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香港女学者王璞撰写的一部评述项美丽与邵洵美爱情传奇的《项美丽在上海》,本周将推出。其中很多首次在国内披露的史料,重现了上世纪30年代的上海文化圈。
发生在新月派著名诗人邵洵美与美国女记者项美丽之间的跨国恋情,60年前在文化圈引人注目。
项美丽是《纽约客》的专栏作家,在经过一次失败的恋爱之后,项美丽登上了去上海的轮船。在上海她遇到了邵洵美,陷入情网。她跟着邵洵美和上海滩上的文化人打成一片。两人在日军占领上海期间,一起编辑出版中英文杂志。抗战开始后,项美丽在朋友的建议下撰写《宋氏三姐妹》,为此她在香港、重庆两地奔波,和邵洵美的感情出现裂痕,最终分手。
王璞介绍,她根据项美丽的英文回忆录、小说、散文集以及中外各种相关资料,“从一些传说中的疑点起步,以一种‘八卦’的心态,加上学究式的考证,配之以通俗文学的风格,记述项美丽一生中最传奇的一段──上海岁月”。
由于项美丽绝大多数作品尚未被译成中文出版,因此,王璞在书中引述的许多材料均首次在国内披露。(李瑛)
发生在新月派著名诗人邵洵美与美国女记者项美丽之间的跨国恋情,60年前在文化圈引人注目。
项美丽是《纽约客》的专栏作家,在经过一次失败的恋爱之后,项美丽登上了去上海的轮船。在上海她遇到了邵洵美,陷入情网。她跟着邵洵美和上海滩上的文化人打成一片。两人在日军占领上海期间,一起编辑出版中英文杂志。抗战开始后,项美丽在朋友的建议下撰写《宋氏三姐妹》,为此她在香港、重庆两地奔波,和邵洵美的感情出现裂痕,最终分手。
王璞介绍,她根据项美丽的英文回忆录、小说、散文集以及中外各种相关资料,“从一些传说中的疑点起步,以一种‘八卦’的心态,加上学究式的考证,配之以通俗文学的风格,记述项美丽一生中最传奇的一段──上海岁月”。
由于项美丽绝大多数作品尚未被译成中文出版,因此,王璞在书中引述的许多材料均首次在国内披露。(李瑛)
项美丽是谁? 在二十一世纪的中国,这问题没几个人答得出来。可若是时光倒流七十年,在二十世纪三十至四十年代,你到上海或是重庆、甚至香港的上流社会,这个名字即使不是如雷灌耳,起码人尽皆知。 上个世纪三十年代有位英国作家哈莉叶特·塞金德要研究上海,她在她那本名叫《上海》的专著中写道: “我接触的在上海的西方人,几乎人人都谈到艾米丽·哈恩,男人语带赞赏,女人的语气则有点尖酸刻薄。” 三十年代在上海的西方人并不少。有人作过统计,到三十年代中期为止,在上海的西方人有六万人之多,有英国人、德国人、美国人、俄国人、意大利人。这其中还不包括日本人。 1940年在香港的香港大酒店,宋氏三姐妹自1927年国共分裂后首次一道公开露面。三姐妹和她们的小弟宋子安夫妇,以及宋美龄的顾问端纳围桌聊天,乐队奏起了华尔滋舞曲,一对对男女走下舞池翩翩起舞。这时,着一身黑色中装的宋庆龄,突然指着舞池中一位白人女子道: “那是米奇哈恩!我看那就是米奇老鼠,跟她一起的是谁?” 一点不错,这位名叫艾米丽·哈恩(Emily Hahn)、朋友昵称为米奇的美国女子,就是项美丽。宋氏三姐妹都认得她。事实上,她是其中两位──宋霭龄和宋美龄的朋友。这次酒店相遇也并非巧合,而是出自大姐宋蔼龄的安排。她事先通知项美丽会有这次历史性的三姐妹聚会,项美丽才去香港大酒店订位。 一年之后,就有一本项美丽撰写的《宋氏三姐妹》(The Soogn Sisters)在纽约出版。这也许是最早出版的宋氏三姐妹传记。 以后出版的多种中英文宋氏姐妹传记,在掌握第一手资料和文字表达方面,都未能出其右。令我十分吃惊的是,项美丽这本站在自由知识分子立场、观点可说是中间偏右的著作,早在1985年己由北京某出版社翻译出版。而且一印就印了十六万册之多。也就是说,早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项美丽在中国内地已经至少有十六万读者。然而,当我向朋友提出”项美丽是谁”这一问题,他们要么一脸茫然,要么说出一些听来有点荒诞的传闻。这些传闻并非关于她的书,而是关于她与中国作家、新月派诗人邵洵美的绯闻。 我这人很”八卦”,平时就爱看八卦杂志。不过,还没有八卦到参与传播八卦消息的地步。我之所以继续关注有关项美丽的传闻,并终于决定要写这本有关她的书,主要出自于一种大约会被归类为女性主义的好奇心,我发现:虽然这些传闻众说纷纭,各有各说,但有一点口径一致,即,项美丽是中国作家邵洵美的情人,而邵的正室盛佩玉不仅不吃醋,反而从旁大力相助,甚至建议他们去办了结婚手续。 作为一个女人,而且是扮演过各种女人角色的女人,我对此说本能地起疑。我打出“项美丽”这个名字在中文互联网上搜寻,条目有九百多。一大半属词语误载,真正有关美国作家项美丽的条目不过数十条,而这数十条也多半互相重复,或互相抄录,提供最多新信息者当推董鼎山的《罗曼蒂克的项美丽》一文。不过,我感到奇怪的是,董氏精通英文,居美多年,是中美文化交流的重要传播者。他的这篇不过一千字的小文,对照我当时浏览过一遍的项美丽《我的中国》,却也至少有三处使我怀疑。 第一,他说项美丽“自幼即一心想当个开矿工程师”。 项美丽本人可没这么说过,相反,项美丽在一篇回忆文章中说,她原先是想学化学的,后来又一度想当雕塑家,只是因为要跟从来不收女生的威斯康辛大学矿冶工程系赌口气,才一时冲动之下改学了矿冶工程。 第二,他说项美丽“一到上海即决定要呆下去”。 但在《我的中国》中,项美丽写道: 这(指上海之行)完全是一次旅行,不是吗?我仍然把上海当作一个购物点,是两个目的地之间的一站。我开始的计划是度一次为期两周的长假,这是个延长的周末。然后有一天,我发现我找到了一个工作,成了上海的短期居民。当地一家英国人办的早报《字林西报》需要一个女记者,给他们写点特写、专访之类。原来的那位女记者结婚去了。我就说我愿意干。 然而,即便有了这份工作她也天天想着走人,在告别了如期回美国的姐姐海伦,回到自已在江西路的临时租房时,她心想: “去他的中国,中国都快把我闷死了,我对中国不感兴趣。”接着她写道,“我差点就要跳上一辆黄包车去码头。” 第三,董文写邵洵美“在法租界生长”。而在宋路霞的《上海的豪门旧梦》这本书中,说到邵是在南京西路上的邵家花园洋房出生,长大的。在《我的中国》中,项美丽说她与邵洵美认识时,他的大宅位于杨树浦路。只是在八一三事变后,邵洵美才步她项美丽之后,在法租界霞飞路租了套房子。南京西路是英租界,而杨树浦路根本不是租界。 而且,这篇文章也跟其它文章一样,说邵的妻子对“丈夫的洋情妇非常纵容”,甚至还鼓励他们举行“一个奇特的结缡仪式,按旧习惯娶妾规则,赠她两个玉镯。” 真的吗?为什么?我想。 我在网上 搜索“邵洵美”这个名字,找到的条目有二千余条,大多是2002年出版的《海上才子邵洵美》的衍生文章。有的文章干脆就是把书中的文字摘抄一些放到各种刊物上发表,不过,显然发生了抄写错误。别的不说,关于她的去世年月,就有多种说法。有说1997的,有说1998的,有说2000的,不一而足。有的文章则是基于这些可疑资料的的胡评乱讲,比如有篇文章竟将项美丽列为《上海宝贝》的作者卫慧的鼻祖之一,说项是个“睡遍万水千山”的美女作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