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文学论坛>> 杂史>> 向斯 Xiang Si   中国 China   现代中国  
天朝落日余晖宫禁奢华往事:最后的紫禁城
  第一部民国时期皇宫生活实录,第一部以紫禁城为历史舞台的近代中国历史长卷。 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大清王朝的最后一位统治者在风起云涌的革命浪潮中,然退出历史舞台。溥仪和他的宫眷们被赶出了故宫,历史翻开了新的一页。民国扑朔迷离的风云历史,从此开始在紫禁城上演。民国时期的故宫是一部浓缩的、厚重的、惊心动魄的历史,影响中国近代历史的众多政界要人和社会名流在这座特殊的宫殿里登台亮相。从这里,既可以走进一个数千年文明积淀的文化宝库,也可以走进一个动荡而风云变幻的近代中国
引言
天朝落日余晖宫禁奢华往事:最后的紫禁城 引言
天朝落日余晖宫禁奢华往事:最后的紫禁城 引言
  公元15世纪初,明成祖朱棣召集全国最好的工匠,在燕京营建宫城,历时整整十八年建成,这就是紫禁城。
  这是中国最后一座皇宫。这一座皇宫,伴随着中国历史走过了数百年的风雨。
  公元1450年,蒙古一支强悍部落南下,第一次打破了明王朝的宁静。明朝第五代皇帝“亲征”失败,在塞外被掳走,紫禁城内日夜回荡着悲伤的哭号声。
  公元1644年,李自成率领农民军直捣北京,迫使明崇祯皇帝命断煤山(今景山),明王朝骤然崩溃。然而,戏剧性的历史突变紧随其后发生,更为强大的满族武装突破山海关,击溃了李自成的农民军,入主紫禁城,紫禁城再一次默然地接纳了新的主人。
  紫禁城伴随着中国最后一个王朝,历尽了荣辱兴衰。
  长达一百多年的康乾盛世,为这个王朝树立了一个较为体面的形象,也可以说,中国的封建帝制在那个时期达到了巅峰状态。但江河日下已经在康乾盛世末端形成。历史走到公元1840年的时候,西方的坚船利炮打破了泱泱大国的自尊,这个王朝的颓败之势不可逆转。鸦片战争以后,清王朝陷入了内忧外患的局面,“太平”二字已成奢望(可笑的是,晚年的慈禧太后派人在紫禁城北部的绛雪轩栽种了几株太平花,充作抚慰)。
  公元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清王朝最后的象征性的统治者,黯然退出历史舞台。5岁的宣统皇帝退位,不仅意味着清王朝的结束,也意味着中国结束了两千年的帝制时代,更是中国五千年家天下历史的终结。
  民国开始了中国新的章程,昔日的紫禁城也更换了它的定义。从此,紫禁城被称为故宫,即过去的皇宫。但是,故宫在退出政治中枢的最初十四年,仍作为清逊帝溥仪的居所。但这十四年,故宫并不平静。1916年,窃国大盗袁世凯冒天下之大不韪,在故宫太和殿即皇帝位,在四面楚歌声中仅做了八十三天皇帝就一命呜呼。1917年,军阀张勋愚蠢地拥立溥仪复辟,但历史不容逆转,复辟终以闹剧了结。1924年年末,冯玉祥将军将溥仪赶出了故宫。
  1925年,在紫禁城旧址上成立了故宫博物院,故宫焕然成为世界上占地面积最大、最宏伟的博物院,这里也是世界上容纳上百万件珍稀宫廷文物的最大文化宝库之一。从1925年至1933年,故宫汇集了全国一流的专家和学者,清点、研究清宫文物,同时将这座曾经关锁重重的皇宫向世人开放。
  日军的侵华战争打断了故宫博物院学术研究工作,上百万件珍贵的古物面临战火的威胁。故宫奉命将珍贵文物装箱南迁。故宫人为了保护这些文物,一路躲避敌机轰炸,历尽千难万险,有的人甚至献出了生命。
  抗战以后,由于战争和政治的原因,这一大批国宝继续飘零。其中一大部分流落到了台湾。
  如今,仍然滞留在台湾的这批文物也该梦想着回到它们的故地——故宫博物院了吧!
隆裕太后在养心殿发布退位诏书(1)
隆裕太后在养心殿发布退位诏书(1)
  共和的圣火燃遍全中国
  从故宫尘封已久的清末旧照片中,我们看到的北京是这样的一幅景象:苍黄的天空下,静静地耸立着一座灰暗的城市。斑驳的青砖和没有光泽的灰瓦上,落满了岁月的尘土。昏暗破败的街道,瑟瑟秋风卷着枯枝败叶毫无顾忌地旋转和冲撞着,飘向远方。到处是一群群衣衫褴褛的饥民,他们衣不蔽体,戴着千疮百孔的土灰布帽,帽檐下是一张张瘦削的灰中带绿的脸和一双双无神的眼睛。
  这就是20世纪初的八朝古都的北京,满目疮痍,暮气沉沉。
  这也是统治中国二百六十余年的大清王朝的缩影。这时是光绪末年,慈禧太后统治下的大清帝国已病入膏肓,如同这位迟暮的秃发老太太一样,正苟延残喘,奄奄一息。
  一个幽灵,一个充满生机和活力的共和的幽灵在中国游荡。
  被共和思想所激励和惊醒的一代知识分子和有识之士,纷纷投身于社会,热血沸腾地寻找救国之路。他们中的最杰出人物,是孙中山,被称为共和先驱、伟大的先行者。
  孙中山于清同治五年(1866年)出生在广东香山县。在此两年前,一场波及18个省区、历时14年的轰轰烈烈的太平天国运动宣告失败。但太平天国英雄们的可歌可泣的故事却广为流传,孙中山就是在这些太平天国的英雄故事中长大、成熟,对那场革命十分向往,对革命的领袖洪秀全佩服得五体投地,于是,胸怀大志的孙中山常以“洪秀全第二”自诩。
  孙中山12岁时到檀香山,先后进入英、美教会学校读书,17岁时回国,20岁时开始学医,苦苦寻找救国之路。他接触了许多有识之士和会党分子。28岁那年,他写了《上李鸿章书》,希望清政府实行改良,走上自救之路。上书失败后,他便由改良转向民主,踏上了共和之路。
  孙中山先创立了兴中会,39岁那年成立同盟会,出任总理。同盟会确定了章程三十条,正式确认孙中山提出的十六字纲领为同盟会纲领: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建立民国,平均地权。孙中山在同盟会机关刊物《民报》发刊词上,将十六字纲领概括为“民族主义、民权主义、民生主义”,简称“三民主义”。
  旧学维护帝制,大倡君权神授。
  共和者否定天命,倡导天赋人权,认为人之生于天地之间,享有天然的权利,无所谓尊卑贵贱,人人皆可以为尧舜。
  旧学维护君为臣纲,叫嚣天下不变,道亦不变。
  共和者认为,圣人倡导君尊臣卑之谈,一人为刚,万人为柔,导致人人屈从于权势,应正本清源,破除君权迷信,恢复人的自由、平等,指出文明之国,有君叛民,而无民叛君。他们反对以圣人之言束缚人民,大声疾呼:“破专制之恶魔,必自无圣始;谋人类之独立,必自无圣始;立学界前途之本本,必自无圣始。”孙中山预言:“满洲政府的垮台,只是一个时间问题而已。”
  孙中山提出:“必须以一个新的、开明的、进步的政府来代替旧政府,把过时的满清君主政体改变为中华民国。”
  孙中山宣告:“一旦我们革新中国的伟大目标得以完成,不但在我们的美丽国家将会出现新纪元的曙光,整个人类也将得以共享更为光明的前景。”
  共和的圣火,呈燎原之势,渐渐燃遍全中国。但任重道远,国运艰危。
  面对艰难的国运和朝气蓬勃的共和国民,李大钊先生充满激情地写道:
  历史的道路,不全是坦平的,有时走到艰难险阻的境界。这是全靠雄健的精神才能够冲过去的。
  一条浩浩荡荡的长江大河,有时流到很宽阔的境界,平原无际,一泻万里。有时流到很狭隘的境界,两岸崇山峻岭,绝壁断崖,江河流于其间,曲折回环,极其险峻。民族生命的进展,其经历亦复如是。
  人类历史上的生活正如旅行一样。旅途上的征人所经过的地方,有时是坦荡平原,有时是崎岖险路。老于旅途的人,走到平坦的地方,固是高高兴兴地向前走,走到崎岖的境界,愈是奇趣横生,觉得在此奇绝壮绝的境界,愈能感到一种冒险的美趣。
首页>> 文学论坛>> 杂史>> 向斯 Xiang Si   中国 China   现代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