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文学论坛>>小说>> 文学思考>> 陈明远 Chen Mingyuan   中国 China   现代中国  
何以为生:文化名人的经济背景
  本书为陈明远先生继《文化人的经济生活》之后推出的又一本研究20世纪中国知识分子、文化名人经济生活的著作。鲁迅、胡适、蔡元培为首的一批文化名人的生存状况真如我们想像中那般清贫吗?他们的收入从哪里来?他们怎么养活一家老小?这些看似无关重要的问题,却是保证了他们在那个时期思想独立创作自由的坚实基础。
第1节:我算清了鲁迅一生挣的钱(1)
  上编 : 鲁迅的经济状况
  半个世纪以来,"鲁学"一直享有"显学"的至高学术地位。但是在作为显学的鲁学研究中,却很少涉及鲁迅的经济生活背景。文化人一向出于清高"耻言钱"、或出于隐私"讳言钱",然而他们内心,大都懂得钱的重要性。
  我持续20多年的研究阐明了:1912年中华民国成立以后鲁迅的稳定收入,保障了他在北京四合院和上海石库门楼房的写作环境。在法西斯文化围剿中,鲁迅能够自食其力、自行其是、自得其乐,坚持了他的自由思考和独立人格。这使鲁迅永远成为文化人的榜样。
  经济自立,是鲁迅坚持"韧性战斗"的基础。离开了钱的鲁迅,不是完整的鲁迅、更不是真正的鲁迅。
  我算清了鲁迅一生挣的钱
  从小就在语文课上学习鲁迅。老师说:"鲁迅吃的是草,挤出的是牛奶、血。"在青少年心目中,他身着朴素的中式长衫,再冷的冬天也不戴手套、围巾,一年四季穿一双黑帆布面胶底鞋。乱蓬蓬头发很长也不剃。听老师说,国际友人史沫特莱邀请鲁迅在大饭店赴宴,西崽竟然看鲁迅衣衫朴素而不准他进门!许多回忆录记载:鲁迅虽然生活简朴,却节省很多钱支援革命。
  在那个"史无前例"的时代,25岁的我,从中国科学院被押送到劳改农场。不发工资,每月仅15元人民币的最低生活费。身披无产者的劳动服、头戴资修反的"帽子"。人拉犁、扛石料,干牛马活、吃猪狗食之余,还是改不掉老九的臭毛病,一休息瞪着双眼就想看书。当时只准学"马恩列斯毛林江"。幸好农场还有一套《鲁迅全集》,这是作为革命文献发下来给群众轮流自学的。
  我这个"专政对象",当然在传阅"革命文献"方面最靠边站。《鲁迅全集》前几卷精彩的部分,如《呐喊》、《彷徨》等,都被"内部矛盾处理"的别人抢去看了,连《两地书》、《集外集拾遗》都轮不到我,读书预备队排得挺长挺长……,只有那上下两册簇新精装的《鲁迅日记(1912-1936)》谁都翻了翻也不愿过目,扔在角落里。好罢,我就在冷而又冷的角落,自学这冷而又冷的《鲁迅日记》罢。沉沉的两大本,厚厚的千余页。那是多么枯燥、琐碎、繁复、乏味的流水帐啊!记得鲁迅自己描述过:
  "我的日记……写的是信札往来、银钱收付……例如:二月二日晴,得A信;B来。三月三日雨,收C校薪水X圆……尤其是……薪水,收到何年何月的几成几了,零零星星,总是记不清楚,必须有一笔帐,以便检查……"
  但是,旗手的帐,总不能算作"变天帐"罢。
  百无聊赖之际想:好罢,我正好是学数学出身的,就来查查鲁迅的帐罢。"中国文化人经济状况"的自选研究课题,原来是这样开始的。
  首先注意到鲁迅每年都买很多很多书,每年日记后面都专门附有一篇长长的"书帐"。从1912年5月鲁迅抵达北京,到1936年10月鲁迅在上海病逝,在24年零5个月的漫长岁月里,鲁迅一共记载了25篇书帐(每本日记一篇),共计购书9 600册,古碑、刻石、画像等拓片6 900张,真是洋洋大观!一看书名就像翻开菜谱一样:那都是很好的书,其中有许多很珍贵的书!这是我最羡慕的!
  鲁迅爱逛琉璃厂、淘古物字画,爱吃馆子、摆酒席,孝敬老母,资助亲友,前期在北京住四合院时就雇佣女工和车夫;后期在上海住大陆新村三层楼房,他和许广平、幼子海婴三人更雇有两个女佣,晚年经常带全家乘出租车看电影、兜风、赴宴席……。但那么大的开销,需要多少钱啊?
  中国文化人,一向出于清高"耻言钱"、或出于隐私"讳言钱",然而我在牛棚里,没有钱,才懂得钱的重要性。鲁迅1923年曾向我们的祖父母一辈人(那时都是莘莘学子)作过"娜拉走后怎样"的报告。一针见血挑明--
  梦是好的;否则,钱是要紧的。钱这个字很难听,或者要被高尚的君子们所非笑,但我总觉得……钱,--高雅的说罢,就是经济,是最要紧的了。自由固不是钱所能买到的,但能够为钱所卖掉。……为准备不做傀儡起见,在目下的社会里,经济权就见得最要紧了。(《鲁迅全集》第1卷第161页)
第2节:我算清了鲁迅一生挣的钱(2)
  那么鲁迅一生究竟挣了多少钱呢?没有人精确统计过。太费事了!只有像我这样的傻瓜,才干这样的傻事。我庆幸"十年浩劫"没有白过,收获之一就是算清了鲁迅24年零8 000多天的帐。他的钱来自下列四方面:
  (1)公务员收入
  民国一成立,鲁迅就应蔡元培之召,担任教育部公务员,时间长达14多年;这是鲁迅在北京时期的正式职业。他的名义收入如下--
  1912年5-7月,每月津贴60银洋;8-9月,每月"半俸"125银洋;10月后定薪俸220银洋;
  1913年2月后薪俸240银洋,12月后仅有九成即216银洋;
  1914年8月薪俸增为280银洋;
  1916年3月后增为300银洋。
  1924年1月(民国十三年一月)重缮之《社会教育司职员表》载有周树人应得四等三级"年功加俸"(每年加薪)360银洋。但是20年代以后教育部经常拖欠,实发2/3即平均月付200银洋左右。
  (2)教学收入
  五四运动以后鲁迅除了供职教育部以外,还先后在北京八所学校兼课,时间长达六年(1920-1926)。1920年8月接受北京大学蔡元培校长聘请,兼任北大国文系讲师,同时又兼任高等师范学校(后为北京师范大学)讲师,每周各一小时,讲授《中国小说史》月薪各18圆,共36大洋。鲁迅兼职的其他六所学校是:世界语学校(1923年开始,月薪15圆)、女子师范学校(1923年开始,月薪13圆5角),中国大学(1925年,月薪10圆);黎明高中(1925年,月薪6圆),大中公学(短期),另有一处"集成国际语"学校是义务讲课。
  但当时北京各校经常拖欠薪金。从1921年4月以后《鲁迅日记》才有"往高师校(北京高等师范)取薪水"的记录,9月以后才有"往(北京)大学取薪水"的记录。1921年《鲁迅日记》载收入讲课费52圆(并非全部);1922年日记缺失;1923年《日记》载收入讲课费129圆。1924年《日记》载收入讲课费808.5圆;1925年《日记》载收入讲课费728.3圆。其间他去西安讲学一个星期,得讲学费300圆大洋。
  1924年在鲁迅的经济生活中是一个转折点,他的年收入构成中,第一次出现了本职收入(教育部薪水)少于业余收入(讲课费及稿酬、版税)的情况。业余讲课和写作收入占59%,超过一半;而本职收入仅占41%,也就是不到一半。
  1926年8月鲁迅离开北京赴厦门大学,由林语堂推荐专任厦大国学院研究教授,月薪国币400圆;
  1927年2月鲁迅在广州中山大学受聘担任文学系主任兼教务主任,月薪国币500圆。
  (3)大学院特约撰述员收入
  从1927年12月到1931年12月,整整四年又一月中,由蔡元培推荐,鲁迅受聘为"大学院"特约撰述员,得月薪300圆大洋(1929年1月起《鲁迅日记》中改称为"教育部编译费",实质上是一回事)。由大学院和教育部定期支付49个月之久,未曾拖欠,共计14 700圆大洋,折合黄金490两。
  (4)写作、翻译和编辑收入
  1907-1908年曾有《人之历史》等多篇论文在东京《河南》杂志发表,稿酬约为千字2银圆大洋,共约得100银圆;他和二弟周作人一起翻译外国小说也得到大约200银圆左右的稿酬,主要贴补家用。
  但是1918年鲁迅在《新青年》上发表小说、诗歌、论文、杂感,都是不计稿酬的无私奉献(详见下文)。到1923年他的日记中才开始有收入稿酬的记载。
  后期鲁迅在上海生活,"卖文为生"也就是作为自由职业者,依靠版税、稿酬和编辑费。一开始北新书局每月支付给鲁迅的版税是国币100圆和《奔流》杂志编辑费100圆;他在报刊发表文章的稿酬为每千字5-15圆,鲁迅每月收入至少500圆,生活比在北京时宽裕得多。但是北新书局经理克扣大笔版税,1929年8月鲁迅找律师与之谈判,维护了自己的著作权,索回两万多圆应得版税(详见后文)。
  到1932年"大学院"津贴撤销以后,版税和稿酬成为鲁迅主要经济来源。
首页>> 文学论坛>>小说>> 文学思考>> 陈明远 Chen Mingyuan   中国 China   现代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