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文學>> 演义说部>> 如蓮居士 Ru Lianjushi   中國 China   清代  
薛剛反唐
  又名反唐演義全傳
  “薛剛反唐”的故事相傳唐時薛仁貴之子薛丁山為姦臣張臺(張士貴之子)所害,全家抄斬。薛丁山的長子薛猛囿於封建道德,愚忠愚孝,終於作了封建制度下的犧牲品。而薛丁山的三子薛剛,為人性格堅強,不肯屈服,終於起兵反唐,報了血海深仇使正義得以伸張。
  
  TVB電視劇 薛剛反唐 
  片名:薛剛反唐 Destined Torebel
  地區:中國香港(TVB)
  類型:古裝武打
  集數:18集
  首播:TVBI
  演員:劉青雲 劉美娟 關禮傑 吳鎮宇
  劇情介紹
  改編自民間故事的古裝武俠劇《薛剛反唐》,神怪詭秘,麯折悲情。
  薛丁山夫婦殲滅楊藩後,楊冤魂不息,發下毒誓,要盡滅薛門。唐初,高宗李治即位,後武則天把持朝政,欲利用太廟祭祖暗害皇帝,不料太廟倒塌,陰謀敗露。樊梨花洞悉天機,知其子薛剛乃楊托世附體,以報前世之仇,大駭之餘,欲為子除魔,但卻為楊附體的薛剛所殺。而薛剛因誤殺武後私生子而衹身逃亡,引緻薛傢被滿門抄斬,盡應天機。
  武則天再藉花燈會謀朝篡位,自立為帝。薛剛及後得對他鍾情之永泰郡主及徐茂公之助,驅去心魔,並擁立太子李顯,又與郡主及徐茂公之孫徐賢到處尋找名將之後人,共興勤王之師。最後往新唐國藉兵,報仇復國,但功成後卻因功高震主,不為李顯所容,終為新主毒殺。
  此劇乃香港首播,亦是劉青雲首部擔正為男主角的劇集。
第一回 兩遼王安葬白虎山 狄仁傑拒色臨清店
  詩曰:
  開捲遺篇演大唐,忠良姦佞詐和賢。
  巍巍薛氏留青史,幹藝皇傢取後綿。
  這部書,乃是薛剛大鬧花燈,打死皇子,驚崩聖駕,三祭鐵丘墳,保駕廬陵王,中興大唐天下全部傳記。話說徵西元帥兩遼王薛丁山,同夫人樊梨花,平了西涼,擇日班師回朝。先一日,親唐國王納羅排筵餞行,衆功勳皆在席飲酒。飲至半酣,內有秦漢、刁月娥夫妻二人,出席走至樊梨花面前,稟道。“師父臨下山之時,吩咐道:西涼一平,叫我夫妻二人仍回雲夢山修真,不受紅塵之福。今當拜元帥夫人,即要回山去了。”樊梨花道:“你夫妻二人,應享清福,與天地同朽。既立心要回山去,也不敢相強。但我們俱是宿債未完,不知何日方能脫此勞碌矣。”又見唐萬仞叫聲元帥夫人道:“我已死二十九年,蒙九天玄女娘娘復救重生,則此身已是化外之身,今當拜別元帥夫人,往鸞鳳山修真學道。”樊梨花許允。
  座中竇必虎對秦漢道:“師弟,你好造化,夫妻回山修真學道,就苦了我了。”秦漢笑道:“師兄,我萬不如你夫妻二人。同在皇傢,做了平西侯大將軍,永鎮鎖陽城,穿好吃好,堂上一呼,階下百諾,何等威風,何等快活!且是年年這西域一百餘國去長安進貢,從你鎖陽城經過,那一邦不送你禮物,那一國不看你的號令?真真威風無比,快活無窮。怎似我夫妻二人,回山去吃的是淡菜黃韭,穿的是百衲布衣,閑時丹房煉丹,忙時桃園種菜,挑水打柴。若此比你,差一萬倍了。”程咬金聽了二人之言,不覺笑道:“我看世上的人,如同做夢一般,若要比到萬仞兄與秦漢夫婦,真真是千萬中不能得有一二。萬仞兄他們偏些晚輩,都不曉得,你我是曉得的。衹說我們弟兄四人,昔年少壯之時,在山東濟南府賈柳店刺血會盟,起手反山東,劫府獄,占瓦崗寨稱孤道寡,首先倡亂,掀翻了大隋天下。又弄出十八邦王子、六十四路煙塵,分據州郡,各自稱尊。直至先帝太宗晉陽起義,西定關中,招納我們一班朋友,親冒矢石,南徵北討、東蕩西除,血戰九年,平一六合,方成一統江山。到今日吾主已亡,四十個好朋友,都死得幹幹淨淨,惟有一個謝戍癸成了仙,萬仞兄死而復活,得志修真,如今止有一個老人徐茂公尚健,還有我這老不死活在這裏,終不知怎生死法哩!回想起來,人生於世,如同一夢,到不如逍遙自在的快活。”萬仞道:“知節兄,你乃是紅塵中之福將,名垂千古。就是那一班衆弟兄,人雖死了,亦流芳百世,如同不死一般,如何說得似夢?”衆人聞言,無不嘆息。酒罷,秦漢、刁月娥、唐萬仞拜別起身,衆人一齊送出鍋底城,灑淚而別。
  次日,樊梨花下令班師,親唐國王率領文武,送出城十裏而回,大兵奏凱還朝。不想路上柳太夫人得病於接天關,醫治不痊死了,薛丁山、薛金蓮一班舉哀,收殮入棺,扶柩到白虎關。薛丁山要將父母靈柩扶回山西絳州祖塋安葬,樊梨花忙道:“不可!絳州土薄,殺氣甚重,若葬在絳州,日後公婆靈柩决難保全。此地有一白虎山,極好風水,若葬於此,千古不朽。”丁山依言,擇日將仁貴夫妻之柩,葬於白虎關東白虎山,山上立廟,墳側留人看守。樊梨花善曉陰陽,他早曉得後來薛剛大鬧花燈,踢死皇子,武則天有旨,凡薛氏墳墓,盡行掘開,暴屍拋骨。仁貴夫妻幸無安葬於此,得以全免,此是後話不提。當下安葬已畢,大兵起身,一路奏凱回朝。
  再說先王太宗皇帝貞觀十一年,大開科舉,以孔穎達為主試,於志寧為監臨,遍行皇榜,招集天下士子。其時山西太原府河陽縣,有一人姓狄,名仁傑,年方二十三歲,生得豐姿俊雅,學富五車,其年別了雙親,帶個小廝,上京應試,一路而來。一日行至臨清,天色已晚,主僕二人投了歇店。這店中屋後衹有一間幽雅書房,僅容一張床鋪。吃了夜飯,衹得着小廝在外房安歇,狄仁傑獨會無聊,閉門對燈看書。
  到了二更,忽聽房門開響,走進一個女人來。仁傑擡頭一看,見那女人生得身材楚楚,容貌妖嬌,秋波一轉,令人魂銷,心內吃了一驚,不知是人是鬼,衹得起身施禮道:“小娘子黑夜至此,有何見教?”那女人微微笑道:“賤妾青年失偶,長夜無聊,今幸郎君光臨,使妾不勝幸甚。”仁傑見他花容月貌,不覺動起欲火來,即欲上前交感,忽又轉想道:“美色人人所愛,但是上天不可欺也。”遂對那女子道:“承小娘子美意。但想此事有關名節,學生斷不敢為。”那女子走近前道:“郎君此言,是以賤妾為殘花敗柳,不堪攀折。但妾已出頭露面,尋你一場,不得如此,豈可空回,望君憐之。”道罷,雙手把仁傑摟住。仁傑此時欲火難禁,又欲相就,忽又想道:“不可,不可!”忙把身子掙脫,上前去拉那房門,一時性急,拉不開,無計脫身,假說:“小娘子美情,我非木石,能不動心!衹有一件,不敢侵犯小娘子貴體。”那女人道。“郎君正在青春年少,卻為那一件,不肯沾連賤體?”仁傑詐說道:“身患惡瘡,爛了三年,好生之物,已不周全,何以取樂於小娘子乎!”那女子道:“郎君的疾,妾亦不敢相強,情願與君共枕同衾半夜,妾願足矣。”說罷,雙手搭在仁傑肩上,粉臉相親。此時正有許多風月,仁傑意欲動心,又想到上天不可欺之句,即道:“此事不可,不可”口內雖說,而淫心往往轉動,幾次三番,拒絶不脫,心中忽又想道:“如此美女,若一旦於此不肖之事,倘此女死後,其屍腐爛,萬竅蛆鑽,臭不可言,”心中這一想,淫念頓息,把那女人兩手脫開,說道:“小娘子,我有四句詩,寫於你看,然後同睡。”那女人見仁傑應允,立着不動。仁傑途取筆在手,題詩四句。詩曰:
  美色人間至樂春,我淫人婦婦淫人。
  若將美色思亡婦,遍體蛆鑽滅色心。
  女子看罷,雖然識字,不解其意,請問其詳。仁傑道:“人人這點好色之心,不能禁止,雖神仙亦不能免。但是上天難欺,有壞陰騭。我見小娘子杏臉桃腮,朱唇玉頸,就是鐵人也要銷魂。這點欲火,那得能滅,滅而復發,如此者三,若有三位美人,已敗三人之行矣。今衹把小娘子作死過之人,一七已過,萬竅蛆鑽,臭氣逼人,淫心頓消。若小娘子還有慕我之心,亦衹好把我也比作死過之人,想到遍體蛆鑽,一堆枯骨,任你容貌蓋世,此火斷不能生矣。”那女子聽了這一席話,一想,忙拜於仁傑前,口稱:“郎君,妾要去此邪念,亦非一日,衹是欲火難消。如今聽了此言,如夢初醒,終身記念不忘,可為半世節婦矣,全賴郎君金言,今當拜謝!望郎君勿以妾之醜態所泄,終身感戴不朽。”拜畢,出房而去。
  仁傑見那女子去了,心中大喜。又恐那女子轉來,聽得金雞三唱,急叫小廝進內收拾行李,算還店錢,到前面人傢梳洗吃飯而行。正是:舉心動念,天地皆知。再聽下回分解。
   
第二回 李淳風課識天機 武媚娘初沾雨露
  不說狄仁傑在路行程,單說太宗丁酉年點選宮娥。其時有荊州刺史蓋文達,點得美女一名,叫做武媚娘。刺史想道:“‘媚娘’二字叫得不好,明日御前豈有稱之理!”進改名武囗,取日月當空,萬方照臨之意,差官送入京中。太宗一見大喜,留在宮中,宿了一夜。次日拜武囗為才人,左右不離。又封武氏一門官職,升蓋文達為弘文館學士,武囗之父武士囗為都督,一時榮耀,寵幸非常。有詩為證:
  荊州美女出自貧,月貌花容似洛神。
  淫蕩千秋作話柄,專權二九作明君。
  深宮日日笙歌詠,梨院朝朝舞衫雲。
  高宗二百山河重,留得丹書污汗青。
  其時司天監李淳風,知唐室有殺戮親王之驚,女主專權帝位,因此密奏太宗。太宗笑道:“豈有婦人能居大寶之理?這定是男子,或名中帶着‘武’字,如有犯忌,即便殺了。”此時華州刺史李君羨,因他貌美,人都稱他為李五娘,太宗聞之,忌而生疑,賫詔召至半路殺之。又傳旨各處搜求,凡有姓武,或縣名武,名字涉於婦人類,盡行誅戮。
  李淳風知屈殺多人,連忙奏道:“陛下勿殺害衆人。臣前日所奏,上達天意,不敢有誤。武氏乃宮中武氏也,望陛下去之。”此時太宗正當錦帳歡娛,鴛枕取樂,怎肯將武氏貶殺,便道:“卿既能知未來天意,可曉得今科狀元是誰?”李淳風道:“陛下暫停一日,臣當魂遊天府,便知分曉。”太宗準奏。
  是日,李淳風沐浴齋戒,焚香望天祝告,祝畢,遂臥於殿前。直至黃昏,方纔醒來,即俯伏奏道:“陛下在宮與武氏淫樂,上帝怒極,必須殺之。可輓天意。若問今科狀元,臣見天榜名姓,乃火犬二人之傑。有彩旗一對,上有詩一首,詩曰:
  美色人間至樂春,我淫人婦婦淫人。
  若將美色思亡婦,遍體蛆鑽滅色心。
  太宗聽了,命李淳風書其姓氏詩句,藏於盒中,加上皇封,置於金匾,候揭榜之日,取出一對,如果不差,即廢才人武氏。說罷,退朝入宮。是夜有疾,臥病在床,次日罷朝。
  有東宮太子,乃是高宗,入宮問安,武氏故意裝出許多風流,小心勾引高宗。高宗一看武氏,但見:
  玉釵斜插鬢雲鬆,不似雀微鏡裏容。
  頻蹙遠山增媚態,盼登秋水轉情濃。
  高宗看見武氏這一般的風流俊俏,因想道:“怪不得父王愛這妃子,有了病,有這等豔色,自然夜夜不空了。”便留心欲私之,彼此以目送情,未得其便。偶爾高宗出外小解,武氏忙取金盆取水,跪捧於地,進與高宗淨手。高宗見他嬌媚,遂戲將清水灑其面上,低低念雲:
  昨憶巫山夢裏魂,陽臺路隔奈無門。
  武氏即便輕輕答雲:
  未曾錦帳風雲會,先沐君王雨露恩。
  高宗大喜道:“觀汝纔色兼美,深得我心。”遂攜他手而起,竟入便宮無人之處,着武氏去了小衣,遂成雲雨之歡。這不叫做:
  君王衹愛新人樂,忘卻綱常天子尊。
  不一時二人云收雨散,武氏泣道:“妾侍至尊,感承垂念。今蒙殿下之恩,遂犯私通之律。倘日後位登九五,則置妾於何地?”高宗聞言,發誓道:“俟宮車晏駕,朕即册汝為後。有違此言,天厭絶之!”武氏道:“口說無憑,須留表記。”高宗即解所佩九竜羊脂玉環為贈,武氏叩首而謝。自此以後,宮中出入,並無阻擋。
  太宗漸漸竜體無恙。至放榜日期,首名狀元姓狄,名仁傑,二名楊炯,三名盧照鄰,傳臚王勃。太宗看罷,吃了一驚,心中想道:“我衹道李淳風是狂言,誰知連一字也不差,豈非天意!”即召李淳風進便殿,問道:“卿說狀元名姓不對,何也?”李淳風奏道:“臣一時不敢泄露天機,將狄仁傑三字分開,所以說‘火犬二人之傑’,乃是狄仁傑也。臣該萬死,求殺武氏。”太宗道:“武氏在朕宮中,服侍一場,並無過犯,豈可賜死!朕自有主意,將他遣發便了。”不知武氏如何下落,且聽下回分解。
首頁>> 文學>> 演义说部>> 如蓮居士 Ru Lianjushi   中國 China   清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