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文學>> 言情>> 葉靈風 Ye Lingfeng   中國 China   現代中國   (1905年四月9日1975年十一月23日)
永久的女性
  《永久的女性》一書以章回體的形式,描寫才華橫溢的青年畫傢秦楓𠔌以純情少女朱嫻為模特創作了“永久的女性”畫像,轟動了上海灘 ,卻在世俗的壓力下被迫犧牲自己的愛情與幸福。這是一個凄婉哀豔的愛情悲劇。由於作者本來就是學習繪畫出身,所以對小說男主人公心理和情感的刻劃尤見深切。整部小說精心營造了浪漫神秘的氛圍,三角糾葛的設置更使情節跌宕起伏,直到捲終結局方始真正水落石出。傳統章回小說,浪漫抒情小說和“新感覺派”小說種種手法的交揉融合,在本書中達到了較為和諧的統一。 本書作者曾被人貶為“新鴛鴦蝴蝶派”,但本書自有其獨特的魅力。它既與當時的“主流”文學格格不入,也與流行的通俗言情小說迥異其趣,不但帶有濃厚的現代都市小說色彩,而且也帶有藝術與人生、藝術與愛情的嚴肅思考,是二十世紀中國通俗愛情小說的佳作之一。
題記
  一九三五年的秋天,應了那時新創刊的《小晨報》之約,我寫下了這部《永久的女性》。這是我第三次為每天出版的日報寫連載小說,而且也是最長的一部。以前在《時事新報》所載的兩部都衹有六七萬字,這回卻差不多有十四萬字,連載了四個多月。這小說結束不久,《小晨報》也就停刊了。
  寫這小說時,我正搬到上海市外不久。那時的我,不僅在思想上很苦悶,就是生活上也很空虛,不能安心讀書,更不能安心執筆。這小說的寫成,與其說是我的努力,不如說是我運用這機遇收拾我疏散的心情而已。因了住在市外,這小說的背景便也利用附近的區域;理想中的主人公的住處,那竹林深處的一座瓦屋,便是我散步時所時常見到的地方。久住鬧市的我,新來到這郊外,當時的心情雖極不安靜,但周遭的景色仍給我很深的印象。
  這小說的整個故事,是用上海頗知名的一個洋畫社作對象,洋畫社的社員大都是我的朋友。但這是我的一個秘密,我從不曾對他們談起過。當然,他們中間並沒有秦楓𠔌、張晞天,更沒有朱嫻,也沒有類似這樣的故事,但我卻采用了他們對於藝術努力的精神作我理想的對象,從這上面建築我想象的樓閣。
  這小說整個是一位畫傢和他的一幅畫的故事。我想描寫的是藝術與人性的爭鬥,藝術傢為了愛護他的創作而犧牲他的幸福;這是一種頗熟悉的典型,但這也是一幕永久的悲劇。
  全書的骨幹,那一幅《永久的女性》畫像,明達的讀者當能看出,那是受了文藝復興大師達文西的那幅《莫娜麗沙》的影響。
  我自己從來不喜歡自己所寫下的這類小說,因此幾乎漠然沒有好惡之感。以上所寫,不過將這小說寫作的經過,提供給有興趣的讀者而已。
  這小說發表時,每天曾由丁聰先生作插繪,這回卻因了印刷關係,衹得割愛,另煩他畫了一張封面。
  一九三六年六月,作者記
  一、秋之豐富
  從寶山路開往市政府的公共汽車,在開林公司門口停下的時候,從車上走下了一個身體頎長,膚色微黑的南國風度的青年。在一根電桿木下襬着水果攤的張金發,望着嚮自己面前走過來的這個青年,笑着招呼道:
  “秦先生,從上海回來嗎?”
  “是的,到法租界去的。張老闆,今天生意好嗎?”
  “還不過是這樣。現在的生意真難做,連學生都捨不得買水果了。你先生今天可要帶點什麽回去?”
  說着,用手指着自己的面前。
  在他面前小小的攤上,有着薑黃色的帶着刺鼻的熱帶味的香蕉,淡淡的茶緑色的雅梨,泛着寶藍的紫色的無花果,集合了嬌豔的玫瑰紅和雅淡的粉緑的蘋果。這一切,在具有敏銳的色感的青年畫傢秦楓𠔌的眼中,是一幅自然的靜物圖案。與其說由於食欲上的引誘,還不如說是視覺上的刺激。他笑着說:
  “好的,張老闆,給我選四毛錢的罷,每樣一點。怎樣,柿子還沒有上市嗎?”
  “還要再等幾天哩!”
  在他的想象,對於眼前這幾種色調和平的水果,覺得如果再加上幾枚強烈的朱紅色的柿子作對照,將是一幅極好的能代表這新秋情趣的靜物,他想到十七世紀佛蘭德斯畫傢約丹斯那幅《秋之豐富》的名作,在原野的高坡上,一群康健的農傢男女,肩着豐富的秋收的果物,正在愉快笑語着。
  他擡起頭來嚮四面望了一眼。
  晴朗的新秋的午後,在這將近五點鐘的時刻,太陽還明亮的曬在他的四周。從散在路旁的疏落的幾座建築物上所反映的陽光,正融和着他心中想象畫面上愉快而靜寂的空氣;仿佛天是澄碧的。路旁雨後新漲的溪水中,正映着緩緩流過去的雲影。
  他覺得自己的心境更沉靜了。
  ——是的,這樣好的天氣,我該利用這機會多畫幾幅畫;不過,剛纔在霞飛路所見的那個女性,如果面部再狹長一點,眉毛再揚起一點,倒像我想象中的那種典型。
  離開了水果攤,從路旁的小路上,沿着一座桑林走去的時候,他不覺在自己的心中,又畫了一遍那幅設想已久的畫像。
  
  二、憂鬱的雲影
  穿過了桑園,在一叢蒼翠的竹林掩護下,一座青灰色的瓦房,像隱士一樣,劃破了新秋明朗的天空,露着他寂靜的姿態。
  這小小的離隔了都市塵囂的半舊的建築,便是青年畫傢秦楓𠔌的傢,便是他的畫室。
  他捧着剛纔買的一包水果,踏着碎石鋪成的小徑,那一幅在他心中設想已久的畫像,正像這些成熟了的秋天的果實一樣,在他心中渴望着有一隻手來采擷。
  ——幾時纔可以找到那樣的一個對象,幾時纔可以完成那幅畫像呢?難道世上真的沒有我的想象中的女性嗎?
  白雲在他的頭上流着,愉快的太陽曬在他的身上,他感覺着自己的心中充滿了與大自然協調的熱情。
  想着這一切,他嚮了隱藏在竹林裏的自己的傢走去。
  “秦先生,回來了嗎?”
  突然有人這樣的喊他,他擡頭一看,從另一條小徑上嚮他迎面走來的,正是他的房東太太。
  “回來了。孫太太出去嗎?”
  “去打一個電話。秦先生,羅小姐早就來了,等你等了好久哩!”
  一陣濃重的雲影拂過秦楓𠔌的臉上,他的臉色看來好像陰暗了。
  “謝謝你,孫太太。”
  雖然這樣回答的時候,心裏卻照例止不住的這樣想了:
  ——如果羅雪菌對於藝術能有一點深刻的瞭解,相貌能秀逸一點,不是生着那樣一張庸俗的圓臉的話,以她對於我的熱情,我的畫像早就實現了,又何必這樣大海撈針一樣的追尋對象呢?
  一聲輕微的嘆息,抹在秦楓𠔌臉上的正不是偶然飛過的雲影,而是一種無名的憂鬱了。
  他早知道雪茵今天要來的,不是為了她,他也不會在這樣早的時候,就從朋友傢裏那種濃重的藝術空氣中溜回來了。
  對於這位女性,他始終是在藝術和人性的領域中掙紮着。
  
  三、紅蘋果
  秦楓𠔌所住的房子,這隱在竹林裏的寂靜的傢,是一所有小小的院子合抱着的江南風味的建築。沒有樓,圍着口字形的天井,是三開間帶着東西廂房的高爽的平房。這東面的廂房,連着後面的套房,便是他的傢。他將後房當作臥室,而將爽亮的廂房當作了畫室。那和平而靜謐的從四扇玻璃窗裏透進來的光綫,襯着墻上的反光,是盡夠他作畫的了。
  對面的餘屋裏住着他的房東孫先生和太太,這位和朋友合夥開了一傢印刷所的孫先生,帶着六十幾歲的母親和兩個孩子,平素是住在上海的時候居多。為了經濟,為了破除寂寞,纔將一半的房屋租給了由朋友介紹而來的秦楓𠔌。
  踏進了這寂靜的傢門,穿過天井,對了東面廂房的玻璃窗裏,秦楓𠔌捻熟的望了一眼,看見一個不會引起他的興趣的平凡的背影,正靠在椅子上看書,他知道雪茵果然來了。
  聽見了腳步聲,她回過臉來,是一張圓圓的帶着通俗趣味的臉,一張在商人的眼中認為是討人歡喜,在藝術傢的眼中卻認為是庸俗的臉;彎彎的眉毛,平整的鼻子,小巧的嘴,一切的地位都排列得很適當,但是卻缺少了崇高的感覺和吸人的魅力。
  “楓𠔌,回來了嗎?”
  看見秦楓𠔌走了進來,她站起身來這樣說了。
  “是的,對不起你。你來了好久嗎?”
  “因為到復旦去找一位同鄉沒有找到,所以來得早了——怎樣,買了些什麽?”
  “哦哦,下公共汽車時買的一點水果,我想畫靜物寫生的。也罷,先吃了再說。”
  他將捧着的水果放在靠墻的一張小小圓桌上,揀了一隻青色的蘋果遞給她。
  “我不要。我喜歡吃紅的,沙的。”
  楓𠔌不開口,另揀了一隻紅的遞給她,自己卻將那衹青蘋果,用手揩了一揩,很貪婪的送到了嘴裏。
  這一切,他做得都很自然,並沒有什麽不滿意的表示,但是從他的這些動作中卻看不出鼓舞生命的力和人生的熱情,衹有使人微微感到的一種內心的寂寞。
  
  四、寂寞的笑
  秦楓𠔌和羅雪茵的認識已經有一年以上的歷史。在去年的初夏,這位在體育學校讀書的四川女子,偶然在遊泳池裏遇見了秦楓𠔌,看見生長在南國水鄉的他,修偉而康健的身體在池水裏正像魚一般的活潑,不覺傾倒了起來;更由朋友的介紹,知道他是畫傢,於是由遊水的教授很快的就成了熟悉的朋友。在羅雪茵的眼中,除了覺得秦楓𠔌漂亮以外,也許將畫傢的意義誤解成了攝影傢,以為既認識了畫傢,也許有一天能請他畫一幅漂亮的肖像,當作照片一樣的在圖畫雜志上發表一下。於是由於這種種的潛意識,羅雪茵從開始就有意和秦楓𠔌接近了。
  秦楓𠔌是一個有着藝術傢的修養,而又有人情修養的人。他不會輕易的和一個人去接近,也不會孤僻的拒絶旁人的接近。所以,在羅雪茵認識的當初,雖然覺得她不過是一個僅及於水準的女性,而且又是將籃球和排球代替了自己的畫筆的人,與自己的趣味太不相投,但是為了豪爽的天性,所以從來不曾想嚮她逃避,不過早已感到這决不是他理想中的女性,决不是能瞭解藝術,瞭解他的女性。
  說到藝術,羅雪茵不僅不能瞭解,而且根本沒有一點基本的認識,趣味更說不上了。譬如說,一隻蘋果的事,羅雪茵决不會領悟到一隻青蘋果脆爽的滋味,是超過沙軟的紅蘋果的。
  但對於這一切,秦楓𠔌從來不肯在口頭嚮她表示過,衹是暗暗的在自己心裏感到寂寞而已。
  也許是因為這種原故,間接的使羅雪茵為自己造成了許多早熟的幻想。
  “你今天到哪裏去了?”
  仔細的削着蘋果皮,羅雪茵這樣低了頭問。
  “到張晞天他們那裏去了。”
  “沒有看見他們嗎?”
  “他們都在傢。我因為想到你要來,所以先走了。他們都在討論秋季展覽會的事。”
  “說來你又要好笑,真的,我真不懂你們畫的,為什麽沒有一張我愛看的。不是歪歪倒倒,就是奇形怪狀的。”
  楓𠔌笑了一笑。羅雪茵的蘋果皮還沒有削完,他的一隻帶皮的青蘋果卻已經快吃完了。
  
  五、獨立秋展
  提到繪畫,楓𠔌又想到下午在張晞天傢裏所談的,籌備舉行秋季繪畫展覽會的事。
  他們這幾位青年畫傢所組織的獨立美術社,這年秋季照例要舉行一次展覽會的。中心分子之一的秦楓𠔌,决意要畫幾幅滿意的製作去出品。今天下午所談,便是各人怎樣在這狐鬼橫行的藝壇上,拿出幾張真正的嚴肅的藝術作品,去矯正被蒙蔽了許久的觀衆的耳目。
  秦楓𠔌所想的,自然是他那幅設想已久,始終未落筆的畫像。
  這是他的一個理想,他要畫一幅少女的畫像,是一幅胸像,單純的沒有背景,古典的構圖,但是卻用現代的技法和色調,一個樸素的少女的像。從這少女的顔上,他要表出女性不滅的純潔、尊嚴和美麗,以及孕蓄着的母性的愛。
  作為這樣一幅畫像的對象,能代表女性在人性中僅有的優點的,秦楓𠔌知道决不是一般的摩登少女所能胜任,而必需在性格和顔面上,先天的具有他理想的條件不可。
  他要一個修長的身材,有圓味的胸膛,聖母型的長形的臉;有着下垂睫毛的習慣,於美麗之中帶着端莊,沒有一點輕挑的氣習。
  而在這一切之後,必須還要有一個美麗的靈魂、一種不滅的熱情。
  條件太苛刻了。從哪裏去找這樣一位女性來作對象呢?於是秦楓𠔌的心中,這幅畫像已經像果子一樣到了迸裂期的成熟,但是同時卻又感到一種無從發泄的苦悶。
  他又想到羅雪茵了。正在吃蘋果的雪茵决不會想到秦楓𠔌從她身上所感到的寂寞。她高興的笑着:
  “昨天傢裏來信了,說是錢已經匯來了。我想去做一件秋大衣,你說什麽顔色的好?”
  “檸檬黃的。”
  “我想做緞子的好嗎?”
  “不好。最好做毛織的。秋天的衣料是不該光滑華麗,而是應該有輕軟溫暖的感覺的。”
  “衣服是穿的,是給人看的,又不要用手去摸,何必顧到它的感覺?”
  “那麽,做緞子的也好。”
  幾縷陽光從墻頭上斜射了進來。秦楓𠔌這樣回答的時候,望了帶着黃色的近晚的陽光,不覺感到一點薄薄的新涼。
  
  六、苦悶
  秦楓𠔌是一個極忠心於自己藝術的青年畫傢,今年纔二十六歲。在香港從一個外國人的繪畫研究會裏學了幾年的基本素描,便東渡到日本去專攻自己心愛的油畫。兩年前歸國了,不回到自己的家乡廣東去,卻在上海住了下來,和幾個朋友組織起獨立美術社,專心於自己藝術的深造。拒絶了幾個美術學校的聘請,而用商業美術維持自己的生活。
  他現在是上海百華公司的櫥窗陳設指導,每星期衹有兩晚的工作,餘下的時間便用在自己的繪畫上。不愁生活的壓迫,不曾牽入教育生活的漩渦,實在是一個理想的藝人。
  生就的一個修長而健康的體格,英挺的相貌,再加上南國的熱情和豪爽,秦楓𠔌實在是一個現代典型的漂亮青年。雖然在學生時代已經有過幾次不曾結束的羅曼史,在東京的時候也曾被幾個女性追逐過,但是因為自己對於藝術的熱忱超過了對於女性的愛,在戀愛與藝術不能並立的時候,總是毫不躊躇的拋開了戀愛,所以始終不曾有過正式的情人,衹是不時處於被動的地位,被一兩個熱情的女性追逐着而已。
  目前的羅雪茵便是處於這樣地位的一個。秦楓𠔌不曾堅决的拒絶她的進攻,實在不過是保持着一種男性的禮貌罷了。
  但是他並不是一個冷酷無情的人,燃在他內心如火的熱情,他已經完全寄托在自己的繪畫上了。
  一年以來,為了自己理想中的那幅畫像,為了要尋找一位適合於自己條件的女性,秦楓𠔌差不多已經陷入一種空想的單戀的苦悶。走在路上,坐在車中,偶然踏入一個公共的場所,他總要仔細的尋找,仔細的註意每個少女的臉,每個少女的身材,將她們和自己的理想比較一下,期望能發現一位適合於自己條件的人。
  不用說,他始終是失望的,沒有一個曾經完全的夠上他的條件。
  這就是他的苦悶、他的寂寞。他的繪畫上的對象,就是他靈魂的對象。他的畫不曾實現,他的靈魂怎樣能安定呢?
  雖然眼前有着羅雪茵,但是他知道這决不是他的理想,也决不是他的戀人;他的戀人該是與繪畫合而為一的,是他的畫面上的,同時也是他心上的。
  
  七、畫室風景
  這一天傍晚,秦楓𠔌陪了羅雪茵,在附近新開的一傢館子裏吃了晚飯,又送她上了公共汽車,回到北四川裏以後,自己纔沿了江灣路走了回來。
  像要下雨的樣子。天色突然陰暗了下來,帶着涼意的黃昏的風,用着感傷的調子嚮他的身上吹着。
  他重新感到了始終壓迫着他的那一種寂寞,藝術上的同時是他心靈上的寂寞。
  司到了傢裏以後,在水一樣的燈光下,對了一張新釘好放畫架上的二十號的畫布,不覺呆呆的出神。
  簡單的廂房裏,衹有墻上有三張配了框子的畫;一張靜物、一張畫像、一張人體,破除了整單的單調。秦楓𠔌是不愛畫風景的,釘在墻上的幾張素描,和堆在墻角的一大堆沒有框子的畫,也沒有一張是風景。
  兩張椅子,一張圓桌,合上散亂着的畫具,便完成了這整個廂房裏的所有。
  一條孤單的長大的黑影,從地上一直延在墻上,投射在挂在墻上的畫面上。
  籠罩在自己的影子裏,對了架上的空白畫布,秦楓𠔌從自己的藝術上感到了類似戀愛場合上的苦悶。
  他是從小就失去了母親的人,差不多從不曾嘗到過溫和的母愛的滋味。在心的深處,有一種不肯泄露的寂寞和孤獨潛在着。他要尋找一位像莫娜麗沙那樣的女性,作他畫像的對象;正和現代的精神分析論者解釋達文西作那幅畫像的潛意識一樣,那挂在嘴角的迷人的微笑,正代表着對於幼年失去的母愛的追懷。
  “為什麽不請我作你的畫像的對象呢?”
  “你的臉太圓了。”
  “恐怕是不夠漂亮吧?”
  “我並不是想畫一幅美女畫。”
  “那麽,我看你去找你理想意中人罷!”
  他不覺想起了適纔雪茵所說的關於畫像的話。
  是的,他要去找,不停的去找。雖然他不知道在哪裏可以找到,但他相信世上一定會有一位像他想象的人存在,而且這樣合於他理想的人,一定會瞭解他的意見。
  ——今天在霞飛路所見的一個,不是已經差不多合於我的條件了嗎?
  對了空白的畫布,他這樣出神的想着。
  新秋的晚上,靜悄的空氣整整的籠罩着他的畫室、他的心上。
  
  八、中國畫報
  因為晚上想得太久了,夜裏失了眠,第二天上午,秦楓𠔌一直睡到十點鐘纔起來。
  想到還要到張晞天傢裏繼續討論展覽會的事,收拾了一下吃了一點幹面包,他就準備到霞飛路去。
  天變了,下着濛濛的細麗,沉暗的天色,似乎一時不會放晴,也一時不致落下更大的雨。他披了雨衣倚在乘客稀少的公共汽車上,完全給沉悶的天氣徵服了。
  失了眠,頭裏昏昏的發漲。他看了一下同車的乘客,覺得沒有一個可註意的人,便將視綫轉到窗外。
  半面拉上了的車窗,濛濛的雨受着車行的風力吸了進來,零亂的飄到他的臉上,他衹是用手去拂着,卻不想躲開。
  快到郵政總局的時候,車子照例在停車站上停了下來,對面新亞酒店的空屋,有一傢報攤在空屋的門口冒雨擺着,從吊在櫥窗上的許多畫報中,秦楓𠔌無意看見了一張臉,一張生疏而又熟悉的臉。
  一瞬間,靈敏的感覺立刻告訴他這是一張怎樣的臉。他隨即阻止已經在開動的車子,踏了一位走上來的廣東小姐的腳面,跳了下來。
  是新刊的一册八月號的《中國畫報》七色版的封面上,印着一位少女的半身着色照像。
  隱在一叢油碧的葡萄葉中,貼着一串新熟的紫色的葡萄,是一張長形的完全代表了少女純潔的臉。鬆散的頭髮,映着透過葡萄葉的疏落的日影,臉上顯出一種令人不敢逼視的嬌豔和光輝。面對着新熟的透明的葡萄,她的眼睛從長長的睫毛下露出了水一樣的明朗。
  握着葡萄藤的右手,完全是舉世無比的莫娜麗沙型的右手。
  秦楓𠔌的臉色變了,心裏不由的跳了起來。神秘的自然,竟依照了他的理想,創造了一個和他理想完全吻合的典型。
  他早知道,自己决不是幻想,世界上必定有一個和他理想完全相同的人存在。現在,他的推想果然證實了。
  他將目錄翻了一下。目錄上印着:封面,朱女士。沒有名字,下面也沒有攝影的姓名。
  “誰呢?這是誰呢?”冒了細雨,秦楓𠔌沿着郵政局的屋檐走了起來。
  
  九、夢境
  冒着雨,徒步越過了四川路橋,秦楓𠔌纔在橋腳下跨進正從橋上駛來的二路公共汽車。
  濛濛的雨,蛛網一樣的罩在他的臉上,他覺得自己包圍在這朦朧的空氣中,正好像在夢中一樣。
  果然找到這樣的一個人了!
  他重行將握在手裏的《中國畫報》看了一眼,知道顯在眼前的正是一件事實,並不是幻像,他的心又像一個初戀的孩子一樣的跳了起來。
  “誰是這位朱女士呢?”
  他想着,即使沒有名字,即使沒有攝影者的名字,但是編者是知道的。他衹要去打聽一下,什麽都可知道了。他就可以進一步實現他的理想了。
  他將《中國畫報》的底頁翻了一下,知道它的社址是山東路,編者的陳曉風。他記下了地址和電話號碼,决定誠懇的寫封信去詢問編者一下,或者自己去一次。
  “如果她是在地獄裏,住在天堂裏的我也情願捨棄了天堂,而追隨她到地獄去的。”
  他想起了不知是誰寫的這樣熱情的詩句,自己微微的笑了。
  他有一種自信,知道如果會見了這位本人,嚮她說出了自己的來意,她是决不會拒絶的。像她那樣的一個人,必定有一個美麗的靈魂,一顆能瞭解藝術的心。誰不願意為藝術服務呢?誰不願意從藝術上獲得自己永久的生命呢?
  衝開了壓在自己心靈上的苦悶,他覺得整個的心身都輕快了起來。車子飛一樣的走着,從光滑潤濕的柏油路上,劃破了被微雨籠罩着的空氣,好像要將他送上了天堂一樣。
  ——我决意地在朋友的面前,暫時保守這個秘密,保留這個發現,使他們將來意外的吃驚一下。
  坐在車上,秦楓𠔌完全忘卻了事實上的許多睏難,完全沉入了自己夢想的境地。覺得自己已經握着調色板,對了自己理想的愛人,很輕快的在新鮮的畫布上,一筆一筆地塗着顔色。
  到了張晞天的傢裏,朋友們發現今天的秦楓𠔌似乎很興奮,對於藝術,對於自己的將來,好像很有把握的在談着,對於不久要舉行的展覽會,他更以不可一世的氣概參加了討論。
  他說,旁人的情形他不知道,在他自己方面,他自信一定有一兩張驚人的出品。
  
  一○、宗教世界
  秦楓𠔌不願將他的發現告訴任何人,衹是視如寶藏一樣,將這秘密深藏在自己的心底。
  朋友中也有幾個稱贊這一期《中國畫報》封面的女郎很美,但是沒有一個人料到這張封面對於秦楓𠔌,竟是一件不可言說的寶藏。
  他瞞了衆人,偷偷的打了一個電話給《中國畫報》社,想找它的編者陳曉風,但是恰巧出去了。從張晞天傢裏出來的時候,他預備了一肚皮的話,特地再趕到山東路,想仔細的和那位編者談論一下,希望能知道這張封面的朱女士是誰,本人是否現在上海。
  但是他又撲了一個空。
  懷了滿心的焦急傍晚回到江灣的時候,他决定寫一封信給《中國畫報》的編者,要求他給他一個滿意而迅速的答復,他是否可能認識一下八月號作封面畫的朱女士。他想,他如果嚮他說明了自己的動機,對於這件事情態度的嚴肅,編者是决不會拒絶他的。
  天氣並沒有好,從早上就落起來的濛濛的細雨,像絲一樣的到此刻還不曾停止。空氣是愈加沉重了,灰黯的天色像鉛一樣的要壓到人的身上,但是秦楓𠔌已經不再感到這種鬱悶,他的心像羽毛初豐的雀兒一樣,隨時都可以飛翔起來。
  回到自己的傢裏,他將一册《中國畫報》神聖的靠在墻上,自己用着一種宗教的熱忱,仔細的看着。
  映着斜射下來的燈光,封面上的人影是顯得愈加美麗了。
  透過了紙面,他想象着藴藏在那一對靈活的眼睛裏的,一定是水一樣的淵深,火一樣奔騰的熱情,一定有一顆純潔溫柔的心。
  他拿了一根木炭,在紙上開始想象的構圖。目光應該嚮哪裏,手的位置應該怎樣,身體的姿勢應該怎樣,應該穿怎樣的衣服,怎樣的發型。將存在自己心中已久的想象,迅速的傾到了紙上。
  他想到不久就能真正的實現這種理想,心裏止不住又跳了起來。
  微雨的晚上,他就這樣在空想的狂樂中過了一個黃昏。新秋清澈的蟲聲,夾着遠處一兩聲野犬的夜吠,從沙沙的雨聲中透了進來,使他完全從這寂靜的環境裏,沉到宗教的默想的世界去了。
  
  一一、風雨
  第二天,雨下得更大。清早一起來,秦楓𠔌便將昨夜寫好的信,冒着雨,投到江灣路上最近的一個郵筒裏。
  隨着投進去的,是他被激動了的熱情和無盡的希望。
  差不多一夜沒有安睡,他的想象幾乎達到了現實的立體的地步。他不僅覺到已經認識了這位朱女士,而且感覺到空白的畫布上已經有了她的畫像。他跨過了空間,他更跨過了時間。想象的翅兒已經將他帶進另一個世界去了。
  雨下得很大,而且據新聞報上的記載,說是颶風將要襲來的預兆,但是在秦楓𠔌的心中,卻像一隻已經寄旋在安全的港口中的小舟一樣,毫不理會眼前的風雨。
  他自信,今天所寄的這封信,决不會被《中國畫報》的編者認為無聊,而置之不復的。他自信一定可以得到復信,而且得到滿意的復信。他推想,無論如何,在後天的午後,他總可以得到回信了。
  他很希望在這三天之內,羅雪茵不要來,不要有人來。最好能下三天不停的雨,好讓他孤獨的一個人,安全鎖在自己的世界裏,不被一個人來打擾,自己的希望不讓一個人知道。
  在雨聲中,坐在自己的畫室裏,他完全和眼前的世界脫離了。創造欲和表現欲交混在他的心中,他將戀愛和藝術織成了自己的一件夢衣。
  從低矮的屋頂上,風聲尖銳的掠過。在這郊外,風雨帶着原始的武力在橫掃一切,可是躲在自己的畫室裏,秦楓𠔌卻像一位魔術師一樣,從這包圍着的沉黯天色裏,看出了自己的光明、自己的世界。
  ——將我和這整個的世界隔斷了罷!我有我自己創造的世界。
  他堅决的想,不使任何人分享他的秘密,更不容允任何人阻礙他的進行。若是羅雪菌對於他的工作妨礙,他便要毫不客氣的使她失去這種妨礙的可能性。
  在他的心中,藝術的境界是神聖。他决不容許任何人的侵入,他要用自己的生命來抵禦任何一種野心者。
  
  一二、失望
  差不多下了兩天沒有停止的雨,江灣路地勢低窪的地方,已經浸滿了積水。沒有人來看過他,羅雪茵也沒有來過,任他一個人躲在自己的世界中,不曾受過任何的驚擾。
  他隨時都期待着《中國畫報》編者的來信。
  久不曾陷入戀愛羅網中的他,卻用着一種戀愛場合上的焦急,期待着回信;又擔憂着這惡劣的天氣,是否會影響郵差的交通。
  第三天的傍晚,他冒了雨到外面去吃晚飯,回來的時候,孫傢的孩子交了一封信給他,說是剛纔送來的。
  他一看是《中國畫報》的信封,接到手裏立時就撕了開來。
  他充滿了一個戀人讀着第一封情書的緊張。
  信上說,關於那張封面的事,是由攝影傢顧少侯寄來的,並沒有說明是誰;已經是很久以前的事了,此刻顧君已去北平旅行。如果秦楓𠔌一定要打聽,他可以寫信到北平去問,得了回信後再來奉告。最後說,據他的推測,這位朱女士大約住在上海。
  讀了信,秦楓𠔌完全不知道自己的心中是怎樣的感覺。他好像從一個美好的夢境,突然被人推了出來。他不知道自己究竟是醒了,還是仍在夢中。
  一切預想好的步驟,都因了這樣一來,使自己完全不知所措了。
  也許有點是失望,但是一切本來都是他自己的幻想,原是他自己過於樂觀了。
  他讀了信上最後的幾句,希望又燃燒起來了。他立刻走進去寫了一封回信,請陳曉風替他嚮顧君詢問一下,這人是否仍在上海。
  ——我想,她一定是在上海的。也許因了這一期的畫報,她和編者會有通信的可能。那麽,我該要求陳曉風,如果能有這樣的事,應該即刻使我知道。
  這樣想着,他立刻在寫好的信上又加了幾句。
  ——人傢不會以為我瘋了吧?不會不正當的猜疑我吧?不會的,不會的。從我的態度上,每個人都該看出我是嚴肅的。
  從微微的失望之中,他又轉入了一種藝術上的陶醉。
  
  一三、愛人
  其實,秦楓𠔌所收到的信,嚴格的說,對於他並不算是一種打擊。輕微的失望是有的,但這也是由於自己過於欺騙了自己的原故。從偶然見到的一張封面上,他就過於誇張的使用了自己的想象,忽視了必然的許多睏難,以為一切都能照自己的預料,毫無睏難的實現,真未免太樂觀了。
  這一點失望,正是他應得的懲罰。
  為了這一幅畫像,他已經在不斷的期望之中,過了一年多的焦灼的歲月。從失望轉到絶望,從絶望之中又迸出新生的希望,他已經習慣於這種刺激了。所以,收到了信後,鼓勇氣又寫了第二封信,他的心又活躍起來了。
  他望着那一張封面,自己對自己說,除非永遠不着筆那幅畫像,否則必須要尋到這位朱女士。她的一切條件太合於他的理想了,如果不能尋到她,他寧可永遠不畫。
  天氣晴了,他想到在傢裏睏了幾天,也應該到外面去換一換空氣。正預備走出去的時候,院子裏響起了熟悉的女性的腳步聲,他凝神聽了一下,不用看,他知道是羅雪茵來了。
  無可奈何的嘆了一口氣。
  披着大紅的雨衣,健康的羅雪茵的影子現到天井裏。
  “秦,你沒有出去嗎?這幾天的鬼天氣,真悶死人了!”
  她翻身脫下肩上的雨衣,這樣立在房門口說。
  “天下雨,這幾天都沒有出去。你怎樣來的,江灣路上的水退了嗎?”
  一瞬之間,他已經恢復了平素高興的態度。
  “你看,從電車站下來,我就坐了黃包車來的。沿路的水,連我的襪子部濺濕了。”
  “你是體育傢,該率性赤了腳遊水來的。”
  “我沒有你那種遊水的本領,淹死了誰救我呢?”
  秦楓𠔌拍拍自己的胸膛。
  一眼看見了靠在墻上的《中國畫報》羅雪茵走過去搶在手裏:
  “這是新出的嗎?讓我看看。這封面上的人是誰?怪漂亮的,你的愛人嗎?”
  說着,一面眨着一隻眼睛望着他笑。
  不待羅雪茵開口,秦楓𠔌早已料到她見了那本畫報,一定要詢問,而且要猜疑的。他照自己的决定,决不使自己這種神聖的舉動受到她的干涉。
  他否認了她的話:
  “你不要亂說,這本書是一位朋友送我的。”
  “那麽,為什麽像神一樣的供在墻上呢?”
  “我是隨意放在那裏的。又不是你的照片,我為什麽要如此尊重呢?”
  楓𠔌俏皮的說。
  羅雪茵將嘴唇一撇,冷笑着說:
  “不要講笑話,我哪裏有那樣的資格?我如果有這種資格,早已給你作畫像了。你看,也許人傢纔有資格哩!”
  說着,她將這本《中國畫報》高高的舉了起來。
  秦楓𠔌咬了一咬嘴唇,心裏暗暗的佩服羅雪茵的眼力倒不差,居然也看出這是一個適合他畫像的人,他不覺對她有了一種好感,但他仍不願將自己的心事泄露給她知道。
  “你也不要講笑話。如果你真的覺得她適合,為了藝術的原故:你該將她介紹給我了。”
  他半真半假的說。
  “你以為我不認識她嗎?”
  秦楓𠔌的心裏跳了起來。他想這也許是可能的事。但表面上仍是竭力掩住了自己的驚異:
  “那麽,你該給我介紹了。”
  “我為什麽要介紹呢!”羅雪茵冷冷的說,眼睛望住了秦楓𠔌,“我為什麽為自己增加一個敵人呢?”
  秦楓𠔌吃驚了一下:
  “怎麽的敵人?”
  “一切的女性,彼此都是敵人。一個美麗的女性,更是一位擁有最強的武器的勁敵,我為什麽要介紹給你?”
  秦楓𠔌覺得這種對話很難繼續下去,衹好突然改了話題:
  “你上次說要做夾大衣,已經做了嗎?”
  “這幾天總是下雨,我怎好去做——你不要誤會,剛纔開玩笑的,我並不認識她。我如果真的認識,我當然要給你介紹的,將來也可以多一位好朋友,何緻是敵人呢?”
  說了,又嚮他笑起來。
  秦楓𠔌的心中不安極了,他完全看不出羅雪茵所說的話,究竟哪一面是真,哪一面是假。
  
  一五、難題
  秦楓𠔌雖然不能决定羅雪茵所說的話,究竟是正話還是反話,但是他自己的主張卻是决定的。他無論如何,不讓她知道他確是想認識這封而上的人,不讓她干涉到關於藝術上的事。
  ——何況她僅是我的一個普通的朋友,而且根本又不理解藝術,她的干涉是不能容許的。即使不是朋友,我也不讓任何人闖入我藝術的境界。
  這樣想着,他便開始和羅雪茵談到別的事。
  “我本來也預備要出去的。你不是說要做大衣嗎?我們一同出去走走罷。”
  深懂人情世故的他,不願羅雪茵過於研究那張封面的事,他想將她的註意力引到她自己的身上去。但是羅雪茵卻說:
  “你有工夫陪我去嗎?”
  這句話顯然有一根刺。
  他一笑:“我倒不動氣,你反而動氣了。一切都是你一手弄出來的。什麽愛人,什麽敵人,我並沒有說過一句。”
  “我懂你的心事的。我可以是你的朋友,但是我不懂藝術,不懂畫的,所以不配和你討論這種問題。一提到藝術,你便要陪我去買衣料了,是嗎?”
  羅雪茵顯然是真有點動氣了。
  秦楓𠔌心裏有點不高興,但他瞭解女性在任何的事上都肯讓步,衹有遇到了敵人,起了嫉妒作用時,是一切都不顧的。他忍住了,依舊笑着說:
  “你說笑話。對於體育,我也是不懂的,你不願意我陪你去,難道是因為畫傢沒有資格陪體育傢買東西嗎?”
  羅雪茵所以要認識秦楓𠔌,便因為他是“藝術傢”;而她對於自己的自負,也是這“體育傢”。現在給楓𠔌一說,她潛在的虛榮心滿足了,不覺笑了起來。
  “你既自認是畫傢,衣服做好了,你該給我畫一幅畫像纔是。”
  這也是她許久想要實現的一個願望。
  秦楓𠔌見她又提到那個問題,衹好仍舊用了俏皮的態度說:
  “好的好的,衹怕我畫不出你的漂亮罷。你如果不怕我將你畫成紅頭髮,青面孔的摩登安琪兒,你便放心等我給你畫罷。”
  這樣,秦楓𠔌結束了這一個難題。
首頁>> 文學>> 言情>> 葉靈風 Ye Lingfeng   中國 China   現代中國   (1905年四月9日1975年十一月2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