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文學>> 体育健儿>> 約翰·W·凱迪 John W Keddie   英國 United Kingdom   溫莎王朝  
光明之子傳記:奔跑人生
  埃裏剋·利迪爾是當時世界一流的運動員,有着世界級的聲譽,而他在成名之後捨棄一切名譽,前往中國服務,更是使他成為備受尊敬的傑出人物,現在,蘇格蘭還有利迪爾崇拜者俱樂部和基金會,在體育、教育、社區服務方面繼續持守利迪爾的奉獻精神。
  
  本書敘述了埃裏剋·利迪爾體育的一面,內容豐富,令人印象深刻,與此同時,也結合了埃裏剋·利迪爾對信仰的獻身、家庭、在中國的宣教事工以及對生命成材有重大影響的其他事項。
1.邂逅埃裏剋·利迪爾(1)
  我與埃裏剋·利迪爾
  在1959年左右,我與埃裏剋·利迪爾初次相遇在剋雷洛剋哈特(Craiglockhart),當時在愛丁堡大學運動員俱樂部的運動場上。這個運動場在城市西南面的科林頓路(Colinton Road)附近。當然,我沒有和他本人見面,因為他已於1945年過世,就在我出生前18個月左右。不過,在那個五月的下午,我和父親一道去剋雷洛剋哈特,參加愛丁堡大學運動員俱樂部的年度運動會,我的父親當時為一傢愛丁堡本地報紙報道這一賽事。剋雷洛剋哈特的環境與二十年代埃裏剋·利迪爾參加校運會時相比幾乎沒怎麽變。運動場和看臺於1897年落成並首次投入使用。在之後的六十二年間,大致保持原貌。沿着看臺的椅子拾階而上,就是俱樂部會所,有一個大鐘嵌在會所建築頂部正中。俱樂部會所下面是運動員更衣室,可
  以從第一層的邊門進入。這些,也和當年埃裏剋·利迪爾在時大致一樣:同樣的長椅,同樣的挂鈎,還有同樣的浴室。草地跑道上面用白色塗料標出賽道。這是一條440碼 的六個賽道的跑道。這與20年代時的情況有所不同。當時除了100碼和220碼直道之外,沒有劃分其他的賽道。再早些時候,220碼的跑道不是環賽場的,而是一條直跑道,從運動場的西南角直通至俱樂部會所。可以在剋雷格屋(Craig House)上鳥瞰這個運動場,這座大樓坐落在樹木繁茂的山坡上,令人印象深刻,它是一所精神病院,在50年代仍舊收容精神病患。
  挂在俱樂部會所裏的埃裏剋·利迪爾像
  回到我與埃裏剋·利迪爾初次相逢上來:我們就在俱樂部會所樓上,供應茶和點心的地方相遇。在房間的盡頭,這位偉大人物的畫像就挂在茶桌上方的墻壁上,有如聖像一般。讓我吃驚的是,四十年來,這個人的一些紀錄仍舊沒有被打破。他220碼的紀錄仍無人能及,而100碼紀錄則與人持平。那個下午我一定有些忘形,居然當着大學校長愛德華·阿普爾頓爵士(Sir Edward Appleton)的面,調換盤子裏的蛋糕。我的父親對我的失態顯然有些不悅。
  我的父親對體育很感興趣,在我小時候就給我講埃裏剋·利迪爾的故事。儘管不瞭解埃裏剋·利迪爾生活的種種細節,他還是成了我心目中的英雄。當時還沒有他的傳記問世,至少我父親不知道,或者沒有買到。由於我那時聽過埃裏剋·利迪爾的故事,就在學校積極參加體育運動,也許可以說,我是受了他故事的“感召”。儘管我在體育上的才能和埃裏剋·利迪爾比起來極為有限,在我們的跑道生涯上卻有一個不可思議的巧合。埃裏剋·利迪爾於1922年5月27日在愛丁堡大學首次參加成年組 400米跑,很輕鬆地贏了比賽,52.6秒對他來說是個中等成績。在44年後,1966年5月24日,我所在的愛丁堡南部賽跑者(Edinburgh Southern Harriers )俱樂部和愛丁堡大學運動員俱樂部的一次比賽中,就在同一個跑道上,我用完全一樣的時間,跑贏了這次400米比賽。而這衹是我在成年後獲得的幾次勝利之一。
  那時,我是一個公開承認自己信仰的基督徒,因此對埃裏剋·利迪爾有了更多的瞭解。在體育興趣方面他對我影響很大,不過,他的信仰見證卻更加吸引我,對我而言也更為重要。在1966年,我那對體育不太感興趣的哥哥給我寄了一本埃裏剋·利迪爾傳記的小册子,這是他在佩斯郡剋裏夫城(Crieff,Perthshire)的一次學生基督徒大會上得到的。小册子的標題為《埃裏剋·利迪爾:運動員和宣教士是怎樣煉成的》 。上面沒有出版日期,但註明是“第四版,印發55000册”。1946年,埃裏剋·利迪爾過世後不久,這本小册子第一次出版,估計它在第一次印刷之後就不斷地重印。作者是D.P.湯姆森(18961974),他是蘇格蘭教會的傳教士。儘管那時他已退休,卻仍任剋裏夫城聖尼尼安(St Ninian)下屬研究部的學監,非常活躍。在研究部的名義下,湯姆森就基督教會歷史的各個不同層面創作了很多有價值的作品。在20年代,他與埃裏剋·利迪爾交往甚密,並且發揮關鍵作用。他鼓勵埃裏剋·利迪爾傳福音,特別是嚮學生和年輕人傳福音。這個小册子對我影響很大。它不僅鼓勵我對體育運動作進一步的思考,更激發我去深入瞭解基督信仰,在這方面,埃裏剋·利迪爾就是一個光輝榜樣。當然,從那時起,星期天我就不再參加任何體育比賽了。那時,星期天的比賽不是很多。不過,不在星期天進行訓練會有很大的壓力,星期天運動會舉行之前也會有壓力。儘管如此,自1966年的那個夏天之後,我從來沒有在主日參賽或者訓練。不僅僅是因為有埃裏剋·利迪爾做榜樣,還因為我認為他所持守的是正確的《聖經》立場,是上帝對人的旨意。
1.邂逅埃裏剋·利迪爾(2)
  D.P.湯姆森所著第一本埃裏剋·利迪爾傳記的封面,1945年出版
  有趣的是,埃裏剋·利迪爾留下的經久不衰的影響力並不僅僅與他在信仰方面的見證有關。凱瑟琳·馬歇爾在她已故丈夫 的傳記中提到20年代埃裏剋·利迪爾對她丈夫早年生活的影響:
  彼得·馬歇爾和其他成千上萬的蘇格蘭年輕人一樣,仿效埃裏剋·利迪爾在1924年奧運會上所表現的每一個細節。對他們而言,埃裏剋·利迪爾是一位英雄,不僅因為他有很強的運動能力,更因為他謙虛,有着不可否認的魅力,他的信仰見證中有一種偉大力量,他對彼得生活的影響深遠而不可測度。
  在BBC蘇格蘭網站上寫道:“毫無疑問,作為蘇格蘭體育英雄之一的埃裏剋·利迪爾,在他沒有參加的那場比賽中所獲之聲譽,超過任何一場他跑過的比賽。” 這裏指的是他拒絶參加1924年巴黎奧運會上的100米短跑比賽。幾年前,偉大的聖經學者F.F.布魯斯(F.F.Bruce)在一封信中這樣提到埃裏剋·利迪爾:“他拒絶在星期天跑步這一點,早在1924年就給我和幾位同學留下了深刻印象。” 還有其他人,就像我一樣,多年來深受他信仰見證的影響,在1981年《烈火戰車》這部電影上映之後尤為如此。埃裏剋·利迪爾將主日分別為聖的立場是他的一個有力的信仰見證。
  1967年,蘇格蘭業餘運動員協會集訓委員會四處通告,鼓勵年輕的在校男生參加在雷福德(Redford)體育館的集訓,為1970年即將在愛丁堡舉行的聯邦運動會(Commonwealth Games)做準備。在通告中,蘇格蘭業餘運動員協會的秘書長,著名的前馬拉鬆冠軍鄧肯·邁剋勞德·賴特(Duncan McLeod Wright)用埃裏剋·利迪爾的例子來鼓勵這些在校男生。他說:“在巴黎奧運會上,我是埃裏剋·利迪爾的同隊,並和他做了很多年的朋友,我可以毫不猶豫地說,他是我見到過的最偉大的運動傢。”鄧肯·賴特指的是埃裏剋·利迪爾在奧運會上取得的偉大成功,不過,他寫道:“埃裏剋·利迪爾不是因為這次勝利而為人所紀念,人們記住他是因為他是一個在星期天不跑步的人。”這是一個很好的見證。儘管他希望在1970年的運動場上出現“另外一個埃裏剋·利迪爾”,但嚴格地說,我對其可能性表示懷疑,因為集訓將在“每周日下午2∶30至4∶30”舉行。
  毫無疑問,1981年上映的奧斯卡獲奬電影《烈火戰車》進一步激發了人們對埃裏剋·利迪爾生命和見證的興趣。正如鄧肯·賴特在他1967年集訓通知上所指出的那樣,其見證的關鍵就是他把星期天作為主日的立場。而讓人難過的是,在一個越來越遠離教會、越來越世俗化、不遵主日為基督安息日的社會裏,主日這一主題被降為次要。有些著名運動員,無疑還有很多不那麽出名的運動員,明顯地受到了電影裏所刻畫的他的立場之影響。在這裏衹提三位公衆人物:三級跳遠世界紀錄保持者約拿單·愛德華滋(Jonathan Edwards)(在他做大轉變 之前),跳遠冠軍和五旬宗(Pentecostal)牧師巴靈頓·威廉斯(Barrington Williams)和傑出的全黑人隊橄欖球明星邁剋爾·瓊斯(Michael Jones)。但是,周日運動的問題在公開承認自己信仰的基督徒中很顯然被淡化了。基督徒運動員團契(The Fellowship of Christian Athletes)最近在美國發行的一本每日靈修手册裏有一篇靈修文章,標題為《飛躍的蘇格蘭人》(The Flying Scotsman),是關於埃裏剋·利迪爾的,突出強調他在信仰上的見證,作為運動員們學習的榜樣。但是,在這篇文章中完全沒有提及他對主日的態度。 不是說恪守主日不運動就可以做好基督徒,也不是說這是埃裏剋·利迪爾信仰見證的唯一所在。不過,正是這一點讓埃裏剋·利迪爾如此引人註目,並且以一種最為清楚的方式嚮這個世界表明,他是一個篤信基督的人。
  所以這本書要說的是什麽呢?難道埃裏剋·利迪爾的傳記還不夠多嗎?很少有人在《烈火戰車》成片之前就對埃裏剋·利迪爾有這樣的興趣,這似乎有點奇怪。所有在1981年以後作的傳記都是建立在D.P.湯姆森1970至1971年間所寫的埃裏剋·利迪爾傳記的基礎之上。
首頁>> 文學>> 体育健儿>> 約翰·W·凱迪 John W Keddie   英國 United Kingdom   溫莎王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