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文學>> 断代>> 魏昌 Wei Chang   中國 China   現代中國  
楚國史
  楚國八百年的興衰史,在人類史上占有重要的一頁,且對後人總結興亡得失,亦具有一定啓示意義。這部書從楚國的建立、發展、崛起、稱霸、鼎盛至衰亡的全過程,敘述甚詳,史料翔實,立論有據,令人印象深刻。為楚國史的研究作了開創性的科學實踐。
  楚文化璀璨奪目,博大精深,是人類文化史上的一朵奇葩。魏昌同志廣泛引用考古發掘資料結合古文獻,進行歸類評述,把楚國的物質文化與精神文化闡述得頗為全面精當,成為本書的一大特色。
弁言
楚国史 弁言
  對於楚國的歷史和文化,假如說“光輝燦爛”,誠然正確,可惜未脫俗套,全無傳神之妙。也許,衹有藉用《文心雕竜》評楚辭的話“驚纔絶豔”,纔足以當之。
  令人遺憾的是,在全國通行的歷史教材中,楚國的歷史和文化至今仍被等閑視之,而北方中心論或者中原中心論則幾乎成了定律了。有見於此,季羨林先生認為“中國古史應當重寫”,緣由就在於“楚文化或者南方文化至少可以同中原文化並駕齊驅”。(《群言》1993年第6期)信哉斯言!於我心有戚戚焉!
  楚人的國祚大致與周人的國祚相等,也有約八百年之久。楚人的創業精神比周人的創業精神更為卓絶,“篳路藍縷”這個形容創業惟艱的成語正是楚人的典故。至於楚文化,則不僅不比周文化遜色,而且可以與時代大致相當的希臘文化競輝。
  楚國的歷史和文化內容宏富,需要許多學者去做殫精竭慮的研究。假如能形成不同的學術流派,相反亦相成,那就表明楚學真正繁榮起來了。
  友人魏昌先生對楚國史情有獨鐘,孜孜致力,兀兀窮年。先前已出過一部《楚國簡史》,近來又寫了這部《楚國史》,成果之豐碩實屬難能可貴。
  從《楚國簡史》到《楚國史》,恰似王安石遊褒禪山,“入之愈深,其進愈難,而其見愈奇”。衹要經過比較,細心的讀者將不難發現,《楚國史》既保留了《楚國簡史》精潔明快的風格,又包含着《楚國簡史》語焉未詳的新意和引而未發的創見。
  以實為貴,這是魏昌先生治學所信守篤行的宗旨。論據求其嚴實,論點求其平實,論說求其樸實,這樣的境界不是淺學者流所能達到的。
  張正明
  1996年7月10日
敘言
  由中國社會科學院院長鬍繩先生親筆題寫書名的魏昌同志的力作《楚國史》即將出版問世。這是楚史、楚文化研究中一件值得註目的好事、大事。這本書所包含的內容,是他多年來對楚史、楚文化教學與研究方面的重要成果。是他運用考古學資料為歷史研究所作出的一個重要貢獻。
  魏昌同志這部著作,是以通史的體例著述的,從楚人的早期歷史文化起,然後按夏商、西周、春秋和戰國的順序,全面係統敘述楚國的政治、經濟、文化、軍事各方面的發展過程,既“縱通”,又“橫通”,讀後印象完整清晰,是一部很好的楚國史教材,填補了我國楚史教學的空白。
  楚國八百年的興衰史,在人類史上占有重要的一頁,且對後人總結興亡得失,亦具有一定啓示意義。這部書從楚國的建立、發展、崛起、稱霸、鼎盛至衰亡的全過程,敘述甚詳,史料翔實,立論有據,令人印象深刻。為楚國史的研究作了開創性的科學實踐。
  楚文化璀璨奪目,博大精深,是人類文化史上的一朵奇葩。魏昌同志廣泛引用考古發掘資料結合古文獻,進行歸類評述,把楚國的物質文化與精神文化闡述得頗為全面精當,成為本書的一大特色。
  學問之道,和其他任何事業一樣,要取得成果,都是在一定條件下産生和發展起來的。我們贊譽他在學術研究上的成功之美,而究其原因,卻不是無本之木,無源之水。
  我和魏昌同志是五十年代初期的學友,深知他飽經風霜,歷盡坎坷。然而他有堅定的信心、頑強的毅力和樂觀主義的精神,在數十年的教學、研究中,碩果纍纍。特別是對楚文化潛心研究,長年纍月,孜孜不倦。他才思敏捷,觀察深刻,善於思考,勇於創新。在他身上具有一般知識分子所沒有的一些優良秉賦。也許這些地方正是他在學術上有所成就和建樹的原因所在。讀者可以從本書的內涵及作者的教學和學術研究實踐中,獲得某些有益的啓示。
  滕壬生
  1996年7月於古荊州
首頁>> 文學>> 断代>> 魏昌 Wei Chang   中國 China   現代中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