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文学论坛>> 经书评论>> 梅朝荣 Mei Chaorong   中国 China   现代中国  
精品读库:这十本书改变了世界
  《论语》是中国历史文化中的一部经典之作,最能代表中国的传统文化,是中国两千年政治伦理与社会伦理的基石,更是中国哲学的巅峰之作,充满了生活的哲理,是我们取之不竭的智慧源泉,是东方的“圣经”。它决定了我国文化的特质,造就了我们民族的风骨,塑造了中华民族的精神面貌。中国历代的志士贤人无不受其思想的浸泽,在其中寻找安身立命之本与安顿心灵家园之所。
第1节:前 言
  前 言
  当你拿起这本书时,也许你漫无目的,可是当你翻开这本书,也许你心中已经波涛汹涌……相信自己的直觉吧,许多重大改变都是来源于内心瞬间灵感的闪动。一个征文题目成就了伟大的卢梭,一次环球航海使达尔文发现了进化理论,或许这本书就像亚当·斯密那只"看不见的手",会将你引向成功的道路。
  在当今这个"危机与机遇共存"、知识飞速增长的时代,知识与成功之间的关系越来越密切,我们需要不断从书中汲取营养,充实自己的头脑,提高自己的素质,才能在这个人才济济的时代立于不败之地。可是,在泡沫充斥文化行业的今天,我们愈加感觉到,如果没有选择地吞噬知识和文化,不但会使我们消化不良,而且会使我们身心疲惫,于是,寻找一条通往智慧之路的捷径是我们最佳的选择。
  我们看不到历史长河的源头和流向,更无从谈起去体验整个历史,但是我们可以知道历史因何而前进,世界因何而改变,我们可以把握我们短暂的一生,让它成为历史长河中一颗闪亮的明珠。"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已。"当你正在知识的海洋中挣扎,也许这本书就是你一直在寻找的诺亚方舟。
  法国著名作家安德烈·莫洛亚说:"名著之多,我们已经无暇一一问津。要相信前人的选择。一个人也许看错,一代人也许看错,但整个人类不会看错。"英国著名哲学家和科学家培根教给我们读书之法:"读书补天然之不足,经验又补读书之不足,盖天生才干犹如自然花草,读书然后知如何修剪移接;而书中所示,如不以经验范之,则又大而无当。狡黠者鄙读书,无知者羡读书,唯明智之士用读书,然书并不以用处告人,用书之智不在书中,而在书外,全凭观察得之。"
  本书收录了推动人类历史前进、改变世界的十本书,把十位巨人的智慧浓缩进一本小小的册子,相信那些渴望阅读名人大脑而又恐惧艰深晦涩文字的读者,一定如获至宝,因为这本书帮你从内涵到外延、从深度到广度去了解这些名人和他们的名著,正是他们奠定了我们今天的生活格局。你可以在迷茫之时倾听这些名人向你娓娓而谈,用读一本书的时间汲取十本巨著的智慧。
  书中正文分三部分内容:"作者生平"、"精品原文"和"名家点评"。"作者生平"简略生动而不乏亮点,只用几百字勾画作者生平、展示名人个性与特殊或平常的经历,让人过目难忘;"精品原文"将十本名著中最精彩、最受褒扬的精华呈现给读者,其中的重要内容早已广为流传,并且已经渗透到我们的生活,你会发现名著并不艰深,它原来是那么熟悉;"名家点评"将名人与名书结合,有名人评书,有书对名人的影响,书对世界和历史的影响,书对人类的影响以及书和作者在历史上的地位、作用等等,内容广泛,涉及到方方面面,一定会让你眼界大开、震撼不已并深受启发。
  也许你是一个开始观察世界、对未来充满幻想的少年,那么你一定能从这本书中找到人生的坐标;也许你是一个开始思考人生、准备踏进社会的青年,那么你一定能从这本书中学会立身处世的智慧;也许你是一个在打拼中身心疲惫、渴望寻找心灵家园和指路明灯的中年人,这本书一定能够洗涤你沉重的灵魂;也许你是一个历经沧桑、对人生有万般慨叹的暮年人,这本书一定是你灵犀相通的知音……这是一本应该放在你床头经常翻阅的书,它又是开启你心灵智慧的钥匙。
第2节:《论语》:东方圣经(1)
  《论语》:东方圣经--影响了40多个国家、25亿人
  《论语》是中国历史文化中的一部经典之作,最能代表中国的传统文化,是中国两千年政治伦理与社会伦理的基石,更是中国哲学的巅峰之作,充满了生活的哲理,是我们取之不竭的智慧源泉,是东方的"圣经"。它决定了我国文化的特质,造就了我们民族的风骨,塑造了中华民族的精神面貌。中国历代的志士贤人无不受其思想的浸泽,在其中寻找安身立命之本与安顿心灵家园之所。
  【作者生平】
  《论语》一书由孔子的弟子和再传弟子整理而成,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现存20篇,内容以伦理、教育为主,是儒家重要经典之一。书的原始记录杂出于众手,最后编定约在战国初期,以曾参门人为主。
  孔子(公元前551年~公元前479年)名丘,字仲尼,生于春秋末年鲁国陬邑(今曲阜东南)。据《史记》记载,因其父母曾为生子而祷于尼丘山,故名丘,字仲尼。孔子的父亲叫叔梁纥,是当时鲁国有名的武士,在娶了两个妻子之后,为了想要个儿子,66岁时又娶不到20岁的颜征在为妻,不久颜征在即生下孔子。
  在民间有个传说,孔子生下来时相貌极为怪异,头顶像反扣着的盂,中间低凹,四边高出,且面有七露之相:眼露筋,鼻露孔,耳露轮,嘴露齿。叔梁纥以为是个怪物,大为惊骇,便将他弃于山洞中。初生的孔子在山洞中嗷嗷待哺,山上的老虎跑来为他哺乳;当时正是秋高时节,洞中实在闷热,老鹰便飞来用翅膀为他扇风;上山的人们见到了,都以为洞中的婴孩是凤凰之子,于是便流传开孔子"凤生、虎养、鹰打扇"的故事。
  孔子3岁丧父,由母亲颜征在抚养长大。由于家贫,孔子做过委吏(仓库会计)、乘田(放牧牛羊),并且非常尽职。孔子极其好学,孜孜不倦于当时的礼、乐、射、御、书、数"六艺",他"三十而立",开始设教授徒,以"知礼"而闻名。后出仕为官,因政治理想得不到实现而离开鲁国,开始了长达14年之久的周游列国生涯,历经坎坷却不被重用,甚至遭到围攻,还有一次差点被饿死,最后在孤独落寞中完结一生。
  孔子晚年转而专心从事古代文献整理与传播工作,致力于教育,整理《诗》、《书》等古代典籍,删修《春秋》,在中国古代文史哲的源头引出了泽被后世的甘泉。公元前479年,孔子逝世,被葬于鲁城北泗水之上。
  孔子是中国历史上最具影响力的思想家、教育家和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同时也是中国古代地位最高、最受推崇的"圣人",被后世历代帝王尊为"至圣先师"。他的政治思想与教育思想是中国两千多年封建文化的正统。
  【精品原文】
  学而篇
  [原文]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译文]
  孔子说:"学了然后按时温习和练习,不是很高兴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不是也很快乐吗?人家不了解我,我也不怨恨,不也是君子吗?"
  [原文]
  有子曰:"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
  [译文]
  有子说:"为人孝顺父母,敬爱兄长,却喜欢触犯上级,这样的人是很少的。不喜欢触犯上级,却喜欢造反,这样的人从来没有过。君子专心致力于根本的事务,根本建立了,道就产生了。孝顺父母,敬爱兄长,这就是仁的根本啊!"
  [原文]
  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
  [译文]
  孔子说:"花言巧语,面貌伪善,这种人的仁德是不会多的。"
  [原文]
  子曰:"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主忠信。无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
  [译文]
  孔子说:"君子如果不庄重就没有威严,即使读书,所学的也不会牢固。要以忠和信为主。不要跟不如自己的人交朋友。有了过错,就不要怕改正。"
  [原文]
  有子曰:"信近于义,言可复也;恭近于礼,远耻辱也;因不失其亲,亦可宗也。"
  [译文]
  有子说:"讲信用要符合于义,(符合于义的)话才能实行。恭敬要符合于礼,这样才能远离耻辱。所依靠的都是关系亲近的人,也就值得尊敬了。"
  [原文]
  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首页>> 文学论坛>> 经书评论>> 梅朝荣 Mei Chaorong   中国 China   现代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