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好的時光:侯孝賢電影紀錄》朱天文
【本書簡介】
本書係作者二十餘年來為電影所寫各類文章之全面結集,同時也是多方位完整記錄侯孝賢作品的重要電影史文獻。
一方面,本書包括了臺灣著名電影人侯孝賢的所有電影作品的文字資料,可以作為他電影成就的直接文字記錄。 另一方面,朱天文以小說、劇本、評論、談話、隨筆等不同形式來記錄侯氏電影的點滴,也是作傢朱天文的一本另類文集。朱天文的文筆優雅而別具魅力,深得阿城等作傢的青睞。是臺灣近年來一流作傢之一。
小畢的故事(1)
小畢跟我小學同班,又是隔壁鄰居,當初搬來村子裏,畢傢已在此地住了十幾年。記得第一次看到小畢是搬來當天,我在院子搬花盆,靠着竹籬笆將花一盆盆擺好,忽然籬笆那邊薔薇花叢裏有人喊我:"喂!"擡頭一看,呸,是個黑頭小男生,走過去,他說:"我知道你們姓朱--"當面就把一隻緑精精的大毛蟲分屍了。焉知我是不怕毛蟲的,抓了一把泥土丟他,他見沒有嚇到我,氣得駡:"豬--■一啊。"哈哈的笑着跑開了。
我被分到五年甲班,老師在講臺上介紹新同學給大傢認識,教同學們要相親相愛,我卻看到小畢坐在教室的最後一排,手上綳着一條橡皮筋朝我瞄準着,老師斥道:"畢--楚--嘉!"他咧齒一笑,橡皮筋一轉套回腕上,纔看見他另衹手圈了整整有半臂的橡皮筋,據說都是K橡皮筋贏來的。小畢是躲避球校隊,打前鋒,常常看他夾泥夾汗一股煙硝氣衝進教室,呱啦啦喝掉一罐水壺,一抹嘴,出去了,留下滿室的酸汗味。
畢傢五口人,後來我纔知道,畢媽媽年輕時候在桃園一傢加工廠做事,跟工廠領班戀愛了,有了身孕,那領班卻早已有傢室的人,不能娶她。畢媽媽割腕自殺過,被救回來了,生下小畢,寄在朋友傢,自己到舞廳伴舞,每月送錢給朋友津貼。小畢在那裏過得並不好,畢媽媽去一次哭一次,待有一些能力時,便跟一位姊妹淘合租了間閣樓,小鍋小竈倒也齊全,把小畢接回同住,晚上鎖了門出來上班。
畢伯伯原在大陸已有妻室,逃難時離散了,一直在聯勤單位工作,橫短身材,農夫腳農夫手。過了中年想要討老婆為伴,他有一幹河南老鄉極為熱心,多方打聽尋覓的結果,介紹了小二十歲的畢媽媽認識。頭一次見面安排在外面吃飯,畢媽媽白晰清瘦可憐見的,畢伯伯衹覺慚愧,恐怕虧待了人傢母子。畢媽媽唯一的條件是必須供小畢讀完大學。第二次見面就是行聘了,中規中矩照着禮俗來,畢媽媽口上不說,心底是感激的。
小畢五歲時有了爸爸,七歲有了一個弟弟,隔年又來一個弟弟,兩個都乖,功課也好。印象裏的畢媽媽不是快樂的,也不是不快樂,總把自己收拾得一塵不染,走進走出安靜的忙傢事,從不串門子,從不東傢長西傢短,有禮的與鄰人打招呼。又或是小畢打破了誰傢的玻璃,拔了誰傢的雞毛做毽子,畢媽媽在人傢門口細聲細氣的道歉,未語臉先紅。
而畢伯伯不,紅通通的大骨骼臉,大嗓門,大聲笑。下班回來洗了澡,搬張藤椅院子裏閑坐,兩個男孩輪流去騎爸爸的腳背,畢伯伯腳力之大,一舉舉到半空中,小的男孩每嚇得要哭,放下了倒又格格的傻笑起來。畢媽媽有時收了衣服立在門首看他們父子嬉鬧,沉靜的面容衹是看着、看着,看得那樣久而專註,我懷疑她是不是衹在發呆。多半這個時候小畢還在外頭野蕩。難得畢媽媽也笑,實在因為太瘦白了,笑一下兩腮就泛出桃花紅,多講兩句話也是,平日則天光底下站一會兒,頰上和鼻尖即刻便浮出了一顆顆淡稚的雀斑。如今回想,畢媽媽的桃花紅其實竟像是日落之前忽然輝燒的晚霞。
畢媽媽的國語甚至說得很艱難,不是帶腔調或不標準,事實上,咬字非常正確的。原因有兩個,一則畢媽媽的國語是翻譯臺語,故此比別人慢了;一則--根本是畢媽媽太少說話了,以致是不是漸漸喪失語言的能力了呢?傢常畢伯伯畢媽媽幾乎少有交談,兩人的交談都是在跟孩子講話當中傳給了對方。畢媽媽跟孩子講臺語,畢伯伯不知怎麽就會得聽了。比方晚飯時畢媽媽跟孩子說:"鞋子都穿開嘴了,過年要買一雙嚇。"那個禮拜天,畢伯伯就帶孩子去市區生生皮鞋選鞋了。小畢從來不跟去,也自有一份,尺寸都合,不合的話畢伯伯下了班再拿去換。
【本書簡介】
本書係作者二十餘年來為電影所寫各類文章之全面結集,同時也是多方位完整記錄侯孝賢作品的重要電影史文獻。
一方面,本書包括了臺灣著名電影人侯孝賢的所有電影作品的文字資料,可以作為他電影成就的直接文字記錄。 另一方面,朱天文以小說、劇本、評論、談話、隨筆等不同形式來記錄侯氏電影的點滴,也是作傢朱天文的一本另類文集。朱天文的文筆優雅而別具魅力,深得阿城等作傢的青睞。是臺灣近年來一流作傢之一。
小畢的故事(1)
小畢跟我小學同班,又是隔壁鄰居,當初搬來村子裏,畢傢已在此地住了十幾年。記得第一次看到小畢是搬來當天,我在院子搬花盆,靠着竹籬笆將花一盆盆擺好,忽然籬笆那邊薔薇花叢裏有人喊我:"喂!"擡頭一看,呸,是個黑頭小男生,走過去,他說:"我知道你們姓朱--"當面就把一隻緑精精的大毛蟲分屍了。焉知我是不怕毛蟲的,抓了一把泥土丟他,他見沒有嚇到我,氣得駡:"豬--■一啊。"哈哈的笑着跑開了。
我被分到五年甲班,老師在講臺上介紹新同學給大傢認識,教同學們要相親相愛,我卻看到小畢坐在教室的最後一排,手上綳着一條橡皮筋朝我瞄準着,老師斥道:"畢--楚--嘉!"他咧齒一笑,橡皮筋一轉套回腕上,纔看見他另衹手圈了整整有半臂的橡皮筋,據說都是K橡皮筋贏來的。小畢是躲避球校隊,打前鋒,常常看他夾泥夾汗一股煙硝氣衝進教室,呱啦啦喝掉一罐水壺,一抹嘴,出去了,留下滿室的酸汗味。
畢傢五口人,後來我纔知道,畢媽媽年輕時候在桃園一傢加工廠做事,跟工廠領班戀愛了,有了身孕,那領班卻早已有傢室的人,不能娶她。畢媽媽割腕自殺過,被救回來了,生下小畢,寄在朋友傢,自己到舞廳伴舞,每月送錢給朋友津貼。小畢在那裏過得並不好,畢媽媽去一次哭一次,待有一些能力時,便跟一位姊妹淘合租了間閣樓,小鍋小竈倒也齊全,把小畢接回同住,晚上鎖了門出來上班。
畢伯伯原在大陸已有妻室,逃難時離散了,一直在聯勤單位工作,橫短身材,農夫腳農夫手。過了中年想要討老婆為伴,他有一幹河南老鄉極為熱心,多方打聽尋覓的結果,介紹了小二十歲的畢媽媽認識。頭一次見面安排在外面吃飯,畢媽媽白晰清瘦可憐見的,畢伯伯衹覺慚愧,恐怕虧待了人傢母子。畢媽媽唯一的條件是必須供小畢讀完大學。第二次見面就是行聘了,中規中矩照着禮俗來,畢媽媽口上不說,心底是感激的。
小畢五歲時有了爸爸,七歲有了一個弟弟,隔年又來一個弟弟,兩個都乖,功課也好。印象裏的畢媽媽不是快樂的,也不是不快樂,總把自己收拾得一塵不染,走進走出安靜的忙傢事,從不串門子,從不東傢長西傢短,有禮的與鄰人打招呼。又或是小畢打破了誰傢的玻璃,拔了誰傢的雞毛做毽子,畢媽媽在人傢門口細聲細氣的道歉,未語臉先紅。
而畢伯伯不,紅通通的大骨骼臉,大嗓門,大聲笑。下班回來洗了澡,搬張藤椅院子裏閑坐,兩個男孩輪流去騎爸爸的腳背,畢伯伯腳力之大,一舉舉到半空中,小的男孩每嚇得要哭,放下了倒又格格的傻笑起來。畢媽媽有時收了衣服立在門首看他們父子嬉鬧,沉靜的面容衹是看着、看着,看得那樣久而專註,我懷疑她是不是衹在發呆。多半這個時候小畢還在外頭野蕩。難得畢媽媽也笑,實在因為太瘦白了,笑一下兩腮就泛出桃花紅,多講兩句話也是,平日則天光底下站一會兒,頰上和鼻尖即刻便浮出了一顆顆淡稚的雀斑。如今回想,畢媽媽的桃花紅其實竟像是日落之前忽然輝燒的晚霞。
畢媽媽的國語甚至說得很艱難,不是帶腔調或不標準,事實上,咬字非常正確的。原因有兩個,一則畢媽媽的國語是翻譯臺語,故此比別人慢了;一則--根本是畢媽媽太少說話了,以致是不是漸漸喪失語言的能力了呢?傢常畢伯伯畢媽媽幾乎少有交談,兩人的交談都是在跟孩子講話當中傳給了對方。畢媽媽跟孩子講臺語,畢伯伯不知怎麽就會得聽了。比方晚飯時畢媽媽跟孩子說:"鞋子都穿開嘴了,過年要買一雙嚇。"那個禮拜天,畢伯伯就帶孩子去市區生生皮鞋選鞋了。小畢從來不跟去,也自有一份,尺寸都合,不合的話畢伯伯下了班再拿去換。
小畢的故事(2)
那年中秋,我們兩傢到後山德光寺賞月,畢伯伯喜歡小孩,對女孩尤其疼,一路耍寶逗我們姐妹笑壞了,還把小妹扛在肩頭,舞獅似的右晃左搖一氣奔到山坡上,矮登登的活像"天官賜福"裏的財神爺。畢伯伯蒸籠頭,最會流汗,畢媽媽從塑膠袋拿出冰毛巾遞過去,擦過後,仔細的疊好收在袋裏。我們坐涼亭裏分月餅柚子,聽畢伯伯跟爸爸聊大陸上的中秋,畢媽媽少吃少笑,一旁俐落的剝柚子給大傢吃,或拿鵝毛扇在腳下替大傢驅蚊子。小畢早就一個人寺前寺後玩了一圈,跑來吃幾瓣柚子又不見人影。小畢跟我們女生是除了惡作劇,老死不相往來。那晚的月亮真是清清圓圓照在涼亭階前如水。
畢媽媽每天中午來給小畢送飯,夏天連送水壺,把喝幹的壺換回去。飄毛毛雨也送雨衣,天氣變變涼也送夾剋,沒有誰傢的母親像她這樣腿勤的。小畢他是男生的絶對憎惡雨衣,絶對不加衣服;可是奇怪,小畢那樣不馴,唯畢媽媽不必疾言厲色就伏得住他。夾剋他衹有穿了,卻自有他的權變,將兩條袖子在頸前綁個結做件小披風,算是聽了母親的話。雨衣不妨披在肩上扣好第一顆扣子,跑起來虎虎的像拖了一篷風,做個行俠仗義的青蜂俠也不錯。
上了國中,小畢給分到比較不好的班級,學抽煙,跟人打架,和不良少年一直糾纏不清。畢伯伯三天兩頭跑學校擺平,還是給貼了一個大過出來。然而我知道小畢不是壞的,不是。因為有次放學回傢,我在菜市場柳傢小巷被三個男生攔住過路,其中一名說她是誰誰誰,另一名惡聲道:"你幹嘛那麽驕傲?"怪了,他們是誰我都不認識。他道:"你以為你是模範生就了不起呀,假清高!"劈手便來揪我頭髮,突然是小畢的聲音在我身後大喝道:"你們別動她,她是我爸的幹女兒。"不知那些男生怎麽走掉的,衹聽見小畢說:"沒關係,包定沒人再來惹你。"
當下太慌張了,後來想要跟他道謝,他每每故意避開,仿佛從未有發生這件事。幾次我去辦公室送教室日志,見他在訓導處罰站,訓導主任手舞足蹈的對他咆哮,於他分明無用,因他並不以為他做的是錯,於我卻是慚痛--小畢,小畢,若以為我也和別人一樣看你你就錯了。
小畢國三時偷錢,那筆錢本是畢伯伯準備替他們繳的學費,小畢偷去交朋友花掉了。那晚畢伯伯盤問小畢的大喉嚨,我們在隔壁聽得清清楚楚。小畢從頭到尾沒吭一句,畢伯伯氣極,拿皮管子下了狠手打他,小畢給打急了連連叫道:"你打我,你不是我爸爸你打我!"劈拍兩聲耳光,是畢媽媽摔的,屋子裏沉寂下來。
畢伯伯吱呀一聲跌坐在藤椅裏。我打賭我們這半邊眷村都在聆聽他們傢的動靜,後山的鬆風低低吹過,院中曬着忘了收的舊雜志給吹得拆拆作響。良久,良久,差不多要放棄下文了,顯然是畢媽媽押着小畢,而小畢不肯跪,畢媽媽的聲音喘促起來:"跪落!死囝仔,誰給你教,你不是我生的!死囝仔,不認伊是爸爸,那年啊,你早就無我這個媽媽!"畢伯伯氣顫道:"我不是你爸爸,我沒這個好命受你跪,找你爸爸去跪!"
遂真正都沉寂了下來。真正的沉,沉,沉沉的夜,睡不穩,幾次醒來,嚶嚶的哭聲,聽不真,在很遠很遠的地方吧。
那年中秋,我們兩傢到後山德光寺賞月,畢伯伯喜歡小孩,對女孩尤其疼,一路耍寶逗我們姐妹笑壞了,還把小妹扛在肩頭,舞獅似的右晃左搖一氣奔到山坡上,矮登登的活像"天官賜福"裏的財神爺。畢伯伯蒸籠頭,最會流汗,畢媽媽從塑膠袋拿出冰毛巾遞過去,擦過後,仔細的疊好收在袋裏。我們坐涼亭裏分月餅柚子,聽畢伯伯跟爸爸聊大陸上的中秋,畢媽媽少吃少笑,一旁俐落的剝柚子給大傢吃,或拿鵝毛扇在腳下替大傢驅蚊子。小畢早就一個人寺前寺後玩了一圈,跑來吃幾瓣柚子又不見人影。小畢跟我們女生是除了惡作劇,老死不相往來。那晚的月亮真是清清圓圓照在涼亭階前如水。
畢媽媽每天中午來給小畢送飯,夏天連送水壺,把喝幹的壺換回去。飄毛毛雨也送雨衣,天氣變變涼也送夾剋,沒有誰傢的母親像她這樣腿勤的。小畢他是男生的絶對憎惡雨衣,絶對不加衣服;可是奇怪,小畢那樣不馴,唯畢媽媽不必疾言厲色就伏得住他。夾剋他衹有穿了,卻自有他的權變,將兩條袖子在頸前綁個結做件小披風,算是聽了母親的話。雨衣不妨披在肩上扣好第一顆扣子,跑起來虎虎的像拖了一篷風,做個行俠仗義的青蜂俠也不錯。
上了國中,小畢給分到比較不好的班級,學抽煙,跟人打架,和不良少年一直糾纏不清。畢伯伯三天兩頭跑學校擺平,還是給貼了一個大過出來。然而我知道小畢不是壞的,不是。因為有次放學回傢,我在菜市場柳傢小巷被三個男生攔住過路,其中一名說她是誰誰誰,另一名惡聲道:"你幹嘛那麽驕傲?"怪了,他們是誰我都不認識。他道:"你以為你是模範生就了不起呀,假清高!"劈手便來揪我頭髮,突然是小畢的聲音在我身後大喝道:"你們別動她,她是我爸的幹女兒。"不知那些男生怎麽走掉的,衹聽見小畢說:"沒關係,包定沒人再來惹你。"
當下太慌張了,後來想要跟他道謝,他每每故意避開,仿佛從未有發生這件事。幾次我去辦公室送教室日志,見他在訓導處罰站,訓導主任手舞足蹈的對他咆哮,於他分明無用,因他並不以為他做的是錯,於我卻是慚痛--小畢,小畢,若以為我也和別人一樣看你你就錯了。
小畢國三時偷錢,那筆錢本是畢伯伯準備替他們繳的學費,小畢偷去交朋友花掉了。那晚畢伯伯盤問小畢的大喉嚨,我們在隔壁聽得清清楚楚。小畢從頭到尾沒吭一句,畢伯伯氣極,拿皮管子下了狠手打他,小畢給打急了連連叫道:"你打我,你不是我爸爸你打我!"劈拍兩聲耳光,是畢媽媽摔的,屋子裏沉寂下來。
畢伯伯吱呀一聲跌坐在藤椅裏。我打賭我們這半邊眷村都在聆聽他們傢的動靜,後山的鬆風低低吹過,院中曬着忘了收的舊雜志給吹得拆拆作響。良久,良久,差不多要放棄下文了,顯然是畢媽媽押着小畢,而小畢不肯跪,畢媽媽的聲音喘促起來:"跪落!死囝仔,誰給你教,你不是我生的!死囝仔,不認伊是爸爸,那年啊,你早就無我這個媽媽!"畢伯伯氣顫道:"我不是你爸爸,我沒這個好命受你跪,找你爸爸去跪!"
遂真正都沉寂了下來。真正的沉,沉,沉沉的夜,睡不穩,幾次醒來,嚶嚶的哭聲,聽不真,在很遠很遠的地方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