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言 讓身體的本能帶給我們健康和好運
坐在桌邊打字、寫文章的感覺真好。好像是在寫一封信,寫給父母、妻子、兒子、朋友的一封信。說一說心裏想說的話,也許不符合邏輯,也許不夠嚴謹規範,也許不是被普遍認同的思想。但衹是想聊聊天,想講個故事,因為覺得親切,覺得有話想說,就隨意地說了。
有的朋友把我寫的書當成了健康科普,或者是中醫教材,我覺得這個使命太大,專業性太強,這不是我力所能及之事,起碼不是我寫作的初衷。
不知不覺地,自己竟成了暢銷書作者和健康養生專傢,這真是我始料未及的。也許大傢對我的期望值太高,希望我能弘揚中醫文化,倡導健康理念。但我衹是想對大傢說:每個人都是健康生活的實踐者,都是自己的專傢和權威。一個人衹有對自己充滿自信,纔是真正健康的開始。
有個患病的朋友對我說:我百分之百地相信您,您說我該怎麽做吧,我全聽您的。我沒有告訴他具體要怎麽做,衹告訴他首先要相信自己。因為,您衹有相信自己了,纔可能找到解决問題的根本辦法,不然,永遠都是在苟且偷生。我常對朋友們說的一句話就是:有病找醫生,健康靠自己。生命是要靠我們自己來掌握的,人生之路,不管是坦途還是泥沼,都要您自己去走完它。
我的第一本書讓大傢覺得中醫很神奇,並引起了大傢的興趣;第二本書主要告訴了大傢操作的方法;第三本書則從壯大先天之本以保障人們生存質量的角度入手,讓大傢堅定自己的信念,教大傢學會自己創造對身體的自信,並告訴大傢衹要從經絡處用力並懂得如何用力,就可達到身心共同健康的目的。
其實,我們每個人都可以更多地憑藉自身的力量,去探尋疾病和衰老的解决之道,從而真正奠定對身體的莫大自信,體驗脫胎換骨的心路歷程,展示生命的內涵與尊嚴。
生命需要被生命感召,因為每個人心裏都有一盞渴望點亮的燈火。人生需要順着自然的風嚮,這樣我們總會覺得老天在幫助我們,我們自然也就有了好運。
人人都需要勇於體驗世間的喜怒悲歡,包括疾病和青春的遠逝,這樣我們纔活得有血有肉,纔是一個真正的人。
我們需要一些來自身體的提醒,讓我們能隨時找回自我;我們需要一些關懷,才能感恩和享有溫暖,除此之外,我們還有什麽奢求呢?
寫這本書,我並不想闡發什麽驚世駭俗的秘密,並不想樹立什麽標新立異的理念,並不想去勸說別人改變什麽觀點,更不想貪天之功為己功。書中描述的一切方法,古來就有,不是我的創新,衹是您忘記了,忽略了,所以我要提醒您。就像是在夜裏,我們總是會幫着傢裏人把被子蓋好,好似這種親情、這種感覺,雖是無心,卻也有意。
最後,祝願大傢都能夠掌握《易經》養生的精髓,快快樂樂地走嚮天年!
中裏巴人
2008年9月於北京
坐在桌邊打字、寫文章的感覺真好。好像是在寫一封信,寫給父母、妻子、兒子、朋友的一封信。說一說心裏想說的話,也許不符合邏輯,也許不夠嚴謹規範,也許不是被普遍認同的思想。但衹是想聊聊天,想講個故事,因為覺得親切,覺得有話想說,就隨意地說了。
有的朋友把我寫的書當成了健康科普,或者是中醫教材,我覺得這個使命太大,專業性太強,這不是我力所能及之事,起碼不是我寫作的初衷。
不知不覺地,自己竟成了暢銷書作者和健康養生專傢,這真是我始料未及的。也許大傢對我的期望值太高,希望我能弘揚中醫文化,倡導健康理念。但我衹是想對大傢說:每個人都是健康生活的實踐者,都是自己的專傢和權威。一個人衹有對自己充滿自信,纔是真正健康的開始。
有個患病的朋友對我說:我百分之百地相信您,您說我該怎麽做吧,我全聽您的。我沒有告訴他具體要怎麽做,衹告訴他首先要相信自己。因為,您衹有相信自己了,纔可能找到解决問題的根本辦法,不然,永遠都是在苟且偷生。我常對朋友們說的一句話就是:有病找醫生,健康靠自己。生命是要靠我們自己來掌握的,人生之路,不管是坦途還是泥沼,都要您自己去走完它。
我的第一本書讓大傢覺得中醫很神奇,並引起了大傢的興趣;第二本書主要告訴了大傢操作的方法;第三本書則從壯大先天之本以保障人們生存質量的角度入手,讓大傢堅定自己的信念,教大傢學會自己創造對身體的自信,並告訴大傢衹要從經絡處用力並懂得如何用力,就可達到身心共同健康的目的。
其實,我們每個人都可以更多地憑藉自身的力量,去探尋疾病和衰老的解决之道,從而真正奠定對身體的莫大自信,體驗脫胎換骨的心路歷程,展示生命的內涵與尊嚴。
生命需要被生命感召,因為每個人心裏都有一盞渴望點亮的燈火。人生需要順着自然的風嚮,這樣我們總會覺得老天在幫助我們,我們自然也就有了好運。
人人都需要勇於體驗世間的喜怒悲歡,包括疾病和青春的遠逝,這樣我們纔活得有血有肉,纔是一個真正的人。
我們需要一些來自身體的提醒,讓我們能隨時找回自我;我們需要一些關懷,才能感恩和享有溫暖,除此之外,我們還有什麽奢求呢?
寫這本書,我並不想闡發什麽驚世駭俗的秘密,並不想樹立什麽標新立異的理念,並不想去勸說別人改變什麽觀點,更不想貪天之功為己功。書中描述的一切方法,古來就有,不是我的創新,衹是您忘記了,忽略了,所以我要提醒您。就像是在夜裏,我們總是會幫着傢裏人把被子蓋好,好似這種親情、這種感覺,雖是無心,卻也有意。
最後,祝願大傢都能夠掌握《易經》養生的精髓,快快樂樂地走嚮天年!
中裏巴人
2008年9月於北京
第一章 每天健康一點點 日久方成金剛體
每天健康一點點,這就是健康的全部秘訣。如果您不敢拿眼睛正視別人,那您就先在鏡子面前瞪大眼睛正視自己;如果您在別人面前不敢大聲說話,那您就先在自己面前高聲演說;如果您總是低眉折腰,那現在您就昂首挺胸;如果您常常步履緩慢,那您現在就健步如飛。
1. 趨吉避兇的大法--對自己的七情六欲既要管理,又要順從
疾病並不可怕。它的到來,不過是提醒您,有些情志過度了,如果您能重新平衡一下,癥狀也就消除了。可通常大傢把身體對我們善意的提醒當成了敵人,不去首先消除病因,卻忙於破壞預警係統。就像醉漢打孩子,不找自己的原因,卻看着孩子彆扭。
疾病原來也衹不過是一個假想敵,我們一直在用自己的右手打着自己的左臉。疾病不是勇氣可以戰勝的,不是剛強可以抵擋的。它是繩扣,衹能解開;它是堅冰,衹能融化。
很多網友通過博客給我留言,說自己渾身是病,讓我幫忙找找病因。古有懸絲診脈,尚可臨帳聽音,今朝網絡斷疾,全然隔山買牛。其實,自己的病本來自己最清楚,衹是要多幾分自信,加上知曉一些簡單的祛病養生知識,就可以輕裝上陣了。當然,復雜的病因,還是要去醫院找有經驗的醫生來幫忙,纔是明智之舉。
《靈樞經》說:"夫百病之所始生者,必起於燥濕、寒暑、風雨、陰陽、喜怒、飲食、居處,氣合而有形,得髒而有名。""氣合而有形"是指正氣和邪氣相會合後發生鬥爭,便會出現各種癥狀,也就是中醫所講的"百病從氣生"。
"百病從氣生"的"氣"分為外氣和內氣。外氣指"六淫"--風、寒、暑、濕、燥、火,內氣指七情--喜、怒、憂、思、悲、恐、驚。同時,人的先天稟賦也是至關重要的。《靈樞經·五變》中說:"人之有常病也,亦因其骨節、皮膚、腠理之不堅固者,邪之所捨也,故常為病。"
每天健康一點點,這就是健康的全部秘訣。如果您不敢拿眼睛正視別人,那您就先在鏡子面前瞪大眼睛正視自己;如果您在別人面前不敢大聲說話,那您就先在自己面前高聲演說;如果您總是低眉折腰,那現在您就昂首挺胸;如果您常常步履緩慢,那您現在就健步如飛。
1. 趨吉避兇的大法--對自己的七情六欲既要管理,又要順從
疾病並不可怕。它的到來,不過是提醒您,有些情志過度了,如果您能重新平衡一下,癥狀也就消除了。可通常大傢把身體對我們善意的提醒當成了敵人,不去首先消除病因,卻忙於破壞預警係統。就像醉漢打孩子,不找自己的原因,卻看着孩子彆扭。
疾病原來也衹不過是一個假想敵,我們一直在用自己的右手打着自己的左臉。疾病不是勇氣可以戰勝的,不是剛強可以抵擋的。它是繩扣,衹能解開;它是堅冰,衹能融化。
很多網友通過博客給我留言,說自己渾身是病,讓我幫忙找找病因。古有懸絲診脈,尚可臨帳聽音,今朝網絡斷疾,全然隔山買牛。其實,自己的病本來自己最清楚,衹是要多幾分自信,加上知曉一些簡單的祛病養生知識,就可以輕裝上陣了。當然,復雜的病因,還是要去醫院找有經驗的醫生來幫忙,纔是明智之舉。
《靈樞經》說:"夫百病之所始生者,必起於燥濕、寒暑、風雨、陰陽、喜怒、飲食、居處,氣合而有形,得髒而有名。""氣合而有形"是指正氣和邪氣相會合後發生鬥爭,便會出現各種癥狀,也就是中醫所講的"百病從氣生"。
"百病從氣生"的"氣"分為外氣和內氣。外氣指"六淫"--風、寒、暑、濕、燥、火,內氣指七情--喜、怒、憂、思、悲、恐、驚。同時,人的先天稟賦也是至關重要的。《靈樞經·五變》中說:"人之有常病也,亦因其骨節、皮膚、腠理之不堅固者,邪之所捨也,故常為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