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文學>> 教学>> 方舟 Fang Zhou   中國 China   現代中國  
七~八年級,孩子一生的關鍵期
  多年的教學過程中,我保持下來了這樣一個習慣,每當我接觸新一批孩子時,我都會給他們的傢長開一個會。在會上,我會問這些孩子的傢長們:“你們認為初中三年哪一年最關鍵?”傢長們的說法各不相同,有的說七年級重要,有的說八年級重要,但大多數的傢長還是認為初中的最後一年——九年級最重要。從小學到初中,孩子讀了九年的學,為的就是中考時的最後一博,所以九年級對孩子來說確實很關鍵。但在這裏,根據多年教學經驗,我必須嚮傢長們明確的是:沒有七、八年級的知識積纍,即使孩子在九年級再努力,往往也會與好成績失之交臂。
第1節:七~八年級,孩子一生的關鍵期
  正文:
  第一章 七~八年級,孩子一生的關鍵期
  多年的教學過程中,我保持下來了這樣一個習慣,每當我接觸新一批孩子時,我都會給他們的傢長開一個會。在會上,我會問這些孩子的傢長們:“你們認為初中三年哪一年最關鍵?”傢長們的說法各不相同,有的說七年級重要,有的說八年級重要,但大多數的傢長還是認為初中的最後一年——九年級最重要。
  從小學到初中,孩子讀了九年的學,為的就是中考時的最後一博,所以九年級對孩子來說確實很關鍵。但在這裏,根據多年教學經驗,我必須嚮傢長們明確的是:沒有七、八年級的知識積纍,即使孩子在九年級再努力,往往也會與好成績失之交臂。
  有過教育初中生經驗的傢長都知道,孩子在剛剛升入七年級,以及在八年級的學習和生活過程中,需要翻越很多道“坎兒”。也正因如此,很多教育專傢甚至把七~八年級這個階段稱之為“翻坎”階段。例如:
  在七年級,很多孩子都會表現出諸多的不適應,對新的環境不適應、對科目的增加不適應、對老師的教學方式不適應……在這些“不適應”的影響下,很多孩子的心理開始出現問題,因此很多原來學習很好的孩子成績開始大幅“下滑”;很多原來成績不好的孩子幹脆放棄了學習……這些對孩子的成長和發展都有很大的影響。
  到了八年級,孩子遇到的“坎兒”會更多,由於沒有了剛剛升入初中的那種新鮮感和拘謹,他們的註意力開始轉移,有些孩子喜歡拉幫結夥地打架,有些孩子開始出現了早戀現象,有些孩子迷戀上了網絡……也就是說,衹要傢長和老師稍不留神,孩子就有可能走上錯誤的道路。在八年級這個“多事之秋”,孩子很有可能就會“一失足成千古恨”。
  所以,從這種意義上說,傢長們必須要樹立這樣的意識:七~八年級不僅是初中三年的關鍵期,更是孩子一生的關鍵期。
  在與很多七~八年級傢長們接觸的過程中,最令我擔憂的問題是,很多傢長都會為孩子的長大成人而感到欣喜,但他們卻不知道,在這一階段,孩子要面臨很多重大轉變。當傢長們對此沒有足夠的心理準備,面對孩子各種各樣的“不適應”時,他們衹能是無從下手。
  正如我們所熟知的,如果事先已經知道了天氣的變化情況,我們就不會害怕暴風雨的突然襲擊。教育孩子也是如此,如果傢長能夠對孩子在這一時期的變化了如指掌,那傢長就能提前做好心理上、知識上的準備,從而就能做到自如地應對。
  一般來說,到了七八年級,孩子和傢長都要面對以下幾個方面的轉變:
  從學習方面講,七~八年級,孩子將經歷一個成績突變期。在這兩年的時間裏,以前成績不好的孩子很容易就“翻身”,而以前成績很好的同學也很容易進入“差生”的行列。所以,如果傢長能夠引導孩子重視和利用這一學習成績的突變期,那孩子就能很輕易地步入優質學習的良性軌道。
  從身體發育方面講,七~八年級的孩子正處於最易叛逆的青春期。他們會對自己身體産生的變化感到非常迷茫,因此很易走嚮消極和自卑。
  從心理方面講,七~八年級是孩子的心理動蕩期,最易出現問題。
  ……
  那麽,傢長應該如何做才能幫助孩子渡過這一特殊時期呢?這也正是本章嚮要嚮您呈現的內容。
第2節:七年級——傢長要警惕“初中新生綜合癥”(1)
  一、七年級——傢長要警惕“初中新生綜合癥”
  在當班主任的過程中,我曾遇到過這樣一件事情:
  開學不到一個月,一個七年級孩子的傢長來找我,說是要給孩子轉學。問他為什麽,這位傢長無奈地告訴我:“孩子說不適應這裏的教學方式,不喜歡這裏的老師和同學,而且經常會莫明其妙就衝我們發脾氣……最近說什麽也不肯來學校了,沒辦法,衹能給他再換個學校試試!”
  看着這位傢長為孩子的事情急得焦頭爛額,我告訴他,孩子不用轉學,他衹是患上了“初中新生綜合癥”,衹要幫助孩子讓這種癥狀消失,孩子很快就會投入到初中的學習、生活中來。
  孩子剛剛升入初中,出現不適應的現象很正常。七年級是小初銜接期,面對新環境、新科目、新老師等,孩子在心裏不可必免地會有一些排斥成分。當然,當孩子的這種排斥轉變成了不適應,他就會表現出情緒低落、易怒、厭學等問題,這就是我所說的“初中新生綜合癥”。如果傢長真的因此而給孩子換了學校,傢長浪費精力和財力不說,到了新的學校,孩子的癥狀衹能越來越嚴重。
  事實上,大多數的孩子在剛剛升入七年級時,都會或多或少地存在着“初中新生綜合癥”,這是由於孩子自身的變化和外界環境的變化所决定的。
  到了七年級,孩子已經從兒童期邁進了青春期的大門,他們的自我意識越來越強烈,並且要求獨立的意識在迅速增長;另外,由於性激素分泌的增多,他們的身體也在呈加速度成長。思想和身體的變化使他們覺得自己已經是大人了,因此,這些孩子經常會對父母說這樣的話:“我已經不是小孩子了,你們不要再像對待孩子那樣對待我。”
  但是這些“小大人”在升入七年級後卻表現出了諸多的不適應,不適應新的同學和老師、不適應初中科目的增加、不適應學習內容難度的增加……前後落差的存在讓他們感覺到迷茫、睏惑,而又無能為力,所以便出現了“初中新生綜合癥”的種種癥狀。
  其實,要想孩子不患“初中新生綜合癥”也有很好的一個辦法,那就是提前給他們打“預防針”,即傢長提前告訴孩子:升入初中對他們意味着什麽、他們將面臨什麽。
  我就曾接觸過這樣一位媽媽,孩子每進入一個新的階段,她都會閱讀大量的教育書籍,從而使孩子少走很多沒有必要的彎路。
  在孩子升入七年級之前的那個暑假,她不時地會這樣與孩子溝通:
  “你說到了七年級之後,要學的科目將近十門,比以前都要多一半了,你會感覺到有壓力嗎?”她好像無意間與孩子提到這個話題。
  “對呀,媽媽,到時候這麽多科目我要忙不過來怎麽辦?”孩子也有點擔心地說。
  “不過我問過那些年級比你高的同學們,他們說如果在學習時能夠做到有所側重,就會輕鬆很多。比如在自己擅長的科目上少花時間、在自己不擅長的科目上多下點工夫等,這個問題就很好解决。”媽媽輕鬆地說。
  “這些問題我要和那些大哥哥、大姐姐們去探討一下。”孩子認真地說。
  從小學六年級升入初中,其實孩子的年齡衹長了一歲,但孩子周圍的一切都在發生着很大的變化。初中知識難度的突然提升、初中科目的增加、初中老師教學方式的改變等,都有可能使孩子産生不適應的感覺。但如果傢長提前把這一切告訴他們,並為他們推薦可行的解决方法,那孩子再面對這些問題時,就會從容的多。
  針對於此,傢長可以告訴孩子,中學與小學在以下方面有着很明顯的不同:
  第一,從教學方法方面而言,中學與小學有着很大的不同,中學的老師已經不像小學老師那樣盯着孩子學、手把手地管着孩子學,而是用動之以情、曉之以理的方式讓孩子自動自發地去學習,因此進入七年級後,孩子應該提高學習的主動性。
  第二,從教學內容上而言,小學的學習課程最多有5門,但中學的課程一下子增加到了10幾門,每個孩子都會有一點應接不暇的感覺。針對這一點,傢長可以藉鑒上面那位傢長所提到的方法。
  第三,從學習方法上講,在小學階段,衹要孩子多記、多背、多寫就能取得好成績,但到了中學,除以上這幾“多”之外,孩子還需要掌握知識的規律,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才能取得好成績。因此,傢長還應有意識引導孩子總結有效的學習方法。
  ……
  當然,如果傢長能夠引導孩子去嚮那些剛剛走過七年級的大哥哥、大姐姐去取取“經”,那就最好不過了。因為那些剛剛走過七年級的孩子肯定會有很多感想,也會摸索出很多的經驗,當孩子掌握了這一切後,他就能以“巨人”的高度去看待他將要遇到的那些“不適應”了。
首頁>> 文學>> 教学>> 方舟 Fang Zhou   中國 China   現代中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