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文學>> 小说选集>> 穆時英 Mu Shiying   中國 China   近代中國   (1912年三月14日1940年六月28日)
穆時英全集
  穆時英(1912~1940) 現代小說傢。筆名伐揚、匿名子。浙江慈溪人。父親是銀行傢,自幼隨父到上海求學。讀中學時愛好文學。畢業於光華大學中國文學係。讀大學時潛心研究外國新文學流派。1929年開始小說創作。翌年在《新文藝》上發表第一篇小說《咱們的世界》及《黑旋風》,又有《南北極》經施蟄存推薦到《小說月報》發表,引起文壇註視,自此成名。1932年在《現代》雜志創刊號上發表小說《公墓》,為創刊首篇作品,成為現代派健將,以其年少多産而風格獨特,被人稱為“鬼纔”作傢。同年出版第一本小說集《南北極》,反映上流社會和下層社會的兩極對立。1933年出版的第二本小說集《公墓》,轉而描寫光怪陸離的都市生活,技巧上也顯示出作者着意學習和運用日本新感覺派橫光利一等人的現代派手法,還嘗試過寫作弗羅伊德式的心理小說,迥然有別於《南北極》。自此與劉吶鷗、施蟄存等形成中國文壇上的新感覺派。此後又出版了小說集《白金的女體塑像》、《聖處女的感情》、《夜總會裏的五個人》、《上海的狐步舞》,這正是這一現代派的代表性作品。這些小說也流露出明顯的頽廢感傷氣息,但穆時英筆調卻風靡一時。隨着政治思想的激變,於1933年前後參加國民黨圖書雜志審查委員會。後參加編輯《文藝畫報》。抗日戰爭爆發後赴香港。1939年回滬,主辦汪精衛偽政權的《中華日報》副刊《文藝周刊》和《華風》,並主編《國民新聞》。後被國民黨特工人員暗殺。
作者簡介
  穆時英(1912~1940)現代小說傢。筆名伐揚、匿名子。浙江慈溪人。父親是銀行傢,自幼隨父到上海求學。讀中學時愛好文學。畢業於光華大學中國文學係。讀大學時潛心研究外國新文學流派。1929年開始小說創作。翌年在《新文藝》上發表第一篇小說《咱們的世界》及《黑旋風》,又有《南北極》經施蟄存推薦到《小說月報》發表,引起文壇註視,自此成名。1932年在《現代》雜志創刊號上發表小說《公墓》,為創刊首篇作品,成為現代派健將,以其年少多産而風格獨特,被人稱為“鬼纔”作傢。同年出版第一本小說集《南北極》,反映上流社會和下層社會的兩極對立。1933年出版的第二本小說集《公墓》,轉而描寫光怪陸離的都市生活,技巧上也顯示出作者着意學習和運用日本新感覺派橫光利一等人的現代派手法,還嘗試過寫作弗羅伊德式的心理小說,迥然有別於《南北極》。自此與劉吶鷗、施蟄存等形成中國文壇上的新感覺派。此後又出版了小說集《白金的女體塑像》、《聖處女的感情》、《夜總會裏的五個人》、《上海的狐步舞》,這正是這一現代派的代表性作品。這些小說也流露出明顯的頽廢感傷氣息,但穆時英筆調卻風靡一時。隨着政治思想的激變,於1933年前後參加國民黨圖書雜志審查委員會。後參加編輯《文藝畫報》。抗日戰爭爆發後赴香港。1939年回滬,主辦汪精衛偽政權的《中華日報》副刊《文藝周刊》和《華風》,並主編《國民新聞》。後被國民黨特工人員暗殺。
自序
  人生是急行列車,而人並不是舒適地坐在車上眺望風景的假期旅客,卻是被強迫着去跟在車後,拼命地追趕列車的職業旅行者。以一個有機的人和一座無機的蒸汽機關車競走,總有一天會跑得精疲力盡而頽然倒斃在路上的吧!
  我是在去年突然地被扔到鐵軌上,一面回顧着從後面趕上來的,一小時五十公裏的急行列車,一面用不熟練的腳步奔逃着的,在生命的底綫上遊移着的旅人。二十三年來的精神上的儲蓄猛地崩墜了下來,失去了一切概念,一切信仰;一切標準,規律,價值全模糊了起來;於是,像在彌留的人的眼前似的,一想到“再過一秒鐘,我就會跌倒在鐵軌上,讓列車的鋼輪把自己輾成三段的吧”時,人間的歡樂,悲哀,煩惱,幻想,希望……全萬花筒似的聚散起來,播搖起來。在筆下就漏出了收在這本集子裏邊的八篇沒有統一的風格的作品。為了紀念自己生活上的變遷,我把這八篇零落的東西匯印了。
  1934年5月31日
首頁>> 文學>> 小说选集>> 穆時英 Mu Shiying   中國 China   近代中國   (1912年三月14日1940年六月2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