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語說的好:“上有天堂,下有蘇杭。”單說這蘇州,自從吳王闔閭築了城池直到如今,那些古跡都班班可考,不要說什麽唐、宋、元、明了。卻說蘇州城外有一所地方,叫作陸直,古時候叫作甫裏。《千傢詩》上“甫裏先生烏角巾”,就是指它而說。這陸直,姓陸的人居其大半。據他們自己說,一個個俱是陸龜蒙先生的後裔。明哲之後,代有達人,也有兩個發過榜,做過官的,也有兩個中過舉,進過學的。列公不信,衹要到三高祠門口,看那報條貼得密密層層,有兩張新鮮的,有兩張被風吹雨打得舊的,都寫着貴祠裔孫某某大人、某某老爺、某某相公,扳了指頭也算不了。春秋二祭,城裏撫臺派了官下來,開着鑼,喝着道,到祠堂裏主祭。旁邊站着房分族長,朝珠補褂,頂子花翎,沒有一個不是鄉紳面孔。所以陸直那些挖泥挑糞的平頭百姓,都敬重姓陸的如天地鬼神一般。
如今單表一個姓陸的人,單名叫鵬,表字霄翥。他父親陸華園,務農為業。平日省吃儉用,掙了幾十畝肥田,又蓋了三四間瓦房,傢中又養了兩三條耕牛,糶了十多擔糧食。陸直人眼淺奉承他,稱他作“財主大老官”。陸鵬自小有些聰明,他老子花了三百文一年的束修,把他送在村塾裏念書,不上數月,鬥大的字就認識了不少。念到了十三四歲,更是來煞了,寫封把不要緊的信,雖有幾個別字,人傢看了都還懂得。於是陸直鎮一傳十,十傳百,都說陸傢孩子將來是個人物。這風吹在陸華園耳朵裏,自是歡喜。等到陸鵬十五六歲,他老子叫他跟了一個本傢叔子,開筆作文章。這本傢叔子雖是個老童生,到了縣府考復試團案出來,總有他的名字。學臺大人也曾賞識過,說他文章做得平正,就可惜解錯了題,幾回要想進他,幾回又把他擱下了。他負此才學,不能見用於時,也就無志功名,在鎮上招幾個走從學生,一年弄個三四十吊錢,將就度日。那天陸華園親自把兒子陸鵬送過來,求他指教。兩面言明:每年束修六吊,還有一錢銀子、一封的贄見。他何樂而不為,滿口答應了。從此以後,要陸鵬拿些錢交給航船上,叫航船上到城裏書坊店,買了幾本《啓悟集》之類,朝夕用功。
光陰似箭,日月如梭,陸鵬已是十九歲了,文章做得粗粗的通順,就是起、承、轉、合的法子,也會了個齊全八套。他叔子有天對他說:“你有了這點本事,可以去考他一考了。自古道:場中莫論文。一戰而捷,也是難說的事。”陸鵬聽了,回傢與他老子陸華園商量。他老子陸華園一力攛掇叫他去考。
當下收拾行李,雇了一隻柴船,父子兩個,一同進城。到了考棚左右,看明白了告示上開考的日期,又尋到禮房,買了捲子;為着要搭幾個沙殼子的小錢,和禮房大鬧,經旁人勸散。考過縣考,取了名字。接着府考。府太父姓錢,名有用,旗人出身,當過筆帖式、滿文卻十分精通,漢文上就不免吃虧了。幸喜幕中一位老夫子是個通品,無論哪一路文章他都識貨。陸鵬的捲子,恰好落在他手裏,打開一看,原來做的是未冠題,卻還清楚,便取了復試。一連兩復,到了三復的時候,因為搶粉湯包子吃,被人推跌了一個筋鬥,一隻右手登時青腫起來,不能拿筆,衹好氣憤憤的回船坐着。因他終復跌壞了手,沒有進去。
發出長案,取在五十多名上。陸鵬看看離着道考尚遠,父子兩個,趁了原船,回到陸直。
他叔子就是教文章的先生,知道侄子府考取了終復,過來道喜,說:“我說如何?頭一遭就高高取了,這是很不容易的事呢。不瞞你們說,我觀場的時候,府考連捲子都不曾完;除了名,扣了考,衹得改了名字補考。整整用了四吊多錢,纔夠得上道考。到現在想着,還是肉痛的呢。”他老子陸華園再三致谢,說:“這是你老弟的教法好,所以把這麽一個糊塗孩子都弄明白了。道考如果僥幸,那時候要好好送幾擔陳米,補補你的情。”他叔子說:“那倒不在乎此。”又說了些別的話自去。
過了數日,便是關帝菩薩聖誕,陸直鎮上,大男小女都要到關帝高去進香。這廟在王傢村後樹蔭裏面,房屋甚是寬大。
到了這日,廟祝清早把地面打掃淨了,便有許多燒頭香的,一群去了一群來。到了晌午,有個王傢村上的王老爹,備了副三牲,整齊了衣帽,來替關帝菩薩祝壽。住持和尚法雨,曉得是大檀越到了,趕忙出來招呼着。擺上茶盤,斟上茶,請王老爹坐下。恰好陸鵬也來了,法雨便請他陪客。二人本來認識,彼此閑談着。王老爹抹着鬍子道:“陸相公,你不日就是秀纔了,我卻記得你抓周的日子,猶如在目前一樣,叫我怎樣的不老!”
陸鵬道:“可不是麽!”王老爹又道:“陸相公,你們老人傢巴了一輩子,纔巴了你這麽一條根,也不枉東廟裏燒香,西廟裏還願。再過兩日,他倒要做老封君了。”說罷,哈哈大笑。
少時擺飯,甚麽豆腐、面筋、素菜、索粉大盤大碗的端上來。除掉王老爹跟陸鵬兩個,法雨又拉了幾個做買賣的來,坐了一桌。陸鵬一面吃着,一面說道:“前兒府裏終復,照倒有一席酒,是大廚房備的。燕窩、魚翅、海參那些倒還不稀罕;有一隻鵝,裏面包着一隻雞,雞裏面包着一隻鴿子,鴿子裏面包着一隻黃雀,味道鮮的了不得。”
同桌一個做買賣的,便把筷子放下說:“阿彌陀佛!一樣菜傷了四條命,罪過不罪過呢?”陸鵬板着面孔道:“你們沒福的人,吃了自然罪過,我們卻不相幹。”另外有一個人插嘴道:“陸相公,據你如此說法,你是有福氣的了!”陸鵬把臉一紅道:“怎麽沒有!不要說別的,就是府太爺下座來替我們斟一巡酒,要不是有福氣的,就得一個頭暈栽了下來。你們當是玩兒的麽?”當下衆人聽了他的話,默默無言。一時吃完,各自散去。
不想一天陸華園為了跟西莊李傢糶麥子,李傢一會說他升斛不對,一會說他麥子裏又攙了礱糠,口角了幾句。李傢倚着人多勢衆,就打起來。陸華園挨了幾下拳頭,心下不服,便千方百計的想出出氣兒。他有個小舅子叫周老三,是在城裏元和縣當快班夥計。自己特地費了二十四文航船錢,趕到城裏找他小舅子。哪裏知道,他小舅子跟着本縣大老爺到黃埭鎮相驗去了,要三四天才回來。他小舅子有個妹子,是他的小姨,留他住下,問明來意,就說:“這個不妨。縣裏的針綫娘跟我就如親姊妹一般。讓我過去言語一聲,托她在裏頭幫忙。外頭的事托了老三,李傢小子叫他吃不了兜着走。”陸華園千多萬謝。
不上五天,他小舅子果然回來了。陸華園見了面,如此長短述一遍。周老三把帽子一扔,拿小辮子望頭上一盤說:“這還了得!不是太歲頭上動土麽?”趕忙出去找着頭兒,細細的商量了半天,又叫代書做了張呈子,說是行兇傷人。陸華園裝作受傷,弄了兩個人扶着。扶到縣裏,元和縣大老爺把呈子看了一遍,叫仵作下去驗傷。仵作稟說:“腰裏有傷一處。”大老爺離座一看,卻一些影兒都沒有,便問仵作:“既然有傷,為什麽瞧不見?”仵作回說:“這是內傷。”縣大老爺道:“鬍說!”仵作嚇得連忙退下。又問陸華園道:“你傢裏還有什麽人沒有?”陸華園說:“有一個兒子。”縣大老爺說:“你兒子為什麽不來?”陸華園道:“小的本來要他同來的,他說:一字入公門,九牛拔不出。”縣大老爺道:“更鬍說了!”把呈子丟了下來,不準。
陸華園回到他小舅子傢裏,互相埋怨。周老三想了半日,想出了一個主意道:“何不叫外甥上來,衹說他也在場被打,叫他到學老師那裏去哭訴。學老師準了,移到縣裏,縣裏不好意思不答應他。”大傢都說有理。周老三隨即替他姊夫寫了一封信燒上許多香洞,專門派了一個人下去,把陸鵬逼了上來。
陸鵬心裏不情願,對他老子說道:“禍是你闖的,如今卻要我出頭,我哪裏有閑工夫管你的帳!”他老子再三央告,陸鵬方始允了。
次日照計行事。陸鵬去了。等到下午,衹見陸鵬怒衝衝的來了,一屁股坐在第一把椅子上說:“你們用的好計,哪知依舊落了空!”大傢問起情由。陸鵬道:“不要說起!我跑到學裏,門鬥進去回了,足足等了三個時辰,學老師纔出來。我把情節說上去,學老師說我多事,把稟擲在地下,他竟自進去了。
”說罷,在袖中拿出稟帖,面上果然有許多泥跡,大傢面面相覷正在沒法的時候,忽然闖進一個人來。
這人是誰,且聽下回分解。
如今單表一個姓陸的人,單名叫鵬,表字霄翥。他父親陸華園,務農為業。平日省吃儉用,掙了幾十畝肥田,又蓋了三四間瓦房,傢中又養了兩三條耕牛,糶了十多擔糧食。陸直人眼淺奉承他,稱他作“財主大老官”。陸鵬自小有些聰明,他老子花了三百文一年的束修,把他送在村塾裏念書,不上數月,鬥大的字就認識了不少。念到了十三四歲,更是來煞了,寫封把不要緊的信,雖有幾個別字,人傢看了都還懂得。於是陸直鎮一傳十,十傳百,都說陸傢孩子將來是個人物。這風吹在陸華園耳朵裏,自是歡喜。等到陸鵬十五六歲,他老子叫他跟了一個本傢叔子,開筆作文章。這本傢叔子雖是個老童生,到了縣府考復試團案出來,總有他的名字。學臺大人也曾賞識過,說他文章做得平正,就可惜解錯了題,幾回要想進他,幾回又把他擱下了。他負此才學,不能見用於時,也就無志功名,在鎮上招幾個走從學生,一年弄個三四十吊錢,將就度日。那天陸華園親自把兒子陸鵬送過來,求他指教。兩面言明:每年束修六吊,還有一錢銀子、一封的贄見。他何樂而不為,滿口答應了。從此以後,要陸鵬拿些錢交給航船上,叫航船上到城裏書坊店,買了幾本《啓悟集》之類,朝夕用功。
光陰似箭,日月如梭,陸鵬已是十九歲了,文章做得粗粗的通順,就是起、承、轉、合的法子,也會了個齊全八套。他叔子有天對他說:“你有了這點本事,可以去考他一考了。自古道:場中莫論文。一戰而捷,也是難說的事。”陸鵬聽了,回傢與他老子陸華園商量。他老子陸華園一力攛掇叫他去考。
當下收拾行李,雇了一隻柴船,父子兩個,一同進城。到了考棚左右,看明白了告示上開考的日期,又尋到禮房,買了捲子;為着要搭幾個沙殼子的小錢,和禮房大鬧,經旁人勸散。考過縣考,取了名字。接着府考。府太父姓錢,名有用,旗人出身,當過筆帖式、滿文卻十分精通,漢文上就不免吃虧了。幸喜幕中一位老夫子是個通品,無論哪一路文章他都識貨。陸鵬的捲子,恰好落在他手裏,打開一看,原來做的是未冠題,卻還清楚,便取了復試。一連兩復,到了三復的時候,因為搶粉湯包子吃,被人推跌了一個筋鬥,一隻右手登時青腫起來,不能拿筆,衹好氣憤憤的回船坐着。因他終復跌壞了手,沒有進去。
發出長案,取在五十多名上。陸鵬看看離着道考尚遠,父子兩個,趁了原船,回到陸直。
他叔子就是教文章的先生,知道侄子府考取了終復,過來道喜,說:“我說如何?頭一遭就高高取了,這是很不容易的事呢。不瞞你們說,我觀場的時候,府考連捲子都不曾完;除了名,扣了考,衹得改了名字補考。整整用了四吊多錢,纔夠得上道考。到現在想着,還是肉痛的呢。”他老子陸華園再三致谢,說:“這是你老弟的教法好,所以把這麽一個糊塗孩子都弄明白了。道考如果僥幸,那時候要好好送幾擔陳米,補補你的情。”他叔子說:“那倒不在乎此。”又說了些別的話自去。
過了數日,便是關帝菩薩聖誕,陸直鎮上,大男小女都要到關帝高去進香。這廟在王傢村後樹蔭裏面,房屋甚是寬大。
到了這日,廟祝清早把地面打掃淨了,便有許多燒頭香的,一群去了一群來。到了晌午,有個王傢村上的王老爹,備了副三牲,整齊了衣帽,來替關帝菩薩祝壽。住持和尚法雨,曉得是大檀越到了,趕忙出來招呼着。擺上茶盤,斟上茶,請王老爹坐下。恰好陸鵬也來了,法雨便請他陪客。二人本來認識,彼此閑談着。王老爹抹着鬍子道:“陸相公,你不日就是秀纔了,我卻記得你抓周的日子,猶如在目前一樣,叫我怎樣的不老!”
陸鵬道:“可不是麽!”王老爹又道:“陸相公,你們老人傢巴了一輩子,纔巴了你這麽一條根,也不枉東廟裏燒香,西廟裏還願。再過兩日,他倒要做老封君了。”說罷,哈哈大笑。
少時擺飯,甚麽豆腐、面筋、素菜、索粉大盤大碗的端上來。除掉王老爹跟陸鵬兩個,法雨又拉了幾個做買賣的來,坐了一桌。陸鵬一面吃着,一面說道:“前兒府裏終復,照倒有一席酒,是大廚房備的。燕窩、魚翅、海參那些倒還不稀罕;有一隻鵝,裏面包着一隻雞,雞裏面包着一隻鴿子,鴿子裏面包着一隻黃雀,味道鮮的了不得。”
同桌一個做買賣的,便把筷子放下說:“阿彌陀佛!一樣菜傷了四條命,罪過不罪過呢?”陸鵬板着面孔道:“你們沒福的人,吃了自然罪過,我們卻不相幹。”另外有一個人插嘴道:“陸相公,據你如此說法,你是有福氣的了!”陸鵬把臉一紅道:“怎麽沒有!不要說別的,就是府太爺下座來替我們斟一巡酒,要不是有福氣的,就得一個頭暈栽了下來。你們當是玩兒的麽?”當下衆人聽了他的話,默默無言。一時吃完,各自散去。
不想一天陸華園為了跟西莊李傢糶麥子,李傢一會說他升斛不對,一會說他麥子裏又攙了礱糠,口角了幾句。李傢倚着人多勢衆,就打起來。陸華園挨了幾下拳頭,心下不服,便千方百計的想出出氣兒。他有個小舅子叫周老三,是在城裏元和縣當快班夥計。自己特地費了二十四文航船錢,趕到城裏找他小舅子。哪裏知道,他小舅子跟着本縣大老爺到黃埭鎮相驗去了,要三四天才回來。他小舅子有個妹子,是他的小姨,留他住下,問明來意,就說:“這個不妨。縣裏的針綫娘跟我就如親姊妹一般。讓我過去言語一聲,托她在裏頭幫忙。外頭的事托了老三,李傢小子叫他吃不了兜着走。”陸華園千多萬謝。
不上五天,他小舅子果然回來了。陸華園見了面,如此長短述一遍。周老三把帽子一扔,拿小辮子望頭上一盤說:“這還了得!不是太歲頭上動土麽?”趕忙出去找着頭兒,細細的商量了半天,又叫代書做了張呈子,說是行兇傷人。陸華園裝作受傷,弄了兩個人扶着。扶到縣裏,元和縣大老爺把呈子看了一遍,叫仵作下去驗傷。仵作稟說:“腰裏有傷一處。”大老爺離座一看,卻一些影兒都沒有,便問仵作:“既然有傷,為什麽瞧不見?”仵作回說:“這是內傷。”縣大老爺道:“鬍說!”仵作嚇得連忙退下。又問陸華園道:“你傢裏還有什麽人沒有?”陸華園說:“有一個兒子。”縣大老爺說:“你兒子為什麽不來?”陸華園道:“小的本來要他同來的,他說:一字入公門,九牛拔不出。”縣大老爺道:“更鬍說了!”把呈子丟了下來,不準。
陸華園回到他小舅子傢裏,互相埋怨。周老三想了半日,想出了一個主意道:“何不叫外甥上來,衹說他也在場被打,叫他到學老師那裏去哭訴。學老師準了,移到縣裏,縣裏不好意思不答應他。”大傢都說有理。周老三隨即替他姊夫寫了一封信燒上許多香洞,專門派了一個人下去,把陸鵬逼了上來。
陸鵬心裏不情願,對他老子說道:“禍是你闖的,如今卻要我出頭,我哪裏有閑工夫管你的帳!”他老子再三央告,陸鵬方始允了。
次日照計行事。陸鵬去了。等到下午,衹見陸鵬怒衝衝的來了,一屁股坐在第一把椅子上說:“你們用的好計,哪知依舊落了空!”大傢問起情由。陸鵬道:“不要說起!我跑到學裏,門鬥進去回了,足足等了三個時辰,學老師纔出來。我把情節說上去,學老師說我多事,把稟擲在地下,他竟自進去了。
”說罷,在袖中拿出稟帖,面上果然有許多泥跡,大傢面面相覷正在沒法的時候,忽然闖進一個人來。
這人是誰,且聽下回分解。
卻說這人闖了進來,大傢定睛一看,不是別人,乃是周老三的夥計,走的氣急敗壞的說:“頭兒,老爺叫了你兩遍了,你還不去麽?”周老三正躺在鋪上抽着鴉片煙吃,趕忙爬起來。
他頭上那頂帽子本來衹剩一根帽襻兒,扣在脖子底下,那帽子卻撇在腦後,用手往前一推就是。站起來頭也不回,跟着他夥計,到了衙門裏。知縣正坐在堂上,問了兩件別的公事。周老三退了下來,剛剛出得頭門,覺得有人在他肩上拍了一下道:“老三,哪裏去?”引轉頭來一看,原來是捕快王九。便道:“老九,我倒被你嚇了一跳。”王九說:“咱們去香一筒好嗎?
”老三伸了一個懶腰,打了一個呵欠,把眼睛揩揩,一聲兒不言語。王九說:“你放心,不要你請埃”老三方纔搖搖頭道:“那倒不在乎此。我還有差使。”王九道:“你別弄鬼了,跟着我走吧。”說畢,拖了老三就走。
老三搭訕着,一同到了一傢小煙館。推門進去,裏面橫七竪八有個十幾張鋪。也有做買賣的,也有縣前朋友。老闆過來招呼道:“周頭兒,王頭兒,請這裏來。”二人對面躺下,王九讓老三先燒。老三道:“我剛抽了幾口,還是你先燒吧。”
原來老三是要吃熱槍的,第一口冷槍,白費了許多煙,不能過癮。王九知道他這個脾氣,自己便嚓、嚓、嚓吃了幾筒,然後遞與老三。
二人正在談心,瞥見一個人,頭上戴着八品軍功,倒拖着一桿洋槍,拿着一塊毛布手巾擦那腦門子上的汗,一腳跨進了門檻。老闆迎着說道:“老爺,今兒恭喜是超等?”那人撇着廬州府腔道:“你妹子,說什麽超等,一等都不等!”周老三跟王九纔知道他是候補的武官,今兒上轅門考月課,打靶子回來的。別轉頭來,又見他探帽子、脫衣裳,一面叫道:“快給我排十灘煙。”煙館裏的夥計拿了過去。又叫道:“快給我去端面,另外打四兩高粱。”忙得個不亦樂乎。旁邊鋪上有兩個老頭兒,在那裏竊竊私語道:“像他這樣子,將來打起仗來如何呢?”一個老頭兒答道:“他到了那個時候,我知道他準是躺在地下等死。”這話不打緊,倒把周老三跟王九兩人引的大笑。當下周老三跟王九吃完了煙,會了鈔自去。按下不提。
卻說這位打靶的老爺,姓瀋名金標,安徽省合肥縣人氏,出身是在江湖上耍拳弄棒的。有年,在杭州梅花碑底下襬下場子,胡亂弄幾個錢混飯吃。因他四門開得好,蒙本處提標營營官的少爺常識了,替他補了一分糧,又給了他一道八品軍功的奬札。過了一年,便升什長。由什長升哨官,把他興頭的了不得。駐紮鳳山門汛地。這鳳山門外,有個小小的市集,不過百十傢人傢,卻還熱鬧。
有天,瀋老爺正伏在桌子上打盹兒,猛聽得外面大喊大叫,合着一片鑼聲,心上着了一驚。打發一個副爺悄悄的往後門溜出去打聽,原來是鎮上鬧強盜呢。把個瀋老爺嚇得魂不附體,正待叫手底下的關門,找石頭把門頂住,禁不往鎮上的百姓飛風也似的來報。瀋老爺一想不好:“若待出去,那些強盜都是亡命之徒,我若被他害了,豈不白死?若待不出去,將來被上司知道了,這個罪名可吃不起。”一時心上就如有十五個吊桶,在那裏七上八落。到後來咬咬緊牙齒,硬硬頭皮,吩咐手下副爺,掮了洋槍,自己騎着一匹別人傢的馬,一面催手下那些副爺進發。那些副爺東藏西躲,總在瀋老爺的馬前馬後打轉。瀋老爺發了急了,嘴裏就駡他們道:“養兵千日,用在一朝。你們這些膿包,一個都沒有中用的麽?”
正駡着,忽聽前面樹林裏訇的一聲,瀋老爺在馬上着了忙,對手下的副爺說:“你們趕緊跑到前頭去看,看看這槍是空槍還是實槍。要是空槍,我老爺可不怕。”那副爺尋思道:“我們這位老爺,他的膽量比緑豆還大,不要管別的,我姑且哄他一哄再說。”主意定了,往前奔了幾步,轉了一個彎,隨即縮回來,跑到瀋老爺馬前稟道:“不好了,不好了!強盜就在面前了!”瀋老爺登時面如鼕瓜一般的青,忙說:“回馬!回馬!
”哪裏知道那匹馬兩天沒有吃草料了,餓得在槽頭上打晃,被副爺們硬牽了出來裝上籠頭,配上鞍轡,又被瀋老爺打了兩鞭子,此刻站在那裏發楞,任你如何吆喝,它動都不動。瀋老爺又是狠狠的幾鞭子,那馬索性伏了下來,把瀋老爺一個倒栽蔥栽了下來。瀋老爺生怕強盜殺來,一骨碌從地下爬起來,也顧不得腰胯痛,撇下衆人,如飛的跑回去了。衆人見老爺跑了,也都一哄而散。鎮上被打劫的那傢人傢,看着強盜把東西一件一件搬下了劃子,還放了兩槍,如飛而去。這裏瀋老爺在屋子裏,把石頭頂住了門,過了半天,毫無動靜,纔敢探出頭來,問了一問。落後又呼麽喝六的去踏勘了一遍,詳報了上去。上頭將他撤任,幸虧還沒有“限期緝獲”的字樣,這卻是提標營營官少爺替他想的法子。
瀋老爺看看浙江站不住腳了,打聽得江蘇太湖留防營有個幫帶,跟他是同鄉,又有點親,從前在浙江也曾會過面。他橫竪是單槍獨馬,一無牽挂,當下由杭赴蘇,尋着了那位幫帶,說明來意,意思想要投效。那幫帶說:“現在人浮於事,實在無從安插。老兄暫請住下,再行想法吧。”瀋老爺住了下來,終日催那幫帶替他想法。那幫帶被他鬧得急了,衹得寫了封信,薦他到撫標營裏去。撫標營裏收留了下來,叫他候補。目下新撫臺定了新章,凡營裏候補的人到了三六九,一概都要打靶。
中了三槍的算超等,中兩槍的算特等,中一槍的算一等。這回月課,他老人傢正犯了肝氣,又不能不去。哪裏知道把槍端上,準頭對了又對,這槍子卻個個從斜裏飛掉了。打完了靶,又氣又急,煙癮又上了,實在熬不住,所以打撫臺轅門上溜了下來,到這煙館裏,狂抽了一會,又亂吃了一會,他的肚子這纔不委麯。直挨到上燈時候,纔一步一步的挨回傢來。
他的傢住在一個實窒鬍同裏,到了門口,在身上掏出鑰匙,開了門進去,把墻上挂的油盞點着了。歇息了一會,又央隔壁的小廝買了些菜,打鍋做飯。坐在燒火登上,把柴引着了,一面往竈堂裏送,一面唱着京調《取成都》。耳邊廂忽聽見有人打門的聲音。想了一想:“今天二十九,是個小盡,大約討帳的來了。”一時間不得主意,又聽見那門外的人叫道:“瀋大哥,快些開門。”卻是同事柳國斌的聲音,纔一塊石頭落地,趕忙站起身來答應道:“來了,來了。”把門開了,彼此見了面,請進客堂坐下。瀋老爺道:“柳大哥,不怕你見笑。捨下實在乏人,燒茶煮飯,都是我兄弟自己動手的。如今且請寬坐,待我到竈下把飯弄熟,再和柳大哥談心。”柳國斌道:“請便,請便。”足足等了一個多時辰,纔見瀋老爺捧着一把紫砂茶壺,一個黃砂碗,把醬油顔色一般的茶斟上一杯,連說:“怠慢得很。”柳國斌接了茶,說了幾句別的閑話,就提起:“現在新撫臺為着????梟鬧事,想要發兵剿捕。你我何不跟了去,不要說打敗????梟可以得保舉;就是好歹搶了幾條船,拾着幾包????,都可以賣好些錢呢。”瀋老爺連連搖手道:“柳大哥,這些事情卻衹好讓你們去做了。我的身子又弱,在風口兒尚且站不住,何況打????梟呢。至於說弄錢這樁事,哪個不想,但是也有命在那裏。命裏該應得錢,一個也不會短;命裏該應不得錢,一個也不會多。”柳國斌見他說出這種話來,當下岔住道:“算了,算了!天不早了,我要走了。”瀋老爺也不留他,送了出來,關門進去。
柳國斌正在自言自語,說瀋金標無用,遠遠的看見一頂轎子、一對燈籠如飛而來。
欲知是誰,且聽下回分解。
他頭上那頂帽子本來衹剩一根帽襻兒,扣在脖子底下,那帽子卻撇在腦後,用手往前一推就是。站起來頭也不回,跟着他夥計,到了衙門裏。知縣正坐在堂上,問了兩件別的公事。周老三退了下來,剛剛出得頭門,覺得有人在他肩上拍了一下道:“老三,哪裏去?”引轉頭來一看,原來是捕快王九。便道:“老九,我倒被你嚇了一跳。”王九說:“咱們去香一筒好嗎?
”老三伸了一個懶腰,打了一個呵欠,把眼睛揩揩,一聲兒不言語。王九說:“你放心,不要你請埃”老三方纔搖搖頭道:“那倒不在乎此。我還有差使。”王九道:“你別弄鬼了,跟着我走吧。”說畢,拖了老三就走。
老三搭訕着,一同到了一傢小煙館。推門進去,裏面橫七竪八有個十幾張鋪。也有做買賣的,也有縣前朋友。老闆過來招呼道:“周頭兒,王頭兒,請這裏來。”二人對面躺下,王九讓老三先燒。老三道:“我剛抽了幾口,還是你先燒吧。”
原來老三是要吃熱槍的,第一口冷槍,白費了許多煙,不能過癮。王九知道他這個脾氣,自己便嚓、嚓、嚓吃了幾筒,然後遞與老三。
二人正在談心,瞥見一個人,頭上戴着八品軍功,倒拖着一桿洋槍,拿着一塊毛布手巾擦那腦門子上的汗,一腳跨進了門檻。老闆迎着說道:“老爺,今兒恭喜是超等?”那人撇着廬州府腔道:“你妹子,說什麽超等,一等都不等!”周老三跟王九纔知道他是候補的武官,今兒上轅門考月課,打靶子回來的。別轉頭來,又見他探帽子、脫衣裳,一面叫道:“快給我排十灘煙。”煙館裏的夥計拿了過去。又叫道:“快給我去端面,另外打四兩高粱。”忙得個不亦樂乎。旁邊鋪上有兩個老頭兒,在那裏竊竊私語道:“像他這樣子,將來打起仗來如何呢?”一個老頭兒答道:“他到了那個時候,我知道他準是躺在地下等死。”這話不打緊,倒把周老三跟王九兩人引的大笑。當下周老三跟王九吃完了煙,會了鈔自去。按下不提。
卻說這位打靶的老爺,姓瀋名金標,安徽省合肥縣人氏,出身是在江湖上耍拳弄棒的。有年,在杭州梅花碑底下襬下場子,胡亂弄幾個錢混飯吃。因他四門開得好,蒙本處提標營營官的少爺常識了,替他補了一分糧,又給了他一道八品軍功的奬札。過了一年,便升什長。由什長升哨官,把他興頭的了不得。駐紮鳳山門汛地。這鳳山門外,有個小小的市集,不過百十傢人傢,卻還熱鬧。
有天,瀋老爺正伏在桌子上打盹兒,猛聽得外面大喊大叫,合着一片鑼聲,心上着了一驚。打發一個副爺悄悄的往後門溜出去打聽,原來是鎮上鬧強盜呢。把個瀋老爺嚇得魂不附體,正待叫手底下的關門,找石頭把門頂住,禁不往鎮上的百姓飛風也似的來報。瀋老爺一想不好:“若待出去,那些強盜都是亡命之徒,我若被他害了,豈不白死?若待不出去,將來被上司知道了,這個罪名可吃不起。”一時心上就如有十五個吊桶,在那裏七上八落。到後來咬咬緊牙齒,硬硬頭皮,吩咐手下副爺,掮了洋槍,自己騎着一匹別人傢的馬,一面催手下那些副爺進發。那些副爺東藏西躲,總在瀋老爺的馬前馬後打轉。瀋老爺發了急了,嘴裏就駡他們道:“養兵千日,用在一朝。你們這些膿包,一個都沒有中用的麽?”
正駡着,忽聽前面樹林裏訇的一聲,瀋老爺在馬上着了忙,對手下的副爺說:“你們趕緊跑到前頭去看,看看這槍是空槍還是實槍。要是空槍,我老爺可不怕。”那副爺尋思道:“我們這位老爺,他的膽量比緑豆還大,不要管別的,我姑且哄他一哄再說。”主意定了,往前奔了幾步,轉了一個彎,隨即縮回來,跑到瀋老爺馬前稟道:“不好了,不好了!強盜就在面前了!”瀋老爺登時面如鼕瓜一般的青,忙說:“回馬!回馬!
”哪裏知道那匹馬兩天沒有吃草料了,餓得在槽頭上打晃,被副爺們硬牽了出來裝上籠頭,配上鞍轡,又被瀋老爺打了兩鞭子,此刻站在那裏發楞,任你如何吆喝,它動都不動。瀋老爺又是狠狠的幾鞭子,那馬索性伏了下來,把瀋老爺一個倒栽蔥栽了下來。瀋老爺生怕強盜殺來,一骨碌從地下爬起來,也顧不得腰胯痛,撇下衆人,如飛的跑回去了。衆人見老爺跑了,也都一哄而散。鎮上被打劫的那傢人傢,看着強盜把東西一件一件搬下了劃子,還放了兩槍,如飛而去。這裏瀋老爺在屋子裏,把石頭頂住了門,過了半天,毫無動靜,纔敢探出頭來,問了一問。落後又呼麽喝六的去踏勘了一遍,詳報了上去。上頭將他撤任,幸虧還沒有“限期緝獲”的字樣,這卻是提標營營官少爺替他想的法子。
瀋老爺看看浙江站不住腳了,打聽得江蘇太湖留防營有個幫帶,跟他是同鄉,又有點親,從前在浙江也曾會過面。他橫竪是單槍獨馬,一無牽挂,當下由杭赴蘇,尋着了那位幫帶,說明來意,意思想要投效。那幫帶說:“現在人浮於事,實在無從安插。老兄暫請住下,再行想法吧。”瀋老爺住了下來,終日催那幫帶替他想法。那幫帶被他鬧得急了,衹得寫了封信,薦他到撫標營裏去。撫標營裏收留了下來,叫他候補。目下新撫臺定了新章,凡營裏候補的人到了三六九,一概都要打靶。
中了三槍的算超等,中兩槍的算特等,中一槍的算一等。這回月課,他老人傢正犯了肝氣,又不能不去。哪裏知道把槍端上,準頭對了又對,這槍子卻個個從斜裏飛掉了。打完了靶,又氣又急,煙癮又上了,實在熬不住,所以打撫臺轅門上溜了下來,到這煙館裏,狂抽了一會,又亂吃了一會,他的肚子這纔不委麯。直挨到上燈時候,纔一步一步的挨回傢來。
他的傢住在一個實窒鬍同裏,到了門口,在身上掏出鑰匙,開了門進去,把墻上挂的油盞點着了。歇息了一會,又央隔壁的小廝買了些菜,打鍋做飯。坐在燒火登上,把柴引着了,一面往竈堂裏送,一面唱着京調《取成都》。耳邊廂忽聽見有人打門的聲音。想了一想:“今天二十九,是個小盡,大約討帳的來了。”一時間不得主意,又聽見那門外的人叫道:“瀋大哥,快些開門。”卻是同事柳國斌的聲音,纔一塊石頭落地,趕忙站起身來答應道:“來了,來了。”把門開了,彼此見了面,請進客堂坐下。瀋老爺道:“柳大哥,不怕你見笑。捨下實在乏人,燒茶煮飯,都是我兄弟自己動手的。如今且請寬坐,待我到竈下把飯弄熟,再和柳大哥談心。”柳國斌道:“請便,請便。”足足等了一個多時辰,纔見瀋老爺捧着一把紫砂茶壺,一個黃砂碗,把醬油顔色一般的茶斟上一杯,連說:“怠慢得很。”柳國斌接了茶,說了幾句別的閑話,就提起:“現在新撫臺為着????梟鬧事,想要發兵剿捕。你我何不跟了去,不要說打敗????梟可以得保舉;就是好歹搶了幾條船,拾着幾包????,都可以賣好些錢呢。”瀋老爺連連搖手道:“柳大哥,這些事情卻衹好讓你們去做了。我的身子又弱,在風口兒尚且站不住,何況打????梟呢。至於說弄錢這樁事,哪個不想,但是也有命在那裏。命裏該應得錢,一個也不會短;命裏該應不得錢,一個也不會多。”柳國斌見他說出這種話來,當下岔住道:“算了,算了!天不早了,我要走了。”瀋老爺也不留他,送了出來,關門進去。
柳國斌正在自言自語,說瀋金標無用,遠遠的看見一頂轎子、一對燈籠如飛而來。
欲知是誰,且聽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