纔近中秋,天氣突然轉寒。早上本來還有陽光,一忽兒視野蒙冥一片,連陽光也變得閑懶,蔚藍的大色壓得低低的,仿佛隨時要下霜。
然而並沒有真的下起霜來。在元江府外嚮西山道上,近天祥一帶,普渡吊橋的石墩前,有幾株老梅,和一位葛衣相士。
相士背後,負着一個藥箱,手裏本來提着包袱,現在挂到一株梅枝上,那梅枝因負荷太重,幾要彎折下來,相士猶似未覺。
他正在吃着幹糧。一面布幡,上面寫着“布衣神相”四個字。斜倚在梅樹幹上。
這時候,追逐的山道上。慢慢出現了兩個人影。等到越走越近的時候,便可看見來人是一老一少,老年人坐在一張張着布篷的木椅上,椅上有軸輥木輪。由少年人在後面推動着前行。以致在山道上發出寂寂的跌蕩聲。
等到兩人行近,相士纔擡頭看了一眼,這鐵索吊橋是元江府通嚮木柵裏唯一通道。來往行人自然不少。相士吃得正起勁。望了這一眼後,又低下頭去啃薄餅,嚼了幾口,似想起了什麽,再擡頭望去。
這時一老一少。已走得相當近了。木車後插着一枝旗桿。旗桿上赫然畫着,布衣神相。
相士心裏忖道:“好哇,可遇見老同行了!
衹見那坐在木輪椅上的老者笑嘻嘻地招呼:“天氣轉涼了哩。
原先的相士打從鼻子裏微哼一聲,沒去答他。
老者卻熱情如故,笑說:“哎,我也有六七年沒到過這裏了。這一帶的風景,可是越老越忘不掉哪。
相士本來要去木柵裏替人占卜,他從元江府出來,生意本就清淡,看到有個討同一碗飯的,心裏早就沒什麽高興,所以受理不理,希望對方識趣,不過吊橋,往別處去。
老者示意少年,推動木輪,俟近相士身旁,斜支着身子,望下山𠔌,連連嘆道:“好景緻,好景緻。梅花還在,人卻老了。
這裏是近天祥一帶,景色鐘靈疏秀,一道柔和秀逸的普渡吊橋,橫跨過了深山偉壑,幽𠔌裏瀑瀑流過的是立霧溪。在河口遠處與大沙溪交流,煙波浩渺,青山幽𠔌,風林低迷。這吊僑前有九株老梅,寒香吐豔,又叫“九有橋”過了這鐵索吊橋,迂回西上便是勝地木柵裏了。
相士收起了吃剩下的薄餅,毫無善意地問:“你要上木柵裏?
老者笑道:“你呢?
相士道:“我先來的。出來跑江湖的,該知道誰先占了廟誰就先對神。
老者揚眉笑道:“哦。那我們到別處去就是了。
相士沒料到老相師那麽容易便讓了步,稍感意外。
少年正要推動木椅離開懸崖,老者偶然想起來似地忽問:“尊姓?
相上心中正感得意自己三兩語就唬走了老同行,聽老相師這麽一問,便粗聲說:“當然姓李。”
老者眉一揚,呵呵笑道:“果真是名聞天下的神相李布衣了?
相師傲然道:“貨真價實。
老者笑道:“久仰,久仰。
相土心裏受用。反問:“你呢?
老者撫髯笑道:“我可是冒牌貨,姓魯,魯布衣。”
相師也不好意思太咄咄逼人,便說:“這也難怪,這個年頭。布衣神相出了名,誰不打着這個名頭。
老者笑道:“是呀,是呀,人人都仗着閣下的名頭。”
相師故作淡然地道:“我無所謂,大傢都是出來跑江湖,混飯吃的,便宜不能獨占。茅坑大夥兒用。我就閉衹眼,睜衹眼的好了。
老者賠笑道:“是,是……”忽問:“不知李神相想閉哪一隻眼、要開哪一隻眼?
相士一愣,不明老者何有此問。老者笑道:“既然難選。不如雙眼一齊閉了。豈不省麻煩。
突然之間,木椅上兩邊扶柄,登登彈出兩柄青緑色的三尺飛刃,一齊釘人李布衣的左右肋骨內。
李布衣慘叫一聲,雙手陡地一擊,抓住兩柄青刃柄。臉容痛苦已極。
不料刃柄突突二聲,彈出兩枚飛錐,穿破李布衣手背濺血飛出。
李布衣慘哼道:“你……你為何……我們……無冤無……仇。
魯布衣撫髯長嘆道:“誰教你叫做李布衣呢。
李布衣的內力極好,生命力也頑強,居然能強忍痛苦,長身掠起,瀕死嚮魯布衣反撲.鮮血淋漓的十指箕張,抓嚮魯布衣。
衹是他人才掠起,嵌在兩助內的青刃突然發出輕微的爆炸,**二聲,把李布衣胸口炸陷了一個大血洞,魯布衣悠閑地坐着,嘆了一聲:“別弄髒了這幾株老梅。他背後的少年立即出手。
少年空擊兩掌,掌風倏起,把李布衣的殘肢碎肉血雨翻飛地送出丈遠,往崖𠔌落了下去,竟是一點也沒沾在崖上。
魯布衣道:“上豆子。你的掌力進步了。
,少年躬身道:“是師父教得好。
魯布衣道:“我們一路來,殺死多少個李布衣了?”
土豆子濃眉一展,道:“三十一個。
魯布衣眼角蒙起了多層打褶的魚尾紋:“也不少了。李布衣跟東廠、內廠。錦衣衛的大爺們作對,領頭造反;大膽犯上,衹是連累了無辜冒名卜者,咱們受托於劉公公,除惡務盡,寧可殺錯,不可放過。
土豆子沉聲道:“近日無知百姓都視李布衣為活神仙,這些人膽敢冒充反賊騙詐百姓,本就該殺。
魯布衣眯着眼睛,細眼發出針尖一般的微芒,道:“你真的認為百姓都衹是受騙嗎?”
土豆子握緊了右拳,輕打在右掌上,用力的皺着眉,以致眉心形成了一道深刻的橫紋,他沒有回答魯布衣的話。
魯布衣撫髯,用一種像山風似的輕微。但是浩蕩的聲音道:“大凡百姓們熱愛一個偶像,因為這個偶像做了他們想做而不敢做的事情,想說而不能說的話,想到而做不到的東西。所以纔贏得這許多人發自內心的支持……”
土豆子眉皺得更深更濃,他的眉本來就很粗黑,毛勢順逆交錯,看來更是濃烈。“師父……”
魯布衣淡淡一笑,把活題一轉,道:“今天李布衣一定會經過這裏。
土豆子登時精神一振,但眉心隨即打了結。
魯布衣笑道:“你奇怪我怎麽知道是不是?其實消息是天欲宮提供的。
他一笑又道:“天欲宮巴不得藉我們之手,除去心腹巨患李布衣。天欲宮和劉公公,本來就是一刀雙刃,利則兩利,弊則兩弊。”
語音一落,忽道:“有人來了。
這時一陣風吹來,吹得崖邊長草一陣輕搖,在秋寒裏,吊橋微晃,崖邊籟籟落了一陣梅花。
衹聽一陣清脆的鈴響,有人自山坳處漫聲吟道:“國事如今誰倚仗?衣帶一江而已。便都道江神堪恃,藉問孤山林處士,但掉頭筆指梅花蕊。天下事,可知矣……”
土豆子目光一閃,殺氣大現,隨即又垂目低首,立於魯布衣身後,原來自山坳處幾株幼梅後,走出一個頭係紅布、藍衣落落的卜者,搖着手上的銅鈴,布幡上正是“布衣神相”四字;
魯布衣遙嚮來人笑了。
來人十分壯頎,元臉高額,神情堅定,但一見有人在,就冒起了令人可親近的笑容。
“生意好吧?那人遠遠招呼着。
“尊姓……“魯布衣微笑頷首。
那人大步走近,笑道:“我姓張,跑江湖時號布衣,跟老丈可是一樣……”
魯布衣微笑道:“來這裏替人解厄消災吧?”
張布衣創覽一下四周景色,卸下用一把小紅傘挑着的包袱,舒然道:“天樣絶色,兼南派山水之秀,北派山水之偉,我慕名已久,今日一見,真是落梅幾瓣,都自藴天機。
魯布衣悠然看看花,看看草,看看天色,再把目光投到流水遠處。
“張兄不像算命的。”
“哦?”張布衣笑道。“那我像什麽?”
“像個遊山玩水的名士雅客。
“前輩也不像個問卜者。
“我這雙癱瘓了的腿子,總不會像個獵戶的吧?”魯布衣微微笑道。
張布衣卻沒有回答,哈哈笑了起來。魯布衣也仰大大笑。
鐵索吊橋微微晃着,鳥自翠峰掠起,沒入大際,對面山裏隱約人傢,幾處炊煙。映襯得紅梅更豔,崖邊更寂。
魯布衣笑聲忽然一嘆,問:“張兄易理高深吧?”
張布衣欠身道:“稍有涉獵而已,還要嚮前輩請教。
魯布衣註視着張布衣,用拇食二指拈着須腳,道:“你額中眉上黑中帶赤,天庭。司空氣色黯淡,恐怕有難。”
張布衣伸手摸了摸額角,道:“哦?”
魯布衣道:“俗語有說:相人易,相己難,張兄有無與人結仇?這幾天應當慎防,以避血光、仇殺之災。
張布衣長揖道:“多蒙前輩提點。”
魯布衣搖手道:“替人解災化難,豈不是我們職責所在。
張布衣忽笑道:“前輩真像。
這次魯布衣忍不住問:“像什麽?”
張布衣道:“算命殺手。(全本小說網)
然而並沒有真的下起霜來。在元江府外嚮西山道上,近天祥一帶,普渡吊橋的石墩前,有幾株老梅,和一位葛衣相士。
相士背後,負着一個藥箱,手裏本來提着包袱,現在挂到一株梅枝上,那梅枝因負荷太重,幾要彎折下來,相士猶似未覺。
他正在吃着幹糧。一面布幡,上面寫着“布衣神相”四個字。斜倚在梅樹幹上。
這時候,追逐的山道上。慢慢出現了兩個人影。等到越走越近的時候,便可看見來人是一老一少,老年人坐在一張張着布篷的木椅上,椅上有軸輥木輪。由少年人在後面推動着前行。以致在山道上發出寂寂的跌蕩聲。
等到兩人行近,相士纔擡頭看了一眼,這鐵索吊橋是元江府通嚮木柵裏唯一通道。來往行人自然不少。相士吃得正起勁。望了這一眼後,又低下頭去啃薄餅,嚼了幾口,似想起了什麽,再擡頭望去。
這時一老一少。已走得相當近了。木車後插着一枝旗桿。旗桿上赫然畫着,布衣神相。
相士心裏忖道:“好哇,可遇見老同行了!
衹見那坐在木輪椅上的老者笑嘻嘻地招呼:“天氣轉涼了哩。
原先的相士打從鼻子裏微哼一聲,沒去答他。
老者卻熱情如故,笑說:“哎,我也有六七年沒到過這裏了。這一帶的風景,可是越老越忘不掉哪。
相士本來要去木柵裏替人占卜,他從元江府出來,生意本就清淡,看到有個討同一碗飯的,心裏早就沒什麽高興,所以受理不理,希望對方識趣,不過吊橋,往別處去。
老者示意少年,推動木輪,俟近相士身旁,斜支着身子,望下山𠔌,連連嘆道:“好景緻,好景緻。梅花還在,人卻老了。
這裏是近天祥一帶,景色鐘靈疏秀,一道柔和秀逸的普渡吊橋,橫跨過了深山偉壑,幽𠔌裏瀑瀑流過的是立霧溪。在河口遠處與大沙溪交流,煙波浩渺,青山幽𠔌,風林低迷。這吊僑前有九株老梅,寒香吐豔,又叫“九有橋”過了這鐵索吊橋,迂回西上便是勝地木柵裏了。
相士收起了吃剩下的薄餅,毫無善意地問:“你要上木柵裏?
老者笑道:“你呢?
相士道:“我先來的。出來跑江湖的,該知道誰先占了廟誰就先對神。
老者揚眉笑道:“哦。那我們到別處去就是了。
相士沒料到老相師那麽容易便讓了步,稍感意外。
少年正要推動木椅離開懸崖,老者偶然想起來似地忽問:“尊姓?
相上心中正感得意自己三兩語就唬走了老同行,聽老相師這麽一問,便粗聲說:“當然姓李。”
老者眉一揚,呵呵笑道:“果真是名聞天下的神相李布衣了?
相師傲然道:“貨真價實。
老者笑道:“久仰,久仰。
相土心裏受用。反問:“你呢?
老者撫髯笑道:“我可是冒牌貨,姓魯,魯布衣。”
相師也不好意思太咄咄逼人,便說:“這也難怪,這個年頭。布衣神相出了名,誰不打着這個名頭。
老者笑道:“是呀,是呀,人人都仗着閣下的名頭。”
相師故作淡然地道:“我無所謂,大傢都是出來跑江湖,混飯吃的,便宜不能獨占。茅坑大夥兒用。我就閉衹眼,睜衹眼的好了。
老者賠笑道:“是,是……”忽問:“不知李神相想閉哪一隻眼、要開哪一隻眼?
相士一愣,不明老者何有此問。老者笑道:“既然難選。不如雙眼一齊閉了。豈不省麻煩。
突然之間,木椅上兩邊扶柄,登登彈出兩柄青緑色的三尺飛刃,一齊釘人李布衣的左右肋骨內。
李布衣慘叫一聲,雙手陡地一擊,抓住兩柄青刃柄。臉容痛苦已極。
不料刃柄突突二聲,彈出兩枚飛錐,穿破李布衣手背濺血飛出。
李布衣慘哼道:“你……你為何……我們……無冤無……仇。
魯布衣撫髯長嘆道:“誰教你叫做李布衣呢。
李布衣的內力極好,生命力也頑強,居然能強忍痛苦,長身掠起,瀕死嚮魯布衣反撲.鮮血淋漓的十指箕張,抓嚮魯布衣。
衹是他人才掠起,嵌在兩助內的青刃突然發出輕微的爆炸,**二聲,把李布衣胸口炸陷了一個大血洞,魯布衣悠閑地坐着,嘆了一聲:“別弄髒了這幾株老梅。他背後的少年立即出手。
少年空擊兩掌,掌風倏起,把李布衣的殘肢碎肉血雨翻飛地送出丈遠,往崖𠔌落了下去,竟是一點也沒沾在崖上。
魯布衣道:“上豆子。你的掌力進步了。
,少年躬身道:“是師父教得好。
魯布衣道:“我們一路來,殺死多少個李布衣了?”
土豆子濃眉一展,道:“三十一個。
魯布衣眼角蒙起了多層打褶的魚尾紋:“也不少了。李布衣跟東廠、內廠。錦衣衛的大爺們作對,領頭造反;大膽犯上,衹是連累了無辜冒名卜者,咱們受托於劉公公,除惡務盡,寧可殺錯,不可放過。
土豆子沉聲道:“近日無知百姓都視李布衣為活神仙,這些人膽敢冒充反賊騙詐百姓,本就該殺。
魯布衣眯着眼睛,細眼發出針尖一般的微芒,道:“你真的認為百姓都衹是受騙嗎?”
土豆子握緊了右拳,輕打在右掌上,用力的皺着眉,以致眉心形成了一道深刻的橫紋,他沒有回答魯布衣的話。
魯布衣撫髯,用一種像山風似的輕微。但是浩蕩的聲音道:“大凡百姓們熱愛一個偶像,因為這個偶像做了他們想做而不敢做的事情,想說而不能說的話,想到而做不到的東西。所以纔贏得這許多人發自內心的支持……”
土豆子眉皺得更深更濃,他的眉本來就很粗黑,毛勢順逆交錯,看來更是濃烈。“師父……”
魯布衣淡淡一笑,把活題一轉,道:“今天李布衣一定會經過這裏。
土豆子登時精神一振,但眉心隨即打了結。
魯布衣笑道:“你奇怪我怎麽知道是不是?其實消息是天欲宮提供的。
他一笑又道:“天欲宮巴不得藉我們之手,除去心腹巨患李布衣。天欲宮和劉公公,本來就是一刀雙刃,利則兩利,弊則兩弊。”
語音一落,忽道:“有人來了。
這時一陣風吹來,吹得崖邊長草一陣輕搖,在秋寒裏,吊橋微晃,崖邊籟籟落了一陣梅花。
衹聽一陣清脆的鈴響,有人自山坳處漫聲吟道:“國事如今誰倚仗?衣帶一江而已。便都道江神堪恃,藉問孤山林處士,但掉頭筆指梅花蕊。天下事,可知矣……”
土豆子目光一閃,殺氣大現,隨即又垂目低首,立於魯布衣身後,原來自山坳處幾株幼梅後,走出一個頭係紅布、藍衣落落的卜者,搖着手上的銅鈴,布幡上正是“布衣神相”四字;
魯布衣遙嚮來人笑了。
來人十分壯頎,元臉高額,神情堅定,但一見有人在,就冒起了令人可親近的笑容。
“生意好吧?那人遠遠招呼着。
“尊姓……“魯布衣微笑頷首。
那人大步走近,笑道:“我姓張,跑江湖時號布衣,跟老丈可是一樣……”
魯布衣微笑道:“來這裏替人解厄消災吧?”
張布衣創覽一下四周景色,卸下用一把小紅傘挑着的包袱,舒然道:“天樣絶色,兼南派山水之秀,北派山水之偉,我慕名已久,今日一見,真是落梅幾瓣,都自藴天機。
魯布衣悠然看看花,看看草,看看天色,再把目光投到流水遠處。
“張兄不像算命的。”
“哦?”張布衣笑道。“那我像什麽?”
“像個遊山玩水的名士雅客。
“前輩也不像個問卜者。
“我這雙癱瘓了的腿子,總不會像個獵戶的吧?”魯布衣微微笑道。
張布衣卻沒有回答,哈哈笑了起來。魯布衣也仰大大笑。
鐵索吊橋微微晃着,鳥自翠峰掠起,沒入大際,對面山裏隱約人傢,幾處炊煙。映襯得紅梅更豔,崖邊更寂。
魯布衣笑聲忽然一嘆,問:“張兄易理高深吧?”
張布衣欠身道:“稍有涉獵而已,還要嚮前輩請教。
魯布衣註視着張布衣,用拇食二指拈着須腳,道:“你額中眉上黑中帶赤,天庭。司空氣色黯淡,恐怕有難。”
張布衣伸手摸了摸額角,道:“哦?”
魯布衣道:“俗語有說:相人易,相己難,張兄有無與人結仇?這幾天應當慎防,以避血光、仇殺之災。
張布衣長揖道:“多蒙前輩提點。”
魯布衣搖手道:“替人解災化難,豈不是我們職責所在。
張布衣忽笑道:“前輩真像。
這次魯布衣忍不住問:“像什麽?”
張布衣道:“算命殺手。(全本小說網)
這句話一說完,局面大變。
張布衣手一揚,銅鈴夾着急嘯,飛打魯布衣。
魯布衣不慌不忙,袖子一兜,收去了銅鈴。
同時間,魯布衣一拍椅背,椅下疾射出三枚橄欖形的暗器,電射張布衣上中下三路!
張布衣已抽出紅傘,露地張開,傘面急縱,三枚小橄欖急蕩而開。
劍自傘柄抽出,劍迎風一抖,如靈蛇陡直,刺嚮魯布衣咽喉。
魯布衣一個大仰身,劍掠算面過,幾絡白須銀發,切斷飄揚。但在同一剎那間,魯布衣袖口一開,原先的銅鈴飛打而出。
張布衣用急旋的傘面一格,銅鈴陡地散開,幾個小鈴襠仍分幾個不同的角度射嚮張布衣。
張布衣倏地收傘。
小鈴襠盡收入傘裏。
銅鈴力已被卸,接在乎裏。
張布衣同時腳步倒錯,一滑而退開三丈,微笑而立。
這幾下急攻險守,全在電光石火間完成,兩人每一招都是行險搶攻,一擊必殺,但誰也沒占着便宜。
而在一旁的少年上豆子,在兩人交手的片刻間,嚮張布衣攻擊了七次,但七次都被離張布衣身邊一種無形的勁道所阻,幾次力衝,但相隔丈遠,便衝不上前,根本無從出手。
張布衣始終衹嚮魯布衣出手,連看也沒看一眼。
在他服裏,真正的對手,衹有一個。
魯布衣眯着眼睛,仿佛剛纔動手的事與他全無關係一樣,“銅鈴可摔壞了?”
張布衣拎着銅鈴,看了看,道:“小鈴擋掉了,便不響了。
魯布衣噴聲道:“真可惜,吃飯的傢夥啞了。
張布衣笑道:“幸好人還沒啞。
魯布衣也笑道:“銅鈴紅傘,神捕鄒辭,啞不掉的。
張布衣道:“一路來。三十四個大城小鎮死了二十六個李布衣。這件事,說大不大,說小不小.在下衹好也裝扮個卜算子來瞧瞧了”
魯布衣道:“是三十一個。
張布衣道:“你要殺多少個纔夠。
魯布衣道:“直到殺了真正的李布衣為止。
張布衣道:“李布衣為民除害,鋤強扶弱,替天行道,你因何非要殺他不可?
魯布衣道:“鄒辭。
鄒辭一怔。衹聽魯布衣沉聲問道:“你隸屬於哪一個轄下?”
鄒辭遲疑了一下,纔道:“我是大同都御使任命的專案捕役。現在是秉公行事。
魯布衣忽亮出一物,示嚮鄒辭。鄒辭一震,魯布衣冷冷地道:“大同都御使顧若思算什麽東西?我是內廠司禮的親信,高興殺誰就殺誰,要殺哪一個就殺哪一個。
鄒辭臉色陣黃陣白,忽挺胸大聲道:“我是衙捕,有我在。無論是誰,都不能任意殺人。如果殺了人。就要償命!
魯布衣服睛亮起針尖一般的銳芒,“人管該管的事,叫理所當為:管不該管的事,就叫不自量力!
魯布衣傑傑笑問道:“沒想到鄒大捕頭要做烈士,卻連傢小老婆,上司朋友,全都要跟你當死士去了。”當時的情形,得罪這些宦官眷養的內廠、東廠、西廠、錦衣衛的好手,是牽連六族親門殺頭破傢的大罪。
鄒辭搖頭。
“我沒這個膽子。
“不過,我可以殺掉你。他說。
“衹要殺掉你,不管東廠西廠南廠北廠,都不會知道禍由我闖,自然也不會連累無辜凄慘下場。
“好主意。魯布衣大笑。眼睛裏針刺般的厲芒更盛。“可惜你是個捕頭。
鄒辭不解:“捕頭又怎樣?
魯布衣眯着眼睛和氣地笑道:“你是個好捕頭。好捕頭是不公報私仇。假公濟私,私自處理刑犯的。”
鄒辭道:“對那些作好犯科又無法製裁的人,我衹是個江湖人張布衣,以殺止殺,不是捕頭!
他冷冷地道:“殺了幹淨,不必審了。
他手上的紅傘突然急旋起來,擋在身前,嚮魯布衣進逼!
魯布衣手一揚,自袖口打出三枚橄欖。
兩枚橄欖,射在傘面上。傘子急旋,暗器蕩開,但另一枚橄欖卻折了一個大圈,倒射張布衣背脊。
張布衣猛然發覺。銅鈴一兜;格駡一聲,收掉了那顆橄欖,但他的攻勢,也停了一停。
他衹不過是停了一停,立時嚮下一蹲,一連幾個打滾,已近魯布衣輪椅之前!
就在這時。魯布衣椅上橫檔;格格二聲,又射出兩枚橄欖形的暗器。
張布衣左手一抓,右手一拍,把一暗器抓在乎裏,一拍人士中。
兩枚橄欖形的暗器盡被張布衣破去,但他的攻勢也為之一頓。
這時張布衣和魯布衣之間的距離,不過七尺,張布衣仍半伏着身子,魯布衣端坐在椅子上,兩人眼光相遇,仿佛兵刃相交。
張布衣道:“好暗器。
魯布衣道:“好身手。
張布衣道:“衹要我接近你,你的暗器就等於沒用,論武功。你不是我對手。
他補加這一句道:“現在我已經相當接近你了。
魯布衣似徽嘆了一口氣:“那你是欺負我這糟老頭子一雙不聽話的腿。
張布衣冷冷地道:“死去的數十名‘李布衣’裏面,有不少江湖好手,他們就死在同情你廢了的一雙腿上。
他說完了這句請,如一頭蒼鷹般飛起。
他蹲伏在地上如一頭沉睡中的豹子,一觸即發,但掠起時卻似鷹擊長空。
他的銅鈴往魯布衣兜頭打落。
魯布衣一低頭,避過一擊,自衣在後頭內射出一道白光,飛擊張布衣。
張布衣銅鈴一兜,套住銀刀,掠起之勢已盡,飄然落地,離魯布衣身側不過三尺。
張布衣冷笑,用手指自銅鈴內挾出銀刀,斜指魯布衣,道:“你還有什麽厲害暗器,盡使出來吧。
一語未了,突的一聲,手中所執的銀刀柄內疾噴出一枚小劍。張布衣衹來得及側了一側,小劍射入他右肋,直沒入柄。
魯布衣怪笑道:“已經使出未了。一扳扶把,木椅輪車突然急馳而至,”呼”地撞嚮張布衣,就快撞中張布衣之際,木椅坐墊外沿突撐着一塊鑲滿尖刺的木欄,“砰“地擊在張布衣的身上。
張布衣大叫一聲,往後一翻,往懸崖落了下去。
魯布衣撫了撫髯,搖了搖頭,又持了持髯,再搖首似惋惜地道:“他武功不弱,內力尤高,就是愚驢了點。
那少年期期艾艾地道:“師父,剛纔的事,我一直衝不過他內力範圍,全幫不上師父的忙,是弟子沒有……”
魯布衣的眼睛像針一般明亮:“他內力好,嚮我衝來時,捲起的大力,幾令我無法呼吸,憑你又怎靠得近他。不過,待會兒遼上真的李布衣,你能盡幾分力,就盡幾分力!
少年土豆子奇道:“師父,天欲宮會不會弄錯了,李布衣來這窮鄉僻壤做什麽?
魯布衣笑問:“天祥有三勝,除了勝山勝水還有一勝,你可知道?”
土豆子想都不想,即道:“還有人勝。”
魯布衣問下去:“是誰人?”
土豆子答:“是‘醫神醫’賴藥兒.平常人難得他治病,但一旦醫人沒有治下好的,他卻不替武林中人治病,是為人勝。”
魯布衣道:“是了。”
土豆子詫異地道:“難道李布衣是去看病?”
魯布衣道:“賴藥兒是他的朋友。”
土豆子道:“那麽李布衣是去看朋友了?”
魯布衣道:“非也。李布衣和賴藥兒,雖是好朋友,卻也不常相見。平素兩人很少朝相,李布衣去找賴藥兒,是因為白青衣、枯木道人、飛鳥大師,葉楚甚、葉夢色兄妹都在賴神醫處,李布衣必須要會見他們。”
上豆子訝然道:“自青衣是武林白道總盟飛魚山莊的‘老頭子’.葉氏兄妹也是飛魚塘的‘老秀’,枯木、飛鳥這兩大高手亦是飛魚山莊莊主瀋星南的至交,他們聚在一起……”
魯布衣道:“正是為了要對付大欲宮,在大住山可𠔌來傢原上設下的‘五遁陣法’。”
土豆子仍有點迷惑。山嵐徐掠,梅香淡然,鐵索吊橋對岸聳時的天祥遠山,就像沾在潔白畫布上的黛色一般。
從天樣那兒,開始有人渡過吊橋,往山道上走來,匆匆的過客、叫賣的小販。趕着毛驢的腳夫、趕集辦事的行商,各形各式的人物都有。
山道上也出現了幾批人,要渡過吊橋到天祥去。久居此山的人來往心澄意閑,若無其事,初來的人都禁不住為這悠遠的山意和悠長的水意所合成的明山秀水,癡了一陣。駐足神馳。
魯布衣看看普渡橋邊,像沒發生過任何事情一般,仍是寂然的山,傲然的梅,連一滴鮮血也沒遺下,一面嚮土豆子釋疑:“武林中黑白道每三年於飛來峰一戰,爭奪金印,號令江湖。天欲宮當然是替劉公公等撐腰,坦白道中實力也非同小可,尤以江南刀柄會最強,而刀柄會又以飛魚塘為圭桌。
他一面說,一面以針似的明亮小眼打量觀察行人,外表卻悠然自在,像倦走江湖,小恿於此一般。
“現在離今年的金印之戰,不到十四天,坦白道武林的五名代戰者:邱斷刀、秦燕橫。英蕭殺、宋晚燈、孟青樓全被天欲宮派‘心魔’暗殺了,心魔也死於李布衣手上,可是白道武林卻找不到證據是天欲宮幹的,所以衹有找另外五大高手頂替。
這時,山場道上,前後出現了三批人,愈來愈近,而魯布衣的眼睛也越眯起細,越來越亮。
上豆子問:“便是那白青衣、枯木、飛鳥、葉氏兄妹等五人?”
魯布衣額首道:“我今晨見到五人中葉楚甚受傷頗重,經過這裏,因而料定是李布衣指使他們來求醫,明天便是闖五遁陣之時。黑白二進觀戰,公證已齊聚青訂𠔌,李布衣沒有理由不趕去與這班人會合的。
其實魯布衣也有不知之處。飛魚塘確是派白青衣等人去攻打五遁陣,但葉氏兄妹合二人之力衹能算是一陣。另外還有藏劍老人𠔌風晚出手。
衹是在元江府之夜,東海鈎鱉礬的鐘氏兄弟和黑白元無常來攻,加上司馬、公孫暗襲,曾在衙裏有過一番竜爭虎鬥,後來除鐘石秀逃逸外,餘人皆喪命於豪俠手中。
而布下“五遁陣”的原主纖月蒼竜軒,因不甘辛苦布下的陣勢全力天欲宮所用,未與中士武林好手交戰便返東流,故此在楊裏挑戰諸俠,幸得李布衣出手,纔擊敗蒼竜軒,使其敗服而去。
蒼竜軒後為天欲官智囊何道裏所搏殺,嫁禍諸俠。掀起日後中原武林一場紛爭血戰,這點諸俠並不得知。
葉楚甚因重創於纖月蒼竜軒刀下;李布衣要諸俠護葉楚甚先赴天樣木柵裏求醫,他自己與徒弟傅晚飛在元江府衙裏善後。
不料故意留下來幫忙的藏劍老人心懷憤怨,前隙難消,偷襲李布衣,使其四肢全傷,失卻抵抗力,要誅之於劍下,後終為李布衣以頭頂擊鼓而震死。
李布衣受傷的事,不但魯布衣並未得知,連白青衣、枯木、飛烏、葉氏兄妹諸俠,亦不知道。
魯布衣此刻、眼睛釘着的。便是朝普渡吊橋這兒趕來的三批人中的一批。
第一批是皮貨商,有談有笑的,臉上都隨時隨地沒升起一種飽經世故,遍歷世情的笑容。
第二批人是一對夫婦,男的左手提了一籮雞鴨鵝魚,右手還抱了個小娃娃,女的雙手抱了個還在褪褓中的嬰孩。後面跟了三個人不算大小不算小的毛孩兒.八成是趕娘傢的。
這兩批人當然不會有李布衣。
魯布衣註意的是第三批。
這最後一批人,其實衹有兩個。
兩個人。衹有一個人走路。
一個竜精虎猛,濃眉大目的青年,背着一位五絡長髯。雙手雙腳都綁着布、而布上又滲着血花的中年人。
魯布衣望着、望着,不覺第一批人已上了普渡吊橋。
土豆子自然也註意到魯布衣的眼色。
所以他也望了過去。
魯布衣低聲道:“你看到了沒有?”
土豆子怔了一怔,問:“誰?
魯布衣沒好氣地反問:“我們在等誰?”
土豆子吃了一驚,道:“李布衣?他……來了?”
這說着的時候,第二批的一傢大小,又上了普渡吊橋,而第三批之後。一時再沒有來人。
土豆子道:“李布衣怎會……?”他端詳第三批人,那跟自己年紀相仿的自然不會是李布衣,但他隨師父在三個月來追殺李布衣,徒勞元功,從百姓口中,人人樂道的李布衣,使土豆子心頭的李布衣怕不有三頭六臂,而今看見一個自己寸步難行,手足俱傷,要人背着走的廢人,叫他一時無法置信。
魯布衣橫針似的咪眼浮現起諱莫如深的笑容:“李布衣也是人,他也一樣會傷,會死的,所以我們才能殺他,他也是一個一殺就死的人。
他接着道:“我不知道他是不是李布衣,但是,他是相士準沒錯兒……”
土豆子惑然道:“師父如何……”
魯布衣道:“你看那小夥子小臂上係着的包袱,看相用的器具:羅盤、量尺。封受、鐵板、數歷都露了一截,還有腰畔插着的長竹豈不正是懸起招牌時用的竹桿子嗎?這人是相士沒錯,而且一定會武,衹是受了傷挂了彩……”
說到這裏,少年背着傷者,已經急急行近。
魯布衣微笑,坐在木椅上。
土豆子垂手立在他的身後,此際卻悄悄握緊了拳頭。
山風徐來,群青鬱鬱。
天色轉暗,河𠔌遠處渺渺,遍布迷雨,看不清楚。
雨雖未至,過橋的人已急步奔行。
濃眉大眼的青年;背着受傷的人,就要掠過魯布衣的椅前。
就在這時,梅花籟籟而落。花瓣落在草上、崖邊、飛落𠔌裏。
青年背上的傷者。忽然睜開了雙眼。
他一直閉着眼睛,可是甫睜目,即望進了魯布衣針刺般的眼睛裏。
他衹望了一眼,又徐徐合起了眼睛。
他再也沒有望嚮別處。
可是他緩緩他說:“六十朵,不多不少,落了六十朵,此數大兇,此數大兇。
魯布衣吃了一驚。他自度一隻眼,比針刺還要利,但對方衹一開合問,眼神清澄如一潭碧湖。一口針沉到了湖底。
當下再無置疑,立刻道:“李布衣?”(全本小說網)
張布衣手一揚,銅鈴夾着急嘯,飛打魯布衣。
魯布衣不慌不忙,袖子一兜,收去了銅鈴。
同時間,魯布衣一拍椅背,椅下疾射出三枚橄欖形的暗器,電射張布衣上中下三路!
張布衣已抽出紅傘,露地張開,傘面急縱,三枚小橄欖急蕩而開。
劍自傘柄抽出,劍迎風一抖,如靈蛇陡直,刺嚮魯布衣咽喉。
魯布衣一個大仰身,劍掠算面過,幾絡白須銀發,切斷飄揚。但在同一剎那間,魯布衣袖口一開,原先的銅鈴飛打而出。
張布衣用急旋的傘面一格,銅鈴陡地散開,幾個小鈴襠仍分幾個不同的角度射嚮張布衣。
張布衣倏地收傘。
小鈴襠盡收入傘裏。
銅鈴力已被卸,接在乎裏。
張布衣同時腳步倒錯,一滑而退開三丈,微笑而立。
這幾下急攻險守,全在電光石火間完成,兩人每一招都是行險搶攻,一擊必殺,但誰也沒占着便宜。
而在一旁的少年上豆子,在兩人交手的片刻間,嚮張布衣攻擊了七次,但七次都被離張布衣身邊一種無形的勁道所阻,幾次力衝,但相隔丈遠,便衝不上前,根本無從出手。
張布衣始終衹嚮魯布衣出手,連看也沒看一眼。
在他服裏,真正的對手,衹有一個。
魯布衣眯着眼睛,仿佛剛纔動手的事與他全無關係一樣,“銅鈴可摔壞了?”
張布衣拎着銅鈴,看了看,道:“小鈴擋掉了,便不響了。
魯布衣噴聲道:“真可惜,吃飯的傢夥啞了。
張布衣笑道:“幸好人還沒啞。
魯布衣也笑道:“銅鈴紅傘,神捕鄒辭,啞不掉的。
張布衣道:“一路來。三十四個大城小鎮死了二十六個李布衣。這件事,說大不大,說小不小.在下衹好也裝扮個卜算子來瞧瞧了”
魯布衣道:“是三十一個。
張布衣道:“你要殺多少個纔夠。
魯布衣道:“直到殺了真正的李布衣為止。
張布衣道:“李布衣為民除害,鋤強扶弱,替天行道,你因何非要殺他不可?
魯布衣道:“鄒辭。
鄒辭一怔。衹聽魯布衣沉聲問道:“你隸屬於哪一個轄下?”
鄒辭遲疑了一下,纔道:“我是大同都御使任命的專案捕役。現在是秉公行事。
魯布衣忽亮出一物,示嚮鄒辭。鄒辭一震,魯布衣冷冷地道:“大同都御使顧若思算什麽東西?我是內廠司禮的親信,高興殺誰就殺誰,要殺哪一個就殺哪一個。
鄒辭臉色陣黃陣白,忽挺胸大聲道:“我是衙捕,有我在。無論是誰,都不能任意殺人。如果殺了人。就要償命!
魯布衣服睛亮起針尖一般的銳芒,“人管該管的事,叫理所當為:管不該管的事,就叫不自量力!
魯布衣傑傑笑問道:“沒想到鄒大捕頭要做烈士,卻連傢小老婆,上司朋友,全都要跟你當死士去了。”當時的情形,得罪這些宦官眷養的內廠、東廠、西廠、錦衣衛的好手,是牽連六族親門殺頭破傢的大罪。
鄒辭搖頭。
“我沒這個膽子。
“不過,我可以殺掉你。他說。
“衹要殺掉你,不管東廠西廠南廠北廠,都不會知道禍由我闖,自然也不會連累無辜凄慘下場。
“好主意。魯布衣大笑。眼睛裏針刺般的厲芒更盛。“可惜你是個捕頭。
鄒辭不解:“捕頭又怎樣?
魯布衣眯着眼睛和氣地笑道:“你是個好捕頭。好捕頭是不公報私仇。假公濟私,私自處理刑犯的。”
鄒辭道:“對那些作好犯科又無法製裁的人,我衹是個江湖人張布衣,以殺止殺,不是捕頭!
他冷冷地道:“殺了幹淨,不必審了。
他手上的紅傘突然急旋起來,擋在身前,嚮魯布衣進逼!
魯布衣手一揚,自袖口打出三枚橄欖。
兩枚橄欖,射在傘面上。傘子急旋,暗器蕩開,但另一枚橄欖卻折了一個大圈,倒射張布衣背脊。
張布衣猛然發覺。銅鈴一兜;格駡一聲,收掉了那顆橄欖,但他的攻勢,也停了一停。
他衹不過是停了一停,立時嚮下一蹲,一連幾個打滾,已近魯布衣輪椅之前!
就在這時。魯布衣椅上橫檔;格格二聲,又射出兩枚橄欖形的暗器。
張布衣左手一抓,右手一拍,把一暗器抓在乎裏,一拍人士中。
兩枚橄欖形的暗器盡被張布衣破去,但他的攻勢也為之一頓。
這時張布衣和魯布衣之間的距離,不過七尺,張布衣仍半伏着身子,魯布衣端坐在椅子上,兩人眼光相遇,仿佛兵刃相交。
張布衣道:“好暗器。
魯布衣道:“好身手。
張布衣道:“衹要我接近你,你的暗器就等於沒用,論武功。你不是我對手。
他補加這一句道:“現在我已經相當接近你了。
魯布衣似徽嘆了一口氣:“那你是欺負我這糟老頭子一雙不聽話的腿。
張布衣冷冷地道:“死去的數十名‘李布衣’裏面,有不少江湖好手,他們就死在同情你廢了的一雙腿上。
他說完了這句請,如一頭蒼鷹般飛起。
他蹲伏在地上如一頭沉睡中的豹子,一觸即發,但掠起時卻似鷹擊長空。
他的銅鈴往魯布衣兜頭打落。
魯布衣一低頭,避過一擊,自衣在後頭內射出一道白光,飛擊張布衣。
張布衣銅鈴一兜,套住銀刀,掠起之勢已盡,飄然落地,離魯布衣身側不過三尺。
張布衣冷笑,用手指自銅鈴內挾出銀刀,斜指魯布衣,道:“你還有什麽厲害暗器,盡使出來吧。
一語未了,突的一聲,手中所執的銀刀柄內疾噴出一枚小劍。張布衣衹來得及側了一側,小劍射入他右肋,直沒入柄。
魯布衣怪笑道:“已經使出未了。一扳扶把,木椅輪車突然急馳而至,”呼”地撞嚮張布衣,就快撞中張布衣之際,木椅坐墊外沿突撐着一塊鑲滿尖刺的木欄,“砰“地擊在張布衣的身上。
張布衣大叫一聲,往後一翻,往懸崖落了下去。
魯布衣撫了撫髯,搖了搖頭,又持了持髯,再搖首似惋惜地道:“他武功不弱,內力尤高,就是愚驢了點。
那少年期期艾艾地道:“師父,剛纔的事,我一直衝不過他內力範圍,全幫不上師父的忙,是弟子沒有……”
魯布衣的眼睛像針一般明亮:“他內力好,嚮我衝來時,捲起的大力,幾令我無法呼吸,憑你又怎靠得近他。不過,待會兒遼上真的李布衣,你能盡幾分力,就盡幾分力!
少年土豆子奇道:“師父,天欲宮會不會弄錯了,李布衣來這窮鄉僻壤做什麽?
魯布衣笑問:“天祥有三勝,除了勝山勝水還有一勝,你可知道?”
土豆子想都不想,即道:“還有人勝。”
魯布衣問下去:“是誰人?”
土豆子答:“是‘醫神醫’賴藥兒.平常人難得他治病,但一旦醫人沒有治下好的,他卻不替武林中人治病,是為人勝。”
魯布衣道:“是了。”
土豆子詫異地道:“難道李布衣是去看病?”
魯布衣道:“賴藥兒是他的朋友。”
土豆子道:“那麽李布衣是去看朋友了?”
魯布衣道:“非也。李布衣和賴藥兒,雖是好朋友,卻也不常相見。平素兩人很少朝相,李布衣去找賴藥兒,是因為白青衣、枯木道人、飛鳥大師,葉楚甚、葉夢色兄妹都在賴神醫處,李布衣必須要會見他們。”
上豆子訝然道:“自青衣是武林白道總盟飛魚山莊的‘老頭子’.葉氏兄妹也是飛魚塘的‘老秀’,枯木、飛鳥這兩大高手亦是飛魚山莊莊主瀋星南的至交,他們聚在一起……”
魯布衣道:“正是為了要對付大欲宮,在大住山可𠔌來傢原上設下的‘五遁陣法’。”
土豆子仍有點迷惑。山嵐徐掠,梅香淡然,鐵索吊橋對岸聳時的天祥遠山,就像沾在潔白畫布上的黛色一般。
從天樣那兒,開始有人渡過吊橋,往山道上走來,匆匆的過客、叫賣的小販。趕着毛驢的腳夫、趕集辦事的行商,各形各式的人物都有。
山道上也出現了幾批人,要渡過吊橋到天祥去。久居此山的人來往心澄意閑,若無其事,初來的人都禁不住為這悠遠的山意和悠長的水意所合成的明山秀水,癡了一陣。駐足神馳。
魯布衣看看普渡橋邊,像沒發生過任何事情一般,仍是寂然的山,傲然的梅,連一滴鮮血也沒遺下,一面嚮土豆子釋疑:“武林中黑白道每三年於飛來峰一戰,爭奪金印,號令江湖。天欲宮當然是替劉公公等撐腰,坦白道中實力也非同小可,尤以江南刀柄會最強,而刀柄會又以飛魚塘為圭桌。
他一面說,一面以針似的明亮小眼打量觀察行人,外表卻悠然自在,像倦走江湖,小恿於此一般。
“現在離今年的金印之戰,不到十四天,坦白道武林的五名代戰者:邱斷刀、秦燕橫。英蕭殺、宋晚燈、孟青樓全被天欲宮派‘心魔’暗殺了,心魔也死於李布衣手上,可是白道武林卻找不到證據是天欲宮幹的,所以衹有找另外五大高手頂替。
這時,山場道上,前後出現了三批人,愈來愈近,而魯布衣的眼睛也越眯起細,越來越亮。
上豆子問:“便是那白青衣、枯木、飛鳥、葉氏兄妹等五人?”
魯布衣額首道:“我今晨見到五人中葉楚甚受傷頗重,經過這裏,因而料定是李布衣指使他們來求醫,明天便是闖五遁陣之時。黑白二進觀戰,公證已齊聚青訂𠔌,李布衣沒有理由不趕去與這班人會合的。
其實魯布衣也有不知之處。飛魚塘確是派白青衣等人去攻打五遁陣,但葉氏兄妹合二人之力衹能算是一陣。另外還有藏劍老人𠔌風晚出手。
衹是在元江府之夜,東海鈎鱉礬的鐘氏兄弟和黑白元無常來攻,加上司馬、公孫暗襲,曾在衙裏有過一番竜爭虎鬥,後來除鐘石秀逃逸外,餘人皆喪命於豪俠手中。
而布下“五遁陣”的原主纖月蒼竜軒,因不甘辛苦布下的陣勢全力天欲宮所用,未與中士武林好手交戰便返東流,故此在楊裏挑戰諸俠,幸得李布衣出手,纔擊敗蒼竜軒,使其敗服而去。
蒼竜軒後為天欲官智囊何道裏所搏殺,嫁禍諸俠。掀起日後中原武林一場紛爭血戰,這點諸俠並不得知。
葉楚甚因重創於纖月蒼竜軒刀下;李布衣要諸俠護葉楚甚先赴天樣木柵裏求醫,他自己與徒弟傅晚飛在元江府衙裏善後。
不料故意留下來幫忙的藏劍老人心懷憤怨,前隙難消,偷襲李布衣,使其四肢全傷,失卻抵抗力,要誅之於劍下,後終為李布衣以頭頂擊鼓而震死。
李布衣受傷的事,不但魯布衣並未得知,連白青衣、枯木、飛烏、葉氏兄妹諸俠,亦不知道。
魯布衣此刻、眼睛釘着的。便是朝普渡吊橋這兒趕來的三批人中的一批。
第一批是皮貨商,有談有笑的,臉上都隨時隨地沒升起一種飽經世故,遍歷世情的笑容。
第二批人是一對夫婦,男的左手提了一籮雞鴨鵝魚,右手還抱了個小娃娃,女的雙手抱了個還在褪褓中的嬰孩。後面跟了三個人不算大小不算小的毛孩兒.八成是趕娘傢的。
這兩批人當然不會有李布衣。
魯布衣註意的是第三批。
這最後一批人,其實衹有兩個。
兩個人。衹有一個人走路。
一個竜精虎猛,濃眉大目的青年,背着一位五絡長髯。雙手雙腳都綁着布、而布上又滲着血花的中年人。
魯布衣望着、望着,不覺第一批人已上了普渡吊橋。
土豆子自然也註意到魯布衣的眼色。
所以他也望了過去。
魯布衣低聲道:“你看到了沒有?”
土豆子怔了一怔,問:“誰?
魯布衣沒好氣地反問:“我們在等誰?”
土豆子吃了一驚,道:“李布衣?他……來了?”
這說着的時候,第二批的一傢大小,又上了普渡吊橋,而第三批之後。一時再沒有來人。
土豆子道:“李布衣怎會……?”他端詳第三批人,那跟自己年紀相仿的自然不會是李布衣,但他隨師父在三個月來追殺李布衣,徒勞元功,從百姓口中,人人樂道的李布衣,使土豆子心頭的李布衣怕不有三頭六臂,而今看見一個自己寸步難行,手足俱傷,要人背着走的廢人,叫他一時無法置信。
魯布衣橫針似的咪眼浮現起諱莫如深的笑容:“李布衣也是人,他也一樣會傷,會死的,所以我們才能殺他,他也是一個一殺就死的人。
他接着道:“我不知道他是不是李布衣,但是,他是相士準沒錯兒……”
土豆子惑然道:“師父如何……”
魯布衣道:“你看那小夥子小臂上係着的包袱,看相用的器具:羅盤、量尺。封受、鐵板、數歷都露了一截,還有腰畔插着的長竹豈不正是懸起招牌時用的竹桿子嗎?這人是相士沒錯,而且一定會武,衹是受了傷挂了彩……”
說到這裏,少年背着傷者,已經急急行近。
魯布衣微笑,坐在木椅上。
土豆子垂手立在他的身後,此際卻悄悄握緊了拳頭。
山風徐來,群青鬱鬱。
天色轉暗,河𠔌遠處渺渺,遍布迷雨,看不清楚。
雨雖未至,過橋的人已急步奔行。
濃眉大眼的青年;背着受傷的人,就要掠過魯布衣的椅前。
就在這時,梅花籟籟而落。花瓣落在草上、崖邊、飛落𠔌裏。
青年背上的傷者。忽然睜開了雙眼。
他一直閉着眼睛,可是甫睜目,即望進了魯布衣針刺般的眼睛裏。
他衹望了一眼,又徐徐合起了眼睛。
他再也沒有望嚮別處。
可是他緩緩他說:“六十朵,不多不少,落了六十朵,此數大兇,此數大兇。
魯布衣吃了一驚。他自度一隻眼,比針刺還要利,但對方衹一開合問,眼神清澄如一潭碧湖。一口針沉到了湖底。
當下再無置疑,立刻道:“李布衣?”(全本小說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