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文學>> 经济商企>> 韓秀雲 Han Xiuyun   中國 China   現代中國   (1956年)
經濟熱點解讀:看不懂的中國經濟
  站在2008年中國改革開放30年的時間窗口,中國經濟有太多的地方讓人看不懂,房價、股價、物價、金價、錢價、人價、經濟周期,嚮下還是嚮上?中國經濟將要走嚮哪裏?2008年是舉世關註的中國奧運年,這曾經給國人帶來太多想象的千年盛事並沒有像人們期望的那樣牛氣衝天,受國際投資市場、美國經濟衰退等原因的影響,中國的投資市場也面臨太多壓力,搖擺不定。待人們躊躇於股市震蕩、樓市高企、物價飛漲、金價攀升、人民幣升值、工資貶值等這些與大傢生活息息相關的經濟現象時,好像徹底迷失,看不懂了。房價是否已經到達拐點?股市將如何走嚮?如何應對物價飛漲和通貨膨脹?黃金一漲再漲,現在還敢衝殺進去嗎?人民幣升值,我們準備好了嗎?經濟周期如何影響中國的市場……在本書中,國內著名經濟學家韓秀雲教授為你講述其中的經濟學原理,用最簡單生動的方式解釋我們最關註的經濟現象。
第1節:第一章 房價為什麽一漲再漲?(1)
  第一部分 房價
  第一章 房價為什麽一漲再漲?
  房價高企,已經成為政府和老百姓的一塊心病。這麽高的房價,究竟是怎樣一輪接一輪地漲上去的?究竟是哪些資金在買房?為什麽在如此高的價位上還有這麽旺盛的購買力?2008年,我國的樓市打了一個大噴嚏,這兩年買房的人是否接到了樓市的最後一棒? 說起房子,這是大傢最關心的事。不管是有房還是沒房的人,房子的問題是全國人民都關心的事。為什麽呢?這就是中國人的傳統。如果我們傢在農村,那就得先蓋上三間大瓦房,如今甚至是三層小樓,才能娶上媳婦;如果我們住在城裏,就想在好一點的地段買上套像樣一點的房子,纔有自己安身立命的空間,才能踏踏實實地過上有尊嚴的生活。衣、食、住、行是人類最起碼的生存需要,走到今天,13億中國人基本上解决了吃飽穿暖的問題,接下來就輪到改善居住條件了。所以,住房成為全國人民普遍最關心的問題。但中國房價在經歷了兩年的暴漲之後,自從進入2008年,漲幅明顯縮小,有的地方甚至開始回落,引來全國上下一片質疑之聲,於是"房價拐點論"便應運而生。
  要想弄明白房價是不是真的會出現拐點,房價將走嚮何方,我們得先搞清楚這輪房價是怎麽漲上來的,再看看這些上漲的因素中哪些已經消失,哪些還會持續下去,甚至力量會進一步擴大,衹有這樣才能瞭解我國未來房價的趨勢,從而調整自己的判斷、决策和行動。
  記得1991年清華大學派我去德國進修的時候,我對那裏的房價感受特別深刻。有德國同事問我:"你在中國掙多少錢?"頓時我的頭上開始冒汗,但衹能如實說:"月薪100元。""100元?"他們眼睛瞪得大大的:"100元你怎麽活?"我說:"在中國,我每月房租纔兩元錢,生活開支特別低,物價也非常便宜。"但是大傢猜猜看,我在德國租一間小房子一個月要交多少錢?400馬剋!當時合1 200元人民幣。中國政府的總理幹一個月都不一定能拿這麽多。幸好是德國基金會贊助我讀書,否則我在那裏根本無法立足。
  20世紀90年代初,中國還沒有這麽突出的買房問題,那時住房還沒有商品化,而是由工作單位根據各項條件統一給職工打分,排隊分配住房。由於粥少僧多,一碗水很難端得平,所以大傢意見很大。1996年我回國以後,中國的住房制度開始改革,工作單位不再分房子,我們有了住房公積金,實行貸款買房。記得剛開始,感覺北京的商品房簡直是天價:1平方米竟然要1 000元人民幣左右。天哪!這房子太貴了,我肯定買不起;後來漲到了1平方米5 000元,我更買不起了;再漲到10 000元時,我真的買不起了;等聽到房價漲過15 000元的時候,我基本上沒有啥想法了。
  房價對很多人來說,跟我一樣,似乎永遠追不上。可到了2007年,房價竟出現短期兩三倍的暴漲,這是為什麽?這背後的原因是什麽呢? 照這樣漲下去,那些普通收入的打工族們,他們什麽時候能買上房子呢? 前兩年,我講課走遍了祖國大江南北,到處去普及宏觀經濟知識。我到過新疆、內蒙古、蘭州、南寧、北海、深圳、珠海、蘇州、杭州、寧波、上海、南通、濟南、青島、鄭州等許多城市,每到一處,每講一次課,都看到這個地方變化最大的是房價。前年一個價,去年一個價,今年又是一個價,所到之處房價都在翻番往上升。
第2節:第一章 房價為什麽一漲再漲?(2)
  兩年前,在南寧市中心地段非常好的邕江兩岸,特別漂亮的水景房纔1 000多元1平方米。當時在課上我就對大傢說:"這個價格太便宜了,大傢可以買。"結果我第二次去的時候漲到2 000元,第三次去的時候漲到3 000元,前不久再去時已經漲到了4 000元。有人問我說:"這樣的房價我們還要不要再買?" 新疆也是如此。2006年10月我在烏魯木齊市詢問房價,他們說:"不貴,2 000元左右。"2007年我給全國礦業老闆講課的時候,有一個新疆學員說:"我們烏魯木齊市的房價已經漲到了1平方米4 000元。" 我衹想跟大傢說,這兩年走遍祖國大江南北,每當我第二次再回到那個城市的時候,那裏的房價就又漲上去很多。不是一個地方漲,而是全國房價都在漲。就連內蒙古鄂爾多斯的東勝市也蓋了很多房子,我到那兒去看的時候,當地的房價還在飆升。所有這一切說明什麽呢?它說明了一件事:中國人對住房的需求太旺盛了。
  我在清華大學給MBA上課,經常舉辦沙竜,大傢聚在一起探討中國經濟發展問題。2007年,我們的沙竜選在北京什剎海的遊船上,暢談中國樓市問題。一位研究生說,在武漢有個房地産開發商,2007年初賣3 000元1平方米,結果一開盤就一下子賣光了。老闆拍着大腿說:哎呀,賣虧了,賣虧了,下次開盤一定要賣6 000元。3個月之後開盤就賣6 000元,結果剛開盤一下子又賣光了。老闆又拍着腿說:哎呀,賣虧了,賣虧了,下次開盤賣9 000元,結果9 000元開盤又一搶而空。老闆最後發話說:這房子咱先不賣了,2008年一開盤就賣13 000元,把價提得高高的,漲得讓誰都買不起。沒關係,反正這房價還得漲。事情雖然說的是武漢,但在北京、上海、廣州、深圳,包括成都在內,房價就是這樣一路漲上去的。
  為什麽呢?因為地不好拿了,太貴了,前面賣的房子本錢都收回來了,後面又沒房賣,把房價挂高點,賣不掉算了,留着以後慢慢賣。結果是提一次價不夠賣,提兩次還不夠賣,最後提到買房人實在買不起的程度。衹要地産商前面賺夠了,管你愛買不買。結果就是,附近的地産商一傢比着一傢賣。你看隔壁都賣這麽高了,而且他拿地的成本也高,估計建好房子的成本得比我現在的賣價還要高,我得再漲點。
  就這麽一傢比一傢,一傢趕一傢,"離譜"的房價就這麽給推上去了。而買房的人呢?3 000元沒買,6 000元後悔了;6 000元沒買,9 000元更後悔。再不買,真的漲到13 000元了!這衹是舉個例子,但這一輪輪房價基本上就這樣漲起來的。
  問題是,房價這麽一輪一輪漲,真的有人要跟,真的有人要買,這一漲再漲的辦法這麽好使,為什麽5年前或3年前樓市疲軟的時候,不用這辦法呢?
  究竟是什麽原因促成了有人願打有人願挨,而且還挨得起呢?
  我研究的是宏觀經濟,一直關註政府對經濟的宏觀調控。從2003年中國經濟開始提速的時候,政府就已經意識到,以前協議轉讓土地的做法存在問題。第一是地價太便宜,吸引了大量追逐暴利的資金殺入房地産市場,會刺激房地産和固定資産投資的泡沫。第二是地價太便宜,意味着誰能接觸到掌握批地權力的人,誰就有條件優先拿到地,會刺激大量權錢交易、暗箱操作,滋生大量違法亂紀的案件。第三還是地價太便宜,不能充分體現在經濟發展過程中,土地作為已經市場化的重要生産要素,不能公平地由市場供求關係來决定它應有的價值和價格。在中國,《憲法》規定土地屬於國傢和勞動群衆集體所有,大量土地以這種便宜的協議轉讓形式流入少數地産商名下,實際是對公衆利益的變相剝奪,這既不符合經濟和市場規律,更不符合社會公平原則。第四仍然是地價太便宜,直接減少了政府財政收入。反過來說,政府也應該搭上經濟高速發展的快車,而政府能拿到的就是財政收入。目前財政收入最重要的一部分是稅收,還有一部分是土地出讓金。而賣地,則被指責為推高房價的重要原因。
首頁>> 文學>> 经济商企>> 韓秀雲 Han Xiuyun   中國 China   現代中國   (1956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