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文學>> 职场培训>> 霧滿攔江 Wu Manlanjiang   中國 China   現代中國  
象青蛙一樣思考
  你是忠於職守,還是忠於上司?上司或老闆暗中詢問你同事的動嚮,你該怎麽辦?處境糟糕的同事拿你當朋友,或是嚮你求助,你會如何?你的異性上司對你有過分親昵的表示,你又會怎樣?本書用詼諧幽默的語言故事詮釋職場潛規則,助你解答你在職場中所遇到的種種睏惑。
  
  目錄 · · · · · ·
  前言
  序 企業潛規則認知
  第一章 快樂的老青蛙
  第二章 泥潭中的群體
  第三章 權力與愛情
  第四章 古怪的控製體係
  · · · · · · (更多)
  前言
  序 企業潛規則認知
  第一章 快樂的老青蛙
  第二章 泥潭中的群體
  第三章 權力與愛情
  第四章 古怪的控製體係
  第五章 企業管理的戰爭藝術
  第六章 媒體泥潭
  第七章 黑色管理學
  第八章 十大經典泥潭化解妙術
  第九章 泥潭中的博弈
  結束語
  附錄 測測人我的情商有多高
第一章
  象青蛙一樣思考
  作者:霧滿攔江
  在本書的名字叫做《象青蛙一樣思考》,為什麽會起這樣一個名字,青蛙的思考方式遠比人更高級嗎?但是如果你知道這本書的另外兩個名字的話,你就不會再有這樣的疑問了。
  這本書的另外兩個名字分別叫《泥潭管理哲學研究》和《企業潛規則實操綱要》。無論你對青蛙懷有何種不以為然的見解,但有一點是毫無疑問的,在泥潭之中,青蛙擁有更廣阔的生存空間。
  那麽什麽叫泥潭呢?你是否遭遇過泥潭呢?要想解决這個疑惑,請你先看看我們所列出的企業十大泥潭:
   泥潭之一:你是忠於職守,還是忠於老闆或上司?
  泥潭現象解析:如果你回答說忠於職守,無疑是表明了自己不認同老闆或上司,老闆和上司衹能考慮另行選擇一個忠誠度更高的成員來替代你。反之,如果你說忠於老闆而不是職守,那麽……企業衹能忍痛割愛,所有的組織係統無一例外的都衹是需要蛙纔而不是奴才。
  泥潭之二:上司或老闆暗中詢問你同事的動嚮。
  泥潭現象解析:如果你如實招來,則你做為一隻青蛙的蛙品會大受懷疑,一隻出賣朋友的青蛙是不可靠的,從此老闆或上司就會對你敬而遠之。反之,你拒絶實話實說,或者衹是敷衍了事的話,則你的忠誠度就會成為問題,沒有哪一個老闆或上司喜歡不誠實的員工,你呀,就好自為之吧。
  泥潭之三:上司或老闆吩咐你做一件明顯觸犯法律的事情。
  泥潭現象解析:你當然要做,因為這是老闆吩咐下來的,衹有把事情做好,讓老闆抓住你的缺陷和把柄,才能證明你的忠誠。然而你絶對不能做,如果你做了的話,那麽未來等待你的將是非常可怕的事情。當然你可以嚮老闆解釋,不過,老闆或上司對你的討價還價是絶不會手下留情的,那麽你到底應該怎麽辦呢?這對你來說真是一個難題啊。
  泥潭之四:你發現上司對老闆不忠。
  泥潭現象解析:為什麽這種行為偏偏會被你發現?如果你沒有問過這個問題的話,你衹能考慮以下幾個方案,一,報告老闆,後果是你的上司比你更重要,老闆在上司的狡辨之下衹好解聘你以安慰受到傷害的他。二,默不作聲,那你就慘了,相信我吧,公司內部包括老闆在內的所有動物都知道你看到了什麽,大傢都在蹺首以盼,等待你的行動,然而你卻裝聾作啞,無論你的老闆是何等的愚蠢愚笨,但我敢保證他决不想得到一個聾子啞吧員工。最後一個辦法就是你和上司同流合污,可是你忘了,這衹是你的一廂情願,你的上司為了安全起見,會把所有的不軌行為全栽到你的頭上。總之,一句話,你完了。
  泥潭之五:兩個或兩個以上的主管同時吩咐你做不同的事情。
  泥潭現象解析:立即行動,這是毫無疑問的,問題是你首先聽從哪一個主管的指令。通常的答案是,首先選擇職位更高的,其次選擇直接主管。可是你忘了,當你撇開主管而直接為更高領導者做事的話,你的主管會怎麽想?他內心中的惶急與危機意識又如何化解?總之,無論你如何選擇衹會出現一種結果,那就是讓所有的主管和老闆都對你産生看法,這對你的前途可不是件好事情。
  泥潭之六:兩個或兩個以上主管同時吩咐你做一件事,但他們要求你遵循的方案或程序迥然不同。
  泥潭現象解析:這個泥潭與上一個好象沒有本質的不同,區別在於,主管或老闆們似乎更喜歡用這種方式證明泥潭對於你的必要性,你衹有在兩個或幾個方案中選擇一個,換句話說,你需要在幾個主管或主管與老闆之間選擇那個最終將你踢出企業的對象,你喜歡讓誰來驅逐你這個自作主張不把管理者放在眼裏的人選呢?你的偏好不會改變既定的結果。
  泥潭之七:處境糟糕的同事拿你當朋友,或是嚮你求助。
  泥潭現象解析:比糟糕的事情更為糟糕的是,遭到企業冷凍、廢黜的某位員工突然發現了你,他死死的抓住你不放,拿你當他的救星親人,推心置腹的把你和他在一起的場景拉到大衆的視綫之下,你應該怎麽辦?你的痛苦不在於對他解釋些什麽,而在於如何嚮別的人表明你和他根本沒任何關係,但是這一點很難,無論你是如何的極力洗涮自己,都無法消除大傢最期待的印象:那就是你完了,你居然不把公司的意旨放在眼裏。
  泥潭之八:一個有背景的同事捅出了大疵漏,請求你為他遮掩。
  泥潭現象解析:這種事本是事不關已,理應高高挂起,可是你的同事認為你有義務幫助他,如果你不贊同他這個看法的話,就必然會發生你和他之間的“理念衝突”。而他有背景、有靠山,不是一個人而是一個“團隊”,“理念衝突”的結果必然是他的“理念”戰勝你的“理念”。可如果你答應他的要求的話,那你就徹底的死定了,企業會讓你為自己的輕率付出慘重的代價,你為之懊悔的時間遠比你想象的更要長。
  泥潭之九:你的上司,嗯,是一個異性,他或者她對你有着很過份親怩的表示,你應該怎麽辦?
  泥潭現象解析:答應對方吧,及時行樂吧,管那麽多幹什麽?你是不是這麽樣的?那你就慘了,辦公室偷情的後果遠不象小說中描寫的那麽美麗浪漫,公務和孽情糾纏在一起,這足以引起妒火中燒的同事們對你猛烈的攻擊,被一踢出去决不是件美好的體驗。什麽?你不答應,你想法設法拒絶?你會得到善意的提醒的,辦公室性騷擾可是大傢最喜歡咀嚼的話題。
  泥潭之十:老闆對你寄予了厚望,安排你做一件工作,不料卻遭受到了來自於所有同事的強力狙擊,你又何以自處?
  泥潭現象解析:一邊是你的衣食父母老闆,一邊是你的同事朋友,如果你站在老闆的一方,從此你就會獲罪於所有的同事朋友,糟糕的是,老闆遠比你更需要他們,更糟糕的是,老闆遠比需要你更需要他們,當攤牌的那一天來到的時候,你就再也沒有翻身的餘地了。那麽你選擇同事和朋友怎麽樣?遺憾的是,這個選擇是不存在的,因為老闆不會允許。
  那麽你到底應該怎麽做呢?
  如果你在企業中遭遇到過這種情況,又或者你更希望自己能夠擁有敏銳的思維避過或解决上述十大泥潭,那麽,請走進這本書,讓我們一起來破解隱密的社會組織係統運行中那些不為人所知的秘密規律,解析泥潭現象的形成及規避機製,所有的這一切過程,都有助於你的情商EQ的提高與成熟。
第二章
  《象青蛙一樣思考》
  作者:霧滿攔江
  序章:企業潛規則認知
  有一種現象,現在是、以前是,並且此後相當長的時期內仍然是我們主要關註的重點,那就是企業內部秘而不宣的潛規則。
  潛規則是企業文化中最為根深蒂固的一個組成,它構成了企業內部事務處理與人際關係的基本準則,但是這些準則的相關條款,卻長期以來不為人知。有一種態度,或者說是一種認知思想,從根本上不承認這種潛規則的存在價值,這種思想下的企業內部運行,無異於在一團漆黑的世界中闊步行進,其危險是可想而知的:
  看不到的潛規則
  但是當我們在企業打拼過一段時間,感受到這種隱形力量的存在與製約的時候,我們的思想會發生變化,看待企業的眼光也會有所不同:
  發現潛規則
  思想發生了變化,認識事物的背景思想發生了變化,所謂的“潛規則”就得以凸顯,成為我們思考時主要的指導依據與行為準則。在此之後我們學習認同潛規則,接受潛規則,這個時候,我們的思想背景又在不知不覺的發生着變化:
  解析潛規則
  當我們掌握了規律的存在之後,我們的思想就進入了一個成長期,在這個階段裏,嫻熟的運用潛規則以達成於企業的發展目標,就成為了一個企業管理者最基本的技能,雖然這一技能從未在經典管理學中得以確認,但這一論斷卻是無可置疑的:
  利用潛規則
  就這樣,我們在實踐中不斷的豐富我們自己的認知,如果不考慮到這一過程的殘酷性與現實性的話,僅從學理的角度上我們仍然能夠獲得思想的升華。
  這一思想升華的過程闡述是依循如下機理:
  潛規則是企業內部的客觀存在,是組織係統自身的固有規律,是係統推進機製的功能性損耗,是係統自然衍生並不斷提高的熵值體現,無論它在不同時期的表現是何等的不同,也無論在不同的企業中潛規則的內容有何區別,但,它的客觀性不會改變。
  唯一能夠改變的,衹是我們的思想背景,做為企業這個社會性組織係統內部成員的不同思想,所看到的潛規則是不同的。而事實上,潛規則就是潛規則,它從來沒有發生過變化。
  不同思想背景下的潛規則認知狀態
  潛規則在企業內部的主導力量與影響作用是决定性的,但對潛規則的認識與領悟,卻更多的依賴於我們自己的悟性。為了化解這種領悟中的聽天由命的宿命論調,更多的時候我們選擇情商EQ來說明問題。
  在企業內部,情商EQ表現為對潛規則的認識與掌握能力。
  現在我們已經確信,情商EQ纔是决定一個人在企業內部獲得成功的最主要依憑。把話說得更清楚一些,誰具有敏銳把握企業中潛規則的能力,誰就最具成功者的潛質,這種潛質的發揮,比之於業務或技術領域中的能力更為重要。
  全面的能力包括:
  智商IQ
  認識顯性規則的能力
  情商EQ
  認識隱性規則的能力
  不可思議的是,這種關鍵性能力的掌握,卻從未被我們名正言順的提起,而本書,正是試圖通過架構一係列組織係統模型,改變組織成員的思維模式,使得在企業內部以潛規則形式表現出來的組織係統規律得以凸顯。
  與《職場動物進化手册》相比,本書更着重於思維模式的引導與訓練,但這個訓練過程卻整合於一個完整的故事體係之中。也正如《職場動物進化手册》一樣,我們的故事是以寓言的形式來表達,讓我們學會象青蛙那樣思考。
  在這裏,青蛙的思考模式被確定為一個明確的思想背景,在此背景下突出潛規則的存在與運用。因此,書中的某些情節難免會出現一些誇張、壓縮與扭麯,如果以此來對企業的現狀進行印證,就會得出非常令人沮喪的結論。
  同樣的道理,書中的主要觀點不是建立在空洞的一廂情願之上,而是以係統內在的熵值數量為依據,所有的論證及推導,也是建立在這個基礎之上的。
  與青蛙的思考模式相對應的,是恐竜的思維觀念,這一觀念隱含着一係列理想主義者的願望與行為,當恐竜學會以青蛙的視角觀察世界並進行思考的時候,龐大的知性思想才能夠獲得在潛規則泥潭中生存的最基本依據。
  本書的另一個側面集中於權力管理的框架之上,對權力的要素進行數量分析,並導出相關的權力函數,相應的伴隨着大量的權力運作案例。如前所述,這些現實性的權力實操賦予了我們更多的它寓言的色彩,從而避免讓我們從這些刀光劍影中錯誤的汲取一些負面的東西,諸如爭權奪利,諸如玩弄權術,諸如勾心鬥角,諸如不擇手段等,儘管這些負面的要素是企業潛規則中的重要組成部分,但作者仍然對此抱有信心。
首頁>> 文學>> 职场培训>> 霧滿攔江 Wu Manlanjiang   中國 China   現代中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