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文學>> 人文学者>> 葉永烈 She Yonglie   中國 China   現代中國   (1940年)
解讀傅雷一傢
  《傅雷傢書》發行了一百多萬册,在廣大讀者之中産生了廣泛的影響。然而,傅雷與傅聰是怎樣的一對父子?傅雷為什麽嘔心瀝血寫作了《傅雷傢書》?這本《傅雷與傅聰》作了最詳盡的解讀。
  
  傅雷與傅聰是一對特殊的父子:傅雷被打成“右派分子”之後,導致了傅聰的出走英國,而傅聰的出走,又導致了傅雷夫婦在“文革”中雙雙棄世。這樣的“連環悲劇”,便是産生《傅雷傢書》的真實背景。
  
  本書作者采訪了傅聰以及他的弟弟傅敏,采訪了二十多位傅雷親友,並在上海市公安局查閱了傅雷死亡檔案,以大量第一手資料寫成本書。
《解讀傅雷一傢》:《傅雷傢書》是怎麽樣的一本書?(1)
  解讀《傅雷傢書》
  說明:上海圖書館舉辦“名傢解讀名著”係列講座。2003年4月20日,葉永烈應邀在上海圖書館作解讀《傅雷傢書》講座。本文根據錄音整理。講座部分由上海圖書館解文婧小姐整理,答讀者問由楊蕙芬女士整理。這份記錄後來經傅雷之子傅敏先生審閱,承他提出許多寶貴意見,作了修改、補充。
  各位朋友,今天我非常榮幸,能來到上海圖書館,為諸位解讀《傅雷傢書》。
  關於這本書,我寫過一篇論文,叫做《論〈傅雷傢書〉》(見本書末篇)。今天我不講這篇論文,而是想“書外談書”。
  為什麽要“書外談書”呢?因為我為傅雷先生一傢寫過一本書,叫做《傅雷一傢》。後來,又由作傢出版社出了本書,叫《傅雷與傅聰》。我一共采訪了傅雷先生生前好友23位,又對和傅雷先生有關的人士以及他的家庭、故鄉作了很多采訪。因此,我主要解讀這本書的背景,從他的背景,他的家庭來看這本傢書。也就是說,我是以一個采訪者而不是書評傢的角度來評論這本《傅雷傢書》。[圖1]
  《傅雷傢書》是怎麽樣的一本書?
  首先,我想講的就是,《傅雷傢書》究竟是怎麽樣的一本書。
  顧名思義,《傅雷傢書》是一本“傢書”,是父親寫給兒子的傢信。其中主要是寫給他長子傅聰的信,還有部分是寫給次子傅敏和長媳彌拉的。因此,這是本父親寫給子女的書信的集子。
  其實,這本書是殘缺的,並不完整。傅雷先生寫給遠在英國的傅聰的信,由於“文化大革命”的火焰燒不到倫敦而得以保存。還有一部分是傅雷先生寫給傅敏的信。我在采訪傅敏的時候,他非常激動,流着淚對我說,非常遺憾,在“文化大革命”的歲月裏,他在一天夜裏前往馬思聰先生傢,將父親給他的信全都燒毀了。他為什麽要去馬思聰先生傢呢?因為他知道馬先生傢有個很大的爐子,於是在那裏燒掉了這些信。他說,在當時的情況下,他非常害怕,意識到在“文化大革命”中會“搜信”,這些信件會成為他“反革命”的罪證。在這樣的情況下,把這麽寶貴的書信一燒了之,傅敏自己也非常痛惜。所以,《傅雷傢書》是一本殘存的書,書中僅存兩封給傅敏的信,其餘大部已經燒毀。其實傅雷先生給傅敏的信也是非常之多的。
  這本書是個“單嚮道”,僅是父親寫給兒子的信,卻沒有兒子寫給父親的。一本傢書,應該有呼應,“雙嚮道”,既有父親寫給兒子的,又有兒子寫給父親的,讀者看來纔有前後呼應的互動之感。但也非常遺憾,傅敏先生寫給傅雷先生的信,在“文革”當中也被全部燒毀了;可幸運的是,傅聰先生寫給傅雷先生的信都保存得十分完好。
《解讀傅雷一傢》:《傅雷傢書》是怎麽樣的一本書?(2)
  十幾年前,一位上海音樂學院的朋友突然打電話給我,說是有重大發現。我來到上海音樂學院,他們告訴我,在一個樓梯下面的小房間,發現了幾個黑封皮的本子,上書《聰兒來信摘編》,原來是當年傅聰先生給傢裏寫的信,他母親都將其摘錄在這些本子上面。這三個筆記本,就安靜地躺在了這個角落裏那麽多年。當時我看了非常激動,在徵得傅敏的同意之後,將它們全部復印下來了。為了這些信,我寫過信給傅聰先生,希望這些信能夠發表。傅聰先生給我回了信,信中說道:
  非常抱歉的是,我不希望把我給傢父母的信公諸於世,一個字也不要。這是我最後的决定。
  望諒解。
  傅聰
  1987年8月12日
  那就是說,他不同意公佈這些信件。後來傅聰來上海時我幾次采訪他,問他為什麽不能把這些信和父親的信一起收入《傅雷傢書》呢?他說:“我父親寫給我的信,體現了他的思想,他的思想是非常高尚的。相比之下,我寫給他的信是不足為道的。所以我的信請不要收進去。”按照他的意見,現在的《傅雷傢書》就沒有收編傅聰的信件。(圖2)
  現有的《傅雷傢書》收錄了傅雷先生寫給他的長子傅聰、次子傅敏的信,還有幾封是寫給長媳彌拉的。這樣的書在現在市場經濟大潮之下,按理應該是本很平常的書,但它卻成為現在中國市場的暢銷書,總印數超過了100多萬册。從1981年至今已經21次印刷,在廣大讀者,尤其是青年讀者中産生了深刻的影響。這本傢書,從可讀性來說並不強,僅是一封又一封信,也沒有吸引人的小標題,無非是幾月幾日,然後是一封信,如此而已。為什麽這麽一本書會有這樣巨大的影響,會吸引那麽多的讀者,而且現在成了一本名著了呢?
  在我看來,是因為這本傢書中的父與子,是特殊的父與子。這本書中的父親傅雷,既是位作傢,又是位翻譯傢,學貫中西。(圖55)兒子傅聰是位藝術傢。這樣的傢書就充滿了文學色彩、藝術色彩,是在藝術的氛圍中用優美的筆調寫成的。它不是一般的傢信,其中藴含了很多人生哲理、豐富感悟。這本書超出了一般的傢書的範圍。我曾經說過,信分兩種:硬的信和軟的信。硬的信是單純地講事情,像公文一樣,講完就結束了;而像傅雷傢書這樣的信,是軟的信,它帶有思想、文學、藝術等等的色彩,有很深刻的藝術價值。另外,傅氏父子是一對特殊的父子,他們父子受到了“極左”路綫的連環迫害,演繹了循環的悲劇,是中國一代知識分子命運的縮影。
首頁>> 文學>> 人文学者>> 葉永烈 She Yonglie   中國 China   現代中國   (194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