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文学论坛>> 易类>> 臧守虎 Cang Shouhu   中国 China   现代中国   (1964年)
解读中国巫文化时代占筮书:《易经》读本
  易经是我国最古老的一部占筮书,同时也是一部凝结着远古先民睿智卓识的哲学著作。作者结合历史解释易经的原初本义,在还原历史的真相中叙说哲理,在说理中联系当下,感悟人生,获得启发,将一本被誉为“大道之源、群经之首”的《易经》,解读得有根有据、兴趣黯然而又浅显易懂。本书特别适合大中学生、热爱传统文化的青年人阅读,是作为《易经》入门的理想的入门读物。
第1节:引言:《易经》是一部怎样的书?(1)
  引言:《易经》是一部怎样的书?
  《易经》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周易》的经文部分,又称为古经。
  读《易经》,首先要了解《易经》是一部怎样的书,了解《易经》的一些基本知识,然后才能得其门而入。
  《易经》是一部怎样的书?我想可以用以下三句话概括:
  第一,《易经》在本质上是一部占筮书;
  第二,《易经》在构成上是一部奇特的书;
  第三,《易经》在实质上又是一部蕴含人生经验和启迪人生智慧的书。
  一《易经》在本质上是一部占筮书
  《易经》从本质上说是一部占筮之书,属于巫文化时代的产物。在中国社会的早期,由于生产力水平低下,科学不发达,先民们对于自然现象、社会现象,以及人自身的生理现象不能作出科学的解释,因而就产生了对神的崇拜,认为在事物背后有一个至高无上的帝或者神支配着世界上的一切。当人们屡遭意外的天灾人祸打击后,就萌发出借助于神意预知未来之事,从而达到趋利避害目的的想法。因此发明了种种沟通人神的预测方法,《易经》就是这样一本在龟卜、占筮基础上产生的书。并且在它产生后很长一段时间内,人们仍用它进行占筮,为自己的行为提供指南。《左传》《国语》中就记载了二十二个运用《易经》占筮的例子。例如,《左传》中记载,齐棠公死,崔武子前往吊丧,看到齐棠公的遗孀美貌,想纳为妾,但心中没底,因此用《易经》占了一卦,遇到《困》卦六三爻变,而成为《大过》卦。解卦的人据卦象的变化以及《困》卦六三爻辞"困于石,据于蒺藜,入于其宫,不见其妻,凶"断定,此女人不吉利,不可娶。但崔武子不以为然,说:"一个寡妇能有什么危害!即使有危害,也已经应验在她前夫身上了。"最终还是纳她为妾。直到现在,以《易经》进行占筮、预测吉凶者仍然大有人在。
  二《易经》在构成上是一部奇特的书
  不同于其他的古代文化典籍,《易经》又是一部奇书。它除了有文字以外,还有符号,是由卦画符号系统和卦爻辞文字系统两部分组成的。
  先让我们看一下卦画符号系统。
  符号系统中,最基本的是""、""两个符号。这两个符号是怎么来的呢?古代占卜时,首先是在龟甲、牛肩胛骨上写上要占卜的事情,然后在一定的位置上打上一些圆孔,再用火烧灼龟甲、牛肩胛骨。这样,圆孔周围就会爆裂出很多纹路,然后根据这些纹路走向来判断吉、凶。中间没有断开的纹路记为"",后人称为阳爻;中间断开的纹路记为"",后人称为阴爻。
  时间一长,人们从裂纹中发现和总结出八个常见的组合,分别称之为乾、坤、震、巽、坎、离、艮、兑,这八个卦象相传是伏羲整理而成,可见其历史的久远,后人称这八个卦象为"经卦"。为了便于记住这八卦的符号,还编了一个顺口溜:
  乾三连,坤三断,震仰盂,艮覆碗,离中虚,坎中满,兑上缺,巽下断
  在八经卦的基础上,后来又两两相互重叠,形成了六十四卦卦象,相传这个工作是由周文王完成的,为了与八经卦相区别,后人称六十四卦为"别卦"。
  组成每一个别卦的二个经卦中,上面的经卦称为"上卦"、"外卦"或者"上体",下面的经卦称为"下卦"、"内卦"或者"下体"。六十四卦两两为对,共三十二对。例如,《乾》、《坤》为一对,《屯》、《蒙》为一对。每一对卦的卦画不是颠倒,就是相反。例如,《屯》颠倒过来为,《需》(颠倒过来为《讼》,这是卦象相互颠倒。《乾》六爻全为阳爻,《坤》六爻全为阴爻;《颐》上下为阳爻、中间四爻为阴爻;《大过》上下二爻为阴爻,而中间四爻为阳爻。这是卦画完全相反。《易经》六十四卦中,有二十八对卦象相互颠倒,有四对卦象相反。即除了《乾》与《坤》、《颐》与《大过》、《坎》与《离》、《中孚》与《小过》四对属于卦象相反以外,其他二十八对卦卦象都是相互颠倒的。
第2节:引言:《易经》是一部怎样的书?(2)
第2节:引言:《易经》是一部怎样的书?(2)
  因为别卦是由两个经卦重叠而成,所以每一个别卦都由或阴或阳的六爻组成,其中阳爻用"九"标识,阴爻用"六"标识。一卦之中,按自下而上的顺序,如果是阳爻的话,依次称为初九、九二、九三、九四、九五、上九;如果是阴爻的话,依次称为初六、六二、六三、六四、六五、上六。六十四卦中,《乾》卦全是阳爻、《坤》卦全是阴爻,其他六十二卦都是既有阳爻、也有阴爻。除了《乾》卦、《坤》卦分别多了一条"用九"、"用六"外,每卦六爻,六十四卦总共三百八十四爻。每一卦中的六爻也分别象征众多不同的意义,其基本的象征意义如下表所示:
  爻象征的天、地、人象征的人象征的人体象征的事物发展阶段、规律初爻地百姓趾隐忍待时,积蓄才能二爻地君子腿初出茅庐,渐露头角三爻人诸侯腰跃跃欲试,时成时败四爻人近臣胸、脖之间逆水行舟,或进或退五爻天天子脸事业有成,功德圆满六爻天太上皇头骄傲自满,物极必反爻所处的位置叫"爻位","爻位"有"阳位"、"阴位"之分。初、三、五为"阳位",二、四、上为"阴位",也即奇数为"阳位",偶数为"阴位"。如果是阳爻居阳位、阴爻居阴位,称为"当位";反之,阳爻居阴位、阴爻居阳位,称为"失位"。六十四卦中,只有《既济》卦六爻全是"当位",而《未济》卦六爻全是"失位"。
  一般说来,当位多为吉、利,不当位多为吝、厉、咎、凶。但这也不是绝对的,当位与不当位是吉是凶,还要结合以下多种因素综合考察。
  第二爻、第五爻分别处于下卦、上卦的中间,这叫"得中"。象征守持中道,行为不偏。如果是阳爻处于中位,象征有"刚中"之德;如果是阴爻处于中位,象征有"柔中"之德;如果刚好是阴爻处于第二位、阳爻处于第五位,那就更好了,是既"中"且"正",称为"中正"。既"中"且"正"的情况下,断占之辞大多是吉、利的。而第三爻、第四爻分别处于下卦之上、上卦之下,不是越过就是没有达到"中",因此断占之辞多凶险、恐惧。
  一卦之中的六爻之间,还存在着"比"、"承"、"乘"、"应"等关系。凡两爻相邻,称为"比",是吉是凶要通过两爻的承、乘关系来分析。如果是两爻相邻,阴爻在阳爻之上,或者是几个阴爻都在阳爻之上,这叫做"乘刚",简称"乘",断占之辞往往不吉。相反,如果是两爻相邻,阴爻在阳爻之下,或者几个阴爻都在阳爻之下,称为"承刚",简称"承"。这时是吉是凶要看具体情况而定,如果双方都当位,可为利、吉;如果双方不当位,可为不利、凶。一卦之中,下卦一、二、三爻分别与上卦四、五、六爻两两对应,如果二爻一阴一阳,形成互相感应关系,称为"有应",断占之辞往往是吉、利的;如果二爻都是阳爻,或者都是阴爻,不能形成感应,称为"无应",断占之辞往往是不利、凶的。
  卦画符号系统我们就介绍这么多,下面再看卦爻辞文字系统。
  《易经》卦爻辞是在以往占卜基础上,对一些应验了的占卜之辞经过整理、重新编排而来,相传这个工作是由周公完成的。
  从大的方面说,卦爻辞文字系统由卦名、卦辞、爻辞三部分组成。卦名在卦画的后面,一般取自于卦爻辞中的常见词,或者是取自于卦象的象征意义、卦爻辞的主旨,标明了一卦的主题。卦辞是在卦名后面的一段文字,一般是对一卦宗旨、吉凶从总体上进行说明。爻辞一卦之中有六条,分别排在每一爻的后面。其中卦辞、爻辞又可以根据其性质、作用、叙述方式的不同,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一是叙事类,就是平铺直叙某件事情,某种行为、某种思想等。例如,《乾》卦九三"君子终日乾乾,夕惕若",就是说君子白天勤勉不懈地努力,晚间也保持警惕;《师》卦上六"大君有命,开国承家",就是说周王拥有天命,分封诸侯、大夫;《随》六二"系小子,失丈夫",就是说绑住了小孩,又跑了成年人等等。
  二是取象类,就是通过一种事物来比喻、象征另一种事物,委婉地表达和反映某种思想观念、行为等。这些比喻、象征的喻体包括动物、植物、器物、行为、自然景物、已往的历史故事等。例如,《乾》卦中以龙象征阳气,《噬嗑》卦中以饮食行为比喻对犯人的改造,《大过》卦中以"枯梯生稊"比喻老头子娶了个年轻的妻子,《夬》卦中以"牵羊"象征顺从,《旅》卦中以商王王亥"丧牛于易"的历史故事说明客居在外宜小心持身的道理,等等。
首页>> 文学论坛>> 易类>> 臧守虎 Cang Shouhu   中国 China   现代中国   (1964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