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文學>> 文物古董>> 白明 Bai Ming   中國 China   現代中國   (1960年)
打眼2--古玩做局的那些事兒
  收藏有道 打眼無間
  
  十個“打眼”故事 講收藏界“十面埋伏”
  
  一句“戒貪”箴言 品人世間“百味事態”
  
  長期以來,古玩收藏的書籍多為“品鑒”之類,鮮有關於因“打眼”而買假上當的“反面教材”。出身於古玩世傢,浸淫古瓷文化近30年的收藏傢白明卻偏偏“哪壺不開提哪壺”,專把自己和身邊人收藏經歷中打眼的遭遇收集成係列。
  
  本書依然以第一人稱的方式將作者收藏經歷中的秘聞趣事娓娓道來,如講述製販假三彩馬的“秦瓊賣馬”、介紹假黃花梨騙局的“滿城盡帶黃金甲”、揭示設套騙人的“再說掏老宅子:張學良秘書的收藏等,情節麯折,引人入勝。
  
  正如著名收藏傢馬未都先生的評價:“防止打眼,戒貪極其必要,其次纔是努力認真地學習各類知識。”從這點上講,《打眼2》與其前著一樣,其重要性超過了任何一本指導收藏的專業書籍,它們在講述上當的故事的同時,也揭示出一個又一個人生的道理。從這點看,此書的內涵、哲理,已經超越了文物收藏本身,而直指人性、道德等深刻的層面,無疑是一本值得一讀的好書。
作者白明介紹
  白明與崔永元白明,男,1984年畢業於中央民族學院漢語言文學係,1986年完成“文物-博物館學”進修。現任北京出版社出版集團北京電子音像出版社副總編輯;民辦“北京睦明唐古瓷標本博物館館長”;北京市收藏傢學會會員;政協北京市崇文區委員。
  從事中國古代文玩的收藏、鑒賞逾三十年,其中以收藏中國古代陶瓷標本為主,1999年以集數十年之收藏的六萬片陶瓷標本,建成“北京睦明唐古瓷標本博物館”至今。在文物收藏界得綽號曰:“片兒白”。
  著作有:《白門三代》、《打眼——古玩收藏裏的實話實說》、《片面之瓷》、《霧裏看花——您知道什麽叫古玩嗎》。
  即將出版的作品:《打眼2——古玩做局的那些事兒》、《“串串燒”——片兒白說“瓷兒”》。
  曾參與媒體宣傳的節目有:中央電視臺《實話實說》、《人物新周刊》、《小崔說事兒》、《百科探秘》、《理財教室》、《走近科學》、《秘境觀察》、《名人之後》等,其他如鳳凰衛視的《魯豫有約》以及北京、上海、河北等多傢電視臺的“訪談節目”。作品《打眼》由作者自己在中央人民廣播電臺“文藝之聲”中聯播,獲得中央人民廣播電臺“2007年度文藝廣播”一等奬。目前該作品正在國內首傢“欄目劇”的籌拍中。
  近年來在本博物館和一些大專院校及相關文化公司進行“專業講座”。現受聘清華大學繼續教育學院客座。主要選題為:“中國古代陶瓷歷史的沿革及賞析”、“關於中國古代藝術品的鑒賞與投資”、“走進陶瓷的‘遊園驚夢’”、“三十六計說‘打眼’”、“七十二變談‘造假’”、“海外遺珍——一千年來中國流失海外的古代藝術品”等等。善於以自己收藏的珍貴瓷片標本,以實物和“故事”的方式進行深入淺出和趣味性的講述。
《打眼2》引子
  續寫《打眼》 再說“心魔”拙作前一本《打眼》出版以後,承蒙藏友們的認可以及媒體的厚愛,也算是小的溜兒“火”了一把,實乃我意料之外的事情。
  原以為,《打眼》的話題是寫文玩界個別商傢“玩竄兒”(用假貨設套騙人)以及諸多收藏愛好者因貪心而上當的糗事,不成想被“關註”了。因為我是既揭了自傢的“禿瘡疤兒”,又給別人的傷口上“撒了一把????”,自認為弄不好就成“衆矢之的”了,於是疑心生暗鬼,真害怕哪天因為背着老婆跟某人“拍拖”而忘了鐘點兒回傢晚了,半道上挨一板兒磚……咳——看來我太低估了造假者的覺悟,太拿自己當事兒了。其實你是誰呀?以為自己是一把“蔥花兒”,誰拿你“熗鍋”呀?
  所以事先聲明:如果某天夜半在我們傢樓底下拐彎抹角的黑暗處,我真被人用磚頭給“花”了,絶對與收藏界無關,八成是我那親愛的所為,這案子大概應該屬於“情殤”的範疇吧?故今在此留個綫索,省得日後查起來“死無對證”。
  至於我為什麽要“續寫打眼”,的確是有朋友“哭着喊着”說前一本書看了——不過癮!是嫌我倒黴“倒”得不夠而不過癮?還是因為我沒把收藏界讓人“打眼”的糗事兒給抖落幹淨而不過癮?我就講不清楚了。我在上本書的一開頭曾說過:文玩收藏界,“撿漏”的事兒是少之又少的,比飛機失事還“難”,而“打眼”的悲劇則是每分鐘都會發生。沒有贋品就沒有文玩,沒有“打眼”就沒有收藏,在某種意義上,這似乎已經是個“賣馬配鞍子”的事兒了。所以,要把“打眼”的事例都給抖落幹淨,您說咱誰有這個本事?其實沒人有“這個本事”。但是,作為茶餘飯後的消遣,接着給大夥連逗樂帶提醒,興許還有點能說的事兒。
  您比方說前幾天吧,有一位“海歸”找我,手裏捧着個筆記本電腦,激動得不得了。
  “得着什麽喜帖子啦,您這麽高興?”
  “知道美國如今正鬧‘次貸危機’嗎?”
  “略有耳聞,那您也犯不上這麽高興呀?”
  “讓我高興的是,美國那邊兒有人撐不下去,開始變賣古玩啦!”
  說話間這主兒就雙手顫抖着打開筆記本電腦,於是頁面上陸續顯示出了幾十張關於“古玩”的圖片。
  我問他:“您都給買下啦?”
  回答:“買下了一部分,勞駕您給看一眼,如果值當的話,回去我準備全部拿下!”
  我說:“美國鬧的‘次貸危機’到底是怎麽一回子事兒?我不是搞金融的,還真弄不大明白。但我敢肯定,您電腦上的這些玩意兒大部分都是從北京地攤兒上運過去的。要是都讓您給包圓兒了,估計你們傢比美國的‘次貸危機’還要慘!”
  “不會吧?這可是我在唐人街上買的!”
  “唐人街上就不‘鬧鬼’啦?”
  那人就憤憤地把筆記本電腦合上,特不高興且又輕衊地說:“你沒怎麽出過遠門吧?有機會多出去看看,那大千世界——精彩得很哩!”
  得——饒着他不遠萬裏的買了“瞎活”(假貨),還落一個我是“纏小腳兒的新媳婦——走不了遠道兒也沒見過世面”。您瞧見沒有?這又是一個“着”了“心魔”的,而且這爺們兒來自“大洋彼岸”!
  今兒個豁出去了,《打眼》之二的“開頭”,還是從我自己的故事說起吧……
首頁>> 文學>> 文物古董>> 白明 Bai Ming   中國 China   現代中國   (196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