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文學>> 世态人情>> 隨緣下士 Sui Yuanxiashi   中國 China   清代  
林蘭香
  又名《第二奇書》丶《美益奇觀孝義傳》
  清道光十八(1838)年本衙藏版刻本,六十四回。
  題“隨緣下士編輯”,“寄旅散人點評”。
  以林雲屏丶燕夢卿丶任香兒三人的遭遇為主綫,敘述耿郎傢族百餘年間的興衰榮枯。本書人物衆多,結構嚴謹,景物細緻,以為《紅樓夢》開了先河。
  作者竟稱故事裏的兩個女子夢卿與愛娘為“情人“。這兩個女子是同一個男子耿朗的妻子。不過愛娘嫁給耿朗是為了和夢卿在一起。除了這兩個女子以外,還有其他參於女同性戀的人物。
林蘭香叢語
  山簡聞王戎之言,乃大哭而別,以其為情重人也。惠子聞莊生之語,竟大笑而去,以其為忘情輩也。看《林蘭香》者,總不出此兩種。
  王元美宴客,一術士謁之。座客爭叩吉兇,元美曰:“吾自曉大八字,不用若推算。”士問:“何為大八字?”元美曰:“我知人人都是要死的。”此《林蘭香》一部人物所以大半皆有收結。
  覺隱有詩云:
  “一派青山景色幽,前人田産後人收。後人收得休歡喜,又有收人在後頭。”遍觀古今,感慨係之矣。而五院荒涼,特其渺焉者也。
  李德裕戒子:“毋以平泉花木與人。”身沒未幾,竟為烏有。魏徵之宅,大唐撤殿材成之。少間即至易姓。蕭瑀之宅改為薦福寺,馬燧之宅,改為奉誠園,郭汾陽之宅,改為法雄寺。遷易靡常,倏如傳捨。所以泗國府節不細敘。
  唐雲叟寄秦尊師雲:“翠娥紅粉婢娟劍,殺盡世人人不知。”耿朗溺於色,以致促其年是也。
  遼懿德蕭後以寫十香詞被誣賜死,是即夢卿題壁書扇之前車。
  晉公主謂王戎曰:“親卿愛卿,是以卿卿。我不卿卿,誰復卿卿?”此等韻緻,愛娘有焉。
  陶𠔌買得党家故妓,取雪茶共飲,謂曰:“黨太尉應不識此?”妓曰:“彼安得有此?但能於銷金帳下淺酌低唱,吃羊羔兒酒耳。”Y耿朗傢可謂兼之。
  唐吉溫、羅希奭為侍御史,隨李林甫所欲,鍛煉成獄。時謂“羅鉗吉網”,是乃茅球前身。
  顧希武曰:“積財可以備患,患亦生於多財。與其因患而破財,孰若不積財而無患?”此是與任自立一流人說法。
  竺法深對劉尹雲:“君自見為朱門,貧道如遊蓬戶。”公明達、季狸之交耿朗是也。
  嚮子平尚男婚女嫁畢,遂遊五嶽名山,莫知所終。此公明達之證。
  徐洪客、虯髯公,乃赫連照之證。
  成化時,內官覃吉溫雅篤誠是全義之證。
  李生之舅盧某,有道術。邀李詣其居曰:“求得一妓,兼善箜篌,令侍飲。”箜篌上有朱字曰“雲中辨江樹,天際識歸舟。”後娶陸長源女,乃所見於盧傢者,果善箜篌。朱字宛然,此攝魂之證。
  陳眉公雲:“人生在世,生老病死關誰能透過?但常人猶可,獨美人名將老病之狀尤為可憐。西子之泛五湖,姚平仲之入青城山,他年亦未必不死,但不使人見末後一段醜態耳!燕夢卿之早死,季子章之遠去,良用此意。
  有僧問希遷大師:“如何是解脫?”師曰:“誰縛汝?”又問:“如何是淨土?”師曰:“誰垢汝?”又問:“如何是涅盤?”師曰:“誰將生死與汝?”若淫僧惡道;好醫蠱婢,乃自縛自垢自死之也。
  陳貺為人最腐,五十方娶,自喜得偶,謂人曰:“僕少處山𠔌,莫預世務。不知衣裾之下,卻有此珍美物事。”季三思及門館先生毋乃似此。
  孟宗一哭,鼕自生筍,孝之所感也。寇公歸葬,枯竹生芽,忠之所感也。夢卿死去,花木亦枯,情之所感也。
  寄旅散人引
第一回 錄勳舊瞞照蒙恩 彈甲科祖圭獲咎
  林深葉密隱蟾光,獨幸幽貞藴國香。
  暮鼓晨鐘作荏苒,何為秉燭不徜徉。
  林者何?林雲屏也。其枝繁雜,其葉茂密,勢足以蔽蘭之色,掩蘭之香,故先於蘭而為首。蘭者何?燕夢卿也,取燕籛夢蘭之意。古語雲:“蘭不為深林而不芳”,故次於林而為二。香者何?任香兒也。其色嬌柔,足以奪蘭之色。其香霏微,足以混蘭之香。故下於蘭而為三。合林蘭香三人而為名者,見閨人之幽閑貞靜,堪稱國香者不少,乃每不得於夫子,空度一生,大約有所掩蔽,有所混奪耳。如雲屏之於夢卿,所謂掩蔽也。如香兒之於夢卿,所謂混奪也。掩蔽不已,至於坎坷終身。混奪不已,至於悠忽畢世。此真事之無可如何者也。然人非草木,誰能無情,有時感自外至,有時憂從中來,使不設一排遣之法,倘一旦雪冷霜寒,則蘭也不空與艾蕭同腐也哉!逢場作戲之宣愛娘,隨遇而安之平彩雲,雖與蘭有和不和之異,究其終,則皆蘭之可以忘憂,可以為鑒者也。況無往不復,自然之理。嗇彼豐此,權自我操。故睹九畹之良田,宿根尚在,國香不泯。誰曰死不如生,妄以得失從違而自汶汶乎!然則林之掩蔽,一如未掩蔽也。香之混奪,一如未混奪也。作如此想,日與宣傢姊妹相親,耘我良畝,任歲豐歉,無容心也,夫復何憂?夫復何感?籲!天地逆旅,光陰過客,後之視今,今之視昔,不過一梨園,一彈詞,一夢幻而已,林耶?蘭耶?香耶?有其人耶?無其人也?何不幸忽而生,忽而死,等於蜉蝣?又何幸而無賢無不肖皆留姓字於人間耶?
  記得大明洪熙元年,嗣君仁厚,百度維新。一時靖難功臣,受大恩者,正自赫奕。而洪武開國諸人,雖有封爵,衹嫡派承襲,其支庶子孫習安好逸,漸至衰微矣。當時有大司空邯鄲侯孟徵者,上一奏章,其略曰:
  “臣聞文章取士,原以重夫新材。門第求人,更可勵諸舊彥。論修能於草野,不乏鸞凰。程志節於簪纓,尤多騏驥。我太祖皇帝勘定四海,一統千秋,其一時從竜附鳳之俊,莫不載書竹帛,帶礪河山。乃數十年來,嫡宗相繼,嗣厥蒸嘗。支庶紛繁,漸臻土芥。恐非所以重國典而敦世臣之誼也。臣請於元功諸臣,支庶子孫,或試以文學,或考以武藝,有一材一技,即行收錄。裨祖宗之國祚恆培,勳戚之傢聲再振,而癰進之風亦少息焉。”
  仁宗準奏。於是查明中山王徐達,開平王常遇春,寧河王鄧愈,黔寧王沐英,越國公鬍大海,郢國公馮國用,潁國公傅友德,東海公茅成,武定侯郭英,安陸侯吳復,蘄春侯康茂纔,沔陽侯丁普郎等六十四戶,俱有支庶子孫。內中一人,姓耿名朗字瞞照,泗國公耿再成支孫也。慷慨廣交,揮金如土,結識些善武能文之士,義養些清歌妙舞之人。但性不自定,好聽人言,以此一生少得人力。母康氏,中年寡居,治傢有法,五歲上即令讀書,又與他聘下御史燕玉之女。這燕玉字祖圭,世居蘭田,進士出身。娶妻鄭氏,生一女二男。女名夢卿,自幼即受耿朗之聘,卻與耿朗同年正月初七日生辰,比耿朗還長八個月。長男名子知,次男名子慧,俱是夢卿之弟。夢卿自與耿傢結親,已過得十個年頭,都皆一十六歲。論夢卿之德,真乃幽閑貞靜,柔順安詳,正是將如悅譯為邦媛,豈止嬌柔詠雪詩。論夢卿之才,穎異不亞班昭,聰明恰如蔡琰,正是深明閨閣理,洞識古今情。論夢卿女工,真天孫雲錦,鮫氏冰紈,正是玉筍分開鬱岸柳,金針刺出上林花。論夢卿容貌,不數秀色堪餐,漫道發光可鑒,正是比玉香猶勝,如花語更真。康夫人原擇於洪熙元年春二月完婚,卻因耿朗錄用,忙亂間已詄梅。直至四月,方纔考校。耿朗高居優等,虛授兵部觀政。俟二十歲時,再令任事。康夫人見子得官,不勝歡喜,一時賀客盈門。那鄭夫人更喜夢卿尚未出嫁,已先作了六品命婦。就是兩傢奴婢,亦莫不說燕小姐有福。
  卻說耿傢擇於五月初五日作賀,又定下十五日完婚。於是遍請親朋,不覺得已至五月。到初二日,就是康夫人胞兄蘄春侯康貔,姨夫信安侯火炎送禮來。初三日,又是耿朗表叔安陸侯吳酉,御史吳維送禮來。其它處送禮者不及細述。初四日方是燕玉傢來送禮,康夫人一面命賞來使,一面令收禮物。乃是圓領銷金補服一襲,美玉圓板大帶一圍,回文蝴蝶錦十端,連理鴛鴦癿兩副,雙南金十錠,如意珠十粒。隨即發了回帖,請明日早來。當下耿傢一應執事人役,俱皆整齊。晚間忽一老人行至門首,看道:“這宅方位,恐主內助失人。”既又嘆道:“不妨,但可惜正房改作廂房也!”門上的人趕去問他,步履如飛,駟馬難追矣。過了一宿,至次日賀客皆到。燕玉以新親坐在首席,其餘蘄春侯,信安侯,安陸侯等,俱依次而坐。耿朗伯父泗國公耿忻,叔父太僕卿耿憬,通政使耿懷相陪。酒過三巡,梨園開場先唱《六國封相》吉劇,次後方演《金𠔌園》全本。是日前廳上金玉交輝,貂蟬滿座。後堂中以鄭夫人為首,其餘薪春夫人膚氏,信安夫人康氏,安陸夫人胥氏,俱依次而坐。下邊康夫人及泗國棠夫人,太僕荊夫人,通政合夫人相陪。梨園先唱《宮花報喜》吉麯,後乃作《緹縈救父》故事。高堂上銀燭千條,麯檻邊紗籠百對。內外簫鼓喧天,歡聲動地,粉白黛緑,雙雙侍女來回。便體清聲,對對奚童出入。
  耿朗兩處勸酒,歡喜忘倦。衆親眷直至日落,梨園下場,方纔謝席散去。耿忻兄弟,亦各回傢。康夫人單留棠、荊、合三夫人商議過禮迎親坐帳拜堂諸事,自不必說。單講燕玉,至傢中已起初鼓。忽有員外郎錢可用來有緊事相商。燕玉出迎,錢可用就接着說道:“年兄可知貴同寅茅球參奏,上年各省試官多通關節,不公不法,連小弟與兄的名姓都在上面。如今旨雖未下,大約有些不妥。”燕玉道:“目今聖天子在上,你我公不公法不怯,自有公論,且請坐了商議。”二人進廳坐下。錢可用道:“老兄事不宜遲,須防攀扯。”燕玉道:“不妨,咱明日各上一分辯札子。”錢可用道:“札子衹可兄自奏得,小弟司員,難於上瀆。”燕玉道:“你自寫下,咱明日一同奏聞。”錢可用拜謝回傢。燕玉連夜寫一通札子,次日五鼓,會同錢可用一並奏入。當日卻未降旨,燕玉還但然依舊。錢可用坐立不安,飲食俱廢。過了四五日,內旨發下:
  “御史茅球所參江南正典試卜大公,副典試金成,衡文多謬,去取不當。雖無實賄,未免贍徇。俱令革職。福建副典試周於利,浙江副典試錢可用,各受贓千兩,令嚴行治罪。正典試燕玉,既與可用同事,而不知其為姦,則疏忽怠玩可知。且與可用會同瀆奏,更屬鬍塗蒙混。令降五級別用。”
  內旨一下,燕玉望闕謝恩,在傢候用。衆親皆來慰問,耿傢亦不好遽講婚禮,過了些時,方思再議親事,內廷忽又發下一旨:
  “三法司奏:周於利、錢可用指稱正典試王得、燕玉皆係知情,今王得已死,傢貧無子,免其追問。燕玉交該司嚴審定擬。”
  燕傢此時上下慌亂,大小啼泣,耿朗親事,越不可辦矣。康蘄春,火信安,吳安陸,吳御史,及耿泗國,太僕,通政諸人,各處疏通。這邊鄭夫人亦教兄弟鄭文關說情面。真乃鰱鯉難分,致使英雄氣短。鸞鳳倒置,空教兒女情長。
首頁>> 文學>> 世态人情>> 隨緣下士 Sui Yuanxiashi   中國 China   清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