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译这本书的原始动机相当单纯:一是从翻译中温习及反省自己的电影思考;二是提供大专院校电影系或相关科系学生做为教科书之用。
1989年自纽约大学 (NYU) 电影研究所 (Cinema Studies) 毕业回台之后,由于在母校辅仁大学大传系兼课,为了准备学生教材,我开始在书店中搜寻一些适合学生阅读进修的中文书。结果发现当时市面上关于电影的书大部分是影评文集、资料性电影书或电影作者 (auteur) 专论的编译。当时较适合做课堂教科书的,除了焦雄屏老师译自路易斯?贾内梯(Louis D. Giannetti)著作的《认识电影》(Understanding Movies)(远流出版社)是较具电影入门性格的书外,理论方面以陈国富先生译自杜德利?安德鲁(Dudley Andrew)的《电影理论》(The Major Film Theory)(志文出版社),虽不容易在市面上找到,却是比较进阶介绍影史中各重要理论现象的好书。前者以知性感性兼具的方式着重简介影史中已出现的电影技术;后者可帮助学生从几个基本问题入手,去概知各理论家对电影现象提出的独到的系统化的看法。但是光这两本并不够,要让学生除了体验电影外,更去思考影片,并能对电影保持高度兴趣,需要一本综合这两类,且有系统的方法去讨论电影的书。书架上的其他书本虽有参考价值,但仅是课后学生充实自己视听之用,并不能当作教科书。我因此开始调查了解学生的需要,然后回头到以前在国外求学的外文数据,寻找适合的教材。
这本书原名为Film Art: An Introduction,是当年入学时,研究所里规定第一学期必修课之一的指定教科书。虽然Cinema Studies研究所着重的是学术性的电影研究,但是所里并不只收电影科系的学生。所有受过相关的文学、戏剧等学科训练的申请者,经过系内评估之后,都可获准入学。所以,为了先统合来自世界各地不同背景的学生以往对电影的认识,这本《Film Art: An Introduction》遂在第一学期的课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是学生在选修其他专论课程前的基础训练。
这本书最大的特点,我认为是:它以一个非常系统的方式进行电影“形式”与“风格”方面的概念思考,同时佐以巨细靡遗的影片举例,详细分解构成电影的元素,说明电影的形式系统(叙事与非叙事性)与风格系统(摄影、剪辑、场面调度与声音)如何在影片中交互作用。所以对学生的帮助,是让他们在了解一部电影时,不再是以过往观影经验所累积的惯性直觉方式,去感受影片技术上或情感上的精彩片段,而能将电影看作是一个创作者在凝粹创作意念之后,执行到影片胶卷上的完整呈现,是一个像其他艺术如诗歌、建筑、音乐与舞蹈一般的完整体。
而从教学者的观点而言,由于本书作者在序言及其他重要部分的前言已详细揭橥他们写作此书的理念,以“形式”与“风格”为主的美学方法论,理论逻辑轨迹明晰可循,也具通论性质,因此拿来当教材用,可以随时就同一议题提出其他美学论点,并佐以不同影片的例子,让课堂更活泼,学生因此可以有一个更周延的管道,融会贯通地了解、体会及思考“电影是什么”这个问题,进而发展出属于个人的观点。
在书的内容上,2007年第八版增译,大卫与克里斯汀夫妇更针对新世代读者的需求,重新编排章节,许多章还加上更多新的、更易读的内容,包括中文读者会感到熟悉及认同的侯孝贤导演的《悲情城市》场面调度,和王家卫导演《重庆森林》的深度分析;此外,还增加了“深度解析”专栏,以及更多新片数据以增加阅读的新鲜感及认同感。许多网络资源搜寻信息,也加在章末,供读者进一步查阅。以及最令人兴奋的是,其实我们平常收集的原版DVD电影里,常会收录幕后花絮及制作过程的纪录片,收纳当代电影技术的制作过程,正是无可比拟、超级棒的教学影片!作者细心帮忙找出具代表性的影片,并分类,与章节的主题结合,更是不用进电影课堂,就可以在家自己充实学习现成影像教材。
当然从20世纪90年代初期到今年已是21世纪的第八年,电影书出版已蓬勃太多,网络的电影信息及论坛,与愈来愈多的进口原版书,使喜欢电影多元阅读的人,不免也觉得眼花缭乱。但这本书在国外的重要性地位不减,被海峡两岸许多大专院校的影像相关系所指定为教科书,可见本书受重视且受欢迎程度,堪称一部打好电影基本功的好书。
在翻译时,由于该书内容相当丰富,整个译事工程庞大,2001及2007年的增译时,也花了不少力气。在尽力统合各章术语译法中,想必仍有疏忽之处;同时为了让读者及学生能更快进入本书的内容精神,我假设自己用了深入浅出的文字,想必也有颇多疏漏。人的性格影响文字性格,内文之中若有许多前辈、专家读起来不对劲的地方,在此恳求指正,使本书更臻帮助学生的学习效果。
多年来在增译补译最新版本间,感谢纽约大学学长,现在已经是国际大导演的李安及王志成对本书的鼓励与推荐;在过去数年来有许多电影界前辈与好友帮忙,不论是对本书译事的建议还是关于技术与专有名词之疑难处,王玮、焦雄屏女士、张昌彦先生、林良忠先生、蓝祖蔚先生、胡幼凤小姐、李幼新先生、石伟明先生、章蓁熏小姐、王耿瑜小姐及前《影响》杂志诸君、李泳泉先生等,在不同时期都提供了相当珍贵的数据及意见。
此外,译事的庞杂工程中,从最早期的赵曼如小姐,纽约的同窗好友林宜欣,辅仁大学英文系学妹董佩琪、王郁君,电影界好友刘蔚然、余桂花,到近期的陈久会女士等,在不同时期均帮了不少忙,对她们的感谢没有改变。
这本书能一直在市场长销,要感谢麦格劳—希尔公司台湾中文部、世界图书出版公司及多年来各位编辑的耐心及费心。最后再次请前辈专家对本书不吝指正。
曾伟祯
(第四版1996.6/ 第六版增译2001.7/ 第八版增译2008.1)
1989年自纽约大学 (NYU) 电影研究所 (Cinema Studies) 毕业回台之后,由于在母校辅仁大学大传系兼课,为了准备学生教材,我开始在书店中搜寻一些适合学生阅读进修的中文书。结果发现当时市面上关于电影的书大部分是影评文集、资料性电影书或电影作者 (auteur) 专论的编译。当时较适合做课堂教科书的,除了焦雄屏老师译自路易斯?贾内梯(Louis D. Giannetti)著作的《认识电影》(Understanding Movies)(远流出版社)是较具电影入门性格的书外,理论方面以陈国富先生译自杜德利?安德鲁(Dudley Andrew)的《电影理论》(The Major Film Theory)(志文出版社),虽不容易在市面上找到,却是比较进阶介绍影史中各重要理论现象的好书。前者以知性感性兼具的方式着重简介影史中已出现的电影技术;后者可帮助学生从几个基本问题入手,去概知各理论家对电影现象提出的独到的系统化的看法。但是光这两本并不够,要让学生除了体验电影外,更去思考影片,并能对电影保持高度兴趣,需要一本综合这两类,且有系统的方法去讨论电影的书。书架上的其他书本虽有参考价值,但仅是课后学生充实自己视听之用,并不能当作教科书。我因此开始调查了解学生的需要,然后回头到以前在国外求学的外文数据,寻找适合的教材。
这本书原名为Film Art: An Introduction,是当年入学时,研究所里规定第一学期必修课之一的指定教科书。虽然Cinema Studies研究所着重的是学术性的电影研究,但是所里并不只收电影科系的学生。所有受过相关的文学、戏剧等学科训练的申请者,经过系内评估之后,都可获准入学。所以,为了先统合来自世界各地不同背景的学生以往对电影的认识,这本《Film Art: An Introduction》遂在第一学期的课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是学生在选修其他专论课程前的基础训练。
这本书最大的特点,我认为是:它以一个非常系统的方式进行电影“形式”与“风格”方面的概念思考,同时佐以巨细靡遗的影片举例,详细分解构成电影的元素,说明电影的形式系统(叙事与非叙事性)与风格系统(摄影、剪辑、场面调度与声音)如何在影片中交互作用。所以对学生的帮助,是让他们在了解一部电影时,不再是以过往观影经验所累积的惯性直觉方式,去感受影片技术上或情感上的精彩片段,而能将电影看作是一个创作者在凝粹创作意念之后,执行到影片胶卷上的完整呈现,是一个像其他艺术如诗歌、建筑、音乐与舞蹈一般的完整体。
而从教学者的观点而言,由于本书作者在序言及其他重要部分的前言已详细揭橥他们写作此书的理念,以“形式”与“风格”为主的美学方法论,理论逻辑轨迹明晰可循,也具通论性质,因此拿来当教材用,可以随时就同一议题提出其他美学论点,并佐以不同影片的例子,让课堂更活泼,学生因此可以有一个更周延的管道,融会贯通地了解、体会及思考“电影是什么”这个问题,进而发展出属于个人的观点。
在书的内容上,2007年第八版增译,大卫与克里斯汀夫妇更针对新世代读者的需求,重新编排章节,许多章还加上更多新的、更易读的内容,包括中文读者会感到熟悉及认同的侯孝贤导演的《悲情城市》场面调度,和王家卫导演《重庆森林》的深度分析;此外,还增加了“深度解析”专栏,以及更多新片数据以增加阅读的新鲜感及认同感。许多网络资源搜寻信息,也加在章末,供读者进一步查阅。以及最令人兴奋的是,其实我们平常收集的原版DVD电影里,常会收录幕后花絮及制作过程的纪录片,收纳当代电影技术的制作过程,正是无可比拟、超级棒的教学影片!作者细心帮忙找出具代表性的影片,并分类,与章节的主题结合,更是不用进电影课堂,就可以在家自己充实学习现成影像教材。
当然从20世纪90年代初期到今年已是21世纪的第八年,电影书出版已蓬勃太多,网络的电影信息及论坛,与愈来愈多的进口原版书,使喜欢电影多元阅读的人,不免也觉得眼花缭乱。但这本书在国外的重要性地位不减,被海峡两岸许多大专院校的影像相关系所指定为教科书,可见本书受重视且受欢迎程度,堪称一部打好电影基本功的好书。
在翻译时,由于该书内容相当丰富,整个译事工程庞大,2001及2007年的增译时,也花了不少力气。在尽力统合各章术语译法中,想必仍有疏忽之处;同时为了让读者及学生能更快进入本书的内容精神,我假设自己用了深入浅出的文字,想必也有颇多疏漏。人的性格影响文字性格,内文之中若有许多前辈、专家读起来不对劲的地方,在此恳求指正,使本书更臻帮助学生的学习效果。
多年来在增译补译最新版本间,感谢纽约大学学长,现在已经是国际大导演的李安及王志成对本书的鼓励与推荐;在过去数年来有许多电影界前辈与好友帮忙,不论是对本书译事的建议还是关于技术与专有名词之疑难处,王玮、焦雄屏女士、张昌彦先生、林良忠先生、蓝祖蔚先生、胡幼凤小姐、李幼新先生、石伟明先生、章蓁熏小姐、王耿瑜小姐及前《影响》杂志诸君、李泳泉先生等,在不同时期都提供了相当珍贵的数据及意见。
此外,译事的庞杂工程中,从最早期的赵曼如小姐,纽约的同窗好友林宜欣,辅仁大学英文系学妹董佩琪、王郁君,电影界好友刘蔚然、余桂花,到近期的陈久会女士等,在不同时期均帮了不少忙,对她们的感谢没有改变。
这本书能一直在市场长销,要感谢麦格劳—希尔公司台湾中文部、世界图书出版公司及多年来各位编辑的耐心及费心。最后再次请前辈专家对本书不吝指正。
曾伟祯
(第四版1996.6/ 第六版增译2001.7/ 第八版增译2008.1)
当我们在1977年开始撰写《电影艺术:形式与风格》(Film Art: An Introduction) 时,电影才刚开始在大学成为正规课程。在当时是有些入门性的电影教科书,但在我们看来太过简化,并且缺乏明确的组织。经过我们自1960年代以来对电影的研究,以及在威斯康辛大学麦迪逊分校教授电影导论课程之后,我们就尝试将所学整合起来。
我们有两个目的。首先,要以清晰详尽的方式描述电影基本技巧,如场面调度、摄影、剪辑及声音。除此之外,我们希望能补充早期电影书中忽视的某些部份。我们想要使学生了解电影的整体形式(form)或结构(structure)。这项目标是分析整部电影,而不仅止于单独的场景而已。我们想要显示电影媒体的个别技巧,如何能够运用在电影更大的情境脉络当中。
为了达成这些目标,我们尝试要做的事情,就不仅仅只是摘要过去已有的影评与理论。当然,我们不会忽略重要的思想家。但是,当对电影的研究愈多,就愈了解到许多电影的重要层面, 在长久以来受到忽视。因此,在综合前人成果之余,我们必须进行创新。
在某一个学科的早期历史阶段,有时候整理调查性质的书籍会变成原创性的作品,而这本书也将是如此。例如,我们发现,在电影剪辑当中蕴藏了许多可能性,而这些可能性却从来没有以系统化的方式加以呈现。类似地,过去没有人调查整理电影整体型态的不同种类。而几乎在每一处,我们都会试着填补理解上的漏洞,并且对于拍片者在创意方面的选择,我们会提出新颖的洞察。
自三十年前开始这项写书计划以来,《电影艺术》这本书已经历了多次改版。我们为配合教师们的需要,也因应电影在制作与观看方式上的变化而陆续对本书做出了调整。当这本书第一版在1979年问世时,Betamax录像带才刚开始成为消费品,而到了今天,人们则已是在iPod上面看电影。不过,虽然历经了这些变化,但是电影艺术却没有根本上的改变。关于拍片者向来所使用的基本技巧与型态策略,因特网与数字电影仍然在使用。同样地,电影艺术这本书的目标也依然相同:引导读者了解电影艺术的基本特征。
我们将心目中的读者分成三类:第一类是对电影有兴趣的一般读者;第二类是以本书作为教料书的电影导论课程学生;第三类是电影系的高年级学生,他们可以在这本书中找到电影美学的概论,以及从事专门性作业的一些建议。
自本书出版以来,其他电影导论的书籍也相继出版。我们认为,在电影艺术方面,这本书依然提供了最为全面而系统的探讨。而在创意可能性方面,这本书也提供了其他书籍中所没有的讨论。而令我们欣慰的是,电影学术著作时常会引用这本书,以作为电影美学的权威性与原创性的来源出处。
■ 本书组织
电影书的组织方式往往采取检阅当代所有电影的研究取向,而这种作法本身并没有缺点。不过我们认为,在接触不同的学术研究取向之前,学生想要知道的是电影媒体的核心特征。因此,这本书先以逻辑步骤引导读者了解制作整部电影的技巧与结构,而这是本书首创的一种取向。
电影观众所融入的是电影的整体经验,而不是片段。我们所选择的取向强调了电影整体──以特定方式制作,显示全面完整性,使用特定的技巧或表现方式,以及存在于历史当中。我们的取向可以分析为一系列的问题。
我们有两个目的。首先,要以清晰详尽的方式描述电影基本技巧,如场面调度、摄影、剪辑及声音。除此之外,我们希望能补充早期电影书中忽视的某些部份。我们想要使学生了解电影的整体形式(form)或结构(structure)。这项目标是分析整部电影,而不仅止于单独的场景而已。我们想要显示电影媒体的个别技巧,如何能够运用在电影更大的情境脉络当中。
为了达成这些目标,我们尝试要做的事情,就不仅仅只是摘要过去已有的影评与理论。当然,我们不会忽略重要的思想家。但是,当对电影的研究愈多,就愈了解到许多电影的重要层面, 在长久以来受到忽视。因此,在综合前人成果之余,我们必须进行创新。
在某一个学科的早期历史阶段,有时候整理调查性质的书籍会变成原创性的作品,而这本书也将是如此。例如,我们发现,在电影剪辑当中蕴藏了许多可能性,而这些可能性却从来没有以系统化的方式加以呈现。类似地,过去没有人调查整理电影整体型态的不同种类。而几乎在每一处,我们都会试着填补理解上的漏洞,并且对于拍片者在创意方面的选择,我们会提出新颖的洞察。
自三十年前开始这项写书计划以来,《电影艺术》这本书已经历了多次改版。我们为配合教师们的需要,也因应电影在制作与观看方式上的变化而陆续对本书做出了调整。当这本书第一版在1979年问世时,Betamax录像带才刚开始成为消费品,而到了今天,人们则已是在iPod上面看电影。不过,虽然历经了这些变化,但是电影艺术却没有根本上的改变。关于拍片者向来所使用的基本技巧与型态策略,因特网与数字电影仍然在使用。同样地,电影艺术这本书的目标也依然相同:引导读者了解电影艺术的基本特征。
我们将心目中的读者分成三类:第一类是对电影有兴趣的一般读者;第二类是以本书作为教料书的电影导论课程学生;第三类是电影系的高年级学生,他们可以在这本书中找到电影美学的概论,以及从事专门性作业的一些建议。
自本书出版以来,其他电影导论的书籍也相继出版。我们认为,在电影艺术方面,这本书依然提供了最为全面而系统的探讨。而在创意可能性方面,这本书也提供了其他书籍中所没有的讨论。而令我们欣慰的是,电影学术著作时常会引用这本书,以作为电影美学的权威性与原创性的来源出处。
■ 本书组织
电影书的组织方式往往采取检阅当代所有电影的研究取向,而这种作法本身并没有缺点。不过我们认为,在接触不同的学术研究取向之前,学生想要知道的是电影媒体的核心特征。因此,这本书先以逻辑步骤引导读者了解制作整部电影的技巧与结构,而这是本书首创的一种取向。
电影观众所融入的是电影的整体经验,而不是片段。我们所选择的取向强调了电影整体──以特定方式制作,显示全面完整性,使用特定的技巧或表现方式,以及存在于历史当中。我们的取向可以分析为一系列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