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文學>> 哲学思考>> 高路 Gao Lu   中國 China   現代中國  
中華寓言哲理書
  這是一部理想的傳統文化教育和思想道德教育普及讀物,不僅適用於個人閱讀,同時也可以作為企事業單位、社區等團體舉辦培訓課程的教材,尤其適用於作為學校相關課程的輔助材料。寓言是生活與人性的提煉,本書則將寓言故事還原為人生哲學。寓言是一座智慧的礦藏。在各種舊的新的故事中,智慧的人,往往能解讀出一些智慧的思考,並體會思考參與的快樂。
第1節:前言(1)
中华寓言哲理书 第1节:前言(1)
  前 言
  寓言是文學體裁的一個門類,以篇幅短小而見長,最簡潔的不過百字,然而在表達哲理上,它卻是最自覺、最直接、最突出的。因為這一體裁的根本特徵,就在於運用文學創作的手段,通過人物形象和故事,展示智慧和道理。在文學的各個門類中,寓言是最接近哲學的。就此而言,中國古代韓非的《守株待兔》和陶淵明的《桃花源記》是寓言,奧地利現代作傢卡夫卡的《變形記》是寓言,美國現代作傢約瑟夫·海勒的《第二十二條軍規》也是寓言。要是這樣的話,後兩者的篇幅可都不小。
  寓言是最常見的而又最富於教育意義的一種文學形式,各個民族都擁有自己優秀的寓言作品,例如,古希臘的伊索寓言,俄國的剋雷洛夫寓言,法國的拉封丹寓言,德國的萊辛寓言,等等。與這些民族一樣,中國也有着自己豐富多彩的寓言遺産,經過千百年的歲月磨洗,它們越發閃耀着真理的光芒。人們一般把中國古代寓言分為五個階段,即先秦寓言、兩漢寓言、魏晉南北朝寓言、唐宋寓言、元明清寓言。每一時期的寓言都有自己的特點,譬如,先秦以說理見長,兩漢以勸誡為主旨,唐宋突出的是諷刺,元明清則以詼諧為風格。
  不管它們之間有着怎樣的不同,但在一點上是完全一致的,那就是自覺地將哲理的"言""寓"於文字中。中國傳統文化是一種以理性為核心的文化,主張世上的一切,不管是天地萬物還是人生,都必須以"理"或者說是"道"為根據,寓言這種文學創作當然也不例外,所以,中國古代寓言在表達哲理上更為鮮明。
第2節:前言(2)
  正因為如此,本書的寫作落實在開掘寓言的哲理層面上。概括地說,就是結合今天我們的現實人生,通過對一個個寓言故事的剖析和評說,以其中藴涵的大智慧來照亮我們心中的睏惑,獲得靈光閃現的某些啓示。
  本書的主要特色有兩個。一個是以人生的重大課題來佈局。全書分為12講,即生命、志嚮、欲望、技能、福禍、命運、利益、外物、處世、人事、方法、做事,這12個問題可以說構成了我們完整的人生。由於以人生重大問題來組織寓言素材,本書內容具有很強的現實針對性。
  另一個特色是說理透徹。本書體例分為寓言和品評兩大板塊,寓言提供一個由頭或者說是一個平臺,重點放在品評上,也就是開掘哲理上。由於中國古代寓言藴涵了極豐富極深刻的道理,又經作者精心打理,本書是完全可以當做哲學來讀的。譬如,關於命運一講,涉及機遇、偶然性、環境、條件、角色、個人努力、堅持等各方面內容,一般的哲學書也講不到這個程度,至於在可讀性上,更是後者所無法達到的。
  本書講的雖然是古代寓言,但課題卻是現代的,有助於我們理清自己生活中所面臨的重大疑問,是一部理想的傳統文化教育和人生教育普及讀物,不僅適用於個人閱讀,同時也可以作為企事業單位、社區等團體舉辦講堂的教材,尤其適用於作為學校相關課程的輔助材料。
  高 路
  2007年8月於北京
首頁>> 文學>> 哲学思考>> 高路 Gao Lu   中國 China   現代中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