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文学论坛>>名家轶事>> 科学家>> 刘海林 Liu Hailin   中国 China   现代中国  
中国的爱因斯坦:束星北档案
  束星北——一位被业内人士称为“中国的爱因斯坦”的国际级科学大师;一位曾经培养启蒙过像李政道、吴健雄等著名科学家的天才物理学家,多少年来却从未被人提及。1972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李政道先生回国,党和国家领导人在人民大会堂会见了他。当周恩来总理提出希望李政道能为解决中国教育人才“断层”的问题做些工作,介绍一些海外有才学的人到中国讲学时,李政道说:中国不乏解决“断层”问题的人才和教师,只是他们没有得到使用,比如我的老师
序言 李政道
  一九七二年十月十七日,是我一九四六年去美国后第一次回国,国家领导人在人民大会堂会见了我。周恩来总理希望我能为解决教育人才“断层”的问题做些工作,如介绍一些海外有才学的人到中国来讲学等等。我谈了自己的一些看法,我说中国不乏解决“断层”问题的人才和教师,只是他们没有得到使用。比如我的老师束星北先生。  那时我不知道束星北老师在哪里,在做什么,我很想能见他一面,可是最终未能如愿。  一个人的成功有着各种各样的因素,而这些因素又彼此关联。对于我一生的物理学研究来说,束先生对我最初的帮助和影响是非常重要的。  一九四三年的暑假,我在贵阳参加了全国大学统一招生考试,考上了浙江大学的电机系。在浙大开学前一个月左右,我从贵阳到湄潭,由友人束慰曾介绍,拜访了他的叔父,浙大物理系教授束星北先生。很快,我也认识了另一位浙大物理系的教授王淦昌先生。在抗战时期,浙大物理系的实验室,有好几位教授的办公室和期刊书籍阅览室等都设在湄潭的双修寺。那年八月大部分时间,我常在双修寺。束老师和王老师都很平易近人,他们谈话时,我也常在旁边听。当时我仅十六岁,对工科和理科的认识很不清楚,慢慢地和束星北、王淦昌二位物理教授接触多了,使我逐渐了解了物理学科的意义和重要,对我产生了很强的吸引力。  我浙江大学的一年级是在贵州永兴上的,离湄潭约三十里。一九四三年当我去永兴上学的时候就决定由电机系转为物理系。因为物理系的学生很少,那一年物理系的课程就并在化工系上。所以事实上,我在浙大一年级上的是化工系的课,唯一的不同,是每一或两星期束星北教授就会从湄潭专程到永兴来一天,和物理系的同学讨论。因为这讨论是自由的,不在日常的课程中。每次束老师来永兴,我都是唯一的学生,而我们讨论的问题也是没有规定的。在这样一对一的师生密切教学的关系下,束老师帮助我建立了我对整体物理的认识、了解和自信,使我一生受益。  一九四四年暑期,因为我母亲从上海移居重庆。我去看她,在回贵州的山路上,我搭的卡车失事,我和车一起翻入山沟。卡车全部翻身,而又压在我身上。我背部受伤,好几个月不能行动。这年秋,束老师被聘去了重庆。  一九四四年底,日军经两广侵入贵州,人心惶惶,浙大无形停顿。恰好束老师有专车来湄潭接家属,我亦随了束老师一起去了重庆。很快地,我就准备转学。一九四五年去昆明,转入西南联大。  在重庆和束老师告别时,他送了我一本Jeans写的《电磁学》名著。是他当年在英国苏格兰Eddingburgh大学,随Darwin教授做研究时用的(束老师的导师Darwin是进化论创立者的孙子)。Jeans的书中有很多剑桥大学会考的考题,不很简单。我在重庆养病等待转昆明的时间,就以束老师送我的书为伴,还手写了一册《Jeans电磁学习题全解》。到联大后,托陆祖荫同学送给物理系同仁们。  一九四四年,和束老师分手后,很遗憾就再没有机会和他相见。一九四六年我到美国后,又完全和束老师失去了联系。过了几十年后,才陆续知道些他的情况。束老师后半生的遭遇,让我心里很难过。科学的基础是人类的创造力,它追求的目标是真理和真理的普遍性。束老师为了追求真理,争取科学研究和教育年轻人的机会,竟会付出如此大的代价!回忆起当年在湄潭和永兴与束老师相处的日子,想起他非凡的科学气质和为人品格,心里真有说不出的感觉。  我一生最重要的机遇,是在很年轻时能极幸运地遇到三位重要的老师,得到他们的指导和帮助。束星北老师的启蒙,吴大猷老师的教育及栽培和费米老师的正规专业锻练都直接地影响和造成我以后的工作和成果。我的一生和他们对我的影响是分不开的,而我最早接受的启蒙光源就是来自束星北老师。  谨以此文向束老师表示深切的怀念和崇高的敬意。  
第一章 追求与理想(1)
  扬州南乡开沙念四圩,为长江下游的洲渚,其建制,原属江都开沙洲,现为扬州邗江县头桥镇安贴村。头桥镇在古城扬州东南约三十里。安贴村依江而筑,一幢幢青砖灰瓦飞檐翘角的江南民宅,散落在桑林、竹林和水田交织出的波光潋滟的江堤上。“束家老宅,圩中人称束家大瓦房,倚堤朝西,并排四个大门,前后两进,大小三十余间,家塾、书斋单独砌在箍江大岸上。南山头特挑土叠成高地,栽竹种树,蔚成园林。门前是人工开凿的河塘,夏时菱红荷绿,冬则鱼游渊底,清波荡漾。隔河为连片的稻田。……宅后,堤傍多树,岸外江滩至水,绿柳红蓼,蒹葭苍苍。屋旁翠竹成林,绿树成荫,最大的那棵皂角树,数人才能合抱,几里以外就能见到四根主干的大园〈圆〉冠……①  束氏〈家族〉为开沙望族之一,据民国七年(1918)重修的《束氏族谱序(南通张謇撰)云:“束氏谱系出汉太傅疏广之后。广曾孙孟达居东海沙鹿山南,避新室之乱,去足为束……晋有束混,仕陇西太守。混生龛,为冯翊太守。龛生哲,字广微,博学多才,为晋儒宗……(及宋)振祖始居云阳三城(今丹阳县境)……(及明)海公(建军功,封佥事)游学维扬南新洲(开沙诸小洲之一),见其山水之胜,卜筑而居,为南新洲开基之祖……”传至星北先生,一十八世。在黄家桥(今邗江县李典镇境)曾建束氏宗祠,于清道光二十九年(1849)水灾,祠产荡然,嗣是无力复建。②  据《束氏族谱》,星北曾祖履华,住开沙念四圩(又名宦家码头念四圩,即二十四圩),生四子:长名增熙、次名增煦(又名纶,号渭湟、畏皇)、三名增祥、四名增瑞。增熙、增祥无出。增煦生二子:名曰、曰璐。增瑞生二子:名曰琅、曰琪。曰琅承嗣增熙,排行束大,曰为束二,曰璐承嗣增祥称束三,曰琪是束四。曰琅生仪保(又名光仪,号赣南)居老宅;曰婚张謇女,寓南通;曰璐娶江都嘶马郭氏(人称束三娘),住老宅,生传保,乳名“大林子”即星北先生。又生保,乳名“小林子”号淮北(曾任上海《自由论坛报》主编,后往台湾从政)。束三太太晚年寓居江都大桥镇。曰璐又配姜氏,住南通;曰琪娶开沙念三圩胡氏,人称束四娘,住老宅,直至土改,才迁居南通。传保即星北先生,幼年曾聘同邑杨氏女,时年11岁。  星北先生的曾祖父束增煦。婺源江谦的《束公畏皇事略》叙:“公姓束氏,讳纶,字畏皇,江都人。幼颖悟笃学,年十八补学官弟子……公家设花布粮肆于南通之二甲镇,公父履华,从兄锦分主其事。公弱冠往省,遂就该镇授义室……暨花布渐落,奉父回邗,再至通就馆,佐锦治粮业,兼授从弟经读。……粮业旋亦不振,公慨然有四方之志矣……”嗣后,安东令聘为记室,庐江吴武壮公耳公名,辟参戎幕。同幕多名士,有项城袁世凯等。光绪年间病逝,生前著述,散佚未刊。梁启超为其传作赞。③  父亲束曰璐毕业于江南陆师学校,清末曾任官家的参领,辛亥革命后引退。民国时期任全国水利局的主事,与其兄束曰(张謇的女婿)一同为张謇办理经营盐业与纺织业。民国初年,两人实际上已成为江南著名实业家张謇的左膀右臂,兄弟俩经营的盐业与纺织业也成为张氏实业集团的经济台柱子。曰璐的生意生活大都在南通,因性情和生意关系,他极少回家。因而子女和祖上留下来的上百亩滩地水田,都由妻子郭氏一人料理。郭氏又称“江都夫人”,因嘴脚长得奇大,佃户们背地里也称她束大嘴或束大脚。她高大肥硕,性情刚烈。安贴村的村民大都是束家的佃户,他们对这个声若洪钟,高大丰满的女人既敬又畏。束大嘴常常会出其不意地出现在那些偷懒耍滑的佃户地头上,若是哪个不幸的主儿给她逮住了,可就倒霉了。她会当着所有人的面把他的祖宗八代一一拖出来理论一番。要是那个不识趣的再敢无理纠缠的话,束大嘴就会扬起她那个让所有佃户都畏惧的手,劈头盖脸地扇下去。可是束大嘴又心慈如佛,若逢灾年,不但主动减租,还会捐资募化,赈济衣食。每到枯冬春荒,束家都要发寒衣、施面粉。圩中人背地里常谈:“束大嘴(束三娘的绰号)心直口快,有慈悲心,肯做好事。”④  童年的生活足滋足味。江边的芦苇滩,划塘(芦苇滩中间的小河)和江中洲渚伴着束星北无忧无虑的童年。八岁那年,束大嘴决意要给耍疯了的小野马套上笼头,她延聘其伯父的同科秀才魏楚翘老夫子为束星北“开蒙”。束星北虽不情愿,却碍于母威,不得不和同乡的几个孩子跟老夫子习书问经。老夫子拴不住不胜其烦的束星北,他常常领着弟弟束全保和不惧戒尺的小伙伴半路出逃:下滩子,摸虾子,捉螃蟹,掏鸟窝,兴致所至,就将魏楚翘撂到脑后。当两个泥猴发现天时已晚,想偷偷溜回自己的房间时,一声狮吼炸雷一般,坐在太师椅上的老太太手攥着戒尺已恭候多时了。“划塘”,芦苇连片,退潮即为滩涂,涨潮水流湍急,不知不觉间,顿成泽国,每年都有不谙水性的孩子被夺了性命去。“难怪束三老太发现后,火冒三丈,立即罚他兄弟俩,伏在板凳上施打戒尺。大林子(束星北乳名)刚直,知错愿罚,硬铮铮的〈地〉挨了十下,小林子(束全保乳名)灵活,连声哀求‘下次不敢了’,却减罚一半。”⑤    
首页>> 文学论坛>>名家轶事>> 科学家>> 刘海林 Liu Hailin   中国 China   现代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