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文學>> 医学类>> 李時珍 Li Shizhen   中國 China   明代   (1518年1593年)
瀕湖脈學
李時珍感其時代的中醫脈學存有缺憾甚至謬誤繁多,便依其父李月池所著<<四診發明>>及歷史上其他多傢脈論精華,於1564年 (明·嘉靖43年)編著成<<脈訣>>,即《瀕湖脈學>>.該書語言簡明,論脈清澈,不但把臨床復雜脈象總結歸納成基本的27種脈象,而且還把主要內容,即脈象、相類脈鑒別、脈象主病,皆以韻文歌括形式撰述,便宜誦記,因此上其書流傳深廣,歷來受醫傢推崇.《瀕湖脈學》對中醫基礎理論研究和臨床實踐具有重大的指導意義,實為中醫典墳之作,是李時珍對中醫學的巨大貢獻.
提要
  《瀕湖脈學》一捲,明李時珍撰。宋人剽竊王叔和《脈經》,改為《脈訣》,其書之鄙謬,人人知之,然未能一一駁正也。至元戴啓宗作刊誤,字剖句析,與之辨難,而後偽妄始明。啓宗書之精核,亦人人知之,然但斥贋本之非,尚未能詳立一法,明其何以是也。時珍乃撮舉其父言聞四診發明,著為此書,以正《脈訣》之失。其法分浮、沉、遲、數、滑、濇、虛、實、長、短、洪、微、緊、緩、芤、弦、革、牢、濡、弱、散、細、伏、動、促、結、代二十七種,毫釐之別,精核無遺。又附載宋崔嘉彥四言詩一首,及諸傢考證《脈訣》之說,以互相發明,與所作《奇經八脈考》皆附《本草綱目》之後。可謂既能博考,又能精研者矣。自是以來,《脈訣》遂廢。其廓清醫學之功,亦不在戴啓宗下也。
  時珍曰:宋有俗子,杜撰脈訣,鄙陋訛謬,醫學習誦,以為權輿,逮臻頒白,脈理竟昧。戴同父常刊其誤,先考月池翁著《四診發明》八捲,皆精詣奧室,淺學未能窺造珍,因撮粹擷華僭撰此書,以便習讀,為脈指南。世之醫病兩傢,鹹以脈為首務。不知脈乃四診之末,謂之巧者爾。上士欲會其全,非備四診不可。
  明嘉靖甲子上元日,謹書於瀕湖薖所。
   
首頁>> 文學>> 医学类>> 李時珍 Li Shizhen   中國 China   明代   (1518年1593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