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長江之南的某個小平原上抖抖索索地劃拉着一盒火柴,但總是因無力而過度用力,結果不僅弄斷了火柴梗子,還讓滿盒的火柴幹戈寥落撒了半地。我衹好又從腳下去撿那一地的火柴梗。
我——孟煩了,二十四歲,今**某支所謂新編師之一員,中尉副連長。
我無力又猛力地劃着火柴,這次我讓整個空火柴盒從手上彈出去了。於是我再用搶命般的速度搶回地上那個火柴盒。
“煩啦你個驢日的!連根火柴也日不着啊?!”
我想起了我屢被冒犯的官威。我一手火柴,一手火柴盒,慍怒地盯着那個發話的對象——二排四班馬驢兒,河北鄉下佬,怒目金剛,倒掄着他那條離腰折已經差不遠的漢陽造,我現在不想說他要砸誰。
“我是你們連長!”我維護我隨着火柴梗子掉了一地的官威。
這種抗議有點兒文不對題,並且立刻被反駁回來,“副的!正的正燒着呢!”
我是文化人,我認為這種辯論有點兒無聊,於是我决定專心劃火柴。我經常認為別人很無聊,而我自己更無聊——我又開始跟火柴較勁。
馬驢兒在不管我之前又嚷嚷了一句:“你不會跟連長藉個火啊?——哇呀呀,驢日的!”
後邊那一句是對他要砸的對象喊的,很京劇腔。喊過去之後,馬驢兒就掄圓了他那條打光子彈當鍬掄的漢陽造撲過去了,現在我可以說他要砸什麽啦,哈哈——一輛日本九七式中型坦剋,輾轉着,原地轉嚮着,咆哮着,炮塔轉動着,與主炮同軸的同步機槍轟鳴着,像是衝進螞蟻群中的龐大甲蟲。如其說它是睏獸猶鬥不如說是在玩耍,因為像螞蟻一樣附着在它身上的中國兵實在是太不得要領,拿鏟子砍的、拿鍬棍撬的、拿手榴彈敲打艙蓋以為裏邊會打開的、對着裝甲開槍崩到自己的、跳腳大駡的。我單膝跪在這團亂糟之外,連長在我身邊燃燒。除了活人之外的整個連在他們馬虎潦草抵擋,所以已經被日軍炮兵化為焦土的陣地上燃燒着。我跪在火海和坦剋之間,身邊放着一個土造的燃燒瓶。我拿着火柴和火柴盒,似乎要劃火柴,又似乎是在思考,而實際上衹是最簡單的三個字:嚇傻了。
馬驢兒成功地用槍托在裝甲車體上製造出一聲巨大的響動,代價是槍托不知道飛到哪裏去了。這是個鍥而不捨的人,他發現車頭有個縫隙,於是貓了腰低了頭去看,其情狀酷似從門縫裏窺視。
那是航嚮機槍的射擊孔。在突發的轟鳴聲中他安靜而飄逸地飛出去了。
這實在是讓我看得發怔,但我身上有這種素質——即使在上吊的時候也不忘打擊一下別人,我扯嗓子為他送行,“白癡!最後一次!”
但我還記得馬驢兒的提示,我看手上的火柴盒,扔了它,看手上的火柴,扔了它,我抓起燃燒瓶,爬嚮離我最近也燒得最熾烈的那個——實際上它已經完完全全是一團火焰。真是的,我為什麽要跟一盒發了潮的火柴較勁?
“連長,藉個火。”
連長沒發表意見,我藉火,藉火的時候肚子裏發出饑腸轆轆的轟鳴,我吸了吸鼻子,因我在焦香中所起的生理反應而覺得罪過。此時我聽見來自身後的機槍連射,夾着主炮發射的轟鳴,這與方纔日軍坦剋的點射迥異,我拿着已經燃點的燃燒瓶回身。
坦剋上已經沒有附着的人類了,它在屍骸中進行一個小半徑的轉嚮,剛發射過的主炮炮塔轉嚮我。不知屬於誰的半截槍桿自半空落下,砸掉了我的茫然。三八式的子彈自側後方射來,我看了一下,那個好容易被我們和坦剋分隔開的日軍小隊正拉了個散兵綫,慢慢往這邊近來。
我拉開了架勢,揚起燃燒瓶,開始衝刺,那輛近在咫尺的九七坦剋現在看起來真是龐大無比,它的炮口正對着我,像衹毒眼。三八式步槍又響了一次,是個排槍,燃燒瓶從我手上落下,我摔倒。
坦剋以一種人散步時的速度漫不經心地離開,日軍小隊雖仍拉着散兵綫,卻也和散步一樣漫不經心,其中一個經過我身邊時,用刺刀捅進我的大腿,絞動了一下。
我死了,我就不動。
他們走了,消失於焦熾的地平綫上——既然這邊焦土上已經沒有站立的中國人。
整個陣地都在燒着,白磷和汽油在燃燒,武器和彈yao在燃燒,屍體在燃燒,連泥土和彈坑都在燃燒,而我睜開眼時,衹是看着在我身邊燃燒的那個燃燒瓶。它已經碎了,燃液在土地上流淌,流過我身邊,把我沒能劃燃的火柴一根根點燃。
我呆呆看着那些在火海中依次蓬然亮起的小小火光,它們不屬於我,從來就沒屬於過。
永遠是這樣的。一群你看不上,也看不上你的粗人一再挫折你的希望,最後他們和你的希望一起成為泡影流沙。在經歷四年敗戰和幾千公裏的潰退之後,我的連隊終於全軍盡墨。
我叫孟煩了,傢父大概是煩惱很多的樣子,以至要用我的名字把煩惱了卻。煩惱從不了卻,倒連累我從小心事重,心事多,而且像剛纔死的這些大老粗們,總是“煩啦,煩啦”地叫着,有的是不認字,有的是圖省事。
現在他們都死啦,人要往好處看,我想我終於擺脫了“煩啦”這該死的名字。
一個多月後,我走在滇邊一個叫禪達的小鎮中,忽然聽得一個山西佬兒在我身後鬼叫:“——煩啦!——煩啦!”
我站住,因為沒能擺脫“煩啦”這個該死的名字受驚失望到猙獰。為了表示抗議我緩慢地顧盼,其實我知道叫我的人是誰。我現在給人一種遲鈍和呆滯的假象。永不言信和杜絶熱情,是我這種人為落拓人生掘就的散兵坑,其實我是這時代為數不多反應奇快甚至過快的人類之一。
我站在巷口,禪達的這整條巷子現在已被劃為軍事區,嚇人名目下其實就是個潰兵集中地。潰散的各路諸候被集中於此以免對地方上造成睏擾。巷口草率的沙袋工事和工事後的幾個哨兵形同虛設,最多表示我們仍算是軍人。我仍穿着裝死時穿的那身衣服,這也是我唯一的衣服,它更加髒污和殘破,顯然在一月來的逃竄中又失落了某些部件。我手上玩着一盒火柴,但已經不是我扔在逃生之地的那盒。
叫我的人自身後重拍我的肩膀。山西佬兒康丫的軍裝扣子已經全部掉光了,以至始終得騰出一隻手掩着衣衫下襬,這是為了身份而非風化——一個兵也就敞着算啦,但康丫是準尉,他是官兒。
康丫,有着還算清晰的外表和絶對粗糙的心靈,生活對他來說是理應心不在焉對待的東西,在這樣的世界裏他的甘為弱智是一種自保。他最大的特點是無論何時何地,永遠在問任何人要任何東西,要不到無所謂,要到了便當財喜。他甚至上茅坑都不帶厠紙,認可蹲在那兒找人要,他總是厚顔無恥地在這樣做,因為他心裏模糊地明白:生活不會讓他這樣人占到更大便宜。
康丫說什麽,是我們睡着了也能猜到的,“有吃的沒?”
我白眼嚮人,望了一望,慢慢把康丫的肘子擡到嘴邊張口,康丫敗不餒地拿開,“有煙的沒?”
我開始摸身上,在康丫的期待中掏給了他一根火柴。康丫毫不在意地接過來開始掏耳朵,“有扣子的沒?”
這是康丫的絶活兒,他會一直要下去,要到你不得不用什麽來打發他。我衹好看了下我衣服上所剩無幾的扣子,康丫明白這算是默許,於是伸手拽走了一個。同時,他發現沙袋後的哨兵扔下了一個煙頭,足足半根!他在那煙頭剛落地時就打算撿起來了,但扔煙頭的很不給面子,在他手指碰到前就一腳踩滅了。
我不吸煙,沒有康丫的那種欲求,所以我看着。一個軍裝工整補給齊全的編製內士兵和一個無兵無槍無彈衹有一顆扣子的潰兵排長,像雕像一樣一躬一挺地對峙着,相當有趣。康丫很快覺得不那麽有趣了,因為哨兵拉了下槍栓,我們清晰地聽到子彈上膛,於是雕像們活了,康丫不屈不撓地撿起了煙頭,並且聰明地轉嚮了我,“有火的沒?”
我手上就捏着一盒火柴,我猶豫了一下,康丫立刻拿走了它,可那玩意兒的磷面都快被我玩沒了,也快被我的汗手浸透了,根本劃不燃。康丫徒勞地劃幾次後放棄了,扔掉了我的火柴,“你的火柴從來劃不着。——有針綫的沒?”
我立刻撿起了火柴,有點兒像瘸子撿回自己的拐杖——儘管我已是個瘸子,並且沒有拐杖。我們早已不會為不被理解而憤怒了,所以我平實地回答他:“郝獸醫有。”
“獸醫死哪兒啦?”
我悻悻地打擊他,“在問有吃的沒。”
康丫對這種打擊基本是免疫的,“一起去?”
反正今晨的逡巡除了個並無興趣的煙頭之外,並無其他發現——那就一起去。
我和康丫回身,進入收容站的大門,或者更該說被封閉的這整條陋巷的巷口。巷子很深,凋零破敗,盛裝我們這些凋零破敗,散落於巷子任何角落、任何院落、危墻之下甚至危墻之上、紮堆或者不紮堆的潰兵。我和康丫穿過他們,我拖着我的整條左腿,走得恰似一名剛去過勢的太監。
潰軍不如寇,流兵即為賊。無衣無食,則立刻陷進求衣求食的怪圈。全軍盡墨四周後,我和許許多多和我一樣的我們,流落到這座滇邊小縣。慣例是把我們這樣的潰兵交給地方,慣例又是地方把我們這樣的流兵交給老天爺,所以我們求衣求食時也衹能巴巴地望穿老天爺。
我們所經過的大部分人兩眼漠然而茫然,把自己的傷肢架得橫斷整條巷子,用所有的生氣給別人製造最後一點兒麻煩,在被人碰到時再呼痛和叫囂——相比之下我的死樣活氣都可算生機盈然。少數是紮堆的,在虛無中振作起一種全無方向的努力。不辣便是這樣的一位。
我——孟煩了,二十四歲,今**某支所謂新編師之一員,中尉副連長。
我無力又猛力地劃着火柴,這次我讓整個空火柴盒從手上彈出去了。於是我再用搶命般的速度搶回地上那個火柴盒。
“煩啦你個驢日的!連根火柴也日不着啊?!”
我想起了我屢被冒犯的官威。我一手火柴,一手火柴盒,慍怒地盯着那個發話的對象——二排四班馬驢兒,河北鄉下佬,怒目金剛,倒掄着他那條離腰折已經差不遠的漢陽造,我現在不想說他要砸誰。
“我是你們連長!”我維護我隨着火柴梗子掉了一地的官威。
這種抗議有點兒文不對題,並且立刻被反駁回來,“副的!正的正燒着呢!”
我是文化人,我認為這種辯論有點兒無聊,於是我决定專心劃火柴。我經常認為別人很無聊,而我自己更無聊——我又開始跟火柴較勁。
馬驢兒在不管我之前又嚷嚷了一句:“你不會跟連長藉個火啊?——哇呀呀,驢日的!”
後邊那一句是對他要砸的對象喊的,很京劇腔。喊過去之後,馬驢兒就掄圓了他那條打光子彈當鍬掄的漢陽造撲過去了,現在我可以說他要砸什麽啦,哈哈——一輛日本九七式中型坦剋,輾轉着,原地轉嚮着,咆哮着,炮塔轉動着,與主炮同軸的同步機槍轟鳴着,像是衝進螞蟻群中的龐大甲蟲。如其說它是睏獸猶鬥不如說是在玩耍,因為像螞蟻一樣附着在它身上的中國兵實在是太不得要領,拿鏟子砍的、拿鍬棍撬的、拿手榴彈敲打艙蓋以為裏邊會打開的、對着裝甲開槍崩到自己的、跳腳大駡的。我單膝跪在這團亂糟之外,連長在我身邊燃燒。除了活人之外的整個連在他們馬虎潦草抵擋,所以已經被日軍炮兵化為焦土的陣地上燃燒着。我跪在火海和坦剋之間,身邊放着一個土造的燃燒瓶。我拿着火柴和火柴盒,似乎要劃火柴,又似乎是在思考,而實際上衹是最簡單的三個字:嚇傻了。
馬驢兒成功地用槍托在裝甲車體上製造出一聲巨大的響動,代價是槍托不知道飛到哪裏去了。這是個鍥而不捨的人,他發現車頭有個縫隙,於是貓了腰低了頭去看,其情狀酷似從門縫裏窺視。
那是航嚮機槍的射擊孔。在突發的轟鳴聲中他安靜而飄逸地飛出去了。
這實在是讓我看得發怔,但我身上有這種素質——即使在上吊的時候也不忘打擊一下別人,我扯嗓子為他送行,“白癡!最後一次!”
但我還記得馬驢兒的提示,我看手上的火柴盒,扔了它,看手上的火柴,扔了它,我抓起燃燒瓶,爬嚮離我最近也燒得最熾烈的那個——實際上它已經完完全全是一團火焰。真是的,我為什麽要跟一盒發了潮的火柴較勁?
“連長,藉個火。”
連長沒發表意見,我藉火,藉火的時候肚子裏發出饑腸轆轆的轟鳴,我吸了吸鼻子,因我在焦香中所起的生理反應而覺得罪過。此時我聽見來自身後的機槍連射,夾着主炮發射的轟鳴,這與方纔日軍坦剋的點射迥異,我拿着已經燃點的燃燒瓶回身。
坦剋上已經沒有附着的人類了,它在屍骸中進行一個小半徑的轉嚮,剛發射過的主炮炮塔轉嚮我。不知屬於誰的半截槍桿自半空落下,砸掉了我的茫然。三八式的子彈自側後方射來,我看了一下,那個好容易被我們和坦剋分隔開的日軍小隊正拉了個散兵綫,慢慢往這邊近來。
我拉開了架勢,揚起燃燒瓶,開始衝刺,那輛近在咫尺的九七坦剋現在看起來真是龐大無比,它的炮口正對着我,像衹毒眼。三八式步槍又響了一次,是個排槍,燃燒瓶從我手上落下,我摔倒。
坦剋以一種人散步時的速度漫不經心地離開,日軍小隊雖仍拉着散兵綫,卻也和散步一樣漫不經心,其中一個經過我身邊時,用刺刀捅進我的大腿,絞動了一下。
我死了,我就不動。
他們走了,消失於焦熾的地平綫上——既然這邊焦土上已經沒有站立的中國人。
整個陣地都在燒着,白磷和汽油在燃燒,武器和彈yao在燃燒,屍體在燃燒,連泥土和彈坑都在燃燒,而我睜開眼時,衹是看着在我身邊燃燒的那個燃燒瓶。它已經碎了,燃液在土地上流淌,流過我身邊,把我沒能劃燃的火柴一根根點燃。
我呆呆看着那些在火海中依次蓬然亮起的小小火光,它們不屬於我,從來就沒屬於過。
永遠是這樣的。一群你看不上,也看不上你的粗人一再挫折你的希望,最後他們和你的希望一起成為泡影流沙。在經歷四年敗戰和幾千公裏的潰退之後,我的連隊終於全軍盡墨。
我叫孟煩了,傢父大概是煩惱很多的樣子,以至要用我的名字把煩惱了卻。煩惱從不了卻,倒連累我從小心事重,心事多,而且像剛纔死的這些大老粗們,總是“煩啦,煩啦”地叫着,有的是不認字,有的是圖省事。
現在他們都死啦,人要往好處看,我想我終於擺脫了“煩啦”這該死的名字。
一個多月後,我走在滇邊一個叫禪達的小鎮中,忽然聽得一個山西佬兒在我身後鬼叫:“——煩啦!——煩啦!”
我站住,因為沒能擺脫“煩啦”這個該死的名字受驚失望到猙獰。為了表示抗議我緩慢地顧盼,其實我知道叫我的人是誰。我現在給人一種遲鈍和呆滯的假象。永不言信和杜絶熱情,是我這種人為落拓人生掘就的散兵坑,其實我是這時代為數不多反應奇快甚至過快的人類之一。
我站在巷口,禪達的這整條巷子現在已被劃為軍事區,嚇人名目下其實就是個潰兵集中地。潰散的各路諸候被集中於此以免對地方上造成睏擾。巷口草率的沙袋工事和工事後的幾個哨兵形同虛設,最多表示我們仍算是軍人。我仍穿着裝死時穿的那身衣服,這也是我唯一的衣服,它更加髒污和殘破,顯然在一月來的逃竄中又失落了某些部件。我手上玩着一盒火柴,但已經不是我扔在逃生之地的那盒。
叫我的人自身後重拍我的肩膀。山西佬兒康丫的軍裝扣子已經全部掉光了,以至始終得騰出一隻手掩着衣衫下襬,這是為了身份而非風化——一個兵也就敞着算啦,但康丫是準尉,他是官兒。
康丫,有着還算清晰的外表和絶對粗糙的心靈,生活對他來說是理應心不在焉對待的東西,在這樣的世界裏他的甘為弱智是一種自保。他最大的特點是無論何時何地,永遠在問任何人要任何東西,要不到無所謂,要到了便當財喜。他甚至上茅坑都不帶厠紙,認可蹲在那兒找人要,他總是厚顔無恥地在這樣做,因為他心裏模糊地明白:生活不會讓他這樣人占到更大便宜。
康丫說什麽,是我們睡着了也能猜到的,“有吃的沒?”
我白眼嚮人,望了一望,慢慢把康丫的肘子擡到嘴邊張口,康丫敗不餒地拿開,“有煙的沒?”
我開始摸身上,在康丫的期待中掏給了他一根火柴。康丫毫不在意地接過來開始掏耳朵,“有扣子的沒?”
這是康丫的絶活兒,他會一直要下去,要到你不得不用什麽來打發他。我衹好看了下我衣服上所剩無幾的扣子,康丫明白這算是默許,於是伸手拽走了一個。同時,他發現沙袋後的哨兵扔下了一個煙頭,足足半根!他在那煙頭剛落地時就打算撿起來了,但扔煙頭的很不給面子,在他手指碰到前就一腳踩滅了。
我不吸煙,沒有康丫的那種欲求,所以我看着。一個軍裝工整補給齊全的編製內士兵和一個無兵無槍無彈衹有一顆扣子的潰兵排長,像雕像一樣一躬一挺地對峙着,相當有趣。康丫很快覺得不那麽有趣了,因為哨兵拉了下槍栓,我們清晰地聽到子彈上膛,於是雕像們活了,康丫不屈不撓地撿起了煙頭,並且聰明地轉嚮了我,“有火的沒?”
我手上就捏着一盒火柴,我猶豫了一下,康丫立刻拿走了它,可那玩意兒的磷面都快被我玩沒了,也快被我的汗手浸透了,根本劃不燃。康丫徒勞地劃幾次後放棄了,扔掉了我的火柴,“你的火柴從來劃不着。——有針綫的沒?”
我立刻撿起了火柴,有點兒像瘸子撿回自己的拐杖——儘管我已是個瘸子,並且沒有拐杖。我們早已不會為不被理解而憤怒了,所以我平實地回答他:“郝獸醫有。”
“獸醫死哪兒啦?”
我悻悻地打擊他,“在問有吃的沒。”
康丫對這種打擊基本是免疫的,“一起去?”
反正今晨的逡巡除了個並無興趣的煙頭之外,並無其他發現——那就一起去。
我和康丫回身,進入收容站的大門,或者更該說被封閉的這整條陋巷的巷口。巷子很深,凋零破敗,盛裝我們這些凋零破敗,散落於巷子任何角落、任何院落、危墻之下甚至危墻之上、紮堆或者不紮堆的潰兵。我和康丫穿過他們,我拖着我的整條左腿,走得恰似一名剛去過勢的太監。
潰軍不如寇,流兵即為賊。無衣無食,則立刻陷進求衣求食的怪圈。全軍盡墨四周後,我和許許多多和我一樣的我們,流落到這座滇邊小縣。慣例是把我們這樣的潰兵交給地方,慣例又是地方把我們這樣的流兵交給老天爺,所以我們求衣求食時也衹能巴巴地望穿老天爺。
我們所經過的大部分人兩眼漠然而茫然,把自己的傷肢架得橫斷整條巷子,用所有的生氣給別人製造最後一點兒麻煩,在被人碰到時再呼痛和叫囂——相比之下我的死樣活氣都可算生機盈然。少數是紮堆的,在虛無中振作起一種全無方向的努力。不辣便是這樣的一位。
一攤人踞坐於巷子中心的路上,完全堵塞了交通,用攤來計算因為他們大多數坐都沒得坐相。他們的激憤通常始於口水也終於口水,一口濃郁湘南腔的不辣是其中最大的一泡口水。他油滑時亦顯得激憤,激憤時亦帶着油滑,他渾渾噩噩但永遠帶種純真的憤怒,他還有種來自鄉野的原始的生命力,憑這個,雖然衹是區區一個上等兵,他卻時常在一群聽天由命的兵油子裏占到先機。
“…肚子餓了要跟我們喊,我們餓了跟哪個喊?老天爺?”那傢夥對着巷子之上的蒼穹莊嚴緩慢地比出一個蔑視的手勢,“扯卵談。他聽不到,要是聽得到看得到,剛剛這一下我就被雷劈死了。”他揭示了他的謎底,“要跟聽得見的喊。”
我被阻滯,因而覺得有必要幹預一下,“不辣?”
不辣回頭,看着我用手指在頸下劃過,這舉動提醒的意思遠多過警告,一攤人因此寂靜下來,但寂靜中來自我腹中的一聲低鳴把所有提醒和警告全部出賣。
不辣油滑上臉,開始涎笑,“軍官老爺也沒得呷!跟他們喊有條卵用!要跟有呷的喊!跟縣太爺喊!”
“隨便。”我哼唧着,低着頭從人群中剛騰出的過道中擠過,我身後的康丫在嚮不辣索要針綫。
“有針綫的沒?”
不辣拔給他一根頭髮。
我和康丫進入了我們的地盤,一個比較開闊的天井,在這陋巷中它算一片不小的甚至是最大的空地,在這裏紮堆和展覽傷口的人遠不如外邊的人多,因為無所事事和憤怒都要求起碼的觀衆。這裏孤魂野鬼般遊蕩的人大部分與我沒有直接關係,有關係的衹是聚集在一堆廢材和垃圾旁邊的郝獸醫、豆餅、要麻、蛇屁股幾個,我和康丫本該是徑直走嚮他們,但天井進口的迷竜則是我和康丫這兩名尉官不得不正視的一個存在。
白山黑水之人迷竜,上等兵,他有一張竹躺椅,順便守候着他身後的倉庫和一個“童叟無欺,概不賒欠”的牌子。他正和他的親信羊蛋子在躺椅邊的一張小凳上擲骰賭博。賭註很好笑,誰輸了誰就被對方在屁股上踢一記。迷竜占盡便宜,十有七八是他贏,而羊蛋子就算輸了也衹敢輕輕來一下,迷竜則不怎麽喜歡節省自己的力氣。從外表無法看出迷竜衹是個上等兵,因為這貨穿了件並不合體的校官服,為圖涼快又撕去了袖子,下身是條輕紗紡綢褲子,加上裸露的虯結的肌肉,看起來像個剛幹了一大票的土匪暴發戶。他贏舒服了就給自己扇兩扇子,順便吃一片羊蛋子早給他切好的西瓜。少尉李烏拉在旁邊怯怯地欲言,但總被迷竜例無虛發的嚮後一肘子捅回。
對同樣身為軍官的我來說,這場面叫人氣結,但顯然有更多事更值得人氣結,於是我拖着腿徑直瘸嚮屬於我的那群。
上天有饑饉,我們有教育。我受過教育。不是吹牛,不辣那樣咋呼衹能分到一顆鐵花生米,我們這些有教育又有軍紀的,則成立了覓食小組,一群人覓食好過一個人覓食,反過來說,一群人挨餓總好過一個人挨餓。日軍把我們打散了,食物把我們重新聚合在一起。我是這個組的副組長,他們是我的組員。
郝獸醫在為蛇屁股檢查他胳膊上的一塊潰爛,他是望聞問切加摸心髒看舌頭,主觀加客觀地亂用,可以說他用盡一切在無器械情況下能用的診療手段,但沒有任何治療手段。老頭子五十六歲,或者說,纔五十六歲,就被我們不客氣地稱為“老頭子”和“老不死”。他是我們中唯一的醫生。沒人知道他算醫官還是算醫兵。做老百姓時匆匆趕往戰場救助傷兵,然後被傷兵裹挾進潰軍大潮,套件軍裝,便成軍醫。他的醫術很怪,三分之一中醫加三分之一西醫,加三分之一久病成醫。他從沒治好過任何人,所以我們叫他獸醫。
蛇屁股及旁邊在等待的兩位候診者也衹是聊勝於無地在打發時間。他們希望得到治療的心願是虔誠的,但對眼前這位醫生他們是不信的。
蛇屁股橫挎在後腰上的那把菜刀,脖子上挂了根繩子,繩子上串着蛇牙,牙的主人早進他肚子啦,而這玩意兒被他當驅邪留了下來。廣東佬兒蛇屁股為人所知的事情衹有三件:一、他打過淞滬之戰,老兵;二、附近能找到的蛇已經被他吃光了;三、他把菜刀放在身上,因為他愛做飯,因為放別地兒就會被摸走,因為沒飯可做的時候,菜刀可用於自衛。
豆餅瞪着眼睛被幾個人圍在中間,他在做實驗小白鼠,他從要麻手上的一把草中間擇出一些,一根根嚼,千萬別以為他無聊,他真指望那能充饑,衹是從表情上看他也在懷疑人能把這當成食物。這是個十九歲的河南佬兒,五年前他下地割麥子,被某連長徵做馬弁,開始生平第一次遠足,至今沒能結束。他所到的任何地方都是從沒到過的地方。
要麻在觀察,表情隨着豆餅的表情變幻而變幻,儘管他仍堅挺着給豆餅以鼓勵的表情,但如果不是那兩位旁觀者抱着一種“反正不是我吃”的心態,仍在給他手上加入新的草本植物,他可能早已中斷了這的研究。川兵要麻和湘軍不辣是磕頭換貼的弟兄,但要麻遠比不辣來得謹慎,所以不辣在外邊叫囂而他在這裏吃草,所以不是他吃而是豆餅吃,所以他是下士而不辣是上等兵。
我屁股後的康丫開始他的又一輪索取,“有火的沒?”
他問的是郝獸醫,郝獸醫掏出一個布包,裏邊妥帖地放着乾燥的火柴和其他什物。康丫有了火,叼上了煙屁,開始在身上摸索從我衣服上拽走的扣子。康丫是這個山西佬兒的真名,我們熱愛這個名字,因為它比綽號更難聽。算命的說他若叫男兒名會活不過三十歲,但換了名後康丫堅信自己活不過二十五歲,他今年二十五歲。他這回問對了人,郝獸醫治不了人,可總在收集別人也許用得上的什物。
康丫執着地繼續着他二十五歲人生的沒完沒了,“有針綫的沒?”
郝獸醫收好一個包,打開另一個包。這包裏是針頭綫尾,甚至被老頭兒細心地分了好幾種型號和顔色。康丫屬於那種沒得給不會生氣,有得給不會言謝的主。我擻開了他的屁股,打算擠在郝獸醫和蛇屁股中間坐下。
迷竜在那邊鬼叫:“我整死你!”
他那邊發生了一件小事:迷竜終於不耐煩李烏拉的磨唧,在一聲暴駡中轉過身來,用肘彎夾住了李烏拉的脖子,在他後腦上狠捶了兩下,並且還沒忘了對羊蛋子下一步行動的分派:
“啥玩意兒嘛?蒼蠅?——不玩了,你去搬貨。”
羊蛋子屁都沒得一個就去了,迷竜對他的統禦力是拳頭上的也是物質上的。迷竜放開了手,李烏拉直挺挺地躺下,迷竜回到自己的躺椅上,李烏拉扶着墻蹣跚出去。
這衹是小事,我繼續坐實我的屁股,而郝獸醫幫康丫找到了他要的針綫。
我們盡量不看迷竜,但我們又沒法不看迷竜。東北佬迷竜和東北佬李烏拉是有着宿怨的,好像是李烏拉做排長時虐待過上等兵迷竜,後來又把整個東北排斷送在日本人手裏。現在迷竜今昔對比,他是此地三朝元老、黑市老大、賭棍、惡霸,有拳頭和罐頭、概不賒欠的衣服和食物。尉官和校官們很想恢復尊嚴,可如果他說校尉服可換罐頭,我們立成赤身**,那衹好免談尊嚴。好吧,反正迷竜也當我們不存在了,我們確定他不會再起來揍誰時,也就不再關心他了,反正我們沒有什麽可以跟他換的東西。
康丫已經脫了衣服光着上身,但根本是連穿針引綫的本事都欠奉,他開始跟我磨唧,“幫我縫吧?”
“縫你那嘴。”
但是自有人幫他縫。郝獸醫把衣服拿了過去,熟練地穿上了針開始縫扣子。
“今天吃什麽?”我嚮着我們中間最有數的人發問,郝獸醫便從針綫活上擡眼,豆餅仍在那裏艱難地嘗試百草,他幾乎是臺會聽任何人話的機器。
“副組長是你。你不知道我會知道?”然後老頭子忍無可忍,發他並不嚇人的老威,“你們別玩兒豆餅啦!真當牲口吃的東西人就能吃啊?”
要麻呵呵地樂,“試試嘛,他不是沒事嘛。”
豆餅忙不迭地點頭,“沒事,沒事。”
但要麻幾個總算拍着豆餅,讓他吐出那些已經嚼爛了的草本纖維。
我不關心這些,儘管我在東張西望,但其實我什麽都不關心,我衹關心在我這副組長不承擔太多的情況下我們能有吃的。“組長呢?問組長吃啥。”我問。
蛇屁股指了一個從我的角度不好看到的角落,“唔講了,個無笱用的想煲木頭湯給我們吃。”
我轉過頭看到了我們的組長阿譯,他在那個角落裏澆他養的一棵花樹。在這樣的境況中那樣細微地澆一棵花樹近乎有病,但阿譯就在做這件事。阿譯,我們中間軍裝最整潔的一個,如果我是落落寡和,他則幹脆是自閉。他澆着那棵花樹,甚至看着一隻像他一樣和這片灰頭土臉格格不入的蝴蝶,似乎那是他全部的世界。憂傷在他身上並不讓人同情,因為他的憂傷讓人覺得抑鬱——他看起來與這世界格格不入,這種格格不入並非說他是一種簡單的娘娘腔,而是一種更致命的永遠無法投入,卻又永遠飛蛾撲火般的投入。少校阿譯,來自錦綉的江南之地,三青團員,某軍官特訓團成員。別被名牌嚇到,他是這唯一的校官沒錯,可也是這裏唯一連戰場都沒上過的青瓜蛋子。聽着遠遠的炮聲,一路從老傢退到這裏。現在他信奉和恪守的那些都已經碎散了,他試圖用他並不存在的能力和個人魅力讓我們重建信仰。
這就是全部了,大潰退之後我身邊剩下的全部。
康丫的問話結束了我悻悻的張望,“有吃的沒?”
破舊的軍車從收容站外拖泥帶水地駛過,喇叭聲在做着鼓舞士氣的宣讀。禪達因為充斥了太多潰兵而正在成為一座混亂的軍事化城鎮。
“…倭軍之三十三師團使用迂回穿插之戰術,以兩連隊兵力攻占拼墻河南北,而我遠征之軍以寡擊衆,披肝瀝膽,做浴血之戰,解救同盟之英吉利軍七千餘衆,奪回記者教士五百餘衆…。”
它所說是四二年四月中的仁安羌之戰,第一次滇緬戰役中難得的勝仗,但這與我們這些收容站裏的棄兵有什麽相幹呢?
阿譯終於開始履行他一個組長的職責,他刷刷地在一塊木牌上寫字,但用身子把寫的字擋了,他寫完了我們也看不見,因為他把木牌反着放了。
我們拉了個開小會的架勢,看着。我們很不耐煩,大多數人臉上帶着“我真是太給你面子了”的表情,這讓阿譯緊張,他喉頭蠕動,眼神有些發散,他求助地看我,而我在眼觀鼻,鼻觀心。
杜絶熱情和永不言信,是我這種人為落拓人生掘就的散兵坑。可阿譯沒打過仗,衹會把自己扔在射界之內,永遠神經質的緊張,生活沒給他好事,他閉上了眼,偏還說一片光明,因此他的命運非常清晰,就是永遠面對我們的否定。
在否定面前阿譯幾乎連控製語音高低的能力都要欠奉,經常在假聲中帶出一個失控的尖聲,他邊說話邊用寫字的那塊白灰在地上做無意義的劃拉,連他自己都在摧毀自己的自信。
“我軍即將大捷!這是肯定的!——我在上邊的朋友告訴我…。”
康丫連撓癢帶哼哼,“誰在上邊有朋友?”
蛇屁股很高興地接話茬兒,“上邊,上邊。天上。死的。”
呵欠來自要麻,幾乎看得見喉管,這樣誇張的呵欠要表示的絶不是睡意。
阿譯,不可否認,他有時很堅強,“…中華鐵軍、美利堅之盟友、英吉利之盟友…”
蛇屁股開始表演啞劇,撲捉一隻盤旋在豆餅頭上的並不存在的蒼蠅,並且在下手時打得豆餅發出一聲慘叫。郝獸醫拉蛇屁股坐下,那不是為了阿譯,是因為蛇屁股下手太重。
要麻警告蛇屁股:“你不要欺負他。”
蛇屁股反擊,但有點兒孱,因為惹要麻,通常都會撲上要麻和今天並不在場的不辣,“衹準你欺負他?”
阿譯仍然在堅持着,“…鐵流…匯成了這個鐵流…這個鐵流…我肯定這個鐵流…。”他已經徹底亂了,而最大的打擊來自迷竜打天井那邊吼過來的一嗓子,“肯定個腚!你打的呀?”
迷竜仍在閉眼納涼,你光看還真不相信是他喊的;康丫無所謂地在試穿終於有了一粒扣子的衣服,儘管那顆釘在胸前的扣子讓他下襬仍敞露着肚臍,軍裝穿作了短披風。阿譯慍怒而又羞慚,但是明擺的事,他惹不起迷竜。我狠命地玩兒着自己的手指頭,覺得無我無關,直到郝獸醫輕輕推我。他抱怨道:“你是副組長啊。”
也是。我玩着手指頭,似乎是自言自語地說:“直說吃什麽好不好啊?”
阿譯猛省了,用一種過於猛烈的動作把身後的木牌給端起來正放了,然後直面一衆愕然的人們。他現在像個功臣。
木牌上用精緻的工筆書寫着:白菜豬肉燉粉條。
識字的人,諸如我和郝獸醫,已經快窒息了。
半識字的人,諸如康丫,正在艱難地一個個字數着。
不識字的人,諸如要麻豆餅蛇屁股,還沒有反應,沒有我們那種從大腦直擊胃腔,再從胃腔倒捲回口腔,整得滿嘴生津喉頭抽搐的生理反應。
康丫衹挑自己認得的字念誦:“白——肉——米。”
阿譯開始擴大攻勢,用他的白灰在每一個要素下劃着道兒,“白菜——豬肉——燉粉條!今天我們吃這個!——白菜豬肉燉粉條!”
我們怔着,我們愣着,我們被那個一嚮最沒說服力的傢夥衝擊到了。
“…肚子餓了要跟我們喊,我們餓了跟哪個喊?老天爺?”那傢夥對着巷子之上的蒼穹莊嚴緩慢地比出一個蔑視的手勢,“扯卵談。他聽不到,要是聽得到看得到,剛剛這一下我就被雷劈死了。”他揭示了他的謎底,“要跟聽得見的喊。”
我被阻滯,因而覺得有必要幹預一下,“不辣?”
不辣回頭,看着我用手指在頸下劃過,這舉動提醒的意思遠多過警告,一攤人因此寂靜下來,但寂靜中來自我腹中的一聲低鳴把所有提醒和警告全部出賣。
不辣油滑上臉,開始涎笑,“軍官老爺也沒得呷!跟他們喊有條卵用!要跟有呷的喊!跟縣太爺喊!”
“隨便。”我哼唧着,低着頭從人群中剛騰出的過道中擠過,我身後的康丫在嚮不辣索要針綫。
“有針綫的沒?”
不辣拔給他一根頭髮。
我和康丫進入了我們的地盤,一個比較開闊的天井,在這陋巷中它算一片不小的甚至是最大的空地,在這裏紮堆和展覽傷口的人遠不如外邊的人多,因為無所事事和憤怒都要求起碼的觀衆。這裏孤魂野鬼般遊蕩的人大部分與我沒有直接關係,有關係的衹是聚集在一堆廢材和垃圾旁邊的郝獸醫、豆餅、要麻、蛇屁股幾個,我和康丫本該是徑直走嚮他們,但天井進口的迷竜則是我和康丫這兩名尉官不得不正視的一個存在。
白山黑水之人迷竜,上等兵,他有一張竹躺椅,順便守候着他身後的倉庫和一個“童叟無欺,概不賒欠”的牌子。他正和他的親信羊蛋子在躺椅邊的一張小凳上擲骰賭博。賭註很好笑,誰輸了誰就被對方在屁股上踢一記。迷竜占盡便宜,十有七八是他贏,而羊蛋子就算輸了也衹敢輕輕來一下,迷竜則不怎麽喜歡節省自己的力氣。從外表無法看出迷竜衹是個上等兵,因為這貨穿了件並不合體的校官服,為圖涼快又撕去了袖子,下身是條輕紗紡綢褲子,加上裸露的虯結的肌肉,看起來像個剛幹了一大票的土匪暴發戶。他贏舒服了就給自己扇兩扇子,順便吃一片羊蛋子早給他切好的西瓜。少尉李烏拉在旁邊怯怯地欲言,但總被迷竜例無虛發的嚮後一肘子捅回。
對同樣身為軍官的我來說,這場面叫人氣結,但顯然有更多事更值得人氣結,於是我拖着腿徑直瘸嚮屬於我的那群。
上天有饑饉,我們有教育。我受過教育。不是吹牛,不辣那樣咋呼衹能分到一顆鐵花生米,我們這些有教育又有軍紀的,則成立了覓食小組,一群人覓食好過一個人覓食,反過來說,一群人挨餓總好過一個人挨餓。日軍把我們打散了,食物把我們重新聚合在一起。我是這個組的副組長,他們是我的組員。
郝獸醫在為蛇屁股檢查他胳膊上的一塊潰爛,他是望聞問切加摸心髒看舌頭,主觀加客觀地亂用,可以說他用盡一切在無器械情況下能用的診療手段,但沒有任何治療手段。老頭子五十六歲,或者說,纔五十六歲,就被我們不客氣地稱為“老頭子”和“老不死”。他是我們中唯一的醫生。沒人知道他算醫官還是算醫兵。做老百姓時匆匆趕往戰場救助傷兵,然後被傷兵裹挾進潰軍大潮,套件軍裝,便成軍醫。他的醫術很怪,三分之一中醫加三分之一西醫,加三分之一久病成醫。他從沒治好過任何人,所以我們叫他獸醫。
蛇屁股及旁邊在等待的兩位候診者也衹是聊勝於無地在打發時間。他們希望得到治療的心願是虔誠的,但對眼前這位醫生他們是不信的。
蛇屁股橫挎在後腰上的那把菜刀,脖子上挂了根繩子,繩子上串着蛇牙,牙的主人早進他肚子啦,而這玩意兒被他當驅邪留了下來。廣東佬兒蛇屁股為人所知的事情衹有三件:一、他打過淞滬之戰,老兵;二、附近能找到的蛇已經被他吃光了;三、他把菜刀放在身上,因為他愛做飯,因為放別地兒就會被摸走,因為沒飯可做的時候,菜刀可用於自衛。
豆餅瞪着眼睛被幾個人圍在中間,他在做實驗小白鼠,他從要麻手上的一把草中間擇出一些,一根根嚼,千萬別以為他無聊,他真指望那能充饑,衹是從表情上看他也在懷疑人能把這當成食物。這是個十九歲的河南佬兒,五年前他下地割麥子,被某連長徵做馬弁,開始生平第一次遠足,至今沒能結束。他所到的任何地方都是從沒到過的地方。
要麻在觀察,表情隨着豆餅的表情變幻而變幻,儘管他仍堅挺着給豆餅以鼓勵的表情,但如果不是那兩位旁觀者抱着一種“反正不是我吃”的心態,仍在給他手上加入新的草本植物,他可能早已中斷了這的研究。川兵要麻和湘軍不辣是磕頭換貼的弟兄,但要麻遠比不辣來得謹慎,所以不辣在外邊叫囂而他在這裏吃草,所以不是他吃而是豆餅吃,所以他是下士而不辣是上等兵。
我屁股後的康丫開始他的又一輪索取,“有火的沒?”
他問的是郝獸醫,郝獸醫掏出一個布包,裏邊妥帖地放着乾燥的火柴和其他什物。康丫有了火,叼上了煙屁,開始在身上摸索從我衣服上拽走的扣子。康丫是這個山西佬兒的真名,我們熱愛這個名字,因為它比綽號更難聽。算命的說他若叫男兒名會活不過三十歲,但換了名後康丫堅信自己活不過二十五歲,他今年二十五歲。他這回問對了人,郝獸醫治不了人,可總在收集別人也許用得上的什物。
康丫執着地繼續着他二十五歲人生的沒完沒了,“有針綫的沒?”
郝獸醫收好一個包,打開另一個包。這包裏是針頭綫尾,甚至被老頭兒細心地分了好幾種型號和顔色。康丫屬於那種沒得給不會生氣,有得給不會言謝的主。我擻開了他的屁股,打算擠在郝獸醫和蛇屁股中間坐下。
迷竜在那邊鬼叫:“我整死你!”
他那邊發生了一件小事:迷竜終於不耐煩李烏拉的磨唧,在一聲暴駡中轉過身來,用肘彎夾住了李烏拉的脖子,在他後腦上狠捶了兩下,並且還沒忘了對羊蛋子下一步行動的分派:
“啥玩意兒嘛?蒼蠅?——不玩了,你去搬貨。”
羊蛋子屁都沒得一個就去了,迷竜對他的統禦力是拳頭上的也是物質上的。迷竜放開了手,李烏拉直挺挺地躺下,迷竜回到自己的躺椅上,李烏拉扶着墻蹣跚出去。
這衹是小事,我繼續坐實我的屁股,而郝獸醫幫康丫找到了他要的針綫。
我們盡量不看迷竜,但我們又沒法不看迷竜。東北佬迷竜和東北佬李烏拉是有着宿怨的,好像是李烏拉做排長時虐待過上等兵迷竜,後來又把整個東北排斷送在日本人手裏。現在迷竜今昔對比,他是此地三朝元老、黑市老大、賭棍、惡霸,有拳頭和罐頭、概不賒欠的衣服和食物。尉官和校官們很想恢復尊嚴,可如果他說校尉服可換罐頭,我們立成赤身**,那衹好免談尊嚴。好吧,反正迷竜也當我們不存在了,我們確定他不會再起來揍誰時,也就不再關心他了,反正我們沒有什麽可以跟他換的東西。
康丫已經脫了衣服光着上身,但根本是連穿針引綫的本事都欠奉,他開始跟我磨唧,“幫我縫吧?”
“縫你那嘴。”
但是自有人幫他縫。郝獸醫把衣服拿了過去,熟練地穿上了針開始縫扣子。
“今天吃什麽?”我嚮着我們中間最有數的人發問,郝獸醫便從針綫活上擡眼,豆餅仍在那裏艱難地嘗試百草,他幾乎是臺會聽任何人話的機器。
“副組長是你。你不知道我會知道?”然後老頭子忍無可忍,發他並不嚇人的老威,“你們別玩兒豆餅啦!真當牲口吃的東西人就能吃啊?”
要麻呵呵地樂,“試試嘛,他不是沒事嘛。”
豆餅忙不迭地點頭,“沒事,沒事。”
但要麻幾個總算拍着豆餅,讓他吐出那些已經嚼爛了的草本纖維。
我不關心這些,儘管我在東張西望,但其實我什麽都不關心,我衹關心在我這副組長不承擔太多的情況下我們能有吃的。“組長呢?問組長吃啥。”我問。
蛇屁股指了一個從我的角度不好看到的角落,“唔講了,個無笱用的想煲木頭湯給我們吃。”
我轉過頭看到了我們的組長阿譯,他在那個角落裏澆他養的一棵花樹。在這樣的境況中那樣細微地澆一棵花樹近乎有病,但阿譯就在做這件事。阿譯,我們中間軍裝最整潔的一個,如果我是落落寡和,他則幹脆是自閉。他澆着那棵花樹,甚至看着一隻像他一樣和這片灰頭土臉格格不入的蝴蝶,似乎那是他全部的世界。憂傷在他身上並不讓人同情,因為他的憂傷讓人覺得抑鬱——他看起來與這世界格格不入,這種格格不入並非說他是一種簡單的娘娘腔,而是一種更致命的永遠無法投入,卻又永遠飛蛾撲火般的投入。少校阿譯,來自錦綉的江南之地,三青團員,某軍官特訓團成員。別被名牌嚇到,他是這唯一的校官沒錯,可也是這裏唯一連戰場都沒上過的青瓜蛋子。聽着遠遠的炮聲,一路從老傢退到這裏。現在他信奉和恪守的那些都已經碎散了,他試圖用他並不存在的能力和個人魅力讓我們重建信仰。
這就是全部了,大潰退之後我身邊剩下的全部。
康丫的問話結束了我悻悻的張望,“有吃的沒?”
破舊的軍車從收容站外拖泥帶水地駛過,喇叭聲在做着鼓舞士氣的宣讀。禪達因為充斥了太多潰兵而正在成為一座混亂的軍事化城鎮。
“…倭軍之三十三師團使用迂回穿插之戰術,以兩連隊兵力攻占拼墻河南北,而我遠征之軍以寡擊衆,披肝瀝膽,做浴血之戰,解救同盟之英吉利軍七千餘衆,奪回記者教士五百餘衆…。”
它所說是四二年四月中的仁安羌之戰,第一次滇緬戰役中難得的勝仗,但這與我們這些收容站裏的棄兵有什麽相幹呢?
阿譯終於開始履行他一個組長的職責,他刷刷地在一塊木牌上寫字,但用身子把寫的字擋了,他寫完了我們也看不見,因為他把木牌反着放了。
我們拉了個開小會的架勢,看着。我們很不耐煩,大多數人臉上帶着“我真是太給你面子了”的表情,這讓阿譯緊張,他喉頭蠕動,眼神有些發散,他求助地看我,而我在眼觀鼻,鼻觀心。
杜絶熱情和永不言信,是我這種人為落拓人生掘就的散兵坑。可阿譯沒打過仗,衹會把自己扔在射界之內,永遠神經質的緊張,生活沒給他好事,他閉上了眼,偏還說一片光明,因此他的命運非常清晰,就是永遠面對我們的否定。
在否定面前阿譯幾乎連控製語音高低的能力都要欠奉,經常在假聲中帶出一個失控的尖聲,他邊說話邊用寫字的那塊白灰在地上做無意義的劃拉,連他自己都在摧毀自己的自信。
“我軍即將大捷!這是肯定的!——我在上邊的朋友告訴我…。”
康丫連撓癢帶哼哼,“誰在上邊有朋友?”
蛇屁股很高興地接話茬兒,“上邊,上邊。天上。死的。”
呵欠來自要麻,幾乎看得見喉管,這樣誇張的呵欠要表示的絶不是睡意。
阿譯,不可否認,他有時很堅強,“…中華鐵軍、美利堅之盟友、英吉利之盟友…”
蛇屁股開始表演啞劇,撲捉一隻盤旋在豆餅頭上的並不存在的蒼蠅,並且在下手時打得豆餅發出一聲慘叫。郝獸醫拉蛇屁股坐下,那不是為了阿譯,是因為蛇屁股下手太重。
要麻警告蛇屁股:“你不要欺負他。”
蛇屁股反擊,但有點兒孱,因為惹要麻,通常都會撲上要麻和今天並不在場的不辣,“衹準你欺負他?”
阿譯仍然在堅持着,“…鐵流…匯成了這個鐵流…這個鐵流…我肯定這個鐵流…。”他已經徹底亂了,而最大的打擊來自迷竜打天井那邊吼過來的一嗓子,“肯定個腚!你打的呀?”
迷竜仍在閉眼納涼,你光看還真不相信是他喊的;康丫無所謂地在試穿終於有了一粒扣子的衣服,儘管那顆釘在胸前的扣子讓他下襬仍敞露着肚臍,軍裝穿作了短披風。阿譯慍怒而又羞慚,但是明擺的事,他惹不起迷竜。我狠命地玩兒着自己的手指頭,覺得無我無關,直到郝獸醫輕輕推我。他抱怨道:“你是副組長啊。”
也是。我玩着手指頭,似乎是自言自語地說:“直說吃什麽好不好啊?”
阿譯猛省了,用一種過於猛烈的動作把身後的木牌給端起來正放了,然後直面一衆愕然的人們。他現在像個功臣。
木牌上用精緻的工筆書寫着:白菜豬肉燉粉條。
識字的人,諸如我和郝獸醫,已經快窒息了。
半識字的人,諸如康丫,正在艱難地一個個字數着。
不識字的人,諸如要麻豆餅蛇屁股,還沒有反應,沒有我們那種從大腦直擊胃腔,再從胃腔倒捲回口腔,整得滿嘴生津喉頭抽搐的生理反應。
康丫衹挑自己認得的字念誦:“白——肉——米。”
阿譯開始擴大攻勢,用他的白灰在每一個要素下劃着道兒,“白菜——豬肉——燉粉條!今天我們吃這個!——白菜豬肉燉粉條!”
我們怔着,我們愣着,我們被那個一嚮最沒說服力的傢夥衝擊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