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上姻緣有定,人間知己難逢。堪欣全如又全空,何妨受些驚恐。衹因閨名一韻,錯訛正在其中。將功折罪荷皇封,孤鸞喜配雙鳳。
右調《西江月》
話說大明天啓年間南陽羅郡有段姻緣,真是無意而得,遇難而成者,其人姓李名花,表字春發,生得容貌端方,性情文雅。胸藏五車之書,纔超衆人之上。青衿學子,尚未登科。不料父母早亡,並無兄弟,孤身獨處。中饋乏人,衹有老奴李翼朝夕相伴。但他功名上不甚留心,林泉中卻極着意。一日獨坐書齋,恰當重陽時節。正是:
霏霏細雨菊花天,處處笙歌共綺筵。
九日登高傳故事,醺來落帽是何年。
這李生在齋中寂寞無聊。偶爾閑步,見梧桐葉落,黃花正芳,不覺酒興甚深,一聲就叫李翼過來。李翼忽聽主人呼喚,忙到面前說:“相公有何吩咐?”李生道:“今日重陽佳節,收拾酒餚,待我夜飲。”李翼道:“飲酒登高方為避疫,正該白晝,何必夜飲。”李生道:“你原不知九月九日,乃是李陵在番登臺望鄉之日,後人登高,依古托言避疫。飲酒最樂,你去沽酒,我在這裏看李陵在番的古文一回。”李翼聞言,不敢怠慢,說:“小人即去,安排酒餚便了。”竟自退去。李生打發李翼去後,翻閱了一回史書,又朗誦了一遍歌詞。不覺夕陽在山,衆鳥歸林,已到黃昏時候。衹見李翼走來,說:“酒餚俱已齊備,請相公夜消。”李生道:“你且回避,待俺自酌自飲,以盡九日之歡。”李翼應聲去了。李生飲着一蠱茱萸美酒,對着一盆茂盛黃菊,盡興而飲。這且按下不提。
卻說李生同學中一個朋友,姓張名言行。生得相貌魁偉,勇力過人。卻是滿腹文章,功名順利。前歲鄉試已竟登科,及至次年聯捷又中了進士。不料場後磨勘,因查出一字差錯,竟革去了前程。自此以後,居處不安,常常憤恨說:“我有這等才學,何處不可安置。什麽是先得後失,這樣掃興。難道就傢中悶坐了結此生罷了。近日來,幸喜集俠山好漢請我入夥,倒是稱心滿意的事。所謂不得於此,則得於彼。不免打點行囊,飄然長往,有何不可。我想羅郡紳衿,唯有李花與我最厚,何不到他傢一別,以盡平日交情。”竟移步走到李春發門首,叫聲:“有人麽。”李翼聞聽開了門,說道:“原來是張相公。”忙報主人知道。李生急忙迎出道:“仁兄從何處來,快請庭中一坐,少敘闊情。”張言行道:“有事特來奉告。”二人遂攜手進了中庭,分賓主坐下。李生忽見張言行滿眼垂淚,問道:“仁兄為何落淚?”張言行道:“賢弟不知,愚兄自遭革除之後,居處不寧,幸喜集俠山衆好漢請俺入夥,不久就要起身。你我知己好友,故此明言相告耳。”李生聞言,大驚失色道:“集俠山入夥,豈是讀書人做的事?誠恐王法森嚴,仁兄再請三思,不可造次。”張言行道:“俺張言行入世以來,義氣包身,奇謀蓋世。既遭革退,功名無成,何年是出頭日子。若碌碌終身,死不瞑目。”李春發道:“不然,讀書的人處在世間,趨福避禍,理之當然。懺逆之事,豈可亂行。況且富貴貧賤,憑天主張,何必如此激烈。”張言行拍案大叫道:“俺生平不知道什麽禍福,比不得古聖賢省身學問。我想愚兄抱些才略,自當雄壯其膽,做些人所不能為、不肯為、不敢為的事業出來,方能驚天動地,嚇人耳目,纔是英雄。若斤斤自守,受人挫折,實不甘心。主意已定,無煩賢弟攔阻,就此告別罷了。”李生又輓住衣袖道:“仁兄執意如此,小弟也不敢苦勸。現成餚酒痛飲幾杯,權當送行何如?”張言行道:“這個使得。”李生吩咐李翼掌上燈,快將酒燙來。李翼答應,遞過酒來。李生說:“待我奉仁兄一杯。”張言行道:“相交好友,何用套言。”李生道:“遵命了。”二人坐定,飲了數巡。李生開口道:“小弟有一言,還望仁兄裁奪。想老仁兄乘七尺之軀,那緑林中勾當,豈可輕易入夥。倘官兵一到,何處躲藏,到那時節悔之晚矣。況且仁兄具此才學,重新再整舊業,脫緑換紫,亦甚易事,何苦輕投逆類,豈不有玷傢聲。”張言行聞聽鼓掌大笑道:“賢弟真個是個書呆,出言甚是弱懦。但願到集俠山,大事定妥,便可橫行天下,何事不可為。方覺痛快,愚兄酒已醉了,就此告別。”李生又攔住道:“夜已深了,請到上房同牀夜話,俟明日早行,豈不兩全。”張言行無奈,衹得依從道:“也罷,應是如此。”李生遂喚李翼鋪設停當,兩人攜手同行,到了臥房,不肯就寢,重新擺上酒菜來同飲。說了些古人不得志話頭,又講了些豪傑本領不受人拘束的言語,甚是歡騰。聽得譙樓二鼓聲急。暫且按住不表。
卻說羅郡中有個做賊的,姓石名喚敬坡,吃喝賭嫖,無所不做。每日在博場中輸了錢財,手中睏乏,即做那夜間的勾當。這日又因無錢使用,自言自語道:“我石敬坡生來身似燈草,飛檐走壁,穩如平地。因母老傢貧,沒奈何做此行徑。又緣賭博不利,偏偏要輸錢。這兩日甚是手乏,趁今夜風急月暗,聞聽李花傢産業豐厚,不免偷他些東西,以濟燃眉之急。此刻已過二鼓時候,正好行事。”遂轉彎抹角,來到李傢門首。石敬坡望了一望道:“好大宅院,待咱跳過墻去相機而行便了。”衹見他將身一躍,已坐墻頭上邊。又將身一落,已到院內。雖然腳步輕巧,亦微有響聲。衹聽得犬吠連聲,驚醒院公李翼。聞得狗叫不比往日,慌忙起得身來,道:“狗聲甚怪,想是有賊,不免起去瞧瞧。”遂開了門,四下張望。卻說石敬坡見有人開門,衹得潛身躲在影身所在,裝作貓兒叫了幾聲。這也是賊人慣會哄人的營生。李翼呸了一口道:“原來是一隻貓兒,將我吃了一驚。進房睡去罷。”石敬坡在暗中喜歡道:“險些兒被這老狗打破了這樁買賣。”停了一時,見無響動,方敢跳出身來,嚮上房一望,燈尚未熄。怕有人未眠,不敢輕易上前,又在暗處暫避。這是什麽緣故,衹因張李二生,多飲了幾杯,講話投懷。已過三更時分,精神漸漸睏倦,又兼酒氣發作,二人竟倚桌睡去,哪裏竟料到有人偷盜。這石敬坡站立多會兒,見寂無人聲,便悄悄走到門邊。並未關掩,又嚮裏一張,見蠟燭半殘,滿桌子上杯盤狼藉,兩位書生倚桌而眠。石敬坡暗笑道:“原來爛醉了。待咱將竹筒吹滅了燭,現成餚酒等我痛飲幾盅,以消饑渴,有何不可。”遂移步到桌邊,把壺執定,托杯在手,然後吹滅了燭,自斟自飲,滿口誇奬好酒,多喝幾杯,壯壯膽氣。又喝幾杯,忽道一聲:“呀!不好,渾身都軟了,想是有些醉意。”正然自己言語,衹見張言行猛然驚醒,看旁邊有人,遂大呼道:“有歹人!看刀。你是做什麽的?”李春發亦自驚起。嚇得那石敬坡,戰戰兢兢,寸步難行。衹得跪下說道:“請爺爺聽俺下情,小的石敬坡,既無買賣,又少田園,傢道蕭條,上有八十歲老母,忍饑受餓,無計奈何,做這樣犯法的勾當,望爺爺可憐饒命。”張言行喝道:“呸!定然是少年不作好事,諸處浪蕩,任意賭博,纔做這黑夜生意。待我殺此狗頭。”纔待要斲,李生慌忙扯住道:“我勸仁兄且息雷霆,斷不可結果他的性命,他也是為窮所逼,無法可施。這一次且將他恕過,仁兄且請坐下。”張言行放下刀,說道:“太便宜他了。”李生遂叫李翼過來,快取白銀三兩,綿布兩疋,與石敬坡拿去。李翼不敢違命,遂各取到,說:“銀布在此。”李生道:“着他拿去。”石敬坡道:“蒙爺爺不傷性命,感恩不淺,怎敢受此賞賜。”李生道:“今日被擒,本當送官,念你傢有老母,拿去供養你母親罷。”石敬坡叩謝道:“他日不死必報大恩。”李生道:“誰要你報,但願你改過就是了。”李翼送他出去。這石敬坡因禍得福,攜着銀布千恩萬謝,暢心滿意而歸。張言行方說道:“愚兄告別。”李生道:“天明好行。”張言行道:“天明初十日,還要送捨妹到姑娘傢去,沒有久停的工夫。”李生道:“仁兄可再住幾日,容小弟餞送。”張言行道:“賢弟既蒙厚愛,明朝到烏竜岡上相別罷了。”李生道:“你我相交多年,一旦別離,小弟心中實不能忍。”張言行道:“後會有期,何必如此。”李生道:“衹得遵命,到烏竜岡奉送便了。”二人移步出了大門,相揖而別。正是:
從來名士厄逢多,誰許拊膺喚奈何。
後會難期應灑淚,陽關把盞醉顔酡。
二生相別,不知後來還能會面否,且聽下回分解。
右調《西江月》
話說大明天啓年間南陽羅郡有段姻緣,真是無意而得,遇難而成者,其人姓李名花,表字春發,生得容貌端方,性情文雅。胸藏五車之書,纔超衆人之上。青衿學子,尚未登科。不料父母早亡,並無兄弟,孤身獨處。中饋乏人,衹有老奴李翼朝夕相伴。但他功名上不甚留心,林泉中卻極着意。一日獨坐書齋,恰當重陽時節。正是:
霏霏細雨菊花天,處處笙歌共綺筵。
九日登高傳故事,醺來落帽是何年。
這李生在齋中寂寞無聊。偶爾閑步,見梧桐葉落,黃花正芳,不覺酒興甚深,一聲就叫李翼過來。李翼忽聽主人呼喚,忙到面前說:“相公有何吩咐?”李生道:“今日重陽佳節,收拾酒餚,待我夜飲。”李翼道:“飲酒登高方為避疫,正該白晝,何必夜飲。”李生道:“你原不知九月九日,乃是李陵在番登臺望鄉之日,後人登高,依古托言避疫。飲酒最樂,你去沽酒,我在這裏看李陵在番的古文一回。”李翼聞言,不敢怠慢,說:“小人即去,安排酒餚便了。”竟自退去。李生打發李翼去後,翻閱了一回史書,又朗誦了一遍歌詞。不覺夕陽在山,衆鳥歸林,已到黃昏時候。衹見李翼走來,說:“酒餚俱已齊備,請相公夜消。”李生道:“你且回避,待俺自酌自飲,以盡九日之歡。”李翼應聲去了。李生飲着一蠱茱萸美酒,對着一盆茂盛黃菊,盡興而飲。這且按下不提。
卻說李生同學中一個朋友,姓張名言行。生得相貌魁偉,勇力過人。卻是滿腹文章,功名順利。前歲鄉試已竟登科,及至次年聯捷又中了進士。不料場後磨勘,因查出一字差錯,竟革去了前程。自此以後,居處不安,常常憤恨說:“我有這等才學,何處不可安置。什麽是先得後失,這樣掃興。難道就傢中悶坐了結此生罷了。近日來,幸喜集俠山好漢請我入夥,倒是稱心滿意的事。所謂不得於此,則得於彼。不免打點行囊,飄然長往,有何不可。我想羅郡紳衿,唯有李花與我最厚,何不到他傢一別,以盡平日交情。”竟移步走到李春發門首,叫聲:“有人麽。”李翼聞聽開了門,說道:“原來是張相公。”忙報主人知道。李生急忙迎出道:“仁兄從何處來,快請庭中一坐,少敘闊情。”張言行道:“有事特來奉告。”二人遂攜手進了中庭,分賓主坐下。李生忽見張言行滿眼垂淚,問道:“仁兄為何落淚?”張言行道:“賢弟不知,愚兄自遭革除之後,居處不寧,幸喜集俠山衆好漢請俺入夥,不久就要起身。你我知己好友,故此明言相告耳。”李生聞言,大驚失色道:“集俠山入夥,豈是讀書人做的事?誠恐王法森嚴,仁兄再請三思,不可造次。”張言行道:“俺張言行入世以來,義氣包身,奇謀蓋世。既遭革退,功名無成,何年是出頭日子。若碌碌終身,死不瞑目。”李春發道:“不然,讀書的人處在世間,趨福避禍,理之當然。懺逆之事,豈可亂行。況且富貴貧賤,憑天主張,何必如此激烈。”張言行拍案大叫道:“俺生平不知道什麽禍福,比不得古聖賢省身學問。我想愚兄抱些才略,自當雄壯其膽,做些人所不能為、不肯為、不敢為的事業出來,方能驚天動地,嚇人耳目,纔是英雄。若斤斤自守,受人挫折,實不甘心。主意已定,無煩賢弟攔阻,就此告別罷了。”李生又輓住衣袖道:“仁兄執意如此,小弟也不敢苦勸。現成餚酒痛飲幾杯,權當送行何如?”張言行道:“這個使得。”李生吩咐李翼掌上燈,快將酒燙來。李翼答應,遞過酒來。李生說:“待我奉仁兄一杯。”張言行道:“相交好友,何用套言。”李生道:“遵命了。”二人坐定,飲了數巡。李生開口道:“小弟有一言,還望仁兄裁奪。想老仁兄乘七尺之軀,那緑林中勾當,豈可輕易入夥。倘官兵一到,何處躲藏,到那時節悔之晚矣。況且仁兄具此才學,重新再整舊業,脫緑換紫,亦甚易事,何苦輕投逆類,豈不有玷傢聲。”張言行聞聽鼓掌大笑道:“賢弟真個是個書呆,出言甚是弱懦。但願到集俠山,大事定妥,便可橫行天下,何事不可為。方覺痛快,愚兄酒已醉了,就此告別。”李生又攔住道:“夜已深了,請到上房同牀夜話,俟明日早行,豈不兩全。”張言行無奈,衹得依從道:“也罷,應是如此。”李生遂喚李翼鋪設停當,兩人攜手同行,到了臥房,不肯就寢,重新擺上酒菜來同飲。說了些古人不得志話頭,又講了些豪傑本領不受人拘束的言語,甚是歡騰。聽得譙樓二鼓聲急。暫且按住不表。
卻說羅郡中有個做賊的,姓石名喚敬坡,吃喝賭嫖,無所不做。每日在博場中輸了錢財,手中睏乏,即做那夜間的勾當。這日又因無錢使用,自言自語道:“我石敬坡生來身似燈草,飛檐走壁,穩如平地。因母老傢貧,沒奈何做此行徑。又緣賭博不利,偏偏要輸錢。這兩日甚是手乏,趁今夜風急月暗,聞聽李花傢産業豐厚,不免偷他些東西,以濟燃眉之急。此刻已過二鼓時候,正好行事。”遂轉彎抹角,來到李傢門首。石敬坡望了一望道:“好大宅院,待咱跳過墻去相機而行便了。”衹見他將身一躍,已坐墻頭上邊。又將身一落,已到院內。雖然腳步輕巧,亦微有響聲。衹聽得犬吠連聲,驚醒院公李翼。聞得狗叫不比往日,慌忙起得身來,道:“狗聲甚怪,想是有賊,不免起去瞧瞧。”遂開了門,四下張望。卻說石敬坡見有人開門,衹得潛身躲在影身所在,裝作貓兒叫了幾聲。這也是賊人慣會哄人的營生。李翼呸了一口道:“原來是一隻貓兒,將我吃了一驚。進房睡去罷。”石敬坡在暗中喜歡道:“險些兒被這老狗打破了這樁買賣。”停了一時,見無響動,方敢跳出身來,嚮上房一望,燈尚未熄。怕有人未眠,不敢輕易上前,又在暗處暫避。這是什麽緣故,衹因張李二生,多飲了幾杯,講話投懷。已過三更時分,精神漸漸睏倦,又兼酒氣發作,二人竟倚桌睡去,哪裏竟料到有人偷盜。這石敬坡站立多會兒,見寂無人聲,便悄悄走到門邊。並未關掩,又嚮裏一張,見蠟燭半殘,滿桌子上杯盤狼藉,兩位書生倚桌而眠。石敬坡暗笑道:“原來爛醉了。待咱將竹筒吹滅了燭,現成餚酒等我痛飲幾盅,以消饑渴,有何不可。”遂移步到桌邊,把壺執定,托杯在手,然後吹滅了燭,自斟自飲,滿口誇奬好酒,多喝幾杯,壯壯膽氣。又喝幾杯,忽道一聲:“呀!不好,渾身都軟了,想是有些醉意。”正然自己言語,衹見張言行猛然驚醒,看旁邊有人,遂大呼道:“有歹人!看刀。你是做什麽的?”李春發亦自驚起。嚇得那石敬坡,戰戰兢兢,寸步難行。衹得跪下說道:“請爺爺聽俺下情,小的石敬坡,既無買賣,又少田園,傢道蕭條,上有八十歲老母,忍饑受餓,無計奈何,做這樣犯法的勾當,望爺爺可憐饒命。”張言行喝道:“呸!定然是少年不作好事,諸處浪蕩,任意賭博,纔做這黑夜生意。待我殺此狗頭。”纔待要斲,李生慌忙扯住道:“我勸仁兄且息雷霆,斷不可結果他的性命,他也是為窮所逼,無法可施。這一次且將他恕過,仁兄且請坐下。”張言行放下刀,說道:“太便宜他了。”李生遂叫李翼過來,快取白銀三兩,綿布兩疋,與石敬坡拿去。李翼不敢違命,遂各取到,說:“銀布在此。”李生道:“着他拿去。”石敬坡道:“蒙爺爺不傷性命,感恩不淺,怎敢受此賞賜。”李生道:“今日被擒,本當送官,念你傢有老母,拿去供養你母親罷。”石敬坡叩謝道:“他日不死必報大恩。”李生道:“誰要你報,但願你改過就是了。”李翼送他出去。這石敬坡因禍得福,攜着銀布千恩萬謝,暢心滿意而歸。張言行方說道:“愚兄告別。”李生道:“天明好行。”張言行道:“天明初十日,還要送捨妹到姑娘傢去,沒有久停的工夫。”李生道:“仁兄可再住幾日,容小弟餞送。”張言行道:“賢弟既蒙厚愛,明朝到烏竜岡上相別罷了。”李生道:“你我相交多年,一旦別離,小弟心中實不能忍。”張言行道:“後會有期,何必如此。”李生道:“衹得遵命,到烏竜岡奉送便了。”二人移步出了大門,相揖而別。正是:
從來名士厄逢多,誰許拊膺喚奈何。
後會難期應灑淚,陽關把盞醉顔酡。
二生相別,不知後來還能會面否,且聽下回分解。
話說張言行辭別了李春發,望傢而走。衹見疏星半落,天上殘月猶挂,鬆梢披霜戴露。渡水登橋,慌慌張張,總是心中有事,哪肯少停,不多一時來到自己門首。敲了敲銅環,叫聲賢妹開門。
卻說張言行妹子,名喚秋聯。因父母偕亡,依哥哥度日。生得容貌端莊,舉止溫柔。刺鳳綉鸞,無所不能,無所不會。昨夜因哥哥不回,等到三更時分,方敢安寢。黎明時節忽聽哥哥打門,急忙起得身來。尚未梳洗,應聲走到門前。閃開門,說:“哥哥回來了。”張言行道:“回來了。”把門關上,回到房中。秋聯問道:“昨晚哥哥哪裏去來?”張言行道:“昨宵同李春發一處飲酒,不覺醉了,因而宿下,未曾回來。”秋聯道:“原來如此,哥哥可吃茶麽。”張言行道:“不用,你快收拾包裹帶了釵環細軟東西,姑娘病重,要去探望。”秋聯道:“想是侯傢姑娘麽?”張言行道:“正是。”秋聯道:“她乃久病之人,不去倒也罷了。”張言行道:“賢妹差矣,這一病比不得往常,定要去看。”秋聯道:“哥哥言語有些蹺蹊,為何叫妹子帶了釵環細軟呢?”張言行聞言着急道:“哎!賢妹哪裏知道,恐怕到了他傢多住幾日,傢中無人照管,不過為此。”秋聯道:“既這等說,待我梳洗完備,做了早飯,好隨哥哥前去。”張言行道:“這倒使得。快梳洗了用過飯,以便同行。”秋聯遂歸綉房,急急打扮。心中卻暗想道:哥哥這般言語,到底叫人疑惑。數日來未曾提起,忽然這樣催促。或好或歹,衹得任憑哥哥主張。不覺潸然淚下。這張言行見妹妹歸房之後,雖是賠着笑臉,卻暗裏帶些愁煩。“俺雖是鐵石心腸,豈不念同胞之情。但我心懷不平,要入山落草。衹得把手足之情,一齊拋撇。衹俺自己知道,不敢明言。”正暗自忖度,忽見妹妹收拾妥當,將早飯擺在桌上。二人同吃了,然後鎖了門戶,扶着妹妹上了馬,望侯傢慢慢行來。走夠多時,纔到門首。張言行道:“已到姑娘宅邊,賢妹下馬來,待我叩門。有人麽,快開門來。”
卻說侯老兒,名喚上官。聽得有人打門,失了一驚道:“聽得馬聲亂嘶,人腔高唱,有什麽事情,這等大驚小怪。”忽聽門外又說道:“姑爹開門。”上官方知是親戚降臨,開開門道:“原來是貴兄妹們,快請裏面坐。”張言行將馬拴在槽上,然後同妹妹走上草堂。侯上官道:“你看這草堂上幾日未曾打掃,桌椅上落得灰塵如許,待我整理整理。”張言行兄妹方纔施禮,說:“姑爹萬福。”侯上官答禮道:“你兄妹二人可好。”張言行道:“承問承問。”侯上官道:“快請坐下歇息。”轉身嚮內喊道:“婆兒快下牀來。”張氏道:“我起牀不得。”上官道:“羅郡侄兒侄女看你來了。”張氏聞聽又悲又喜道:“待我紮掙起來。”氣籲籲移下牀時,險些昏倒。拄着拐棍,慢慢行來。說道:“我兒們在哪裏?”張傢兄妹慌忙迎下草堂嚮前攔住,說:“我們就到內室去看姑娘,為何勉強起來,若要勞碌着,反覺不便。”欲要施下禮去,張氏道:“不許你們見禮,是什麽風兒吹到吾傢,今日相逢,叫人淚下。你二人來到剛剛湊巧,姑侄們見一面也得瞑目。”二人問道:“姑娘病體較前如何?”張氏道:“我這時候如草上之露,風中之燭,難保朝夕。論理這樣年紀,也是死得着的,到不必較量。今日我們聚着也非偶然,衹是有纍你們遠來,甚覺不安。”張言行道:“理當問候姑娘,何必挂齒。侄兒到此一則探望,二則要貿易他鄉,衹是牽挂妹妹無人照料,意欲把我妹妹與姑娘做一螟蛉女兒,不知姑娘意下如何。”張氏道:“這也使得,但未曉侄女肯與不肯,再作商量。”秋聯道:“哥哥既有此心,在傢何不與妹妹商議明白呢。”張言行道:“非不與妹妹說明,恐先與你告知,你不肯來,卻耽擱了我的買賣,故此相瞞並無別意。況且姑娘這裏勝似咱傢十倍,晨昏相依,倒覺便宜。過來拜了父母罷。”秋聯低頭沉吟,心中自思,如不依從,是背長兄之命,無依無靠,一旦做了螟蛉,又恐怕將來沒有下梢。正自輾轉不定,衹聽哥哥又來催促道:“過來快些拜了爹媽。”秋聯無奈何,衹得跪倒庭中拜了四拜。滿眼含淚,卻不好出聲啼哭。起得身來,張言行隨後也就雙膝跪下道:“我妹妹雖漸成人,但四德未備,還望當親生女兒教訓。俟侄兒時來運轉,倘有發達日子,不敢辜負大德。”拜了兩拜,侯上官扶將起來。張氏道:“我是姑娘與她親娘相爭多少,你的父與我又是同胞,自然久後擇個才郎招贅吾傢,到老來時相為依靠,豈當外人相待。”侯上官接口道:“我兩口兒又無男,又無女,冷冷清清。得侄女為螟蛉,與親生何異。將來得個美婿,結成婚配,我二老臨終,難道他不發送我們。算來真是兩全其美,難得難得。”不覺手舞足蹈起來。張言行又從懷內掏出五十兩銀的包袱,放於桌上,說:“些須幾兩銀子,權為柴米之資。”侯上官不肯,道:“你拿在路上盤費,我傢中自會擺布。”張言行道:“侄兒還有剩餘,不必推辭。姑娘姑爹在上,侄兒就此告別。”侯上官道:“賢侄多住幾天再去不晚。”張言行道:“起程在即,不能久停。”侯上官道:“既然如此,不敢強留了。”張氏道:“我抱病在身,不能送你。侄兒在路須晚行早宿。逢橋須下馬,臨渡莫爭船。牢記牢記。”張言行道:“多蒙姑娘吩咐,侄兒曉得。此去自有經營,無煩挂念,就此拜別。”秋聯上前扯着衣衫道:“哥哥千萬保重,須早去早歸,斷不可久戀他鄉,使妹妹盼望。”不覺流下淚來。張言行道:“非是做哥哥的忍心遠離,總因心懷不平,又有要緊事相約,不久幾月就來看你,不必傷慘。在此好生服侍姑爹姑娘,哥哥在外亦好放心。”說完,把馬牽出大門以外。侯上官隨後拿着酒壺酒杯說道:“我與賢侄餞別,多飲幾杯,以壯行色。”張言行道:“又蒙姑爹厚愛,待我領情。”接過杯來,連飲三盅,拜辭上馬而去。正是: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這侯上官看着走得遠了,方纔把門關上。回到內室,滿面堆歡道:“不料今日有此喜事,婆兒你收了女兒,早晚有了依賴,侄兒又留上這些銀子,我想坐食山空,也非長策,不如再湊辦幾兩銀子,並這五十兩,出門做些買賣,得了利息,纔好過得日子,豈不更好。”秋聯道:“母親當這時候,爹爹還去做買賣,不如在傢相守為正。”張氏道:“哎!此話你莫嚮他說。如今有你伴我,任他去罷。你且扶我睡去。”秋聯應聲:“曉得。”遂各安寢。過了數日,侯上官打整行囊,並帶資本,又拿着刻名刀,以防不虞。出門經營去訖,落得母女在傢相敬相愛。這張氏逢了喜事,倍覺精神,病體漸漸安和了。
不知張言行歸山,侯老兒貿易後來如何,待後分解。
卻說張言行妹子,名喚秋聯。因父母偕亡,依哥哥度日。生得容貌端莊,舉止溫柔。刺鳳綉鸞,無所不能,無所不會。昨夜因哥哥不回,等到三更時分,方敢安寢。黎明時節忽聽哥哥打門,急忙起得身來。尚未梳洗,應聲走到門前。閃開門,說:“哥哥回來了。”張言行道:“回來了。”把門關上,回到房中。秋聯問道:“昨晚哥哥哪裏去來?”張言行道:“昨宵同李春發一處飲酒,不覺醉了,因而宿下,未曾回來。”秋聯道:“原來如此,哥哥可吃茶麽。”張言行道:“不用,你快收拾包裹帶了釵環細軟東西,姑娘病重,要去探望。”秋聯道:“想是侯傢姑娘麽?”張言行道:“正是。”秋聯道:“她乃久病之人,不去倒也罷了。”張言行道:“賢妹差矣,這一病比不得往常,定要去看。”秋聯道:“哥哥言語有些蹺蹊,為何叫妹子帶了釵環細軟呢?”張言行聞言着急道:“哎!賢妹哪裏知道,恐怕到了他傢多住幾日,傢中無人照管,不過為此。”秋聯道:“既這等說,待我梳洗完備,做了早飯,好隨哥哥前去。”張言行道:“這倒使得。快梳洗了用過飯,以便同行。”秋聯遂歸綉房,急急打扮。心中卻暗想道:哥哥這般言語,到底叫人疑惑。數日來未曾提起,忽然這樣催促。或好或歹,衹得任憑哥哥主張。不覺潸然淚下。這張言行見妹妹歸房之後,雖是賠着笑臉,卻暗裏帶些愁煩。“俺雖是鐵石心腸,豈不念同胞之情。但我心懷不平,要入山落草。衹得把手足之情,一齊拋撇。衹俺自己知道,不敢明言。”正暗自忖度,忽見妹妹收拾妥當,將早飯擺在桌上。二人同吃了,然後鎖了門戶,扶着妹妹上了馬,望侯傢慢慢行來。走夠多時,纔到門首。張言行道:“已到姑娘宅邊,賢妹下馬來,待我叩門。有人麽,快開門來。”
卻說侯老兒,名喚上官。聽得有人打門,失了一驚道:“聽得馬聲亂嘶,人腔高唱,有什麽事情,這等大驚小怪。”忽聽門外又說道:“姑爹開門。”上官方知是親戚降臨,開開門道:“原來是貴兄妹們,快請裏面坐。”張言行將馬拴在槽上,然後同妹妹走上草堂。侯上官道:“你看這草堂上幾日未曾打掃,桌椅上落得灰塵如許,待我整理整理。”張言行兄妹方纔施禮,說:“姑爹萬福。”侯上官答禮道:“你兄妹二人可好。”張言行道:“承問承問。”侯上官道:“快請坐下歇息。”轉身嚮內喊道:“婆兒快下牀來。”張氏道:“我起牀不得。”上官道:“羅郡侄兒侄女看你來了。”張氏聞聽又悲又喜道:“待我紮掙起來。”氣籲籲移下牀時,險些昏倒。拄着拐棍,慢慢行來。說道:“我兒們在哪裏?”張傢兄妹慌忙迎下草堂嚮前攔住,說:“我們就到內室去看姑娘,為何勉強起來,若要勞碌着,反覺不便。”欲要施下禮去,張氏道:“不許你們見禮,是什麽風兒吹到吾傢,今日相逢,叫人淚下。你二人來到剛剛湊巧,姑侄們見一面也得瞑目。”二人問道:“姑娘病體較前如何?”張氏道:“我這時候如草上之露,風中之燭,難保朝夕。論理這樣年紀,也是死得着的,到不必較量。今日我們聚着也非偶然,衹是有纍你們遠來,甚覺不安。”張言行道:“理當問候姑娘,何必挂齒。侄兒到此一則探望,二則要貿易他鄉,衹是牽挂妹妹無人照料,意欲把我妹妹與姑娘做一螟蛉女兒,不知姑娘意下如何。”張氏道:“這也使得,但未曉侄女肯與不肯,再作商量。”秋聯道:“哥哥既有此心,在傢何不與妹妹商議明白呢。”張言行道:“非不與妹妹說明,恐先與你告知,你不肯來,卻耽擱了我的買賣,故此相瞞並無別意。況且姑娘這裏勝似咱傢十倍,晨昏相依,倒覺便宜。過來拜了父母罷。”秋聯低頭沉吟,心中自思,如不依從,是背長兄之命,無依無靠,一旦做了螟蛉,又恐怕將來沒有下梢。正自輾轉不定,衹聽哥哥又來催促道:“過來快些拜了爹媽。”秋聯無奈何,衹得跪倒庭中拜了四拜。滿眼含淚,卻不好出聲啼哭。起得身來,張言行隨後也就雙膝跪下道:“我妹妹雖漸成人,但四德未備,還望當親生女兒教訓。俟侄兒時來運轉,倘有發達日子,不敢辜負大德。”拜了兩拜,侯上官扶將起來。張氏道:“我是姑娘與她親娘相爭多少,你的父與我又是同胞,自然久後擇個才郎招贅吾傢,到老來時相為依靠,豈當外人相待。”侯上官接口道:“我兩口兒又無男,又無女,冷冷清清。得侄女為螟蛉,與親生何異。將來得個美婿,結成婚配,我二老臨終,難道他不發送我們。算來真是兩全其美,難得難得。”不覺手舞足蹈起來。張言行又從懷內掏出五十兩銀的包袱,放於桌上,說:“些須幾兩銀子,權為柴米之資。”侯上官不肯,道:“你拿在路上盤費,我傢中自會擺布。”張言行道:“侄兒還有剩餘,不必推辭。姑娘姑爹在上,侄兒就此告別。”侯上官道:“賢侄多住幾天再去不晚。”張言行道:“起程在即,不能久停。”侯上官道:“既然如此,不敢強留了。”張氏道:“我抱病在身,不能送你。侄兒在路須晚行早宿。逢橋須下馬,臨渡莫爭船。牢記牢記。”張言行道:“多蒙姑娘吩咐,侄兒曉得。此去自有經營,無煩挂念,就此拜別。”秋聯上前扯着衣衫道:“哥哥千萬保重,須早去早歸,斷不可久戀他鄉,使妹妹盼望。”不覺流下淚來。張言行道:“非是做哥哥的忍心遠離,總因心懷不平,又有要緊事相約,不久幾月就來看你,不必傷慘。在此好生服侍姑爹姑娘,哥哥在外亦好放心。”說完,把馬牽出大門以外。侯上官隨後拿着酒壺酒杯說道:“我與賢侄餞別,多飲幾杯,以壯行色。”張言行道:“又蒙姑爹厚愛,待我領情。”接過杯來,連飲三盅,拜辭上馬而去。正是: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這侯上官看着走得遠了,方纔把門關上。回到內室,滿面堆歡道:“不料今日有此喜事,婆兒你收了女兒,早晚有了依賴,侄兒又留上這些銀子,我想坐食山空,也非長策,不如再湊辦幾兩銀子,並這五十兩,出門做些買賣,得了利息,纔好過得日子,豈不更好。”秋聯道:“母親當這時候,爹爹還去做買賣,不如在傢相守為正。”張氏道:“哎!此話你莫嚮他說。如今有你伴我,任他去罷。你且扶我睡去。”秋聯應聲:“曉得。”遂各安寢。過了數日,侯上官打整行囊,並帶資本,又拿着刻名刀,以防不虞。出門經營去訖,落得母女在傢相敬相愛。這張氏逢了喜事,倍覺精神,病體漸漸安和了。
不知張言行歸山,侯老兒貿易後來如何,待後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