差不多先生傳
你知道中國最有名的人是誰?
提起此人,人人皆曉,處處聞名。他姓差,名不多,是各省各縣各村人氏。你
一定見過他,一定聽過別人談起他。差不多先生的名字天天挂在大傢的口頭,因為
他是中國全國人的代表。
差不多先生的相貌和你和我都差不多。他有一雙眼睛,但看的不很清楚;有兩
衹耳朵,但聽的不很分明;有鼻子和嘴,但他對於氣味和口味都不很講究。他的腦
子也不小,但他的記性卻不很精明,他的思想也不很細密。
他常常說:“凡事衹要差不多,就好了。何必太精明呢?”
他小的時候,他媽叫他去買紅糖,他買了白糖回來。他媽駡他,他搖搖頭說:
“紅糖白糖不是差不多嗎?”
他在學堂的時候,先生問他:“直隸省的西邊是哪一省?”
他說是陝西。先生說,“錯了。是山西,不是陝西。”他說:“陝西同山西,
不是差不多嗎?”
後來他在一個錢鋪裏做夥計;他也會寫,也會算,衹是總不會精細。十字常常
寫成千字,千字常常寫成十字。掌櫃的生氣了,常常駡他。他衹是笑嘻嘻地賠小心
道:“千字比十 字衹多一小撇,不是差不多嗎?”
有一天,他為了一件要緊的事,要搭火車到上海去。他從從容容地走到火車站,
遲了兩分鐘,火車已開走了。他白瞪着眼,望着遠遠的火車上的煤煙,搖搖頭道:
“衹好明天再走了,今天走同明天走,也還差不多。可是火車公司未免太認真了。
八點三十分開,同八點三十二分開,不是差不多嗎?”
他一面說,一面慢慢地走回傢,心裏總不明白為什麽火車不肯等他兩分鐘。
有一天,他忽然得了急病,趕快叫傢人去請東街的汪醫生。那傢人急急忙忙地
跑去,一時尋不着東街的汪大夫,卻把西街牛醫王大夫請來了。差不多先生病在床
上,知道尋錯了人;但病急了,身上痛苦,心裏焦急,等不得了,心裏想道:“好
在王大夫同汪大夫也差不多,讓他試試看罷。”於是這位牛醫王大夫走近床前,用
醫牛的法子給差不多先生治玻不上一點鐘,差不多先生就一命嗚呼了。
差不多先生差不多要死的時候,一口氣斷斷續續地說道:“活人同死人也差…
…差……差不多,……凡事衹要……差……差……不多……就……好了,……何…
…何……必……太……太認真呢?“他說完了這句格言,方纔絶氣了。
他死後,大傢都很稱贊差不多先生樣樣事情看得破,想得通;大傢都說他一生
不肯認真,不肯算帳,不肯計較,真是一位有德行的人。於是大傢給他取個死後的
法號,叫他做圓通大師。
他的名譽越傳越遠,越久越大。無數無數的人都學他的榜樣。於是人人都成了
一個差不多先生。——然而中國從此就成為一個懶人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