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Literature>>Prose>> 随笔>> Liu Shaoming   China   现代中国   (1934 AD)
The era of the text but also touching
  The book is the author of a collection of essays from "miscellaneous, Tuen Mun Si Lu," "heart of the Great Wall," "I remember" and "Biography of incense" four units, the majority of the article is published in newspaper columns in recent years "hybrid thinking." Which both have daily, fashion, his friends ridicule, but also in literature, authors, reviews of modern culture, as well as on the old time, old habits of Remembrance ... ...
Translated by Google
第1节:目录
  目录
  第一辑心中的长城
  文学细胞
  诗的功用
  成语与文字
  有关文化的联想
  有的是“支那人的机会”
  认同与执著
  同事·朋友
  金漆屁股
  入禅的境界
  轻薄文学
  阶级与民族
  第二辑杂思录
  通人言兽语的年纪
  通识就是不偏食
  谢师宴
  两本坏书
  Mea Culpa
  《甲申年纪事》
  傅校长
  英伦名士录
  润笔沧桑
  名牌
  去中国的方法
  穿香水
  忽然天国
  文字还能感人的时代目录似笑非笑
  爱富族的银字儿
  大散文识小
  魔鬼身材
  可读?bility
  匿名信
  最后的一个
  第三辑我记得
  我的第一步
  童年今昔
  写不过自己
  我记得
  怀念旧台北
  第四辑传香火
  读翻译·学英文
  夏志清的人文精神
  余光中的缪斯
  细读《酒徒》
  褪色的玫瑰
  过癞的凄艳传说
  比和尚更和尚
  “欧罗巴合众国”
  依然故
  张爱玲教英文
  身世悠悠
  张爱玲的知音
  另类张爱玲
  文字还能感人的时代
  到底是中国人
  后记
第2节:文学细胞
  第一辑心中的长城
  文学细胞
  文学细胞相信仅是一个抽象的观念。如果真有这回事,那么数理天分高的人,在这方面的生理结构上一定天生异禀。生意长才,非拜长袖善舞之赐,而是某种细胞特别发达。
  这当然是无稽之谈。可是我少年时真的相信过有这回事。中学时代,读书都是自修。学数理化等科目,得上学堂受老师指点,而文学书类,只要粗通文墨,工余之暇信手拈来就可自辟蹊径。幼失怙恃的人每爱自怜身世,看到伤感句子如“泡雾事、水云身”,就觉得找到了知己,吟哦摇摆一番后,骤生幻觉,以为自己身上的“文学细胞”特别发达。
  换句话说,那个时候我接触到的文学作品,都是“颓废”的,既不健康,也不写实。如果对前途有什么指望的话,觉得如能“落拓江湖载酒行”一生,也不枉为人世了。
  不消说,这种儿戏的人生观,日后一一被现实修正了。
  到大学时,虽然不再迷信有文学细胞这回事,但那时还有这个执著,认为文人始终是文人,别具一格,与念理工商的就是不同。台大四年,有幸以“学长”资格与外文系南北社的白先勇、陈若曦等诸君子游。他们那种文人“德性”,证明我的想法没错。“一为文人,便无足观”这种刻薄话,想是摸着算盘珠子的人说出来的。我今天还是认为倜傥风流的人比酸学究可爱多了。
  真正把我的文学细胞存在的信念扑灭得一干二净的是美国的研究院。在印第安纳州的布城我住了三年。论气质与性情,竟然找不到一个与南北社诸友类似的人物。也许因为我是“老外”的关系吧,混不到他们的圈子中去。在台大时,“臭味相投”的同学会因一时冲动,不分昼夜地找上门来:
  “起来,陪老子到淡水河看雨景!”
  “你疯了?这么大的雨还出门?”
  “你拿雨伞或穿雨衣出来不算好汉!”
  能酒的,兴之所至时真个是视死如归。酒后什么话说不出来?这种人有什么城府?
  这种经历,上了研究院后就没有再重演了。闭门夜读,不会有不速客掩至:“来,老子拿了额外的稿费,请你到圆环打牙祭!”
  后来我静心分析,这原是很正常的事。且不说中美文化背景和价值观念不同,大学生与研究生的志趣本来就不一样。研究院是职业训练所。文学研究院是培养准备把讲授文学作为一种事业的人的地方。讲授文学与创作文学所持的是截然不同的心态——前者是冷静的分析,后者是热情的拥抱。
  我在印第安纳大学的洋同学中(学比较文学的),未听说过有在大学前就是“文艺青年”的,而我在台大的“文友”同学,中学时期就被文学细胞“腐蚀”得“病入膏肓”,无可救药。
  我们念前人作品,时而欲仙欲死,时而痛不欲生。这种感情用事的习惯,乃立志从事冷静分析者之大忌。
  文学细胞与“学人细胞”同样发达的总是异数。像艾略特这种同时以诗作和文学理论立下里程碑的人,是大天才。
  二者不能兼备,我宁取文学细胞。文章(创作)写得好确是千古事。理论学说能成一家言者,自有后人为了拿博士学位抽出来观摩一番。但要攀到这种地位,学人细胞应该特别发达才成。
  “无才始读书”,我自己就是这样。教授生涯给我与古人游的特权,使我享尽书中柳暗花明的乐趣。自己虽无所出,能有这种机会照顾一下别人的孩子也是好事。
  1986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