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低迷声中看房价房价与物业税低迷声中看房价
2007年11月以来,全国各地商品房交易额普遍下降,在房地产市场低迷的时候,新闻媒体上不断传来消息,好像房价就要下降了。在报纸上看到大字标题"深圳房价加速下滑",??参见《21世纪经济报道》,2007年11月26日。"广州房价拐点将现?"??参见《21世纪经济报道》,2007年12月10日。据说,在中央电视台的《经济半小时》节目中,有人宣布广州的房价暴跌了20%。
有的房地产老板站出来呼应房价下落。例如,万科的王石公开表示:"我承认楼市拐点确实已经出现。"于是,有人提问:"珠三角房市低迷,北京是否会受影响?"
房价暴涨,民怨沸腾。老百姓对于高房价早就恨之入骨,巴不得房价早点跌下来。作为学者,我历来不喜欢高通货膨胀,更不喜欢房价飞涨。倘若果真能够将房价压下来,未尝不是一件好事。可是,做研究不能感情用事。在房价研究上尤其要冷静,要坚持说真话,为老百姓说话。
房价变动反映出经济规律。无论是什么人违背经济规律,都要受到惩罚。过去是这样,现在是这样,将来还是这样。对于规律,我们一定要有敬畏之感。要了解潮流,才能驾驭潮流,保护自己,发展自己。
房价和其他物价一样,有涨必有落。世界上只涨不落的房价从来就没有存在过。但是,如同潮起潮落一样,房价变化也有其内在的规律,和人们的偏好没有多少关系。并不是你喜欢什么,它就按照你的愿望变化。
当前报道的房价数据扑朔迷离,有人说:"有关房价的数据都是真真假假,任何根据统计数据所做出的判断都让人半信半疑。"??参见《现代快报》,2007年12月18日。这就需要我们下点工夫,去伪存真。
首先,有些房价变动属于正常的营销策略。在宏观调控政策下,房地产投机活动受到抑制,自然减缓了房价上涨趋势。某些被夸张推高的房价出现调整,也是意料中事。例如,有的房地产商将原本每平方米(以下简称平米)12 000元的住宅喊价15 000元。如今打个折,卖13 000元。这只能属于房地产的营销策略,算不得降价。上海有个豪宅楼盘叫汤臣一品,要价每平米11万元。其实,开发商压根就没打算卖,不过借此做个广告,把汤臣一品放在前头,而借机将汤臣集团其他的房子卖一个好价钱。如果哪天汤臣一品的价钱改为10万元每平米,难道是真的降价吗?
去菜场买菜。
"多少钱一斤?"
"两块。"
"一块卖不卖?"
"行,你要几斤?"
连卖菜的老太婆都知道营销策略。难道你花一块钱买的青菜还占了什么便宜?
开发商要价肯定高于真实价格。在供不应求的情况下,房价取决于购房者愿意支付的上限。由于住宅的地点、环境、楼层、朝向、结构、质量等各不相同,房价自然也大不一样。因此,房地产商一定先喊出一个比较高的价,然后慢慢地降,直到摸准购房者愿意支付的上限为止。当我们讨论房价的时候,要从时间序列数据来判断房价的变化趋势,拿房地产商开出的楼价来讨论问题,难免出现严重的扭曲。
其次,房市低迷并不等于房价要下降。
在房地产市场上,谁的信息最多?毋庸置疑,买的没有卖的精。房地产商的信息要远远超过政府部门和普通购房者。从理论和经验出发,如果房价真的要下降了,房地产商肯定要抢先出手,抛售楼盘。如果在短期内楼盘供应量突然上升,那么很可能将出现房价下降。可是,各个大城市商品房交易额都出现萎缩。房地产商普遍捂盘惜售,说明他们估计房价还要上升,既然房价还要上升,何必急着出售。
按照一般情况,在年底应当出现楼盘促销。佑威房地产研究中心主任薛建雄认为:"开发商在年底进行楼盘促销并不少见,一是临近年关,开发商都想冲刺一下,完成既定目标,甚至为把当年业绩做得更漂亮些;二是年尾也是开发商回笼资金的时候,要做财务报表,还要还银行贷款、工程结款等,所以多卖点房回收点资金也是好的。不少楼盘在今年二、三季度上海楼市回暖时涨得太快,到年底还剩些房源,但看到调控来袭、交易冷清,便主动调价促销。但问题在于,开发商的营销策略的改变并不代表他们就看空明年的上海楼市。"从各地数据来看,理应出现的售楼高峰并未出现,这表明,许多房地产商正在等待着下一波涨价。
在年底出现楼市低迷的主要原因是银行按揭贷款的额度控制。各家银行都有按揭贷款的额度控制,由于房价暴涨,许多银行到10月份就已经完成了按揭贷款的贷款任务。银行将贷款的水龙头一关,房地产市场自然冷却下来。
第三,即使出现了拐点,也并不意味着房价下跌。
王石估计楼市的拐点已经出现。姑且不论他的判断是否正确,许多人误解了拐点的经济学意义。在经济学中拐点(Inflection Point)有着很明确的定义:表示曲线由加速增长转变为减速增长,由凹曲线变为凸曲线,曲线的二阶导数在这个点为零。值得提醒的是,在这个点之后曲线仍然上升,具有正斜率。说白一点,出现拐点只不过表示房价的涨速没先前那么快,但是还是在上升。拐点和房价的最高点完全是两码事。如果王石讲的是经济学意义上的拐点,那么他说的还有几分道理,如果他说的是达到最高点,从此房价就要下降,就不对劲了。
2007年11月以来,全国各地商品房交易额普遍下降,在房地产市场低迷的时候,新闻媒体上不断传来消息,好像房价就要下降了。在报纸上看到大字标题"深圳房价加速下滑",??参见《21世纪经济报道》,2007年11月26日。"广州房价拐点将现?"??参见《21世纪经济报道》,2007年12月10日。据说,在中央电视台的《经济半小时》节目中,有人宣布广州的房价暴跌了20%。
有的房地产老板站出来呼应房价下落。例如,万科的王石公开表示:"我承认楼市拐点确实已经出现。"于是,有人提问:"珠三角房市低迷,北京是否会受影响?"
房价暴涨,民怨沸腾。老百姓对于高房价早就恨之入骨,巴不得房价早点跌下来。作为学者,我历来不喜欢高通货膨胀,更不喜欢房价飞涨。倘若果真能够将房价压下来,未尝不是一件好事。可是,做研究不能感情用事。在房价研究上尤其要冷静,要坚持说真话,为老百姓说话。
房价变动反映出经济规律。无论是什么人违背经济规律,都要受到惩罚。过去是这样,现在是这样,将来还是这样。对于规律,我们一定要有敬畏之感。要了解潮流,才能驾驭潮流,保护自己,发展自己。
房价和其他物价一样,有涨必有落。世界上只涨不落的房价从来就没有存在过。但是,如同潮起潮落一样,房价变化也有其内在的规律,和人们的偏好没有多少关系。并不是你喜欢什么,它就按照你的愿望变化。
当前报道的房价数据扑朔迷离,有人说:"有关房价的数据都是真真假假,任何根据统计数据所做出的判断都让人半信半疑。"??参见《现代快报》,2007年12月18日。这就需要我们下点工夫,去伪存真。
首先,有些房价变动属于正常的营销策略。在宏观调控政策下,房地产投机活动受到抑制,自然减缓了房价上涨趋势。某些被夸张推高的房价出现调整,也是意料中事。例如,有的房地产商将原本每平方米(以下简称平米)12 000元的住宅喊价15 000元。如今打个折,卖13 000元。这只能属于房地产的营销策略,算不得降价。上海有个豪宅楼盘叫汤臣一品,要价每平米11万元。其实,开发商压根就没打算卖,不过借此做个广告,把汤臣一品放在前头,而借机将汤臣集团其他的房子卖一个好价钱。如果哪天汤臣一品的价钱改为10万元每平米,难道是真的降价吗?
去菜场买菜。
"多少钱一斤?"
"两块。"
"一块卖不卖?"
"行,你要几斤?"
连卖菜的老太婆都知道营销策略。难道你花一块钱买的青菜还占了什么便宜?
开发商要价肯定高于真实价格。在供不应求的情况下,房价取决于购房者愿意支付的上限。由于住宅的地点、环境、楼层、朝向、结构、质量等各不相同,房价自然也大不一样。因此,房地产商一定先喊出一个比较高的价,然后慢慢地降,直到摸准购房者愿意支付的上限为止。当我们讨论房价的时候,要从时间序列数据来判断房价的变化趋势,拿房地产商开出的楼价来讨论问题,难免出现严重的扭曲。
其次,房市低迷并不等于房价要下降。
在房地产市场上,谁的信息最多?毋庸置疑,买的没有卖的精。房地产商的信息要远远超过政府部门和普通购房者。从理论和经验出发,如果房价真的要下降了,房地产商肯定要抢先出手,抛售楼盘。如果在短期内楼盘供应量突然上升,那么很可能将出现房价下降。可是,各个大城市商品房交易额都出现萎缩。房地产商普遍捂盘惜售,说明他们估计房价还要上升,既然房价还要上升,何必急着出售。
按照一般情况,在年底应当出现楼盘促销。佑威房地产研究中心主任薛建雄认为:"开发商在年底进行楼盘促销并不少见,一是临近年关,开发商都想冲刺一下,完成既定目标,甚至为把当年业绩做得更漂亮些;二是年尾也是开发商回笼资金的时候,要做财务报表,还要还银行贷款、工程结款等,所以多卖点房回收点资金也是好的。不少楼盘在今年二、三季度上海楼市回暖时涨得太快,到年底还剩些房源,但看到调控来袭、交易冷清,便主动调价促销。但问题在于,开发商的营销策略的改变并不代表他们就看空明年的上海楼市。"从各地数据来看,理应出现的售楼高峰并未出现,这表明,许多房地产商正在等待着下一波涨价。
在年底出现楼市低迷的主要原因是银行按揭贷款的额度控制。各家银行都有按揭贷款的额度控制,由于房价暴涨,许多银行到10月份就已经完成了按揭贷款的贷款任务。银行将贷款的水龙头一关,房地产市场自然冷却下来。
第三,即使出现了拐点,也并不意味着房价下跌。
王石估计楼市的拐点已经出现。姑且不论他的判断是否正确,许多人误解了拐点的经济学意义。在经济学中拐点(Inflection Point)有着很明确的定义:表示曲线由加速增长转变为减速增长,由凹曲线变为凸曲线,曲线的二阶导数在这个点为零。值得提醒的是,在这个点之后曲线仍然上升,具有正斜率。说白一点,出现拐点只不过表示房价的涨速没先前那么快,但是还是在上升。拐点和房价的最高点完全是两码事。如果王石讲的是经济学意义上的拐点,那么他说的还有几分道理,如果他说的是达到最高点,从此房价就要下降,就不对劲了。
第四,当我们讨论房价的时候,应当区分具体楼价和房价指数。按照国务院24号文件,必须用70%以上的面积兴建90平方米以下的小户型住宅。可是,2007年1月到10月,全国90平方米以下住宅开发投资占住宅总投资的比重只有21?46%。??参见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刘士余2007年12月17日在"加强商业性房地产信贷管理专题会议"上的讲话。众所周知,小户型的总房价肯定低于豪华大户型。如果认真执行国务院文件,多盖些小户型住宅,那么平均房价肯定会降下来。不过,如果70%以上的面积被用于建设廉租房、经济适用房和小户型住宅,今后可以用来盖大户型住宅的面积肯定大幅度减少。开发商没有土地就即没有了用武之地,在土地招拍挂中,他们肯定要争先恐后地举牌,直到把地价拍到天上去。随后,他们盖的豪宅也肯定会卖天价。如果拿大城市中心的那些豪宅来说事,房价肯定还要涨;如果拿整个城市的房价来计算,在包括廉租房、小户型住宅、经济适用房之后,房价指数确实有可能下降。
在任何时候个别楼盘或者个别地区的房价都有可能波动,但是,从全国来讲,房价由三大因素决定:供求关系、货币流动性过剩和资产重新定价。
在供求关系上,房地产市场上的需求除了正常需求之外,还有投机需求。近年来,住房正常需求十分旺盛。城市人均住宅建筑面积在2003年为23?7平方米,2004年为25平方米,2006年为26?1平方米,几乎每年都增加一平方米。
2006年全国人口净增700万,农村进城人口1780万,结婚的新人有980万对。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在2005年是10 493元,2006年增加为11 759元,净增1266元。??参见《中国统计摘要》,2007年,第113~115页。在2007年这些因素非但没有减弱,反而更强地继续推动房价上升。显然,对于居民的正常需求,我们不仅不能打压,还必须加以鼓励和保护。从供求关系来看,推动房价上升的因素很强,而导致房价下跌的因素并不强,因此,在较长时期内房价还处于上升通道。
房地产政策要管的是过度投机需求。毫无疑问,在某些地区的房价暴涨中,投机因素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深圳就是个明显的例子。在2005年全年内深圳购买二套及以上房产的购房者为7553人,占全市交易套数的20%左右。在某项二手房市场的问卷调查中,64%的人表示购房用途是自住加投资。在2006年,深圳置业者中大约30%的人在取得产权证之后半年内转手出售。??参见《深圳房地产发展报告》,2007年。这都说明在深圳房地产市场上投机活动相当严重。整治过度投机靠的是财税、金融和土地政策,简单地喊口号,或者采用行政手段来打压房价并不能达到预期目的。
说到底,房价是一个金融问题。在短期内房价上涨的原因是资金流动性过剩,在较长时期是由于资产重新定价。目前,推动房价上升的最重要的因素是资产定价。2008年2月,消费价格指数(CPI)为8?7%,2007年12月21日,1年期存款利率上调为4?14%。扣除5%的利息税之后,仅为3?67%,低于通胀5个百分点。受到多种因素的牵制,利率在短期内升不了多少,而通货膨胀率也降不下来,负利率将严重地困扰我们的金融体系。按照经济学理论和过去多年来的实践,只要有负利率,银行中的居民存款就会流动。2007年城乡居民存款规模在17万亿元左右,其中活期和短期占40%~50%,也就是说,有大约7万亿~8?5万亿元资金具有很强的流动性。但这些钱会往哪里流呢?
按照2006年的数据,中国老百姓除去日常消费、投资之外,购买商品房用了2万亿元,还往银行里存了2万亿元。在负利率的情况下,老百姓还会继续把钱存进银行吗?在2007年4月城乡居民存款余额下降了1674亿元,这是多年来的第一次下降。在该年5月又下降了2859亿元。随后,只有一个月略有上升,其他各月都在下降。到了10月份,突然下降了5092亿元,震动了整个金融系统。在11月居民存款回升2655亿元,12月份又回升5996亿元,但是和年初相比,居民存款余额几乎没有增加。??参见《中国经济景气月报》,2007年各期。也就是说,老百姓在2007年新增加的收入基本上没有存进银行。在负利率的压迫之下,银行存款不仅没有增加,还有可能继续外流,见表1?1。表1?1城乡居民存款变化情况(单位:亿元)居民储蓄存款居民储蓄变化2006年9月158 1081 7262006年10月158 033-752006年11月159 7161 6832006年12月161 5871 871(续)居民储蓄存款居民储蓄变化2007年1月161 8152282007年2月170 8729 0572007年3月172 40215302007年4月170 728-1 6742007年5月167 869-2 8592007年6月169 5391 6702007年7月169 457-822007年8月169 073-3842007年9月168 973-1002007年10月163 883-5 0922007年11月166 5382 6552007年12月172 5345 996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中国经济景气月报》,2008年1月。老百姓在2006年存进银行2万亿元,2008年的居民收入比2007年有增无减。老百姓手里节余的钱就算和2007年一样,这些钱如不进银行,会去哪里?金融市场由5个部分组成:证券市场、债券市场、房地产市场、期货市场和外汇市场。目前,我国的债券市场规模只有几千万亿元,期货市场和外汇市场基本上都没有开放,证券市场的规模有限,这使得我们的金融结构出现了巨大的扭曲。美国、欧洲、日本比我们有钱,但是,他们的资金被分散在上述5个市场中,存在银行里面的钱并不多。我国的大部分资金存在银行中,而且40%左右是短期和活期存款。这样的金融结构很不稳定,一旦出现负利率就有大麻烦。银行里的钱往外流,必然要流进股市和房地产市场。中国的股市能够容纳的资金有限,且如果听任大量资金进入股市,有导致泡沫经济的危险。于是,必然有相当一部分资金要进入房地产市场。假若2007年民众存进银行的2万亿元当中,有1万亿元进股市,1万亿元进房地产市场。商品房竣工面积在2007年只能增加5%左右,那么,几乎相等面积的商品房在2006年卖了2万亿元,在2007年可能有3万亿元涌进房地产市场。由此可见,房价上涨的压力非常大。何况,银行存款当中还会流出一些,这更加大了房价上升的压力。
在任何时候个别楼盘或者个别地区的房价都有可能波动,但是,从全国来讲,房价由三大因素决定:供求关系、货币流动性过剩和资产重新定价。
在供求关系上,房地产市场上的需求除了正常需求之外,还有投机需求。近年来,住房正常需求十分旺盛。城市人均住宅建筑面积在2003年为23?7平方米,2004年为25平方米,2006年为26?1平方米,几乎每年都增加一平方米。
2006年全国人口净增700万,农村进城人口1780万,结婚的新人有980万对。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在2005年是10 493元,2006年增加为11 759元,净增1266元。??参见《中国统计摘要》,2007年,第113~115页。在2007年这些因素非但没有减弱,反而更强地继续推动房价上升。显然,对于居民的正常需求,我们不仅不能打压,还必须加以鼓励和保护。从供求关系来看,推动房价上升的因素很强,而导致房价下跌的因素并不强,因此,在较长时期内房价还处于上升通道。
房地产政策要管的是过度投机需求。毫无疑问,在某些地区的房价暴涨中,投机因素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深圳就是个明显的例子。在2005年全年内深圳购买二套及以上房产的购房者为7553人,占全市交易套数的20%左右。在某项二手房市场的问卷调查中,64%的人表示购房用途是自住加投资。在2006年,深圳置业者中大约30%的人在取得产权证之后半年内转手出售。??参见《深圳房地产发展报告》,2007年。这都说明在深圳房地产市场上投机活动相当严重。整治过度投机靠的是财税、金融和土地政策,简单地喊口号,或者采用行政手段来打压房价并不能达到预期目的。
说到底,房价是一个金融问题。在短期内房价上涨的原因是资金流动性过剩,在较长时期是由于资产重新定价。目前,推动房价上升的最重要的因素是资产定价。2008年2月,消费价格指数(CPI)为8?7%,2007年12月21日,1年期存款利率上调为4?14%。扣除5%的利息税之后,仅为3?67%,低于通胀5个百分点。受到多种因素的牵制,利率在短期内升不了多少,而通货膨胀率也降不下来,负利率将严重地困扰我们的金融体系。按照经济学理论和过去多年来的实践,只要有负利率,银行中的居民存款就会流动。2007年城乡居民存款规模在17万亿元左右,其中活期和短期占40%~50%,也就是说,有大约7万亿~8?5万亿元资金具有很强的流动性。但这些钱会往哪里流呢?
按照2006年的数据,中国老百姓除去日常消费、投资之外,购买商品房用了2万亿元,还往银行里存了2万亿元。在负利率的情况下,老百姓还会继续把钱存进银行吗?在2007年4月城乡居民存款余额下降了1674亿元,这是多年来的第一次下降。在该年5月又下降了2859亿元。随后,只有一个月略有上升,其他各月都在下降。到了10月份,突然下降了5092亿元,震动了整个金融系统。在11月居民存款回升2655亿元,12月份又回升5996亿元,但是和年初相比,居民存款余额几乎没有增加。??参见《中国经济景气月报》,2007年各期。也就是说,老百姓在2007年新增加的收入基本上没有存进银行。在负利率的压迫之下,银行存款不仅没有增加,还有可能继续外流,见表1?1。表1?1城乡居民存款变化情况(单位:亿元)居民储蓄存款居民储蓄变化2006年9月158 1081 7262006年10月158 033-752006年11月159 7161 6832006年12月161 5871 871(续)居民储蓄存款居民储蓄变化2007年1月161 8152282007年2月170 8729 0572007年3月172 40215302007年4月170 728-1 6742007年5月167 869-2 8592007年6月169 5391 6702007年7月169 457-822007年8月169 073-3842007年9月168 973-1002007年10月163 883-5 0922007年11月166 5382 6552007年12月172 5345 996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中国经济景气月报》,2008年1月。老百姓在2006年存进银行2万亿元,2008年的居民收入比2007年有增无减。老百姓手里节余的钱就算和2007年一样,这些钱如不进银行,会去哪里?金融市场由5个部分组成:证券市场、债券市场、房地产市场、期货市场和外汇市场。目前,我国的债券市场规模只有几千万亿元,期货市场和外汇市场基本上都没有开放,证券市场的规模有限,这使得我们的金融结构出现了巨大的扭曲。美国、欧洲、日本比我们有钱,但是,他们的资金被分散在上述5个市场中,存在银行里面的钱并不多。我国的大部分资金存在银行中,而且40%左右是短期和活期存款。这样的金融结构很不稳定,一旦出现负利率就有大麻烦。银行里的钱往外流,必然要流进股市和房地产市场。中国的股市能够容纳的资金有限,且如果听任大量资金进入股市,有导致泡沫经济的危险。于是,必然有相当一部分资金要进入房地产市场。假若2007年民众存进银行的2万亿元当中,有1万亿元进股市,1万亿元进房地产市场。商品房竣工面积在2007年只能增加5%左右,那么,几乎相等面积的商品房在2006年卖了2万亿元,在2007年可能有3万亿元涌进房地产市场。由此可见,房价上涨的压力非常大。何况,银行存款当中还会流出一些,这更加大了房价上升的压力。