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地方很小,卻是商州的一大名鎮。南面是秦嶺;秦嶺多逶迤,於此卻平緩,孤零零地聚結了一座石峰。這石峰若在字形裏,便是一個“商”字,若在人形裏,便是一個坐翁。但“山不在高,有仙則靈”,秦時,商山四皓:東園公、角裏先生、綺裏季、夏黃公,避亂隱居在此,饑食紫芝,渴飲石泉,而名留青史。
於是,地以人傳,這地方就狹小到了恰好,偏遠到了恰好,商州哪個不知呢?鎮前又有水,水中無竜,卻生大娃娃魚,水便也“則名”,竟將這黃河西岸的陝西的一片土地化拙為秀,硬是歸於長江流域去了。
地靈人傑,這是必然的。六十一歲的韓玄子,常常就要為此激動。他傢藏一本《商州方志》,閑時便戴了斷腿兒花鏡細細吟讀;滿肚有了經綸,便知前朝後代之典故和正史野史之趣聞,至於商州八景,此鎮八景,更是沒有不洞明的。鎮上的八景之一就是“鼕晨霧蓋鎮”,所以一到鼕天,起來早的人就特別多。但起來早的大半是農民,農民起早為撿糞,霧對他們是妨礙;小半是幹部,幹部看了霧也就看了霧了,並不怎麽知其趣;而能起早,又專為看霧,看了霧又能看出樂來的,何人也?衹是他韓玄子!
他是民國年代國立縣中畢業生。當時的縣中是何等模樣?他衹說一班僅有十一個人,讀《四書》,誦《五經》,之乎者也的倒比現在的大學生文墨深。這一點他極自信:現在的學生可以寫對聯.但沒他的對仗工整;現在的學生可以寫文章,但他卻能寫得一手好銘旌。他一生教了三十四年書,三年前退休,雖談不上是衣錦還鄉,卻仍是躊躇滿懷。因為他的學生“桃李滿天下”.有當縣委書記的,也有任地委部長的;最體面的是,他的長子.叫大貝的,竟是全鎮第一個大學生,現又作了記者,在省城也算個了不得的人物!如今在村中,小一輩的還稱他老師,老一代的仍叫他先生,他又被公社委任為文化站長,參與公社的一些活動,在外顯山露水的並不寂寞。他傢裏,四間堂屋,三間廈房.墻砌一磚到頂,脊雕五禽六獸,儼然廟宇一般堅固。小兒二貝已結婚;大女葉子也已出嫁;他坐在院中吃吃茶,看看報,養花植草,頗為自得。他口裏不說,心上迷信,自認為是
傢宅方位好:住在鎮東高處,門正對商字山正中,屋近靠秦時四皓墓的左側。
現在,又是一個鼕天,商字山未老,鎮前河不涸,但社會發生了變遷,生産形式由集體化改為個體責任承包。他歡呼過這種改革,也為這種改革擔憂過,為此身子骨還鬧過幾場大病,
卻每每都得以康復,康復之後,依舊能走能動,飯量極好,能吃得一海碗羊肉泡饃;依舊天天早起,看晨霧來蓋鎮.日出消散,便慢慢納悶起這天地自然變化的莫測。
今天早晨,門纔打開一條縫,霧便撲進來,一團一團的,像是咕x9CザxF8來一群絨嘟嘟的羊羔,也像是鬧騰而來一夥胖乎乎的頑童,他擋不住,也抓不住,一覺得鼻子嗆,就張嘴,張嘴便要打噴嚏,這呼吸氣管的突然關閉,又突然地打開,響聲是極大的。但院子裏沒有任何反應,東廈房門嚴關着,那是新婚的二貝的臥室,他們不睡土炕,已經文明了,做了清漆刷染的有床頭的床,吱吱響了幾下,又復歸靜寂。西院墻下,是竹子搭就的雞棚,一個紅冠耷拉的雄雞,統率着二十三衹溫順的母雞,全歇在那斜棍兒上,黎明的霧朦朧,它們的眼朦朧,但全然未動,保持睡眠後在高枝兒上的平衡,是它們聰明過人的本領。衹有門樓旁葡萄架下的包𠔌稈兒,被風吹了一夜,葉子散的散去,聚的聚起,又被霜殺蔫了,軟軟地靜伏着。好事的貓兒悄沒聲息地踏上去,又跳上磚壘的花臺上,拿爪子在霜上劃道兒。霜是一銅錢的厚。
他沏茶,沏得好濃呢。這一百三十裏外的商南茶,一定是那些個體戶貨攤上的物品了,炒得過焦,土氣又大;二貝給他買來後,他是從不喝第一遍的;當下在院裏潑了,又衝上第二遍水,就一邊吹着茶面上的一層白氣,一邊端了,蹲在門外照壁前慢慢地品。
三十四年的教學生涯,使他養成了喝茶的嗜好,即便作了鄉民,每天早晨還要喝一保溫壺水,直喝得腸肚滋潤起來,額上微微有了細汗,村裏人才大都起來。
霧真如古書上講的,如煙,如塵。商字山入了遠空,虛得衹是一個水中的倒影,一個靜浮的拋物綫,一個有與沒有之間。不遠的漫坡下,鎮子衹看見個輪廓,偶有燈亮,也是星星點點的桔黃色。院外右側的四皓墓地,十五株參天古柏,霧裏似斷丁幾截,卻愈顯得高聳,柏枝在風裏作響,嘎嘎如鴉噪聲從天而降。而照壁前的一叢慈竹,卻枝葉清楚,這是他親手植的,在整個鎮子上,唯有他這一片竹子。夏天的早晨,他在這裏喝茶,
殘月未退,那竹影就映上照壁,斑斑駁駁,蛐蛐的爭鳴也似乎一起反映在了照壁上,他就老記得一副對聯:
生活頓頓寧無肉,
居傢時時必有竹。
當然這一切都“俱往矣”!因為去年春天以來,村裏、社裏許許多多的人和事,使他不能稱心如意,情緒很不安靜;而秋後,風雨又比任何年裏都多,這照壁就全部剝脫了墻皮,還垮掉了一個角,竹影爬上來,再也沒有那番可人的景緻了。
在這一帶,人們很講究照壁,那是房子的衣服,是主人的臉面,以韓玄子的話講,這照壁若在一個縣,是百貨商場的櫥窗;若在一個省,是吞吐運載的車站;若在我們國傢,就是天安門城樓了。他因此給二貝說過多次,找時間修補起來。二貝竟越來越不聽從,總是今天拖到明天,明天拖到後天,已經到臘月裏了,還沒有修理!他給大貝發了三封信,要他回來整頓整頓家庭。大貝卻總是來信說工作忙,走不脫;還說,這個傢衹能團结,不能分裂。可怎麽個團结呢?他韓玄子在外誰個不把他放在眼裏?二貝如此彆扭,會給外界造成怎樣的影響呢?一氣之下,便擅自决定把二貝兩口分出去,讓他們單吃、單喝,住到東廈屋裏去了。
“我太丟人!他曾經當着二貝兩口的面,自己打自己耳光,“我活到這麽大,還沒有人敢翻了我的手梢!好好一個傢,全叫你們弄散了!”
他一生氣,手就發抖,吃水煙的紙媒兒老是按不到煙哨子上,結果就丟了紙媒兒,大駡一通。說什麽要破這個傢,就都破吧,我六十多歲的人了,風裏的一盞殘燈,要是撲忽滅了,看你們以後怎麽活人啊!末了,又挖苦老伴:
“瞧着吧,你要死在我前頭,算你有福,你要死在我後頭,有你受的罪。現在的世事是各管各了,咱二貝也給咱實行責任製了。我一死,國傢會出八百元的,你怕連個席也捲不上呢!”
老伴老實,在傢裏起着和事佬的作用,一會兒嚮着他,一會兒嚮着小兒子,常氣得在屋裏哭。
二貝當然是不敢言語的。打他駡他,他衹能委屈得呆在他的小房裏抹眼淚,抹過了,就又沒皮沒臉地叫爹,給爹笑,是打不跑的狗。媳婦白銀卻不行了,駡了她,她會故意去問婆婆:
“娘呀,二貝是不是你抱別人的?”
“抱的?”婆婆解不開話,“我一個奶頭吊下來大貝、二貝,我抱誰傢的?”
“那怎麽我爹這樣生分他?!”
婆婆氣得直瞪眼,夜裏枕頭邊敘說給了韓玄子,韓玄子翻下床,把二貝叫來質問:
“生分了你,怎麽生分?在這個縣上,誰不知道四皓墓?又誰不知道四皓墓旁的韓玄子把飯碗讓給了兒子?兒子,兒子就這樣報應我嗎?”
說着氣衝牛鬥,打了二貝一個耳光。二貝又去槌打了一頓白銀,拉着來給爹娘回話。
提起讓飯碗的事,韓玄子就顯得十分傷心。二貝高中畢業後,幾次高考都未考中,便一直閑在傢裏。按照國傢規定,職工退休,子女可以頂替。三年前,他五十八歲,還未達到年齡,就托熟人在醫院開了病歷,提前讓二貝“子襲父職”,在本公社的學校裏任教了。
“哈,我現在也是在商字山下隱居了!”他回到村裏,見人就這麽說。
於是,便有人又叫起他是商字山第五皓了。
二貝有了工作,婚姻自然解凍。年輕人善於幻想,知道進省城已沒有可能,但找一個自帶飯票的女子,卻不算想入非非。可韓玄子不同意:種𠔌防饑,養兒防老,大貝已經遠走高飛,若二貝再找一個有工作的媳婦,自然男隨女走,那將來誰來養老呢?二貝畢竟是孝子,作難了半年,依了爹,便和三十裏外縣城關的白銀“速戰速决”。沒想,繩從細處斷,本來就擔心兒媳不伺候老人,偏偏這白銀傢在城關,見的人多,經的事廣,地裏活計不出力,傢裏雜事沒眼色,晚上閑聊不早睡,早晨貪睡不早起,起來就頭上一把、腳上一把地打扮不清。甚至買了一雙塑料拖鞋,趿出趿進,三、六、九日集市,也趿着走動。
這使韓玄子簡直不能忍受!
當他一天天在村裏有了不順心的事後,衹說回到這個傢來,使他心緒清靜一點,但白銀的所作所為,令他對這個傢失去了信心。他再讀《商州方志》上有一文人傳略,其中說:“為人為文,作夫作婦,絶權欲,棄浮華,歸其天籟,必怡然平和;傢窠平和,則處煩囂塵世而自立也。”此話字字刺目,似乎正是為他反意而作。他不止一次地嘆息:大清王朝――他卻又忌諱說這個傢,偏就記得同治皇帝的話――要完了嗎?
他開始沒心思呆在院子裏養花植草。擡頭悠悠見了商字山,嗜上了喝酒,在公社大院裏找那些幹部,一喝就是半天;有時還找到傢中來喝,一喝便醉,一醉就怨天尤地,臧否人物。
愈是酗酒,愈是誤村事、傢事;愈是誤事,愈使二貝、白銀不滿。這種煩躁的惡性循環,漸漸使韓玄子脫去了老文人的秉性,家庭越來越不和,他的脾氣越來越不好了。整整一個鼕天,霧蓋鎮的奇景出現過不少次,但他沒一次再能享受這天地問的閑趣。早晨起來,衹是站在四皓墓地的古柏下,久久地出神,直到天色大白,方肯回來。今早,當他又在古柏下呆夠了,重新回到院子的時候,老伴已經起來,頭沒有梳,抱了掃帚在掃院子。從堂屋臺階下到院門口,是一條有着流水花紋的石子路,她竭力要掃清花紋上的泥土,但總是掃不淨。掃到東廈房的門口,搖着單扇門上的鐵環,低聲叫:
“白銀,白銀,你還不起來!你爹已經喝罷茶,出去轉了!”
房子裏先是xB8OxB8OxB8@xB8@的聲音,接着是白銀大聲叫喊二貝,問她的襪子,然後說:
“臘月天,何苦起得這麽早!我爹人老了,當然沒瞌睡……”
“放你的屁!”老伴在駡了,“誰不知道熱被窩裏舒服?怪不得你爹駡你,大半早晨不起來,你還像不像個作媳婦的?起來,讓二貝也起來,一塊到白溝去,你妹子在傢做立櫃,你們當哥當嫂的,也該去幫幫忙呀!”
韓玄子大聲咳嗽了一聲,恨不得將五臟六腑都吐出來;吐出來的卻是一口痰,說:
“你那麽賤!掃什麽院子?你掃了一輩子還沒掃夠嗎?你叫人傢幹啥?人傢有福,就讓人傢往死裏睡。咱葉子結婚,與人傢哥嫂什麽相幹?!”
老伴揚了一下掃帚,製止老頭,說:
“你話咋那麽多!白銀,你再不起來,我就砸門啦!村裏哪一個沒起來?總看人傢王纔吃哩喝哩,王纔擔了幾擔麥面纔回去,人傢在水磨上整整熬了一夜哩!你們誰能下得份苦?!”
韓玄子已經在堂屋裏訓斥老伴話太多,又要去喝茶,保溫壺裏卻沒有水了。就又嚷着正在梳頭的小女去燒水,小女噘了嘴,不肯去,他便開了櫃子,取出一瓶酒來揣在懷裏,出門要走。
“你又要哪裏去?”老伴擋在門口。
“我到公社大院去。”韓玄子說。
“又去喝酒?”老伴將瓶子奪了過來,說,“大清早又喝什麽酒?整天酒來酒去,掙的錢不夠酒錢!人傢王纔,不見和公社的人熟,人傢這幾年什麽都發了。咱倒好,說是全家幾個掙錢的,不起來的不起來,喝酒的去喝酒,這個傢還要不要?”
韓玄子說:
“你要我怎樣?你當是我心裏暢快纔喝酒呀!我為什麽喝酒?我為什麽一喝就醉?你倒拿我比王纔,王纔是什麽東西?全公社裏,誰看得起他!兒子、媳婦這麽說,你也這麽說,一傢人就我不是人了?哼,我過的橋倒比你們走的路多呢,什麽世事我看不透?當年退休頂替,你們勸我過幾年再退,怎麽着,現在還準頂替不?別看他王纔現在鬧騰了幾個錢,你瞧着吧,他不會長久的!我不是共産黨,可共産黨的事我也已經得多了,是不會讓他成了大氣候的;他就是成了富農,地主,傢有萬貫,我眼裏也看他不起哩!大大小小整天在傢裏提王纔,和我賭氣,那就賭吧,賭得這個傢敗了,破了,就讓王纔那些人抿了嘴巴用尻子笑話吧!”
老伴見老漢動怒了,當下也不敢再言語。白銀也趕忙開門出來了。
這是一個豐腴的女子,新婚半載,使她的頭髮迅速變黑,肩
膀加厚,胸部高高地聳起來了。最是那一頭捲發,使她與這個鎮子上的姑娘、媳婦們有了區別。那是結婚時在省城燙的,曾經招惹過不少非議。她雖然五天就洗一次頭,閑着無事就拿手去拉直那捲發的麯度,現在仍還顯出一層一層的波紋。她給婆婆笑笑,就奪過掃帚要掃,婆婆正在氣頭,說:
“誰稀罕你掃!披頭散發的難看成什麽樣子?現在你看看,湯發多好,梳都梳不開了,像個雞窩,恐怕要吃雞蛋,手一摸,就能摸出一個呢!”
白銀受娘一頓奚落,返回小房,讓剛起床的二貝去倒尿盆,自個對着鏡子梳起頭來,然後就洗臉,搽油,端了瓷缸站在門口臺階上刷牙。
皮膚很黑,就襯得牙齒白,一晚一早還是刷不夠;臘月天自然是很冷的,而她刷牙的時候依舊趿着那雙拖鞋。韓玄子將堂屋窗子打開了,“呼”地又關上,他覺得紮眼,婆婆站在堂屋門口叫道:
“白銀,嘴裏是吃了屎嗎?那麽個打掃不清?什麽時候了,還不收拾着快往白溝去!”
於是,地以人傳,這地方就狹小到了恰好,偏遠到了恰好,商州哪個不知呢?鎮前又有水,水中無竜,卻生大娃娃魚,水便也“則名”,竟將這黃河西岸的陝西的一片土地化拙為秀,硬是歸於長江流域去了。
地靈人傑,這是必然的。六十一歲的韓玄子,常常就要為此激動。他傢藏一本《商州方志》,閑時便戴了斷腿兒花鏡細細吟讀;滿肚有了經綸,便知前朝後代之典故和正史野史之趣聞,至於商州八景,此鎮八景,更是沒有不洞明的。鎮上的八景之一就是“鼕晨霧蓋鎮”,所以一到鼕天,起來早的人就特別多。但起來早的大半是農民,農民起早為撿糞,霧對他們是妨礙;小半是幹部,幹部看了霧也就看了霧了,並不怎麽知其趣;而能起早,又專為看霧,看了霧又能看出樂來的,何人也?衹是他韓玄子!
他是民國年代國立縣中畢業生。當時的縣中是何等模樣?他衹說一班僅有十一個人,讀《四書》,誦《五經》,之乎者也的倒比現在的大學生文墨深。這一點他極自信:現在的學生可以寫對聯.但沒他的對仗工整;現在的學生可以寫文章,但他卻能寫得一手好銘旌。他一生教了三十四年書,三年前退休,雖談不上是衣錦還鄉,卻仍是躊躇滿懷。因為他的學生“桃李滿天下”.有當縣委書記的,也有任地委部長的;最體面的是,他的長子.叫大貝的,竟是全鎮第一個大學生,現又作了記者,在省城也算個了不得的人物!如今在村中,小一輩的還稱他老師,老一代的仍叫他先生,他又被公社委任為文化站長,參與公社的一些活動,在外顯山露水的並不寂寞。他傢裏,四間堂屋,三間廈房.墻砌一磚到頂,脊雕五禽六獸,儼然廟宇一般堅固。小兒二貝已結婚;大女葉子也已出嫁;他坐在院中吃吃茶,看看報,養花植草,頗為自得。他口裏不說,心上迷信,自認為是
傢宅方位好:住在鎮東高處,門正對商字山正中,屋近靠秦時四皓墓的左側。
現在,又是一個鼕天,商字山未老,鎮前河不涸,但社會發生了變遷,生産形式由集體化改為個體責任承包。他歡呼過這種改革,也為這種改革擔憂過,為此身子骨還鬧過幾場大病,
卻每每都得以康復,康復之後,依舊能走能動,飯量極好,能吃得一海碗羊肉泡饃;依舊天天早起,看晨霧來蓋鎮.日出消散,便慢慢納悶起這天地自然變化的莫測。
今天早晨,門纔打開一條縫,霧便撲進來,一團一團的,像是咕x9CザxF8來一群絨嘟嘟的羊羔,也像是鬧騰而來一夥胖乎乎的頑童,他擋不住,也抓不住,一覺得鼻子嗆,就張嘴,張嘴便要打噴嚏,這呼吸氣管的突然關閉,又突然地打開,響聲是極大的。但院子裏沒有任何反應,東廈房門嚴關着,那是新婚的二貝的臥室,他們不睡土炕,已經文明了,做了清漆刷染的有床頭的床,吱吱響了幾下,又復歸靜寂。西院墻下,是竹子搭就的雞棚,一個紅冠耷拉的雄雞,統率着二十三衹溫順的母雞,全歇在那斜棍兒上,黎明的霧朦朧,它們的眼朦朧,但全然未動,保持睡眠後在高枝兒上的平衡,是它們聰明過人的本領。衹有門樓旁葡萄架下的包𠔌稈兒,被風吹了一夜,葉子散的散去,聚的聚起,又被霜殺蔫了,軟軟地靜伏着。好事的貓兒悄沒聲息地踏上去,又跳上磚壘的花臺上,拿爪子在霜上劃道兒。霜是一銅錢的厚。
他沏茶,沏得好濃呢。這一百三十裏外的商南茶,一定是那些個體戶貨攤上的物品了,炒得過焦,土氣又大;二貝給他買來後,他是從不喝第一遍的;當下在院裏潑了,又衝上第二遍水,就一邊吹着茶面上的一層白氣,一邊端了,蹲在門外照壁前慢慢地品。
三十四年的教學生涯,使他養成了喝茶的嗜好,即便作了鄉民,每天早晨還要喝一保溫壺水,直喝得腸肚滋潤起來,額上微微有了細汗,村裏人才大都起來。
霧真如古書上講的,如煙,如塵。商字山入了遠空,虛得衹是一個水中的倒影,一個靜浮的拋物綫,一個有與沒有之間。不遠的漫坡下,鎮子衹看見個輪廓,偶有燈亮,也是星星點點的桔黃色。院外右側的四皓墓地,十五株參天古柏,霧裏似斷丁幾截,卻愈顯得高聳,柏枝在風裏作響,嘎嘎如鴉噪聲從天而降。而照壁前的一叢慈竹,卻枝葉清楚,這是他親手植的,在整個鎮子上,唯有他這一片竹子。夏天的早晨,他在這裏喝茶,
殘月未退,那竹影就映上照壁,斑斑駁駁,蛐蛐的爭鳴也似乎一起反映在了照壁上,他就老記得一副對聯:
生活頓頓寧無肉,
居傢時時必有竹。
當然這一切都“俱往矣”!因為去年春天以來,村裏、社裏許許多多的人和事,使他不能稱心如意,情緒很不安靜;而秋後,風雨又比任何年裏都多,這照壁就全部剝脫了墻皮,還垮掉了一個角,竹影爬上來,再也沒有那番可人的景緻了。
在這一帶,人們很講究照壁,那是房子的衣服,是主人的臉面,以韓玄子的話講,這照壁若在一個縣,是百貨商場的櫥窗;若在一個省,是吞吐運載的車站;若在我們國傢,就是天安門城樓了。他因此給二貝說過多次,找時間修補起來。二貝竟越來越不聽從,總是今天拖到明天,明天拖到後天,已經到臘月裏了,還沒有修理!他給大貝發了三封信,要他回來整頓整頓家庭。大貝卻總是來信說工作忙,走不脫;還說,這個傢衹能團结,不能分裂。可怎麽個團结呢?他韓玄子在外誰個不把他放在眼裏?二貝如此彆扭,會給外界造成怎樣的影響呢?一氣之下,便擅自决定把二貝兩口分出去,讓他們單吃、單喝,住到東廈屋裏去了。
“我太丟人!他曾經當着二貝兩口的面,自己打自己耳光,“我活到這麽大,還沒有人敢翻了我的手梢!好好一個傢,全叫你們弄散了!”
他一生氣,手就發抖,吃水煙的紙媒兒老是按不到煙哨子上,結果就丟了紙媒兒,大駡一通。說什麽要破這個傢,就都破吧,我六十多歲的人了,風裏的一盞殘燈,要是撲忽滅了,看你們以後怎麽活人啊!末了,又挖苦老伴:
“瞧着吧,你要死在我前頭,算你有福,你要死在我後頭,有你受的罪。現在的世事是各管各了,咱二貝也給咱實行責任製了。我一死,國傢會出八百元的,你怕連個席也捲不上呢!”
老伴老實,在傢裏起着和事佬的作用,一會兒嚮着他,一會兒嚮着小兒子,常氣得在屋裏哭。
二貝當然是不敢言語的。打他駡他,他衹能委屈得呆在他的小房裏抹眼淚,抹過了,就又沒皮沒臉地叫爹,給爹笑,是打不跑的狗。媳婦白銀卻不行了,駡了她,她會故意去問婆婆:
“娘呀,二貝是不是你抱別人的?”
“抱的?”婆婆解不開話,“我一個奶頭吊下來大貝、二貝,我抱誰傢的?”
“那怎麽我爹這樣生分他?!”
婆婆氣得直瞪眼,夜裏枕頭邊敘說給了韓玄子,韓玄子翻下床,把二貝叫來質問:
“生分了你,怎麽生分?在這個縣上,誰不知道四皓墓?又誰不知道四皓墓旁的韓玄子把飯碗讓給了兒子?兒子,兒子就這樣報應我嗎?”
說着氣衝牛鬥,打了二貝一個耳光。二貝又去槌打了一頓白銀,拉着來給爹娘回話。
提起讓飯碗的事,韓玄子就顯得十分傷心。二貝高中畢業後,幾次高考都未考中,便一直閑在傢裏。按照國傢規定,職工退休,子女可以頂替。三年前,他五十八歲,還未達到年齡,就托熟人在醫院開了病歷,提前讓二貝“子襲父職”,在本公社的學校裏任教了。
“哈,我現在也是在商字山下隱居了!”他回到村裏,見人就這麽說。
於是,便有人又叫起他是商字山第五皓了。
二貝有了工作,婚姻自然解凍。年輕人善於幻想,知道進省城已沒有可能,但找一個自帶飯票的女子,卻不算想入非非。可韓玄子不同意:種𠔌防饑,養兒防老,大貝已經遠走高飛,若二貝再找一個有工作的媳婦,自然男隨女走,那將來誰來養老呢?二貝畢竟是孝子,作難了半年,依了爹,便和三十裏外縣城關的白銀“速戰速决”。沒想,繩從細處斷,本來就擔心兒媳不伺候老人,偏偏這白銀傢在城關,見的人多,經的事廣,地裏活計不出力,傢裏雜事沒眼色,晚上閑聊不早睡,早晨貪睡不早起,起來就頭上一把、腳上一把地打扮不清。甚至買了一雙塑料拖鞋,趿出趿進,三、六、九日集市,也趿着走動。
這使韓玄子簡直不能忍受!
當他一天天在村裏有了不順心的事後,衹說回到這個傢來,使他心緒清靜一點,但白銀的所作所為,令他對這個傢失去了信心。他再讀《商州方志》上有一文人傳略,其中說:“為人為文,作夫作婦,絶權欲,棄浮華,歸其天籟,必怡然平和;傢窠平和,則處煩囂塵世而自立也。”此話字字刺目,似乎正是為他反意而作。他不止一次地嘆息:大清王朝――他卻又忌諱說這個傢,偏就記得同治皇帝的話――要完了嗎?
他開始沒心思呆在院子裏養花植草。擡頭悠悠見了商字山,嗜上了喝酒,在公社大院裏找那些幹部,一喝就是半天;有時還找到傢中來喝,一喝便醉,一醉就怨天尤地,臧否人物。
愈是酗酒,愈是誤村事、傢事;愈是誤事,愈使二貝、白銀不滿。這種煩躁的惡性循環,漸漸使韓玄子脫去了老文人的秉性,家庭越來越不和,他的脾氣越來越不好了。整整一個鼕天,霧蓋鎮的奇景出現過不少次,但他沒一次再能享受這天地問的閑趣。早晨起來,衹是站在四皓墓地的古柏下,久久地出神,直到天色大白,方肯回來。今早,當他又在古柏下呆夠了,重新回到院子的時候,老伴已經起來,頭沒有梳,抱了掃帚在掃院子。從堂屋臺階下到院門口,是一條有着流水花紋的石子路,她竭力要掃清花紋上的泥土,但總是掃不淨。掃到東廈房的門口,搖着單扇門上的鐵環,低聲叫:
“白銀,白銀,你還不起來!你爹已經喝罷茶,出去轉了!”
房子裏先是xB8OxB8OxB8@xB8@的聲音,接着是白銀大聲叫喊二貝,問她的襪子,然後說:
“臘月天,何苦起得這麽早!我爹人老了,當然沒瞌睡……”
“放你的屁!”老伴在駡了,“誰不知道熱被窩裏舒服?怪不得你爹駡你,大半早晨不起來,你還像不像個作媳婦的?起來,讓二貝也起來,一塊到白溝去,你妹子在傢做立櫃,你們當哥當嫂的,也該去幫幫忙呀!”
韓玄子大聲咳嗽了一聲,恨不得將五臟六腑都吐出來;吐出來的卻是一口痰,說:
“你那麽賤!掃什麽院子?你掃了一輩子還沒掃夠嗎?你叫人傢幹啥?人傢有福,就讓人傢往死裏睡。咱葉子結婚,與人傢哥嫂什麽相幹?!”
老伴揚了一下掃帚,製止老頭,說:
“你話咋那麽多!白銀,你再不起來,我就砸門啦!村裏哪一個沒起來?總看人傢王纔吃哩喝哩,王纔擔了幾擔麥面纔回去,人傢在水磨上整整熬了一夜哩!你們誰能下得份苦?!”
韓玄子已經在堂屋裏訓斥老伴話太多,又要去喝茶,保溫壺裏卻沒有水了。就又嚷着正在梳頭的小女去燒水,小女噘了嘴,不肯去,他便開了櫃子,取出一瓶酒來揣在懷裏,出門要走。
“你又要哪裏去?”老伴擋在門口。
“我到公社大院去。”韓玄子說。
“又去喝酒?”老伴將瓶子奪了過來,說,“大清早又喝什麽酒?整天酒來酒去,掙的錢不夠酒錢!人傢王纔,不見和公社的人熟,人傢這幾年什麽都發了。咱倒好,說是全家幾個掙錢的,不起來的不起來,喝酒的去喝酒,這個傢還要不要?”
韓玄子說:
“你要我怎樣?你當是我心裏暢快纔喝酒呀!我為什麽喝酒?我為什麽一喝就醉?你倒拿我比王纔,王纔是什麽東西?全公社裏,誰看得起他!兒子、媳婦這麽說,你也這麽說,一傢人就我不是人了?哼,我過的橋倒比你們走的路多呢,什麽世事我看不透?當年退休頂替,你們勸我過幾年再退,怎麽着,現在還準頂替不?別看他王纔現在鬧騰了幾個錢,你瞧着吧,他不會長久的!我不是共産黨,可共産黨的事我也已經得多了,是不會讓他成了大氣候的;他就是成了富農,地主,傢有萬貫,我眼裏也看他不起哩!大大小小整天在傢裏提王纔,和我賭氣,那就賭吧,賭得這個傢敗了,破了,就讓王纔那些人抿了嘴巴用尻子笑話吧!”
老伴見老漢動怒了,當下也不敢再言語。白銀也趕忙開門出來了。
這是一個豐腴的女子,新婚半載,使她的頭髮迅速變黑,肩
膀加厚,胸部高高地聳起來了。最是那一頭捲發,使她與這個鎮子上的姑娘、媳婦們有了區別。那是結婚時在省城燙的,曾經招惹過不少非議。她雖然五天就洗一次頭,閑着無事就拿手去拉直那捲發的麯度,現在仍還顯出一層一層的波紋。她給婆婆笑笑,就奪過掃帚要掃,婆婆正在氣頭,說:
“誰稀罕你掃!披頭散發的難看成什麽樣子?現在你看看,湯發多好,梳都梳不開了,像個雞窩,恐怕要吃雞蛋,手一摸,就能摸出一個呢!”
白銀受娘一頓奚落,返回小房,讓剛起床的二貝去倒尿盆,自個對着鏡子梳起頭來,然後就洗臉,搽油,端了瓷缸站在門口臺階上刷牙。
皮膚很黑,就襯得牙齒白,一晚一早還是刷不夠;臘月天自然是很冷的,而她刷牙的時候依舊趿着那雙拖鞋。韓玄子將堂屋窗子打開了,“呼”地又關上,他覺得紮眼,婆婆站在堂屋門口叫道:
“白銀,嘴裏是吃了屎嗎?那麽個打掃不清?什麽時候了,還不收拾着快往白溝去!”
白溝是商字山後的一個坳,離鎮子七裏,離商字山頂上的商芝廟三裏,是全公社最偏僻的地方。這鎮子既然是名鎮,坐落的風水也是極妙的。以鎮子輻射開去的,是七個大隊,七個自然村。東是林傢河,馬門灣;西是箭溝埡,西坡嶺;北是夜村,堡子坪;南是白溝。東西北三面幾乎全在河的北岸,村村有公路通達,唯這白溝地處山坳,交通很不方便。從鎮子走去,穿河灘地,過了老堤,過新堤,河面上有一座木板橋。橋是五道支架,全用原木為樁,三十六斤重的石柱打砸下去,鼕鼕夏夏.水漲潮落,木樁電沒有能衝去。這條河一直流歸漢江,據《商州方志》記載:嘉慶年間,漢江的船可以到達這裏,鎮子便是沿河最後一站碼頭。那時候,湖北、四川、河南的商船運上來食????、棉花、火紙、瓷器、染料、煤油;秦嶺的木耳、黃花、桐油、木炭、生漆往鎮上集中,再運下去。鎮街上便有八傢客棧。韓玄子的祖先經營着唯一的挂面坊,有“韌、薄、光、煎、稀、汪、酸、辣、香”九大特點,名傳遠近。至今,韓玄子還記得.他小時候.仍見過傢裏有上挂面架的高條凳,一人多高,後來鬧土匪,一把火燒了韓傢的宅院,那凳子也沒能保留下來。
或許由於日月運轉,桑田變遷吧,這條河雖然還是“地間猶是一”者,但畢竟漸漸水變小了,而且越來越小,田地便蠶食般侵占了河灘。如今的老堤,誰也說不清築於何年何代,即使那個新堤,也是韓玄子的父親經手,方圓十幾個村的人聯名修的。當然嘍,漢江的船就再不會上來。以致到了這些年,河水更小,天旱的時候,那木板橋並不用架,衹支了一溜石頭,人便跳着過去了,貓兒狗兒也能跳着過去。
過了河,就順着商字山腳下一個溝道往裏走,走五裏,進入一個深坳,這就是白溝村。坳中有一個潭,常年往外流着水,沿潭的四邊,東邊低,西邊高,於是住傢多集中在西邊,正應了”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的俗語。這些人傢就用石板鋪了村道,一臺一臺拾階而上,那屋捨也便前墻石頭,後墻石頭,除了石頭還是石頭。地是沒有半畝平的,又滿是料漿石,五穀雜糧都長,可又都長不多。唯有那黑豆,隨便在瞼瞼畔畔挖窩下種,都必有收穫,然而産量也是低得可憐。白溝人就年年用豆油來鎮上糶換麥子、包𠔌。總而言之,是全公社最苦焦的大隊。
二貝常常記得他們小時候的事。那時大貝領着他和葉子,三天兩頭到商字山上割革,拾柴,采商芝,挖野蒜,滿山跑得纍了,就到白溝村來討水喝,或者鑽到人傢的黑豆地裏,扯幾把還嫩的豆稞子,在地頭點火來烤,煙冒上來!嗆得就要打噴嚏。於是被主人發覺。一陣呼喊叫駡,主人可以攆出溝來,甚至追至河邊;他們就飛速跑過木板橋。拉掉一塊板,放大膽地隔河嚮怒不可消卻又無可奈何的主人們扮鬼臉。
他們也認識了一個叫鞏德勝的,是個沒妻沒子的駝背。這駝背是追不上他們的,他們便常常嚮他的黑豆地進攻。時間長了,這駝背再看見他們到商字山來,競殷勤地招呼他們去傢喝水,還拿了一碗炒豆兒讓他們大吃大嚼。他們從此就不好意思去騷擾了。還時常將采得的商芝送給他們一捆二捆。直到五年前,這駝背看中r鎮上一位大他三歲的寡婦,就男進女門,作了人傢的老女婿,還是和韓傢有來有往。
十地承包的前二年,公社在這裏辦了個油坊,四鄉八村的黑豆都集中到自溝,白溝人差不多傢傢都有賣油的,賣油餅的;手是油的,臉是油的,衣着鞋襪油串串,大凡一見面聽打招呼:
“哎,油棰子!”就知道是白溝人來了!
土地承包以後,油坊也承包給了私人。王纔的媳婦是白溝人,他便人了承包隊,油膩得人不人、鬼不鬼的,很是讓鎮上人恥笑了許久。二貝就去找過他一次。
油坊是在村後一條小土溝裏,溝裏流一條水道子,沿溝畔鑿七八孔土窯。二貝一進小土溝。就聽見“咚!咚!咚!”的響聲,悶得像打雷,雷卻像是在高高的雲層之上,也像是在深深的地心之中。他鑽進一孔大窯,裏邊蒙沉沉的,一股熱騰騰的、油膩膩的氣味便往外噴,看得見深處是幾盞燈,恍恍惚惚,猶如進了魔窟,那“咚!咚!”的響聲就從裏邊傳出來。他摸摸索索往裏走,腳下盡是軟軟的草,眼睛不能適應,驀地看見了人影,竟是七八個漢子,一律光頭、光身、光腳、光腿,衹穿一條短褲,全抱着一個大夯――是一個屋的大梁,在空中吊了――一聲吶喊,退後去,極快地瞄準油槽上的大木樁,一個震耳欲聾的“咚”聲便砸出來了!
他從未見過這樣的場面,感到了野蠻和雄壯,感到了原始和力量,他喊一聲“王纔哥!”嗆人的油的煙的汗的氣味,就灌進了他的口鼻,他簡直要窒息了。
王纔卻從旁邊的一個拐窯裏鑽出來,他五短身材,更是剝得精光。他將二貝拉到拐窯去。原來他的分工是將磨碎的黑豆蒸成半熟,再用稻草包裹成一個一個的“豆包”。他滿身滿臉的油垢,衹有眼睛小小的,聚光而黑明。
“你怎麽幹這個?”二貝說。
“我沒力氣嘛,包豆包你以為輕省嗎?”王纔說,“一天包四十個豆包,我就衹掙得一元五角哩。”
二貝把王纔拉出窯,告訴這小個子:“你沒力氣,幹這活吃不消,我是專門來告訴你要重尋門路的。”王纔一臉哭相,說地分了,糧夠吃了,可一傢六口人,沒有一個掙錢的,衹出不入,他又沒本事,衹有這麽幹了。
二貝說:
“你是沒力氣,可你一肚子精明,這事衹能你幹,誰也幹不了。咱商字山上産商芝,天下獨一無二,每年春上,鎮街上賣商芝的一簍挨一簍,你何不全收買了,蒸熟曬幹,嚮城市銷售?我已經對縣上商業局幹部談了,他們直拍大腿叫好,建議用塑料袋包裝,每包不要多,衹裝一把,你五角錢收一簍,一小包可以賺七角八角,不出一年,你就是先富起來的農民了!”
王纔說:
“我的兄弟,這商芝是咱山裏人的野菜,誰要這玩意兒?”
二貝說:
“你哪裏知道,現在的城裏人大魚大肉吃膩了,就想吃一口山貨土産的鮮,又都講究營養,這商芝營養價值最高,聽說能活血,健胃,滋精益神,要不秦時四皓隱居這裏,長年不吃五穀,吃這東西倒活得很久。要經營,每袋附兩份說明,一份講清它的營養價值,一份說明食用方法。袋子上的名字我已經想好了,就叫‘商字山四皓商芝’!”
王纔當下也就熱了,辭退了油坊工作,四處籌款,一等春季到來,大量收購商芝,二貝也忙着為他到縣塑料廠訂購袋子,又着手起草說明書內容。但是,韓玄子竟將二貝臭駡了一頓:
“你小子逞什麽能?那王纔是什麽角色?他能辦成了什麽?現在政策變了,是竜的要上天,是蟲的l電要上天;看老牛屙屎,把小牛尻子撐破也不行!你一天盡跟了什麽人鬧騰?”
二貝說:
“爹不瞭解王纔,那是不顯山露水的人哩,衹是沒力氣,他要幹這些事,保準成功。現在土地承包了,各人管了各人,能人多得很。你要看重這些人,別一天到黑衹和公社大院的來往。”
韓玄子倒不高興,甚至是火了:
“虧你倒來教訓我了?現在是不比了以前,可天還是天,地還是地,公社的領導還是領導!人傢能看得起你爹,你爹能給個冷臉,不x9A虜牽xAC活獨人、死人嗎?你知道什麽叫社會?!”
二貝的行動受到了限製,王纔自然搞不來塑料袋,也寫不了說明書。人卻是有志氣的,一股氣憋着,春天收了幾麻袋商芝拿到省城去賣。結果,大折其本,可憐得坐在城墻根嗚嗚地哭。虧得他人勤眼活,在城裏一傢街道食品加工廠幹了兩個月臨時工,回來就又鬧騰着也辦食品加工廠。當然,一張嘴對人衹是敘說當臨時工的“過五關斬六將”,至於折本之事,則絶口不提。
二貝沒能為王纔辦成事,心裏極愧,和爹也就鬧起意見來。王纔辦起了食品加工廠,他在傢裏衹字不說,一切順爹的話兒轉.暗地裏卻總在王纔那裏出主意,幫手腳。韓玄子也看得出來,對他和白銀就煩了,終於為修補照壁的事,矛盾激化,導致一傢分了兩傢。
事情過去也就過去了罷,可二貝萬萬沒有想到,爹和他的認識越來越不統一。為了葉子的婚事,他又要經常到這白溝村來了。
葉子是他的大妹,二十出頭,出脫得萬般兒人才,高挑個,細腰身,長長的兩條腿,眼睛極大,雙層皮兒包着,一忽閃看人,兩包清水似的。人長得俏,性情卻全是娘的,說話細聲慢氣.走路輕手輕腳,三、六、九日集市,很少拋頭露面,偶爾去一趟,別人一看她,她就不吭不哈,也不笑,小貓似的往回走。人都說,現在的女子瘋張了,難得葉子這樣溫順!因此,提親說媒的特別多,又大多是這兒年發了財的、富了傢的專業戶。葉子性子軟,拿不準主意,要聽爹的,韓玄子卻是一概反對。
“爹是怎麽啦?”二貝疑惑起來,“這傢反對,那傢反對,你要給葉子找什麽樣的人傢呀?”
韓玄子衹是一句話:
“什麽人傢都行,就是不能嫁那些專業戶!”
這當兒,有人就提起白溝三娃。三娃傢住潭水的東頭,傢裏人口不興,父輩弟兄仨,三傢卻衹有他同一個哥哥。哥哥是地質工人,沒想三年前一次施工事故中,不幸喪命。地質隊將他照顧招了工。傢裏三問上屋、兩間廈房的小院,從此門就鎖了。韓玄子看中了這門親,說這傢好處有四:一是三娃吃商品糧。工作雖然艱苦,工資卻高,其哥死於事故,當然可見其施工之危險,但天下地質人員百萬,別人不死,偏偏死他。也是他陽壽到了的緣故;二是傢有房有院,其父兄弟仨守這一個後根,可謂三海碗合盛了一小碗,傢底必是豐厚的。當然,好兒不在傢當,好女不在陪妝,但傢資豐裕畢竟有益無害;三是其父母過世,上無老的要孝敬,下無小的要扶攜,過門便是掌櫃。這樣,葉子不免身單力薄,屋內屋外之活無人指撥,卻落得不生是作非,安然清靜;四是離爹娘不遠,葉子有甚作難事,他們可以照顧,他們往後年歲大了,葉子也能常來伺候。
二貝不同意爹的看法。先嫌三娃個頭不高,又嫌傢裏太是孤單,再嫌白溝不是個地方,說來道去,樣樣都不如專業戶的子弟好。韓玄子不聽他的,讓葉子自己定主意,葉子還是依了爹,二貝一肚子不悅意。
婚事定後,說要結婚,好日子訂在臘月初八。因為三娃傢沒人料理,若在傢辦事,親朋至友、街坊鄰居必是要招待的。粗粗計算,就是三十多席,不說花銷多少,誰來受這份勞累呢?於是就决定出外旅行結婚,這是極文明的事。出外回來,葉子就是白溝的人了,開始在傢裏請木匠,做傢具,修屋頂,泥院墻,忙活起她的小家庭了。本來一場大事已經過去,但韓玄子卻一定要在傢再待一次客。二貝和爹又吵開了:
“事過又待客,那何必旅行結婚?花那錢給別人吃了喝了幹啥?”
韓玄子說:
“咱就說是給葉子送路,衹待本傢本族的,外人除了相好的,不叫不行的,任何人也不請。不待怎麽成呢?你爹是愛熱鬧的,不說有多少能耐,總還在人面前走動,別人會笑話咱待不起!人情世故就是這樣嘛,待一次客,也是咱的體面。咱對好多人傢也有過好處,他們也想趁機會謝呈咱呢。”
二貝說:
“爹說了這話,倒引起我一肚子意見!你是退休了的人,公社的事,他們要你參與,你本是不該去的,你按你的看法處理事,保不準會有差錯,對一些人好了,這些人要來謝呈,可勢必又要得罪一些人,對爹有了忌恨。咱若這麽待客,肯定要來一些謝呈的,那影響不好呢。”
韓玄子說:
“誰忌恨了?我就是想待客,請誰不請誰,讓那些人看哩!你和白銀願意也行,不願意也行,這客我是要待的,給你妹子辦事,你們都是這個樣子?”
二貝就岔了爹的話,說爹說這話,會破壞他們兄妹的關係,爹既然决心下定,就依爹的來,花多少錢,他可以和大貝分着出,衹是傢裏的事他以後什麽也不管了。今早娘又讓去白溝,爹又發了火,他和白銀便衹能聽從,不敢多言多語,也不想多一言多一語。
或許由於日月運轉,桑田變遷吧,這條河雖然還是“地間猶是一”者,但畢竟漸漸水變小了,而且越來越小,田地便蠶食般侵占了河灘。如今的老堤,誰也說不清築於何年何代,即使那個新堤,也是韓玄子的父親經手,方圓十幾個村的人聯名修的。當然嘍,漢江的船就再不會上來。以致到了這些年,河水更小,天旱的時候,那木板橋並不用架,衹支了一溜石頭,人便跳着過去了,貓兒狗兒也能跳着過去。
過了河,就順着商字山腳下一個溝道往裏走,走五裏,進入一個深坳,這就是白溝村。坳中有一個潭,常年往外流着水,沿潭的四邊,東邊低,西邊高,於是住傢多集中在西邊,正應了”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的俗語。這些人傢就用石板鋪了村道,一臺一臺拾階而上,那屋捨也便前墻石頭,後墻石頭,除了石頭還是石頭。地是沒有半畝平的,又滿是料漿石,五穀雜糧都長,可又都長不多。唯有那黑豆,隨便在瞼瞼畔畔挖窩下種,都必有收穫,然而産量也是低得可憐。白溝人就年年用豆油來鎮上糶換麥子、包𠔌。總而言之,是全公社最苦焦的大隊。
二貝常常記得他們小時候的事。那時大貝領着他和葉子,三天兩頭到商字山上割革,拾柴,采商芝,挖野蒜,滿山跑得纍了,就到白溝村來討水喝,或者鑽到人傢的黑豆地裏,扯幾把還嫩的豆稞子,在地頭點火來烤,煙冒上來!嗆得就要打噴嚏。於是被主人發覺。一陣呼喊叫駡,主人可以攆出溝來,甚至追至河邊;他們就飛速跑過木板橋。拉掉一塊板,放大膽地隔河嚮怒不可消卻又無可奈何的主人們扮鬼臉。
他們也認識了一個叫鞏德勝的,是個沒妻沒子的駝背。這駝背是追不上他們的,他們便常常嚮他的黑豆地進攻。時間長了,這駝背再看見他們到商字山來,競殷勤地招呼他們去傢喝水,還拿了一碗炒豆兒讓他們大吃大嚼。他們從此就不好意思去騷擾了。還時常將采得的商芝送給他們一捆二捆。直到五年前,這駝背看中r鎮上一位大他三歲的寡婦,就男進女門,作了人傢的老女婿,還是和韓傢有來有往。
十地承包的前二年,公社在這裏辦了個油坊,四鄉八村的黑豆都集中到自溝,白溝人差不多傢傢都有賣油的,賣油餅的;手是油的,臉是油的,衣着鞋襪油串串,大凡一見面聽打招呼:
“哎,油棰子!”就知道是白溝人來了!
土地承包以後,油坊也承包給了私人。王纔的媳婦是白溝人,他便人了承包隊,油膩得人不人、鬼不鬼的,很是讓鎮上人恥笑了許久。二貝就去找過他一次。
油坊是在村後一條小土溝裏,溝裏流一條水道子,沿溝畔鑿七八孔土窯。二貝一進小土溝。就聽見“咚!咚!咚!”的響聲,悶得像打雷,雷卻像是在高高的雲層之上,也像是在深深的地心之中。他鑽進一孔大窯,裏邊蒙沉沉的,一股熱騰騰的、油膩膩的氣味便往外噴,看得見深處是幾盞燈,恍恍惚惚,猶如進了魔窟,那“咚!咚!”的響聲就從裏邊傳出來。他摸摸索索往裏走,腳下盡是軟軟的草,眼睛不能適應,驀地看見了人影,竟是七八個漢子,一律光頭、光身、光腳、光腿,衹穿一條短褲,全抱着一個大夯――是一個屋的大梁,在空中吊了――一聲吶喊,退後去,極快地瞄準油槽上的大木樁,一個震耳欲聾的“咚”聲便砸出來了!
他從未見過這樣的場面,感到了野蠻和雄壯,感到了原始和力量,他喊一聲“王纔哥!”嗆人的油的煙的汗的氣味,就灌進了他的口鼻,他簡直要窒息了。
王纔卻從旁邊的一個拐窯裏鑽出來,他五短身材,更是剝得精光。他將二貝拉到拐窯去。原來他的分工是將磨碎的黑豆蒸成半熟,再用稻草包裹成一個一個的“豆包”。他滿身滿臉的油垢,衹有眼睛小小的,聚光而黑明。
“你怎麽幹這個?”二貝說。
“我沒力氣嘛,包豆包你以為輕省嗎?”王纔說,“一天包四十個豆包,我就衹掙得一元五角哩。”
二貝把王纔拉出窯,告訴這小個子:“你沒力氣,幹這活吃不消,我是專門來告訴你要重尋門路的。”王纔一臉哭相,說地分了,糧夠吃了,可一傢六口人,沒有一個掙錢的,衹出不入,他又沒本事,衹有這麽幹了。
二貝說:
“你是沒力氣,可你一肚子精明,這事衹能你幹,誰也幹不了。咱商字山上産商芝,天下獨一無二,每年春上,鎮街上賣商芝的一簍挨一簍,你何不全收買了,蒸熟曬幹,嚮城市銷售?我已經對縣上商業局幹部談了,他們直拍大腿叫好,建議用塑料袋包裝,每包不要多,衹裝一把,你五角錢收一簍,一小包可以賺七角八角,不出一年,你就是先富起來的農民了!”
王纔說:
“我的兄弟,這商芝是咱山裏人的野菜,誰要這玩意兒?”
二貝說:
“你哪裏知道,現在的城裏人大魚大肉吃膩了,就想吃一口山貨土産的鮮,又都講究營養,這商芝營養價值最高,聽說能活血,健胃,滋精益神,要不秦時四皓隱居這裏,長年不吃五穀,吃這東西倒活得很久。要經營,每袋附兩份說明,一份講清它的營養價值,一份說明食用方法。袋子上的名字我已經想好了,就叫‘商字山四皓商芝’!”
王纔當下也就熱了,辭退了油坊工作,四處籌款,一等春季到來,大量收購商芝,二貝也忙着為他到縣塑料廠訂購袋子,又着手起草說明書內容。但是,韓玄子竟將二貝臭駡了一頓:
“你小子逞什麽能?那王纔是什麽角色?他能辦成了什麽?現在政策變了,是竜的要上天,是蟲的l電要上天;看老牛屙屎,把小牛尻子撐破也不行!你一天盡跟了什麽人鬧騰?”
二貝說:
“爹不瞭解王纔,那是不顯山露水的人哩,衹是沒力氣,他要幹這些事,保準成功。現在土地承包了,各人管了各人,能人多得很。你要看重這些人,別一天到黑衹和公社大院的來往。”
韓玄子倒不高興,甚至是火了:
“虧你倒來教訓我了?現在是不比了以前,可天還是天,地還是地,公社的領導還是領導!人傢能看得起你爹,你爹能給個冷臉,不x9A虜牽xAC活獨人、死人嗎?你知道什麽叫社會?!”
二貝的行動受到了限製,王纔自然搞不來塑料袋,也寫不了說明書。人卻是有志氣的,一股氣憋着,春天收了幾麻袋商芝拿到省城去賣。結果,大折其本,可憐得坐在城墻根嗚嗚地哭。虧得他人勤眼活,在城裏一傢街道食品加工廠幹了兩個月臨時工,回來就又鬧騰着也辦食品加工廠。當然,一張嘴對人衹是敘說當臨時工的“過五關斬六將”,至於折本之事,則絶口不提。
二貝沒能為王纔辦成事,心裏極愧,和爹也就鬧起意見來。王纔辦起了食品加工廠,他在傢裏衹字不說,一切順爹的話兒轉.暗地裏卻總在王纔那裏出主意,幫手腳。韓玄子也看得出來,對他和白銀就煩了,終於為修補照壁的事,矛盾激化,導致一傢分了兩傢。
事情過去也就過去了罷,可二貝萬萬沒有想到,爹和他的認識越來越不統一。為了葉子的婚事,他又要經常到這白溝村來了。
葉子是他的大妹,二十出頭,出脫得萬般兒人才,高挑個,細腰身,長長的兩條腿,眼睛極大,雙層皮兒包着,一忽閃看人,兩包清水似的。人長得俏,性情卻全是娘的,說話細聲慢氣.走路輕手輕腳,三、六、九日集市,很少拋頭露面,偶爾去一趟,別人一看她,她就不吭不哈,也不笑,小貓似的往回走。人都說,現在的女子瘋張了,難得葉子這樣溫順!因此,提親說媒的特別多,又大多是這兒年發了財的、富了傢的專業戶。葉子性子軟,拿不準主意,要聽爹的,韓玄子卻是一概反對。
“爹是怎麽啦?”二貝疑惑起來,“這傢反對,那傢反對,你要給葉子找什麽樣的人傢呀?”
韓玄子衹是一句話:
“什麽人傢都行,就是不能嫁那些專業戶!”
這當兒,有人就提起白溝三娃。三娃傢住潭水的東頭,傢裏人口不興,父輩弟兄仨,三傢卻衹有他同一個哥哥。哥哥是地質工人,沒想三年前一次施工事故中,不幸喪命。地質隊將他照顧招了工。傢裏三問上屋、兩間廈房的小院,從此門就鎖了。韓玄子看中了這門親,說這傢好處有四:一是三娃吃商品糧。工作雖然艱苦,工資卻高,其哥死於事故,當然可見其施工之危險,但天下地質人員百萬,別人不死,偏偏死他。也是他陽壽到了的緣故;二是傢有房有院,其父兄弟仨守這一個後根,可謂三海碗合盛了一小碗,傢底必是豐厚的。當然,好兒不在傢當,好女不在陪妝,但傢資豐裕畢竟有益無害;三是其父母過世,上無老的要孝敬,下無小的要扶攜,過門便是掌櫃。這樣,葉子不免身單力薄,屋內屋外之活無人指撥,卻落得不生是作非,安然清靜;四是離爹娘不遠,葉子有甚作難事,他們可以照顧,他們往後年歲大了,葉子也能常來伺候。
二貝不同意爹的看法。先嫌三娃個頭不高,又嫌傢裏太是孤單,再嫌白溝不是個地方,說來道去,樣樣都不如專業戶的子弟好。韓玄子不聽他的,讓葉子自己定主意,葉子還是依了爹,二貝一肚子不悅意。
婚事定後,說要結婚,好日子訂在臘月初八。因為三娃傢沒人料理,若在傢辦事,親朋至友、街坊鄰居必是要招待的。粗粗計算,就是三十多席,不說花銷多少,誰來受這份勞累呢?於是就决定出外旅行結婚,這是極文明的事。出外回來,葉子就是白溝的人了,開始在傢裏請木匠,做傢具,修屋頂,泥院墻,忙活起她的小家庭了。本來一場大事已經過去,但韓玄子卻一定要在傢再待一次客。二貝和爹又吵開了:
“事過又待客,那何必旅行結婚?花那錢給別人吃了喝了幹啥?”
韓玄子說:
“咱就說是給葉子送路,衹待本傢本族的,外人除了相好的,不叫不行的,任何人也不請。不待怎麽成呢?你爹是愛熱鬧的,不說有多少能耐,總還在人面前走動,別人會笑話咱待不起!人情世故就是這樣嘛,待一次客,也是咱的體面。咱對好多人傢也有過好處,他們也想趁機會謝呈咱呢。”
二貝說:
“爹說了這話,倒引起我一肚子意見!你是退休了的人,公社的事,他們要你參與,你本是不該去的,你按你的看法處理事,保不準會有差錯,對一些人好了,這些人要來謝呈,可勢必又要得罪一些人,對爹有了忌恨。咱若這麽待客,肯定要來一些謝呈的,那影響不好呢。”
韓玄子說:
“誰忌恨了?我就是想待客,請誰不請誰,讓那些人看哩!你和白銀願意也行,不願意也行,這客我是要待的,給你妹子辦事,你們都是這個樣子?”
二貝就岔了爹的話,說爹說這話,會破壞他們兄妹的關係,爹既然决心下定,就依爹的來,花多少錢,他可以和大貝分着出,衹是傢裏的事他以後什麽也不管了。今早娘又讓去白溝,爹又發了火,他和白銀便衹能聽從,不敢多言多語,也不想多一言多一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