢?當然,他們都想結束戰爭,都不願意延長戰爭,什麽“一一六宣言”,什麽“近衛聲明”在日本國內漸漸無人感覺興趣,都漸漸無人理會。“汪政權”究竟能不能結束事變呢?這個很容易看透的問題,在日本國內漸漸被人看透了。
很明白的,“汪政權”並不能下一度有效的命令,叫中國任何一師一團軍隊停止戰鬥行為,如此這般的“政府”,怎能夠與日本政府商量結束戰爭?從日本方面看來“汪政權”,不獨不能助成日本少出一師團,或多撤一聯隊的軍隊,並且成為日本的一種多餘的負擔。日本人嚮來把錢看得大的,汪派未上臺以前,日本要供給活動費,早有不少的日本人說是“不經濟”,還有一些日本人說“錢用得不得法”。上臺時,日本如不藉款,便開張也是睏難,走路要日人預備飛機車輛船衹,出門要日人佈置哨兵崗位,住居要他們占房屋騰房屋,日人這樣的服侍他們,是為了什麽?他們無非要汪派拉軍隊,找名流。到如今,軍隊沒有一支,名流沒有一個,已來的人普遍的怠工――國民良心未泯滅――再加以不斷的渙散!國民良心發動的渙散,這樣的集團組府以後,自存的能力都沒有,那有力量結束中日戰爭!日本豈不明知他們如果以全力支持這個“新政權”,不外乎延長戰爭,於是乎去年九十月間,日本社會裏面已出現有力的“汪政權不必要論”,自今年一月起,日本言論界已從捧汪一變而為輕汪了。
日本果然要延長戰爭,打下去好了,無需乎任何傀儡,更無需乎“新中央政權”。日本果然要結束戰爭,任何傀儡不獨無益,而且有礙。“新中央”也並不比“臨時”或“維新”更有用場。現在,日本軍人已經吹響了法蠃,組府也不好,不組也不好,日本對於“新中央”的無可奈何,反映為汪先生及其集團在滬西的不生不死。
然而板垣派,尤其板垣之下影佐一支,為什麽要汪先生上臺呢?他們在近衛聲明的時候,進了場闈,抄了題目,到現在,他們無論是黑捲也好,白捲也好,總免不了一套,捲雖要交,日期卻有問題。如若交捲有礙於日本的外交,或有害於和平前途,他們也衹好延宕。去年十月十日,十一月十二日,今年一月一日,都是影佐周佛海擬下的交捲之期,可是一期延一期,今年二月二十二日研究如何,仍然衹有天曉得。影佐以“新政權”導演的資格,當然不能自己開口叫他們延期,他衹有運用喜多原田促使王、梁橫生阻礙;這個事實,任何人當下可以看得明白,不明白的衹有汪周梅三人而已。
板垣一派以外,各方面的日本人都知道,這本捲子還沒有交上去,已經無用,要結束事變,必須另想途徑。就在板垣一派裏面,一樣的在另尋途徑,在參謀本部內,接任影佐職務的某人對人說道:“汪派極好辦,新政府不成問題,可是解决中國問題,還須另找辦法。”聽這句話的人趕緊告訴我,我卻不願告訴汪先生,因為不明白日本人真實的心境。
板垣之下;影佐總是全力支持“汪政權”的吧,但是影佐也沒有準備在汪派失敗之時切腹自殺,他也在預備第二本捲子,他正在製造一個青年團以與汪派對立,他的機關之內,某人正在支持陳中孚的“新同盟會”以與汪派為難,周佛海問他為什麽幫助陳中孚,影佐答復是“他糊塗”。猶之乎周問影佐說:“喜多原田昨晚為什麽叫王、梁反對中政會?”影佐答道:“昨晚喜多原田喝醉酒。”周相信,汪先生也會相信。
日本各方面都在另尋途徑,不過另外的途徑暫時尋找不出來,日本一面要結束戰爭,一面又不肯放棄侵略政策及徵服夢想,其結果衹有自造夢境,指着某某為中國政權,而與之締結全部包含日本軍人理想的和約,名之曰“日支新關係調整要綱”。他們先交這一捲,以後再交別的捲,衹可惜汪先生一輩子的政治生命以及天賦的自由權,都隨着這一捲交進去了。
◎四、汪派的心境
在這樣勉強又勉強,無賴又無賴的狀況之下,周梅諸君,以至於汪先生夫婦的心境,是不是還有很高的興致去到南京成立其所謂“國民政府”呢?我很痛心,很率直的說:“他們的興致不好,尤其是汪先生的興致甚低。”
中日之間,現在繼續民族國傢生死存亡的鬥爭,在民族鬥爭裏,無論是戰是和,必須保我森嚴的壁壘、堅強的陣容。在民族壁壘的後面,戰可以堅持,和可以對等,為了民族的壁壘,我們要保持自己的軍事力量,要保持自己的經濟力量.又要保持自己獨立自主的政治立場和民族國傢的政治的理想。因此“戰則全面戰,和則全面和”。如果一人一派,失落了民族的壁壘,不獨妨害民族國傢,抑且終為民族鬥爭中的犧牲者,國傢對於這種犧牲永不會有一點兒同情。
汪先生及周梅諸君的錯誤,就是失去了民族的壁壘,他們走進了日本軍隊憲兵的後方;想在日營裏面和日帥講和,且幻想可以得到獨立自由的條件。成立自由的政府,一念之差,遂至於不可救藥。
由於一念之差,便發生心境上各種的變態,在四個月出生入死的生活中,我窺察他們一群的心理,有時寫下一些筆記,下一段是寫傀儡的構成:
“其始也覺日人之易與,其繼也覺日人之可親,其終也始發見日人之可畏,而已晚矣;則亦惟有順從之惟恐不及,極其所至,不用思想,不用考慮,衹以日方之結論,不復念及其所以達此結論之理論與理由。”
他們往往笑王梁俯首聽命於喜多原田,殊不知他們自己也一樣聽影佐的話,下面一段專寫此事:
“影喜則喜,影憂則憂,影偽喜而彼則真喜,影偽憂則彼真戚然以憂矣,彼等今日感於影之淚,他們上臺,則影臉一變,或被召回國而繼之以為特務長者,必較喜多原田對待王梁有過之而無不及也。”
久而久之,他們的修養就到了,“從影所欲小路矩”的上乘的境界,反之,其對於中國人則不然,我曾記過:
“由於羞見畏見中國人,乃浸假而惡見中國人,其終乃恨見中國人,久之,乃衹信日方,衹信日方,所引見之中國人,以為非此無以為友也。乃至於醫師、衛士、記者、妓女,惟日籍者始為可信可親可愛,反之,其對於愛國之同胞,不肯或尚未臣奴於日人之下,尤其不肯同流而‘下水’者,衹有一念曰“殺”,於是乎堂皇之偉大人物,一化而為丁默村,除丁默村之賊殺行為以外,吾不復發見周梅有何種之政策與政術,彼以為天下人有錢可買,而有槍可伏,彼不知今日之事,乃民族鬥爭,一般人雖為生活或人事之拖牽而受錢,然良心未泯者,莫不怠工,良心已泯者,本無工可作,至於槍,則老子有雲:‘人不畏死,奈何以死懼之’,彼乃不知也?”
丁默村及其部下,也並不是居心殺人,他們曾屢次建言於周佛海說過:“殺人要適可而止,否則國人的反感可怕”,我曾寫此事道:
“彼用有淚之人也,而亦有血,彼惟缺骨而已,基於骨之缺乏,乃至於事事以日人為可信可親,不復記憶日本軍隊現正在戰場之上嚮我同胞之軍民開炮,於是送子為質於東京,留傢為質於滬西,再欲自異於王梁。或欲自拔於儕類,而亦無由拔起,則惟有鼓起自殺自戕之心理,一不做二不休,衹恐朋友之不同流,惟恐同胞之不下水,尤恐妻孥子女不甘心為日本之臣奴,於是其初則頽唐浪漫怠工,其終則鼓勇以邁進,此其中有多少之血淚以與其工作相拒,吾至今始知石敬塘、張邦昌、劉豫、史天佐皆並無快樂逍遙之心境,未必由於不得已,以至於得已亦不得已也。”
我痛心的希望國人能夠揮淚救出他們來,我相信他們總有一天澈底的悔恨,我相信他們總有一天轉一念以脫離日本軍人的役使。
◎五、條件與政權
總之,我們對於所謂“新政權”,一方面要看敵人條件之苛酷與廣泛,在這條件之下,“新政權”衹是化既成事實為條件,再使條件為法律的一具助人亡我的機器。
他方面,我們要看清楚,縱令日方的條件好,這樣不能自存不能自立的“政府”,在日方軍隊憲警扶持之下,他衹能夠“送”,不能夠“取”,即令日方的條件好,他們也無力量收得回來。
日本方面看見“新政權”决無能力,以結束事變,在國際外交上,在對華政策上,“新政權”是一個障礙,至少也絲毫沒有裨益,“日支新關係調整要綱”以及“新政權”終必為日方所廢棄。
即令現在的時機很晚,我仍然揮我的血淚,希望汪先生及周梅諸君懸崖勒馬,放棄如此條件之下的一切活動。
◎一、“新政權”又延期
影佐、周佛海在本年一月初間預定二月二十二日成立所謂“新中央政府”,因此他們趕着開青島會議,接着又開上海會議,準備所謂“中央政治會議”的開會。事不如人願,為什麽到今天還沒有看見他們登場呢?他們還預備着一個日期――三月十二日,可以成立“新政權”。以今天的情勢推測,三月十二日總又是空過那一天。
率直的說,汪,周,梅聽命於影佐,影佐聽命於日本中央軍部。他們縱然挂上招子,上面寫着二月二十二日或三月十二日開演,風雨無阻,决不延期;若是日本中央軍部要延期,他們也衹好延期。
去年十二月二十日,周佛海報告汪道:“日本內閣有一個决議,把新中央成立的事情,全權交給影佐機關”。這是我親耳聽見的;可是影佐定的期怎麽又不靈呢?簡單的說,風雨無阻,王、梁有阻,所以青島、上海會談都不順利。可是大傢知道,王、梁聽命於喜多、原田。喜多、原田又聽命於日本中央軍部,日本軍部叫喜多、王和原田、梁阻礙他們,他們有什麽法子?聽說周佛海一度到東京去告禦狀,也沒有告得好,其實事情本沒有什麽可怪。
我在二月二日發表的論文“新政權是什麽”裏面,曾指出日本要延宕所謂“新政權”,不好由影佐開口,衹好由喜多、原田出馬扮演黑花臉來阻撓他們,這是日方的雙簧,也是日方對於汪派傀儡化的打磨和訓練,訓練得他們喜怒哀樂由人不由己。
◎二、去年延期的先例
回想去年九月底,也曾有過這麽的一回。
影佐、周預定九月下旬乘兩偽組織在南京開聯合會議的時機,汪往南京會見王、梁,作召集所謂“中央政治會議”的準備,十月中召開“中政會”,十一月十二日成立“新中央”。
汪於九月二十左右到了南京。第一天中午,汪與兩偽組織人會談,宣佈那不久以後被日方全案推翻的“關於尊重中國主權之要望”。會後,汪、王、梁單獨談話,汪要求他們同意於“中政會”的辦法並參加;王剋敏很老實的說道:“喜多到東京去了,他臨行叫我不要同意中政會,我答應也是無效的,要等他來决定。”
第二天上午,喜多與影佐同到南京,影佐當下嚮喜多、原田、王、梁宣佈阿部內閣支持“汪政權”的决意。汪聽見了極端的高興,以為事情總沒有問題了吧?誰知道下午九時,王、梁來回答道:“我們對中政會人事人數分配和國旗等議題,都不同意”。王剋敏補充道:“我們沒有意見,這是喜多、原田的意見。”於是汪轉為極端的失望,决定明天一早飛回上海。
這樣的决定之後,第三日上午,周佛海告知影佐,影佐答道:“喜多、原田昨晚喝醉了酒”。周很高興把酒醉喜多的事報告汪,汪也欣然相信。於是在影佐、喜多、原田三位導演親上鏡頭最緊張一幕中,勉強結束南京會談。到下午,汪纔回上海,原來飛機是日方準備,你要回到上海,那能就飛。
因此所謂十一月十二日的日期延宕下去,直到十月底,影佐、周又定下十一月二十日召開“中政會”,一月一日成立“新中央”;然而到了十一月,“日支新關係調整要綱”的談判停了下來,那影佐“將軍不見面”回到東京去,這個日期又拖下去了。
這是我耳聞目見的延宕和訓練法――喜怒哀樂由人不由己的訓練法。今年一月至二月的青島、上海兩次會談,我雖沒有去觀光,可是我在去年十二月早已聽見日方的消息,說青島會談,定有問題,如今且看兩次會談以後,一時之間,“新政權”的成立程序,又呈停滯的狀況,聽說問題又出在王剋敏,王剋敏問題,就是喜多問題,喜多問題仍然是日本中央軍部的問題,誰叫他們延期,是可想而知又可想而知的了。
◎三、為什麽又延期
明白的說,日方又延期,其中原因之一,是觀望國際情勢的變動。
在去年八月以前,德義日共同防共同盟,助長了日本在國際上威勢不少。日本與德義東西呼應,彼此提攜,以與英法美對抗,很有些活潑的情形。假如日本那時候樹立所謂“新政權”,極少可以得到德義的承認,緊張氣焰。
假如日本堅决的加入德義軍事同盟,又假如歐洲大戰由於德義日軍事同盟發動,又假如義大利積極參戰,在這樣三重假定之下,日本對於所謂“新中央”纔可以風雨無阻,决不延期。
不料事實是德蘇之間突然訂立協定,對抗英法。在日本國內,主張加強德義日同盟的板垣,受了可以使有氣節的武士道者切腹的失敗,平沼內閣因此下臺,日本因此延宕所謂“新政權”最初擬定的成立日期――去年十月十日。
歐戰爆發,日本軍人歡喜如狂,他們以為這一回,日本的國運可以一轉而左右逢源。他們以為英法要撤退印度洋以東的武力,美國的力量,要牽到歐洲的險惡局面去用了。如若這樣,日本可以放手解决中國問題,並可以再進一步發展他的國威,一直到印度洋的西首。
又不料事實是英法德三國宣而不戰,義大利守着中立,與德日的關係,全然疏隔,義大利無所求助於日本,關係也鬆懈下來。美國卻以全力顧到遠東,英國也不肯痛快的退讓。
於是日本國內,國民埋怨戰爭,期望“中日事變”的結束,以趁歐戰的時機,發展工商事業。怎樣纔可以結束戰爭呢?主張親英美的一派與主張親德蘇的一派,漸由相激蕩而相鬥爭。他們的戰爭愈演愈烈,但在實際上,日本親德蘇麽?德蘇的軍事同盟還沒有成立,蘇聯是否全力投入歐戰,大是問題,日本親英美麽?阿部以至於米內內閣的媚笑政策,絲毫不收實效。在這樣一個拖延而孤立的國際情勢之下,日本那有什麽明朗的有聲勢有魄力的外交政策可取?
他樹立“新政權”麽?在一方面,英法美尤其美國,决不承認,更可以把美日關係惡化起來;在另一方面,德國的承認沒有可能,義大利的承認,日本又拿什麽交換條件巴結他?樹立“新中央”,於日本外交現勢,有害而無益。到了最近,美國副國務卿威爾斯渡大西洋,第一腳便踏上義大利的國土。威爾斯遊歷義德英法各國,可以有什麽成就,不可預料;但總有很大的影響,留給時局和平的前途,這個影響,反射到遠東方面,就是增加日本的孤立。在這樣的局勢之下,日本政府不願大鼓大擂樹立所謂“新政權”,惹起人傢的憎惡。
他不樹立“新中央”麽?日本軍人又拿什麽去欺哄日本國民?他又拿什麽法寶對付中國?
於是,日本軍部的老辦法,又是叫影佐催汪上臺,叫喜多、王和原田、梁去阻撓他,延了一期,再看風頭。日本外交上的不生不死,叫汪集團在愚園路再不生不死一個不短的時期,五個日期一個一個的過去了,他們仍然是不生不死在愚園路。
◎四、汪政權無力也是原因
日方的心理,是不是說像樹立“新政權”這樣偉大的行動,要仔細考慮國際情勢纔敢去作,不,不是的,日本當局以為像這樣僅有煙幕作用而毫無實在效能的組織,要在這不利於日本的時機樹立,是犯不着的。因為“汪政權”必然無力,所以日本毫不經心的一期延一期,如若“汪政權”有充足的力量幫助日本滅亡中國,日本也就不必顧慮國際環境了。
去年五月以來,日汪談判的歸結,是汪方國旗首都等表面的形式。日方則要汪方備具人力與物力。九個月來,日方責望汪方無力是屢次屢次的,影佐說道:“因為汪先生沒有實力,日方衹得要求廣大的駐兵區。”清水說道:“中國高級知識份子假定三百萬,汪先生能吸收一百五十萬就好了。”這樣使周、梅諸人紅臉結舌的閑言閑語,很多很多,互相埋怨的心理,在日汪之間頗為濃厚。
為了應付他們對於日本的報銷,汪方也不得不造一些假賬,例如周佛海嚮日方說:“我有十二師,都要別的軍隊動他們纔動。”這是去年八月的話,九月間有人告訴我,我笑道:“他的十二師,我已有四師了。”原來有些軍事掮客指了幾師幾師,到處交換賭博的本錢,沒有半句話是可以相信的,這種謊報,日方也有人知道底細,某人收買遊擊隊,中飽了百萬元,某人拿八萬去江北收買遊擊隊,全數進了腰包,如此之類,傳聞處處。
這是他們的軍事運動。說到黨務,北平的“汪黨辦事處”,日日有日本憲兵光臨,寸步也行不開。廣州的“汪局部”,受日軍四面槍擊,一班委員被迫伏地,不敢動彈。從此以後,青天白日旗收到屋子裏面挂。諸如此類,他們那兒去找黨員,人力的充實,又從何說起?
再說汪係的特務。上海特務費,每月卅萬元,特務的殺人費,還有另外的開支。實際上他們不過仰仗日本軍人對於兩租界的壓力,闖禍劫人,其所殺者完全是無抵抗的衹坐人力車或步行的一些人,稍有保護機警的人們,就在他們想望之外。假如殺和刺可以統一天下,他們的殺和刺也還差得很遠。他們唯恐日本人殺中國人不夠,還要中國人殺中國人,以此立下戶頭嚮日方報賬。
一般以為汪可以命令周,周可以命令丁,其實不然,丁默村的特務,是對日本憲兵隊負責的,汪方的密件,一落丁默村、李士群之手,立刻就走進日本憲兵隊長之手。特務人員在外間自誇道:“汪在周的手裏,周在我們的手裏。”其實丁、李又在日本憲兵手裏,汪的特務不過是日本憲兵隊的延長,又算得什麽特別的力量,值得他們沾沾自喜?
再說財務。愚園路的權威,建立於金錢之上,可是每月開支到二百五十萬,除某氏一傢而外,沒有人得知底細。有財委而財委會永遠不開,因此上謠言就百出。老爺買美金,太太買金鋼鑽,某人個人每月支配五十萬,各種難聽的傳聞,不獨流入中國人的耳朵,並且流入日本人的耳朵,閑言閑語,姑不具述。
去年十二月底,財委會主任委員報告現存六百萬元,可是存在何處,無人得知。外面有一位商人說道:“他們的命脈在我手裏”,如此汪係的特務財務兩種命脈,都落在無人得知的黑手掌心去了。
最後,說到宣傳。國民良心,終不易於泯滅,作宣傳的人,與別人一樣,都存着失敗主義或怠工政策的心理。《中華日報》每月經費十萬元,報辦得比別傢壞,並且壞得多。我在上海擔任了四個月“宣傳部長”,沒有方法責備他們,本來“一不做,二不休,”始終要下决心替日本騙同胞的人,可以說很少,也可以說沒有。
有人謠傳我要宣佈受了汪方津貼的人的姓名。尤其是上海有不少的人受過津貼,可是大傢要知道,我衹宣佈日本軍人滅我亡我的秘密,我認為這類秘密,關係到四萬萬同胞生命財産子孫百代。這種秘密,沒有人有權利保持,所以我也沒有權利保持,而要宣佈給四萬萬同胞知道。至於中國人在威嚇脅製或蒙蔽欺瞞之下,接受了他們的錢,為公為私,我們要始終嚴守秘密;況且替汪係作新聞運動的人,中飽私囊,確有其事,則經手者說受過津貼,而實際並沒有受過也大有其人,我為什麽要冤枉他們呢?還有一些無抵抗的人士,如不受錢,就要挨槍,則我對於他們受錢,衹有同情,何能攻擊?
一天一天,汪集團人力物力之空虛與虛偽,為日方所洞悉;一天一天,日方的拖延乃至於欺騙,也使汪方感受痛苦或失望。我可以大膽嚮中日兩國國民說道:“這是一個國際騙局,日本軍人拿去騙日本國民,汪、周、梅拿來騙中國國民,同時日汪之間,又互相一騙”。
◎五、還是放下吧
欺騙不能解决中日兩國之間並且與世界問題打成一片的大問題,欺騙衹是大問題的一個細流,暫時之間為少數人所舞弄,誠意是說不上的。假如一方有誠意,這一方發見對方是欺騙時,必然立即放手,因為兩方都無誠意,所以兩方的心總放不下來。
要說汪係裏面一點也不煩悶不怨恨,也是過甚其詞,他們煩悶以至於散者散,而守者甚至有自殺自戕的心理,這是我在二月二日的論文裏面指出過的。這種悲慘的心境,决不是外面的人容易體會得到的。
汪、周、梅諸人的罪過是受了日方的騙,還要替他掩飾,再來欺騙中國人,明明條件是亡國的條件,他們卻硬吹“獨立平等自由”,明明是“搶”,他們卻硬說是“平等互惠合作”,明明是拖延,他們就說也沒有說的了。
他們也衹好說“從前拖,這回不拖”,“這回不拖”,是去年十二月底的話,可是現在的事實證明,“這回”仍然也是一個“拖”,他們又說什麽呢?日方延了又延,拖了又拖,把他們的上臺熱,用冷水澆成了冰冷的冷水,可是他們硬要在冷水上面造出蒸氣來,以維係部屬的存在,他們關了房門,一樣的倒抽冷氣,出了房門,便急進急進“組府還都”。本來這也是無可奈何的,若一般知道這些日方欺騙小兒一樣的事情,真的連衛隊車夫也起不了勁頭,那還了得!
他們的錯誤,是沒有放下的勇氣。在一月初間,我打電報勸他們道:“提得起,放得下,方是自主。”其實他們早在日方打磨訓練之下,失去了自主。我仍然希望他們再鼓一點勇氣,把他們無前途的“運動”放了下來。他們不折不扣受日方欺哄一年有餘,他們如不忍心轉而欺騙中國人,他們便會放手。他們如果放下手來,再沒有人去受日本軍人的欺騙,因為他們的一面受人傢的騙,而又一面來騙人傢的最後的一群。
◎六、日方的騙術
日本是亞洲的強國,自明治維新以來,幾十年勤苦奮鬥,為世所知,何至於想用欺騙的手段來解决中日之間賭國運的戰事呢?
大傢要知道,在現階段的日本,權實操在軍部科長階級之手,而實力在於軍隊裏面佐官之手。他們衹見一點一滴的事務,以全力達成任務。他們每一個人,看不見大局和全面,而他們的集體又沒有中心幹部和中心領袖,可以决定他們的行動,所以他們對於中日戰事,衹能發,不能收。他們對於本國政治傢軍人,凡能發展戰事及推進侵略者,纔加以崇拜。他們對於本國有識政治傢收拾局面的主張,因其妨礙他們每一個人要用全力達成的任務,他們便聽不入耳。
為了達成他們自己的任務,他們可以用盡一切手段和技術,有時小巧得不易發見其險惡,但也有時幼稚得一看就可以發見其欺詐。例如大柏大佐拜吳子玉做幹爹,其拜跪之恭,也並非不足以動人;又如影佐對汪之流淚,在汪居然認定其可慮。每一個較為強硬的中國人,都可以使他們九十度的鞠躬;如果此人認日方為可親,則他們還可以更進一步,自責本國軍人之強橫,侵略之不好,乃至於相與慷慨激昂,認錯認罪,更可以誇耀此中國人是愛國者,是英雄;但是如果此人再進一步與他們發生了關係,則他們馬上宜漏其秘密,使他受社會的責難,而戴上“漢姦”的銜名,於是此人乃與日方利害合於一致,成為“一不做而二不休”的漢姦份子。到此一步,則日方的面孔一變,由恭敬而為嚴肅,由和藹而為兇狠,那時候,此中國人進不可而退不能,於是日方一面策動,一面責難,一面推進,一面妨礙,你做得好,他怕你,你做不好,他駡你,此中國人乃成為十足的傀儡。
日方的雙簧,不獨影佐與喜多聯演,即影佐機關之中,也有各種的角色。周佛海發見影佐的陰狠與詐偽,卻愛信犬養的忠厚,梅思平卻認定犬養也在書生本色之中,帶有間諜的成分。假如犬養真有本色,真有抱負,他决不會與父仇同事。所以犬養頗為有識的日人所鄙,說他是犬養木堂不肖的兒子。
總之,在現階段的日本,沒有條件可以産生一個偉大的手腕,收拾“事變”,輓回頽運,必須國際有重大的變化,而日本國內發生相應的流血巨變,使佐官政治受空前的打擊,使無論是影佐或是喜多,一律失腳,那時候,中日之間,纔有重大的轉機。汪、周、梅雖然是他們的傀儡,假如决然捨棄所謂“和平運動”而跳出傀儡舞臺,也可以使他們早一點銷聲匿跡,因此我仍然希望他們(汪周梅)鼓勇的把一切活動放下手來。
影佐、周佛海在本年一月初間預定二月二十二日成立所謂“新中央政府”,因此他們趕着開青島會議,接着又開上海會議,準備所謂“中央政治會議”的開會。事不如人願,為什麽到今天還沒有看見他們登場呢?他們還預備着一個日期――三月十二日,可以成立“新政權”。以今天的情勢推測,三月十二日總又是空過那一天。
率直的說,汪,周,梅聽命於影佐,影佐聽命於日本中央軍部。他們縱然挂上招子,上面寫着二月二十二日或三月十二日開演,風雨無阻,决不延期;若是日本中央軍部要延期,他們也衹好延期。
去年十二月二十日,周佛海報告汪道:“日本內閣有一個决議,把新中央成立的事情,全權交給影佐機關”。這是我親耳聽見的;可是影佐定的期怎麽又不靈呢?簡單的說,風雨無阻,王、梁有阻,所以青島、上海會談都不順利。可是大傢知道,王、梁聽命於喜多、原田。喜多、原田又聽命於日本中央軍部,日本軍部叫喜多、王和原田、梁阻礙他們,他們有什麽法子?聽說周佛海一度到東京去告禦狀,也沒有告得好,其實事情本沒有什麽可怪。
我在二月二日發表的論文“新政權是什麽”裏面,曾指出日本要延宕所謂“新政權”,不好由影佐開口,衹好由喜多、原田出馬扮演黑花臉來阻撓他們,這是日方的雙簧,也是日方對於汪派傀儡化的打磨和訓練,訓練得他們喜怒哀樂由人不由己。
◎二、去年延期的先例
回想去年九月底,也曾有過這麽的一回。
影佐、周預定九月下旬乘兩偽組織在南京開聯合會議的時機,汪往南京會見王、梁,作召集所謂“中央政治會議”的準備,十月中召開“中政會”,十一月十二日成立“新中央”。
汪於九月二十左右到了南京。第一天中午,汪與兩偽組織人會談,宣佈那不久以後被日方全案推翻的“關於尊重中國主權之要望”。會後,汪、王、梁單獨談話,汪要求他們同意於“中政會”的辦法並參加;王剋敏很老實的說道:“喜多到東京去了,他臨行叫我不要同意中政會,我答應也是無效的,要等他來决定。”
第二天上午,喜多與影佐同到南京,影佐當下嚮喜多、原田、王、梁宣佈阿部內閣支持“汪政權”的决意。汪聽見了極端的高興,以為事情總沒有問題了吧?誰知道下午九時,王、梁來回答道:“我們對中政會人事人數分配和國旗等議題,都不同意”。王剋敏補充道:“我們沒有意見,這是喜多、原田的意見。”於是汪轉為極端的失望,决定明天一早飛回上海。
這樣的决定之後,第三日上午,周佛海告知影佐,影佐答道:“喜多、原田昨晚喝醉了酒”。周很高興把酒醉喜多的事報告汪,汪也欣然相信。於是在影佐、喜多、原田三位導演親上鏡頭最緊張一幕中,勉強結束南京會談。到下午,汪纔回上海,原來飛機是日方準備,你要回到上海,那能就飛。
因此所謂十一月十二日的日期延宕下去,直到十月底,影佐、周又定下十一月二十日召開“中政會”,一月一日成立“新中央”;然而到了十一月,“日支新關係調整要綱”的談判停了下來,那影佐“將軍不見面”回到東京去,這個日期又拖下去了。
這是我耳聞目見的延宕和訓練法――喜怒哀樂由人不由己的訓練法。今年一月至二月的青島、上海兩次會談,我雖沒有去觀光,可是我在去年十二月早已聽見日方的消息,說青島會談,定有問題,如今且看兩次會談以後,一時之間,“新政權”的成立程序,又呈停滯的狀況,聽說問題又出在王剋敏,王剋敏問題,就是喜多問題,喜多問題仍然是日本中央軍部的問題,誰叫他們延期,是可想而知又可想而知的了。
◎三、為什麽又延期
明白的說,日方又延期,其中原因之一,是觀望國際情勢的變動。
在去年八月以前,德義日共同防共同盟,助長了日本在國際上威勢不少。日本與德義東西呼應,彼此提攜,以與英法美對抗,很有些活潑的情形。假如日本那時候樹立所謂“新政權”,極少可以得到德義的承認,緊張氣焰。
假如日本堅决的加入德義軍事同盟,又假如歐洲大戰由於德義日軍事同盟發動,又假如義大利積極參戰,在這樣三重假定之下,日本對於所謂“新中央”纔可以風雨無阻,决不延期。
不料事實是德蘇之間突然訂立協定,對抗英法。在日本國內,主張加強德義日同盟的板垣,受了可以使有氣節的武士道者切腹的失敗,平沼內閣因此下臺,日本因此延宕所謂“新政權”最初擬定的成立日期――去年十月十日。
歐戰爆發,日本軍人歡喜如狂,他們以為這一回,日本的國運可以一轉而左右逢源。他們以為英法要撤退印度洋以東的武力,美國的力量,要牽到歐洲的險惡局面去用了。如若這樣,日本可以放手解决中國問題,並可以再進一步發展他的國威,一直到印度洋的西首。
又不料事實是英法德三國宣而不戰,義大利守着中立,與德日的關係,全然疏隔,義大利無所求助於日本,關係也鬆懈下來。美國卻以全力顧到遠東,英國也不肯痛快的退讓。
於是日本國內,國民埋怨戰爭,期望“中日事變”的結束,以趁歐戰的時機,發展工商事業。怎樣纔可以結束戰爭呢?主張親英美的一派與主張親德蘇的一派,漸由相激蕩而相鬥爭。他們的戰爭愈演愈烈,但在實際上,日本親德蘇麽?德蘇的軍事同盟還沒有成立,蘇聯是否全力投入歐戰,大是問題,日本親英美麽?阿部以至於米內內閣的媚笑政策,絲毫不收實效。在這樣一個拖延而孤立的國際情勢之下,日本那有什麽明朗的有聲勢有魄力的外交政策可取?
他樹立“新政權”麽?在一方面,英法美尤其美國,决不承認,更可以把美日關係惡化起來;在另一方面,德國的承認沒有可能,義大利的承認,日本又拿什麽交換條件巴結他?樹立“新中央”,於日本外交現勢,有害而無益。到了最近,美國副國務卿威爾斯渡大西洋,第一腳便踏上義大利的國土。威爾斯遊歷義德英法各國,可以有什麽成就,不可預料;但總有很大的影響,留給時局和平的前途,這個影響,反射到遠東方面,就是增加日本的孤立。在這樣的局勢之下,日本政府不願大鼓大擂樹立所謂“新政權”,惹起人傢的憎惡。
他不樹立“新中央”麽?日本軍人又拿什麽去欺哄日本國民?他又拿什麽法寶對付中國?
於是,日本軍部的老辦法,又是叫影佐催汪上臺,叫喜多、王和原田、梁去阻撓他,延了一期,再看風頭。日本外交上的不生不死,叫汪集團在愚園路再不生不死一個不短的時期,五個日期一個一個的過去了,他們仍然是不生不死在愚園路。
◎四、汪政權無力也是原因
日方的心理,是不是說像樹立“新政權”這樣偉大的行動,要仔細考慮國際情勢纔敢去作,不,不是的,日本當局以為像這樣僅有煙幕作用而毫無實在效能的組織,要在這不利於日本的時機樹立,是犯不着的。因為“汪政權”必然無力,所以日本毫不經心的一期延一期,如若“汪政權”有充足的力量幫助日本滅亡中國,日本也就不必顧慮國際環境了。
去年五月以來,日汪談判的歸結,是汪方國旗首都等表面的形式。日方則要汪方備具人力與物力。九個月來,日方責望汪方無力是屢次屢次的,影佐說道:“因為汪先生沒有實力,日方衹得要求廣大的駐兵區。”清水說道:“中國高級知識份子假定三百萬,汪先生能吸收一百五十萬就好了。”這樣使周、梅諸人紅臉結舌的閑言閑語,很多很多,互相埋怨的心理,在日汪之間頗為濃厚。
為了應付他們對於日本的報銷,汪方也不得不造一些假賬,例如周佛海嚮日方說:“我有十二師,都要別的軍隊動他們纔動。”這是去年八月的話,九月間有人告訴我,我笑道:“他的十二師,我已有四師了。”原來有些軍事掮客指了幾師幾師,到處交換賭博的本錢,沒有半句話是可以相信的,這種謊報,日方也有人知道底細,某人收買遊擊隊,中飽了百萬元,某人拿八萬去江北收買遊擊隊,全數進了腰包,如此之類,傳聞處處。
這是他們的軍事運動。說到黨務,北平的“汪黨辦事處”,日日有日本憲兵光臨,寸步也行不開。廣州的“汪局部”,受日軍四面槍擊,一班委員被迫伏地,不敢動彈。從此以後,青天白日旗收到屋子裏面挂。諸如此類,他們那兒去找黨員,人力的充實,又從何說起?
再說汪係的特務。上海特務費,每月卅萬元,特務的殺人費,還有另外的開支。實際上他們不過仰仗日本軍人對於兩租界的壓力,闖禍劫人,其所殺者完全是無抵抗的衹坐人力車或步行的一些人,稍有保護機警的人們,就在他們想望之外。假如殺和刺可以統一天下,他們的殺和刺也還差得很遠。他們唯恐日本人殺中國人不夠,還要中國人殺中國人,以此立下戶頭嚮日方報賬。
一般以為汪可以命令周,周可以命令丁,其實不然,丁默村的特務,是對日本憲兵隊負責的,汪方的密件,一落丁默村、李士群之手,立刻就走進日本憲兵隊長之手。特務人員在外間自誇道:“汪在周的手裏,周在我們的手裏。”其實丁、李又在日本憲兵手裏,汪的特務不過是日本憲兵隊的延長,又算得什麽特別的力量,值得他們沾沾自喜?
再說財務。愚園路的權威,建立於金錢之上,可是每月開支到二百五十萬,除某氏一傢而外,沒有人得知底細。有財委而財委會永遠不開,因此上謠言就百出。老爺買美金,太太買金鋼鑽,某人個人每月支配五十萬,各種難聽的傳聞,不獨流入中國人的耳朵,並且流入日本人的耳朵,閑言閑語,姑不具述。
去年十二月底,財委會主任委員報告現存六百萬元,可是存在何處,無人得知。外面有一位商人說道:“他們的命脈在我手裏”,如此汪係的特務財務兩種命脈,都落在無人得知的黑手掌心去了。
最後,說到宣傳。國民良心,終不易於泯滅,作宣傳的人,與別人一樣,都存着失敗主義或怠工政策的心理。《中華日報》每月經費十萬元,報辦得比別傢壞,並且壞得多。我在上海擔任了四個月“宣傳部長”,沒有方法責備他們,本來“一不做,二不休,”始終要下决心替日本騙同胞的人,可以說很少,也可以說沒有。
有人謠傳我要宣佈受了汪方津貼的人的姓名。尤其是上海有不少的人受過津貼,可是大傢要知道,我衹宣佈日本軍人滅我亡我的秘密,我認為這類秘密,關係到四萬萬同胞生命財産子孫百代。這種秘密,沒有人有權利保持,所以我也沒有權利保持,而要宣佈給四萬萬同胞知道。至於中國人在威嚇脅製或蒙蔽欺瞞之下,接受了他們的錢,為公為私,我們要始終嚴守秘密;況且替汪係作新聞運動的人,中飽私囊,確有其事,則經手者說受過津貼,而實際並沒有受過也大有其人,我為什麽要冤枉他們呢?還有一些無抵抗的人士,如不受錢,就要挨槍,則我對於他們受錢,衹有同情,何能攻擊?
一天一天,汪集團人力物力之空虛與虛偽,為日方所洞悉;一天一天,日方的拖延乃至於欺騙,也使汪方感受痛苦或失望。我可以大膽嚮中日兩國國民說道:“這是一個國際騙局,日本軍人拿去騙日本國民,汪、周、梅拿來騙中國國民,同時日汪之間,又互相一騙”。
◎五、還是放下吧
欺騙不能解决中日兩國之間並且與世界問題打成一片的大問題,欺騙衹是大問題的一個細流,暫時之間為少數人所舞弄,誠意是說不上的。假如一方有誠意,這一方發見對方是欺騙時,必然立即放手,因為兩方都無誠意,所以兩方的心總放不下來。
要說汪係裏面一點也不煩悶不怨恨,也是過甚其詞,他們煩悶以至於散者散,而守者甚至有自殺自戕的心理,這是我在二月二日的論文裏面指出過的。這種悲慘的心境,决不是外面的人容易體會得到的。
汪、周、梅諸人的罪過是受了日方的騙,還要替他掩飾,再來欺騙中國人,明明條件是亡國的條件,他們卻硬吹“獨立平等自由”,明明是“搶”,他們卻硬說是“平等互惠合作”,明明是拖延,他們就說也沒有說的了。
他們也衹好說“從前拖,這回不拖”,“這回不拖”,是去年十二月底的話,可是現在的事實證明,“這回”仍然也是一個“拖”,他們又說什麽呢?日方延了又延,拖了又拖,把他們的上臺熱,用冷水澆成了冰冷的冷水,可是他們硬要在冷水上面造出蒸氣來,以維係部屬的存在,他們關了房門,一樣的倒抽冷氣,出了房門,便急進急進“組府還都”。本來這也是無可奈何的,若一般知道這些日方欺騙小兒一樣的事情,真的連衛隊車夫也起不了勁頭,那還了得!
他們的錯誤,是沒有放下的勇氣。在一月初間,我打電報勸他們道:“提得起,放得下,方是自主。”其實他們早在日方打磨訓練之下,失去了自主。我仍然希望他們再鼓一點勇氣,把他們無前途的“運動”放了下來。他們不折不扣受日方欺哄一年有餘,他們如不忍心轉而欺騙中國人,他們便會放手。他們如果放下手來,再沒有人去受日本軍人的欺騙,因為他們的一面受人傢的騙,而又一面來騙人傢的最後的一群。
◎六、日方的騙術
日本是亞洲的強國,自明治維新以來,幾十年勤苦奮鬥,為世所知,何至於想用欺騙的手段來解决中日之間賭國運的戰事呢?
大傢要知道,在現階段的日本,權實操在軍部科長階級之手,而實力在於軍隊裏面佐官之手。他們衹見一點一滴的事務,以全力達成任務。他們每一個人,看不見大局和全面,而他們的集體又沒有中心幹部和中心領袖,可以决定他們的行動,所以他們對於中日戰事,衹能發,不能收。他們對於本國政治傢軍人,凡能發展戰事及推進侵略者,纔加以崇拜。他們對於本國有識政治傢收拾局面的主張,因其妨礙他們每一個人要用全力達成的任務,他們便聽不入耳。
為了達成他們自己的任務,他們可以用盡一切手段和技術,有時小巧得不易發見其險惡,但也有時幼稚得一看就可以發見其欺詐。例如大柏大佐拜吳子玉做幹爹,其拜跪之恭,也並非不足以動人;又如影佐對汪之流淚,在汪居然認定其可慮。每一個較為強硬的中國人,都可以使他們九十度的鞠躬;如果此人認日方為可親,則他們還可以更進一步,自責本國軍人之強橫,侵略之不好,乃至於相與慷慨激昂,認錯認罪,更可以誇耀此中國人是愛國者,是英雄;但是如果此人再進一步與他們發生了關係,則他們馬上宜漏其秘密,使他受社會的責難,而戴上“漢姦”的銜名,於是此人乃與日方利害合於一致,成為“一不做而二不休”的漢姦份子。到此一步,則日方的面孔一變,由恭敬而為嚴肅,由和藹而為兇狠,那時候,此中國人進不可而退不能,於是日方一面策動,一面責難,一面推進,一面妨礙,你做得好,他怕你,你做不好,他駡你,此中國人乃成為十足的傀儡。
日方的雙簧,不獨影佐與喜多聯演,即影佐機關之中,也有各種的角色。周佛海發見影佐的陰狠與詐偽,卻愛信犬養的忠厚,梅思平卻認定犬養也在書生本色之中,帶有間諜的成分。假如犬養真有本色,真有抱負,他决不會與父仇同事。所以犬養頗為有識的日人所鄙,說他是犬養木堂不肖的兒子。
總之,在現階段的日本,沒有條件可以産生一個偉大的手腕,收拾“事變”,輓回頽運,必須國際有重大的變化,而日本國內發生相應的流血巨變,使佐官政治受空前的打擊,使無論是影佐或是喜多,一律失腳,那時候,中日之間,纔有重大的轉機。汪、周、梅雖然是他們的傀儡,假如决然捨棄所謂“和平運動”而跳出傀儡舞臺,也可以使他們早一點銷聲匿跡,因此我仍然希望他們(汪周梅)鼓勇的把一切活動放下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