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文學>> 诗人评传>> 陳學勇 Chen Xueyong   中國 China   現代中國  
蓮燈微光裏的夢:林徽因的一生
  它打破了以往林徽因傳記單純以時間順序記述的套路,采取新穎的,以人物、地點、事件為切入角度的方式,為讀者展現了林徽因動人的一生。它不但糾正了以往林傳諸多史實上的錯誤和小說演繹之類的謬誤,而且還提供了許多第一手珍貴文史資料。是集趣味性、學術性與可讀性於一體的好讀本。此書是圖文本,存有圖片百餘張,不少照片首次面世;除此之外,很多圖片也非常少見。
前贅
  女作傢多不漂亮——流行過這麽一種說法,解釋是,漂亮女性陶醉於自身姿色,生活便有恃無憂,不愁沒有發展方向。唯不具姿色者,無奈尋求其他途徑以出人頭地,寫作算是一條捷徑。此說好像還有什麽外國的舶來理論做依據。
  這說法有無道理且不論了,而林徽因實在是它的例外,誰不說林徽因漂亮。她雖以纔女著稱,但除非讀過她作品的讀者,不然很多人心目中的林徽因,仍不過是個美女。他們的印象來自電視劇和小報或不小的報紙,以及一些徐志摩的林徽因的傳記。我聽到一個倒推論:如果林徽因不漂亮,徐志摩何至於那麽狂熱地迷戀她呢?這個風流詩人决計不看一眼稍欠姿色的女性,哪怕她才高八鬥。於是林徽因衹剩下了漂亮。
  今天看不少林徽因照片,有些確實甜美可人,有的怕未必。可人與否,照片上有出不來的內容,應以當年見過她的人說了算吧。然而徐志摩的話不可太作數,情人眼裏出西施。他好像也沒有在信裏文章裏美言林徽因容貌。其他男人話也不必聽,理由無須說了。林徽因如何美麗,女性的見證纔更具說服力,理由也一樣的無須說。她們一次次記述着林徽因。
  先聽一個美國女孩的:林徽因是“一位高雅的、可愛的姑娘,像一件精美的瓷器”。(見王貴祥文《林徽因先生在賓夕法尼亞大學》)話雖衹有一句,卻很是形象傳神。當時林徽因在美國留學,正當最美的年華。
  林徽因留學回來,結婚生子後容光依舊。郭心暉女士中學時代聽過林徽因講課,她告訴來訪者:“一九三二年或一九三三年,林徽因到貝滿女中為我們講演‘中國建築的美’。他穿的衣服不太多,也不少。該是春天或秋天,當時這類活動一般都排在上午,在大禮堂。我們是教會學校,穿着樸素,像修女似的。見到林徽因服飾時髦漂亮,相貌又極美,真像是從天而降的仙女。林徽因身材不高,嬌小玲瓏,是我平生見的最美的女子。她講話雖不幽默,卻吸引人。當時我們似乎都忘了聽講,衹顧看她人。”(本書著者和史學家臧振、散文傢奚學瑤訪問郭心暉老人筆錄)
  女教授全震寰也聽過林徽因講課,也有回憶:“林徽因每周來校上課兩次,用英語講授英國文學。她的英語流利,清脆悅耳,講課親切,活躍,談笑風生,毫無架子,同學們極喜歡她。每次她一到校,學校立即轟動起來。她身着西服,腳穿咖啡色高跟鞋,摩登,漂亮,而又樸素高雅。女校竟如此轟動,有人開玩笑說,如果是男校,就聽不成課了。”(見陳鐘英文《人們記憶中的林徽因》)
  兩位女士眼裏的林徽因正三十上下,自然風姿綽約。作傢趙清閣見到的林徽因,已經人到中年,還是光彩照人:“林女士已經四十五歲了,卻依然風韻秀麗。她身材窈窕,穿一件豆緑色的綢晨衣,襯托着蒼白清癯的面色,更顯出懨懨病容。她有一雙充滿智慧而嫵媚的眼睛,她的氣質才情外溢。我看着她心裏暗暗贊嘆,怪不得從前有過不少詩人名流為她傾倒!”(趙清閣文《京華二十日記》)
  林徽因重病在身時,她的美麗仍叫翻譯傢文潔若驚詫不已:“按說經過八年抗日期間歲月的磨難,她的健康已受嚴重損害,但她那俊秀端麗的面容,姣好苗條的身材,尤其是那雙深邃明亮的大眼睛,依然充滿了美感。至今我還是認為,林徽因是我生平見過的最令人神往的東方美人。她的美在於神韻——天生麗質和超人的才智,與後天良好高深的教育相得益彰,沒想到已生了兩個孩子、年過四十的林徽因尚能如此打動同性的我。”(文潔若文《才貌是可以雙全的——林徽因側影》)
  林洙的身份特殊,是梁思成的續弦。按常情講她難免要懷幾分妒忌,可是同樣對丈夫前妻一無例外地贊嘆備至:“我承認一個人瘦到她那樣很難說是美人,但是即使到現在我仍舊認為,她是我一生中所見到的最美、最有風度的女子。她的一舉一動,一言一語都充滿了美感,充滿了生命,充滿了熱情,她是語言藝術的大師。我不能想象她那瘦小的身軀怎麽能迸發出這麽強的光和熱。她的眼睛裏又怎麽能同時藴藏着智慧、詼諧、調皮、關心、機智、熱情的光澤。真的,怎麽能包含這麽多的內容。當你和她接觸時,實體的林徽因便消失了,而感受到的則是她帶給你的美,和強大的生命力。她是這麽吸引我,我幾乎像戀人似的對她着迷。”(林洙著《睏惑的大匠梁思成》)
  冰心曾和林徽因、凌叔華、韓湘眉並稱文界“四大美人”, 儘管老太太與林徽因有過芥蒂,她也承認:“林徽因俏,陸小曼不俏。”(見陳鐘英文《人們記憶中的林徽因》)相比之下,徐志摩相中的陸美人竟黯然失色。與林徽因芥蒂更深的凌叔華,晚年這麽說到林徽因:“可惜因為人長得漂亮又能說話,被男朋友們給寵得很難再進步。”(見鄭麗園文《如夢如歌》)從略帶貶意的口吻裏,無法否認林徽因漂亮得令衆人寵愛。
  所以連篇纍牘引述這麽多女性贊美林徽因的言詞,一是本書毫不無視林徽因的美麗,二是關於她的美麗,話都說在前頭了,後面不再為它耗費筆墨。容貌之美,對於林徽因的人生,决非主要的內容。將要敘述的,是她的才華,她的性格,她的信仰,她的苦難,她的事業,美麗之外的坎坎坷坷、燦爛輝煌。
一 祖父林孝恂
  林徽因原籍福建閩縣,今天的福州。再往上推,祖籍是河南。而她說,杭州是“一半家乡”(《紀念志摩去世四周年》),因為她誕生在杭州陸官巷,她祖父林孝恂的寓所。祖父從《詩經》取“徽音”兩字為她命名,詩曰:“思齊大任,文王之母。思媚周薑,京室之婦。大姒嗣徽音,則百斯男。”(《大雅?思齊》)老人的意思,要林徽因繼承美德。再引出孫兒滿堂吧,她是祖父長子的頭生孩子,又是個女孩。
  據說林徽因容貌得自祖父母的遺傳基因,她有神的雙眸像祖父,漂亮臉蛋像祖母。為此她特別獲祖母溺愛,祖母竟不要林徽因母親照料她,放在自己臥房裏繞膝左右。那時她父親留學海外,但幾個出了嫁的姑姑仍時常帶孩子回到娘傢,她和表姐妹們成天嬉鬧,童年一點也不寂寞。七載的歡樂之後,林徽因八歲隨祖父移居上海;十歲又跟着祖父進京纔到了父親身邊。這一年祖父病故。
  五四那一代女性作傢幾乎都是出身官宦的千金,最早的陳衡哲如此,冰心、廬隱、馮沅君、蘇雪林莫不如此,凌叔華更屬世代豪門。林徽因雖比之二十年代成名的冰心她們略小幾歲,到三十年代正式步入文壇,算是晚了一代,但同樣是官宦出身。祖父林孝恂,字伯穎,前清光緒十五年(一九八九)己醜科二甲第一百一十一名進士,與康有為同科,授翰林院編修。
  福建閩侯林氏是望族,但林孝恂這一支已經式微淪為布衣,他本人實起於寒微。林孝恂年輕時做過富戶人傢的教書先生,已沒有了養尊處優的公子生活。林長民回憶說:“爹別就人傢教讀,與年所入不過數十千製錢,傢計貧苦。”(《嫁王氏大姊和姊夫熙農先生五十雙慶壽序》)有時林孝恂買一個梨子回來,兒女不能盡興解饞,衹好切成一片片分給幾個孩子。
  林氏轉機始於林孝恂考中進士。至今林氏後人保存着一張全家福照片,它攝於杭州的官邸,林孝恂正在浙江的知縣任上。拍照時間大約在光緒二十幾年,即十九世紀的最後歲月。地點應是縣太爺衙門後院,下青磚鋪地,上枝葉扶疏,似乎有意規避富貴而近儒雅。照片上人物,男性都長袍馬褂,瓜皮小帽;女性則偏襟大襖,額上紮青緞帽箍。雖是清朝裝束,看去卻離民國不遠了。上照的林傢兩代,包括兒媳和女婿,共十三人。林氏後人曾依次一個個註明了身份,有兩個男性身份不明打了問號。長子林長民居右三,相貌比起弟兄們來格外清癯,最和林孝恂相似。照片裏沒有林徽因,數年後她父親林長民纔成立傢室,自然沒有趕上。
  林孝恂在翰林院做京官,官場應酬開銷太大,而傢底很薄,便想外放。外放有條捷徑,翰林院年度甄別考試時衹要故意寫錯一個字,考官即明白此人希望離開京城。林孝恂如法行事,到了杭州地區的金華、孝豐、仁和、石門、海寧諸州縣,任地方長官,最後代理了杭州知府。
  做了官的林孝恂,儘管頭頂烏紗,卻仍然不脫書捲氣。二十世紀末浙江石門民間發現林孝恂手書的對聯:
  書幌露寒青簡濕
  墨花潤香紫毫圓
  對聯正是林孝恂宦餘生活的寫照。或許是這樣的經歷,這樣的氣質,有助林孝恂掙脫封建思想的泥潭。他本人曾經學習技藝,又諳熟醫術,顯示出務實的傾嚮。知府大人並不以“無纔便是德”的教條禁錮眷屬,夫人遊氏即喜好典籍,且工於書法。子女教育也不分性別,女兒照樣隨男孩子一起啓蒙,她們日後個個能誦詩寫字。傢塾設置的課程,固然請了國學大傢林琴南,不免講析四書五經,更延聘新派名流林白水,既介紹天文地理,又細述境外概況,甚至招了外籍教師華惠德(加拿大)、嵯峨峙(日本)來傢教習英文、日文。雖說晚清風氣逐漸開放,但基層官吏中能如此新舊不拒,中外兼學,畢竟不多見的。
  林孝恂的開明還惠及嫡係以外的後輩,入杭州傢塾啓蒙的除自身兒女,並有老傢福建的侄兒,其中不乏出類拔萃者,如以《與妻書》凜然殉道的林覺民,與林覺民一起為黃花崗七十二烈士之一的林尹民,前仆後繼組織起義光復福建的林肇民。林孝恂又出資送外姓的蔣百裏赴日本留學,蔣後來成為民國時期著名的軍事教育傢。
  辛亥後那些前清官吏紛紛回老傢廣置田産以保晚年,林孝恂卻客居新開埠的上海,投股商務印書館以助現代出版事業,始終非同俗流。
  這樣開明的家庭出來的後代,追求時代潮流當在意料之中了。
首頁>> 文學>> 诗人评传>> 陳學勇 Chen Xueyong   中國 China   現代中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