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文學>> 人文学者>> 余玮 Yu Wei   中国 China   现代中国   , 吴志菲 Wu Zhifei   中国 China   现代中国  
中國高端訪問3:推動中國科技進程的20人
  他們有的是中國國傢最高科技奬得主,有的是世界學科最高奬獲得者,有的是重量級功勳科技大傢,同時他們都是中國的普通而平凡的老百姓。本書介紹的是有廣泛社會影響的科學家的科學內外,內容涉及科技成就、生活情趣、成長歷程、拚搏之路,展示了這些時代科技界明星少為人知的豐富多彩的人生,並在寫作中讓大師富於人性與情感,讓科技走下神壇、步入大衆。
第1節:李振聲:民謠"要吃面,種小偃"的背後(1)
  李振聲
  民謠"要吃面,種小偃"的背後
  李振聲,著名小麥遺傳育種學家,中國小麥遠緣雜交育種奠基人,有"當代後稷"和"中國小麥遠緣雜交之父"的美名。1931年2月出生於山東淄博,1951年畢業於山東農學院農學係。歷任中國科學院遺傳選種實驗館研究實習員,中國科學院西北農業生物研究所(後改名為西北生物土壤研究所)助理研究員、農業研究室副主任,中國科學院西北植物研究所助理研究員、研究員,中國科學院西北植物研究所遺傳研究室主任、副所長、所長,中國科學院西安分院院長,陝西省科學院院長,中國科學院副院長、遺傳研究所所長、研究員等職,現為中國科學院遺傳與發育生物學研究所植物細胞與染色體工程國傢重點實驗室學術委員會名譽主任、研究員。曾當選全國政協常委、中國科學技術協會副主席。係中國科學院院士、第三世界科學院院士。
  "小麥也是三種野生植物雜交後,經過9000多年的自然選擇和人工選擇的結果。那我們能不能讓小麥同抗病、抗旱的野生草種再次雜交呢?"望着因條銹病大流行而嚴重減産的麥田,當年25歲的李振聲把目光聚焦在遠緣雜交育種上。
  "我們要以世界的眼光看科技,以國傢的需求促科技,大力推進科技進步,着力提高自主創新能力,為建設創新型國傢,實現我國科學和技術發展的宏偉藍圖而不懈奮鬥。"2007年2月27日,76歲的李振聲院士因傑出的科學成就被授予2006年度國傢最高科學技術奬,站在了萬人矚目的人民大會堂舞臺中央。
  半個世紀前的年輕學者沒有想到自己的研究對保證我國糧食安全有着如此重大貢獻,現今已經皓首的院士也不堪回首50年前那傳染性極強的"小麥癌癥"所造成的災害。
  如果說袁隆平是"雜交水稻之父",那麽李振聲稱得上"中國小麥遠緣雜交之父"。"南袁北李",一個研究水稻,一個研究小麥,都用數十年的心血和智慧培育出了豐碩的果實,他們讓廣大農民受益,讓中國人乃至全世界受益。
  約訪時,李振聲表示在獲奬後的第二天接受限時半個小時之內的專訪,可是真正面對面時,言猶未盡的科學家將采訪現場變成了長達兩個多小時的人生課堂或科普講座。因不時地有人來祝賀或有其他媒體預約采訪,最後我們衹好關起門來對話……
  多次糧食"危機"中解决中國人的飯碗問題
  1985年至1987年我國糧食産量出現了徘徊的局面,與1984年相比,三年纍计減産487.5億公斤,而同期人口卻纍计增長4895萬人。面對當時的睏難,在中國科學院全力支持下,李振聲帶領中科院農業專傢組通過3個月調查研究,提出了在黃淮海地區進行中低産田治理、打破糧食生産徘徊不前的建議。在時任中國科學院院長周光召的大力支持下,李振聲帶領本院25個研究所的400名科技人員投入冀、魯、豫、皖四省的農業主戰場,與地方政府聯合,與兄弟單位合作,開展了大規模中低産田治理工作。
  早在1965年和1966年,中國科學院就在河南封丘縣和山東禹城縣創設了兩個10萬畝以上的旱澇鹼綜合治理實驗區。1987年9月和11月,剛擔任中科院副院長不久的李振聲,分別到兩個實驗區考察,認為兩個實驗區已取得的大量科技成果可以嚮外圍面上推廣,為國傢農業發展作出貢獻。這個創意得到山東、河南省領導的支持。
  1988年1月初,中科院院長周光召和李振聲等院領導嚮時任副總理的田紀雲作了匯報,田紀雲同意中國科學院和有關省合作,將中國科學院的科技成果嚮面上推廣。1月15日至18日,在北京召開了"黃淮海平原中低産地區綜合治理開發工作會議",决定將工作區劃分為山東、河南、河北滄州和安徽淮北4片,以山東、河南為重點。
  山東片的工作是以禹城試驗區為重點展開的,禹城試驗區包括14萬畝????鹼地的治理和北丘窪、沙河窪、辛店窪的治理,總稱為"一片三窪"。1987年11月李振聲考察禹城試驗區後,認為"一片三窪"代表黃淮海平原主要低産類型,所創造的經驗特別寶貴。1988年2月26日至29日,中國科學院和山東省德州地區聯合舉行"科學技術與生産見面會",李振聲在會上作動員講話。中國科學院24個研究所和4個職能局在會上介紹了251項技術成果,同13個縣(市)領導、鄉鎮幹部和農民專業戶600多人進行交流和對接,對全院和山東省雙方起到了發動作用。在李振聲倡導下,3月8日,時任山東省委副書記陸懋曾、副省長馬忠臣和李振聲一起,參加在禹城辛店窪的農業開發萬人勞動大會戰,下午由省和院聯合主持召集參加會戰的地、縣兩級一把手負責人會議,作了進一步部署。會後,參加山東片工作的24個研究所的300多名科技人員,從8個方面將工作全面展開。
第2節:李振聲:民謠"要吃面,種小偃"的背後(2)
  中科院在黃淮海平原圍繞治理中低産田和發展農業生産的聯合攻關,在短短幾年內取得顯著成效。在工作的重點地區也是原來的重災低産區的魯西北、豫北、皖北和河北滄州的8個地市,1993年糧食總産淨增56億公斤,增幅34.6%;年平均增長5.81%,而黃淮海平原全區平均年增是3.83%,全國同期年平均衹增長了1.28%。中科院的示範基地和成果推廣不但在8個地市産生了巨大經濟效益,而且為全國農業綜合開發的全面展開起到了引路和帶動作用,為結束20世紀80年代後期農業生産徘徊不前的局面,促使90年代前期的快速發展,以至到1998年全國糧食總産量上到5000億公斤的新臺階,提供了重要的技術支持和豐富的技術經驗。
  "黃淮海戰役"不僅為促進我國糧食增産發揮了帶動作用,而且在科學院成為廣為傳頌的"黃淮海精神",其實質就是科技人員艱苦奮鬥的獻身精神,協作攻關的團隊精神,深入實際的務實精神,持之以恆的科學精神。
  1986年6月,國務院總理李鵬、國務委員陳俊生和9個部委領導視察了禹城試驗區。1988年7月27日,國務院作出了"關於表彰奬勵參加黃淮海平原農業開發實驗的科技人員的决定"。中國科學院21位同志分獲一級、二級和榮譽奬,其中獲一級奬的同志應國務院邀請,到北戴河休假,並受到黨和國傢領導人接見。
  1999年起,我國糧食出現了連續5年下滑的情況。在這之前,李振聲在一些場合就談過糧食下滑的問題,但未引起人們重視。2004年,李振聲在中國科學人文論壇上發表了題為《糧食恢復性生産,時不我待》的演講,引起了各方面的關註。"這次人文論壇我覺得是個機會,就做了一些準備。發現問題確實嚴重,從1998年的10245.9億斤,到2003年已經下降到8613.4億斤,5年減少了1632.5億斤;人均糧食從821斤下降到667斤,相當於20世紀80年代初的水平,後退了20年。我就如實地講了出去,引起了各方面的重視。"當時,李振聲在演講中分析了減産的原因,發現70%以上的因素是糧食播種面積的減少;不到30%因素是糧食單産的下降。這其中政策因素起了主導作用,因此他提出爭取3年實現糧食恢復性增長的建議。從現在實施的情況看,由於中央采取了有力的支農措施,連續多年實現了恢復性增長,2004年恢復到9389.4斤,2005年恢復到9680.0億斤,2006年達到9949.0億斤,已近1萬億斤。
  2005年4月,李振聲在博鰲論壇上又有一個發言,廣受世人關註。原來,在1994年,美國農業和環境問題專傢萊斯特·布朗在《世界觀察》上撰文提出了"誰來養活中國"的問題。他的結論是:中國到2030年,若人均糧食消費水平達到現在的臺灣水平或美國水平的一半,進口糧食就將達到3.78億噸。而世界糧食出口總量卻不足3億噸。到那時,不僅中國養活不了中國,世界也不能養活中國。
  李振聲在博鰲論壇上的發言是對10年前布朗"誰來養活中國"論調的回應。"布朗'誰來養活中國'的質疑引起了很大的轟動,當時我認為這對我國的農業發展有警示作用,應該重視,但對一些推論和預測的情況我也有不同的看法。"
  當時,博鰲論壇圓桌會議的主題是"中國和平崛起與亞洲的新角色"。當時,應邀出席的李振聲想到要談和平崛起,不能避開中國的糧食問題,那就必須對布朗提出"誰來養活中國"的問題做出回答。在消化和提取出了布朗的主要論點和論據之後,李振聲調取、分析我國近15年的有關數據,與布朗預測的情況進行對比,結果發現布朗的預測結果並沒有兌現,於是决定"舌戰"這位美國學者。
  李振聲激動地說:"我們對比的結果是,布朗的推論不正確,不符合中國實際!第一,人口增長速度比他預計的慢了三分之一,布朗預計後40年人口年平均增長1200萬,而2003年我國人口實際增長衹有761萬;第二,人均耕地減少的速度不像布朗預計的那樣嚴重,因為通過遙感測定我國耕地面積比原來公佈的傳統數字多出了36.9%;第三,我國糧食15年合計進出口基本持平,淨進口量衹有879.4億斤,相當於總消費量0.6%,微不足道!"
首頁>> 文學>> 人文学者>> 余玮 Yu Wei   中国 China   现代中国   , 吴志菲 Wu Zhifei   中国 China   现代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