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文學>> 科普>> 奧爾森拉裏·迪安·奧爾森 奥尔森拉里迪 Anaoersen   美國 United States   現代美國  
印第安人野外生存手册
  美國《發現》、《國傢地理》雜志鼎力推薦,入選英國皇傢特種部隊、美國CIA、西點軍校野外生存訓練推薦閱讀書目。
  拉裏·迪安·奧爾森將畢生的精力都投入到學習和掌握野外生存技能上來,千百萬人成功地參與了他的野外生存實踐,並在實踐中證實了他的理論是非常有效的。
第1節:睏境歷險(1)
  第一章 睏境歷險
  當我還是個小孩子的時候,就非常嚮往沙漠。除了那片沙漠地帶中的緑洲,我曾經仔細研究過人造的粘土、骨頭、石頭,以及它們在古代時的形態。我的腦袋裏都是探險的念頭,總是希望從那些岩洞裏挖出秘密來。我喜歡那種追逐獵物的刺激,以及品嚐用獵物煮湯的美味。我喜歡四處遊蕩,感受鼕天的寒冷和夏日的涼爽。這些就是我的安娜賽茲方式,一個新的生活方式。我聽到了一種新的聲音在空中嚮我召喚。
  那些磨成薄片的打火石,那些把種子碾碎做成玉米餅的技術都使我很想親身體會一下野外生存的味道。我很想掌握一些古代人的生存技巧。我經常不騎自行車,也不打棒球,而步行很遠的路程。
  許多年以後,我坐在一塊岩石上,寫下了這本書的第一個版本。我收集了許多有志於遠行,有志於使用石器時代工具的人想要我寫下的內容。他們的要求喚醒了我心中的夢想,造就了現在的我。他們也給我帶來了他們的發現和問題。比如:由於沐日光浴一段時間以後眼瞼受到影響,眼睛就看不清了;對可以食用的植物的認識;捕捉小兔子工具的弧度;獵物的狡詐;爐膛中的黑灰;各種各樣的石頭、骨頭、纖維;火候等。
  這本書已經有了幾個不錯的版本。現在這個三十周年紀念的版本加進去了我前些年經歷過的一些事情和感受,還有我是如何習得安娜賽茲方式,如何獲得那些生存技巧的。
  這種野外生存的生活方式徹底改變了我的人生軌跡。說起它,還要從我十二歲的時候講起。
  開始
  上課時,羅蔓妮老師要求我眼睛看黑板,但是在窗戶外面,一直往西,是一片沙漠,還有我喜歡的洞穴。在我的眼睛裏,衹有那深深山洞裏的寶藏。星期二,我開始把我的那雙舊旅行鞋改造成一雙高筒的鹿皮鞋。我把鞋底割開,把鞋裏子翻出,然後用牛皮把鞋底縫起來。
  星期三,我捲起毯子,磨尖隨身小折刀,還有一把小獵刀,以及一個很長的袋子,那是用利瓦伊的舊褲腳做成的。我在袋子裏面裝滿了野外生存所需要的物品;魚鈎、魚綫、綳帶、火柴、筆記本、鉛筆、麝鼠陷阱機、打過蠟的亞麻綫、三個蘋果、一個大的洋蔥、三個土豆、三個鬍蘿蔔、一袋子????、一小瓶水、三塊餅幹還有一根以備急需的木棒。
  到半夜的時候,我的鹿皮鞋已經做好了,我還在毯子上綁了一個很長的布條。所有需要準備的我都準備好了。
第2節:睏境歷險(2)
  母親非常細心地看着我準備物品,她還建議我準備一個備用的齒輪,以防止車上的齒輪出問題。我告訴她我並不是要去俄勒岡州,“另外,”我對母親說,“你應該感到非常幸運,因為我還是帶了這麽多東西。如果我真按照印第安人的做法去做的話,就應該空手去的。鹿皮鞋是可以帶去的,那是惟一一件印第安人的物品。”
  實際上,這雙長筒鹿皮鞋上也衹有一部分是屬於印第安人的東西,那就是我自己釘的那塊東西。母親對我的計劃並不是很清楚。但她知道我要遠足。遇到類似這樣重要的事情,我都會選擇逃課,這並不違反母親的信條,她覺得這是我走嚮人生成功的一步。父親也不太關心我的學業,但他對我一個人去沙漠非常擔心,對我是千叮嚀萬囑咐的。經過兩天的嚴厲警告,從蚊子到響尾蛇,每件事情他都涉及到了,最後終於嘮叨完了。星期四早上,他把我送到了西部沙漠然後離開了。後來,我纔知道,他跟在我後面足足跟了一英裏的路程,以確保我不會碰到危險。
  在前兩英裏的路上,我經過了一個陡峭的溪𠔌。從那以後,我要爬過一個非常長的峽𠔌,然後攀上一個斷崖。沙漠這個時候已經從平面的變成了垂直的。在遠方,我已經看到了一些無名峽𠔌的影子。我冒着極大的危險嚮前方跋涉。這是我第一次單獨出去探險。在這之前,我已經知道許多有關印第安人的趣事。還有安娜賽茲、以及愛達荷州高原沙漠的花神、動物等等。然而,這些事情衹是在我的腦袋裏出現,我對之並沒有親身經歷過,因而印象也不是很深刻。我的直覺告訴我,這樣下去,一定能夠取得成功。父親並不知道我外出旅行到底有什麽遠大的計劃。確實,我自己都不清楚。我衹是想,我能不能夠順利抵達目的地,並且在星期六的晚上按時返回。
  我以前曾經獨自在比爾叔叔的農場工作過幾天,並且獨自在沙漠地帶睡過幾個晚上。要穿越這片平地,三天的時間對我來說很充裕。我覺得時間足夠用了,雖然路上並沒有路。穿着新的長筒鹿皮鞋,我感覺非常不錯,覺得走起路來非常輕快。在沙漠裏面一邊走,一邊擲着石子,心裏稍微有些恐懼。
  我的知識到這裏變得非常有限。地上到處是數不清的紅蟻土墩,每個土墩周圍都是光光的。紅蟻把他們巢周圍的東西都拔光了。我一邊走,一邊觀察這些紅蟻土墩。我發現它們具有共同的特點。紅蟻建造巢的時候,總是把一面弄得比另外一面陡。陡坡的一面總是朝南,或者東南。陡坡的一面也是巢的入口處。我在我的探險日志裏面記載道,那些例外的情況是因為紅蟻土墩南面有自然障礙物擋住了,比如一株灌木或者一塊岩石。從這次觀察中,我得出一個結論:螞蟻每天都需要陽光的溫暖,特別是鼕天太陽在南部地區日照少,而螞蟻又處在嚴寒時期的時候。陡坡面可以充分吸熱,這樣就可以減少螞蟻巢中的寒冷。我知道螞蟻在整個鼕天都是很活躍的,並不像有些動物,一到鼕天就進入鼕眠狀態。它們在漫長的夏天就開始儲存食物,以備過鼕之用。現在,我還發現,它們為了過鼕還建造了能有效采熱的房子。我在想,這些沙漠中的小居民還能帶給我們什麽啓示呢?我想起了螞蟻和螞蚱的故事。我在想我的父母、雜貨店,還有那個摩門教提前兩年儲存食物和燃料的先知。
首頁>> 文學>> 科普>> 奧爾森拉裏·迪安·奧爾森 奥尔森拉里迪 Anaoersen   美國 United States   現代美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