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文學>>>> 两性生活>> 石海軍 Dan Haijun   中國 China   現代中國   (1962年)
印度文化中的豔欲主義:愛欲正見
  在大多數的宗教中,愛常常被神聖化。與愛相關的性,則基本上被抑止並消失不見了。隨着佛教密宗的日漸盛行,對密宗的研究亦日漸深入。對佛教密宗的起源有着重要意義的印度密教,作為與世俗生活緊密聯繫在一起的宗教,對於性事的觀念在今天看來仍然驚世駭俗。在那些被人視為“淫穢不堪”的詩歌、繪畫、雕塑作品中,對性愛的推崇讓我們看到古代宗教對於“人性”本身的重視,這對於生活在現代社會的人來說,不僅是一種對遙遠年代的追憶,更是一種對當下生活態度的指導。
第1節:概 要(1)
  概 要
  早在公元300至500年,具有性愛寶典性質的《欲經》在印度應運而生了。在作者犢子氏看來,性愛是復雜的遊戲,它可以在多種層面上展開,針對各色女人,性愛的花樣也各不相同,《欲經》對此做出了詳細的劃分和精緻的描述。拋去其繁瑣的性愛花樣分類,我們看到,犢子氏對性愛的基本態度是:性愛並不是情和欲的泛濫,而是要剋製自我的激情,要在對自我情欲的嚴格控製之下才能享受到真正的性愛。據說,犢子氏正是在進行了嚴格的禁欲之後纔創作了《欲經》。和我們一般的想象不同,性愛雖然是溫柔與激情交織在一起的生活藝術,但犢子氏卻認為,性愛的最高境界卻是淡然無情。這種觀點多少有點讓人覺得匪夷所思,但從印度密教的角度說則是司空見慣了。
  在大多數的宗教中,愛常常被神聖化。與愛相關的性,則基本上被抑止並消失不見了。印度密教則正好相反,它在將性事神聖化的同時,與性相關的愛不僅沒有被神聖化,反而成了性的對立面而被加以抑止。在密教經典中,愛不起什麽作用,密教特別強調對各種關係形式包括心理和社會意義上的愛的拒絶,人類感情意義上的愛對於修行密教的人來說是完全不能相容的,因為愛是一種感情或激情,是一種非常個性化的行為,衹有自私者纔會愛;而密宗則將性愛從個人和社會中獨立出來,認為不帶情感、不帶功利的世俗的性行為纔是最神聖的,性愛的最高境界恰恰在於:淡然無情。因此,密教儀式中的性事並不表現為激情,而是一種非個性化的行為,它是一種無狀態的心靈狀態和渾然一體的自我,是一種真正意義上的愛:無愛。
  大概正是與此相關,佛教密宗中的女性神在形象上多表現出怪異的特徵,密教中女性形象的塑造不僅不美,而且是以醜與惡為其典型特徵,其目的可能與密教對情與愛的拒絶有相當的關係。宗教文化在對性行為進行非難時,常常將女色與醜陋、邪惡和死亡聯繫在一起,使人們在心理和感情上對性感到厭惡、恐懼。密教因為是沉醉於性,所以它也沉醉於與性相關的醜陋、邪惡和死亡。密教試圖超越美與醜、善與惡的界限,從而使性愛變成一種純潔而自由的行為。而與情愛相結合的性行為常常使人們在專一的感情中變得自私、狹隘甚至是麻木,因為愛情常常是一個排斥他人的小天地。
  密教的這些看法也不是空穴來風,它是從印度古代文化中自然生成的。印度古代文化多將性愛看成是一種人生遊戲。在這種遊戲中,女人不僅是欲望和享樂的化身,而且也是享樂的對象,女人渴望於男人的與男人渴望於女人的都是享樂,因此,男人不要將女人視作什麽永恆或美的化身,西方文化中的聖母或永恆的女性美在古代印度文化中是找不到蹤影的。印度古代文化認為,性愛遊戲誕生於人們過剩的精力,而這種遊戲的樂趣和奧秘恰恰在於性愛中的男女要保持旺盛的精力,否則,性愛便不是一種遊戲而是令人筋疲力盡的身體耗損了。女人是欲望的化身,她們在性愛方面的旺盛精力是天生固有的,就像木柴一樣會越燒越旺,而男人與女人不同,要想使性愛充滿樂趣,男人就要剋製自己,尤其不要對女人産生愛與激情,因為這二者乃是性愛遊戲的大敵,衹有剋製着情,引導着欲,男人才能保持活力。從印度神秘主義文化的角度說,男女的性愛是陰陽二氣在男女雙方身體內相推相摩、交互激蕩的過程,性事的高妙之處恰恰在於能夠使陰陽二"氣"處於合和的狀態並以使男女雙方的體內充溢着盈實圓滿之感。
第2節:概 要(2)
  早期印度佛教曾竭力排斥人的性行為,將性愛從僧侶們的生活中排除出去。僧侶們習慣將身體視為由鮮血、各種體液、糞便和骷髏構成的一整套令人厭惡的整體,將來必會解體。但密教即坦陀羅卻反其道而行之,將人的身體比作一隻可以渡過苦海的大船,是衆生藉以解脫的根本依靠和手段。密教認為,在我們有限的生命中隱藏着無限和永恆,人的最崇高的價值便在於愛,但愛若停留於精神的層面,愛便會在靜止不動之中逐漸枯竭,人們的身體總是渴望着性愛,性愛體現的雖然是欲望和激情,但它卻是通嚮崇高和解脫的必由之路。
  顯然,印度密教是一種極端形式的唯身論(也譯作身諦或身論,即關於身體的真論或真諦),可以說是"我者無它,身體而已",如果說世界上有什麽神聖的東西的話,那便是身體了。正是基於這種認識,密教使印度的宗教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至少在公元五六世紀,色情奧義化已經成為印度社會生活中存在的普遍現象,豔欲主義在印度文化的發展中占據了主導地位,並長達數百年之久,直到公元十世紀之後,隨着伊斯蘭教的入侵,豔欲主義逐步演變成印度文化潛流,並變得面目全非了;而在近現代歷史中,經過英國清教主義的洗禮,再加上甘地主義的改造,印度似乎早已失去了它真正的豔欲主義文化傳統。
  與此同時,自19世紀下半葉以來,也有越來越多的歐洲人聲稱他們相信印度的宗教,他們對瑜伽和印度神秘文化的興趣從來不減。在當今世界,佛教廣泛傳播,大有復興之勢,但大多數學者都認為,佛教的復興主要是佛教密宗也就是藏傳佛教的復興。在西方,人們對密教也充滿了更多的興趣,這主要是因為密教更多地關註於個人生活:密教使印度的宗教復雜化、神秘化的同時也使印度的宗教包括佛教世俗化、普遍化了,使宗教的真諦變成了生活的真諦。
  深受印度古代文化尤其是奧義書和佛教思想的浸染,叔本華從人之欲望的角度來認識生命存在的意義,認為人生是在痛苦和無聊之間像鐘擺一樣來回擺動着的過程。叔本華的思想直接影響了尼采,而尼采的思想又直接啓迪了福科,福科的一生都在努力進行着一場偉大的尼采式的探索:"我何以活着?我該嚮生活學習什麽?我是如何變成今天這個我的?我為何要為做今天這個我而受苦受難?"他對於性的問題尤感興趣,因為性實際上是人的欲望的最直接的體現:"這麽多世紀以來,在我們的社會中,把性與真理的追求連接在一起的綫索是什麽……在我們這樣的社會,性為什麽不是一種簡單的對種族、家庭和個人進行再生産的手段?為什麽它不單單是獲取快樂和享受的手段?為什麽性最終被認為是我們最'深刻'的真理藏身和表白的地方?" 印度古代文化實際上也一直在探討這些問題,而且探討得非常深入,甚至遠遠出乎我們現代人的想象。
首頁>> 文學>>>> 两性生活>> 石海軍 Dan Haijun   中國 China   現代中國   (1962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