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中起了涼風,樹葉煞煞的同雹片似的飛掉下來,雖然是南方的一個小港市裏,然而也象能夠使人感到鼕晚的悲哀的一天晚上,我和她,在臨海的一間高樓上吃晚飯。
這一天的早晨,天氣很好,中午的時候,衹穿得住一件夾衫。但到了午後三四點鐘,忽而由北面飛來了幾片灰色的層雲,把太陽遮住,接着就颳起風來了。
這時候,我為療養呼吸器病的緣故,衹在南方的各港市裏流寓。十月中旬,由北方南下,十一月初到了C省城;
恰巧遇着了C省的政變,東路在打仗,省城也不穩,所以就遷到H港去住了幾天。後來又因為H港的生活費太昂貴,便又坐了汽船,一直的到了這M港市。
說起這M港,大約是大傢所知道的,是中國人應許外國人來互市的最初的地方的一個,所以這港市的建築,還帶着些當時的時代性,很有一點中古的遺意。前面左右是碧油油的海灣,港市中,也有一座小山,三面濱海的通衢裏,建築着許多顔色很沉鬱的洋房。商務已經不如從前的盛了,然而富室和賭場很多,所以處處有庭園,處處有別墅。沿港的街上,有兩列很大的榕樹排列在那裏。在榕樹下的長椅上休息着的,無論中國人外國人,都帶有些舒服的態度。正因為商務不盛的原因,這些南歐的流人,寄寓在此地的,也沒有那一種殖民地的商人的緊張橫暴的樣子。一種衰頽的美感,一種使人可以安居下去,於不知不覺的中間消沉下去的美感,在這港市的無論哪一角地方都感覺得出來。我到此港不久,心裏頭就暗暗地决定“以後不再遷徙了,以後就在此地住下去吧”。誰知住不上幾天,卻又偏偏遇見了她。
實在是出乎意想以外的奇遇,一天細雨蒙蒙的日暮,我從西面小山上的一傢小旅館內走下山來,想到市上去吃晚飯去。經過行人很少的那條P街的時候,臨街的一間小洋房的棚門口,忽而從裏面慢慢的走出了一個女人來。她身上穿着灰色的雨衣,上面張着洋傘,所以她的臉我看不見。大約是在棚門內,她已經看見了我了——因為這一天我並不帶傘——所以我在她前頭走了幾步,她忽而問我:
“前面走的是不是李先生?李白時先生!”
我一聽了她叫我的聲音,仿佛是很熟,但記不起是哪一個了,同觸了電氣似的急忙回轉頭來一看,衹看見了襯映在黑洋傘上的一張灰白的小臉。已經是夜色朦朧的時候了,我看不清她的顔面全部的組織;不過她的兩衹大眼睛,卻閃爍得厲害,並且不知從何處來的,和一陣冷風似的一種電力,把我的精神搖動了一下。
“你……?”我半吞半吐地問她。
“大約認不清了吧!上海民德裏的那一年新年,李先生可還記得?”
“噢!唉!你是老三麽?你何以會到這裏來的?這真奇怪!這真奇怪極了!”
說話的中間,我不知不覺的轉過身來逼進了一步,並且伸出手來把她那衹帶輕皮手套的左手握住了。
“你上什麽地方去?幾時來此地的?”她問。
“我打算到市上去吃晚飯去,來了好幾天了,你呢?你上什麽地方去?”
她經我一問,一時間回答不出來,衹把嘴顎往前面一指,我想起了在上海的時候的她的那種怪脾氣,所以就也不再追問,和她一路的嚮前邊慢慢地走去。兩人並肩默走了幾分鐘,她纔幽幽的告訴我說:
“我是上一位朋友傢去打牌去的,真想不到此地會和你相見。李先生,這兩三年的分離,把你的容貌變得極老了,你看我怎麽樣?也完全變過了吧?”
“你倒沒什麽,唉,老三,我嚇,我真可憐,這兩三年來……”
“這兩三年來的你的消息,我也知道一點。有的時候,在報紙上就看見過一二回你的行蹤。不過李先生,你怎麽會到此地來的呢?這真太奇怪了。”
“那麽你呢?你何以會到此地來的呢?”
“前生註定是吃苦的人,譬如一條水草,浮來浮去,總生不着根,我的到此地來,說奇怪也是奇怪,說應該也是應該的。李先生,住在民德裏樓上的那一位胖子,你可還記得?”
“嗯,……是那一位南洋商人不是?”
“哈,你的記性真好!”
“他現在怎麽樣了?”
“是他和我一道來此地呀!”
“噢!這也是奇怪。”
“還有更奇怪的事情哩!”
“什麽?”
“他已經死了!”
“這……這麽說起來,你現在衹剩了一個人了啦?”
“可不是麽!”
“唉!”
兩人又默默地走了一段,走到去大市街不遠的三叉路口了。她問我住在什麽地方,打算明天午後來看我。我說還是我去訪她,她卻很急促的警告我說:
“那可不成,那可不成,你不能上我那裏去。”
出了P街以後,街上的燈火已經很多,並且行人也繁雜起來了,所以兩個人沒有握一握手,笑一笑的機會。到了分別的時候,她衹約略點了一點頭,就嚮南面的一條長街上跑了進去。
經了這一回奇遇的挑撥,我的平穩得同山中的靜水湖似的心裏,又起了些波紋。回想起來,已經是三年前的舊事了,那時候她的年紀還沒有二十歲,住在上海民德裏我在寄寓着的對門的一間洋房裏。這一間洋房裏,除了她一傢的三四個年輕女子以外,還有二樓上的一傢華僑的傢族在住。當時我也不曉得誰是房東,誰是房客,更不曉得她們幾個姐妹的生計是如何維持的。衹有一次,是我和他們的老二認識以後,約有兩個月的時候,我在他們的廂房裏打牌,忽而來了一位穿着很闊綽的中老紳士,她們為我介紹,說這一位是他們的大姐夫。老大見他來了,果然就拋棄了我們,到對面的廂房裏去和他攀談去了,於是老四就坐下來替了她的缺。聽她們說,她們都是江西人,而大姐夫的故鄉卻是湖北。他和她們大姐的結合,是當他在九江當行長的時候。
我當時剛從鄉下出來,在一傢報館裏當編輯。民德裏的房子,是報館總經理友人陳君的住宅。當時因為我上海情形不熟,不能另外去租房子住,所以就寄住在陳君的傢裏。陳傢和她們對門而居,時常往來,因此我也於無意之中,和她們中間最活潑的老二認識了。
聽陳傢的底下人說:“她們的老大,仿佛是那一位銀行經理的小。她們一傢四口的生活費,和她們一位弟弟的學費,都由這位銀行經理負擔的。”
她們姐妹四個,都生得很美,尤其活潑可愛的,是她們的老二。大約因為生得太美的原因,自老二以下,她們姐妹三個,全已到了結婚的年齡,而仍找不到一個適當的配偶者。
我一邊在回想這些過去的事情,一邊已經走到了長街的中心,最熱鬧的那一傢百貨商店的門口了。在這一個黃昏細雨裏,衹有這一段街上的行人還沒有減少。兩旁店傢的燈火照耀得很明亮,反照出了些離人的孤獨的情懷。嚮東走盡了這條街,朝南一轉,右手矗立着一傢名叫望海的大酒樓。這一傢的三四層樓上,一間一間的小室很多,開窗看去,看得見海裏的帆檣,是我到M港後去得次數最多的一傢酒館。
我慢慢的走到樓上坐下,叫好了酒菜,點着煙捲,朝電燈光呆看的時候,民德裏的事情又重新開展在我的眼前。
她們姐妹中間,當時我最愛的是老二。老大已經有了主顧,對她當然更不能生出什麽邪念來,老三有點陰鬱,不象一個年輕的少女,老四年紀和我相差太遠——她當時衹有十六歲——自然不能發生相互的情感,所以當時我所熱心崇拜的,衹有老二。
她們的臉形,都是長方,眼睛都是很大,鼻梁都是很高,皮色都是很細白,以外貌來看,本來都是一樣的可愛的。可是各人的性格,卻相差得很遠。老大和藹,老二活潑,老三陰鬱,老四——說不出什麽,因為當時我並沒有對老四註意過。
老二的活潑,在她的行動,言語,嬉笑上,處處都在表現。凡當時在民德裏住的年紀在二十七八上下的男子,和老二見過一面的人,總沒一個不受她的播弄的。
她的身材雖則不高,然而也夠得上我們一般男子的肩頭,若穿着高底鞋的時候,走路簡直比西洋女子要快一倍。
說話不顧什麽忌諱,比我們男子的同學中間的日常言語還要直率。若有可笑的事情,被她看見,或在談話的時候,聽到一句笑話,不管在她面前的是生人不是生人,她總是露出她的兩列可愛的白細牙齒,彎腰捧肚,笑個不了,有時候竟會把身體側倒,撲倚上你的身來。陳傢有幾次請客,我因為受她的這一種態度的壓迫受不了,每有中途逃席,逃上報館去的事情。因此我在民德裏住不上半年,陳傢的大小上下,卻為我取了一個別號,叫我作老二的雞娘。因為老二象一隻雄雞,有什麽可笑的事情發生的時候,總要我做她的倚柱,撲上身來笑個痛快。並且平時她總拿我來開玩笑,在衆人的面前,老喜歡把我的不靈敏的動作和我說錯的言語重述出來作哄笑的資料。不過說也奇怪,她象這樣的玩弄我,輕視我,我當時不但沒有恨她的心思,並且還時以為榮耀,快樂。我當一個人在默想的時候,每把這些瑣事回想出來,心裏倒反非常感激她,愛慕她。後來甚至於打牌的時候,她要什麽牌,我就非打什麽牌給她不可。
萬一我有違反她命令的時候,她竟毫不客氣地舉起她那衹肥嫩的手,拍拍的打上我的臉來。而我呢,受了她的痛責之後,心裏反感到一種不可名狀的滿足,有時候因為想受她這一種施與的原因,故意地違反她的命令,要她來打,或用了她那一隻尖長的皮鞋腳來踢我的腰部。若打得不夠踢得不夠,我就故意的說:“不痛!不夠!再踢一下!再打一下!”她也就毫不客氣地,再舉起手來或腳來踢打。我被打得兩頰緋紅,或腰部感到酸痛的時候,纔柔柔順順地服從她的命令,再來做她想我做的事情。象這樣的時候,倒是老大或老三每在旁邊喝止她,教她不要太過分了,而我這被打責的,反而要很誠懇的央告她們,不要出來干涉。
記得有一次,她要出門去和一位朋友吃午飯;我正在她們傢裏坐着閑談,她要我去上她姐姐房裏把一雙新買的皮鞋拿來替她穿上。這一雙皮鞋,似乎太小了一點,我捏了她的腳替她穿了半天,纔穿上了一隻。她氣得急了,就舉起手來嚮我的伏在她小腹前的臉上,頭上,脖子上亂打起來。我替她穿好第二衹的時候,脖子上已經有幾處被她打得青腫了。到我站起來,對她微笑着,問她“穿得怎麽樣”的時候,她說:“右腳尖有點痛!”我就挺了身子,很正經地對她說:“踢兩腳吧!踢得寬一點,或者可以好些!”
說到她那雙腳,實在不由人不愛。她已經有二十多歲了,而那雙肥小的腳,還同十二三歲的小女孩的腳一樣。我也曾為她穿過絲襪,所以她那雙肥嫩皙白,腳尖很細,後跟很厚的肉腳,時常要作我的幻想的中心。從這一雙腳,我能夠想出許多離奇的夢境來。譬如在吃飯的時候,我一見了粉白糯潤的香稻米飯,就會聯想到她那雙腳上去。“萬一這碗裏,”我想,“萬一這碗裏盛着的,是她那雙嫩腳,那麽我這樣的在這裏咀吮,她必要感到一種奇怪的癢痛。假如她橫躺着身體,把這一雙肉腳伸出來任我咀吮的時候,從她那兩條很麯的口唇綫裏,必要發出許多真不真假不假的喊聲來。或者轉起身來,也許狠命的在頭上打我一下的……”我一想到此地飯就要多吃一碗。
象這樣活潑放達的老二,象這樣柔順蠢笨的我,這兩人中間的關係,在半年裏發生出來的這兩人中間的關係,當然可以想見得到了。況我當時,還未滿二十七歲,還沒有娶親,對於將來的希望,也還很有自負心哩!
當在陳傢起坐室裏說笑話的時候,我的那位友人的太太,也曾嚮我們說起過:“老二,李先生若做了你的男人,那他就天天可以替你穿鞋着襪,並且還可以做你的出氣洞,白天晚上,都可以受你的踢打,豈不很好麽?”老二聽到這些話,總老是笑着,對我斜視一眼說:“李先生不行,太笨,他不會侍候人。我倒很願意受人傢的踢打,衹教有一位能夠命令我,教我心服的男子就好了。”在這樣的笑談之後,我心裏總滿感着憂鬱,要一個人跑到馬路去走半天,才能把胸中的鬱悶遣散。
有一天禮拜六的晚上,我和她在大馬路市政廳聽音樂出來。老大老三都跟了一位她們大姐夫的朋友看電影去了。我們走到一傢酒館的門口,忽而吹來了兩陣冷風。這時候正是九十月之交的晚秋的時候,我就拉住了她的手,顫抖着說:“老二,我們上去吃一點熱的東西再回去吧!”她也笑了一笑說:“去吃點熱酒吧!”我在酒樓上吃了兩杯熱酒之後,把平時的那一種木訥怕羞的態度除掉了,嚮前後左右看了一看,看見空洞的樓上,一個人也沒有,就挨近了她的身邊對她媚視着,一邊發着顫聲,一句一逗的對她說:“老二!我……我的心,你可能瞭解?我,我,我很想……很想和你長在一塊兒!”她舉起眼睛來看了我一眼,又麯了嘴唇的兩條綫在口角上含着播弄人的微笑,回問我說:“長在一塊便怎麽啦?”我大了膽,便擺過嘴去和她親了一個嘴,她竟劈面的打了我一個嘴巴。樓下的夥計,聽了拍的這一聲大響聲,就急忙的跑了上來,問我們:“還要什麽酒菜?”我忍着眼淚,還是微微地笑着對夥計說:“不要了,打手巾來!”等到夥計下去的時候,她仍舊是不改常態的對我說:“李先生,不要這樣!下回你若再幹這些事情,我還要打得兇哩!”我也衹好把這事當作了一場笑話,很不自然地把我的感情壓住了。
凡我對她的這些感情,和這些感情所催發出來的行為動作,旁人大約是看得很清楚的。所以老三雖則是一個很沉鬱,脾氣很特別,平時說話老是陰陽怪氣的女子,對我與老二中間的事情,有時卻很出力的在為我們拉攏。有時見了老二那一種打得我太狠,或者嘲弄得我太難堪的動作,也着實為我打過幾次抱不平,極婉麯周到地說出話來非難過老二。而我這不識好醜的笨伯,當這些時候心裏頭非但不感謝老三,還要以為她是多事,出來干涉人傢的自由行動。
在這一種情形之下,我和她們四姐妹,對門而住,來往交際了半年多。那一年的鼕天,老二忽然與一個新自北京來的大學生訂婚了。
這一年舊歷新年前後的我的心境,當然是惑亂得不堪,悲痛得非常。當沉悶的時候,邀我去吃飯,邀我去打牌,有時候也和我去看電影的,倒是平時我所不大喜歡,常和老二兩人叫她做陰私鬼的老三。而這一個老三,今天卻突然的在這個南方的港市裏,在這一個細雨蒙蒙的秋天的晚上,偶然遇見了。
想到了這裏,我手裏拿着的那枝紙煙,已經燒剩了半寸的灰燼,面前杯中倒上的酒,也已經冷了。糊裏糊塗的喝了幾口酒,吃了兩三筷菜,夥計又把一盤生翅湯送了上來。我吃完了晚飯,慢慢的冒雨走回旅館來,洗了手臉,換了衣服,躺在床上,翻來復去,終於一夜沒有合眼。我想起了那一年的正月初二,老三和我兩人上蘇州去的一夜旅行。我想起了那一天晚上,兩人默默的在電燈下相對的情形。我想起了第二天早晨起來,她在她的帳子裏叫我過去,為她把掉在地下的衣服撿起來的聲氣。然而我當時終於忘不了老二,對於她的這種種好意的表示,非但沒有回報她一二,並且簡直沒有接受她的餘裕。兩個人終於白旅行了一次,感情終於沒有接近起來,那一天午後,就匆匆的依舊同兄妹似的回到上海來了。過了元宵節,我因為胸中苦悶不過,便在報館裏辭了職,和她們姐妹四人,也沒有告別,一個人連行李也不帶一件,跑上北京的冰天雪地裏去,想去把我的過去的一切忘了。把我的全部煩悶葬了。嗣後兩三年來,東飄西泊,卻還沒有在一處住過半年以上。無聊之極,也學學時髦,把我的苦悶寫出來,做點小說賣賣。
然而於不知不覺的中間,終於得了呼吸器的病癥。現在飄流到了這極南的一角,誰想得到再會和這老三相見於黃昏的路上的呢!啊,這世界雖說很大,實在也是很小,兩個浪人,在這樣的天涯海角,也居然再能重見,你說奇也不奇。我想前想後,想了一夜,到天色有點微明,窗下有早起的工人經過的時候,方纔昏昏地睡着。也不知睡了幾久,在夢裏忽而聽到幾聲咯咯的叩門聲。急忙夾着被條,坐起來一看,夜來的細雨,已經晴了,南窗裏有兩條太陽光綫,灰黃黃的曬在那裏。我含糊地叫了一聲:“進來!”而那扇房門卻老是不往裏開。再等了幾分鐘,房門還是不嚮裏開,我纔覺得奇怪了,就披上衣服,走下床來。等我兩腳剛立定的時候,房門卻慢慢的開了。跟着門進來的,一點兒也不錯,依舊是陰陽怪氣,含着半臉神秘的微笑的老三。
“啊,老三!你怎麽來得這樣早?”我驚喜地問她。
“還早麽?你看太陽都斜了啊!”
說着,她就慢慢地走進了房來,嚮我的上下看了一眼,笑了一臉,就仿佛害羞似的去窗面前站住,望嚮窗外去了。
窗外頭夾一重走廊,遙遙望去,底下就是一傢富室的庭園,太陽很柔和的曬在那些未凋落的槐花樹和雜樹的枝頭上。
她的裝束和從前不同了。一件芝麻呢的女外套裏,露出了一條白花絲的圍巾來,上面穿的是半西式的八分短襖,裙子係黑印度緞的長套裙。一頂淡黃綢的女帽,深蓋在額上,帽子的捲邊下,就是那一雙迷人的大眼,瞳人很黑,老在凝視着什麽似的大眼。本來是長方的臉,因為有那頂帽子深覆在眼上,所以看去仿佛是帶點圓味的樣子。
兩三年的歲月,又把她那兩條從鼻角斜拖嚮口角去的紋路刻深了。蒼白的臉色,想是昨夜來打牌辛苦了的原因。本來是中等身材不肥不瘦的軀體,大約是我自傢的身體縮矮了吧,看起來仿佛比從前高了一點。她背着我呆立在窗前。
我看看她的肩背,覺得是比從前瘦了。
“老三,你站在那裏幹什麽?”我扣好了衣裳,嚮前挨近了一步,一邊把右手拍上她的肩去,勸她脫外套,一邊就這樣問她。她也前進了半尺,把我的右手輕輕地避脫,朝過來笑着說:
“我在這裏算賬。”
“一清早起來就算賬?什麽賬?”
“昨晚上的贏賬。”
“你贏了麽?”
“我哪一回不贏?衹有和你來的那回卻輸了。”
“噢,你還記得那麽清?輸了多少給我?哪一回?”
“險些兒輸了我的性命!”
“老三!”
“…………”
“你這脾氣還沒有改過,還愛講這些死話。”
以後她衹是笑着不說話,我拿了一把椅子,請她坐了,就上西角上的水盆裏去漱口洗臉。
一忽兒她又叫我說:
“李先生!你的脾氣,也還沒有改過,老愛吸這些紙煙。”
“老三!”
“…………”
“幸虧你還沒有改過,還能上這裏來。要是昨天遇見的是老二哩,怕她是不肯來了。”
“李先生,你還沒有忘記老二麽?”
“仿佛還有一點記得。”
“你的情義真好!”
“誰說不好來着!”
“老二真有福分!”
“她現在在什麽地方?”
“我也不知道,好久不通信了,前二三個月,聽說還在上海。”
“老大老四呢?”
“也還是那一個樣子,仍復在民德裏。變化最多的,就是我嚇!”
“不錯,不錯,你昨天說不要我上你那裏去,這又為什麽來着?”
“我不是不要你去,怕人傢要說閑話。你應該知道,阿陸的傢裏,人是很多的。”
“是的,是的,那一位華僑姓陸吧。老三,你何以又會看中了這一位胖先生的呢?”
“象我這樣的人,那裏有看中看不中的好說,總算是做了一個怪夢。”
“這夢好麽?”
“又有什麽好不好,連我自己都莫名其妙。”
“你莫名其妙,怎麽又會和他結婚的呢?”
“什麽叫結婚呀。我不過當了一個禮物,當了一個老大和大姐夫的禮物。”
“老三!”
“…………”
“他怎麽會這樣的早死的呢?”
“誰知道他,害人的。”
因為她說話的聲氣消沉下去了,我也不敢再問。等衣服換好,手臉洗畢的時候,我從衣袋裏拿出表來一看,已經是二點過了三個字了。我點上一枝煙捲,在她的對面坐下,偷眼嚮她一看,她那臉神秘的笑容,已經看不見一點蹤影。下沉的雙眼,口角的深紋,和兩頰的蒼白,完全把她畫成了一個新寡的婦人。我知道她在追懷往事,所以不敢打斷她的思路。默默的呼吸了半刻鐘煙。她忽而站起來說:“我要去了!”她說話的時候,身體已經走到了門口。我追上去留她,她臉也不回轉來看我一眼,竟匆匆地出門去了。我又追上扶梯跟前叫她等一等,她到了樓梯底下,纔把那雙黑漆漆的眼睛嚮我看了一眼,並且輕輕地說:“明天再來吧!”
自從這一回之後,她每天差不多總抽空上我那裏來。
兩人的感情,也漸漸的融洽起來了。可是無論如何,到了我想再逼進一步的時候,她總馬上設法逃避,或築起城堡來防我。到我遇見她之後,約莫將十幾天的時候,我的頭腦心思,完全被她攪亂了。聽說有呼吸器病的人,欲情最容易興奮,這大約是真的。那時候我實在再也不能忍耐了,所以那一天的午後,我怎麽也不放她回去,一定要她和我同去吃晚飯。
那一天早晨,天氣很好。午後她來的時候,卻熱得厲害。到了三四點鐘,天上起了雲障,太陽下山之後,空中颳起風來了。她仿佛也受了這天氣變化的影響,看她衹是在一陣陣的消沉下去,她說了幾次要去,我拚命的強留着她,末了她似乎也覺得無可奈何,就俯了頭,盡坐在那裏默想。
太陽下山了,房角落裏,陰影爬了出來。南窗外看見的暮天半角,還帶着些微紫色。同舊棉花似的一塊灰黑的浮雲,靜靜地壓到了窗前。風聲嗚嗚的從玻璃窗裏傳透過來,兩人默坐在這將黑未黑的世界裏,覺得我們以外的人類萬有,都已經死滅盡了。在這個沉默的,嚮晚的,暗暗的悲哀海裏,不知沉浸了幾久,忽而電燈象雷擊似的放光亮了。我站起了身,拿了一件她的黑呢舊鬥篷,從後邊替她披上,再伏下身去,用了兩手,嚮她的胛下一抱,想乘勢從她的右側,把頭靠嚮她的頰上去的,她卻同夢中醒來似的驀地站了起來,用力把我一推。我生怕她要再跑出門,跑回傢去,所以馬上就跑上房門口去攔住。她看了我這一種混亂的態度,卻笑起來了。雖則兀立在燈下的姿勢還是嚴不可犯的樣子,然而她的眼睛在笑了,臉上的筋肉的緊張也鬆懈了,口角上也有笑容了。因此我就大了膽,再走近她的身邊,用一隻手夾鬥篷的圍抱住她,輕輕的在她耳邊說:
“老三!你怕麽?你怕我麽?我以後不敢了,不再敢了,我們一道上外面去吃晚飯去吧!”
她雖是不響,一面身體卻很柔順地由我圍抱着。我輓她出了房門,就放開了手。由她走在前頭,走下扶梯,走出到街上去。
我們兩人,在日暮的街道上走,繞遠了道,避開那條P街,一直到那條M港最熱鬧的長街的中心止,不敢並着步講一句話。街上的燈火全都燦爛地在放寒冷的光,天風還是嗚嗚的吹着,街路樹的葉子,息索息索很零亂的散落下來,我們兩人走了半天,纔走到望海酒樓的三樓上一間濱海的小室裏坐下。
坐下來一看,她的頭髮已經為涼風吹亂;瘦削的雙頰,尤顯得蒼白。她要把鬥篷脫下來,我勸她不必,並且叫夥計馬上倒了一杯白蘭地來給她喝。她把熱茶和白蘭地喝了,又用手巾在頭上臉上擦了一擦,靜坐了幾分鐘,纔把常態恢復。那一臉神秘的笑和炯炯的兩道眼光,又在寒冷的空氣裏散放起電力來了。
“今天真有點冷啊!”我開口對她說。
“你也覺得冷的麽?”
“怎麽我會不覺得冷的呢?”
“我以為你是比天氣還要冷些。”
“老三!”
“…………”
“那一年在蘇州的晚上,比今天怎麽樣?”
“我想問你來着!”
“老三!那是我的不好,是我,我的不好。”
“…………”
她盡是沉默着不響,所以我也不能多說。在吃飯的中間,我衹是獻着媚,低着聲,訴說當時在民德裏的時候的情形。她到吃完飯的時候止,總共不過說了十幾句話,我想把她的記憶喚起,把當時她對我的舊情復燃起來,然而看看她臉上的表情,卻終於是不曾為我所動。到末了我被她弄得沒法了,就半用暴力,半用含淚的央告,一定要求她不要回去,接着就同拖也似的把她挾上了望海酒樓間壁的一傢外國旅館的樓上。
夜深了,外面的風還在蕭騷地吹着。五十支的電光,到了後半夜加起亮來,反照得我心裏異常的寂寞。室內的空氣,也增加了寒冷,她還是穿了衣服,隔着一條被,朝裏床躺在那裏。我撲過去了幾次,總被她推翻了下來,到最後的一次她卻哭起來了,一邊哭,一邊又斷斷續續的說:
“李先生!我們的……我們的事情,早已……早已經結束了。那一年,要是那一年……你能……你能夠象現在一樣的愛我,那我……我也……不會……不會吃這一種苦的。我……我……你曉得……我……我……這兩三年來……!”
說到這裏,她抽咽得更加厲害,把被窩蒙上頭去,索性任情哭了一個痛快。我想想她的身世,想想她目下的狀態,想想過去她對我的情節,更想想我自傢的淪落的半生,也被她的哀泣所感動,雖則滴不下眼淚來,但心裏也盡在酸一陣痛一陣的難過。她哭了半點多鐘,我在床上默坐了半點多鐘,覺得她的眼淚,已經把我的邪念洗清,心裏頭什麽也不想了。又靜坐了幾分鐘,我聽聽她的哭聲,也已經停止,就又伏過身去,誠誠懇懇地對她說:
“老三!今天晚上,又是我不好,我對你不起,我把你的真意誤會了。我們的時期,的確已經過去了。我今晚上對你的要求,的確是卑劣得很。請你饒了我,噢,請你饒了我,我以後永也不再幹這一種卑劣的事情了,噢,請你饒了我!請你把你的頭伸出來;朝轉來,對我說一聲,說一聲饒了我吧!讓我們把過去的一切忘了,請你把今晚上的我的這一種卑劣的事情忘了。噢,老三!”
我斜伏在她的枕頭邊上,含淚的把這些話說完之後,她的頭還是盡朝着裏床,身子一動也不肯動。我靜候了好久,她纔把頭朝轉來,舉起一雙淚眼,好象是在憐惜我又好像是在怨恨我地看了我一眼。得到了她這淚眼的一瞥,我心裏也不曉怎麽的起了一種比死刑囚遇赦的時候還要感激的心思。她仍復把頭朝了轉去,我也在她的被外頭躺下了。躺下之後,兩人雖然都沒有睡着,然而我的心裏卻很舒暢的默默的直躺到了天明。
早晨起來,約略梳洗了一番,她又同平時一樣的和我微笑了,而我哩!臉上雖在笑着,心裏頭卻盡是一滴哭淚一滴苦淚的在往喉頭鼻裏咽送。
兩人從旅館出來,東方衹有幾點紅雲罩着,夜來的風勢,把一碧的長天掃盡了。太陽已出了海,淡薄的陽光曬着的幾條冷靜的街上,除了些被風吹墮的樹葉和幾堆灰土之外,也比平時潔淨得多。轉過了長街送她到了上她自傢的門口,將要分別的時候,我衹緊握了她一雙冰冷的手,輕輕地對她說:
“老三!請你自傢珍重一點,我們以後見面的機會,恐怕很少了。”我說出了這句話之後,心裏不曉怎麽的忽兒絞割了起來,兩衹眼睛裏同霧天似的起了一層蒙障。她仿佛也深深地朝我看了一眼,就很急促地抽了她的兩手,飛跑的奔嚮屋後去了。
這一天的晚上,海上有一彎眉毛似的新月照着,我和許多言語不通的南省人雜處在一艙裏吸煙。艙外的風聲浪聲很大,大傢衹在電燈下計算着這海船航行的速度,和到H港的時刻。
一九二七年一月十日在上海
(原載一九二七年二月一日《創造月刊》第一捲第六期)
這一天的早晨,天氣很好,中午的時候,衹穿得住一件夾衫。但到了午後三四點鐘,忽而由北面飛來了幾片灰色的層雲,把太陽遮住,接着就颳起風來了。
這時候,我為療養呼吸器病的緣故,衹在南方的各港市裏流寓。十月中旬,由北方南下,十一月初到了C省城;
恰巧遇着了C省的政變,東路在打仗,省城也不穩,所以就遷到H港去住了幾天。後來又因為H港的生活費太昂貴,便又坐了汽船,一直的到了這M港市。
說起這M港,大約是大傢所知道的,是中國人應許外國人來互市的最初的地方的一個,所以這港市的建築,還帶着些當時的時代性,很有一點中古的遺意。前面左右是碧油油的海灣,港市中,也有一座小山,三面濱海的通衢裏,建築着許多顔色很沉鬱的洋房。商務已經不如從前的盛了,然而富室和賭場很多,所以處處有庭園,處處有別墅。沿港的街上,有兩列很大的榕樹排列在那裏。在榕樹下的長椅上休息着的,無論中國人外國人,都帶有些舒服的態度。正因為商務不盛的原因,這些南歐的流人,寄寓在此地的,也沒有那一種殖民地的商人的緊張橫暴的樣子。一種衰頽的美感,一種使人可以安居下去,於不知不覺的中間消沉下去的美感,在這港市的無論哪一角地方都感覺得出來。我到此港不久,心裏頭就暗暗地决定“以後不再遷徙了,以後就在此地住下去吧”。誰知住不上幾天,卻又偏偏遇見了她。
實在是出乎意想以外的奇遇,一天細雨蒙蒙的日暮,我從西面小山上的一傢小旅館內走下山來,想到市上去吃晚飯去。經過行人很少的那條P街的時候,臨街的一間小洋房的棚門口,忽而從裏面慢慢的走出了一個女人來。她身上穿着灰色的雨衣,上面張着洋傘,所以她的臉我看不見。大約是在棚門內,她已經看見了我了——因為這一天我並不帶傘——所以我在她前頭走了幾步,她忽而問我:
“前面走的是不是李先生?李白時先生!”
我一聽了她叫我的聲音,仿佛是很熟,但記不起是哪一個了,同觸了電氣似的急忙回轉頭來一看,衹看見了襯映在黑洋傘上的一張灰白的小臉。已經是夜色朦朧的時候了,我看不清她的顔面全部的組織;不過她的兩衹大眼睛,卻閃爍得厲害,並且不知從何處來的,和一陣冷風似的一種電力,把我的精神搖動了一下。
“你……?”我半吞半吐地問她。
“大約認不清了吧!上海民德裏的那一年新年,李先生可還記得?”
“噢!唉!你是老三麽?你何以會到這裏來的?這真奇怪!這真奇怪極了!”
說話的中間,我不知不覺的轉過身來逼進了一步,並且伸出手來把她那衹帶輕皮手套的左手握住了。
“你上什麽地方去?幾時來此地的?”她問。
“我打算到市上去吃晚飯去,來了好幾天了,你呢?你上什麽地方去?”
她經我一問,一時間回答不出來,衹把嘴顎往前面一指,我想起了在上海的時候的她的那種怪脾氣,所以就也不再追問,和她一路的嚮前邊慢慢地走去。兩人並肩默走了幾分鐘,她纔幽幽的告訴我說:
“我是上一位朋友傢去打牌去的,真想不到此地會和你相見。李先生,這兩三年的分離,把你的容貌變得極老了,你看我怎麽樣?也完全變過了吧?”
“你倒沒什麽,唉,老三,我嚇,我真可憐,這兩三年來……”
“這兩三年來的你的消息,我也知道一點。有的時候,在報紙上就看見過一二回你的行蹤。不過李先生,你怎麽會到此地來的呢?這真太奇怪了。”
“那麽你呢?你何以會到此地來的呢?”
“前生註定是吃苦的人,譬如一條水草,浮來浮去,總生不着根,我的到此地來,說奇怪也是奇怪,說應該也是應該的。李先生,住在民德裏樓上的那一位胖子,你可還記得?”
“嗯,……是那一位南洋商人不是?”
“哈,你的記性真好!”
“他現在怎麽樣了?”
“是他和我一道來此地呀!”
“噢!這也是奇怪。”
“還有更奇怪的事情哩!”
“什麽?”
“他已經死了!”
“這……這麽說起來,你現在衹剩了一個人了啦?”
“可不是麽!”
“唉!”
兩人又默默地走了一段,走到去大市街不遠的三叉路口了。她問我住在什麽地方,打算明天午後來看我。我說還是我去訪她,她卻很急促的警告我說:
“那可不成,那可不成,你不能上我那裏去。”
出了P街以後,街上的燈火已經很多,並且行人也繁雜起來了,所以兩個人沒有握一握手,笑一笑的機會。到了分別的時候,她衹約略點了一點頭,就嚮南面的一條長街上跑了進去。
經了這一回奇遇的挑撥,我的平穩得同山中的靜水湖似的心裏,又起了些波紋。回想起來,已經是三年前的舊事了,那時候她的年紀還沒有二十歲,住在上海民德裏我在寄寓着的對門的一間洋房裏。這一間洋房裏,除了她一傢的三四個年輕女子以外,還有二樓上的一傢華僑的傢族在住。當時我也不曉得誰是房東,誰是房客,更不曉得她們幾個姐妹的生計是如何維持的。衹有一次,是我和他們的老二認識以後,約有兩個月的時候,我在他們的廂房裏打牌,忽而來了一位穿着很闊綽的中老紳士,她們為我介紹,說這一位是他們的大姐夫。老大見他來了,果然就拋棄了我們,到對面的廂房裏去和他攀談去了,於是老四就坐下來替了她的缺。聽她們說,她們都是江西人,而大姐夫的故鄉卻是湖北。他和她們大姐的結合,是當他在九江當行長的時候。
我當時剛從鄉下出來,在一傢報館裏當編輯。民德裏的房子,是報館總經理友人陳君的住宅。當時因為我上海情形不熟,不能另外去租房子住,所以就寄住在陳君的傢裏。陳傢和她們對門而居,時常往來,因此我也於無意之中,和她們中間最活潑的老二認識了。
聽陳傢的底下人說:“她們的老大,仿佛是那一位銀行經理的小。她們一傢四口的生活費,和她們一位弟弟的學費,都由這位銀行經理負擔的。”
她們姐妹四個,都生得很美,尤其活潑可愛的,是她們的老二。大約因為生得太美的原因,自老二以下,她們姐妹三個,全已到了結婚的年齡,而仍找不到一個適當的配偶者。
我一邊在回想這些過去的事情,一邊已經走到了長街的中心,最熱鬧的那一傢百貨商店的門口了。在這一個黃昏細雨裏,衹有這一段街上的行人還沒有減少。兩旁店傢的燈火照耀得很明亮,反照出了些離人的孤獨的情懷。嚮東走盡了這條街,朝南一轉,右手矗立着一傢名叫望海的大酒樓。這一傢的三四層樓上,一間一間的小室很多,開窗看去,看得見海裏的帆檣,是我到M港後去得次數最多的一傢酒館。
我慢慢的走到樓上坐下,叫好了酒菜,點着煙捲,朝電燈光呆看的時候,民德裏的事情又重新開展在我的眼前。
她們姐妹中間,當時我最愛的是老二。老大已經有了主顧,對她當然更不能生出什麽邪念來,老三有點陰鬱,不象一個年輕的少女,老四年紀和我相差太遠——她當時衹有十六歲——自然不能發生相互的情感,所以當時我所熱心崇拜的,衹有老二。
她們的臉形,都是長方,眼睛都是很大,鼻梁都是很高,皮色都是很細白,以外貌來看,本來都是一樣的可愛的。可是各人的性格,卻相差得很遠。老大和藹,老二活潑,老三陰鬱,老四——說不出什麽,因為當時我並沒有對老四註意過。
老二的活潑,在她的行動,言語,嬉笑上,處處都在表現。凡當時在民德裏住的年紀在二十七八上下的男子,和老二見過一面的人,總沒一個不受她的播弄的。
她的身材雖則不高,然而也夠得上我們一般男子的肩頭,若穿着高底鞋的時候,走路簡直比西洋女子要快一倍。
說話不顧什麽忌諱,比我們男子的同學中間的日常言語還要直率。若有可笑的事情,被她看見,或在談話的時候,聽到一句笑話,不管在她面前的是生人不是生人,她總是露出她的兩列可愛的白細牙齒,彎腰捧肚,笑個不了,有時候竟會把身體側倒,撲倚上你的身來。陳傢有幾次請客,我因為受她的這一種態度的壓迫受不了,每有中途逃席,逃上報館去的事情。因此我在民德裏住不上半年,陳傢的大小上下,卻為我取了一個別號,叫我作老二的雞娘。因為老二象一隻雄雞,有什麽可笑的事情發生的時候,總要我做她的倚柱,撲上身來笑個痛快。並且平時她總拿我來開玩笑,在衆人的面前,老喜歡把我的不靈敏的動作和我說錯的言語重述出來作哄笑的資料。不過說也奇怪,她象這樣的玩弄我,輕視我,我當時不但沒有恨她的心思,並且還時以為榮耀,快樂。我當一個人在默想的時候,每把這些瑣事回想出來,心裏倒反非常感激她,愛慕她。後來甚至於打牌的時候,她要什麽牌,我就非打什麽牌給她不可。
萬一我有違反她命令的時候,她竟毫不客氣地舉起她那衹肥嫩的手,拍拍的打上我的臉來。而我呢,受了她的痛責之後,心裏反感到一種不可名狀的滿足,有時候因為想受她這一種施與的原因,故意地違反她的命令,要她來打,或用了她那一隻尖長的皮鞋腳來踢我的腰部。若打得不夠踢得不夠,我就故意的說:“不痛!不夠!再踢一下!再打一下!”她也就毫不客氣地,再舉起手來或腳來踢打。我被打得兩頰緋紅,或腰部感到酸痛的時候,纔柔柔順順地服從她的命令,再來做她想我做的事情。象這樣的時候,倒是老大或老三每在旁邊喝止她,教她不要太過分了,而我這被打責的,反而要很誠懇的央告她們,不要出來干涉。
記得有一次,她要出門去和一位朋友吃午飯;我正在她們傢裏坐着閑談,她要我去上她姐姐房裏把一雙新買的皮鞋拿來替她穿上。這一雙皮鞋,似乎太小了一點,我捏了她的腳替她穿了半天,纔穿上了一隻。她氣得急了,就舉起手來嚮我的伏在她小腹前的臉上,頭上,脖子上亂打起來。我替她穿好第二衹的時候,脖子上已經有幾處被她打得青腫了。到我站起來,對她微笑着,問她“穿得怎麽樣”的時候,她說:“右腳尖有點痛!”我就挺了身子,很正經地對她說:“踢兩腳吧!踢得寬一點,或者可以好些!”
說到她那雙腳,實在不由人不愛。她已經有二十多歲了,而那雙肥小的腳,還同十二三歲的小女孩的腳一樣。我也曾為她穿過絲襪,所以她那雙肥嫩皙白,腳尖很細,後跟很厚的肉腳,時常要作我的幻想的中心。從這一雙腳,我能夠想出許多離奇的夢境來。譬如在吃飯的時候,我一見了粉白糯潤的香稻米飯,就會聯想到她那雙腳上去。“萬一這碗裏,”我想,“萬一這碗裏盛着的,是她那雙嫩腳,那麽我這樣的在這裏咀吮,她必要感到一種奇怪的癢痛。假如她橫躺着身體,把這一雙肉腳伸出來任我咀吮的時候,從她那兩條很麯的口唇綫裏,必要發出許多真不真假不假的喊聲來。或者轉起身來,也許狠命的在頭上打我一下的……”我一想到此地飯就要多吃一碗。
象這樣活潑放達的老二,象這樣柔順蠢笨的我,這兩人中間的關係,在半年裏發生出來的這兩人中間的關係,當然可以想見得到了。況我當時,還未滿二十七歲,還沒有娶親,對於將來的希望,也還很有自負心哩!
當在陳傢起坐室裏說笑話的時候,我的那位友人的太太,也曾嚮我們說起過:“老二,李先生若做了你的男人,那他就天天可以替你穿鞋着襪,並且還可以做你的出氣洞,白天晚上,都可以受你的踢打,豈不很好麽?”老二聽到這些話,總老是笑着,對我斜視一眼說:“李先生不行,太笨,他不會侍候人。我倒很願意受人傢的踢打,衹教有一位能夠命令我,教我心服的男子就好了。”在這樣的笑談之後,我心裏總滿感着憂鬱,要一個人跑到馬路去走半天,才能把胸中的鬱悶遣散。
有一天禮拜六的晚上,我和她在大馬路市政廳聽音樂出來。老大老三都跟了一位她們大姐夫的朋友看電影去了。我們走到一傢酒館的門口,忽而吹來了兩陣冷風。這時候正是九十月之交的晚秋的時候,我就拉住了她的手,顫抖着說:“老二,我們上去吃一點熱的東西再回去吧!”她也笑了一笑說:“去吃點熱酒吧!”我在酒樓上吃了兩杯熱酒之後,把平時的那一種木訥怕羞的態度除掉了,嚮前後左右看了一看,看見空洞的樓上,一個人也沒有,就挨近了她的身邊對她媚視着,一邊發着顫聲,一句一逗的對她說:“老二!我……我的心,你可能瞭解?我,我,我很想……很想和你長在一塊兒!”她舉起眼睛來看了我一眼,又麯了嘴唇的兩條綫在口角上含着播弄人的微笑,回問我說:“長在一塊便怎麽啦?”我大了膽,便擺過嘴去和她親了一個嘴,她竟劈面的打了我一個嘴巴。樓下的夥計,聽了拍的這一聲大響聲,就急忙的跑了上來,問我們:“還要什麽酒菜?”我忍着眼淚,還是微微地笑着對夥計說:“不要了,打手巾來!”等到夥計下去的時候,她仍舊是不改常態的對我說:“李先生,不要這樣!下回你若再幹這些事情,我還要打得兇哩!”我也衹好把這事當作了一場笑話,很不自然地把我的感情壓住了。
凡我對她的這些感情,和這些感情所催發出來的行為動作,旁人大約是看得很清楚的。所以老三雖則是一個很沉鬱,脾氣很特別,平時說話老是陰陽怪氣的女子,對我與老二中間的事情,有時卻很出力的在為我們拉攏。有時見了老二那一種打得我太狠,或者嘲弄得我太難堪的動作,也着實為我打過幾次抱不平,極婉麯周到地說出話來非難過老二。而我這不識好醜的笨伯,當這些時候心裏頭非但不感謝老三,還要以為她是多事,出來干涉人傢的自由行動。
在這一種情形之下,我和她們四姐妹,對門而住,來往交際了半年多。那一年的鼕天,老二忽然與一個新自北京來的大學生訂婚了。
這一年舊歷新年前後的我的心境,當然是惑亂得不堪,悲痛得非常。當沉悶的時候,邀我去吃飯,邀我去打牌,有時候也和我去看電影的,倒是平時我所不大喜歡,常和老二兩人叫她做陰私鬼的老三。而這一個老三,今天卻突然的在這個南方的港市裏,在這一個細雨蒙蒙的秋天的晚上,偶然遇見了。
想到了這裏,我手裏拿着的那枝紙煙,已經燒剩了半寸的灰燼,面前杯中倒上的酒,也已經冷了。糊裏糊塗的喝了幾口酒,吃了兩三筷菜,夥計又把一盤生翅湯送了上來。我吃完了晚飯,慢慢的冒雨走回旅館來,洗了手臉,換了衣服,躺在床上,翻來復去,終於一夜沒有合眼。我想起了那一年的正月初二,老三和我兩人上蘇州去的一夜旅行。我想起了那一天晚上,兩人默默的在電燈下相對的情形。我想起了第二天早晨起來,她在她的帳子裏叫我過去,為她把掉在地下的衣服撿起來的聲氣。然而我當時終於忘不了老二,對於她的這種種好意的表示,非但沒有回報她一二,並且簡直沒有接受她的餘裕。兩個人終於白旅行了一次,感情終於沒有接近起來,那一天午後,就匆匆的依舊同兄妹似的回到上海來了。過了元宵節,我因為胸中苦悶不過,便在報館裏辭了職,和她們姐妹四人,也沒有告別,一個人連行李也不帶一件,跑上北京的冰天雪地裏去,想去把我的過去的一切忘了。把我的全部煩悶葬了。嗣後兩三年來,東飄西泊,卻還沒有在一處住過半年以上。無聊之極,也學學時髦,把我的苦悶寫出來,做點小說賣賣。
然而於不知不覺的中間,終於得了呼吸器的病癥。現在飄流到了這極南的一角,誰想得到再會和這老三相見於黃昏的路上的呢!啊,這世界雖說很大,實在也是很小,兩個浪人,在這樣的天涯海角,也居然再能重見,你說奇也不奇。我想前想後,想了一夜,到天色有點微明,窗下有早起的工人經過的時候,方纔昏昏地睡着。也不知睡了幾久,在夢裏忽而聽到幾聲咯咯的叩門聲。急忙夾着被條,坐起來一看,夜來的細雨,已經晴了,南窗裏有兩條太陽光綫,灰黃黃的曬在那裏。我含糊地叫了一聲:“進來!”而那扇房門卻老是不往裏開。再等了幾分鐘,房門還是不嚮裏開,我纔覺得奇怪了,就披上衣服,走下床來。等我兩腳剛立定的時候,房門卻慢慢的開了。跟着門進來的,一點兒也不錯,依舊是陰陽怪氣,含着半臉神秘的微笑的老三。
“啊,老三!你怎麽來得這樣早?”我驚喜地問她。
“還早麽?你看太陽都斜了啊!”
說着,她就慢慢地走進了房來,嚮我的上下看了一眼,笑了一臉,就仿佛害羞似的去窗面前站住,望嚮窗外去了。
窗外頭夾一重走廊,遙遙望去,底下就是一傢富室的庭園,太陽很柔和的曬在那些未凋落的槐花樹和雜樹的枝頭上。
她的裝束和從前不同了。一件芝麻呢的女外套裏,露出了一條白花絲的圍巾來,上面穿的是半西式的八分短襖,裙子係黑印度緞的長套裙。一頂淡黃綢的女帽,深蓋在額上,帽子的捲邊下,就是那一雙迷人的大眼,瞳人很黑,老在凝視着什麽似的大眼。本來是長方的臉,因為有那頂帽子深覆在眼上,所以看去仿佛是帶點圓味的樣子。
兩三年的歲月,又把她那兩條從鼻角斜拖嚮口角去的紋路刻深了。蒼白的臉色,想是昨夜來打牌辛苦了的原因。本來是中等身材不肥不瘦的軀體,大約是我自傢的身體縮矮了吧,看起來仿佛比從前高了一點。她背着我呆立在窗前。
我看看她的肩背,覺得是比從前瘦了。
“老三,你站在那裏幹什麽?”我扣好了衣裳,嚮前挨近了一步,一邊把右手拍上她的肩去,勸她脫外套,一邊就這樣問她。她也前進了半尺,把我的右手輕輕地避脫,朝過來笑着說:
“我在這裏算賬。”
“一清早起來就算賬?什麽賬?”
“昨晚上的贏賬。”
“你贏了麽?”
“我哪一回不贏?衹有和你來的那回卻輸了。”
“噢,你還記得那麽清?輸了多少給我?哪一回?”
“險些兒輸了我的性命!”
“老三!”
“…………”
“你這脾氣還沒有改過,還愛講這些死話。”
以後她衹是笑着不說話,我拿了一把椅子,請她坐了,就上西角上的水盆裏去漱口洗臉。
一忽兒她又叫我說:
“李先生!你的脾氣,也還沒有改過,老愛吸這些紙煙。”
“老三!”
“…………”
“幸虧你還沒有改過,還能上這裏來。要是昨天遇見的是老二哩,怕她是不肯來了。”
“李先生,你還沒有忘記老二麽?”
“仿佛還有一點記得。”
“你的情義真好!”
“誰說不好來着!”
“老二真有福分!”
“她現在在什麽地方?”
“我也不知道,好久不通信了,前二三個月,聽說還在上海。”
“老大老四呢?”
“也還是那一個樣子,仍復在民德裏。變化最多的,就是我嚇!”
“不錯,不錯,你昨天說不要我上你那裏去,這又為什麽來着?”
“我不是不要你去,怕人傢要說閑話。你應該知道,阿陸的傢裏,人是很多的。”
“是的,是的,那一位華僑姓陸吧。老三,你何以又會看中了這一位胖先生的呢?”
“象我這樣的人,那裏有看中看不中的好說,總算是做了一個怪夢。”
“這夢好麽?”
“又有什麽好不好,連我自己都莫名其妙。”
“你莫名其妙,怎麽又會和他結婚的呢?”
“什麽叫結婚呀。我不過當了一個禮物,當了一個老大和大姐夫的禮物。”
“老三!”
“…………”
“他怎麽會這樣的早死的呢?”
“誰知道他,害人的。”
因為她說話的聲氣消沉下去了,我也不敢再問。等衣服換好,手臉洗畢的時候,我從衣袋裏拿出表來一看,已經是二點過了三個字了。我點上一枝煙捲,在她的對面坐下,偷眼嚮她一看,她那臉神秘的笑容,已經看不見一點蹤影。下沉的雙眼,口角的深紋,和兩頰的蒼白,完全把她畫成了一個新寡的婦人。我知道她在追懷往事,所以不敢打斷她的思路。默默的呼吸了半刻鐘煙。她忽而站起來說:“我要去了!”她說話的時候,身體已經走到了門口。我追上去留她,她臉也不回轉來看我一眼,竟匆匆地出門去了。我又追上扶梯跟前叫她等一等,她到了樓梯底下,纔把那雙黑漆漆的眼睛嚮我看了一眼,並且輕輕地說:“明天再來吧!”
自從這一回之後,她每天差不多總抽空上我那裏來。
兩人的感情,也漸漸的融洽起來了。可是無論如何,到了我想再逼進一步的時候,她總馬上設法逃避,或築起城堡來防我。到我遇見她之後,約莫將十幾天的時候,我的頭腦心思,完全被她攪亂了。聽說有呼吸器病的人,欲情最容易興奮,這大約是真的。那時候我實在再也不能忍耐了,所以那一天的午後,我怎麽也不放她回去,一定要她和我同去吃晚飯。
那一天早晨,天氣很好。午後她來的時候,卻熱得厲害。到了三四點鐘,天上起了雲障,太陽下山之後,空中颳起風來了。她仿佛也受了這天氣變化的影響,看她衹是在一陣陣的消沉下去,她說了幾次要去,我拚命的強留着她,末了她似乎也覺得無可奈何,就俯了頭,盡坐在那裏默想。
太陽下山了,房角落裏,陰影爬了出來。南窗外看見的暮天半角,還帶着些微紫色。同舊棉花似的一塊灰黑的浮雲,靜靜地壓到了窗前。風聲嗚嗚的從玻璃窗裏傳透過來,兩人默坐在這將黑未黑的世界裏,覺得我們以外的人類萬有,都已經死滅盡了。在這個沉默的,嚮晚的,暗暗的悲哀海裏,不知沉浸了幾久,忽而電燈象雷擊似的放光亮了。我站起了身,拿了一件她的黑呢舊鬥篷,從後邊替她披上,再伏下身去,用了兩手,嚮她的胛下一抱,想乘勢從她的右側,把頭靠嚮她的頰上去的,她卻同夢中醒來似的驀地站了起來,用力把我一推。我生怕她要再跑出門,跑回傢去,所以馬上就跑上房門口去攔住。她看了我這一種混亂的態度,卻笑起來了。雖則兀立在燈下的姿勢還是嚴不可犯的樣子,然而她的眼睛在笑了,臉上的筋肉的緊張也鬆懈了,口角上也有笑容了。因此我就大了膽,再走近她的身邊,用一隻手夾鬥篷的圍抱住她,輕輕的在她耳邊說:
“老三!你怕麽?你怕我麽?我以後不敢了,不再敢了,我們一道上外面去吃晚飯去吧!”
她雖是不響,一面身體卻很柔順地由我圍抱着。我輓她出了房門,就放開了手。由她走在前頭,走下扶梯,走出到街上去。
我們兩人,在日暮的街道上走,繞遠了道,避開那條P街,一直到那條M港最熱鬧的長街的中心止,不敢並着步講一句話。街上的燈火全都燦爛地在放寒冷的光,天風還是嗚嗚的吹着,街路樹的葉子,息索息索很零亂的散落下來,我們兩人走了半天,纔走到望海酒樓的三樓上一間濱海的小室裏坐下。
坐下來一看,她的頭髮已經為涼風吹亂;瘦削的雙頰,尤顯得蒼白。她要把鬥篷脫下來,我勸她不必,並且叫夥計馬上倒了一杯白蘭地來給她喝。她把熱茶和白蘭地喝了,又用手巾在頭上臉上擦了一擦,靜坐了幾分鐘,纔把常態恢復。那一臉神秘的笑和炯炯的兩道眼光,又在寒冷的空氣裏散放起電力來了。
“今天真有點冷啊!”我開口對她說。
“你也覺得冷的麽?”
“怎麽我會不覺得冷的呢?”
“我以為你是比天氣還要冷些。”
“老三!”
“…………”
“那一年在蘇州的晚上,比今天怎麽樣?”
“我想問你來着!”
“老三!那是我的不好,是我,我的不好。”
“…………”
她盡是沉默着不響,所以我也不能多說。在吃飯的中間,我衹是獻着媚,低着聲,訴說當時在民德裏的時候的情形。她到吃完飯的時候止,總共不過說了十幾句話,我想把她的記憶喚起,把當時她對我的舊情復燃起來,然而看看她臉上的表情,卻終於是不曾為我所動。到末了我被她弄得沒法了,就半用暴力,半用含淚的央告,一定要求她不要回去,接着就同拖也似的把她挾上了望海酒樓間壁的一傢外國旅館的樓上。
夜深了,外面的風還在蕭騷地吹着。五十支的電光,到了後半夜加起亮來,反照得我心裏異常的寂寞。室內的空氣,也增加了寒冷,她還是穿了衣服,隔着一條被,朝裏床躺在那裏。我撲過去了幾次,總被她推翻了下來,到最後的一次她卻哭起來了,一邊哭,一邊又斷斷續續的說:
“李先生!我們的……我們的事情,早已……早已經結束了。那一年,要是那一年……你能……你能夠象現在一樣的愛我,那我……我也……不會……不會吃這一種苦的。我……我……你曉得……我……我……這兩三年來……!”
說到這裏,她抽咽得更加厲害,把被窩蒙上頭去,索性任情哭了一個痛快。我想想她的身世,想想她目下的狀態,想想過去她對我的情節,更想想我自傢的淪落的半生,也被她的哀泣所感動,雖則滴不下眼淚來,但心裏也盡在酸一陣痛一陣的難過。她哭了半點多鐘,我在床上默坐了半點多鐘,覺得她的眼淚,已經把我的邪念洗清,心裏頭什麽也不想了。又靜坐了幾分鐘,我聽聽她的哭聲,也已經停止,就又伏過身去,誠誠懇懇地對她說:
“老三!今天晚上,又是我不好,我對你不起,我把你的真意誤會了。我們的時期,的確已經過去了。我今晚上對你的要求,的確是卑劣得很。請你饒了我,噢,請你饒了我,我以後永也不再幹這一種卑劣的事情了,噢,請你饒了我!請你把你的頭伸出來;朝轉來,對我說一聲,說一聲饒了我吧!讓我們把過去的一切忘了,請你把今晚上的我的這一種卑劣的事情忘了。噢,老三!”
我斜伏在她的枕頭邊上,含淚的把這些話說完之後,她的頭還是盡朝着裏床,身子一動也不肯動。我靜候了好久,她纔把頭朝轉來,舉起一雙淚眼,好象是在憐惜我又好像是在怨恨我地看了我一眼。得到了她這淚眼的一瞥,我心裏也不曉怎麽的起了一種比死刑囚遇赦的時候還要感激的心思。她仍復把頭朝了轉去,我也在她的被外頭躺下了。躺下之後,兩人雖然都沒有睡着,然而我的心裏卻很舒暢的默默的直躺到了天明。
早晨起來,約略梳洗了一番,她又同平時一樣的和我微笑了,而我哩!臉上雖在笑着,心裏頭卻盡是一滴哭淚一滴苦淚的在往喉頭鼻裏咽送。
兩人從旅館出來,東方衹有幾點紅雲罩着,夜來的風勢,把一碧的長天掃盡了。太陽已出了海,淡薄的陽光曬着的幾條冷靜的街上,除了些被風吹墮的樹葉和幾堆灰土之外,也比平時潔淨得多。轉過了長街送她到了上她自傢的門口,將要分別的時候,我衹緊握了她一雙冰冷的手,輕輕地對她說:
“老三!請你自傢珍重一點,我們以後見面的機會,恐怕很少了。”我說出了這句話之後,心裏不曉怎麽的忽兒絞割了起來,兩衹眼睛裏同霧天似的起了一層蒙障。她仿佛也深深地朝我看了一眼,就很急促地抽了她的兩手,飛跑的奔嚮屋後去了。
這一天的晚上,海上有一彎眉毛似的新月照着,我和許多言語不通的南省人雜處在一艙裏吸煙。艙外的風聲浪聲很大,大傢衹在電燈下計算着這海船航行的速度,和到H港的時刻。
一九二七年一月十日在上海
(原載一九二七年二月一日《創造月刊》第一捲第六期)
為《鹹淳》,《淳佑臨安志》,《夢梁錄》,《南宋古跡考》等陳朽得不堪的舊籍迷住了心竅,那時候,我日日衹背了幾册書,一枝鉛筆,半斤面包,在杭州鳳凰山,雲居山,萬鬆嶺,江幹的一帶采訪尋覓,想製出一張較為完整的南宋大內圖來,藉以消遣消遣我那時的正在病着無聊的空閑歲月。有時候,為了這些舊書中的一言半語,有些蹊蹺,我竟有遠上四鄉,留下,以及余杭等處去察看的事情。
生際了這一個大傢都在忙着爭權奪利,以人吃人的二十世紀的中國盛世,何以那時候衹有我一個人會那麽的閑空的呢?這原也有一個可笑得很的理由在那裏的。一九二七年的革命成功以後,國共分傢,於是本來就係大傢一樣的黃種中國人中間,卻硬的被塗上了許多顔色,而在這些種種不同的顔色裏的最不利的一種,卻叫做紅,或叫做赤。因而近朱者,便都是亂黨,不白的,自然也盡成了叛逆,不管你怎麽樣的一個勤苦的老百姓,衹須加上你以莫須有的三字罪名,就可以夷你到十七八族之遠。我當時所享受的那種被迫上身來的悠閑清福,來源也就在這裏了,理由是因為我所參加的一個文學團體的雜志上,時常要議論國事,毀謗朝廷。
禁令下後,幾個月中間,我本混跡在上海的洋人治下,是冒充着有錢的資産階級的。但因為在不意之中,受到了一次實在是奇怪到不可思議的襲擊之後,覺得洋大人的保護,也有點不可靠了,因而翻了一個筋鬥,就逃到了這山明水秀的杭州城裏,日日衹翻弄些古書舊籍,扮作了一個既有資産,又有餘閑的百分之百的封建遺民。追思憑吊南宋的故宮,在元朝似乎也是一宗可致殺身的大罪,可是在革命成功的當日,卻可以當作避去嫌疑的護身神咒看了。所以我當時的訪古探幽,想製出一張較為完整的南宋大內圖來的副作用,一大半也可以說是在這Camouflage的造成。
有一天風和日朗的秋晴的午後,我和前幾日一樣的在江幹鬼混。先在臨江的茶館裏吃了一壺茶後,打開帶在身邊的幾册書來一看,知道山川壇就近在咫尺了,再溯上去,就是鳳凰山南腋的梵天寺勝果寺等寺院。付過茶錢,嚮茶館裏的人問了路徑,我就從八卦田西南的田塍路上,走嚮了東北。這一日的天氣,實在好不過,已經是陰歷的重陽節後了,但在太陽底下背着太陽走着,覺得一件薄薄的襯絨袍子都還嫌太熱。我在田塍野路上穿來穿去走了半天,又嚮山坡低處立着憩息,嚮東嚮南的和書對看了半天,但所謂山川壇的那一塊遺址,終於指點不出來。同貪鄙的老人,見了財帛,不忍走開的一樣,我在那一段荒田蔓草的中間,徘徊往復,尋到了將晚,纔毅然捨去,走上了梵天塔院。但到得山寺門前,正想走進去看看寺裏的靈鰻金井和捨利佛身,而冷僻的這古寺山門,卻早已關得緊緊的了,不得已就衹好摩挲了一回門前的石塔,重複走上山來。正走到了東面山塢中間的路上,恰巧有幾個挑柴下來的農夫和我遇着了。我一面側身讓路,一面也順便問了他們一聲:“勝果寺是在什麽地方的?去此地遠不遠了?”走在末後的一位將近五十的中老農夫聽了我的問話,卻歇下了柴擔指示給我說:
“喏,那面山上的石壁排着的地方,就是勝過寺嚇!走上去衹有一點點兒路。你是不是去看瓢兒和尚的?”
我含糊答應了一聲之後,就反問他:“瓢兒和尚是怎麽樣的一個人?”
“說起瓢兒和尚,是這四山的居民,沒有一個不曉得的。他來這裏靜修,已經有好幾年了。人又來得和氣,一天到晚,衹在看經念佛。看見我們這些人去,總是施茶給水,對我們笑笑,衹說一句兩句慰問我們的話,別的事情是不說的。因為他時常背了兩個大木瓢到山下來挑水,又因為他下巴中間有一個很深的刀傷疤,笑起來的時候老同賣瓢兒——這是杭州人的俗話,當小孩子扁嘴欲哭的時候的神氣,就叫作賣瓢兒——的樣子一樣,所以大傢就自然而然的稱他作瓢兒和尚了。”
說着,這中老農夫卻也笑了起來。我謝過他的對我說明的好意,和他說了一聲“坐坐會”,就順了那條山路,又嚮北的走上了山去。
這時候太陽已經被左手的一翼鳳凰山的支脈遮住了,山𠔌裏衹彌漫着一味日暮的蕭條。山草差不多是將枯盡了,看上去衹有黃蒼蒼的一層褐色。沿路的幾株散點在那裏的樹木,樹葉也已經凋落到恰好的樣子。半𠔌裏有一小村,也不過是三五傢竹籬茅捨的人傢,並且柴門早就關上了,從彎麯的小小的煙突裏面,時時在吐出一絲一絲的並不熱鬧的煙霧來。這小村子後面的一帶桃林,當然衹是些光幹兒的矮樹。沿山路旁邊,順𠔌而下,本有一條溪徑在那裏的,但這也衹是虛有其名罷了,大約自三春雨潤的時候過後,直到那時總還不曾有過滄浪的溪水流過,因為溪裏的亂石上的青苔,大半都被太陽曬得焦黃了。看起來覺得還有一點生氣的,是山後面蓋在那裏的一片碧落,太陽似乎還沒有完全下去,天邊貼近地面之處,倒還在呈現着一圈淡淡的紅霞。當我走上了勝果寺的廢墟的坡下的時候,連這一圈天邊的紅暈,都看不出來了,散亂在我的周圍的,衹是些僧塔,殘磉,菜圃,竹園,與許多高高下下的狹路和山坡。我走上了坡去,在亂石和枯樹的當中,總算看見了三四間破陋得不堪的庵院。西面山腰裏,面朝着東首歪立在那裏的,是一排三間寬的小屋,倒還整齊一點,可是兩扇寺門,也已經關上了,裏面寂靜灰黑,連一點兒燈光人影都看不出來。朝東緣山腰又走了三五十步,在那排屏風似的石壁下面,纔有一個茅篷,門朝南嚮着𠔌外的大江半開在那裏。
我走到茅篷門口,往裏面探頭一看,覺得室內的光綫還明亮得很,幾乎同屋外的沒有什麽差別。正在想得奇怪,又仔細嚮裏面深處一望,纔知道這光綫是從後面的屋檐下射進來的,因為這茅篷的後面,墻已經倒壞了。中間是一個臨空的佛座,西面是一張破床,東首靠泥墻有一扇小門,可以通到東首墻外的一間小室裏去的。在離這小門不遠的靠墻一張半桌邊上,卻坐着一位和尚,背朝着了大門,在那裏看經。
我走到了他那茅篷的門外立住,在那裏嚮裏面探看的這事情,和尚是明明知道的,但他非但頭也不朝轉來看我一下,就連身子都不動一動。我靜立着守視了他一回,心裏倒有點怕起來了,所以就幹咳了一聲,是想使他知道門外有人在的意思。聽了我的咳聲,他終於慢慢的把頭朝過來了,先是含了同哭也似的一臉微笑,正是賣瓢兒似的一臉微笑,然後忽而同驚駭了一頭的樣子,張着眼呆了一分鐘後,表情就又復原了,微笑着衹對我點了點頭,身子馬上又朝了轉去,去看他的經了。
我因為在山下已經聽見過那樵夫所說的關於這瓢兒和尚的奇特的行徑了,所以這時候心裏倒也並不覺得奇怪,但衹有一點,卻使我不能自已地起了一種好奇的心思。據那中老農夫之所說,則平時他對過路的人,都是非常和氣,每要施茶給水的,何以今天獨見了我,就會那麽的不客氣的呢?難道因為我是穿長袍的有産知識階級,所以他故意在表示不屑與周旋的麽?或者還是他在看的那一本經,實在是有意思得很,故而把他的全部精神都占據了去的緣故呢?從他的不知道有人到門外的那一種失心狀態看來,倒還是第二個猜度來得準一點,他一定是將全部精神用到了他所看的那部經裏去了無疑。既是這樣,我倒也不願意輕輕的過去,倒要去看一看清楚,能使他那樣地入迷的,究竟是一部什麽經。我心裏頭這樣决定了主意以後,就也顧不得他人的願意不願意了,舉起兩腳,便走進門去,走上了他的身邊,他仍舊是一動也不動地伏倒了頭在看經。我嚮桌上攤開在那裏的經文頁縫裏一看,知道是一部《楞嚴義疏》。楞嚴是大乘的寶典,這瓢兒和尚能耽讀此書,真也頗不容易,於是繼第一個好奇心而起的第二個好奇心就又來了,我倒很想和他談談,好嚮他請教請教。
“師父,請問府上是什麽地方?”
我開口就這樣的問了他一聲。他的頭衹從經上舉起了一半,又光着兩眼,同驚駭似地嚮我看了一眼,隨後又微笑起來了,輕輕地象在逃遁似的回答我說:
“出傢人是沒有原籍的。”
到了這裏,卻是我驚駭起來了,驚駭得連底下的談話都不能繼續下去。因為把那下巴上的很深的刀傷疤隱藏過後的他那上半臉的面容,和那雖則是很輕,但中氣卻很足的一個湖南口音,卻同霹靂似地告訴了我以這瓢兒和尚的前身,這不是我留學時代的那個情敵的秦國柱是誰呢?我呆住了,睜大了眼睛,屏住了氣息,對他盯視了好幾分鐘。他當然也曉得是被我看破了,就很從容的含着微笑,從那張板椅上立了起來。一邊嚮我伸出了一隻手,一邊他就從容不迫的說:
“老朋友,你現在該認識我了罷?我當你走上山來的時候,老遠就瞥見你了,心裏正在疑惑。直到你到得門外咳了一聲之後,纔認清楚,的確是你,但又不好開口,因為不知道你對我的感情,經過了這十多年的時日,仍能夠復原不能?……”
聽了他這一段話,看了他那一副完全成了一個山僧似的神氣,又想起了剛纔那樵夫所告訴我的瓢兒和尚的這一個稱號,我於一番驚駭之後,把註意力一鬆,神經馳放了一下,就衹覺得一股非常好笑的衝動,衝上了心來。所以捏住了他的手,衹“秦國柱!秦……國……柱”的叫了幾聲,以後竟哈哈哈哈的笑出了眼淚,有好久好久說不出一句有意思的話來。
我大笑了一陣,他立着微笑了一陣,兩人才撇開手,回覆了平時的狀態。心境平復以後,我的性急的故態又露出來了。就同流星似地接連着問了他許多問題:“薑桂英呢?你什麽時候上這兒來的?做和尚做得幾年了?聽說你在當旅長,為什麽又不幹了呢?”一類的話,我不等他的回答,就急說了一大串。他衹是笑着從從容容的讓我坐下了,然後慢慢的說:
“這些事情讓我慢慢的告訴你,你且坐下,我們先去燒點茶來喝。”
他緩慢地走上了西面角上的一個爐子邊上,在折柴起火的中間,我又不耐煩起來了,就從板椅上立起,追了過去。他蹲下身體,在專心緻志地生火爐,我立上了他背後,就又追問了他以前一刻未曾回答我的諸問題。
“我們的那位同鄉的佳人薑桂英究竟怎麽樣了呢?”
第一問我就固執着又問起了這一個那時候為我們所爭奪的惹禍的蘋果。
薑桂英雖則是我的同鄉,但當時和她來往的卻盡是些外省的留學生,因此我們有幾個同學,有一次竟對她下了一個公開的警告,說她品行不端,若再這樣下去,我們要聯名嚮政府去告發,取消她的官費。這一個警告,當然是由我去挑撥出來的妒嫉的變形,而在這警告上署名的,當然也都是幾個同我一樣的想嘗嘗這塊禁臠的青春鰥漢。而出乎大傢的意料之外,這個警告發出後不多幾日,她竟和下一學期就要在士官學校畢業的我們的朋友秦國柱訂婚了。得到了這一個消息之後,我的失意懊惱喪,正和杜葛納夫在一個零餘者的日記裏所寫的那個主人公一樣,有好幾個禮拜沒有上學校裏去上課。後來回國之後,每在報上看見秦國柱的戰功,如九年的打安福係,十一年的打奉天,以及十四年的汀泗橋之戰等,我對着新聞記事,還在暗暗地痛恨。而這一個戀愛成功者的瓢兒和尚,卻衹是背朝着了我,帶着笑聲在舒徐自在的回答我說:
“佳人麽?你那同鄉的佳人麽?已經……已經屬了沙吒利了。……哈哈……哈……這些老遠老遠的事情,你還問起它作什麽?難道你還想來對我報三世之仇麽?”
聽起他的口吻來,仿佛完全是在說和他絶不相幹的第三者的事情的樣子。我問來問去的問了半天,關於薑桂英卻終於問不出一點眉目來,所以沒有辦法,就衹能推進到以後的幾個問題上去了,他一邊用蒲扇扇着爐子,一邊便慢慢的回答我說:
“到了杭州來也有好幾年了……做和尚是自從十四年的那一場戰役以後做起的……當旅長真沒有做和尚這樣的自在……”
等他一壺水燒開,吞吞吐吐地把我的幾句問話約略模糊的回答了一番之後,破茅篷裏,卻完全成了夜的世界了。但從半開的門口,沒有窗門的窗口,以及泥墻板壁的破縫缺口裏,卻一例的射進了許多同水也似的月亮光來,照得這一間破屋,晶瑩透徹,象在夢裏頭做夢一樣。
走回到了東墻壁下,泡上了兩碗很清很釅的茶後,他就從那扇小門裏走了進去,歇了一歇,他又從那間小室裏拿了一罐小塊的白而且糯的糕走出來了。拿了幾塊給我,他自己也拿了一塊嚼着對我說:
“這是我自已用葛粉做的幹糧,你且嘗嘗看,比起奶油餅幹來何如?”
我放了一塊在嘴裏,嚼了幾嚼,鼻子裏滿聞到了一陣同安息香似的清香。再喝了一口茶,將糕粉吞下去以後,嘴裏頭的那一股香味,還仍舊橫溢在那裏。
“這香味真好,是什麽東西合在裏頭的?會香得這樣的清而且久。”
我喝着茶問他。
“那是一種青藤,産在衡山腳下的。我們鄉下很多,每年夏天,我總托人去帶一批來曬幹藏在這裏,慢慢的用着,你若要,我可以送你一點。”
兩人吃了一陣,又談了一陣,我起身要走了,他就又走進了那間小室,一隻手拿了一包青藤的幹末,一隻手拿了幾張白紙出來。替我將書本鉛筆之類,先包了一包,然後又把那包幹末擱在上面,用繩子捆作了一捆。
我走出到了他那破茅蓬的門口,正立住了腳,朝南在看江幹的燈火,和月光底下的錢塘江水,以及西興的山影的時候,送我出來,在我背後立着的他,卻輕輕的告訴我說:
“這地方的風景真好,我覺得西湖全景,决沒有一處及得上這裏,可惜我在此住不久了,他們似乎有人在外面募捐,要重新造起勝果寺來。或者明天,或者後天,我就要被他們驅逐下山,也都說不定。大約我們以後,總沒有在此地再看月亮的機會了罷。今晚上你可以多看一下子去。”
說着,他便高聲笑了起來,我也就笑着回答他說:
“這總算也是一段‘西湖佳話’,是不是?我雖則不是宋之問,而你倒真有點象駱賓王哩!……哈哈……哈哈”
一九三二年十二月
原載一九三三年一月十日《新中華》創刊號
----------------------------------------------------------------------------
(註1)
[沙吒利] 《辭源》:唐肅宗時,韓翊美姬柳氏,為蕃將沙吒利所劫,後得虞候許俊的幫助,與柳復合。故事見《太平廣記》四八五唐許堯佐《柳氏傳》,孟[
]《本事詩·情感》。後人因以沙吒利代指強奪人妻的權貴。宋王詵(晉卿)歌姬為勢傢所奪,王賦詩曰:“佳人已屬沙吒利,義士今無古押衙。”即用此典。見宋許[
]彥周詩話。
(註2)
[西湖佳話] 指《西湖佳話·靈隱詩紀》,宋之問在靈隱寺遇到出傢後的駱賓王的故事。
(註3)
《鬱達夫文集·第十捲·詩詞》,《寄若瓢和尚二首》:
離愁戚戚走天涯,聞道南臺又駐車。亂後倘逢應失笑,一盤清賬亂如麻。
莫懺泥塗曳尾行,萬千恩怨此時情。念傢山破從何說,地老天荒曳尾生。
一九三八年十月十二日 福州
生際了這一個大傢都在忙着爭權奪利,以人吃人的二十世紀的中國盛世,何以那時候衹有我一個人會那麽的閑空的呢?這原也有一個可笑得很的理由在那裏的。一九二七年的革命成功以後,國共分傢,於是本來就係大傢一樣的黃種中國人中間,卻硬的被塗上了許多顔色,而在這些種種不同的顔色裏的最不利的一種,卻叫做紅,或叫做赤。因而近朱者,便都是亂黨,不白的,自然也盡成了叛逆,不管你怎麽樣的一個勤苦的老百姓,衹須加上你以莫須有的三字罪名,就可以夷你到十七八族之遠。我當時所享受的那種被迫上身來的悠閑清福,來源也就在這裏了,理由是因為我所參加的一個文學團體的雜志上,時常要議論國事,毀謗朝廷。
禁令下後,幾個月中間,我本混跡在上海的洋人治下,是冒充着有錢的資産階級的。但因為在不意之中,受到了一次實在是奇怪到不可思議的襲擊之後,覺得洋大人的保護,也有點不可靠了,因而翻了一個筋鬥,就逃到了這山明水秀的杭州城裏,日日衹翻弄些古書舊籍,扮作了一個既有資産,又有餘閑的百分之百的封建遺民。追思憑吊南宋的故宮,在元朝似乎也是一宗可致殺身的大罪,可是在革命成功的當日,卻可以當作避去嫌疑的護身神咒看了。所以我當時的訪古探幽,想製出一張較為完整的南宋大內圖來的副作用,一大半也可以說是在這Camouflage的造成。
有一天風和日朗的秋晴的午後,我和前幾日一樣的在江幹鬼混。先在臨江的茶館裏吃了一壺茶後,打開帶在身邊的幾册書來一看,知道山川壇就近在咫尺了,再溯上去,就是鳳凰山南腋的梵天寺勝果寺等寺院。付過茶錢,嚮茶館裏的人問了路徑,我就從八卦田西南的田塍路上,走嚮了東北。這一日的天氣,實在好不過,已經是陰歷的重陽節後了,但在太陽底下背着太陽走着,覺得一件薄薄的襯絨袍子都還嫌太熱。我在田塍野路上穿來穿去走了半天,又嚮山坡低處立着憩息,嚮東嚮南的和書對看了半天,但所謂山川壇的那一塊遺址,終於指點不出來。同貪鄙的老人,見了財帛,不忍走開的一樣,我在那一段荒田蔓草的中間,徘徊往復,尋到了將晚,纔毅然捨去,走上了梵天塔院。但到得山寺門前,正想走進去看看寺裏的靈鰻金井和捨利佛身,而冷僻的這古寺山門,卻早已關得緊緊的了,不得已就衹好摩挲了一回門前的石塔,重複走上山來。正走到了東面山塢中間的路上,恰巧有幾個挑柴下來的農夫和我遇着了。我一面側身讓路,一面也順便問了他們一聲:“勝果寺是在什麽地方的?去此地遠不遠了?”走在末後的一位將近五十的中老農夫聽了我的問話,卻歇下了柴擔指示給我說:
“喏,那面山上的石壁排着的地方,就是勝過寺嚇!走上去衹有一點點兒路。你是不是去看瓢兒和尚的?”
我含糊答應了一聲之後,就反問他:“瓢兒和尚是怎麽樣的一個人?”
“說起瓢兒和尚,是這四山的居民,沒有一個不曉得的。他來這裏靜修,已經有好幾年了。人又來得和氣,一天到晚,衹在看經念佛。看見我們這些人去,總是施茶給水,對我們笑笑,衹說一句兩句慰問我們的話,別的事情是不說的。因為他時常背了兩個大木瓢到山下來挑水,又因為他下巴中間有一個很深的刀傷疤,笑起來的時候老同賣瓢兒——這是杭州人的俗話,當小孩子扁嘴欲哭的時候的神氣,就叫作賣瓢兒——的樣子一樣,所以大傢就自然而然的稱他作瓢兒和尚了。”
說着,這中老農夫卻也笑了起來。我謝過他的對我說明的好意,和他說了一聲“坐坐會”,就順了那條山路,又嚮北的走上了山去。
這時候太陽已經被左手的一翼鳳凰山的支脈遮住了,山𠔌裏衹彌漫着一味日暮的蕭條。山草差不多是將枯盡了,看上去衹有黃蒼蒼的一層褐色。沿路的幾株散點在那裏的樹木,樹葉也已經凋落到恰好的樣子。半𠔌裏有一小村,也不過是三五傢竹籬茅捨的人傢,並且柴門早就關上了,從彎麯的小小的煙突裏面,時時在吐出一絲一絲的並不熱鬧的煙霧來。這小村子後面的一帶桃林,當然衹是些光幹兒的矮樹。沿山路旁邊,順𠔌而下,本有一條溪徑在那裏的,但這也衹是虛有其名罷了,大約自三春雨潤的時候過後,直到那時總還不曾有過滄浪的溪水流過,因為溪裏的亂石上的青苔,大半都被太陽曬得焦黃了。看起來覺得還有一點生氣的,是山後面蓋在那裏的一片碧落,太陽似乎還沒有完全下去,天邊貼近地面之處,倒還在呈現着一圈淡淡的紅霞。當我走上了勝果寺的廢墟的坡下的時候,連這一圈天邊的紅暈,都看不出來了,散亂在我的周圍的,衹是些僧塔,殘磉,菜圃,竹園,與許多高高下下的狹路和山坡。我走上了坡去,在亂石和枯樹的當中,總算看見了三四間破陋得不堪的庵院。西面山腰裏,面朝着東首歪立在那裏的,是一排三間寬的小屋,倒還整齊一點,可是兩扇寺門,也已經關上了,裏面寂靜灰黑,連一點兒燈光人影都看不出來。朝東緣山腰又走了三五十步,在那排屏風似的石壁下面,纔有一個茅篷,門朝南嚮着𠔌外的大江半開在那裏。
我走到茅篷門口,往裏面探頭一看,覺得室內的光綫還明亮得很,幾乎同屋外的沒有什麽差別。正在想得奇怪,又仔細嚮裏面深處一望,纔知道這光綫是從後面的屋檐下射進來的,因為這茅篷的後面,墻已經倒壞了。中間是一個臨空的佛座,西面是一張破床,東首靠泥墻有一扇小門,可以通到東首墻外的一間小室裏去的。在離這小門不遠的靠墻一張半桌邊上,卻坐着一位和尚,背朝着了大門,在那裏看經。
我走到了他那茅篷的門外立住,在那裏嚮裏面探看的這事情,和尚是明明知道的,但他非但頭也不朝轉來看我一下,就連身子都不動一動。我靜立着守視了他一回,心裏倒有點怕起來了,所以就幹咳了一聲,是想使他知道門外有人在的意思。聽了我的咳聲,他終於慢慢的把頭朝過來了,先是含了同哭也似的一臉微笑,正是賣瓢兒似的一臉微笑,然後忽而同驚駭了一頭的樣子,張着眼呆了一分鐘後,表情就又復原了,微笑着衹對我點了點頭,身子馬上又朝了轉去,去看他的經了。
我因為在山下已經聽見過那樵夫所說的關於這瓢兒和尚的奇特的行徑了,所以這時候心裏倒也並不覺得奇怪,但衹有一點,卻使我不能自已地起了一種好奇的心思。據那中老農夫之所說,則平時他對過路的人,都是非常和氣,每要施茶給水的,何以今天獨見了我,就會那麽的不客氣的呢?難道因為我是穿長袍的有産知識階級,所以他故意在表示不屑與周旋的麽?或者還是他在看的那一本經,實在是有意思得很,故而把他的全部精神都占據了去的緣故呢?從他的不知道有人到門外的那一種失心狀態看來,倒還是第二個猜度來得準一點,他一定是將全部精神用到了他所看的那部經裏去了無疑。既是這樣,我倒也不願意輕輕的過去,倒要去看一看清楚,能使他那樣地入迷的,究竟是一部什麽經。我心裏頭這樣决定了主意以後,就也顧不得他人的願意不願意了,舉起兩腳,便走進門去,走上了他的身邊,他仍舊是一動也不動地伏倒了頭在看經。我嚮桌上攤開在那裏的經文頁縫裏一看,知道是一部《楞嚴義疏》。楞嚴是大乘的寶典,這瓢兒和尚能耽讀此書,真也頗不容易,於是繼第一個好奇心而起的第二個好奇心就又來了,我倒很想和他談談,好嚮他請教請教。
“師父,請問府上是什麽地方?”
我開口就這樣的問了他一聲。他的頭衹從經上舉起了一半,又光着兩眼,同驚駭似地嚮我看了一眼,隨後又微笑起來了,輕輕地象在逃遁似的回答我說:
“出傢人是沒有原籍的。”
到了這裏,卻是我驚駭起來了,驚駭得連底下的談話都不能繼續下去。因為把那下巴上的很深的刀傷疤隱藏過後的他那上半臉的面容,和那雖則是很輕,但中氣卻很足的一個湖南口音,卻同霹靂似地告訴了我以這瓢兒和尚的前身,這不是我留學時代的那個情敵的秦國柱是誰呢?我呆住了,睜大了眼睛,屏住了氣息,對他盯視了好幾分鐘。他當然也曉得是被我看破了,就很從容的含着微笑,從那張板椅上立了起來。一邊嚮我伸出了一隻手,一邊他就從容不迫的說:
“老朋友,你現在該認識我了罷?我當你走上山來的時候,老遠就瞥見你了,心裏正在疑惑。直到你到得門外咳了一聲之後,纔認清楚,的確是你,但又不好開口,因為不知道你對我的感情,經過了這十多年的時日,仍能夠復原不能?……”
聽了他這一段話,看了他那一副完全成了一個山僧似的神氣,又想起了剛纔那樵夫所告訴我的瓢兒和尚的這一個稱號,我於一番驚駭之後,把註意力一鬆,神經馳放了一下,就衹覺得一股非常好笑的衝動,衝上了心來。所以捏住了他的手,衹“秦國柱!秦……國……柱”的叫了幾聲,以後竟哈哈哈哈的笑出了眼淚,有好久好久說不出一句有意思的話來。
我大笑了一陣,他立着微笑了一陣,兩人才撇開手,回覆了平時的狀態。心境平復以後,我的性急的故態又露出來了。就同流星似地接連着問了他許多問題:“薑桂英呢?你什麽時候上這兒來的?做和尚做得幾年了?聽說你在當旅長,為什麽又不幹了呢?”一類的話,我不等他的回答,就急說了一大串。他衹是笑着從從容容的讓我坐下了,然後慢慢的說:
“這些事情讓我慢慢的告訴你,你且坐下,我們先去燒點茶來喝。”
他緩慢地走上了西面角上的一個爐子邊上,在折柴起火的中間,我又不耐煩起來了,就從板椅上立起,追了過去。他蹲下身體,在專心緻志地生火爐,我立上了他背後,就又追問了他以前一刻未曾回答我的諸問題。
“我們的那位同鄉的佳人薑桂英究竟怎麽樣了呢?”
第一問我就固執着又問起了這一個那時候為我們所爭奪的惹禍的蘋果。
薑桂英雖則是我的同鄉,但當時和她來往的卻盡是些外省的留學生,因此我們有幾個同學,有一次竟對她下了一個公開的警告,說她品行不端,若再這樣下去,我們要聯名嚮政府去告發,取消她的官費。這一個警告,當然是由我去挑撥出來的妒嫉的變形,而在這警告上署名的,當然也都是幾個同我一樣的想嘗嘗這塊禁臠的青春鰥漢。而出乎大傢的意料之外,這個警告發出後不多幾日,她竟和下一學期就要在士官學校畢業的我們的朋友秦國柱訂婚了。得到了這一個消息之後,我的失意懊惱喪,正和杜葛納夫在一個零餘者的日記裏所寫的那個主人公一樣,有好幾個禮拜沒有上學校裏去上課。後來回國之後,每在報上看見秦國柱的戰功,如九年的打安福係,十一年的打奉天,以及十四年的汀泗橋之戰等,我對着新聞記事,還在暗暗地痛恨。而這一個戀愛成功者的瓢兒和尚,卻衹是背朝着了我,帶着笑聲在舒徐自在的回答我說:
“佳人麽?你那同鄉的佳人麽?已經……已經屬了沙吒利了。……哈哈……哈……這些老遠老遠的事情,你還問起它作什麽?難道你還想來對我報三世之仇麽?”
聽起他的口吻來,仿佛完全是在說和他絶不相幹的第三者的事情的樣子。我問來問去的問了半天,關於薑桂英卻終於問不出一點眉目來,所以沒有辦法,就衹能推進到以後的幾個問題上去了,他一邊用蒲扇扇着爐子,一邊便慢慢的回答我說:
“到了杭州來也有好幾年了……做和尚是自從十四年的那一場戰役以後做起的……當旅長真沒有做和尚這樣的自在……”
等他一壺水燒開,吞吞吐吐地把我的幾句問話約略模糊的回答了一番之後,破茅篷裏,卻完全成了夜的世界了。但從半開的門口,沒有窗門的窗口,以及泥墻板壁的破縫缺口裏,卻一例的射進了許多同水也似的月亮光來,照得這一間破屋,晶瑩透徹,象在夢裏頭做夢一樣。
走回到了東墻壁下,泡上了兩碗很清很釅的茶後,他就從那扇小門裏走了進去,歇了一歇,他又從那間小室裏拿了一罐小塊的白而且糯的糕走出來了。拿了幾塊給我,他自己也拿了一塊嚼着對我說:
“這是我自已用葛粉做的幹糧,你且嘗嘗看,比起奶油餅幹來何如?”
我放了一塊在嘴裏,嚼了幾嚼,鼻子裏滿聞到了一陣同安息香似的清香。再喝了一口茶,將糕粉吞下去以後,嘴裏頭的那一股香味,還仍舊橫溢在那裏。
“這香味真好,是什麽東西合在裏頭的?會香得這樣的清而且久。”
我喝着茶問他。
“那是一種青藤,産在衡山腳下的。我們鄉下很多,每年夏天,我總托人去帶一批來曬幹藏在這裏,慢慢的用着,你若要,我可以送你一點。”
兩人吃了一陣,又談了一陣,我起身要走了,他就又走進了那間小室,一隻手拿了一包青藤的幹末,一隻手拿了幾張白紙出來。替我將書本鉛筆之類,先包了一包,然後又把那包幹末擱在上面,用繩子捆作了一捆。
我走出到了他那破茅蓬的門口,正立住了腳,朝南在看江幹的燈火,和月光底下的錢塘江水,以及西興的山影的時候,送我出來,在我背後立着的他,卻輕輕的告訴我說:
“這地方的風景真好,我覺得西湖全景,决沒有一處及得上這裏,可惜我在此住不久了,他們似乎有人在外面募捐,要重新造起勝果寺來。或者明天,或者後天,我就要被他們驅逐下山,也都說不定。大約我們以後,總沒有在此地再看月亮的機會了罷。今晚上你可以多看一下子去。”
說着,他便高聲笑了起來,我也就笑着回答他說:
“這總算也是一段‘西湖佳話’,是不是?我雖則不是宋之問,而你倒真有點象駱賓王哩!……哈哈……哈哈”
一九三二年十二月
原載一九三三年一月十日《新中華》創刊號
----------------------------------------------------------------------------
(註1)
[沙吒利] 《辭源》:唐肅宗時,韓翊美姬柳氏,為蕃將沙吒利所劫,後得虞候許俊的幫助,與柳復合。故事見《太平廣記》四八五唐許堯佐《柳氏傳》,孟[
]《本事詩·情感》。後人因以沙吒利代指強奪人妻的權貴。宋王詵(晉卿)歌姬為勢傢所奪,王賦詩曰:“佳人已屬沙吒利,義士今無古押衙。”即用此典。見宋許[
]彥周詩話。
(註2)
[西湖佳話] 指《西湖佳話·靈隱詩紀》,宋之問在靈隱寺遇到出傢後的駱賓王的故事。
(註3)
《鬱達夫文集·第十捲·詩詞》,《寄若瓢和尚二首》:
離愁戚戚走天涯,聞道南臺又駐車。亂後倘逢應失笑,一盤清賬亂如麻。
莫懺泥塗曳尾行,萬千恩怨此時情。念傢山破從何說,地老天荒曳尾生。
一九三八年十月十二日 福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