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楞伽阿跋多羅寶經》簡稱《楞伽經》,是大乘佛教中極重要之經典;既是法相唯識宗之根本經典,亦是中國禪宗開悟聖者自我印證及悟後起修之依據經典;故初祖菩提達摩大師以此經典連同佛鉢祖衣一並交付二祖慧可大師,以為傳法印證。禪者可依此經建立正知正見,避免錯悟大師誤導參禪方向,未來證悟可期。
二者禪宗證悟之人,欲求上進而入初地,必讀此經。佛於此經詳述破參者 應進修之知見,指示佛子依此升進初地,成真佛子,是名實義菩薩,是故悟者必讀此經。
然此經典文辭古樸,艱深難會,證悟之人亦多不解,何況未悟錯悟之人? 是故古今大師雖然多有註釋,皆類未悟錯悟諸師依文解義,難得佛旨。現代佛子古文造詣粗淺,又兼未曾證悟,不解佛意,以致發心印經之時,斷句錯誤之處極多,讀者轉更難解;有鑒於此,末學乃予重新斷句,依所悟證如來藏之體驗觸證而作白話闡釋。雖遵佛語,不得明說密意,然已巧用方便,隱於字裏行間,佛子若有緣者,或可依此契證。
此《楞伽經詳解》原於民國八十四年(一九九五)八月十一日起,對我正 覺同修會之會衆演示,迄八十六年九月廿六日圓滿。講時手持經文直敘,不預繕講稿,亦不參酌他人註釋。後經譚錦生等同修多人,依錄音帶整理成文,歷時年餘方告竣工。然欲付梓時,發覺太過口語,有時兼有語病,不宜付印;乃由末學依諸同修之謄稿,親自重繕;雖稍有文章氣,而較具可讀性。
復次,此經講畢迄今,已歷二年;二年後之今時,因貫通三乘經論,及慧 學增長迅速故,亦不能滿意二年前所說之內容,故作許多增刪,期望能對佛子有更大之利益。然亦因此,必須逐册親自重繕,分期出版,無法一次出齊:又因增述故,雖於每册增加篇幅,可能仍須增為八至九册,方能圓滿,合併敘明。
此《楞伽經詳解》,不作學術上之科判研究,亦不飾文,唯欲引導佛子大衆直入楞伽寶城,故依經文直解為主,避免學術研究之繁文考據;亦盡量不引他經以釋此經,令諸佛子直接獲得此經之意趣。
又考慮讀此詳解者,多係年屆不惑之學佛者,視力較弱;為免傷眼,乃捨棄花俏討喜之仿宋字體,改以平實易讀之明體字,並加大一級;編排上盡量避免擁擠,紙色亦避免太白太暗,以方便年長者長時間連續重複閱讀;此諸貼心之安排,期望對您有所助益。
此套詳解即將陸續出版,於此簡敘出版因緣,普願有緣佛子早見大乘道;見道已,復依此詳解,速入楞伽寶城,貫通三乘佛法;因之造序,述餘私心,普願鑒燭。
娑婆菩薩戒子 蕭平實
時惟公元一九九九年早春序於頑囂居
二者禪宗證悟之人,欲求上進而入初地,必讀此經。佛於此經詳述破參者 應進修之知見,指示佛子依此升進初地,成真佛子,是名實義菩薩,是故悟者必讀此經。
然此經典文辭古樸,艱深難會,證悟之人亦多不解,何況未悟錯悟之人? 是故古今大師雖然多有註釋,皆類未悟錯悟諸師依文解義,難得佛旨。現代佛子古文造詣粗淺,又兼未曾證悟,不解佛意,以致發心印經之時,斷句錯誤之處極多,讀者轉更難解;有鑒於此,末學乃予重新斷句,依所悟證如來藏之體驗觸證而作白話闡釋。雖遵佛語,不得明說密意,然已巧用方便,隱於字裏行間,佛子若有緣者,或可依此契證。
此《楞伽經詳解》原於民國八十四年(一九九五)八月十一日起,對我正 覺同修會之會衆演示,迄八十六年九月廿六日圓滿。講時手持經文直敘,不預繕講稿,亦不參酌他人註釋。後經譚錦生等同修多人,依錄音帶整理成文,歷時年餘方告竣工。然欲付梓時,發覺太過口語,有時兼有語病,不宜付印;乃由末學依諸同修之謄稿,親自重繕;雖稍有文章氣,而較具可讀性。
復次,此經講畢迄今,已歷二年;二年後之今時,因貫通三乘經論,及慧 學增長迅速故,亦不能滿意二年前所說之內容,故作許多增刪,期望能對佛子有更大之利益。然亦因此,必須逐册親自重繕,分期出版,無法一次出齊:又因增述故,雖於每册增加篇幅,可能仍須增為八至九册,方能圓滿,合併敘明。
此《楞伽經詳解》,不作學術上之科判研究,亦不飾文,唯欲引導佛子大衆直入楞伽寶城,故依經文直解為主,避免學術研究之繁文考據;亦盡量不引他經以釋此經,令諸佛子直接獲得此經之意趣。
又考慮讀此詳解者,多係年屆不惑之學佛者,視力較弱;為免傷眼,乃捨棄花俏討喜之仿宋字體,改以平實易讀之明體字,並加大一級;編排上盡量避免擁擠,紙色亦避免太白太暗,以方便年長者長時間連續重複閱讀;此諸貼心之安排,期望對您有所助益。
此套詳解即將陸續出版,於此簡敘出版因緣,普願有緣佛子早見大乘道;見道已,復依此詳解,速入楞伽寶城,貫通三乘佛法;因之造序,述餘私心,普願鑒燭。
娑婆菩薩戒子 蕭平實
時惟公元一九九九年早春序於頑囂居
民國八十四年夏,餘師 平實先生承多位明心見性弟子之再三懇托,請師 開示悟後起修之法及成就佛道之次第;餘師為利益廣大衆生及增益彼等見地 計,乃假石牌某精捨及正覺講堂開講《楞伽經》,每周宣講二小時,合計八十七講,前後時間長達一年半。
師宣此經雖有錄音,僅供無暇聽課之同學自修使用。然講述未迄,忽聞師 雲:「譚錦生師兄已經整理好了十講。」每講約有一萬五千字,此是何等廣大之自動發心!整理講稿,必須逐字逐句反復聽聞撰寫,工程十分艱巨,有諸同修甚至必須整月時間方能謄寫一捲帶子。爾後,由於譚師兄之發心感動諸多同修,紛紛響應支持,投入整理行列者約有四、五十位;如此之善緣促成往後《楞伽經詳解》之誕生;亦印證了「菩薩發心,如影隨形;一念慈悲,成就廣大佛事。」
後因餘師擡愛,令餘先行過目已整理文稿,將講演時之口語去蕪存菁,順 成文字稿,並分段落標點,以俟來日整理成册。
八十七年秋,所有稿件匯總,前後貫串,義理瞭然,深感佩餘師因長年之 弘法利生及無盡悲願,修證不斷嚮上提升,智慧深利,乃能廣演如此深妙之經典。若能成書發行流通於世,必將利益此時後世無量佛子。餘師觀察因緣既熟,囑餘將已順好之稿子付呈再作潤飾。不意時經二月,餘師閱後竟謂余曰:「以前講得太淺了,我打算重寫!」餘大驚詫,私心自謂:「阿彌陀佛!如此洋洋灑灑一百三十萬字,如何重寫呢?」內心驚疑︰「如此浩大的工程,一人獨自重繕,何年何月方能竣工?」爾後數月,餘於弘法之餘,常聞餘師講述其重繕之進度。纍牘長篇竟然改頭換面,一改口語講述之冗長繁復,轉化成精湛洗煉之文字;不僅文詞更為流暢明確,法義之陳述更是深入井然,令人嘆為觀止。不禁感嘆︰「需要何等的悲心與智慧?方能成就如此大事!」
《楞伽經》之主要宗旨,乃為佛子詳述八識、五法、三自性、七種第一義、七種性自性、二種無我。細述阿賴耶識與七轉識間之關係及體性、明心後修道之原理與次第、以及如何以所證之如來藏為根本,漸漸斷除現業流識,地地增上之道理。
佛法知見淺薄如餘,詳閱餘師重寫後之《楞伽經詳解》,對於一切有情生 命之本體---如來藏阿賴耶識、異熟識、無垢識之體性有更深入之瞭解;對於七轉識之流註生滅也有更細膩之體驗,乃至對於可經由修行淨化染污之種子……以及如何邁嚮初地乃至佛地,在在具足信心與願力。際此末法,亂象叢生、真偽莫辨之際,《楞伽經詳解》問世,必有力輓狂瀾之效,得以護持宗門正法日益光大,免於斷絶。
於整理文稿過程中,印象最深刻者,乃是其中二十八講全部都在講「妄想 自性」,闡述凡愚衆生不明真如體性,無法證得真如,每每認空明靈知之意識心為真如,不知不見真如之非一非異於空靈明覺之意識心,墮於一異斷常邊見;故爾反復演述,巨細靡遺,可謂老婆至極。
真實之理,必須可以觸證、可以檢查論辯驗證;若非真有修證,誰能如此 詳實深入演述如來藏圓滿深妙之法義?若非真有修證,誰能於定慧二門作如此條理分明、義理瞭然之剖析?佛法修證,决不可能單憑個人一生之意識思惟而得,必須多生纍劫永無休止之聽聞熏習、努力修持方可得緻。
於《楞伽經詳解》即將陸續出版之際,為護持餘師弘揚正法故,乃不揣淺 陋,提筆為文介紹緣起概略,供養諸方大德;尚祈十方善信大德皆具慧眼,普能揀擇解行並具之真正善知識,同修第一義諦妙法,同證菩提,共成佛道。
菩薩戒子 張果圜 敬序
公元一九九九年初夏於正覺
師宣此經雖有錄音,僅供無暇聽課之同學自修使用。然講述未迄,忽聞師 雲:「譚錦生師兄已經整理好了十講。」每講約有一萬五千字,此是何等廣大之自動發心!整理講稿,必須逐字逐句反復聽聞撰寫,工程十分艱巨,有諸同修甚至必須整月時間方能謄寫一捲帶子。爾後,由於譚師兄之發心感動諸多同修,紛紛響應支持,投入整理行列者約有四、五十位;如此之善緣促成往後《楞伽經詳解》之誕生;亦印證了「菩薩發心,如影隨形;一念慈悲,成就廣大佛事。」
後因餘師擡愛,令餘先行過目已整理文稿,將講演時之口語去蕪存菁,順 成文字稿,並分段落標點,以俟來日整理成册。
八十七年秋,所有稿件匯總,前後貫串,義理瞭然,深感佩餘師因長年之 弘法利生及無盡悲願,修證不斷嚮上提升,智慧深利,乃能廣演如此深妙之經典。若能成書發行流通於世,必將利益此時後世無量佛子。餘師觀察因緣既熟,囑餘將已順好之稿子付呈再作潤飾。不意時經二月,餘師閱後竟謂余曰:「以前講得太淺了,我打算重寫!」餘大驚詫,私心自謂:「阿彌陀佛!如此洋洋灑灑一百三十萬字,如何重寫呢?」內心驚疑︰「如此浩大的工程,一人獨自重繕,何年何月方能竣工?」爾後數月,餘於弘法之餘,常聞餘師講述其重繕之進度。纍牘長篇竟然改頭換面,一改口語講述之冗長繁復,轉化成精湛洗煉之文字;不僅文詞更為流暢明確,法義之陳述更是深入井然,令人嘆為觀止。不禁感嘆︰「需要何等的悲心與智慧?方能成就如此大事!」
《楞伽經》之主要宗旨,乃為佛子詳述八識、五法、三自性、七種第一義、七種性自性、二種無我。細述阿賴耶識與七轉識間之關係及體性、明心後修道之原理與次第、以及如何以所證之如來藏為根本,漸漸斷除現業流識,地地增上之道理。
佛法知見淺薄如餘,詳閱餘師重寫後之《楞伽經詳解》,對於一切有情生 命之本體---如來藏阿賴耶識、異熟識、無垢識之體性有更深入之瞭解;對於七轉識之流註生滅也有更細膩之體驗,乃至對於可經由修行淨化染污之種子……以及如何邁嚮初地乃至佛地,在在具足信心與願力。際此末法,亂象叢生、真偽莫辨之際,《楞伽經詳解》問世,必有力輓狂瀾之效,得以護持宗門正法日益光大,免於斷絶。
於整理文稿過程中,印象最深刻者,乃是其中二十八講全部都在講「妄想 自性」,闡述凡愚衆生不明真如體性,無法證得真如,每每認空明靈知之意識心為真如,不知不見真如之非一非異於空靈明覺之意識心,墮於一異斷常邊見;故爾反復演述,巨細靡遺,可謂老婆至極。
真實之理,必須可以觸證、可以檢查論辯驗證;若非真有修證,誰能如此 詳實深入演述如來藏圓滿深妙之法義?若非真有修證,誰能於定慧二門作如此條理分明、義理瞭然之剖析?佛法修證,决不可能單憑個人一生之意識思惟而得,必須多生纍劫永無休止之聽聞熏習、努力修持方可得緻。
於《楞伽經詳解》即將陸續出版之際,為護持餘師弘揚正法故,乃不揣淺 陋,提筆為文介紹緣起概略,供養諸方大德;尚祈十方善信大德皆具慧眼,普能揀擇解行並具之真正善知識,同修第一義諦妙法,同證菩提,共成佛道。
菩薩戒子 張果圜 敬序
公元一九九九年初夏於正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