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古往今来,人们无不向往着发财致富。 “恭喜发财”成为人们节日见面说得最多的一句吉祥话。怎样才能发财致富呢?有两个条件:第一个条件是社会大环境。这主要表现在,生产力发展,有一定的物质基础和市场经济作依托;政府要给人们提供各种致富机会和条件,让人们尽可能发挥自己的专长,在为社会作出贡献的同时,也给自己带来丰厚的回报。
第二个条件是个人要努力。司马迁在《史记·货殖列传》中说:“夫纤啬筋力,治生之正道也,而富者必用奇胜。”纤啬筋力的意思是:精打细算,勤苦劳动。这句话是说:精打细算,勤苦劳动,是发财致富的正路。但想要致富的人还必须出奇制胜。就大多数人而言,发财致富靠的就是辛勤劳动,精打细算。但是,古往今来,也有人总想快富、大富,于是追求捷径,甚至搞歪门邪道。
战国时期,社会发生了很大变化,经过各国的变法与改革,传统的贵族宗法制度和等级制度松动,下层人获得了较多的改变自己身份地位的机会,由于社会活化,人们追求金钱、利益的机会增多,出现了空前的拜金求利之风。
用司马迁的话说,当时的情况是“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 意思是,天下的人,熙熙攘攘,都是为利而来,都是为利而往。司马迁还说,那些拥有千辆兵车的天子,享有万户封侯的诸侯,占有百室之邑的大夫,尚担心贫困,何况普通老百姓呢!
在这股求金求利的风气影响下,人们各显神通,施展才干,比如,当时人们总结了一套如何致富的秘诀:要想求富,“农不如工,工不如商,刺绣文不如依市门。”刺绣文指从事刺绣这种手工业劳动,依市门指依门卖笑。司马迁说,只要用心思,肯下功夫,搞农业、作手工业、经营商业都可以致富。并举了不少例子来说明。但是也有的人通过其他手段致富。
我们要说的吕不韦,就是以另类手段求富的典型。他由经商转为从政,由一个商人变为政治家。他是怎样弃商从政的?他在中国历史上起了什么作用?我们如何评价他呢?
用今天的眼光看吕不韦,他简直是一个不可思议之人。他敢想敢干,胆量极大,他上下钻营,活动能力极强,他曾经显赫一时,执掌秦国大权十多年,在秦国的历史上占有重要位置。但由于走错一步棋,导致全盘皆输,失败得很惨。
吕不韦是在战国特殊社会环境下出现的政治冒险家,他极具传奇色彩的一生给后人留下了好几个千古之谜。这是人们对他有兴趣的重要原因。我觉得起码有四个谜团值得研究:
一是他究竟长得什么样?由于古代没有留下吕不韦的画像(也许我没见到),现在人们都是依据对他的想象进行描绘,在目前流传的吕不韦画像中,有的画得很有个性,很有棱角;有的则把他画得很丑,是一个尖嘴猴腮,很奸诈的瘦老头。之所以有差距,是因为吕不韦在人们心目中的印象不同。在没有见到真人以前,人的脑海里往往有一个思维定势,好人坏人的形象容易脸谱化,就画像来说,好人、英雄就往往画的英俊,反之,坏人、奸臣就画的丑陋,对吕不韦也是如此,由于吕不韦给人们的印象不怎么好,所以形象就难看了。其实,我觉得对吕不韦应重新定位。从总体上看,他功过参半,是一个对历史发展有贡献的人,是秦国历史上的功臣。所以我认为,在没有找到古代画像之前,画他不应该画的太难看。(图片:吕不韦像)
吕不韦的第二个谜团,也是最大的谜团,是他究竟是不是秦始皇的生父?如果是亲父子,他们的相貌中肯定有相似的地方,而关于秦始皇的长相,史书有一些记载,但是人们对这些记载的理解有分歧。关于这个问题,大家如果仔细读一读《史记·秦始皇本纪》,也可以得出自己的看法,对这个问题也将在后面和大家讨论。(图片:秦始皇像)
第三个谜团是吕不韦究竟是怎么死的?死后埋在那里?吕不韦的墓现在有两处。第一处,根据《魏书·地形志》记载:“阳翟(今天河南禹州)有吕不韦墓。”另一处吕不韦墓据说在洛阳市东面约20公里的偃师市南蔡庄大冢头村东。究竟哪一个是真的呢?(图片:吕不韦墓)
古往今来,人们无不向往着发财致富。 “恭喜发财”成为人们节日见面说得最多的一句吉祥话。怎样才能发财致富呢?有两个条件:第一个条件是社会大环境。这主要表现在,生产力发展,有一定的物质基础和市场经济作依托;政府要给人们提供各种致富机会和条件,让人们尽可能发挥自己的专长,在为社会作出贡献的同时,也给自己带来丰厚的回报。
第二个条件是个人要努力。司马迁在《史记·货殖列传》中说:“夫纤啬筋力,治生之正道也,而富者必用奇胜。”纤啬筋力的意思是:精打细算,勤苦劳动。这句话是说:精打细算,勤苦劳动,是发财致富的正路。但想要致富的人还必须出奇制胜。就大多数人而言,发财致富靠的就是辛勤劳动,精打细算。但是,古往今来,也有人总想快富、大富,于是追求捷径,甚至搞歪门邪道。
战国时期,社会发生了很大变化,经过各国的变法与改革,传统的贵族宗法制度和等级制度松动,下层人获得了较多的改变自己身份地位的机会,由于社会活化,人们追求金钱、利益的机会增多,出现了空前的拜金求利之风。
用司马迁的话说,当时的情况是“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 意思是,天下的人,熙熙攘攘,都是为利而来,都是为利而往。司马迁还说,那些拥有千辆兵车的天子,享有万户封侯的诸侯,占有百室之邑的大夫,尚担心贫困,何况普通老百姓呢!
在这股求金求利的风气影响下,人们各显神通,施展才干,比如,当时人们总结了一套如何致富的秘诀:要想求富,“农不如工,工不如商,刺绣文不如依市门。”刺绣文指从事刺绣这种手工业劳动,依市门指依门卖笑。司马迁说,只要用心思,肯下功夫,搞农业、作手工业、经营商业都可以致富。并举了不少例子来说明。但是也有的人通过其他手段致富。
我们要说的吕不韦,就是以另类手段求富的典型。他由经商转为从政,由一个商人变为政治家。他是怎样弃商从政的?他在中国历史上起了什么作用?我们如何评价他呢?
用今天的眼光看吕不韦,他简直是一个不可思议之人。他敢想敢干,胆量极大,他上下钻营,活动能力极强,他曾经显赫一时,执掌秦国大权十多年,在秦国的历史上占有重要位置。但由于走错一步棋,导致全盘皆输,失败得很惨。
吕不韦是在战国特殊社会环境下出现的政治冒险家,他极具传奇色彩的一生给后人留下了好几个千古之谜。这是人们对他有兴趣的重要原因。我觉得起码有四个谜团值得研究:
一是他究竟长得什么样?由于古代没有留下吕不韦的画像(也许我没见到),现在人们都是依据对他的想象进行描绘,在目前流传的吕不韦画像中,有的画得很有个性,很有棱角;有的则把他画得很丑,是一个尖嘴猴腮,很奸诈的瘦老头。之所以有差距,是因为吕不韦在人们心目中的印象不同。在没有见到真人以前,人的脑海里往往有一个思维定势,好人坏人的形象容易脸谱化,就画像来说,好人、英雄就往往画的英俊,反之,坏人、奸臣就画的丑陋,对吕不韦也是如此,由于吕不韦给人们的印象不怎么好,所以形象就难看了。其实,我觉得对吕不韦应重新定位。从总体上看,他功过参半,是一个对历史发展有贡献的人,是秦国历史上的功臣。所以我认为,在没有找到古代画像之前,画他不应该画的太难看。(图片:吕不韦像)
吕不韦的第二个谜团,也是最大的谜团,是他究竟是不是秦始皇的生父?如果是亲父子,他们的相貌中肯定有相似的地方,而关于秦始皇的长相,史书有一些记载,但是人们对这些记载的理解有分歧。关于这个问题,大家如果仔细读一读《史记·秦始皇本纪》,也可以得出自己的看法,对这个问题也将在后面和大家讨论。(图片:秦始皇像)
第三个谜团是吕不韦究竟是怎么死的?死后埋在那里?吕不韦的墓现在有两处。第一处,根据《魏书·地形志》记载:“阳翟(今天河南禹州)有吕不韦墓。”另一处吕不韦墓据说在洛阳市东面约20公里的偃师市南蔡庄大冢头村东。究竟哪一个是真的呢?(图片:吕不韦墓)
第四个谜团是吕不韦任秦国丞相时,曾组织门客编写了一部《吕氏春秋》,这究竟是一部什么书?吕不韦写这部书的目的是什么?现在人对这部书越来越有兴趣了。如果用这部书的理念治理国家,秦朝会是什么样子?它会速亡码?当然,历史不能假设,但是我们对这部书进行分析,是会得到某些启迪的。
先从吕不韦的身世谈起。吕不韦(前292年?—前235年)是战国末年活跃在阳翟(今河南禹县)的大商人。他出生在濮阳(今河南濮阳西南)。阳翟在河南中部,濮阳在河南东北,两地相隔不算近。之所以有两地之说,可能是这样:濮阳是吕不韦的家乡,他除了在濮阳做买卖,也到其它地方经营,很可能经常在阳翟。故《史记·吕不韦列传》说他是“阳翟大贾”。也有人认为他是阳翟人。
战国时期,这一地区经济繁荣,商业发达,商人很多。他的家庭是个商人之家,父亲因经商发财,“家富万金”,是远近闻名的大商人。在这个商人之家,吕不韦从小耳闻目濡,深受其父经商思想的影响。加之他聪明好学,后来独立经商,成为经商能手。《史记·吕不韦列传》说,吕不韦“往来贩贱卖贵,家累千金”。他往来各地,以低价买进,高价卖出的手段,积累了千金的家产。他经营什么?现在无从考证。可以推测,一定是比较紧俏的东西,如盐、粮食、丝绸、布匹等,他利用市场短缺,异地差价,长途贩运而发了财。战国时期,许多商人靠贩运发财。
但是,吕不韦并没有满足自己商人的身份。大约在公元前265年,吕不韦来到邯郸,最初还经商,赚了钱以后,就再也不做买卖了。吕不韦本来是经商好手,如果继续走经商之路,他还会赚更多的钱,成为像他父亲那样“家富万金”的商人当无问题。他为什么不愿意经商,为什么要改变自己商人的身份呢?
这里要说几句春秋战国的商人。
春秋晚期到战国,由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各国变法改革的成功,新的生产关系确立,商品经济有很大发展,过去“工商食官”的局面被打破了。什么是“工商食官”呢?在西周时,官府垄断手工业和商业,不允许个人生产和经营。“食官”就是从事工商业的食于官,吃官饭。
春秋战国时期,这种情况有了改变。独立的手工业者和商人数量增多,出现了一批中国历史上最早的大商人,如范蠡、子贡、白圭等。吕不韦也是其中之一。他们经商有道,往来各地,积累了巨额商业资本,活跃了社会经济,对中国商业的发展起了重要作用。
不过,与此同时,还有一批人也很活跃,并且他们当中许多人也富了起来,这就是游士。
游士是春秋战国新出现的知识群体。士本来是周代贵族等级制度中的最低一级,他们或在官府任职,称“文士”;或身披铠甲,出兵打仗,称“甲士”。在西周时期,士的身份地位受到限制,“士之子恒为士”。就是说士的后代还是士,很难改变。这种身份的世袭制严重束缚了人的才能的发展。到春秋战国时期,宗法等级制动摇,士从原来受束缚的状态中解脱出来,获得了自由;同时,又出现了一批新型的士,他们多数人通过读书学习,拥有一技之长,他们到各国宣传自己的思想主张,谋求发展,有的人成为贵族的门客,有的人成为国君的谋士,有的甚至担任了高级官僚。由于他们居无定所,朝秦暮楚,“合则留,不合则去。”故称游士。
如苏秦,他家境贫穷,跟哥哥嫂子一起生活,为改变命运,他去各地游说,但不成功,回到家后,家人对他冷嘲热讽。《史记·苏秦列传》说:家里人都讽刺他,说:“周人之俗,治产业,力工商,逐什二以为务。今子释本而事口舌,困,不亦宜乎1意思是:现在人们都经营产业,下海经商,你却整天读书,净耍嘴皮子,挣不来钱,白吃饭,这也太不应该了!
苏秦不理睬这一套,继续刻苦读书,增长本领。他不分昼夜读书,甚至“锥刺骨”,——读书困的时候,用锥子扎自己的大腿,鲜血流到自己的脚上。
先从吕不韦的身世谈起。吕不韦(前292年?—前235年)是战国末年活跃在阳翟(今河南禹县)的大商人。他出生在濮阳(今河南濮阳西南)。阳翟在河南中部,濮阳在河南东北,两地相隔不算近。之所以有两地之说,可能是这样:濮阳是吕不韦的家乡,他除了在濮阳做买卖,也到其它地方经营,很可能经常在阳翟。故《史记·吕不韦列传》说他是“阳翟大贾”。也有人认为他是阳翟人。
战国时期,这一地区经济繁荣,商业发达,商人很多。他的家庭是个商人之家,父亲因经商发财,“家富万金”,是远近闻名的大商人。在这个商人之家,吕不韦从小耳闻目濡,深受其父经商思想的影响。加之他聪明好学,后来独立经商,成为经商能手。《史记·吕不韦列传》说,吕不韦“往来贩贱卖贵,家累千金”。他往来各地,以低价买进,高价卖出的手段,积累了千金的家产。他经营什么?现在无从考证。可以推测,一定是比较紧俏的东西,如盐、粮食、丝绸、布匹等,他利用市场短缺,异地差价,长途贩运而发了财。战国时期,许多商人靠贩运发财。
但是,吕不韦并没有满足自己商人的身份。大约在公元前265年,吕不韦来到邯郸,最初还经商,赚了钱以后,就再也不做买卖了。吕不韦本来是经商好手,如果继续走经商之路,他还会赚更多的钱,成为像他父亲那样“家富万金”的商人当无问题。他为什么不愿意经商,为什么要改变自己商人的身份呢?
这里要说几句春秋战国的商人。
春秋晚期到战国,由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各国变法改革的成功,新的生产关系确立,商品经济有很大发展,过去“工商食官”的局面被打破了。什么是“工商食官”呢?在西周时,官府垄断手工业和商业,不允许个人生产和经营。“食官”就是从事工商业的食于官,吃官饭。
春秋战国时期,这种情况有了改变。独立的手工业者和商人数量增多,出现了一批中国历史上最早的大商人,如范蠡、子贡、白圭等。吕不韦也是其中之一。他们经商有道,往来各地,积累了巨额商业资本,活跃了社会经济,对中国商业的发展起了重要作用。
不过,与此同时,还有一批人也很活跃,并且他们当中许多人也富了起来,这就是游士。
游士是春秋战国新出现的知识群体。士本来是周代贵族等级制度中的最低一级,他们或在官府任职,称“文士”;或身披铠甲,出兵打仗,称“甲士”。在西周时期,士的身份地位受到限制,“士之子恒为士”。就是说士的后代还是士,很难改变。这种身份的世袭制严重束缚了人的才能的发展。到春秋战国时期,宗法等级制动摇,士从原来受束缚的状态中解脱出来,获得了自由;同时,又出现了一批新型的士,他们多数人通过读书学习,拥有一技之长,他们到各国宣传自己的思想主张,谋求发展,有的人成为贵族的门客,有的人成为国君的谋士,有的甚至担任了高级官僚。由于他们居无定所,朝秦暮楚,“合则留,不合则去。”故称游士。
如苏秦,他家境贫穷,跟哥哥嫂子一起生活,为改变命运,他去各地游说,但不成功,回到家后,家人对他冷嘲热讽。《史记·苏秦列传》说:家里人都讽刺他,说:“周人之俗,治产业,力工商,逐什二以为务。今子释本而事口舌,困,不亦宜乎1意思是:现在人们都经营产业,下海经商,你却整天读书,净耍嘴皮子,挣不来钱,白吃饭,这也太不应该了!
苏秦不理睬这一套,继续刻苦读书,增长本领。他不分昼夜读书,甚至“锥刺骨”,——读书困的时候,用锥子扎自己的大腿,鲜血流到自己的脚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