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 ——
我們在戲裏常常看到十六世紀的意大利強盜。很多人不甚瞭解強盜,卻喜歡談論他們,以致弄得這些強盜在我們眼裏面目全非了。總的可以這麽說,這些強盜是反對意大利中世紀那些共和國之後的暴虐政權的。
新的者一般出身於滅亡了的共和國的巨富豪門。為了下層百姓,他們在城裏興建宏偉的教堂,並飾以漂亮的油畫。如拉文納的包浪底尼傢族、發恩紮的蒙飛底傢族、易母拉的利阿裏傢族、維洛納的卡納傢族、波倫亞的澎底瓦裏傢族、米蘭的威貢第傢族,以及最愛和平,但最虛偽的佛羅倫薩的美第奇傢族。這些小國的暴君因為恐懼,指使人幹了種種下毒和暗殺勾當。但這些小國的歷史學家卻無一人敢於記錄這些事件。因為他們衹不過是些御用墨客。這些小國的暴君都熟悉共和分子,也知道他們憎恨自己(例如托卡納大公高莫就熟悉共和分子斯特洛其)。他們中的好幾個就是被暗殺死的。你們也懂得,刻骨的仇恨和無休止的猜疑給十六世紀的意大利人以豐富的思想和無畏的勇氣,給藝術傢們增添了才華。你們將看到,這種強烈的阻止了在賽威涅夫人時代人們稱之為“光榮”,即犧牲自己,以孝忠主子和討好女人的意識的産生。在十六世紀,法國男人衹能通過在戰場上和决鬥中表現出的勇武來表現其作用和功績,並贏得贊譽。因為婦人喜歡剽悍的男子,尤其是勇士,所以他們成了評價男人價值的最權威的裁判。於是“獻殷勤的精神”便應運而生。它使一切,甚至愛情都相繼泯滅,而使我們都臣服的暴君--虛榮心日益壯大。國王保護虛榮心,而且擺出堂皇的理由:由此便使勳章綬帶成了人人追求的東西。
而在意大利,一個男人可以憑各方面的成就出人頭地,無論是善使長劍,還是從古老的手稿裏有所發現,如當時的偶像彼特拉剋,都會受人重視。十六世紀的女人愛一個通曉希臘文的博士,同樣或勝過愛一個有名的武夫。由此可見,她們註重感情,不習慣那種媚氣。這就是意大利和法國的巨大差別。為什麽意大利産生了拉斐爾、喬爾喬涅、提香、柯萊吉等藝術大師,法國十六世紀出的卻是一些英勇的統帥(他們當時殺敵不少,現在卻已無人知曉),平原因蓋在於此。
請恕我道出這些嚴酷事實。總之,中世紀意大利的小暴君這種必然的殘忍報復,反使老百姓對強盜有了好感。強盜盜馬、偷小麥和金錢,一句話,偷他們生活中所需要的一切的時候,人民恨強盜。可是民衆的心還是嚮着他們的。村裏的姑娘看不上別人,專挑進緑林,投奔強盜,參與過幾次危險行動的小夥子。
當今之世,大傢肯定害怕遇到強盜。但之所以容忍這些罪人,而且都同情他們,是因為這個民族的人很精明、很詼諧,對主子審查過的出版物,一概抱以嘲笑的態度。他們習慣讀的是熱情描述著名強盜生活的小詩。在這些歷史書籍中,他們體驗到的英雄感情,引起了下層民衆在藝術上的共鳴。另外,他們厭惡官方對某些人的頌詞,而一切民間的藝術能直達他們的心靈。要知道意大利下層人民忍受的一些苦難,外國遊客是絶對體會不到的,哪怕你住上十年也不行。比如十五年前,強盜沒有被政府時,他們便懲治為非作歹的小城市統治者,這種事情屢見不鮮。這些政府命官每月俸祿不超過二十埃居,自然聽命於當地的豪紳。而這些豪紳也就是以這種簡單的辦法來壓倒他們的敵人。即使緑林梟雄有時沒有治住這些飛揚跋扈的小官僚,至少也敢嘲弄他們,和他們鬥一鬥。在聰明的意大利人眼裏,這可是了不起的事情了。一首十四行諷刺詩,可以使他們忘掉一切痛苦,但要他們忘記所遭受的侮辱,那是永遠也辦不到的。這是意大利與法國的又一個重要差別。
在十六世紀,如果一個可憐的鄉民因與富傢有仇,而被鎮上的統治者判處死刑,通常會有強盜去襲擊監獄,解救囚犯。那些豪門大戶,對看守牢房的八、九個政府兵很不放心,自己便豢養一支臨時部隊,就是人們叫的鄉勇,佈置在監獄四周,並負責把被人花錢買來的替死鬼押上刑場。如果這豪門大戶傢裏有青年,他便是鄉勇的頭目。
我承認,這種文明給社會風尚帶來很多弊端。當今之世,我們既有决鬥,也就用不着請法官了。可是十六世紀這些習俗卻適合於陶冶真正的人。
很多被今日學院派僵化文學吹捧的歷史學家,竭力掩蓋這個在1550年形成鮮明特徵的事物面貌。他們天衣無縫的謊言,在那個時代,搏得過佛羅倫薩的美第奇傢族、費拉爾的艾絲特傢族,那不勒斯總督等人的贊譽。有個叫日奧諾納的可憐歷史學家,想披露端倪。但是,儘管他衹敢說出很少一部分,而且用的是模棱兩可、含糊不清的語言,也招來橫禍,在1758年3月7日82歲的高齡死於獄中。
若你願瞭解意大利歷史,你首先要留意,絶對不要去讀被普遍贊揚的作者的著作;在那裏面謊言的要價及收入,都是別的著作所無法相比的。
九世紀蠻荒年代之後,有人撰寫的第一部意大利歷史裏,便有了強盜的記載,並說在遠古年代就存在強盜了(參閱米拉朵裏集)。中世紀共和國的覆亡(這對於人類幸福、對於正義、對於聖朝江山是不幸的,而對於藝術卻是喜事)後,那些比大多數同胞更嚮往着自由的最堅定的共和分子,便落草為寇了。遭受伯利奧尼、馬拉得第、澎第瓦利、默底西等人蹂躪的民衆,自然地熱愛和敬重與當朝敵對的強盜。篡奪共和國時代的執政者之位的這些小暴君是極殘忍的,如佛羅倫薩第一大公爵高莫,暴戾恣睢,派人殺死了逃至威尼斯和巴黎的共和分子,還派新兵攻打強盜。遠的且不說,衹說1550年前後,就是我們的女主人公生活的年代的事。蒙特·馬立亞諾公爵阿拉晃·比高勞米尼和馬可·西亞那成功地領導了武裝集團在阿爾巴羅附近抵抗十分驍勇的教皇部隊。這些著名領袖仍受民衆愛戴,他們的戰綫,從波城和拉文納沼澤延伸至維蘇威森林。因他們的戰績而聞名的法日拉森林距羅馬五十裏,坐落在去那不勒斯的公路旁邊。西亞那的司令部就設在這裏。在格列戈利十三世教皇在位期間,這裏有時集結了數千士兵。這位赫赫有名的梟雄的詳細經歷,在今天的人們看來是不可思議的,人們也從不想去弄清他的行動的真實動機。1592年他被擊敗。當他看到自己的事業江河日下時,便與他最忠誠的、也可以說罪惡最大的士卒一塊歸順了威尼斯共和國。根據羅馬政府的指令,威尼斯先與西亞那簽署了和約,隨後派人暗殺了他,並調他的部隊去鎮守岡底島,防止土耳僕人入侵。狡猾的威尼斯當局明白,岡底島當時流行瘟疫。果然沒有幾天西亞那帶領投效共和國的五百名士兵死得衹剩下六十七人。
法日拉森林巨木參天,蔭庇着一座古老的火山。它是馬可西亞那立下戰功的最後舞臺。每位遊客都會嚮你介紹,在羅馬周圍風景迷人的鄉間,數這處最美,那陰鬱的景貌似乎是一出悲劇的布景。蒼翠的樹木覆蓋了阿爾巴羅山的群峰。在羅馬開國之前好多世紀,多虧一次火山噴發,我們便有了今日這座如此雋秀的山巒。也就是在史前時期,它便聳立在亞平寧山脈與大海之間的廣阔氣原上了。巍巍的卡維峰是此山的主峰,它被法日拉森林的蒼翠林木所覆蓋。從跌拉西、奧絲第,或在羅馬、底瓦裏,四處都可看到這座山峰。現在阿爾巴羅山上建了不少華廈。羅馬城南方的地平綫便是在此處。這就是在遊客中享有盛名的羅馬天涯壯景。在卡維峰頂,有所黑衣修士修道院。昔日此地有座朱庇特·菲特第安神廟。拉丁各民族曾在此舉行共祭,以加強某種宗教聯盟似的聯繫。頂着葳蕤的慄樹的濃蔭,遊人不用幾小時,便到了神廟的廢墟。在芳香四溢的緑蔭下,遊人至今還有種恐怖感,衹怕叢林深處跳出強盜來。登上卡維山巔,在古廟的殘墻斷壁間燃燒篝火,準備野餐。你從這裏眺視遠方,整個羅馬的阡陌良田都在你腳下。在傍晚時分,那三四十裏外的大海,似近在咫尺,連最小的船衹都看得清楚;藉助低度望遠鏡,可看清乘火輪到那不勒斯的船客。轉一個角度,映入你眼簾的是一馬平川,東邊與橫在巴勒斯特立上方的亞平寧山脈相接,北邊是聖·彼得大教堂和羅馬的很多宏偉建築。卡維峰並非高入雲端,那些在歷史上並無名氣的大小角落,你可看得一清二楚。當然,在平原或在山坡上看到的那一簇簇灌木、那廢墟上的一垛垛斷墻,都可令人聯想起蒂特一利勿所記述的充滿愛國主義和無畏精神的可歌可泣的戰鬥!
沿着今日作了黑衣修士會修道院花園圍墻的朱庇特·菲勒第安神廟的殘壁,又經那條羅馬早期國王曾通過的凱旋道,便到了巨大的廢墟。這條路由打鑿規整的石塊鋪成。在法日拉森林中,還能看到大段大段荒廢的路面。
死火山口裏,蓄滿了碧水,成了秀麗的阿爾巴羅湖。周圍是二十裏的火山熔岸陡岸。城的發祥地阿爾貝就位於湖畔。它毀於羅馬早期國王的治下。不過它的殘坦仍在。幾個世紀以後,距阿爾貝不過二裏遠的臨海的山坡上,建起了現在的阿爾巴羅城。如屏的崖壁把城市和湖泊間開。城市見不到湖,而湖也見不到城。在平原眺望這座城市,衹見那環繞火山的蒼鬱森林中,隱現着一座座白色的建築物。那森林是強盜們喜歡的地方,經常被人提起。
今日阿爾巴羅已有五六千居民,而在1540年,當大貴族岡比拉立傢族興盛之時,這裏的人口不過三千。下面我們要敘述這個大貴族家庭的不幸。
這個故事是從兩部厚厚的手稿中譯出來的。它們一部來自羅馬,另一部來自佛羅倫薩。我冒險保持了原來的風格,它與我們古老傳說的風格相近。若采用現代細膩、有分寸的筆調,我覺得與所敘的情節,尤其是作者的構思很不協調。原作寫於1598年前後。我謹懇求讀者對兩位作者,對我本人寬容一點。
—— 二 ——
佛羅倫薩手稿的作者說:“我寫過很多悲慘的故事,但最後這個故事,卻是叫我最心酸的。我要說的是卡斯特羅城聖母往見會修道院那位著名的院長艾蕾·德·岡比拉立的遭遇。她的案件和她的死在羅馬和意大利上層社會引起議論。那是在1555年間,羅馬附近已被強盜盤踞。官吏們則賣身投靠豪門大戶。1572年,也就是艾蕾訟案發生的那一年,格列戈利十三世布翁康巴尼登上教皇的寶座。這位神聖的教皇具有一切使徒的美德,但在治理俗務中也有某些不足可以指責。他既不善於使用真正的法官,也不知如何振綱嚴法。他似乎覺得讓他來定人死罪,就是要他承擔可怕的責任。這種理解問題的方式的結果,便是在通往羅馬的路上盜賊蜂起。為了確保旅途中的安全,就得與強盜打通關係。
“位於那不勒斯大路兩旁的法日拉森林,很久以來,便是反教皇政府的大本營。馬可·西亞那就是林中的強盜頭目之一。羅馬政府多次與他平起平坐地談判。這些強盜之所以如此強大,就是因為他們受到了附近農民的支持。
“美麗的阿爾巴羅城離強盜的老巢很近。1542年,艾蕾就在此城呱呱墜地。她父親是當地最富的貴族。就憑着這等門第,他娶了在那不勒斯王國擁有良田萬頃的威剋達·卡拉發為妻。我可以舉出幾位健在的老人,他們對卡拉發和她女兒都很瞭解。卡拉發是那種謹小慎微、很有頭腦的人。但儘管她很精明,也沒擺脫家庭破産的厄運。說來也怪,我寫了這些可怕的故事,但我覺得不能把這些不幸歸罪於我將要嚮讀者介紹的任何一個角色。我是看到了這些不幸,但我找不出造成這些不幸的罪魁禍首。正值妙齡的艾蕾長得天姿國色、性情溫柔,可這對她倒成了兩大招是惹非的禍根,卻成了原諒她的情人尤拉·澎西福,甚至缺乏才智的卡斯特羅主教西達底尼大人的理由。那位主教在羅馬教廷所以能青雲直上,是因為他行為端方,儀表高貴、道貌岸然、氣宇不凡的樣子。我讀過寫他的材料,據說見過他的人沒有不喜歡他的。
“我不願瞎吹捧一個人,但我毫不隱瞞地告訴讀者,卡維峰修道院裏有一個神聖的修士,有人經常撞見他在修道院裏懸空升到離地面數尺高的地方,如聖·保羅一樣。衹有神力才能使他保持在那特殊的位置。他嚮岡比拉立大人預言,他的傢族到他這一代氣數已盡。他將有兩個孩子,都要死於非命。由於這個預言,岡比拉立大人沒法在當地結婚,而是到那不勒斯去尋找機運。在那裏他有幸發了財,並找到了一位有能力改變他的險惡命運的女人(如果他的命運果真險惡的話)。岡比拉立大人是公認的正人君子,樂善好施。可惜他缺乏心眼,竟逐漸放棄了在羅馬的生活,最後幾乎整年住在阿爾巴羅宮邸,專心耕種城市與大海之間那塊富饒平原上的土地。他聽從妻子的建議,讓兒子法彼沃和女兒艾蕾受了極好的教育。這法彼沃為自己的出身而自豪,而艾蕾則有非凡的美貌。今日從法內茲博物館收藏的油畫上還可看到她的姿色。我開始寫她的故事後,去過法內茲宮,觀賞老天賜予她的美貌。她不幸的命運在當時引起很大的反響,至今還留在人們的記憶中。艾蕾長着鵝蛋形的臉,前額很寬,頭髮金黃,面部常洋溢着愉快的表情,大眼睛裏閃着深邃的目光,慄色的眉毛精心地描成新月形,嘴唇很薄。嘴部輪廓很像出自著名畫傢高內熱的手筆。艾蕾的畫像放在法內茲畫廊其他畫像中間,看上去儼然像位王後。她那愉悅的神態、端莊的外貌配合得那樣協調,實在是少見。
“艾蕾在卡斯特羅城聖母往見會修道院寄住了整整八年。卡斯特羅城已遭毀滅。羅馬大多數王公貴族將子女都送到此城的聖母往見會修道院。艾蕾也在那裏寄住了八年,之後回到了自己的故鄉。走前給教堂的大祭壇獻了一隻精美的聖餐杯。她一回到阿爾巴羅,她父親即以重金從羅馬請來著名詩人綏西洛。年邁的綏西洛教艾蕾讀詩聖維吉爾及後世受其影響的著名詩人彼得拉剋、阿裏奧斯特、但丁的美麗詩章。”
譯者在此不得不略去有關十六世紀這些偉大詩人享有各種榮譽的冗長論述。艾蕾似乎懂拉丁文。她讀的那些詩裏都描寫了愛情。當然在1839年,我們會覺得這種愛情很可笑。我指的是那種靠巨大犧牲維持,被神秘氣氛包圍,常常演化成不幸的熱烈愛情。
尤拉·澎西福在剛滿十七歲的艾蕾身上引發的就是這種愛情。他是艾蕾的鄰居,傢裏很窮,住在離城不到二裏的一座茅房裏。茅捨建在山上,周圍是阿爾貝廢墟,不遠處是一百五十尺高的青藤密佈的崖岸。這座茅捨挨着法日拉森林蒼翠的樹木,可惜後來建巴拉茲那修道院時被拆毀了。這位可憐的年輕人朝氣勃勃,長得也機靈,生來一個無憂無慮的性格,不嘆自己命苦。他面孔不漂亮,卻富有表情。這是別人對他的最好評價。他在高勞納親王指揮下,參加過兩三次危險的戰鬥,表現很勇敢。他雖然窮,長相也不出衆,但在阿爾巴羅姑娘們眼中,卻不乏吸引她們的地方。他引以得意的是獲得了她們的心。儘管尤拉到處討人喜歡,卻直到艾蕾從卡斯特羅修道院回來,他纔有了真心的愛情。
不久,著名詩人綏西洛從羅馬赴岡比拉文宮,教艾蕾姑娘文學。尤拉認識這位詩人,送給他一首拉丁詩,稱詩人晚年有幸與那一雙美目對視,有幸見到那顆心靈受到誇贊時的幸福情景。在艾蕾回傢前,尤拉與女人來往時,特別當心姑娘的嫉妒和氣惱。現在,姑娘的這種嫉妒和氣惱使他為掩蓋一種初萌的感情而采取的謹慎態度成為多餘。再說,我得承認,一個二十二歲的小夥子與一個十七歲的姑娘相愛,確實是無法謹慎行事的。不到三個月,岡比拉立老爺發現尤拉在他宮殿窗戶下走得太勤了(今天在通往湖泊的那條大街中心段還可看見這座宮殿)。
岡比拉立老爺的初步反應坦率而粗魯,這是各共和國容忍自由的結果,也是未被君主政體的風尚所清除的發泄情感的習慣。那天,他因尤拉經常的出現生氣起來,便斥責道:“瞧你穿的這一身破爛,還敢常在我傢門前走動,有臉朝我女兒的窗戶窺探?假如我不怕被鄰居誤解,我就給你三個金幣,讓你去羅馬買件像樣一點的上裝。至少我和我女兒不會再見到你這副寒酸相而惡心。”
艾蕾的父親當然言過其實了。尤拉的衣服一點不破,不過是用一般的料子做的。雖然衣服很幹淨,經常刷洗,看上去還是顯得舊了點。
尤拉的心被岡比拉立老爺深深地傷害了,白天再不到他傢門前去了。
我們上面提過,尤拉的父親利用兩座拱廊和古水槽的槽體作墻造起的屋子,現在遺給了尤拉。它離阿爾巴羅衹五六百步遠。房子的地勢較高。從這裏到新城去,必須經過岡比拉立府。艾蕾很快發現這位奇怪的年輕人不來了。她的朋友原來說,他似乎一見到她,就感到幸福。為了全副身心追求這種幸福,他拋棄了一切交往。
一個夏天的晚上,近子夜時分,艾蕾靠着敞開的窗戶,呼吸着微微的海風。儘管城市與大海隔着一塊三十裏寬的平原,可在阿爾巴羅山上仍能感受到它那沁人心脾的涼意。夜色融融,萬籟俱寂,連樹葉落下的聲音都聽得清楚。艾蕾依窗而坐,可能正在想着尤拉,突然隱約看見什麽東西,像是一隻夜鳥的翅膀,輕輕地掠過窗戶,便驚恐地離開了窗戶。可她怎麽也沒料到,這東西是某個過客遞進來的。艾蕾的窗戶在宮殿的三樓,離地有五十尺。在沉寂的夜裏,這件奇異的東西在窗前來回晃動。她突然意識到了這是束花。她的心激烈地跳動起來了。這束花好像是固定在二三根竹竿一樣的蘆葦桿上。這種蘆葦長在羅馬農村,其莖有二三十尺高。由於竿子不硬,風又大,所以尤拉費了很大勁纔將花束送到艾蕾窗前。他想艾蕾可能在裏面。再說夜裏漆黑,從街上往上看什麽都看不見。艾蕾伫立在窗前,內心激動不安。她想,要是收下這束花,不等於表露了心願?一個現代的上流社會少女,受過良好的教育,遇到這種事情而産生的感情,艾蕾當時是體會不到的。她首先想到的是父親和兄長法彼沃在傢,衹要有一點動靜,他們就會開槍射擊。尤拉所面臨的危險,使她生出憐憫之情。其次她又想,儘管她還不夠瞭解他,可除了親屬,他是她在世上最愛的一個人。她猶豫了一會兒,最終收下了那束花。當她在黑暗中伸手去拿花時,觸到了係在花莖上的一張紙條。她跑到大樓梯上,藉着聖母像前長明燈的光亮讀起來。衹讀了頭兒行她就幸福得臉上發燒。“太冒失了!”她想,“若被別人看到,那不就完了。我傢裏的人不會放過這可憐青年的。”她重新回到自己的臥室,點亮了燈。對尤拉來說,這一刻真是太幸福了。不過,他對自己的行為還有點不好意思,緊貼着一棵橡樹,好像是躲在暗處似的。這些橡樹形狀古怪,至今仍聳立在岡比拉立宮邸前面。
尤拉在信中,直截了當地講了他受艾蕾的父親辱駡的情形。他接着寫道:“是的,我很窮,您很難想象我窮到了什麽地步。我僅有一棟房子,您可能在阿爾貝引水槽的廢墟上看到了。房子旁邊有一個菜園。我種了蔬菜自己吃。我還有一個萄萄園,三十埃居一年租出去了。真是,我不知道我為什麽會愛您。當然我决不能要您到我這裏來受苦。但是,假如您一點不愛我,生命對我就不會再有價值了。不用我說您也知道,我將生命千百次地獻給您了。在您從修道院回來以前,我的生活不僅沒有苦惱,相反,充滿了最迷人的憧憬。因此,我可以說,當我想到幸福就在身邊時,我反倒感到不幸。的確,那時誰敢像您父親那樣斥駡我呢?我手裏的刀子可不是吃素的。我有刀槍,又不缺膽量,我以為自己不會低人一等。我什麽也不缺少。可現在全都變了,我知道什麽叫膽怯了。我寫得太多了,您可能會瞧不起我。假如您不蔑視我,假如您憐憫我,不嫌我衣着窮酸,那末每天晚上,當山巔上嘉布遣會修道院夜半的鐘聲響平時,您會發現,我藏在大橡樹下,仰視着您的窗戶,我猜那是您的臥室。若您像您的父親一樣鄙視我,就請抽一支花丟給我。不過請您當心,別把花丟到陽臺或墻壁突飾上。”
艾蕾把這封信反復讀了幾次,眼睛漸漸充滿了淚水。她感動地看着這束漂亮的花。它是被一根堅牢的絲帶捆住的。她試着拔出一支,可是沒有成功。隨後,她感到一陣內疚。抽出一朵花,或不論以什麽方式糟蹋情人獻的花,對羅馬姑娘來說,都意味着毀掉愛情。她擔心尤拉要急了,忙跑嚮窗戶,可當她跑到窗前時,她突然感到臥室燈光那樣亮,她被外面看得清清楚楚。艾蕾一時不知所措,弄不清用什麽來嚮對方示意,她似乎覺得什麽東西也不足以表達她的心情。
艾蕾羞怯地跑回自己的臥室。時間在流逝。突然她閃過一個念頭,不覺慌亂起來:尤拉會以為她與父親一樣嫌他貧窮!她看到放在桌上的一件大理石的珍寶,便將它用手帕裹住,拋到她窗前的橡樹底下。然後她示意叫他走開。她知道尤拉會意了。他離去時都沒顧上放輕自己的腳步。當他走到橫隔在阿爾巴羅鎮最遠幾幢房捨與湖泊之間的石崖頂上時,艾蕾聽見他唱起了情歌。她嚮他揮手告別。這次她不再那麽害羞了。接着。她又開始讀他的信。
我們在戲裏常常看到十六世紀的意大利強盜。很多人不甚瞭解強盜,卻喜歡談論他們,以致弄得這些強盜在我們眼裏面目全非了。總的可以這麽說,這些強盜是反對意大利中世紀那些共和國之後的暴虐政權的。
新的者一般出身於滅亡了的共和國的巨富豪門。為了下層百姓,他們在城裏興建宏偉的教堂,並飾以漂亮的油畫。如拉文納的包浪底尼傢族、發恩紮的蒙飛底傢族、易母拉的利阿裏傢族、維洛納的卡納傢族、波倫亞的澎底瓦裏傢族、米蘭的威貢第傢族,以及最愛和平,但最虛偽的佛羅倫薩的美第奇傢族。這些小國的暴君因為恐懼,指使人幹了種種下毒和暗殺勾當。但這些小國的歷史學家卻無一人敢於記錄這些事件。因為他們衹不過是些御用墨客。這些小國的暴君都熟悉共和分子,也知道他們憎恨自己(例如托卡納大公高莫就熟悉共和分子斯特洛其)。他們中的好幾個就是被暗殺死的。你們也懂得,刻骨的仇恨和無休止的猜疑給十六世紀的意大利人以豐富的思想和無畏的勇氣,給藝術傢們增添了才華。你們將看到,這種強烈的阻止了在賽威涅夫人時代人們稱之為“光榮”,即犧牲自己,以孝忠主子和討好女人的意識的産生。在十六世紀,法國男人衹能通過在戰場上和决鬥中表現出的勇武來表現其作用和功績,並贏得贊譽。因為婦人喜歡剽悍的男子,尤其是勇士,所以他們成了評價男人價值的最權威的裁判。於是“獻殷勤的精神”便應運而生。它使一切,甚至愛情都相繼泯滅,而使我們都臣服的暴君--虛榮心日益壯大。國王保護虛榮心,而且擺出堂皇的理由:由此便使勳章綬帶成了人人追求的東西。
而在意大利,一個男人可以憑各方面的成就出人頭地,無論是善使長劍,還是從古老的手稿裏有所發現,如當時的偶像彼特拉剋,都會受人重視。十六世紀的女人愛一個通曉希臘文的博士,同樣或勝過愛一個有名的武夫。由此可見,她們註重感情,不習慣那種媚氣。這就是意大利和法國的巨大差別。為什麽意大利産生了拉斐爾、喬爾喬涅、提香、柯萊吉等藝術大師,法國十六世紀出的卻是一些英勇的統帥(他們當時殺敵不少,現在卻已無人知曉),平原因蓋在於此。
請恕我道出這些嚴酷事實。總之,中世紀意大利的小暴君這種必然的殘忍報復,反使老百姓對強盜有了好感。強盜盜馬、偷小麥和金錢,一句話,偷他們生活中所需要的一切的時候,人民恨強盜。可是民衆的心還是嚮着他們的。村裏的姑娘看不上別人,專挑進緑林,投奔強盜,參與過幾次危險行動的小夥子。
當今之世,大傢肯定害怕遇到強盜。但之所以容忍這些罪人,而且都同情他們,是因為這個民族的人很精明、很詼諧,對主子審查過的出版物,一概抱以嘲笑的態度。他們習慣讀的是熱情描述著名強盜生活的小詩。在這些歷史書籍中,他們體驗到的英雄感情,引起了下層民衆在藝術上的共鳴。另外,他們厭惡官方對某些人的頌詞,而一切民間的藝術能直達他們的心靈。要知道意大利下層人民忍受的一些苦難,外國遊客是絶對體會不到的,哪怕你住上十年也不行。比如十五年前,強盜沒有被政府時,他們便懲治為非作歹的小城市統治者,這種事情屢見不鮮。這些政府命官每月俸祿不超過二十埃居,自然聽命於當地的豪紳。而這些豪紳也就是以這種簡單的辦法來壓倒他們的敵人。即使緑林梟雄有時沒有治住這些飛揚跋扈的小官僚,至少也敢嘲弄他們,和他們鬥一鬥。在聰明的意大利人眼裏,這可是了不起的事情了。一首十四行諷刺詩,可以使他們忘掉一切痛苦,但要他們忘記所遭受的侮辱,那是永遠也辦不到的。這是意大利與法國的又一個重要差別。
在十六世紀,如果一個可憐的鄉民因與富傢有仇,而被鎮上的統治者判處死刑,通常會有強盜去襲擊監獄,解救囚犯。那些豪門大戶,對看守牢房的八、九個政府兵很不放心,自己便豢養一支臨時部隊,就是人們叫的鄉勇,佈置在監獄四周,並負責把被人花錢買來的替死鬼押上刑場。如果這豪門大戶傢裏有青年,他便是鄉勇的頭目。
我承認,這種文明給社會風尚帶來很多弊端。當今之世,我們既有决鬥,也就用不着請法官了。可是十六世紀這些習俗卻適合於陶冶真正的人。
很多被今日學院派僵化文學吹捧的歷史學家,竭力掩蓋這個在1550年形成鮮明特徵的事物面貌。他們天衣無縫的謊言,在那個時代,搏得過佛羅倫薩的美第奇傢族、費拉爾的艾絲特傢族,那不勒斯總督等人的贊譽。有個叫日奧諾納的可憐歷史學家,想披露端倪。但是,儘管他衹敢說出很少一部分,而且用的是模棱兩可、含糊不清的語言,也招來橫禍,在1758年3月7日82歲的高齡死於獄中。
若你願瞭解意大利歷史,你首先要留意,絶對不要去讀被普遍贊揚的作者的著作;在那裏面謊言的要價及收入,都是別的著作所無法相比的。
九世紀蠻荒年代之後,有人撰寫的第一部意大利歷史裏,便有了強盜的記載,並說在遠古年代就存在強盜了(參閱米拉朵裏集)。中世紀共和國的覆亡(這對於人類幸福、對於正義、對於聖朝江山是不幸的,而對於藝術卻是喜事)後,那些比大多數同胞更嚮往着自由的最堅定的共和分子,便落草為寇了。遭受伯利奧尼、馬拉得第、澎第瓦利、默底西等人蹂躪的民衆,自然地熱愛和敬重與當朝敵對的強盜。篡奪共和國時代的執政者之位的這些小暴君是極殘忍的,如佛羅倫薩第一大公爵高莫,暴戾恣睢,派人殺死了逃至威尼斯和巴黎的共和分子,還派新兵攻打強盜。遠的且不說,衹說1550年前後,就是我們的女主人公生活的年代的事。蒙特·馬立亞諾公爵阿拉晃·比高勞米尼和馬可·西亞那成功地領導了武裝集團在阿爾巴羅附近抵抗十分驍勇的教皇部隊。這些著名領袖仍受民衆愛戴,他們的戰綫,從波城和拉文納沼澤延伸至維蘇威森林。因他們的戰績而聞名的法日拉森林距羅馬五十裏,坐落在去那不勒斯的公路旁邊。西亞那的司令部就設在這裏。在格列戈利十三世教皇在位期間,這裏有時集結了數千士兵。這位赫赫有名的梟雄的詳細經歷,在今天的人們看來是不可思議的,人們也從不想去弄清他的行動的真實動機。1592年他被擊敗。當他看到自己的事業江河日下時,便與他最忠誠的、也可以說罪惡最大的士卒一塊歸順了威尼斯共和國。根據羅馬政府的指令,威尼斯先與西亞那簽署了和約,隨後派人暗殺了他,並調他的部隊去鎮守岡底島,防止土耳僕人入侵。狡猾的威尼斯當局明白,岡底島當時流行瘟疫。果然沒有幾天西亞那帶領投效共和國的五百名士兵死得衹剩下六十七人。
法日拉森林巨木參天,蔭庇着一座古老的火山。它是馬可西亞那立下戰功的最後舞臺。每位遊客都會嚮你介紹,在羅馬周圍風景迷人的鄉間,數這處最美,那陰鬱的景貌似乎是一出悲劇的布景。蒼翠的樹木覆蓋了阿爾巴羅山的群峰。在羅馬開國之前好多世紀,多虧一次火山噴發,我們便有了今日這座如此雋秀的山巒。也就是在史前時期,它便聳立在亞平寧山脈與大海之間的廣阔氣原上了。巍巍的卡維峰是此山的主峰,它被法日拉森林的蒼翠林木所覆蓋。從跌拉西、奧絲第,或在羅馬、底瓦裏,四處都可看到這座山峰。現在阿爾巴羅山上建了不少華廈。羅馬城南方的地平綫便是在此處。這就是在遊客中享有盛名的羅馬天涯壯景。在卡維峰頂,有所黑衣修士修道院。昔日此地有座朱庇特·菲特第安神廟。拉丁各民族曾在此舉行共祭,以加強某種宗教聯盟似的聯繫。頂着葳蕤的慄樹的濃蔭,遊人不用幾小時,便到了神廟的廢墟。在芳香四溢的緑蔭下,遊人至今還有種恐怖感,衹怕叢林深處跳出強盜來。登上卡維山巔,在古廟的殘墻斷壁間燃燒篝火,準備野餐。你從這裏眺視遠方,整個羅馬的阡陌良田都在你腳下。在傍晚時分,那三四十裏外的大海,似近在咫尺,連最小的船衹都看得清楚;藉助低度望遠鏡,可看清乘火輪到那不勒斯的船客。轉一個角度,映入你眼簾的是一馬平川,東邊與橫在巴勒斯特立上方的亞平寧山脈相接,北邊是聖·彼得大教堂和羅馬的很多宏偉建築。卡維峰並非高入雲端,那些在歷史上並無名氣的大小角落,你可看得一清二楚。當然,在平原或在山坡上看到的那一簇簇灌木、那廢墟上的一垛垛斷墻,都可令人聯想起蒂特一利勿所記述的充滿愛國主義和無畏精神的可歌可泣的戰鬥!
沿着今日作了黑衣修士會修道院花園圍墻的朱庇特·菲勒第安神廟的殘壁,又經那條羅馬早期國王曾通過的凱旋道,便到了巨大的廢墟。這條路由打鑿規整的石塊鋪成。在法日拉森林中,還能看到大段大段荒廢的路面。
死火山口裏,蓄滿了碧水,成了秀麗的阿爾巴羅湖。周圍是二十裏的火山熔岸陡岸。城的發祥地阿爾貝就位於湖畔。它毀於羅馬早期國王的治下。不過它的殘坦仍在。幾個世紀以後,距阿爾貝不過二裏遠的臨海的山坡上,建起了現在的阿爾巴羅城。如屏的崖壁把城市和湖泊間開。城市見不到湖,而湖也見不到城。在平原眺望這座城市,衹見那環繞火山的蒼鬱森林中,隱現着一座座白色的建築物。那森林是強盜們喜歡的地方,經常被人提起。
今日阿爾巴羅已有五六千居民,而在1540年,當大貴族岡比拉立傢族興盛之時,這裏的人口不過三千。下面我們要敘述這個大貴族家庭的不幸。
這個故事是從兩部厚厚的手稿中譯出來的。它們一部來自羅馬,另一部來自佛羅倫薩。我冒險保持了原來的風格,它與我們古老傳說的風格相近。若采用現代細膩、有分寸的筆調,我覺得與所敘的情節,尤其是作者的構思很不協調。原作寫於1598年前後。我謹懇求讀者對兩位作者,對我本人寬容一點。
—— 二 ——
佛羅倫薩手稿的作者說:“我寫過很多悲慘的故事,但最後這個故事,卻是叫我最心酸的。我要說的是卡斯特羅城聖母往見會修道院那位著名的院長艾蕾·德·岡比拉立的遭遇。她的案件和她的死在羅馬和意大利上層社會引起議論。那是在1555年間,羅馬附近已被強盜盤踞。官吏們則賣身投靠豪門大戶。1572年,也就是艾蕾訟案發生的那一年,格列戈利十三世布翁康巴尼登上教皇的寶座。這位神聖的教皇具有一切使徒的美德,但在治理俗務中也有某些不足可以指責。他既不善於使用真正的法官,也不知如何振綱嚴法。他似乎覺得讓他來定人死罪,就是要他承擔可怕的責任。這種理解問題的方式的結果,便是在通往羅馬的路上盜賊蜂起。為了確保旅途中的安全,就得與強盜打通關係。
“位於那不勒斯大路兩旁的法日拉森林,很久以來,便是反教皇政府的大本營。馬可·西亞那就是林中的強盜頭目之一。羅馬政府多次與他平起平坐地談判。這些強盜之所以如此強大,就是因為他們受到了附近農民的支持。
“美麗的阿爾巴羅城離強盜的老巢很近。1542年,艾蕾就在此城呱呱墜地。她父親是當地最富的貴族。就憑着這等門第,他娶了在那不勒斯王國擁有良田萬頃的威剋達·卡拉發為妻。我可以舉出幾位健在的老人,他們對卡拉發和她女兒都很瞭解。卡拉發是那種謹小慎微、很有頭腦的人。但儘管她很精明,也沒擺脫家庭破産的厄運。說來也怪,我寫了這些可怕的故事,但我覺得不能把這些不幸歸罪於我將要嚮讀者介紹的任何一個角色。我是看到了這些不幸,但我找不出造成這些不幸的罪魁禍首。正值妙齡的艾蕾長得天姿國色、性情溫柔,可這對她倒成了兩大招是惹非的禍根,卻成了原諒她的情人尤拉·澎西福,甚至缺乏才智的卡斯特羅主教西達底尼大人的理由。那位主教在羅馬教廷所以能青雲直上,是因為他行為端方,儀表高貴、道貌岸然、氣宇不凡的樣子。我讀過寫他的材料,據說見過他的人沒有不喜歡他的。
“我不願瞎吹捧一個人,但我毫不隱瞞地告訴讀者,卡維峰修道院裏有一個神聖的修士,有人經常撞見他在修道院裏懸空升到離地面數尺高的地方,如聖·保羅一樣。衹有神力才能使他保持在那特殊的位置。他嚮岡比拉立大人預言,他的傢族到他這一代氣數已盡。他將有兩個孩子,都要死於非命。由於這個預言,岡比拉立大人沒法在當地結婚,而是到那不勒斯去尋找機運。在那裏他有幸發了財,並找到了一位有能力改變他的險惡命運的女人(如果他的命運果真險惡的話)。岡比拉立大人是公認的正人君子,樂善好施。可惜他缺乏心眼,竟逐漸放棄了在羅馬的生活,最後幾乎整年住在阿爾巴羅宮邸,專心耕種城市與大海之間那塊富饒平原上的土地。他聽從妻子的建議,讓兒子法彼沃和女兒艾蕾受了極好的教育。這法彼沃為自己的出身而自豪,而艾蕾則有非凡的美貌。今日從法內茲博物館收藏的油畫上還可看到她的姿色。我開始寫她的故事後,去過法內茲宮,觀賞老天賜予她的美貌。她不幸的命運在當時引起很大的反響,至今還留在人們的記憶中。艾蕾長着鵝蛋形的臉,前額很寬,頭髮金黃,面部常洋溢着愉快的表情,大眼睛裏閃着深邃的目光,慄色的眉毛精心地描成新月形,嘴唇很薄。嘴部輪廓很像出自著名畫傢高內熱的手筆。艾蕾的畫像放在法內茲畫廊其他畫像中間,看上去儼然像位王後。她那愉悅的神態、端莊的外貌配合得那樣協調,實在是少見。
“艾蕾在卡斯特羅城聖母往見會修道院寄住了整整八年。卡斯特羅城已遭毀滅。羅馬大多數王公貴族將子女都送到此城的聖母往見會修道院。艾蕾也在那裏寄住了八年,之後回到了自己的故鄉。走前給教堂的大祭壇獻了一隻精美的聖餐杯。她一回到阿爾巴羅,她父親即以重金從羅馬請來著名詩人綏西洛。年邁的綏西洛教艾蕾讀詩聖維吉爾及後世受其影響的著名詩人彼得拉剋、阿裏奧斯特、但丁的美麗詩章。”
譯者在此不得不略去有關十六世紀這些偉大詩人享有各種榮譽的冗長論述。艾蕾似乎懂拉丁文。她讀的那些詩裏都描寫了愛情。當然在1839年,我們會覺得這種愛情很可笑。我指的是那種靠巨大犧牲維持,被神秘氣氛包圍,常常演化成不幸的熱烈愛情。
尤拉·澎西福在剛滿十七歲的艾蕾身上引發的就是這種愛情。他是艾蕾的鄰居,傢裏很窮,住在離城不到二裏的一座茅房裏。茅捨建在山上,周圍是阿爾貝廢墟,不遠處是一百五十尺高的青藤密佈的崖岸。這座茅捨挨着法日拉森林蒼翠的樹木,可惜後來建巴拉茲那修道院時被拆毀了。這位可憐的年輕人朝氣勃勃,長得也機靈,生來一個無憂無慮的性格,不嘆自己命苦。他面孔不漂亮,卻富有表情。這是別人對他的最好評價。他在高勞納親王指揮下,參加過兩三次危險的戰鬥,表現很勇敢。他雖然窮,長相也不出衆,但在阿爾巴羅姑娘們眼中,卻不乏吸引她們的地方。他引以得意的是獲得了她們的心。儘管尤拉到處討人喜歡,卻直到艾蕾從卡斯特羅修道院回來,他纔有了真心的愛情。
不久,著名詩人綏西洛從羅馬赴岡比拉文宮,教艾蕾姑娘文學。尤拉認識這位詩人,送給他一首拉丁詩,稱詩人晚年有幸與那一雙美目對視,有幸見到那顆心靈受到誇贊時的幸福情景。在艾蕾回傢前,尤拉與女人來往時,特別當心姑娘的嫉妒和氣惱。現在,姑娘的這種嫉妒和氣惱使他為掩蓋一種初萌的感情而采取的謹慎態度成為多餘。再說,我得承認,一個二十二歲的小夥子與一個十七歲的姑娘相愛,確實是無法謹慎行事的。不到三個月,岡比拉立老爺發現尤拉在他宮殿窗戶下走得太勤了(今天在通往湖泊的那條大街中心段還可看見這座宮殿)。
岡比拉立老爺的初步反應坦率而粗魯,這是各共和國容忍自由的結果,也是未被君主政體的風尚所清除的發泄情感的習慣。那天,他因尤拉經常的出現生氣起來,便斥責道:“瞧你穿的這一身破爛,還敢常在我傢門前走動,有臉朝我女兒的窗戶窺探?假如我不怕被鄰居誤解,我就給你三個金幣,讓你去羅馬買件像樣一點的上裝。至少我和我女兒不會再見到你這副寒酸相而惡心。”
艾蕾的父親當然言過其實了。尤拉的衣服一點不破,不過是用一般的料子做的。雖然衣服很幹淨,經常刷洗,看上去還是顯得舊了點。
尤拉的心被岡比拉立老爺深深地傷害了,白天再不到他傢門前去了。
我們上面提過,尤拉的父親利用兩座拱廊和古水槽的槽體作墻造起的屋子,現在遺給了尤拉。它離阿爾巴羅衹五六百步遠。房子的地勢較高。從這裏到新城去,必須經過岡比拉立府。艾蕾很快發現這位奇怪的年輕人不來了。她的朋友原來說,他似乎一見到她,就感到幸福。為了全副身心追求這種幸福,他拋棄了一切交往。
一個夏天的晚上,近子夜時分,艾蕾靠着敞開的窗戶,呼吸着微微的海風。儘管城市與大海隔着一塊三十裏寬的平原,可在阿爾巴羅山上仍能感受到它那沁人心脾的涼意。夜色融融,萬籟俱寂,連樹葉落下的聲音都聽得清楚。艾蕾依窗而坐,可能正在想着尤拉,突然隱約看見什麽東西,像是一隻夜鳥的翅膀,輕輕地掠過窗戶,便驚恐地離開了窗戶。可她怎麽也沒料到,這東西是某個過客遞進來的。艾蕾的窗戶在宮殿的三樓,離地有五十尺。在沉寂的夜裏,這件奇異的東西在窗前來回晃動。她突然意識到了這是束花。她的心激烈地跳動起來了。這束花好像是固定在二三根竹竿一樣的蘆葦桿上。這種蘆葦長在羅馬農村,其莖有二三十尺高。由於竿子不硬,風又大,所以尤拉費了很大勁纔將花束送到艾蕾窗前。他想艾蕾可能在裏面。再說夜裏漆黑,從街上往上看什麽都看不見。艾蕾伫立在窗前,內心激動不安。她想,要是收下這束花,不等於表露了心願?一個現代的上流社會少女,受過良好的教育,遇到這種事情而産生的感情,艾蕾當時是體會不到的。她首先想到的是父親和兄長法彼沃在傢,衹要有一點動靜,他們就會開槍射擊。尤拉所面臨的危險,使她生出憐憫之情。其次她又想,儘管她還不夠瞭解他,可除了親屬,他是她在世上最愛的一個人。她猶豫了一會兒,最終收下了那束花。當她在黑暗中伸手去拿花時,觸到了係在花莖上的一張紙條。她跑到大樓梯上,藉着聖母像前長明燈的光亮讀起來。衹讀了頭兒行她就幸福得臉上發燒。“太冒失了!”她想,“若被別人看到,那不就完了。我傢裏的人不會放過這可憐青年的。”她重新回到自己的臥室,點亮了燈。對尤拉來說,這一刻真是太幸福了。不過,他對自己的行為還有點不好意思,緊貼着一棵橡樹,好像是躲在暗處似的。這些橡樹形狀古怪,至今仍聳立在岡比拉立宮邸前面。
尤拉在信中,直截了當地講了他受艾蕾的父親辱駡的情形。他接着寫道:“是的,我很窮,您很難想象我窮到了什麽地步。我僅有一棟房子,您可能在阿爾貝引水槽的廢墟上看到了。房子旁邊有一個菜園。我種了蔬菜自己吃。我還有一個萄萄園,三十埃居一年租出去了。真是,我不知道我為什麽會愛您。當然我决不能要您到我這裏來受苦。但是,假如您一點不愛我,生命對我就不會再有價值了。不用我說您也知道,我將生命千百次地獻給您了。在您從修道院回來以前,我的生活不僅沒有苦惱,相反,充滿了最迷人的憧憬。因此,我可以說,當我想到幸福就在身邊時,我反倒感到不幸。的確,那時誰敢像您父親那樣斥駡我呢?我手裏的刀子可不是吃素的。我有刀槍,又不缺膽量,我以為自己不會低人一等。我什麽也不缺少。可現在全都變了,我知道什麽叫膽怯了。我寫得太多了,您可能會瞧不起我。假如您不蔑視我,假如您憐憫我,不嫌我衣着窮酸,那末每天晚上,當山巔上嘉布遣會修道院夜半的鐘聲響平時,您會發現,我藏在大橡樹下,仰視着您的窗戶,我猜那是您的臥室。若您像您的父親一樣鄙視我,就請抽一支花丟給我。不過請您當心,別把花丟到陽臺或墻壁突飾上。”
艾蕾把這封信反復讀了幾次,眼睛漸漸充滿了淚水。她感動地看着這束漂亮的花。它是被一根堅牢的絲帶捆住的。她試着拔出一支,可是沒有成功。隨後,她感到一陣內疚。抽出一朵花,或不論以什麽方式糟蹋情人獻的花,對羅馬姑娘來說,都意味着毀掉愛情。她擔心尤拉要急了,忙跑嚮窗戶,可當她跑到窗前時,她突然感到臥室燈光那樣亮,她被外面看得清清楚楚。艾蕾一時不知所措,弄不清用什麽來嚮對方示意,她似乎覺得什麽東西也不足以表達她的心情。
艾蕾羞怯地跑回自己的臥室。時間在流逝。突然她閃過一個念頭,不覺慌亂起來:尤拉會以為她與父親一樣嫌他貧窮!她看到放在桌上的一件大理石的珍寶,便將它用手帕裹住,拋到她窗前的橡樹底下。然後她示意叫他走開。她知道尤拉會意了。他離去時都沒顧上放輕自己的腳步。當他走到橫隔在阿爾巴羅鎮最遠幾幢房捨與湖泊之間的石崖頂上時,艾蕾聽見他唱起了情歌。她嚮他揮手告別。這次她不再那麽害羞了。接着。她又開始讀他的信。
次日和接下來的日子,他們都是這樣相會,也是像這樣傳遞情書。不過,在意大利的村子裏,什麽事都瞞不過人傢。再說艾蕾又是當地最富有的求婚對象,於是有人告訴岡比拉立老爺,每天下半夜,他女兒房裏都亮着燈,特別奇怪的是,她窗戶還敞開着,甚至她站在窗前,似乎一點不怕蚊蟲(這種蚊蟲特別討厭。羅馬鄉村美麗的夜晚,往往被它擾得很不安寧。這裏我請讀者諒解。如果您想熟悉異國風情,就必須想象到有些觀念特別離奇,與我們想的大相徑庭)。
岡比拉立老爺給他和兒子的火槍上好火藥。晚上,到了十一點三刻,他叫了法彼沃,兩人躡手躡腳地來到二樓大陽臺上,正好躲在艾蕾的窗下。他們有石欄桿作掩護,整個身子都可避開外面火槍的射擊。子夜的鐘聲響了。父子倆清楚地聽到宮殿對面沿街的樹下發出輕微響動。但艾蕾的窗戶沒有亮燈,這讓他們很驚異。姑娘自愛上尤拉以來,一改歡蹦亂跳的天真性格。她知道,稍一大意,將危及她情人的性命。她父親這樣有權勢的老爺殺死了尤拉這樣的窮人,衹要到那不勒斯去避上三個月。他羅馬的朋友會出面調停,最終給聖母祭壇捐獻一盞值幾百個埃居的時髦的燈便可了事。
原來,吃早飯時,艾蕾從父親的臉上,看出他在為一件大事生氣。從父親偷偷打量她的神色,她感覺到父親生氣十有與自己有關。她立即到父親臥室,往挂在他床旁的五把火槍木托上撒了一些灰。接着又在他的匕首和劍上撒了薄薄一層灰。整整一天,她樓上樓下跑個沒停,她時不時地跑到窗前,想碰巧看到尤拉,示意他晚上不要來。殊不知,可憐的小夥子遭她父親斥駡,蒙受奇恥大辱,哪裏還會白天在阿爾巴羅露面。她唯一的辦法是去教堂望彌撒,想在那裏遇上他。艾蕾的母親痛愛女兒,不忍拒絶她,一天之中陪女兒去了三次。可艾蕾卻沒見到尤拉。她沮喪極了。晚上她去察看父親的武器,發現兩條火槍已經上了膛,幾乎所有的匕首和劍都動過了。她該怎麽辦呀!她真愁死了。為了排憂,她竭力裝出若無其事的樣子。晚上十點,她回到自己臥室,鎖了通往母親那套房間前廳的門,然後靠着窗戶躺在地上,避免外面的人看見。她聽見報時的鐘聲,心裏忐忑不安。原來,她常埋怨自己與尤拉好得太快,因為這會使他瞧不起,現在卻顧不上這一點了。對小夥子來說,這一天他的進展比半年的努力還要快。艾蕾思量:“撒謊有什麽用?難道我不是真心愛他?”
到十一點半鐘,艾蕾清楚地看到父親和哥哥埋伏到了她窗下的石砌大陽臺上。嘉布遣會修道院敲響了子夜鐘聲過後兩分鐘,她清晰地聽到了情人的腳步聲,他來到橡樹底下停住了。她高興地發現父親和哥哥似乎什麽也沒聽到。衹有捏着一把汗的情人才能聽出這種輕微的聲音。
她想:“現在他們要殺死我了。不過,無論如何也不能讓今晚的信落到他們手裏。不然,他們會長期可憐的尤拉的。”她劃了一個十字,然後一隻手抓住窗戶鐵欄桿,盡力把身體伸到外邊往街上看。不到一會兒,如往常一樣,係在葦竿上的花束送到了她手上。可在她匆忙將花從竿子上扯下時,竿子碰到了石頭陽臺上。這時傳來了兩聲槍響,接着是一片沉靜。哥哥法彼沃在黑夜裏弄不清什麽事情,以為碰得陽臺作響的是根繩子,尤拉藉助繩子從妹妹的臥室裏滑下來,便朝窗欄桿放了一槍。第二天,她在鐵欄桿上找到了彈痕。岡比拉立老爺則朝街上放了一槍,因為尤拉扶住要倒的竿子時發出了響聲。至於尤拉,他聽到頭頂上方有響動,便猜出發生了什麽事情,忙躲到了陽臺底下。法彼沃很快又給火槍裝了彈,與父親說了一句話,便跑進花園裏,悄悄地打開一張臨街的小門,躡手躡腳地跑出去,打量在陽臺下走動的人們。尤拉這天晚上有人陪着。此時他距法彼沃衹二十步遠,緊靠在一棵樹上。艾蕾俯在窗欄桿上,為情人急得渾身顫抖。她馬上高聲地與哥哥談話,問他是否殺死了小偷。
他在街上對她喊道:“還是收起你那套鬼把戲吧!”他大步四處走着,接着說,“你就等着哭吧!我要殺死敢爬你窗戶的無賴。”
這話剛落音,母親就來敲艾蕾的門了。她連忙去開門,說她怎麽稀裏糊塗把這門都閂了。
母親對她說:“你別跟我玩花招,我的心肝。你父親發火了,說不定要殺了你。你快與我一塊躺到我床上去。你要有什麽信,就給我藏起來。”
艾蕾說:“那裏一束花,信就藏在花裏面。”
母女剛上床,岡比拉立老爺就進了妻子房裏。他剛搜查了祈禱室,把東西都翻亂了。艾蕾吃驚地發現父親的臉色像死人般慘白。他行動從容,像是下了决心。艾蕾心想:“我活不成了!”
“我們有兒女的人真幸運啊。”父親經過母親床邊,往女兒臥室走去時說。他氣得渾身戰慄,卻裝得很鎮靜的樣子。
“我們有兒女的人真幸運啊。尤其是女兒。我們會為她們流出血淚。天啊!這是真的嗎?一個六十歲的人了,從沒叫人講過半句閑話,而現在她們這些輕骨頭,卻把他的臉都要丟盡了。”
他說着,到了女兒房裏。
艾蕾對母親說:“完了,還有信放在窗戶旁耶穌受難十字架的基座下。”
母親立即跳起來,跟着丈夫跑過去,鬍攪蠻纏地尋着丈夫吵,激其他發怒。如她所願,老頭氣起來,在女兒房裏見東西就砸。母親趁機取走了信。一個小時後,岡比拉立老爺回到妻子臥室隔壁自己的房內。一切都平靜了下來。母親對女兒說:
“這是你的信,我都不願看。你瞧,它差點惹出大禍來了!要是我,就把它燒掉。上帝,擁抱我吧。”
艾蕾回到自己房裏,淚水潸然而下。聽了母親的話後,她似乎覺得自己不再愛尤拉了。然後,她準備焚信。可在點火以前,她不禁又讀了起來。她讀了又讀,是那樣專心,以致太陽高照時,她纔聽從母親的忠告,橫下心來燒信。
第二天是星期天,艾蕾和母親去小教堂。幸好父親沒跟來。在教堂,她見到的第一個人就是尤拉。一眼看去,他沒受任何傷,她便放心了。她欣慰之至,把晚上發生的一切都丟到了爪哇國。出門前她準備了五六張小紙條,它們皺皺巴巴,沾滿泥水,看上去跟教堂石板地上扔的字紙一般。她在紙片上寫了以下通知:
“他們什麽都發現了,除了他的名字。他不要到街上露面了。人們會常到這兒來。”
艾蕾丟下一張紙片,目示尤拉。他拾起紙片走了。艾蕾回到傢一個小時後,她在屋裏的大樓梯上發現了一塊紙片,和她早上用的那種紙相似。趁母親沒註意,她撿起紙片。衹見上面寫道:
“他不得不去羅馬,三天後回。趕集的日子,十點左右,露天,他將在農民的嘈雜聲中歌唱。”
艾蕾似乎覺得他的羅馬之行有些奇怪。她憂鬱地想:“他怕我父親的火槍了?”愛情能諒解一切,唯獨不能諒解負心。這是最痛苦的折磨。生活不是流連在甜蜜裏的夢幻,不是終日冥思苦想喜歡情人的理由。生活充滿了殘酷的疑惑。尤拉不在的漫長的三天裏,艾蕾常想:“不管怎麽樣,難道我能相信他就不愛我了?”到第三天中午,艾蕾發現尤拉在宮邸前的街上散步,頓時一陣狂喜驅散了痛苦。尤拉穿着嶄新的衣服,真有些神氣。他的舉止從沒有現在這等灑脫,臉上從沒有出現過這等歡欣自得。以前阿爾巴羅人也不像今天這樣議論尤拉的貧寒。男人,尤其是年輕人老重複貧睏這個難聽的詞;而女人,尤其是姑娘卻不絶口地誇他很有派頭。
尤拉在城裏逛了整整一天,像要補償往日因貧窮而閉門不出的損失。他穿着新上裝,像個戀人的樣子,衣下卻是全副武裝。他除佩帶短劍和匕首,還穿上了鎖子甲(這是一種鐵絲織的長坎肩似的東西,穿上很不方便,但可保護上身。在那個年代,人們動不動就動刀子。人在街上轉,常擔心有敵人躲在街角行刺)。這天尤拉希望能見到艾蕾。另外,他不願孤單單地待在他那偏僻的小屋裏。為什麽呢?原來父親的一個老部下拉鈕司,追隨他父親在各種雇傭兵部隊裏打過十餘仗,最後跟着他投到了馬可·西亞那麾下。後來上尉負傷退了伍。他不願生活在羅馬,理由是在那裏會遇到死在他手裏的敵人的子女;即使在阿爾巴羅,他也不想完全受政府控製。因此他沒有在城裏買或租一棟房子,而是想在一處脾氣地方建房子,以便能從遠處看到來訪者。他終於在阿爾貝廢墟中找到了一個很好的地方。在這裏,當不速之客還沒有發現他時,他便可以逃到森林裏躲起來。而那裏是他的老朋友,老上司法布立司·高勞納親王的地盤。上尉根本沒有把兒子的前途放在心上。他退伍時雖衹五十歲,卻已是傷痕纍纍。他算了帳,大概還有十年陽壽。蓋了房後,把打傢劫捨積攢的錢財每年花掉十分之一。到死時正好花光。
他買了一塊葡萄園,讓兒子每年能得到三十埃居的收益。他買下它,是為了回敬阿爾巴羅一個市民不懷好意的玩笑。有一天他在參加關於城裏的利益和榮譽的辯論時,這傢夥對他說,衹有像他那樣富強的産業主,纔有權給城裏的元老出主意。上尉一氣之下,買了座葡萄園,並宣稱他還要買兩座三座。後來,他在一處闢靜地方碰上了那個市民,便一槍殺死了他。
上尉過了八年這樣的生活後死了。他的副官拉鈕司很喜歡尤拉。他對遊手好閑的生活厭了,便又回到高勞納親王的部隊。他常來看他的尤拉兒子。他是這樣稱呼尤拉的。有一次,在佩特萊拉要塞的親王遇到猛烈攻擊,拉鈕司便將尤拉帶去和他一塊戰鬥。看到尤拉表現很勇敢,他對他說:
“你是瘋了吧,竟願待在阿爾巴羅,作那裏最賤、最窮的居民。而你憑着這身本領和你父親的姓氏,在我們中間會成為一位‘好漢’,你會發財的。”
這些話引起了尤拉的反復思考。他懂得拉丁文,這是一個神甫教的。而對神甫教的拉丁文以外的東西,父親總是抱以嘲笑的態度。因此,尤拉沒受過任何教育。因為窮,被別人瞧不起,尤拉便孤零零地待在與世隔絶的傢裏。可他在某些方面的見識,大膽講出來,學者們都會吃驚的。比如,在與艾蕾相愛以前,不知為什麽,他喜歡戰爭,可他對搶劫很反感。而他的上尉父親和拉鈕司則認為,搶劫不過是悲劇後演的小鬧劇,為的是讓大傢樂一樂。自從愛上艾蕾後,這種單獨思考養成的理智卻反而折磨其他來。過去他心裏無牽無挂,而現在有了疑惑,卻不敢與任何人商量。他內心充滿了與苦惱。岡比拉立知道他當了緑林草寇會怎麽說呢?說不定要給他好一頓臭駡哩!
尤拉對當兵這一職業抱有希望,正像他有一段時間對一筆可靠的財産抱有希望一樣。那時他以為父親在鐵匣裏藏了金項鏈和其他首飾,他可以靠變賣它們度日。尤拉這樣窮,若毫無顧忌地把財佬岡比拉立老爺的女兒搶過來,他很可能衹給女兒留一千埃居的財産。因為那個時代做父親的可以隨心所欲地處置自己身後的財産。另兩個問題也很叫尤拉傷神:一、若娶艾蕾,把她從她父親那裏搶過來,安置在哪座城裏?二、哪裏來錢供她生活?
岡比拉立老爺的尖刻訓斥,對尤拉刺激太大了。整整兩天,他處於極度痛苦與狂怒之中。是把那老糊塗殺了,還是讓他活着,他猶豫不决。他哭了好幾夜,最後下决心去找拉鈕司商量,這是他世上唯一的朋友。可這朋友能理解他嗎?他跑遍整個法日拉大森林都沒找到拉鈕司,衹得上通往那不勒斯的路上去找。拉鈕司率領很多夥計,在威羅第那一帶打埋伏,等着西班牙裏茲·達瓦洛將軍。將軍本要取陸路到羅馬。他忘了不久前在大庭廣衆中,談論高勞納的隊伍時,口氣很不以為然。對於這一點小節,他的指導神甫認真地提醒了他。於是裏茲裝備了一條船,决定取水路到羅馬。
拉紐司聽了尤拉所述,說道:
“你跟我講清楚岡比拉立這個人是個什麽模樣。別因為他而誤傷了別的善良的阿爾巴羅人。這裏的事一完,你就去羅馬。白天你盡量在旅店和在其他公共場所露面,不要因為你愛上了他女兒而招來嫌疑。”
尤拉好不容易纔讓這位父親的老夥伴息怒。他也有點生氣地說:
“你以為我要藉你的劍?我自己有劍!我是嚮你來討主意的。”
拉鈕司最後這樣說:
“你年輕,沒有受過傷害。他公開侮辱了你。要知道,一個當衆受辱的男人,連女人都看不起的。”
尤拉表示,這個忠告他要再考慮考慮。拉鈕司堅持要他參加襲擊西班牙將軍的衛隊,說除了撈到錢,還可以獲得名譽。不管拉鈕司怎麽勸,尤拉還是獨自一人回到了自己的小屋裏。在岡比拉立老爺嚮他開槍的前夜,拉鈕司和手下一個下士從威羅第郊區來看他。拉鈕司拿着他原先的上司澎西福上尉放金項鏈和其它首飾的鐵盒子,要撬開來看一看。每一次行動後都劫獲了不少財物,估計澎西福上尉也不會馬上用完。可是打開匣子一看,衹有兩埃居。
拉鈕司對尤拉說:“我建議你出傢當修士。修士的德行你都有:甘願受窮,這鐵盒就是證明;謙卑,聽任阿爾巴羅的大富翁當街辱駡,你要是嘴饞一點,虛偽一點,就都占全了。”
拉鈕司硬往鐵匣裏丟了五十多枚金幣。
他對尤拉說:“我跟你說定了,從現在起一個月內,岡比拉立老爺要是沒有被體面地,配得上他的身份與財富地送進墳墓,眼前這位下士就會帶三十條漢子來,搗毀你這個鳥籠,燒了你的破爛傢具。澎西福上尉的兒子藉口戀愛在這世上丟人現醜,那可不行。”
在岡比拉立老爺和他兒子又朝尤拉開槍時,拉鈕司和下士正在陽臺下面。當法彼沃冒冒失失地從花園走出來時,他們要殺死他,至少也要綁架他。尤拉費了好大的勁纔阻止他們這樣做。他說,這個青年還會變,他會變得有出息,那老惡棍是罪魁,幹掉他最合適。這些話使拉鈕司恢復了冷靜。
第二天,拉鈕司進了森林,尤拉則去了羅馬。他用拉鈕司給的錢買了漂亮的衣服,感到很高興。但是,他尋思該讓艾蕾瞭解自己是什麽人。想到這裏,他馬上變得憂愁起來。他的這種想法在當時十分少見,這也預示出他以後會飛黃騰達。因為當時他這種年紀的青年,想的衹是如何把情人搶到手,盡快地享受愛情,决不會以任何方式去考慮她六個月以後怎麽樣,更不會考慮她對他會有什麽看法。
回到阿爾巴羅,就在尤拉到處炫耀他從羅馬買回的漂亮衣服的那天下午,忘年之交司柯底告訴尤拉,法彼沃騎馬去城外父親的地産上去了。那塊地在三十裏外的海邊平原上。然後,他看見岡比拉立老爺在兩個神甫陪同下,上了環湖的橡樹林蔭小徑。十分鐘後,一位老婦藉口上門賣水果,大膽地走進了岡比拉立傢的府邸。她第一個遇見的小侍女馬麗達,是主子艾蕾的心腹。艾蕾接過漂亮的花束時,羞得滿臉通紅。原來花裏藏着一封長信。尤拉把受火槍襲擊那一夜以來的感受全寫出來了。但是,出於一種奇怪的羞愧感,他不敢說出自己的父親是那位以敢打敢拼而聞名的上尉,也不敢說出自己不止一次參加戰鬥,表現英勇。其實這都是他那一代青年引以為榮的事情。他認為自己知道岡比拉立老爺聽到這些事實會有什麽反應。十五世紀的姑娘,往往具有共和意識。她們註重的是一個男人自己的作為,而不是父輩為他積攢的錢財,或傢族的聲譽。但這種想法主要為平民的女兒所有。至於富傢小姐,她們害怕強盜,當然看重門第和財富。
尤拉在信裏最後寫道:“我不知道,我從羅馬帶回來的這些合適的衣服,能否讓你忘記你尊敬的那個人見我潦倒而作的辱駡。我本可以報仇,而且也應該報仇,因為我的榮譽要求我這樣做。但考慮我的行動會讓我親愛的人掉淚,便打消了這個念頭。假如不幸你對此仍有懷疑,那末這一點嚮你表明,有的人很窮,但情感是高尚的。此外,我有個可怕的秘密嚮你透露。我能若無其事地把這個秘密講給別的女人聽,可不知為什麽,當我想把它告訴你時,我不禁渾身顫抖起來。它可能會在一分鐘裏毀了你對我的愛情。無論你怎麽保證都打消不了我的顧慮,衹有從你的眼裏看出我的坦白所産生的效果,我纔放心。最近哪一天,斷黑時分,我會到後花園來看你。儘管法彼沃和你父親鄙視一個衣冠不整的窮小子,但他們不在的那一天,在我證實了他們無法剝奪我們三刻鐘到一個鐘頭的相會時,在你的窗戶下,便會出現一個男人,給本地的孩子表演馴狐的遊戲。然後,當萬福瑪麗亞的鐘聲敲響時,你會聽到遠處一聲槍響。這時,你走近花園的圍墻。若你身邊還有人,你就唱歌。若沒動靜,你的奴才會戰戰慄慄地出現在你跟前,嚮你吐露可能會叫你厭惡的事情。在等待對我來說是决定性的,可怕的一天到來期間,我也不再冒險半夜嚮你獻花了。但在夜裏兩點鐘時,我會來唱歌。你若在大陽臺上,請丟下一枝你親自在花園裏采的花。也許,這是你給尤拉的最後的愛情表示。
三天後,艾蕾的父親和哥哥騎馬到海邊巡視自傢的地産。他們應該在太陽落山前一點鐘動身回來,凌晨兩點趕到傢。可在他們要上路時,不僅他們的兩騎馬,而且農莊裏所有的馬都不見了。這賊好大的膽子,他們感到震驚。他們派人四處找馬,到第二日纔在海濱的百年老林裏尋到了。當天岡比拉立和他兒子衹得乘鄉下的牛車趕回阿爾巴羅。
那天晚上,當尤拉跪在艾蕾跟前時,天幾乎全黑了,而可憐的姑娘特別喜歡這幽黑的夜色。她第一次出現在她深情地愛着的男人面前。儘管她沒對他表露心跡,可他已深深地領會到了這一點。
她發現尤拉臉色比她更蒼白,身體抖得比她還厲害,不禁增加了許多勇氣。她註視着跪在面前的尤拉。“真的,我現在什麽話都說不出來了。”尤拉對她說。顯然,他們有一陣沉浸在極大的幸福之中。他們互相註視着,誰也不說話,像一對表情生動的玉雕。尤拉跪着,抓着艾蕾一隻手。她低着頭,專註地望着他。尤拉知道,若按他的朋友,那些羅馬浪蕩公子的主意,他該動動手腳了。可他對這種主意很反感。他魂癡意醉,內心充滿了一種比性愛所給予的更強烈的幸福。當他覺得時間過得很快時,不禁一驚。岡比拉立父子很快要回來了。他的那些羅馬朋友認為,他嚮情人公開這種可怕的秘密是件大蠢事。但他也明白,像他這樣認真的人,不吐露這個秘密,不能得到長久的愛情。
“我要告訴你一件事,也許我不該對你說。”他終於對艾蕾說道。
尤拉的臉色更蒼白了。他費了很大勁纔接着說下去,似乎吐不出起來。
“也許我會看到我們的感情泯滅,雖說它是我生命的希望。你認為我窮,可事情還不止這些,我父親是強盜,我也是強盜。”
聽到這話,艾蕾這個出生於富傢,充滿了她這種家庭對強盜所懷有的恐懼的姑娘,頓時感到頭暈目眩,幾乎要倒下。她心裏卻在想:“對於尤拉,這是多麽痛苦的事呀。他以為我會看不起他了。”尤拉跪着。艾蕾怕摔倒,靠在他身上,不久又倒在他懷裏,像是失去了知覺。
大傢知道,在十六世紀,人們喜歡描寫確切的愛情故事。因為它們不是靠理智來判斷,而是要用想象去感受的。這樣,讀者的感情纔會與主人公的感情融合一起,産生共鳴。我們依據的兩份手稿,尤其那個在有些地方用了佛羅倫薩方言的手稿,把以後的約會描寫得十分具體。
眼下的危險處境,使姑娘無法感到內疚。儘管他們常常要冒極大的危險,可是,這些衹能使他們心頭的烈焰燒得更旺。因為對他們來說,凡是由愛情引來的東西都是幸福的。
法彼沃和父親幾次差點要抓到他們。父子倆很氣憤,以為自己受到了冒犯。從外面的傳言中,他們知道了尤拉是艾蕾的情人,可他們什麽也沒發現。法彼沃年輕氣盛,以自己的出身為驕傲。他建議父親派人殺了尤拉。他對父親說:
“衹要這個傢夥活着,妹妹就面臨着巨大的危險。為了傢族的榮譽,誰說我們不會趁早殺了這個固執的姑娘?她膽大到這一步,竟不否認她的愛情。您已經看到了,她對您的訓誡總是一聲不吭,毫不理會。也好,她的沉默等於判了尤拉的死刑。”
岡比拉立老爺說:“你想想他父親是什麽樣的人。當然,我們去羅馬住上半年也不是難事,在這期間,可以把尤拉幹掉。可是,有人講過,他父親雖然罪孽深重,可是很勇敢,慷慨,甚至慷慨到這個地步,寧願自己窮,而讓手下好些士兵發了財。誰能擔保他父親在蒙特·馬立業諾公爵的部隊,或在高勞納的部隊沒有朋友?高勞納的部隊常常盤踞在法日拉森林,離這裏五裏遠。在這種情況下,他們會毫不留情地把你、我統統殺掉,可能連你不幸的母親都不會放過。”
他們父子經常這樣議論,雖然避開了艾蕾的母親威剋達·卡拉發,但還是被她打聽到了一些,叫她十分擔心。父子商量的結果是,為了他們的榮譽,不宜讓滿城的流言繼續傳播下去。現在年輕的尤拉每天穿着那套神氣的衣服,得意洋洋,甚至在大庭廣衆之中,跟法彼沃和岡比拉立本人搭腔。可是,既然除掉他是非慎重之舉,那麽就衹有選擇以下兩個或一個辦法:他們全家搬回羅馬去住,或把艾蕾送到卡斯特羅的聖母往見會修道院,在那裏待到找到合適的對象為止。
岡比拉立老爺給他和兒子的火槍上好火藥。晚上,到了十一點三刻,他叫了法彼沃,兩人躡手躡腳地來到二樓大陽臺上,正好躲在艾蕾的窗下。他們有石欄桿作掩護,整個身子都可避開外面火槍的射擊。子夜的鐘聲響了。父子倆清楚地聽到宮殿對面沿街的樹下發出輕微響動。但艾蕾的窗戶沒有亮燈,這讓他們很驚異。姑娘自愛上尤拉以來,一改歡蹦亂跳的天真性格。她知道,稍一大意,將危及她情人的性命。她父親這樣有權勢的老爺殺死了尤拉這樣的窮人,衹要到那不勒斯去避上三個月。他羅馬的朋友會出面調停,最終給聖母祭壇捐獻一盞值幾百個埃居的時髦的燈便可了事。
原來,吃早飯時,艾蕾從父親的臉上,看出他在為一件大事生氣。從父親偷偷打量她的神色,她感覺到父親生氣十有與自己有關。她立即到父親臥室,往挂在他床旁的五把火槍木托上撒了一些灰。接着又在他的匕首和劍上撒了薄薄一層灰。整整一天,她樓上樓下跑個沒停,她時不時地跑到窗前,想碰巧看到尤拉,示意他晚上不要來。殊不知,可憐的小夥子遭她父親斥駡,蒙受奇恥大辱,哪裏還會白天在阿爾巴羅露面。她唯一的辦法是去教堂望彌撒,想在那裏遇上他。艾蕾的母親痛愛女兒,不忍拒絶她,一天之中陪女兒去了三次。可艾蕾卻沒見到尤拉。她沮喪極了。晚上她去察看父親的武器,發現兩條火槍已經上了膛,幾乎所有的匕首和劍都動過了。她該怎麽辦呀!她真愁死了。為了排憂,她竭力裝出若無其事的樣子。晚上十點,她回到自己臥室,鎖了通往母親那套房間前廳的門,然後靠着窗戶躺在地上,避免外面的人看見。她聽見報時的鐘聲,心裏忐忑不安。原來,她常埋怨自己與尤拉好得太快,因為這會使他瞧不起,現在卻顧不上這一點了。對小夥子來說,這一天他的進展比半年的努力還要快。艾蕾思量:“撒謊有什麽用?難道我不是真心愛他?”
到十一點半鐘,艾蕾清楚地看到父親和哥哥埋伏到了她窗下的石砌大陽臺上。嘉布遣會修道院敲響了子夜鐘聲過後兩分鐘,她清晰地聽到了情人的腳步聲,他來到橡樹底下停住了。她高興地發現父親和哥哥似乎什麽也沒聽到。衹有捏着一把汗的情人才能聽出這種輕微的聲音。
她想:“現在他們要殺死我了。不過,無論如何也不能讓今晚的信落到他們手裏。不然,他們會長期可憐的尤拉的。”她劃了一個十字,然後一隻手抓住窗戶鐵欄桿,盡力把身體伸到外邊往街上看。不到一會兒,如往常一樣,係在葦竿上的花束送到了她手上。可在她匆忙將花從竿子上扯下時,竿子碰到了石頭陽臺上。這時傳來了兩聲槍響,接着是一片沉靜。哥哥法彼沃在黑夜裏弄不清什麽事情,以為碰得陽臺作響的是根繩子,尤拉藉助繩子從妹妹的臥室裏滑下來,便朝窗欄桿放了一槍。第二天,她在鐵欄桿上找到了彈痕。岡比拉立老爺則朝街上放了一槍,因為尤拉扶住要倒的竿子時發出了響聲。至於尤拉,他聽到頭頂上方有響動,便猜出發生了什麽事情,忙躲到了陽臺底下。法彼沃很快又給火槍裝了彈,與父親說了一句話,便跑進花園裏,悄悄地打開一張臨街的小門,躡手躡腳地跑出去,打量在陽臺下走動的人們。尤拉這天晚上有人陪着。此時他距法彼沃衹二十步遠,緊靠在一棵樹上。艾蕾俯在窗欄桿上,為情人急得渾身顫抖。她馬上高聲地與哥哥談話,問他是否殺死了小偷。
他在街上對她喊道:“還是收起你那套鬼把戲吧!”他大步四處走着,接着說,“你就等着哭吧!我要殺死敢爬你窗戶的無賴。”
這話剛落音,母親就來敲艾蕾的門了。她連忙去開門,說她怎麽稀裏糊塗把這門都閂了。
母親對她說:“你別跟我玩花招,我的心肝。你父親發火了,說不定要殺了你。你快與我一塊躺到我床上去。你要有什麽信,就給我藏起來。”
艾蕾說:“那裏一束花,信就藏在花裏面。”
母女剛上床,岡比拉立老爺就進了妻子房裏。他剛搜查了祈禱室,把東西都翻亂了。艾蕾吃驚地發現父親的臉色像死人般慘白。他行動從容,像是下了决心。艾蕾心想:“我活不成了!”
“我們有兒女的人真幸運啊。”父親經過母親床邊,往女兒臥室走去時說。他氣得渾身戰慄,卻裝得很鎮靜的樣子。
“我們有兒女的人真幸運啊。尤其是女兒。我們會為她們流出血淚。天啊!這是真的嗎?一個六十歲的人了,從沒叫人講過半句閑話,而現在她們這些輕骨頭,卻把他的臉都要丟盡了。”
他說着,到了女兒房裏。
艾蕾對母親說:“完了,還有信放在窗戶旁耶穌受難十字架的基座下。”
母親立即跳起來,跟着丈夫跑過去,鬍攪蠻纏地尋着丈夫吵,激其他發怒。如她所願,老頭氣起來,在女兒房裏見東西就砸。母親趁機取走了信。一個小時後,岡比拉立老爺回到妻子臥室隔壁自己的房內。一切都平靜了下來。母親對女兒說:
“這是你的信,我都不願看。你瞧,它差點惹出大禍來了!要是我,就把它燒掉。上帝,擁抱我吧。”
艾蕾回到自己房裏,淚水潸然而下。聽了母親的話後,她似乎覺得自己不再愛尤拉了。然後,她準備焚信。可在點火以前,她不禁又讀了起來。她讀了又讀,是那樣專心,以致太陽高照時,她纔聽從母親的忠告,橫下心來燒信。
第二天是星期天,艾蕾和母親去小教堂。幸好父親沒跟來。在教堂,她見到的第一個人就是尤拉。一眼看去,他沒受任何傷,她便放心了。她欣慰之至,把晚上發生的一切都丟到了爪哇國。出門前她準備了五六張小紙條,它們皺皺巴巴,沾滿泥水,看上去跟教堂石板地上扔的字紙一般。她在紙片上寫了以下通知:
“他們什麽都發現了,除了他的名字。他不要到街上露面了。人們會常到這兒來。”
艾蕾丟下一張紙片,目示尤拉。他拾起紙片走了。艾蕾回到傢一個小時後,她在屋裏的大樓梯上發現了一塊紙片,和她早上用的那種紙相似。趁母親沒註意,她撿起紙片。衹見上面寫道:
“他不得不去羅馬,三天後回。趕集的日子,十點左右,露天,他將在農民的嘈雜聲中歌唱。”
艾蕾似乎覺得他的羅馬之行有些奇怪。她憂鬱地想:“他怕我父親的火槍了?”愛情能諒解一切,唯獨不能諒解負心。這是最痛苦的折磨。生活不是流連在甜蜜裏的夢幻,不是終日冥思苦想喜歡情人的理由。生活充滿了殘酷的疑惑。尤拉不在的漫長的三天裏,艾蕾常想:“不管怎麽樣,難道我能相信他就不愛我了?”到第三天中午,艾蕾發現尤拉在宮邸前的街上散步,頓時一陣狂喜驅散了痛苦。尤拉穿着嶄新的衣服,真有些神氣。他的舉止從沒有現在這等灑脫,臉上從沒有出現過這等歡欣自得。以前阿爾巴羅人也不像今天這樣議論尤拉的貧寒。男人,尤其是年輕人老重複貧睏這個難聽的詞;而女人,尤其是姑娘卻不絶口地誇他很有派頭。
尤拉在城裏逛了整整一天,像要補償往日因貧窮而閉門不出的損失。他穿着新上裝,像個戀人的樣子,衣下卻是全副武裝。他除佩帶短劍和匕首,還穿上了鎖子甲(這是一種鐵絲織的長坎肩似的東西,穿上很不方便,但可保護上身。在那個年代,人們動不動就動刀子。人在街上轉,常擔心有敵人躲在街角行刺)。這天尤拉希望能見到艾蕾。另外,他不願孤單單地待在他那偏僻的小屋裏。為什麽呢?原來父親的一個老部下拉鈕司,追隨他父親在各種雇傭兵部隊裏打過十餘仗,最後跟着他投到了馬可·西亞那麾下。後來上尉負傷退了伍。他不願生活在羅馬,理由是在那裏會遇到死在他手裏的敵人的子女;即使在阿爾巴羅,他也不想完全受政府控製。因此他沒有在城裏買或租一棟房子,而是想在一處脾氣地方建房子,以便能從遠處看到來訪者。他終於在阿爾貝廢墟中找到了一個很好的地方。在這裏,當不速之客還沒有發現他時,他便可以逃到森林裏躲起來。而那裏是他的老朋友,老上司法布立司·高勞納親王的地盤。上尉根本沒有把兒子的前途放在心上。他退伍時雖衹五十歲,卻已是傷痕纍纍。他算了帳,大概還有十年陽壽。蓋了房後,把打傢劫捨積攢的錢財每年花掉十分之一。到死時正好花光。
他買了一塊葡萄園,讓兒子每年能得到三十埃居的收益。他買下它,是為了回敬阿爾巴羅一個市民不懷好意的玩笑。有一天他在參加關於城裏的利益和榮譽的辯論時,這傢夥對他說,衹有像他那樣富強的産業主,纔有權給城裏的元老出主意。上尉一氣之下,買了座葡萄園,並宣稱他還要買兩座三座。後來,他在一處闢靜地方碰上了那個市民,便一槍殺死了他。
上尉過了八年這樣的生活後死了。他的副官拉鈕司很喜歡尤拉。他對遊手好閑的生活厭了,便又回到高勞納親王的部隊。他常來看他的尤拉兒子。他是這樣稱呼尤拉的。有一次,在佩特萊拉要塞的親王遇到猛烈攻擊,拉鈕司便將尤拉帶去和他一塊戰鬥。看到尤拉表現很勇敢,他對他說:
“你是瘋了吧,竟願待在阿爾巴羅,作那裏最賤、最窮的居民。而你憑着這身本領和你父親的姓氏,在我們中間會成為一位‘好漢’,你會發財的。”
這些話引起了尤拉的反復思考。他懂得拉丁文,這是一個神甫教的。而對神甫教的拉丁文以外的東西,父親總是抱以嘲笑的態度。因此,尤拉沒受過任何教育。因為窮,被別人瞧不起,尤拉便孤零零地待在與世隔絶的傢裏。可他在某些方面的見識,大膽講出來,學者們都會吃驚的。比如,在與艾蕾相愛以前,不知為什麽,他喜歡戰爭,可他對搶劫很反感。而他的上尉父親和拉鈕司則認為,搶劫不過是悲劇後演的小鬧劇,為的是讓大傢樂一樂。自從愛上艾蕾後,這種單獨思考養成的理智卻反而折磨其他來。過去他心裏無牽無挂,而現在有了疑惑,卻不敢與任何人商量。他內心充滿了與苦惱。岡比拉立知道他當了緑林草寇會怎麽說呢?說不定要給他好一頓臭駡哩!
尤拉對當兵這一職業抱有希望,正像他有一段時間對一筆可靠的財産抱有希望一樣。那時他以為父親在鐵匣裏藏了金項鏈和其他首飾,他可以靠變賣它們度日。尤拉這樣窮,若毫無顧忌地把財佬岡比拉立老爺的女兒搶過來,他很可能衹給女兒留一千埃居的財産。因為那個時代做父親的可以隨心所欲地處置自己身後的財産。另兩個問題也很叫尤拉傷神:一、若娶艾蕾,把她從她父親那裏搶過來,安置在哪座城裏?二、哪裏來錢供她生活?
岡比拉立老爺的尖刻訓斥,對尤拉刺激太大了。整整兩天,他處於極度痛苦與狂怒之中。是把那老糊塗殺了,還是讓他活着,他猶豫不决。他哭了好幾夜,最後下决心去找拉鈕司商量,這是他世上唯一的朋友。可這朋友能理解他嗎?他跑遍整個法日拉大森林都沒找到拉鈕司,衹得上通往那不勒斯的路上去找。拉鈕司率領很多夥計,在威羅第那一帶打埋伏,等着西班牙裏茲·達瓦洛將軍。將軍本要取陸路到羅馬。他忘了不久前在大庭廣衆中,談論高勞納的隊伍時,口氣很不以為然。對於這一點小節,他的指導神甫認真地提醒了他。於是裏茲裝備了一條船,决定取水路到羅馬。
拉紐司聽了尤拉所述,說道:
“你跟我講清楚岡比拉立這個人是個什麽模樣。別因為他而誤傷了別的善良的阿爾巴羅人。這裏的事一完,你就去羅馬。白天你盡量在旅店和在其他公共場所露面,不要因為你愛上了他女兒而招來嫌疑。”
尤拉好不容易纔讓這位父親的老夥伴息怒。他也有點生氣地說:
“你以為我要藉你的劍?我自己有劍!我是嚮你來討主意的。”
拉鈕司最後這樣說:
“你年輕,沒有受過傷害。他公開侮辱了你。要知道,一個當衆受辱的男人,連女人都看不起的。”
尤拉表示,這個忠告他要再考慮考慮。拉鈕司堅持要他參加襲擊西班牙將軍的衛隊,說除了撈到錢,還可以獲得名譽。不管拉鈕司怎麽勸,尤拉還是獨自一人回到了自己的小屋裏。在岡比拉立老爺嚮他開槍的前夜,拉鈕司和手下一個下士從威羅第郊區來看他。拉鈕司拿着他原先的上司澎西福上尉放金項鏈和其它首飾的鐵盒子,要撬開來看一看。每一次行動後都劫獲了不少財物,估計澎西福上尉也不會馬上用完。可是打開匣子一看,衹有兩埃居。
拉鈕司對尤拉說:“我建議你出傢當修士。修士的德行你都有:甘願受窮,這鐵盒就是證明;謙卑,聽任阿爾巴羅的大富翁當街辱駡,你要是嘴饞一點,虛偽一點,就都占全了。”
拉鈕司硬往鐵匣裏丟了五十多枚金幣。
他對尤拉說:“我跟你說定了,從現在起一個月內,岡比拉立老爺要是沒有被體面地,配得上他的身份與財富地送進墳墓,眼前這位下士就會帶三十條漢子來,搗毀你這個鳥籠,燒了你的破爛傢具。澎西福上尉的兒子藉口戀愛在這世上丟人現醜,那可不行。”
在岡比拉立老爺和他兒子又朝尤拉開槍時,拉鈕司和下士正在陽臺下面。當法彼沃冒冒失失地從花園走出來時,他們要殺死他,至少也要綁架他。尤拉費了好大的勁纔阻止他們這樣做。他說,這個青年還會變,他會變得有出息,那老惡棍是罪魁,幹掉他最合適。這些話使拉鈕司恢復了冷靜。
第二天,拉鈕司進了森林,尤拉則去了羅馬。他用拉鈕司給的錢買了漂亮的衣服,感到很高興。但是,他尋思該讓艾蕾瞭解自己是什麽人。想到這裏,他馬上變得憂愁起來。他的這種想法在當時十分少見,這也預示出他以後會飛黃騰達。因為當時他這種年紀的青年,想的衹是如何把情人搶到手,盡快地享受愛情,决不會以任何方式去考慮她六個月以後怎麽樣,更不會考慮她對他會有什麽看法。
回到阿爾巴羅,就在尤拉到處炫耀他從羅馬買回的漂亮衣服的那天下午,忘年之交司柯底告訴尤拉,法彼沃騎馬去城外父親的地産上去了。那塊地在三十裏外的海邊平原上。然後,他看見岡比拉立老爺在兩個神甫陪同下,上了環湖的橡樹林蔭小徑。十分鐘後,一位老婦藉口上門賣水果,大膽地走進了岡比拉立傢的府邸。她第一個遇見的小侍女馬麗達,是主子艾蕾的心腹。艾蕾接過漂亮的花束時,羞得滿臉通紅。原來花裏藏着一封長信。尤拉把受火槍襲擊那一夜以來的感受全寫出來了。但是,出於一種奇怪的羞愧感,他不敢說出自己的父親是那位以敢打敢拼而聞名的上尉,也不敢說出自己不止一次參加戰鬥,表現英勇。其實這都是他那一代青年引以為榮的事情。他認為自己知道岡比拉立老爺聽到這些事實會有什麽反應。十五世紀的姑娘,往往具有共和意識。她們註重的是一個男人自己的作為,而不是父輩為他積攢的錢財,或傢族的聲譽。但這種想法主要為平民的女兒所有。至於富傢小姐,她們害怕強盜,當然看重門第和財富。
尤拉在信裏最後寫道:“我不知道,我從羅馬帶回來的這些合適的衣服,能否讓你忘記你尊敬的那個人見我潦倒而作的辱駡。我本可以報仇,而且也應該報仇,因為我的榮譽要求我這樣做。但考慮我的行動會讓我親愛的人掉淚,便打消了這個念頭。假如不幸你對此仍有懷疑,那末這一點嚮你表明,有的人很窮,但情感是高尚的。此外,我有個可怕的秘密嚮你透露。我能若無其事地把這個秘密講給別的女人聽,可不知為什麽,當我想把它告訴你時,我不禁渾身顫抖起來。它可能會在一分鐘裏毀了你對我的愛情。無論你怎麽保證都打消不了我的顧慮,衹有從你的眼裏看出我的坦白所産生的效果,我纔放心。最近哪一天,斷黑時分,我會到後花園來看你。儘管法彼沃和你父親鄙視一個衣冠不整的窮小子,但他們不在的那一天,在我證實了他們無法剝奪我們三刻鐘到一個鐘頭的相會時,在你的窗戶下,便會出現一個男人,給本地的孩子表演馴狐的遊戲。然後,當萬福瑪麗亞的鐘聲敲響時,你會聽到遠處一聲槍響。這時,你走近花園的圍墻。若你身邊還有人,你就唱歌。若沒動靜,你的奴才會戰戰慄慄地出現在你跟前,嚮你吐露可能會叫你厭惡的事情。在等待對我來說是决定性的,可怕的一天到來期間,我也不再冒險半夜嚮你獻花了。但在夜裏兩點鐘時,我會來唱歌。你若在大陽臺上,請丟下一枝你親自在花園裏采的花。也許,這是你給尤拉的最後的愛情表示。
三天後,艾蕾的父親和哥哥騎馬到海邊巡視自傢的地産。他們應該在太陽落山前一點鐘動身回來,凌晨兩點趕到傢。可在他們要上路時,不僅他們的兩騎馬,而且農莊裏所有的馬都不見了。這賊好大的膽子,他們感到震驚。他們派人四處找馬,到第二日纔在海濱的百年老林裏尋到了。當天岡比拉立和他兒子衹得乘鄉下的牛車趕回阿爾巴羅。
那天晚上,當尤拉跪在艾蕾跟前時,天幾乎全黑了,而可憐的姑娘特別喜歡這幽黑的夜色。她第一次出現在她深情地愛着的男人面前。儘管她沒對他表露心跡,可他已深深地領會到了這一點。
她發現尤拉臉色比她更蒼白,身體抖得比她還厲害,不禁增加了許多勇氣。她註視着跪在面前的尤拉。“真的,我現在什麽話都說不出來了。”尤拉對她說。顯然,他們有一陣沉浸在極大的幸福之中。他們互相註視着,誰也不說話,像一對表情生動的玉雕。尤拉跪着,抓着艾蕾一隻手。她低着頭,專註地望着他。尤拉知道,若按他的朋友,那些羅馬浪蕩公子的主意,他該動動手腳了。可他對這種主意很反感。他魂癡意醉,內心充滿了一種比性愛所給予的更強烈的幸福。當他覺得時間過得很快時,不禁一驚。岡比拉立父子很快要回來了。他的那些羅馬朋友認為,他嚮情人公開這種可怕的秘密是件大蠢事。但他也明白,像他這樣認真的人,不吐露這個秘密,不能得到長久的愛情。
“我要告訴你一件事,也許我不該對你說。”他終於對艾蕾說道。
尤拉的臉色更蒼白了。他費了很大勁纔接着說下去,似乎吐不出起來。
“也許我會看到我們的感情泯滅,雖說它是我生命的希望。你認為我窮,可事情還不止這些,我父親是強盜,我也是強盜。”
聽到這話,艾蕾這個出生於富傢,充滿了她這種家庭對強盜所懷有的恐懼的姑娘,頓時感到頭暈目眩,幾乎要倒下。她心裏卻在想:“對於尤拉,這是多麽痛苦的事呀。他以為我會看不起他了。”尤拉跪着。艾蕾怕摔倒,靠在他身上,不久又倒在他懷裏,像是失去了知覺。
大傢知道,在十六世紀,人們喜歡描寫確切的愛情故事。因為它們不是靠理智來判斷,而是要用想象去感受的。這樣,讀者的感情纔會與主人公的感情融合一起,産生共鳴。我們依據的兩份手稿,尤其那個在有些地方用了佛羅倫薩方言的手稿,把以後的約會描寫得十分具體。
眼下的危險處境,使姑娘無法感到內疚。儘管他們常常要冒極大的危險,可是,這些衹能使他們心頭的烈焰燒得更旺。因為對他們來說,凡是由愛情引來的東西都是幸福的。
法彼沃和父親幾次差點要抓到他們。父子倆很氣憤,以為自己受到了冒犯。從外面的傳言中,他們知道了尤拉是艾蕾的情人,可他們什麽也沒發現。法彼沃年輕氣盛,以自己的出身為驕傲。他建議父親派人殺了尤拉。他對父親說:
“衹要這個傢夥活着,妹妹就面臨着巨大的危險。為了傢族的榮譽,誰說我們不會趁早殺了這個固執的姑娘?她膽大到這一步,竟不否認她的愛情。您已經看到了,她對您的訓誡總是一聲不吭,毫不理會。也好,她的沉默等於判了尤拉的死刑。”
岡比拉立老爺說:“你想想他父親是什麽樣的人。當然,我們去羅馬住上半年也不是難事,在這期間,可以把尤拉幹掉。可是,有人講過,他父親雖然罪孽深重,可是很勇敢,慷慨,甚至慷慨到這個地步,寧願自己窮,而讓手下好些士兵發了財。誰能擔保他父親在蒙特·馬立業諾公爵的部隊,或在高勞納的部隊沒有朋友?高勞納的部隊常常盤踞在法日拉森林,離這裏五裏遠。在這種情況下,他們會毫不留情地把你、我統統殺掉,可能連你不幸的母親都不會放過。”
他們父子經常這樣議論,雖然避開了艾蕾的母親威剋達·卡拉發,但還是被她打聽到了一些,叫她十分擔心。父子商量的結果是,為了他們的榮譽,不宜讓滿城的流言繼續傳播下去。現在年輕的尤拉每天穿着那套神氣的衣服,得意洋洋,甚至在大庭廣衆之中,跟法彼沃和岡比拉立本人搭腔。可是,既然除掉他是非慎重之舉,那麽就衹有選擇以下兩個或一個辦法:他們全家搬回羅馬去住,或把艾蕾送到卡斯特羅的聖母往見會修道院,在那裏待到找到合適的對象為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