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文学论坛>> 经济商企>> 綦彦臣 Qi Yanchen   中国 China   现代中国  
真实的交易:提高生活质量的通俗经济学
  本书以经济学原理为依托,以日常生活为分析对象,向读者揭示:其一,经济学本身就是普罗大众的消费品;其二,交易是我们这个世界的本质,人的一切行为皆可用“交易”一词来解释;其三,信息质量决定着交易质量,也决定着每个人的生活质量。
  
  在现实分析方面,力图向读者说明自我交易、与他人交易、与国家交易等一系列问题的真实性,让读者重新审视生活本身。通过重新审视,提高自己把握信息的能力,从而增殖财富、改善心态,提高生活质量。
  
  本书在通俗叙述中,借助中国民间俗语来诠释经济学原理,并精选经典历史案例与文学故事,来衬托主题叙述,大大增加了本书的可读性。本书还有两大特点:其一,大量个案源于作者实地调查,真实可靠;其二,内文图片均系作者原创,生活气息浓厚。
序我为什么愿意推荐这本书(1)
  序 我为什么愿意推荐这本书
  茅于轼
  我认识本书的作者差不多有十五年的历史。他是一位多产的作家,涉及的领域很广,但多半跟经济学有关。在这本书中他自称为半个经济学家。大家也许会奇怪他另外半个是什么。我觉得他的另外半个可以称为杂家,既有政治,又有历史,还有各种新奇的想法——不好归类的想法。所以不得不称为杂家。他又是一位特别有创造性的作者,他的思想没有边界,但有追求真理的动机。为此他付出了高昂的代价。所以他是一位值得尊敬的学者。在这本书中,他用最通俗的方法叙述经济学的基本道理,特别是关于交换的知识。
  我认为现在主流经济学虽然成果累累,但是对于交换的讨论是远远不够的,对于交换的认识停留在很肤浅的程度,一般人不懂得交换对我们生活的重要意义。也不去想,一旦交换停下来会有什么样的灾难。比如说,灾荒大批饿死人并不是缺粮,而是缺市场,是因为没有了交换。相反地,近二百年来全世界的财富如此迅速地积累,科学如此地发展,归根结底是交换的功劳。换句话讲,如果没有市场,这一切都不可能发生。綦彦臣在本书中就交换作了进一步的讨论,他用一个全新的视角来认识交换。这个角度是过去被忽视了的。他的这本书是一本独立创作的书,跟现在市面上许多抄袭的作品完全不同。阅读这本书能给人以新的知识。读者看了它不会感觉上当。我想补充的一点是,交换背后的社会学意义。交换是两个人之间的事(书中所说个人和国家做交换,其实国家的背后还是人)。它没有区分这两个人有什么不同。所以他们是完全对等的,是完全平等的。如果交换使某甲赚了一笔钱,那么某乙也能从中赚一笔钱。所以市场经济是以人与人平等为前提的。这里不存在人剥削人,或者人被剥削的可能性。剥削只可能发生在人与人地位不平等的时候。市场安排使人与人的关系成为双赢。这也解释了何以交换制度一直到19世纪,随着人权的被确认而逐渐确立起来。在此以前人与人不平等,特权横行,市场得不到发展。这个分析也说明了中国进一步改革的方向在哪里。我愿意以一个经济学家的身份向大家推荐这本书。2010年1月10日,写于北京,南沙沟一位小资手头有点儿闲钱,存在银行里,利息收入太低,他想买点儿基金与股票,这样可以多赚一些钱。但是,从银行取出钱来买基金和股票,也很有可能赔钱。钱,是存银行还是买基金和股票?这位小资心里一直在掂量。过了不短的一段时间,他才下定决心买基金和股票,并投入大量的时间从电脑上看行情。外人看来,这个抉择很容易,但对小资本人来讲,却是个并不简单的抉择。最后的抉择是自我交易的结果。一个人想做什么事儿,首先得说服自己。这个说服过程,就是自我交易的过程。假定基金和股票的行情不太好,小资想把它们卖出去换回现金,他就得与别人做交易。可见,自我交易与互相交易是存在间接关系的。人与人之间的交易很容易理解,因为不仅买卖基金和股票如此,就连去商场、坐公交、打出租、买青菜,乃至交电费、订报纸,无一不是。
序我为什么愿意推荐这本书(3)
  信息质量又不仅仅指交易者得到的信息的可利用程度如何,更指交易者把握信息的能力。比如,上面所说的《周易》与《易经》和《易传》的关系,是一个既定的信息,自古以来就有,不存在本身的质量问题。是否能够高质量地利用它,则在于交易者的把握能力。自称“易经大师”的人,甚至连古文都读不通,也搞不清《易经》与《易传》的关系,但愿意听他指导命运的人则稀里糊涂给了“易经大师”卦钱。因为他们根本就没能力检验所谓的“易经大师”是否懂古文、是否能把《易经》与《易传》的关系简要地讲出来。这种情况叫做信息不对称。在交易中,总是拥有相对充分、把握信息质量高一些的一方容易获利。“易经大师”虽然不懂古文,也不知道《易经》和《易传》的关系,但总比普通求卦象者对《周易》了解得多,甚至时不时会冒出几句文言文来。交易双方的信息越对称,交易越可维持双赢的局面,这就是交易需要加大诚信因素的原因所在。特殊的情况也有,如赌博,越是信息不对称就越刺激,信息量少、质量低的一方越愿意投入,好像自愿往信息量大、质量高的一方白送钱似的。这是因为赌博的本质是效用超过利润的活动,人们愿在其中体现自己的决断力、胆量,即它与赚取利润一样,是一种个体价值的实现方式。效用最大化是交易过程中一个十分有趣的现象。效用的本质是愿意放弃短期利益来谋求长远利益。“交易”中性化后,它逐渐成为更清晰地进行观察这个世界的窗口。本书附赘作者写的两篇书评,其一是2004年5月为茅于轼先生《经济学的智慧》一书做的序言,名曰《他不会拉上窗帘说话》,年青一代经济学家给老前辈的书写序,本身就是段学界佳话;其二是2009年8月为陈志武先生《24堂财富课》写的书评,名曰《富兰克林之后的第二个例外》,此文应其出版策划人之请撰写,但因为我素来对陈教授的文章是能见必读,因此自觉此文不算应付之作。附于本书,算是给读者提供点消费者剩余吧!
  綦彦臣2009年9月30日定稿于绵逸书房
首页>> 文学论坛>> 经济商企>> 綦彦臣 Qi Yanchen   中国 China   现代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