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文學>> 体育运动>> 虞立琪 Yu Liqi   中國 China   現代中國  
一切皆有可能:李寧,冠軍的心
  本書是全面講述李寧和他的李寧公司從無到有到國內體育品牌第一,國際第五的優秀公司的精彩的全過程。從加盟健力寶開始,李寧心中那個想要中國運動員在領奬的時候穿自己國傢的體育品牌的夢想就一直激勵着他為之努力和奮鬥。如今,李寧已經當之無愧地成為國內第一的體育品牌,不僅中國運動員穿,甚至外國運動員在奧運會領奬臺上都穿上了李寧服裝。這看似美好而簡單的結果背後是李寧公司十多年來的艱辛。在2008年北京奧運會即將到來的時候,這個一直以來跟體育聯繫千絲萬縷的公司的經驗也許是目前衆多為奧運營銷找不着頭緒的企業的一個標桿。
第1節:序言
  序言
  這是一傢國內體育用品行業品牌本土第一的公司,其2007年銷售額已達到43.5億元人民幣。
  這是一傢在世界體育用品品牌中占據一席之地的公司。
  這是一傢有着19年企業史、經歷過中國多個經濟發展周期的健康的本土公司。
  本書中,我們觀察和記錄了下列問題: 這是一傢相比其他本土成長的中國企業而言,現代化企業運作機製甚為完善的公司。它的創始人早在十多年前就脫離了企業日常管理。在管理上,它數度大規模迎來"空降兵",並成功將之與企業文化融合。現在它已經建立了職業經理人制度、完備的考核制度和人才培訓機製。這個過程是如何完成的? 這是一傢國內體育用品行業本土品牌第一的公司。它沒有工廠,僅僅運營品牌。它是如何確定自己的品牌戰略的?它是如何不斷適應市場環境和消費者的改變,走上"中國創造"之路的?在這一過程中,它有哪些心得與經驗? 這是一傢重視"中國元素"的公司。通過幾年的實踐,它已經發掘出品牌中的"中國元素"並將之與産品相融合。它如何理解和運用"中國元素"?打算用哪些方法讓"中國元素"成為製勝法寶? 這是一傢與跨國公司面對面時,仍然昂揚嚮上的公司。在激烈的市場競爭環境下,它面對規模百倍於自己的多傢跨國巨頭,從不顯疲態,而是努力開拓市場,並且始終保持行業前三名。它在品牌定位、市場運營、人才招募等方面是如何面對跨國巨頭的? 這是一傢有着體育營銷"基因"的公司。它從19年前誕生之日起就不斷地結合中國市場的環境進行體育營銷,是國內進行體育營銷活動次數最多的公司,曾成功對多屆奧運會、亞運會、世錦賽等賽事進行過體育贊助,也是國內第一傢簽約NBA球星的體育用品公司。此外,它更多地進行了面對普通消費者的體育營銷。它是如何配備資源進行體育營銷的?它對體育營銷的思索如何步步深化和改善?它對體育營銷有哪些實戰經驗?它打算未來如何進行體育營銷? 這是一傢從20世紀90年代就開始主動進行國際化的公司。它在過去8年間根據環境變化不斷調整其國際化道路。本書展現了其間的諸多彎路和麯折,甚至巨大的失敗,也展示了其經驗與收穫,以及這傢公司對國際化的理解。
  這是一傢有着深厚民族情感的公司。它如何讓民族情感真正融入公司發展中、血液裏,又不為其所睏,繼續超前地進行國際化,推動着公司嚮前走,成為一傢國際化與民族情感共存的公司? 這是一傢奠定了行業健康發展基礎的公司。它是如何從本土行業老大的角度來主動引導行業發展的? 這是一傢具備創新特質的公司。它屢屢進行整個行業範圍堪稱第一次的創新。它如何能在19年裏持續創新?它如何尋找創新的機會和方法?
  更重要的是,本書試圖探討,是怎樣的企業內在文化和特質使李寧公司實現上述這一切的?是什麽使它發展了19年,經歷風雨而仍能夠堅持自己的企業初衷?是什麽使它能營造出健康發展的行業氛圍,並且成為其中健康發展的公司? 本書描述了這傢企業的創始人李寧本人,這位體操王子詳細的工作和生活經歷,以及他的個人性格和品質。這些品質看不見摸不着,卻真實地對公司的發展産生了重要的影響,使公司最終成長為目前的形狀。這個創始人和企業成長相互作用的過程是如何完成的?是哪些因素在起作用? 值得一提的是,李寧公司至今仍有其明顯的弱點:它的銷售額增長和利潤率已經在過去三年連續低於其在中國市場的主要競爭對手;它的管理人才過多,而市場人員顯得不足……本書希望盡量陳述企業問題所在。實際上,我們需要觀察的是,要實現企業的上述優點,需要付出什麽代價?為何需要付出這些代價?更重要的是,所有的問題都有其階段性,弱勢在某個時段可以轉為優勢,關鍵是,它轉化的條件是什麽?本書描述了企業的優勢和弱勢在不同時期的轉化過程和已呈現的結果。
  正是這些獨特的表徵,形成了目前的李寧公司。在2008年之後,體育用品行業的競爭會更加激烈。隨着北京奧運會的召開,進行一次好的體育營銷將不僅僅是體育用品公司的專利,也會成為更多企業的日常營銷手段。歷史能夠昭示未來,在本書的最後幾章,我們試圖解讀整個體育用品行業的發展,特別是解讀李寧公司未來發展的可能,並提及體育營銷發展的趨勢性問題。此外,我們通過所有的現象描述、步步深入的邏輯推進,盡可能地總結出了李寧公司發展的規律。在這本書的結尾,我們會對這傢公司健康發展的最終秘密給予解答。
第2節:第一章 "李寧"誕生(1)
  第一章 "李寧"誕生
  健力寶之行 這是李寧人生中除了體育之外的第一次重要抉擇。
  他神色凝重,端坐在椅子上,窗外是熟悉之地廣州的潮濕景象。此刻,李寧面對着一個意想不到的建議:去經商嗎?這位體操王子此時26歲,已經退役,有着全國人民都熟悉的清純面孔、一頭黑發和靦腆的笑容,以及令他自己也感到陌生的經商衝動。
  他的面前,坐着拋給他這個主意的人,李經緯。這位企業傢擁有自己的私營企業健力寶集團和對商業運作的熟悉和天分。
  "漂亮,漂亮,他站穩了!"在賽場上,李寧的無數次落地動作令全場喝彩。但是這次,"落地"卻異常艱難。離開了賽場,哪裏是這位落寞的、心煩意亂的退役運動員的退路?一般而言,地方體委都希望本地的著名運動員退役後回家乡擔任體委副主任,廣西體委已經對李寧發出了擔綱副主任的邀請。這是一個穩妥且順理成章的選擇。還有另一條老路就是當教練,也有很多退役的冠軍運動員會選擇這條道路。國外也希望李寧去擔任他們國傢隊的教練。但是,這兩種選擇對李寧而言都顯得保守了。對於李寧而言,比其他著名運動員退役時多出來的一個選擇是:加盟演藝界。李寧在此之前和衆多體育明星錄製過唱片,他對演出挺有興趣,也隱隱地希望自己能夠往演藝事業上發展。不過,這個選擇雖然快樂卻缺乏足夠的智力挑戰,所以最後也未能進入李寧的視野。
  這時候,李經緯建議他加入健力寶。
  李寧當時有在深圳創辦一所體操學校的念頭,李經緯給李寧的建議頗具吸引力:辦自己的經濟實體,以支持體育發展。李經緯建議說:"光靠贊助不行,一定要有經濟做後盾,這樣纔是穩定的、長遠的發展思路,你可以搞經濟來發展體育。"對此,李寧有點心動了。李經緯馬上嚮李寧解釋這個陌生建議的意義:"我覺得你是不是應該把目光放長遠一點,想得深一點,跳出運動員退役後不是出國就是當官的模式,重新設計一條道路,並讓它也成為一種模式?" 面對老朋友提出的這個建議,李寧需要突破的障礙很多。最重要的是,他需要放下一切,自己拿着檔案去廣東三水小鎮,面對自己未來的生活:不是在體操臺上,而是在完全陌生的大班桌後;而且,輿論對體操王子經商也頗有微詞,"體操王子"這個巨大的榮譽,讓李寧很難輕易去冒險。
  李寧對做企業沒有多大把握。但顯然,李經緯的熱情最後感染了他。在整個中國對企業都知之甚少的時代,在自己對如何辦企業毫無瞭解的情況下,李寧最後的選擇更多的是基於感情、直覺,基於某種衝動和嚮往,而非縝密的分析决策。"真的是盛情難卻。"李寧說。而且,更為現實的是,對一位失利的運動員而言,體委這個大家庭再也不能表現出對心愛兒子的關愛,此時情緒低落的李寧更願意貼近對他表現出關心的李經緯。這次選擇對於從小就在體操隊相對封閉的環境下生活、成長的李寧而言是一次巨大的挑戰。李寧的解决方法是:速戰速决,做一次重大賭博。所有用青春掙來的榮譽,將被全盤壓在一個私營企業的未來上。
  1989年5月,抱着對商業的好奇、想真正做事情的激情以及對老朋友的信任,李寧接受了李經緯的邀請,加入健力寶,成了健力寶集團的總經理特別助理。
首頁>> 文學>> 体育运动>> 虞立琪 Yu Liqi   中國 China   現代中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