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文學>> 金融股票>> 查爾斯·麥基 Charles Mackay   英國 United Kingdom   溫莎王朝  
非同尋常大衆幻想與群衆性癲狂:大癲狂
  《財富》雜志鼎立推薦的75本商務必讀書之一,《金融時報》評選的史上最佳10部金融作品之一。本書在金融史上的地位不言自喻,在世界各地流傳了近200 年依然暢銷不衰。它不單是一本金融投資領域的超級經典,也是一部有關人類愚行的編年史和總記錄,如十字軍東徵、聖物崇拜等歷史事件,洋洋大觀,薈萃一堂,令人深思。在投資理財漸漸成為大衆行為的今天,具有極為廣泛的現實意義和警世價值,被商業投資從業者譽為必讀“聖經”。是金錢導致了癲狂?還是癲狂製造了幻想?有市場就難免投機欺詐,有群體就不乏妖言惑衆,股市樓市如此,邪門運動如此,商場戰場亦如此……
第1節:約翰·勞的傳奇生涯(1)
  第一章金融大投機之密西西比陰謀
  第一節約翰·勞的傳奇生涯
  滿腦子投機鑽營賺大錢,
  一些人私下裏自組公司,
  不惜發行新股吹大牛,
  好用虛名引誘世人,
  先建立新的信用,再讓股票貶值,
  讓無中生有的股份變成了資本,
  為了金錢啊,人們聚在一起爭吵無休。
  ——丹尼爾·笛福
  有個人,他的品行、經歷與發生在1719年—1720年的那場大騙局之間,竟然有着那麽密切的關聯,以至於我衹能以這個始作俑者——約翰·勞的生平瑣事,作為密西西比大陰謀的開場白。
  在歷史學家們看來,約翰·勞這個人十足是個大騙子,居心叵測的陰謀傢、小人,也有人說他是瘋子……如此種種,不一而足。這一點也不奇怪,因為他的一個計劃,害得那麽多人為此賠上身傢性命,那些令人痛心的不幸後果被深深地烙印在人們的心中,久久不能平復,也許,叫他騙子、瘋子還算是輕的呢。
  但之後人們又發現,如此稱呼、指責他是不公正的——約翰·勞既不是騙子,也不是瘋子。與其說他設計騙人,不如說他本身纔是受騙者;與其說他是罪犯,不如說他是可憐的替罪羊。
  公平的看,約翰·勞本人其實是個最優秀的金融專傢。他比同時代的任何人都要熟悉金融問題,而且對信用的理論和原則可謂了如指掌。甚至,他所建立的金融係統會如此快速的坍塌,也並不是僅僅因為他的過錯,那些推波助瀾、渴望快速攫取金錢財富的人們,協助他建立這個金融貨幣體係的人們,纔是問題的根源所在。
  約翰·勞沒有料到整個國傢、整個人群竟會陷入如此巨大的貪婪的狂潮中。他也沒料到,信心,就像懷疑一樣,可以無限製地增長、膨脹;而希望,有朝一日也可以轉化為恐慌四處蔓延,最終吞沒一切。他又怎麽能夠預見到,法國人會像寓言中所描繪的那樣,在金錢的瘋狂驅使下,在野火燎原一般的欲望中,殺掉給那衹曾他們下了那麽多金蛋的鵝呢?
  他的命運就像第一個冒險划船從伊利湖嚮安大略湖漂流的人一樣。當他出發時,河面上還是如此地風平浪靜,水流輕緩,仿佛一塊明鏡。而這水手的航程是既迅快又愜意。這時候,有誰能阻礙這如飛的一葉扁舟呢?
  然而,衹一轉眼的功夫,啊呀,誰能料到平靜的波浪盡頭竟是個大瀑布!水手兀自沉浸在美妙的航行中,對前方的危險一無所知。可當他意識到此時的處境時,哎,已經太晚啦!以前載着他暢遊的湖水如今竟成了要命的竜潭虎穴。他想折回原路返航,可是水流實在太湍急,他那渺小、微弱的力量怎麽能夠對抗這森嚴巨大的自然之力?時間一點點地流逝,這一人一船距離那雷霆震怒一般的瀑布越來越近。終於,一個浪頭拍下,水手連人帶船跌進萬丈深淵——他的身體、他的小船旋即被嶙峋的岩石撞成碎片。萬馬奔騰一般的水流裹挾這可憐的碎片墜入𠔌底,翻滾出一片片雪白的泡沫,很快,這泡沫就消失了,天地間重新歸於平靜,平靜得好像從來就沒有發生過這樣的慘劇。
  約翰·勞和法國人的關係可能就像這樣,約翰是那個可憐的水手,而法國民衆,就是像那看似無害卻滿布漩渦暗流的滔滔湖水。
  1671年,約翰·勞出生於蘇格蘭首府愛丁堡的一戶富裕人傢。他父親既是個金匠又是一個銀行傢。他做買賣積攢了一大筆財富,並用這筆錢買下了勞裏斯頓和蘭德爾斯頓兩處地産,因此被人稱為“勞裏斯頓的勞”。
  本章的主人公約翰·勞是傢中的長子,剛滿14歲就被帶到父親的會計事務所中做了3年學徒。在這裏,約翰勤奮地學習着商業知識,也一步步地瞭解了蘇格蘭銀行業的操作規則。雖然工作艱苦,約翰卻樂此不疲——還在年紀很小的時候,約翰就在算術方面上顯露出了非比尋常的天賦。這一點讓他在這一行裏如魚得水。
  長到17歲時,約翰已經像個又高又壯的大人了。他的身材健美,
第2節:約翰·勞的傳奇生涯(2)
  臉上雖然因出天花而有些瘢痕,看起來卻並不影響他英俊的容貌。那副表情總是朝氣蓬勃地,看起來充滿了智慧,因此十分討人歡喜,
  不過,很快他也開始變得不安分起來——在女人堆中約翰備受青睞,可謂無往而不利,女人們都管叫他“俊俏的勞”。為了不負小姐太太們送給他的這個略顯輕佻的“外號”,約翰開始着意打扮自己,派頭十足又極度地自信。而男士們則對這個油頭粉面的小夥子頗為鄙夷,也送了他一個外號:“浪蕩子約翰”。在1688年父親去世後,約翰·勞徹底拋開了會計事務所的繁冗瑣事,帶着父親留下的遺産來到倫敦,打算在這個花花世界闖蕩一番。
  很快他就變成了倫敦各傢賭場中的常客。一方面是因為他那年輕人特有的狂妄和缺少自製,以及喜好排場和奢侈的生活習慣。但另一方面,他表面上雖然喜好揮霍,放肆張揚,卻並不是個通常意義上的“花花公子”。出於天賦異稟,對賭博下註他其實在頭腦中經過了周詳的數學計算,為此他從不隨便出手,而是依照計劃穩紮穩打——鈔票從賭桌上源源不斷地滾入他的腰包。為此,他甚至成了所有賭徒的崇拜對象,人們相信跟隨他就能在賭桌上翻盤贏大錢!
  這個來自蘇格蘭的,出手闊綽又瀟灑風趣的年輕男子,同在家乡一樣,受到了倫敦上流社會社交界,尤其是那些名媛們的歡迎。與在賭場中相似,在情場上,約翰也是個常勝將軍,縱橫花叢中進退自如。
  然而,物極必反,約翰也有走背運的時候。在倫敦度過了9年放蕩、奢靡生活的他,慢慢失去了往日的機敏,開始滑嚮失控的邊緣。他變成了一個名副其實的“賭棍”。在賭桌上,他不在滿足於小打小鬧,他的賭註押得越來越大,他的裝滿數字概率的腦袋卻越來越遲鈍。毫不以外地,在某天他輸了一大筆錢,衹有抵押地産才能付得起那一大堆令人頭痛的債務。沒法子,最後他衹好看着父親留下的財産成為別人的囊中物。
  正所謂“福無雙至,禍不單行”,就在他為債務危機而弄得自己焦頭爛額的時候,一件“桃色事件”又把他拖嚮另一個深淵。他與一位名叫維麗絲的女子之間牽扯不斷的情愛糾葛,招致了一位威爾遜先生的敵意,為了把事情做個幹淨的了斷,兩人約定了一場决鬥。約翰本不是個膽小鬼,他接受了挑戰,並在决鬥中成了贏傢——威爾遜先生當場斃命。一樁風流韻事一下子變成了刑事案件,當天他就被逮捕歸案,威爾遜先生的親屬以謀殺罪的名義起訴了他。法庭本來判他有罪並處以死刑。但考慮到威爾遜先生也有過錯,於是約翰落了個過失殺人罪,判决也被減為罰款。這樣的從輕處理引起了死者兄弟的不滿,重新對他提了上訴。可是,就在被押到“王座法庭”受審後,約翰卻神奇地逃之夭夭了。至於他是怎麽得手的,至今是個謎,約翰也從未嚮人提過。
  很多人對這個結果表示不滿,甚至還有人為此發起了一個反對司法官員的活動,報紙雜志上也對這一事件做了全面的報道。在報紙通緝文書上,約翰是這樣的一個人物:“約翰·勞船長,26歲,蘇格蘭人士;精瘦,身高約6尺以上,皮膚黝黑,相貌端正,臉上有麻點,大鼻子,聲音洪亮……”
  這種漫畫式的描繪並沒有阻礙他的逃亡之路,約翰終於成功地抵達了歐洲。在這塊古老的大陸上,他整整遊歷了3年,並開始把大部分的精力投入到研究各國貨幣和金融業務上去。可能是積習難改的緣故,到了夜晚,他照舊是各大賭場的常客。
  後來,他似乎在1700年返回了愛丁堡,並發表了一本名為《組建一個貿易委員會的建議和理由》的小册子。當然,這樣的小册子並沒能引起人們的註意。
  沒多久,他又開始闡發一個新的主張——建立所謂的“土地開發銀行”(LandBank)。按照他的規劃,銀行所發行的紙幣絶對不能超過這個國傢的所有土地的價值。或者,在正常的利率下,與土地價值相當。這次,他的提議在蘇格蘭議會中激起了軒然大波,議員們紛紛加入討論。其中的一個中立黨派甚至還專門提出議案要求政府建立這樣一傢銀行。約翰對這樣的結果很是振奮了一陣子。不料,議會最終通過一項决議:通過發行任何形式的紙質貨幣以加強貨幣流通,對整個國傢來說是很不明智的,那將可能令國傢陷入巨大的風險之中。
首頁>> 文學>> 金融股票>> 查爾斯·麥基 Charles Mackay   英國 United Kingdom   溫莎王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